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务类型的优惠券框架效应研究
移动通信技术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以手机优惠券为例

从 目前 电子优惠券平 台的业务定位 来看 ,可 以将 目前
的电子优惠券平 台划分为四大类 : 第一类是专业优惠券网站 ,即以各种优惠信息的收集和 发布为主营业务的平台。从业务领域上看 ,又可以将其划分
为主要提供餐饮优惠券的 网站和提供各行各业优惠信息 的综 肯德基 、必胜客等餐饮商户的优惠券下载 ,由于这些商户的 全国连锁性以及驻点的广泛性 ,它们提供的优惠券的可使用
7 2
需要 ,决定倾 向于选 择哪一类技术 平台发布优 惠信息。 目 前 , 类优惠券平 台中比较典型 的如大 众点评 网、 口碑 网 这
中国信息界
2 1 年第0 月 总第2 6 02 6 1 期
学子园地
等 ,大多 都提 供有手机WA 浏览 、免费 手机 短信发送 等服 P 务 ,也可 以很方便地提供手机优 惠券服务 。
等 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
站相 比 ,其主要优势是 用户群资源更加 庞大 ,但在提 供与 优 惠券相 关的增值业 务 ( 如精准营 销 、消费行为挖 掘等 )
方面 则不 如酷鹏 网等 专业 网站 。商 户可 以根据 自己的实际
2 手机优惠券的业务模式分析
目前优 惠券业务领 域 已形成一 批专业公 司 ,其涉 及到
摘 要 :本文首先回顾 了手机优 惠券作 为一 种新 型的信 息服 务模 式 出现 。在此基础上 ,介 绍 了手机优 惠券的 四种 业务模 式 ,即专 业优 惠券 网站 、依托 消 费信息提 供商 的优 惠券平 台、移动运 营商设立 的手机短信优 惠券
平 台,以及一 些商 户为 了促销 自己商品 专 门开设 的优 惠券 网站 ,并且 论述 了手机优 惠券技 术实现 的五种路
第三类平台是移动运营商设立的手机短信优惠券平
优惠券实现思路

优惠券实现思路
优惠券是一种常见的促销手段,可以提高用户购买意愿和忠诚度。
以下是实现优惠券功能的一些基本思路:
1.确定优惠券类型和规则:根据业务需求和目标,确定优惠券的类型和规则,如满减券、折扣券、定向券等。
同时,需要设定优惠券的领取、使用条件以及有效期等。
2.设计优惠券系统架构:优惠券系统通常需要与业务系统、用户系统、支付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行交互。
因此。
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架构,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3.实现优惠券生成和发放:根据设定的优惠券类型和规则,生成不同种类的优惠券,并设定合理的发放策略。
发放策略可以包括用户领取、活动赠送等多种方式。
4.实现优事券展示和领取:在业务系统中,需要实现优惠券的展示和领取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优惠券链接或扫描二维码等方式领取优惠券。
5.实现优惠券使用:在用户下单时,系统会自动检测用户是否持有满足条件的优惠券,并计算优惠金额或折扣率。
优惠券的使用可以通过抵扣订单金额、折扣等方式实现。
6.实现优惠券统计和分析:为了评估优惠券的效果和优化策略。
需要实现优惠券的统计和分析功能。
可以通过数据报表、图表等方式展示优惠券的发放量、领取量、使用量、转化率等指标,以指导策略的调整和优化。
总的来说,实现优惠券功能需要综合考虑业务需求、技术实现和用户体验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和功能实现,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业务的发展。
基于前景理论的促销框架效应及研究评述

王丹萍1,2庄贵军1周茵1,2摘要在列举已有文献中所探讨的促销框架基础上,讨论各促销框架的特征与差异,发现已有文献讨论了四种促销框架类型:属性框架、风险框架、离合框架和归属框架。
据此分别讨论前景理论对各种促销框架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的解释情况。
发现离合框架效应的研究对前景理论的支持情况良好。
但在属性和风险框架效应的研究中,前景理论被支持的情况较差。
建议后续探讨属性、风险以及归属框架效应的研究可借鉴调节定向理论解释和预测框架效应的表现;同时结合信息加工理论,探索信息加工程度如何影响框架效应的出现。
最后通过比较已有文献所研究的促销框架类型与现实中企业所应用的促销框架,指明现实中存在六类新的促销框架值得学者们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前景理论,促销框架效应,亏损规避,价值函数凹线性A Literature Review of Deal Promotion Framing Effect——Based on Prospect TheoryWang Danping1,2, Zhuang Guijun1, Zhouyin1,2(1.School of Managemet, Xi’an Jiaotong Univertisy; 2.The Key Lab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ProcessControl and Efficiency Engineering)Abstract:Firstly, we list various deal promotion frames emerged in literature and describe their critical differences and commonalities. In this way we classify deal promotion frames into four different kinds: attribute framing, risk framing, segregation and aggregation framing, as well as assignment framing.