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拣皮球》
幼儿园小班拣皮球数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拣皮球数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皮球,了解皮球的颜色和形状。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能够数数并辨别数字。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拣皮球活动,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运动,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认识皮球:引导学生观察皮球的颜色(如红色、蓝色、绿色等)和形状(如圆形、椭圆形等)。
让学生触摸皮球,感受其质地和重量。
2.2 数数皮球:给学生提供不同数量的皮球,如3个、5个、7个等。
引导学生按照顺序数数,并说出皮球的数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热身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3.2 认识皮球:教师展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皮球,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皮球,触摸并描述皮球的颜色和形状。
3.3 数数皮球:教师准备不同数量的皮球,学生按照教师指令,数出相应数量的皮球。
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比赛,看哪个小组数得快且准确。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如是否主动观察皮球、数数等。
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如是否与同伴配合默契。
4.2 学生掌握情况: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于皮球颜色和形状的认知程度。
考察学生对于数字的敏感性和数数能力,如能否准确数出不同数量的皮球。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活动:让学生在课后与家人或朋友一起玩拣皮球的游戏,增加亲子互动或同伴交流。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皮球,如用纸制作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皮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5.2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课堂中的成功之处和改进空间。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皮球:准备不同颜色(红色、蓝色、绿色等)、不同形状(圆形、椭圆形等)的皮球若干个。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 拣皮球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拣皮球教案标题:小班数学——拣皮球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数字1-5的含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计数技能。
3. 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1-5。
2. 学习用手指表示1-5的数量。
3. 实践拣皮球活动,进行数量对应的学习。
三、教学准备:1. 各种颜色的小皮球若干(每种颜色至少五个)。
2. 数字卡片1-5。
3. 场地布置:设置一个拣皮球的区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数字卡片1-5,引导幼儿认读并用手势表示相应的数量。
2. 讲解:教师讲解拣皮球的规则,每个孩子需要按照教师给出的数字,拣取相应数量的皮球。
3. 实践:孩子们轮流进行拣皮球的游戏,教师在一旁指导和纠正。
4. 分享:孩子们分享自己拣了多少个皮球,教师再次强调数字与实物数量的对应关系。
五、教学延伸: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们寻找并指出数量为1-5的物品,进一步巩固他们对数字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总结:本次课程我们学习了数字1-5,并通过拣皮球的游戏实践了数量对应的概念。
大家都积极参与,表现得很棒。
记住,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找到很多数字和数量的关系,让我们一起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乐趣吧!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拣皮球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教师的指令,拣取相应数量的皮球。
2. 在分享环节中,通过幼儿的回答和表述,评估他们对数字和数量对应关系的理解程度。
3.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寻找和指出数量为1-5的物品,以此来评估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拣皮球》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拣皮球》教学反思《拣皮球》教案名称:拣皮球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整理好小班数学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
2. 准备一些皮球和篮球。
3. 讲桌上放置拣皮球游戏道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拣皮球的规则和玩法。
2. 分组讲解游戏规则和策略。
3. 学生进行游戏操作。
4. 引导学生总结游戏规则和策略。
四、教学反思:《拣皮球》是一款能够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数学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并学会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积极参与了游戏。
学生们在小组中积极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策略,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策略的有效性。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在游戏中进行合作和沟通,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学生在游戏中不能够真正地理解游戏的规则和策略,导致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
在这方面,我可以通过更加详细和清晰地讲解规则和策略,以及更多的实例演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游戏的要领。
另外,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出了竞争心理过强,忽视了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在这方面,我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活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总之,《拣皮球》这个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数学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创新,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幼儿园小班《拣皮球》教案

