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身势语

合集下载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身势语解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身势语解析

2009年第2期第27卷(总第103期)毕节学院学报J OURNAL OF BIJI E UNI VERS I TYNO.2,2009V o.l27G enera lN o.103收稿日期:2008-06-15作者简介:景 花(1981 ),女,浙江上虞人,金华教育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跨文化语用。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身势语解析景 花1,2(1、金华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2、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摘 要:在日常交际中,身势语充当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的不同,各群体之间的体态语表意也存在差异,因此,能否自如地驾御身势语更是交际成败的关键。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进展成果,指出身势语作为交际的标志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并对中西文化中身势语的异同和如何有效地运用身势语两个问题展开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身势语;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059(2009)02-0087-04跨文化交际!(cross-cult u ra l co mmunicati o n,也称i n ter-cu ltura l co mm un icati o n),指的是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

[1]从广义上讲,跨文化交际不仅包括国际间的跨文化交际、还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以及属于同一文化背景的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而本文中所指的跨文化交际是分属于中西文化的人之间的交际。

信息交流的形式不外乎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

非言语信息或者伴随着言语交际而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或者是单独进行信息交流。

据有关数据统计,人类交际中大约70%的信息是靠非言语交际传递的。

关于非言语交际,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很多,但都表明非言语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

这样的交际主要是通过身势语(body language,也称体态语,指人目光、面部表情、手势等),副语言(para language,指人说话时的语调、音量、辅助语言的手段)和空间距离(space distance)等来实现的。

英汉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身势语语用特征及文化差异

英汉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身势语语用特征及文化差异

英汉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身势语语用特征及文化差异1 引言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非语言交际指不用词语的交际,有无声和有声之分。

但一般说来,非语言交际多指无声。

我们的面部表情,头部动作,坐立姿势,手势和身体某一部位的移动,身体的接触,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都在有意识无意识的发出某种信息,表达某种意识。

人们就把这种非语言交际方式成为身势语。

身势语主要包括手势,姿态,面部表情,嗓子的音质,交谈者之间的距离,谈话者选择衣着打扮的方法所传递的信息,说话人判断接话时机的方法等。

2 身势语的语用特征作为符号概念的身势是交际和传递信息的符号单位,它用于传递信息,早已未人们所熟悉,并能自如的运用各自群体中所通用的符号势进行交际。

从话语意义的研究角度看,身势语的语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辅助,替代功能身势语伴随话语,对话语起着补充,强调或者确定的辅助功能,他们相互依附,相互支持以取得预期良好的交际效果。

身势语与话语同时或先后进行,它能使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形象,语义信息量更大,更清楚。

由于各种原因,在许多场合人们用身势语来替代话语,并给交际增加了特殊的表现力。

例如:” Pardon me,sir ,will you do mea favor ?Let mepurchase you one of these puddings. It would give mesuch pleasure. ”He jumped back as if he had been stung ,and the blood rushed into his wrinkled face.“请原谅,先生,能赏我个脸吗?让我为您买一只布丁吧,如果您肯收下,我将不胜感激。

”他往后一跳,仿佛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似的,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顿时涨的通红。

2.2 表情功能主要是通过面部表情表露感情或者情绪,当然,身体其他部分也可显露这类情绪。

跨文化交际之肢体语言

跨文化交际之肢体语言

领地观念还表现于对待隐私(privacy)的看法与态度。 美国很早就制定了隐私法;加拿大也分别在1974年和 1982年制定了《保护隐私法》和《隐私法》。
所谓privacy包含若干基本含义,如“(不受干扰的) 独处”、“(不受干扰或侵扰的)自由”、“私生活”和 “隐私”等。
一个人的家就 是他的城堡). 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之所以有如此明显的体触差别,
究其根源,中国有史以来一直是同族家庭式的国家,形成了 一种聚拢模式,其特点为相互关系亲近,家庭气氛浓厚;英 语国家是异族混居国家,形成了一种离散模式,其特点表现 为相互关系疏远,讲究个体独立。
Handshaking 握手
握手(handshaking)是一种国际礼仪,它原本是男性 的动作,起源于欧洲,其原意为:右手是拿武器的,如果伸 出右手来握手,那么则表示没有恶意,因为握手时不可能拔 剑袭击对方,因而是一种友好的表示。
Eye movement 眼部动作 Hand gesture 手部动作 Territoriality领地 Silence 沉默 Time language 时间语
Touching 体触
不同的民族在公开交谈中,体触(touching)行为各不相 同。在有些文化中,人们很少有体触行为,而在另外一些文 化中,人们的体触却极为频繁。
做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时间就是金钱,既能买进 又能售出,因此在英语中它经常和下列动词连用: buy (买);sell(卖);save(节省);spend(花费); waste(浪费);lose(失去);divide(分开); make up(补偿);measure(计量)等。
在英语中有很多表示准时或及时的说法。例如:be punctual, on time, on schedule, on the minute, at the appointed time, at the stated time, in time, in good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 (body language)也称体态语言,是人类借助和利用自己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的变化来表达和传递思想感情的方式。

