日本学案

合集下载

日本(原创学案)

日本(原创学案)

人教地理学案与教学设计一体化备课唐山市友谊中学地理组第一节日本(学习与测评) 2011. 3【自主学习】1.日本,亚洲唯一一个发达国家,经济特点如何?2.日本的自然环境对其发展经济那些有利,那些无利?说明你的理由。

【探究学习】一.日本自然环境1.请你进一步思考“自主学习”两个问题。

2.从发展现代工业角度来看,日本国情①资源,②国内市场;日本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来发展本国经济?3.请你填出日本主要的工业区①工业区,②工业区,③工业区,④工业区,⑤工业区;日本主要的工业区分布特点如何?为什么这样布局?(参考P23)4.日本如此的工业布局对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用地、环境等)日本又是如何解决的?5.请你完成P24活动3和活动4三.日本的文化对日本的文化你了解多少,你先写下,一会儿与大家分享!日本文化具有的特点。

【自测与反馈】(共18分)1. 日本向中国输出的主要商品是( )A.机械、电子产品B.石油、汽车C.棉花、玉米D.煤炭、工艺品2.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顺便游览日本的名胜。

考察团到达日本首都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旅游团成员希望游览象征日本的旅游胜地,他们应该去 ( )A.泰山 B.黄山 C.富士山 D.金刚山3.关于日本火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火山、地震是因日本处在板块交界处B.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C.火山爆发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D.是地理学科研究基地4.日本民居多用便于拆装的轻质材料修建,主要目的( )A.防风御寒B.防震抗灾 C.节约环保D.防潮避暑分析表格数据,完成5一6题。

5.日本的气候与相近纬度的大陆相比(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少B.冬季凉爽,夏季温暖,降水较少C.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降水较多D.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6.这说明日本的气候是( )A.深受大陆影响的季风气候B.深受海洋影响的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7.读“日本经济结构图”,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发达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B.工业水平比较低C.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D.商业、建筑业占绝对优势8.读“日本图”,完成下列问题。

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

《古代日本》学案1、日本地理位置材料:日本四面环海,古代海上交通不便所以日本与外界交流比较困难。

日本的地理环境总体上是山地居多,平原很少而且分散。

不利于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

由于日本地处太平洋西部,靠近亚欧大陆,处于地震带,常年遭受地震和台风的困扰。

思考1:日本自然环境有何特点?这会对它的民族性格有何影响?2、【故事一】•阿郎一家,原属阿伊努部落,祖籍日本本州岛,身份为奴隶。

据老人讲,到5世纪____后阿郎一家成为大和人,身份为部民。

思考2:故事说明5世纪时日本的社会性质是什么?••3、【故事二】6世纪时阿郎爷爷曾经这样描述自己:“我象狗一样带着锁链,经常像驴子一样挨打,身上伤痕累累,跟豹皮的斑纹一样。

”心中对主人极其仇恨。

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落后的奴隶制度严重地阻碍日本社会发展,奴隶主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思考3:材料说明日本面临什么问题?4、【故事三】阿郎父亲回忆说,637年,主人的儿子作为遣唐使从唐朝学习归来。

激动地说,大唐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我们日本有救了!在日本归国留学生的积极推动下,出现了以圣德太子等人为代表的改革派。

八年后,改革派发动政变,掌握国家政权。

思考4: 材料表明,日本学习救国有哪些有利条件?5、阿郎的故事:大化元年(645年)日本孝德天皇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以诏书形式公布改新的主要内容:……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

官吏由国家在民众中以才能选拔,废除世袭制。

编制户籍、计帐(规定赋役的登记),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班给人民土地和应负租赋的数额。

废旧贡纳制,实行租庸调的新税法。

思考5:(1)、试从材料中归纳大化改新内容(2)、从经济层面看,改革后阿郎权利义务是什么?身份从部民变成什么?有何影响?(3)、从政治层面看,改革后阿郎如果才能出众的话是否能为官?为什么?(4)、从奴隶主与奴隶到地主与农民,说明改革是日本社会性质有何变化?(5)、综上所述,请说出大化改新的影响思考6: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练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11课 古代日本 学案

第11课 古代日本  学案

第11课古代日本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过程、基本内容及对日本的影响,武士及武士集团的知识。

2.结合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认识到只有主动开放,善于吸收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重点难点】重点: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对日本的影响。

难点:大化改新和社会性质的变化。

【自主学习】一:6世纪前的日本1.与中国关系:与发生过“通使”关系,经朝鲜半岛来到中国。

2.兴起:1世纪——2世纪出现奴隶制国家。

3.统一:世纪时本州兴起的政权统一了日本。

4.大和的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依靠统治全国;王室与贵族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地位近似。

二:大化改新1.背景:6世纪-9世纪,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混乱。

2.时间:年,上台执政,年号大化,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政治上,建立以为中心制度,地方设国、郡、县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把土地分给公民,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4.意义: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1.背景:大化改新后,盛行,大庄园有”的特权,中央对地方丧失了控制力。