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is typologywe thoroughly review past deal promotion framing research based on prospect theory. It finds that in probing segregation and integration framing effect, the hypothesis proposed by prospect theory is supported. However, prospect theory cannot adequately explain and interpret the other types of framing effect, especially attribute and risk framing effect. We suggest future researches use regulatory focus theory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to deeply explore the antecedent, consequences and boundary condition of these types of promotion framing effect. We conclude the review with comparison between researched types of promotion framing effect and promotion framing in application. In doing so, we direct future research agenda.Key Words: prospect theory, deal promotion framing effect, loss aversion, concavity of value function作者简介:王丹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E-mail:************************。
基于微应用的电子优惠券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应用的电子优惠券系统设计与实现作者:忻丽巧杨晓东罗涓钱潮吴勇强来源:《计算机时代》2015年第06期摘要:为了让在校大学生更好的获得校园周围小商家的各类优惠资讯,探讨了一种基于微应用的电子优惠券系统的设计。
系统包括两个客户端:PC端和APP端。
网站平台搭建使用Dreamweaver,主要功能是方便商家进行自助式上架优惠内容,而APP端通过Eclipse 软件来完成开发,以二维码的形式传递优惠信息。
通过手机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功能定位用户所在位置,方便用户搜索附近的优惠券信息。
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资讯丰富,能够使用户快捷地获取商铺优惠信息。
关键词:电子优惠券;网站; APP;二维码;微应用中图分类号:G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6-35-04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it more convenient for undergraduates to have access to special information from small shops in university,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lectronic coupons system based on mobile application. This system presents in the form of two-dimension code(QR code).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kinds of client systems: PC and APP. Web system is built by Dreamweaver and its function is allowing the merchants to offer special information on the website. The APP is developed by Eclipse, and using two-dimension code to pass information. What's more, users can locate themselves at any time by the phone's Location Based Service (LBS) function, and then they can search the special information nearby. It is easy to operate and its interface is elegant and informative thus it is more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for users to get special information.Key words: electronic coupons; website; APP; two-dimension code; mobile application0 引言优惠券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的法国,直到19世纪90年代这种纸质的物品才渐渐被商家认识并成为一种促销方式。
优惠券系统运营管理方案

优惠券系统运营管理方案一、简介优惠券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营销手段,旨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销售量和客户忠诚度。
优惠券系统运营管理方案是针对优惠券系统的操作和管理进行规范和指导,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运营和管理优惠券系统,提高优惠券的发放和使用效果,从而达到营销目标。
二、优惠券发放策略1. 制定发放规则在优惠券系统运营初期,需要制定明确的发放规则。
包括但不限于优惠券的类型、发放数量、发放对象、发放渠道等。
发放规则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同时考虑到成本和效果的平衡。
2. 个性化发放在确定发放对象时,可以考虑采用个性化发放策略,根据用户的购买历史、消费金额、消费频次等信息进行分析,将优惠券发放给最有潜力的用户,提高优惠券的使用率和效果。