幼儿园小班《拣皮球》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孩子们认识皮球,了解皮球的特点。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学会拣皮球。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1.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热情。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拣皮球2.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学会观察皮球的特点。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学会拣皮球。
2.3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在拣皮球的过程中,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让孩子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会配合和协作。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皮球若干个。
拣皮球的工具,如夹子、勺子等。
3.2 环境准备:宽敞的场地,便于孩子们活动。
安全的环境,确保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安全。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部分:教师向孩子们介绍皮球的特点,引导孩子们观察皮球。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皮球的特点和用途。
4.2 实践部分:教师示范如何拣皮球,让孩子们模仿。
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拣皮球的比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教师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在团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标准:观察孩子们在拣皮球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孩子们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配合、协作等。
5.2 评价方法:教师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
孩子们互相评价,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活动:组织孩子们进行皮球接力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亲子皮球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6.2 教学建议: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需求,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内容: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7.2 反思方式:教师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自我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之《拣皮球》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之《拣皮球》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辨别不同颜色的皮球,培养幼儿的颜色识别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捡拾物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辨别不同颜色的皮球,并能够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难点: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捡拾物品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颜色的皮球若干,篮子若干。
2. 环境准备:安静、宽敞的教室,适宜进行游戏活动。
四、教学过程:1. 活动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颜色的皮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皮球的颜色。
2. 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拣皮球”游戏,幼儿按照皮球的颜色将皮球放入相应的篮子中。
3.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游戏过程中的收获,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在家里进行颜色识别游戏,巩固幼儿的颜色认知。
2. 课后作业: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幼儿的颜色识别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进行评价。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颜色识别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里对颜色识别游戏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主题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色彩的世界”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颜色的认识。
2. 家园合作:家长定期反馈幼儿在家的颜色识别表现,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需求,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2. 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
3. 教学内容是否适度,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
2. 根据幼儿的掌握程度,适当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3. 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不足,加强相关技能的训练,如手眼协调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拣皮球》

小班数学教案《拣皮球》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分辨大小不同的皮球。
2.培养幼儿的分类和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分享意识。
教学重点:1.辨别大小不同的皮球。
2.分类和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大小概念。
2.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准备大小不同的皮球若干个。
2.准备画有大小不同皮球图案的卡片。
3.准备音乐《皮球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皮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皮球的大小。
2.邀请幼儿上台摸一摸、比较一下,感受皮球的大小差异。
二、活动主体1.游戏一:《大小皮球找朋友》(1)教师将大小不同的皮球放在地上,让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找到的是大皮球还是小皮球。
(3)教师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分享找到“好朋友”的喜悦。
2.游戏二:《皮球分类》(1)教师将大小不同的皮球分成几堆,让幼儿按照大小将皮球分类。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分类的结果,如“这是大皮球,这是小皮球”。
(3)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检查分类结果,确保正确。
3.游戏三:《皮球接力》(1)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排成一列。
(2)每组的第一名幼儿拿着一个皮球,跑向终点,将皮球交给第二名幼儿。
(3)第二名幼儿继续跑向终点,依次类推,直到一个幼儿接到皮球。
(4)教师观察并鼓励幼儿互相协作,确保接力顺利进行。