2.目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

3.状况:把自己的和仆从中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相结合集团,成员称为“武士”;小的武士团追随大的首领形成;代表庄园与对抗,有时也响应政府号召征战。

4.发展: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濑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

开始了幕府统治时期,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5.影响:形成了精神,强调忠义节烈、宣扬忠诚、无畏,效忠的不是国家而是其;实质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时间:7世纪中期主要内容: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沛县四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

沛县四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2、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一、目标认定,自主学习1、读14页课文及图7.1、7.2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分布在的东面,的西北。

主要由、、、等个大岛、及其周围的海域组成。

是一个的国家,海岸线,多优良。

2、在图7.2中找出日本的主要城市是日本的首都,还有、、、、。

3、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再从图中火山的符号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多和的国家。

二、合作探究、共同提高(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由老师解答)1、读图7.2日本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主,________面积狭小,且集中在沿海地区,日本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日本的__________资源也非常丰富,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世界_________,日本海岸线__________,多_____________,这对日本发展_____________经济十分有利。

2、(查阅相关资料)日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日本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拥有_____带和__________带__________气候。

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冬季,东京比北京__________(冷还是暖),夏季呢?降水量,东京比北京__________(多还是少)。

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______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相比,冬季______,夏季_______,降水______。

3、[探究题活动]:读图7.3-7.9分析完成,(1)、日本在板块和的交界处。

(2)、日本多火山。

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请举例,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3、日本经常有发生,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多次。

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

7.1 日本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

7.1 日本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
重难点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学法指导
探究法、分析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日本产品?
二、基础梳理
一、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世界经济强国:[阅读材料]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位。
2、经济发展状况
A.岛国海岸线曲折,但良港不多B.国土狭窄,自然资源贫乏
C.气候适宜,耕地很多D.科学技术水平高,人力资源充足
2.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降水丰富
B.多优良港口,便于原料输人、工业产品输出
C.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潜力大
D.劳力资源丰富,市场大
3、该国目前最重要的港口是()
(1)、发展的条件及经济类型:
日本发展经济有利;(1)(2)(3)和不利条件是:
日本国情:地域,资源、是一个小国
二战后,日本从国外进口大量和,如、,然后依靠和资源,对进口原材料进行加工,制成大量出口,形成以为主的经济。
(2)、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沿岸和沿岸
(3)、发展变化: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地、和、、和地区是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学生姓名
课题
第一节日本
课型
新课
班级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1、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2、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

初中九年级历史学案-古代日本(省一等奖)

初中九年级历史学案-古代日本(省一等奖)

古代日本【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6世纪前日本社会的概况,知道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2)了解武士及武士集团。

2.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

【学习重难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圈点勾画,清除障碍。

梳理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内容知识点)。

1.大和统一日本。

(1)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主要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大岛及众多小岛组成。

境内多_____少_____,但四面环_____,周围有很好的渔场,也便于航海。

因与中国、朝鲜邻近,其历史深受两国影响。

(2)据中国文献记载,约公元前_____世纪,日本列岛上形成了许多小国。

这些小国之间经常为争夺_____和_____发生冲突,一些国家吞并其他小国,逐渐形成较大的国家。

(3)_____世纪,以日本本州岛中部奈良地区为中心的_____政权兴起。

大和国的_____经济比较发达,国力强盛。

_____世纪末到_____世纪初,大和国东征西讨,灭掉了数以百计的小国,基本上完成了日本的统一。

2.大化改新。

(1)背景:大和统一日本后,一些_____势力发展起来,把持朝廷大权。

_____世纪末,通晓中国儒学的_____主持朝政,他力图按照_____的政治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豪强氏族的势力。

(2)主要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_____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_____派官管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_____,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_____;统一赋税。

(3)影响:大化改新是一场自_____而_____的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日本从_____制社会转变为_____的封建社会的标志。

8.1 日本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4)

8.1 日本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4)

第一课日本【知识链接】1、提问: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有哪些突出特点?2、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其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且有很多工业部门已超过美国,很多工业品占据了国际市场。

从我们身边你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产品。

你能说出几种代表性的产品吗?(电器、食品、汽车等方面。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及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了解其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2. 能力目标: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3. 教育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日本的社会经济地理特征有大体的了解。

学习重难点:1、了解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及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新知预习】四、高度发达的经济读图8-4至图8-7,观察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工业分布规律1、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后起之秀,经济发展势头非常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发挥自身的和,积极引进和,努力开拓,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日本一直是仅次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2010年,日本的经济总量被中国超过,居世界第位。

2、日本是一个岛国,地域狭小,矿产资源,工业和主要依赖进口,制成品大量销售到。

对外贸易主要面向、及。

形成了以为主的经济。

3、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工业结构向和方向发展。

主要工业部门: ______工业,______工业,_______工业,______工业,_____工业,______工业,____ __工业和__ ____工业。

4、(课本第72页,图8-7)工业分布: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__ __ __沿岸和____ _____沿岸地带,形成了___大工业区。

分别分别是__ ____工业区、___ ___工业区、___ ___工业区、___ ___工业区、____ __工业区。

8.1 日本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8)