3. 合作发放可以考虑与合作伙伴进行联合发放优惠券,共同吸引用户,扩大优惠券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合作发放不仅可以增加发放渠道,还可以提供更多的优惠券选择,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购买欲望。
三、优惠券使用管理1. 优惠券使用规则在优惠券系统运营过程中,需要制定明确的优惠券使用规则,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时间、使用范围、使用条件等。
使用规则应该公平合理,既能吸引用户使用优惠券,又能保障企业的利益。
2. 优惠券核销管理为了避免重复使用和滥用优惠券,需要建立完善的优惠券核销管理机制。
包括但不限于核销验证、核销记录、核销审核等环节,确保每一张优惠券都能被合法有效地使用。
3. 优惠券退款政策对于因订单退款而导致优惠券失效的情况,需要制定明确的退款政策,明确退还优惠券的方式和条件。
退款政策应该既满足用户的合理需求,又不给企业造成过大的损失。
四、优惠券效果评估与优化1. 数据分析与评估优惠券系统运营过程中,需要定期对优惠券的发放和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通过相关指标的统计和分析,了解优惠券的使用效果和消费者的反馈,从而及时调整和优化优惠券的发放策略。
2. 用户反馈与调研为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对优惠券的需求和反馈,可以通过用户调研等方式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
服务定制的框架效应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服务选项类型的调节作用

投稿主题:服务营销服务定制的框架效应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服务选项类型的调节作用金立印,邹德强,裘理瑾(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金立印,复旦大学营销系副教授,经营学博士邹德强、裘理瑾,复旦大学营销系讲师,管理学博士通讯作者联系方式:金立印, E-mail: ******************.cn;电话:************摘要:本研究重点探索了消费者从多个实用型和多个享乐型附加服务所构成的备选集中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
以移动通信服务为背景的实验得到了如下发现:(1)相比于加法式定制选择模式,消费者在减法式选择模式下会选择更多数量和更高总金额的附加服务;(2)选择模式与附加服务类型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对于减法选择模式,在加法选择模式下,实用型附加服务会比享乐型附加服务更有可能被选择;而在减法模式下,享乐型附加服务会比实用性附加服务更有可能被选择;(3)一项附加服务的感知重要性越高,被选择的可能性越大,但一项服务的价格对于被选择的可能性没有显著影响;(4)在减法选择模式下,参与定制的消费者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做出选择,并且感知到更大的决策乐趣,对决策结果也更不容易后悔。
但是两种选择模式下的消费者在感知到的心理冲突和决策难度上没有显著差别。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作者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附加服务定制;消费者选择;框架效应;享乐型附加服务;实用型附加服务The Effect of Service Option Framing on Consumer Choice in ServiceCustomization Context: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ervice Option TypeLiyin Jin, Deqiang Zou, Lijin Qiu(Department of Marketing, Fudan University)Abstract:The major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framing approach (subtractive versus additive) on consumers’ choice over multiple utilitarian/hedonic service options. An experiment in the contex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produce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consumers tend to choose more service options as well as higher total sum price when they are treated with subtractive option framing; (2) framing approach and service option type impose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 consumers are increasingly likely to choose more utilitarian (hedonic) options, given the additive (subtractive) framing approach; (3) also, the importance of service option was found to exert a positive effect on consumer choice. However, the price of service option does not; (4) in addition, consumers spend more time on decision making, perceive more task enjoyment and less anticipated regret under subtractive framing. While in terms of