4.游戏四:《皮球歌》(1)教师播放音乐《皮球歌》,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拍手。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拍手的节奏,如“大皮球、小皮球,拍拍手、拍拍手”。
(3)教师组织幼儿集体演唱《皮球歌》,感受音乐的快乐。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如学会了比较大小的技巧、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等。
3.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元素。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游戏,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式,掌握了大小比较的技巧。
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拣皮球》

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拣皮球》教案名称:拣皮球教学目标:1. 通过拣皮球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通过拣皮球游戏,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反应速度。
3. 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观察比较、分析情景中的数学关系。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白板、黑板笔和擦布。
2. 拣皮球游戏所需的色子、纸球。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三个人在比赛拣皮球,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说明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引出: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数学关系,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拣皮球游戏。
Step 2 游戏规则与说明1. 说明游戏目标:游戏中,每个人需要根据色子掷出的点数来拣取相应数量的纸球,最后将纸球放置到正确的筐中。
拣到最多纸球的人获胜。
2. 说明游戏规则:a) 游戏开始前,每个人可以决定自己要拣皮球的筐的位置(第几个筐)。
b) 每人依次掷色子,色子点数决定要拣出的纸球数量。
c) 被拣出的纸球要放置到自己选择的筐中。
d) 当所有纸球都被拣完后,比较每个人筐中的纸球数量,拣到最多纸球的人获胜。
3. 分组: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分组,每组3-4个人,以便进行游戏。
Step 3 游戏实施1. 请一名学生扔色子,根据色子点数,决定拣纸球的数量。
2. 这名学生将纸球放置到自己选择的筐中。
3. 其他学生依次按照相同的规则进行操作,直到所有纸球都被拣完。
4. 比较每个筐中的纸球数量,确定获胜者。
Step 4 游戏复盘1. 请学生观察比较,回答以下问题:a) 哪种色子点数拣到的纸球最多?为什么?b) 纸球最多的人选择的筐是否有规律?c) 如果有下一轮游戏,你会如何选择筐的位置?2.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问题,总结出一些规律或策略。
Step 5 数学拓展1. 引导学生发现拣皮球游戏中的数学关系,并回答以下问题:a) 如果有N个筐,每个筐上限是M个纸球,最多能拣到多少个纸球?b) 如果有N个筐,每个筐上限是M个纸球,最少需要掷色子几次才能拣到N个纸球?c) 如果选择不同的筐的位置,会对结果有什么影响?2.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解答这些问题,并与小组成员讨论,进一步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拣皮球》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拣皮球》一、教案简介本文档是针对小班数学课程中的一次教学活动所编写的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的主题为《拣皮球》,通过此次活动的设计,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对数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思维能力;2.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培养小肌肉的协调性;3.增进幼儿对数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认识数字3;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皮球10个,数字卡片,画板;2.教学环境:室内教室,座位整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用一种引人注目的方式带领幼儿进入课堂,如:“小朋友,老师带来了很多漂亮的皮球,我们今天要一起来玩拣皮球的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2. 游戏规则介绍•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游戏规则:“小朋友,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叫做《拣皮球》。
游戏中有10个皮球,我们要把它们分成几组呢?你们看一下这些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帮助老师将这些皮球分成正确的组。
”3. 数字认知与分类活动•教师展示数字卡片,依次问幼儿:“这个数字是几?”然后找到对应数量的皮球,示范将皮球放在画板上分成相应的组。
•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
4. 反思与总结•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整个游戏的过程,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为什么?”–“在游戏中,你们学到了哪些东西?”–“在游戏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幼儿对数字的认知和分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能够将数字与实物对应,将皮球进行正确的分类。
同时,幼儿在游戏中也表现出积极合作的态度,能够互相帮助和协作完成任务。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幼儿在数字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可能是因为对数字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拣皮球》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拣皮球
拣皮球(比较大小)
活动目标:
幼儿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验物体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
2、雪花片大的,小的和幼儿人数相等。
3、大小皮球各半,大小筐各一只。
活动过程:
1、比比哪个大,哪个小
逐一出示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每种大小各一个,教师问:"这是什么?哪个大?哪个小?"再出示大小篮子各一只,【小班教
案/xiaoban/】请幼儿按大小给实物分类,大的放在大的篮子里,
小的放在小篮子里。
2、玩"听口令举雪花片"的游戏
请幼儿每人拿一种图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听教师的口令举雪
花片,如举大的圆形雪花片,举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3、玩"拣皮球"游戏
①幼儿围在皮球周围念儿歌。
"小小皮球真调皮,一眨眼儿跑掉了。
"念完儿歌后,教师把大小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分散捡皮球,
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一个大(或小)皮球。
"
②出示大小筐各一只,请幼儿先想一想自己的皮球应放在哪个筐里,然后把自己的皮球放到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