运用自己的体态来表情达意几乎是人类自身的一种本能,因为它简便、迅捷、直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极其广泛,而且有时更能无声胜有声地巧妙表达信息并留给对方更大的想象空间。

1.面部表情语言的运用。

达尔文说:“面部与身体的富于表达力的动作,极有助于发挥语言的力量.”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曾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玛洛比恩发明了一个规则:总交流量=7%的文字交流+38%的口头交派+55%的面部表情交流。

通过脸色的变化,眉、目、鼻、嘴的动作,能极好地实现信息交流。

2.手势动作语言的运用。

手势动作语言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肢体语言,它不仅丰富多样化,而且简便、直观性强,所以运用范围广、频率高、收效好。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荣获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最受观众喜爱的歌舞类节目特别奖的《千手观音》,二十一位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姑娘用她们的手势语向全国亿万观众传递信息,表达了新春的祝福.3. 身体姿态语言的运用。

身体姿态语言是通过身体各种动态或静态的姿势传递交流信息的一种形式.俗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坐如钟立如松”,这都是对身体姿态的要求。

我们同别人交际时,交际的手段不只是局限于话语,尽管我们有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的表情、手势、身体其他部分的动作都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

微微一笑伸出手表示欢迎,皱眉表示不满,点头表示同意,挥手表示再见,听报告或讲演时,身子往椅背上一靠,伸一下舌头表示厌烦,不感兴趣。

这些都是交际手段的一部分。

肢体语言与学外语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跨文化交际”的英文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BodyLanguage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中的身势语

BodyLanguage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中的身势语

Body Languag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ontents摘要 (i)Abstract (ii)1. Introduction (1)1.1 Definition of Body Language (1)1.2 The Significance of Body Language (1)2. Classification and Function of Body Language (3)2.1Classif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3)2.1.1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Body Parts (3)2.1.2 Classified By the Way of the Movements (6)2.1.3 The Most Common Ways of Classification (7)2.2Function of Body Language (7)3. The Differences and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9)3.1 The Distance (9)3.2 Eye Contact (11)3.3 Gesture (12)3.4 Postures (16)3.4.1 The Same Posture Conveying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Cultures (16)3.4.2 Different Posture Conveying the Same Meaning in Different Cultures (17)3.5 Facial Expression (18)3.6 Touch (19)4. The Change of Modern Body Language (20)5. Conclusion (21)Bibliography (23)摘要身势语作为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不可轻忽的重要作用。

跨文化交际中身体语言的表现方式-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跨文化交际中身体语言的表现方式-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跨文化交际中身体语言的表现方式-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 引言世界上由于不同民族的经济、社会、地理环境及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的语言思维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习惯用自己的语言思维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言语或非言语信息,不同的文化背景会给跨文化交际行为带来一定的障碍和误解。

英国19 世纪人类学家泰勒创别甲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

鲁思本尼迪尼在《文化模式》中则说,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

由此,丁亚平在他的《艺术文化学》中指出文化映寓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图景、程度和方式。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各自的语言环境便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因而在不同的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各民族有不同的肢体语言交际方式。

全球文化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学习其语言外,还必须了解其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通过言语行为获取信息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不同文化的非言语行为,即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具有民族性,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的历史沉积。

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会产生不同的身体语言,而同一种身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对不同文化的身体语言的学习会给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便利。

2 身体语言的表现方式在人类的日常交际中,除了借用语言这一重要工具来传达信息外,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身体语言。

根据字典上的解释,身体语言指手势,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这些用来表达各种身体、心理和情感上的状态并与人进行非语言交流的语言,包括眼神、手势、身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和对空间的使用等等。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来源:英语毕业论文/ 肢体语言是人类进行非语言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其内涵也随着文化环境、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就必须学习和了解肢体语言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交际功能。