perceived choice difficulty and psychological conflict,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additive and subtractive framing approach. Implications for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Keywords:Service option customization; Consumer choice; Framing effect; Hedonic service option; Utilitarian service option服务定制的框架效应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服务选项类型的调节作用摘要:本研究重点探索了消费者从多个实用型和多个享乐型附加服务所构成的备选集中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
优惠券表结构 简书

优惠券表结构简书优惠券表结构是一种用于管理和跟踪优惠券的数据结构。
它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发放的优惠券,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优惠券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用。
一、优惠券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1. 优惠券ID:每张优惠券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的优惠券。
2. 优惠券名称:用于描述优惠券的名称,通常包括品牌名称、产品名称等相关信息。
3. 优惠券类型:用于标识优惠券的种类,例如折扣券、满减券、赠品券等。
4. 优惠券面额:表示优惠券的折扣金额或减免金额。
5. 优惠券有效期:表示优惠券的使用期限,包括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6. 优惠券状态:用于标识优惠券的当前状态,例如已发放、已使用、已过期等。
7. 优惠券使用条件:表示使用优惠券的条件,例如满多少金额才能使用、限制使用的商品类别等。
8. 优惠券使用限制:表示优惠券的使用限制,例如每人限领一张、限定使用一次等。
二、优惠券表结构的作用1. 优惠券管理:通过优惠券表结构,企业可以方便地管理和跟踪发放的优惠券。
可以记录每张优惠券的发放时间、发放数量、使用数量等信息,帮助企业了解优惠券的使用情况。
2. 优惠券统计和分析:通过优惠券表结构,企业可以对优惠券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可以根据不同的优惠券类型、不同的使用条件等进行分析,了解优惠券的使用效果和市场反应。
3. 优惠券效果评估:通过优惠券表结构,企业可以对优惠券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比较不同优惠券的使用效果,找出优惠券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4. 优惠券策略制定:通过优惠券表结构,企业可以根据优惠券的使用情况和效果,制定更加合理和有效的优惠券策略。
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目标群体,制定不同的优惠券方案,提升优惠券的使用效果。
以上就是优惠券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用。
通过合理使用优惠券表结构,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跟踪优惠券,提高优惠券的使用效果和营销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框架效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是指人们在面对决策时,由于信息呈现方式的不同,导致决策结果出现偏差的现象。
为了探究框架效应对人们决策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项实验,旨在验证框架效应的存在以及影响因素。
二、实验目的1. 验证框架效应的存在;2. 探究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3. 分析框架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采用2(正面信息呈现 vs. 负面信息呈现)×2(低风险 vs. 高风险)的混合实验设计,共4个实验组。
2. 实验材料:设计两组风险决策题目,分别以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呈现,每组题目又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种情况。
3. 实验流程:(1)被试者随机分配到四个实验组中;(2)被试者阅读题目并做出决策;(3)记录被试者的决策结果。
四、实验结果1. 正面信息呈现组中,高风险决策的决策率显著高于低风险决策;2. 负面信息呈现组中,低风险决策的决策率显著高于高风险决策;3. 正面信息呈现组与负面信息呈现组的决策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五、实验分析1. 框架效应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框架效应确实存在,即信息呈现方式的不同会影响人们的决策结果。
2. 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显示,信息呈现方式(正面 vs. 负面)和风险水平(低风险 vs. 高风险)是影响框架效应的重要因素。
3. 框架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框架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广告、营销、政策制定等。