8.1 日本 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8)

第三章走近国家第一节日本【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2.了解日本重要城市和海港及其位置、工农业状况、交通运输特点。

3.了解日本工业分布特点,分析其原因。

【重点】 1.日本工业的分布特点。

2.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预内容】(相信自己,永不言败!)任务一:阅读教材“发达的经济”完成以下各题:1.日本经济概况:目前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

2.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1)有利条件:(2)不利条件:3.日本主要产业及其发展:(1)工业:部门齐全: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工业分布: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沿岸(在图3-8中找出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城市,加以理解)集中分布在这些地区的原因是(2)农业:日本农业生产水平,农业三大部门是、和(3)渔业: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

北海道附近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原因是(4)交通运输业:日本的交通运输业很发达,国际货运以为主,国际客运以为主。

目前和已把日本四个大岛联结起来。

位于日本本州与北海道之间的是海峡,是沟通和的重要通道,目前它是世界上最长的隧道。

任务二:认识了解日本主要的城市,并在图3-8中找出其位置1.日本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比重2.日本的首都是,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特大城市。

3.新兴的科学城是4. 和是日本著名的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

【能力探究,拓展延伸】(乐于探究,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展示)在日本沿海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装有工业原料的船舶,根据下面材料“日本工业原料来源图”回答问题:1.如果船舶装有石油,它可能来自地区。

2.如果船舶装有铁矿石,它可能来自南半球的A(国家)和C (国家)3.如果船舶装有煤炭,它可能来自亚洲的(国家)4.日本大力发展海上航运的有利条件是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的原因是【限时作业】 (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得分:1. 有关日本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A.日本资源贫乏,对外依赖严重B.经济发展缓慢C.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D.科技发达,劳动力资源充足2.下面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矿产贫乏B.平原广大,精耕细作 C.冬季温和,夏季凉爽D.水能丰富,渔业发达3.日本主要的经济模式是( ) A.以出口农产、矿产等初级产品为主B.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C.单一的产品经济D.以捕鱼业为主[来源:学|科|网]4、根据图中数码代号,填出相应的地理名称;(1)城市:⑤⑥⑦(2)海域⑧洋;⑨海,海海峡(3)、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洋沿岸和海沿岸;(4)、日本的经济特点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导学案
【目标导航】
1.在地图上准确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并说出日本的海岸线特点;
2.根据地图和资料知道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特点;(难点)
※3.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重点)
[课堂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记录评价:1、对积极参与小组研讨、积极回答问题、积极进行质疑等课堂活动展现自我的同学均奖励一颗星,课末评出本小组的智慧星。

2、小组互评:1
→2→3→4→5→6→1,课末评出两名优胜小组。

3、奖励:由班主任汇总记入学生成长档案。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结合课本内容,读P66图3-1找出
..空格中的地理问题。

1、海陆位置和领土组成:日本位于洲东部,洋西北部,领土由、、、四个大岛、附近的多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纬度位置:大部分领土位于300——450之间,属于五带中的。

2、在图3-1上找出下列地理事物:富士山、关东平原、东京湾、濑户内海、津轻海峡、朝鲜海峡和日本海、邻国(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北部四岛和南部的琉球群岛。

3、日本的首都是。

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居民主要是民族,通用。

4、海岸线特点:曲折漫长约 __ 千米,沿岸多 __ 、 _ 、______和 __ 。

5、地形特点:日本是一个多的国家,地形以、为主,占国土面积的,日本大部分地区为森林覆盖,森林资源丰富,但资源贫乏。

日本最大的平原是。

最高的山峰是。

6、日本群岛位于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上,、活动频繁,大约每隔三年就要发生一次危害较大的地震。

7、气候特征:日本属 __ 、 __ 带季风气候。

四季,降水较,冬季,夏季,气候的 _ _ 特征明显。

在夏秋季节,经常遭受袭击。

[比一比,赛一赛,预习记忆我最强!]
读日本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洋或海峡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
D_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
2、邻国: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
3、四大岛屿(自南向北):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4、首都:G________________
5、山峰:H________________
6、平原:I_________、J琉球群岛
【课内探究】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东亚岛国
1、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日本的海岸线特点对发展经济有什么好处?
2、日本的面积和我国云南省(39.4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差不多,根据2000年统计资料,算一算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

通过以上材料计算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可以得出结论:日本是一个_________(地狭人稠或地广人稀)的国家。

二、多山的地形
3、日本的河流短小湍急,你能从地形方面解释其中的原因?这种自然条件使日本蕴藏着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4、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请你解释原因?
三、温湿的气候
5、日本气候南北差异大不大?为什么?
6、日本与亚洲同纬度(北京、济南、潍坊)地区相比,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其原因是什么?
[课堂小结,盘点收获]
[快乐达标,巩固提升](独立自主完成当堂达标检测题)
【课后拓展】
阅读材料思考:
材料一:日本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使日本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7%。

材料二:我国是世界上的少林国家之一,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

材料三:日本森林覆盖率居世界前列,但又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

每年从我国进口大量的一次性筷子。

日本的这种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