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
适航管理

第二章
13、中南管理局:广州、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深圳监管办。东北管理局:沈阳、吉林、黑龙江、大连监管办。
第三章
14、CCAR121部适用于:①最大起飞全重超过5700千克的多发飞机的定期载客运输飞行。②座位数超过30座或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的不定期载客运输飞行。③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的全货物运输飞行。
经批准的标准:是指经民航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批准或者认可的持续适航性资料,技术文件、管理规范和工作程序。
运行机制:是指组成航空器维修工程体系的各个部门,以及各部门之间用一定的程序和制度所形成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的总和,并通过它促进维修生产按照预定的目标不断运转,使维修生产处于最佳的结合与运转状态。
全寿命周期:是指一架新飞机从引进开始、经过长期的使用维修、直至退役的过程。
29、全寿命周期:是指一架新飞机从引进开始、经过长期的使用维修、直至退役的过程。
30、借鉴FAA的持续适航维修循环模型,我国提出了持续适航维修的运行机制新思想,运行机制可概括为:一个标准,一条主线,二个机制,三个系统。
31、二个机制:可靠性控制,自我质量审核。
第六章
名词解释:
维修:是指对民用航空器或者民用航空部件所进行的任何检测、修理、排故、定期检修、翻修和改装工作。
(二)我国持续适航维修的运行机制的新思想P88
答:借鉴FAA的持续适航维修循环模型,结合我国的CCAR121和CCAR145的适航法规的要求,我们提出了持续适航维修的运行机制新思想。航空维修的运行机制可概括为:一套标准、一条主线、二个机制、三个系统
1、一套标准:将技术资料管理发展为技术标准控制
航空器适航规章制度

航空器适航规章制度一、适航证书的颁发适航证书是航空器合法投入使用的凭证,是国家主管部门对航空器进行审定并确认符合适航要求的证明。
适航证书包括型号合格证书、生产合格证书和运行合格证书等。
航空器设计、生产和运行单位必须持有适航证书才能进行相关业务活动。
1.型号合格证书:航空器型号合格证书是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证明该型号航空器符合适航要求的证明。
持有型号合格证书的航空器设计制造单位可以在合法的基础上进行工艺、生产和销售。
2.生产合格证书:航空器生产合格证书是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证明该航空器的生产流程和质量保证体系符合适航规定的证明。
持有生产合格证书的航空器制造单位可以在合法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适航需要的航空器。
3.运行合格证书:航空器运行合格证书是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证明该航空器完全符合适航要求并可以投入商业运行的证明。
持有运行合格证书的航空器操作单位可以合法开展商业运营活动。
二、适航要求的满足适航要求是国家主管部门规定的航空器设计、制造、维护和运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包括结构设计、系统安全、飞行性能、航空电子设备、燃油管理等方面。
航空器设计、制造和运行单位必须按照适航要求开展相关业务活动,确保航空器的安全和性能达到要求。
1.结构设计:航空器的结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主管部门规定的适航标准,包括材料强度、零部件连接、气动外形等方面。
设计单位必须通过适航审定机构的认可,确保结构设计符合适航要求。
2.系统安全:航空器的系统安全包括动力系统、飞行控制、通信导航、应急设备等方面。
制造单位必须按照适航要求设计和生产各类系统,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飞行性能:航空器的飞行性能包括起飞距离、最大航程、巡航速度等方面。
设计单位必须按照适航要求对飞行性能进行计算和测试,确保飞机的性能达到标准。
4.航空电子设备:航空电子设备包括雷达、仪表、通信设备等。
制造和维护单位必须按照适航要求设计、生产和维护这些设备,确保其在飞行过程中的正常工作。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的适航管理