了解框架效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识别和应对信息呈现方式对决策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1. 框架效应确实存在,信息呈现方式的不同会影响人们的决策结果;2. 信息呈现方式(正面 vs. 负面)和风险水平(低风险 vs. 高风险)是影响框架效应的重要因素;3. 了解框架效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识别和应对信息呈现方式对决策的影响。
七、实验建议1. 在实际生活中,注意信息呈现方式对决策的影响,避免因框架效应导致的决策偏差;2. 在广告、营销、政策制定等领域,合理运用框架效应,提高信息传递效果;3.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框架效应的机制,以及如何有效应对框架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服务类型的优惠券框架效应研究管理学院:张学孔管理学院:马远指导老师:张喆引言优惠券(coupon)从早期的随报纸、期刊附赠、街头分发,发展到现今的网上下载、手机短信、电子卡打印获取等诸多方式,它覆盖的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宣传辐射面也较其它促销方式更广泛,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潜在消费群,成为众多商家最常用的价格促销策略之一(Gupta, 1988; Pauwels, Hanssens和Siddarth, 2002; Heerde, Gupta和Wittink, 2003,Crawford和 Benedetto,2006)。
优惠券设计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优惠券的设计中,除了品牌或商品介绍外,最显眼的部分就是促销的优惠价格。
商家根据实际的情形,会给出不同力度的折扣,比如优惠一定数量的金额(立减50元)、赠与实物的产品(买一送一)或是部分服务免费(免停车费)。
折扣程度纵然林林总总,但是商家却很少考虑给予折扣的展现方式是否恰当有效(Stibel, 2007)。
在 2008年 6 月发表在《Science》上的文章《The MPG Illusion》研究表明对于 MPG (每加仑汽油的车辆里程数)和 GPM(每英里所需的汽油加仑数)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会造成消费者对于购车效能的判断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的体现。
许多心理学家也通过很多实例证明,由于框架效应,在各种决策制定的领域中,都会造成决策者的判断发生偏倚。
由此需要进一步考虑,消费者对待优惠券的表述形式的感知如何受框架效应的影响?本文试图以不同服务产品类型(享用型和实用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优惠券折扣的表述方式(金额折扣和比例折扣)对消费者感知和购买意愿的影响,以此对优惠券折扣的框架效应进行研究,并基于研究发现为企业提供管理建议。
文献综述2.1 优惠券折扣针对价格促销信息,消费者往往通过两种线索感知降价:价格线索和语义线索。
价格线索包括现价和参考价, 语义线索指的是价格信息的表述方式(Chen, Monroe & Lou, 1998)。
而在语义线索中,降价的表述方式备受关注(张黎,范亭亭和王文博,2007)。
现在市场上的各类优惠券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1)提供指定额度的现金抵扣;(2)提供一定比例的打折;(3)消费满一定金额,赠送一定金额的商品或服务(Raghubir,1992)。
在主要考虑前两种以实际金额为优惠手段的优惠券形式中,优惠券的价值将会有如下两种折扣形式:金额折扣(cents-off)和比例折扣(percentage-off)。
这两种折扣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Yin & Dubinsky, 2004)。
2.2框架效应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是指一个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Kahneman & Tversky, 1984)。
在政治、法律、社会学、行为学等学科中都有普遍的应用和研究。
在市场营销领域中,由于产品信息的呈现形式不同,同样会改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行为。
Thaler (1985), Monroe & Chapman (1987)等研究学者首先提出,在广告、优惠券兑换、价格折扣中的促销信息会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和购买意愿。
例如,当牛肉以精肉程度标识时,消费者的购买可能性比牛肉以肥肉程度标识时更高(Levin et al,1995)。
在对一种折扣进行评估时,折扣的形式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于折扣价值的认知(Krishna et al., 2002)。
在价格促销策略中的降价促销这一方式下,学者已经发现对于高价产品,金额折扣的方式会使消费者觉得降价幅度更大,而对于低价产品,比例折扣的方式则使消费者觉得降价幅度更大(Chen,1998)。
2.3 享乐型和实用型服务产品在传统消费者研究理论中,消费者被看为理性的,以目标为导向的(Howard and Sheth, 1969)。
按照这种观念,消费者进行消费行为时主要考虑商品的实用属性,以满足实际需求为目的。
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情感和愉悦这类的心理感受在消费者行为中的影响。
Hirschman and Holbrook(1982)提出了一直被传统消费行为研究所忽视的享乐型消费行为,并从心里构面、产品类别、产品功能以及个体差异四个方面对比了传统的消费行为和享乐型消费行为,得出:从享乐出发的消费者行为主要建立在美观愉悦想象和娱乐这样的感性经历基础上。
近年来,在消费者选择行为的相关研究中,产品的享乐属性和实用属性被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产品的实用属性是指具有某些较强的实用功能,可以完成人们赋予它的某项任务;享乐属性 (hedonic) 是在感觉上能给人带来美学价值,或能令人精神愉悦的产品属性 (Kivetz and Simondon, 2002; Mano and Oliver,1993; Strahilevitz and Myers, 1998) 。