民用航空涉及公众安全和公众利益,各国政府都对民用航空进行严格的管理。
国际上对民用航空通行的管理方式是以安全为中心的适航管理,我国对民用航空也实行适航管理制度。
我国民用航空的适航管理制度是参照美国适航管理制度建立的,民用航空产品适航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民用航空产品的适航合格审定。
民用飞机由机体、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组成。
对民用飞机每个部分都应进行适航管理。
每个部分适航管理要求是不同的,其中对机载设备适航管理的方式与其他民用航空产品相比差别较大。
1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的适航管理方式一般可将适航管理制度简单地称为“三证管理”,即对民机型号设计批准的“型号合格证(Type Certification ,TC )”、对民机型号生产批准的“生产许可证(Production Certification ,PC )”和飞机投入航线运行之前适航当局还颁发单机“适航证”(Airworthiness Certi fication ,AC )。
此种方式只适用于民用飞机,不完全适用于发动机和机载设备。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的适航要求是“技术标准规定(Technology Standard Order ,TSO )”,适航批准方式是“技术标准规定批准书(TSOA )”。
此批准书将设计和生产一起批准。
机载设备的产品出厂批准也不是“适航证”,而是“适航标签”,表示产品通过了出厂适航批准。
发动机的适航管理方式介于飞机和机载设备之间。
它有“型号合格证(TC )”和“生产许可证(PC )”,但是其产品出厂批准的方式类似机载设备,即挂“适航标签”而不是单机“适航证”(AC )。
以上介绍的适航管理方式主要是美国的适航管理方式。
欧洲的适航管理方式与美国的适航管理方式有一定区别,即在“三证管理”之前加了一个“设计单位批准(DOA )”。
它的目的是在型号合格审定开始之前确认民用航空产品研制单位的能力,降低适航合格审定失败的风险。
我国的适航管理制度主要实行美国的“三证管理”,但是现在对“设计单位批准”也有一定要求,即也要进行“设计单位批准”,但不颁发DOA 证。
中国民航规章详解

中国民航规章详解引言概述:中国民航规章是指为了确保航空安全、保障飞行安全和维护航空秩序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涵盖了飞行操作、航空器维护、航空器运行、航空器适航、航空器登记、航空器租赁、空中交通管制、航空器安全检查等方面。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国民航规章的内容。
一、飞行操作规章1.1 飞行员资质要求:中国民航规章规定了飞行员的资质要求,包括飞行经验、执照类型、体检标准等。
飞行员必须通过相关培训和考试,获得相应的执照和资质方可从事飞行操作。
1.2 飞行员工作时间限制:为了确保飞行员的工作安全和飞行质量,中国民航规章规定了飞行员的工作时间限制。
规定了飞行员每日工作时间、连续工作天数、歇息时间等,以保证飞行员在工作时保持良好的状态。
1.3 飞行运行规范:为了保障飞行安全和航空秩序,中国民航规章明确了飞行运行的规范。
包括了起降程序、航路选择、飞行高度、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的规定,确保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序性。
二、航空器维护规章2.1 航空器维护计划:中国民航规章要求航空公司建立航空器维护计划,确保航空器的安全和可靠性。
维护计划包括了定期检查、故障排除、零部件更换等内容,以保证航空器的正常运行。
2.2 维护人员资质要求:为了保证航空器维护的质量和安全,中国民航规章规定了维护人员的资质要求。
维护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培训和考试,获得相应的证书和资质,才干从事航空器的维护工作。
2.3 维护记录和报告:中国民航规章要求航空公司建立健全的维护记录和报告制度。
每次维护都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和报告,包括维护内容、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维护人员的签名等,以便后续的审查和追溯。
三、航空器运行规章3.1 航班计划和航班运行:中国民航规章要求航空公司建立航班计划和航班运行制度。
航班计划包括了航班的起飞时间、航线、估计飞行时间等信息,而航班运行则包括了航班的准备、起飞、巡航、下降和着陆等环节。
3.2 航空器燃油管理:为了保证航空器的燃油安全和有效使用,中国民航规章规定了航空公司的燃油管理制度。
民用航空油料适航管理规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45号

民用航空油料适航管理规定正文:----------------------------------------------------------------------------------------------------------------------------------------------------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45号)《民用航空油料适航管理规定》(CCAR—55)已经2005年4月5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杨元元二〇〇五年四月二十九日民用航空油料适航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民用航空油料的适航管理,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护民用航空活动秩序,依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航空油料及其供应企业、民用航空油料检测单位和民用航空油料试验委任单位代表的适航审定和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中有关用语含义如下:(一)局方:指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及民航地区管理局。
(二)民用航空油料试验委任单位代表:指由局方委任的,局方以外的、在委任范围内从事民用航空油料试验的组织或机构。
(三)民用航空油料:指为民用航空器及其部件提供动力、润滑、能量转换并适应航空器各种性能的特殊油品。
包括航空燃油、航空润滑油、航空润滑脂、航空特种液及添加剂等。
(四)民用航空油料检测单位:指为民用航空油料提供检测服务的组织或机构。
第二章民用航空油料供应企业适航批准书第四条本章适用于民用航空油料供应企业适航批准书(以下简称批准书)的颁发、变更及对批准书持有人的管理。
第五条批准书包括主页和项目单。
第六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民用航空油料储运、检测并为民用航空器提供加注油服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或机构,或经其书面授权从事上述活动的组织或机构,应当根据本规定的要求取得批准书。
第七条批准书申请人应当向局方提交民用航空油料供应企业适航批准书申请书及下列文件:(一)申请人合法资质的证明文件;(二)申请人总体概况的说明;(三)申请人质量保证系统的说明;(四)建议的适航审定要求;(五)建议的适航审定验证计划。
我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主要内容