在选购实用属性强的产品时,消费者更为谨慎、理性和强调产品的客观效用。
相反,在选购享乐属性强的产品时则变得更为感性、强调产品所带来的主观感受(Babin, Darden, and Griffin,1994) 。
也就是说:消费者对实用属性的价值评价主要来自理性因素,而对享乐属性的价值评价主要来自情感因素 (Tenbrunsel and Benzoi, 1998)。
消费者在购买享乐型和实用型产品的过程中,决策心理动机是不相同的。
国外关于享乐型消费和实用型消费的研究表明,同一商品或服务可能既有享乐型价值,也有实用型价值,以往的的研究把享乐型价值更突出的商品称为享乐型商品,把实用型价值更突出的商品称为实用型商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没有绝对的享乐型或者实用型商品,它们都是相对而言的。
消费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购买实用型商品和享乐型商品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那么其在面对相同折扣下,他们做出的抉择也可能不同。
2.4 折扣幅度有理论认为消费者对于产品价格促销信息的处理遵循“倒 U 形”规律(Diamond and Campbell, 1989; Diamond and Johnson, 1990),即在不同的产品促销幅度下,消费者审视促销信息的仔细程度是不同的。
在较高的促销幅度下(即“倒 U 形”的一端),消费者一般不会仔细审视促销信息,因为它带来的实惠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中等促销幅度下(即“倒U 形”的中间部分),消费者会比较审慎地处理价格促销信息,因为促销带来的实惠并不容易判断。
在实证研究上发现,当降价幅度较大时,相对数值所表述的降价信息会比绝对数值更让消费者感到划算;而在适度的降价幅度下,降价表述方式不能影响消费者对降价幅度的感知。
(Heath, Chatterjee, France, 1995)但是这一规律对于不同品类的产品是否依然存在效果却一直缺乏检验。
相关文献中(Hardesty, 2006)研究了高价或者低价产品的相关品类。
还有研究(“Sunny” Hu, Parsa, Khan, 2006)就服务类产品中涉入度做了区分,但是从以往的研究来看,还没有人根据享乐、实用这一维度进行区分,进而研究优惠券的框架效应问题。
研究假设3.1 享乐型服务产品研究表明,由于享乐型消费会产生内疚感,加之对享乐型商品提供的是体验上的愉悦,比实用型商品提供的实际功能性价值更难以量化,因此证明了在享乐型商品上支出的合理性更难(Prelec and Loewenstein, 1998; Shafir, Simonson and Tversky, 1993)。
在面对大幅度促销时,我们往往更倾向于看重比例折扣方式,这可能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我们不愿面对这种消费内疚感;第二,我们愿意去论证这一花费的合理性。
因此在已知大幅度促销下,我们不希望立即计算出一个精确地花费数字,而倾向于一个模糊地价格。
同时相关文献已经论证出,相比于金额折扣,比例折扣使得消费者无法很快计算出促销后的价(Vecchio, Krishnan, and Smith, 2007)。
因此我们提出假设:H1a:对于享乐型产品,当降价幅度较大时,相比于金额折扣方式,比例折扣的优惠券会使消费者感知折扣幅度更显著。
除了对降价幅度的感知,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是相关文献关注的因素(“Sunny” Hu, Parsa, Khan, 2006)。
只有当消费者感知到较大的降价幅度时,他们才会对这个产品产生较强的购买意愿(Raghubir, 1998),因此我们提出假设:H1b:对于享乐型产品,当降价幅度较大时,相比于金额折扣方式,比例折扣更能加强消费者购买意愿在降价幅度较小时,降价表述方式可能并不能影响消费者对降价幅度的感知。
虽然“倒U 形”理论认为在降价幅度较小时(即“倒 U 形”的另一端),消费者会遵循简化原则处理促销信息,信息的表述方式会影响对降价幅度的感知(Diamond and Campbell, 1989; Diamond and Johnson, 1990)。
但是,由于消费者倾向于认可那些能够给他们带来明显实惠的促销手段,当促销带来的价值不易辨认或者促销幅度较小时,消费者可能很难感知促销带来的实惠。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会对促销信息产生“误读”或者怀疑 ,甚至完全忽略促销信息。
因此,较小的降价幅度下,不同的降价表述方式也许不能显著影响消费者所感知的降价幅度。
(Vecchio, Krishnan, and C. Smith, 2007)据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H2a:对于享乐型产品,当降价幅度较小时,金额折扣与比例折扣对消费者降价感知没有显著影响。
如果降价幅度过小,这个降价相比于产品的价格来说“微不足道”,不能抵消消费者的付出感,消费者就不会产生购买意愿。
因此,当降价幅度较小时,无论怎样表述降价信息,消费者对于该产品的购买意愿都没有显著的差异。
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H2b: 对于享乐型产品,当降价幅度较小时,金额折扣与比例折扣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3.2 实用型服务产品根据上述“倒 U 形”规律,对于低价产品,在较高和较低促销幅度下,消费者倾向于遵循简化原则来处理促销信息,因此在不同的降价表述方式下其感知的降价幅度是有区别的。
Dhar and Nowlis(2002)认为当产生不确定性因素时,会导致消费者购买意图的降低,而对于实用型商品的购买意图比享乐型商品的购买意图降低更为明显。
因此我们提出假设:H3a:对于实用型产品,当降价幅度较大时,相对于比例折扣,金额折扣的优惠券会使消费者感知折扣幅度更显著。
H3b:对于实用性产品,当降价幅度较大时,相对于比例折扣,金额折扣更能加强消费者购买意愿与在给出假设 H1b 时的推理一样,在降价幅度较小时,消费者可能完全忽略促销信息,因此,降价表述方式并不能影响消费者对降价幅度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