我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主要内容引言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我国针对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和标准,旨在确保航空器的设计、制造、运营等各个环节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我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主要内容。
适航定义和目的适航是指民用航空器在设计、制造和运营过程中遵守适航规定,以确保航空器在一定条件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符合要求的能力。
适航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航空器的安全运行,并提供可靠的服务。
适航管理体系我国的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体系由航空器适航管理法规、技术标准、监管机构等组成。
其中,航空器适航管理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规定》等,旨在确立适航管理的法律依据和基本要求;技术标准涵盖了航空器设计、制造、维修等方面的要求,包括《航空器设计适航规范》、《航空器制造适航规范》等;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航空器适航工作,确保适航管理的有效实施。
适航审定过程设计阶段适航审定的第一步是在航空器设计阶段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规范遵循:航空器设计应符合我国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符合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要求。
2.设计审定:根据我国法规和标准,航空器设计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定,确保设计方案符合适航要求。
制造阶段适航审定的第二步是在航空器制造阶段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材料选择:航空器制造需要使用符合适航标准的材料,确保制造的航空器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2.生产过程管控:航空器制造过程需要符合相关的质量控制要求,确保制造的航空器符合设计规范。
3.制造审定:航空器制造完成后需要经过适航审定机构的审核和验收,确保制造过程和产出的航空器符合要求。
运营阶段适航审定的第三步是在航空器运营阶段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运营规章制度:航空器运营需要遵守我国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航空器维护保养、航班运行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航空器的安全运营。
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

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导言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作为航空器适航管理的核心保障体系,是保证航空器适航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介绍,包括适航管理制度的概念、重要性、内容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概述1.1 适航管理制度的定义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是指为保证航空器适航安全,规范和管理航空器的设计、制造、改装、维护和运行等全过程的一整套管理体系。
适航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为了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能够持续得到保障,飞行安全得以保证。
1.2 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航空器的适航管理制度是航空器设计、制造、改装、维护和运行的重要准则和规范,也是一项关系到航空器适航安全的重要制度。
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有效保障航空器的适航状态,保证飞行安全,促进航空发展。
1.3 适航管理制度的内容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适航设计规范、适航生产要求、适航维护标准,也包括了适航审定程序、适航审定标准、适航质量保证,适航监督检查等方面的规范和流程,以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得到保障。
1.4 适航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包括规章制度建设、监督检查机制、适航审定机构、适航审定人员、适航依从性监察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有机的运行体系,从而保证潜在的适航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确保航空器的适航安全。
二、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2.1 适航设计规范适航设计规范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航空器设计的基本要求、适航规范、适航标准、适航证书应用、适航设计审定等方面内容,以规范和管理航空器的设计过程,确保适航设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2 适航生产要求适航生产要求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生产管理体系、生产操作规范、生产监督检查等方面内容,旨在确保航空器的生产过程符合适航规定,生产的航空器符合适航标准,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
民航规章、适航管理培训

AC-121-57 飞机地面勤务 AC-121-58 合格的航材 AC-121-59 飞机维修记录和档案 AC-121-60 民用航空器使用困难报告和调查 AC-121-63 航空器保留故障和保留工作项目 AC-121-64 质量管理系统 AC-121-65 航空器结构持续完整性大纲 AC-121-66 维修计划和控制
3.适航管理的内容及其作用
持续适航管理工作有三个要素,即对持续适航管理 三个对象——维修机构、维修人员和航空器的管理 。三要素都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标准,才能保证航 空器的持续适航。 适航管理工作的宗旨——即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 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3.适航管理的内容及其作用
持续适航管理的依据 主要是三部规章:CCAR-145、CCAR-66、 CCAR-121
4.《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5)维修计划和控制:其中至少包括飞机使用和维修计 划、选择和安排实施维修工作、器材供应、统计和监控 飞机及其部件的使用状况、飞机放行的要求和程序说明 ; (6)协议维修:其中至少包括协议维修单位说明、协议 委托工作范围、协调方式和对协议维修单位的监督管理 的要求和程序; (7)质量管理:其中至少包括质量管理政策、对各类人 员和单位评估、单机适航性状况监控、质量审核、维修 差错管理和质量调查的管理要求和程序;
(b)维修系统应当至少包括一个获得CCAR-145部航线维 修批准的维修单位,这个维修单位可以是自己建立的, 也可以是通过协议委托的其他维修单位(以下简称协议 维修单位)。
4.《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第121.366条 维修工程管理手册 (a)合格证持有人的维修系统应当制定阐述如何符合本章 要求及实施规范性管理的维修工程管理手册,并在实际 工作中执行。 (b)维修工程管理手册应当载明合格证持有人落实其飞机 适航性责任和符合本章要求的总体叙述、具体工作程序 和管理要求并应当获得局方的批准或者认可。 (c)维修工程管理手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概述部分:其中至少包括维修系统的总体状况及政策 、维修副总经理签署的符合性声明、对本手册的符合性 和有效性控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
导言
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作为航空器适航管理的核心保障体系,是保证航空器适航安全的重要
手段。
本文将对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介绍,包括适航管理制度的概念、重要性、
内容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概述
1.1 适航管理制度的定义
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是指为保证航空器适航安全,规范和管理航空器的设计、制造、改装、维护和运行等全过程的一整套管理体系。
适航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为了确保航空器
的适航状态能够持续得到保障,飞行安全得以保证。
1.2 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航空器的适航管理制度是航空器设计、制造、改装、维护和运行的重要准则和规范,也是
一项关系到航空器适航安全的重要制度。
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有效保
障航空器的适航状态,保证飞行安全,促进航空发展。
1.3 适航管理制度的内容
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适航设计规范、适航生产要求、适航维护标准,也包括了适航审定程序、适航审定标准、适航质量保证,适航监督检查等方面的规范和流程,以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得到保障。
1.4 适航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
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包括规章制度建设、监督检查机制、适航审定机构、适航
审定人员、适航依从性监察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有机的运行体系,从而保证潜在的适航
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确保航空器的适航安全。
二、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2.1 适航设计规范
适航设计规范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航空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适航规范、适航标准、适航证书应用、适航设计审定等方面内容,以规范和管理航空器的
设计过程,确保适航设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2 适航生产要求
适航生产要求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生产管理体系、生产操作规范、生产监督检查等方面内容,旨在确保航空器的生产过程符合适航规定,生产的航空器符合适航标准,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
2.3 适航维护标准
适航维护标准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维护管理体系、维护操作规范、维护监督检查等方面内容,旨在确保航空器的维护过程符合适航规定,维护的航空器符合适航标准,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
2.4 适航审定程序
适航审定程序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适航申请程序、适航审定审核、适航审定决定、适航证书签发等方面内容,以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得到审定和认可,符合适航标准。
2.5 适航质量保证
适航质量保证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适航质量管理体系、适航质量控制规范、适航质量监督检查等方面内容,以确保航空器的质量符合适航标准,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
2.6 适航监督检查
适航监督检查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适航监督抽查、适航缺陷通告、适航年度审定等方面内容,旨在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得到监督和检查,发现和纠正适航问题。
三、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实施流程
3.1 适航审定申请
航空器适航审定申请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适航审定人员应按照适航规定和程序,向适航管理机构提出适航审定申请,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和证明材料,以申请获得航空器适航审定。
3.2 适航审定审核
航空器适航审定审核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适航审定人员应按照适航规定和程序,对适航审定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和核实,以确定航空器适航审定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决定是否批准适航审定。
3.3 适航审定决定
航空器适航审定决定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适航审定人员应按照适航规定和程序,对适航审定审核结果进行决定,决定是否批准航空器的适航审定,并最终颁发适航证书,从而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
3.4 适航证书签发
航空器适航证书签发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适航审定机构应按照适航规定和程序,对获得适航审定的航空器核发适航证书,并及时向适航管理机构、航空器所有者和运营者等相关方发布,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得到认可。
四、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实施机构
4.1 适航管理机构
适航管理机构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主体,它承担着制定适航管理规定和标准、审定适航设计和生产、监督适航质量等任务,是确保航空器适航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适航审定机构
适航审定机构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机构,它承担着对适航设计、生产、维护等工作进行审定和监督,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符合适航标准。
4.3 适航证书签发机构
适航证书签发机构是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重要机构,它承担着对获得适航审定的航空器核发适航证书进行管理和颁发,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得到认可和保障。
五、总结
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作为航空器适航管理的核心保障体系,是保证航空器适航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对航空器适航管理制度的概念、重要性、内容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同时,应该加强适航管理制度的组织实施,不断完善适航管理规定和标准,提高适航管理能力和水平,确保航空器的适航状态得到保障,飞行安全得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