肢体语言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身体的各种动作(包括面部表情和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等)来进行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现象。

作为一种独特的交际方式,肢体语言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55%的信息都需要肢体语言来传达。

在人际交往中,有的肢体语言非常具体,有的则十分概括;有的旨在交流,有的仅为表达;有的提供感情信息,有的则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态度。

肢体语言个人发出,有社会共知含义,并有可能对交际对象产生影响和发生作用。

但是,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肢体语言的内涵也随着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成功的交际,就必须对不同文化中的肢体语言所表示的含义有所了解。

体距语的文化差异在人类的人际交往中,个人往往会不自觉地与别人保持相当距离,以保持其心理上的安全感受。

美国人类学教授爱德华·T·霍尔博士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四种空间距离:亲密距离(0~45cm,适合于夫妻关系及情侣之间)、个人距离(45~120cm,存在于朋友、熟人、亲戚之间)、社交距离(120~360cm,多用于洽谈业务和接待陌生客人时)和公共距离(360cm~750cm,多用于非正式的聚会。

) 从这四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空间距离,关系越远,亲密程度越小,并且这个空间距离的大小还会受到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个性等的影响。

一般说来,西方文化注重个人隐私,而中国人则不太讲究个人空间。

多数英语国家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跨文化交际中的身体语言-英语毕业论文

跨文化交际中的身体语言-英语毕业论文

跨文化交际中的身体语言-英语毕业论文The Body Languag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中的身体语言AbstractAs a communicative tool, language is very important in many situations. However, body language also takes a complementary role to help people transfer information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which will be an indispensable power to break up language obstacl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s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ing of all countries becomes more and more frequent, there appear more obstacles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e of the most useful ways to deal with the obstacles is to master the meaning of body language. However, even if we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some general body language, there are also some difficulties to master. Because even the same body language have grea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couture background. Using body languages wrongly not only makes you fail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 which would cause conflict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o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same body language in different country? How to apply body language correctly? In this essay, after borrowing and studying the experience of the forefather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various usages and functions of body language in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Key WordsBody languag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摘要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但是起辅助作用的身势语在人类交流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中的身势语[摘要] 身势语是表达人类情感和态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学习和掌握身势语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身势语帮助人们转换信息,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是避免语言障碍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交流障碍。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消除障碍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身势语的含义。

然而即使我们对常用的身势语有所了解,我们仍然很难掌握,因为身势语含义千变万化,即使同一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有着不同的含义。

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清楚的认识到这种非语言交际与文化间的关系。

[关键词] 身势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引言一般来说,人们往往更关注于语言交流的正确性和可接受性而忽略了非语言交流的影响和文化的差异。

而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忽略这些的话其实不是完全的交流。

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当我们与他人交谈的时候,我们不仅仅在使用我们的口头语言,我们的眼神、脸部表情、手势或者身体的其它部位的活动也在传递着信息。

身势语,就像我们的口头语言一样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一、身势语的重要性及功能1、什么是身势语所谓身势语是指由人体发出的具有表情达意功能的一套图像性符号。

包括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身体位置的变化。

身势语包含了很多人们无意识的细微动作,例如眨眼或轻微的眼球运动。

身势语用完全区别于口头语言的表达方式传递着人们之间的信息。

今天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全球化成为世界的主趋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需传递和交换信息。

语言并不是唯一的方式,非语言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商业活动中如果双方语言不通,他们就会运用肢体语言来进行交流并最终完成商业交易活动。

拿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事情为例子。

出售方常常用计算器来给出价格,而如果购买一方不满意这一价格,便会摇头并用一个放低的手势来还价。

非常简单的身势便能完成整个的交易,身势语在商业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在大量的跨文化人际交往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们也必须了解并掌握身势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相关文化的身势语还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外语,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因文化不同而产生误会。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两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50%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来实现的。

从人们获取的信息渠道来看,只有11%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而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

这说明身势语在交际过程中十分重要。

2、身体语的主要功能(1)重复表达。

这就意味着当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往往做语言相关的动作来阐述和强调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某种心理状态;例如,当某人询问如何去公交站台时,我们告知同时会很自然会伸出手指出方向。

(2)补充说明。

当我们微笑着向人到招呼时,微笑其实是一种遇见他人很愉快的补充说明。

(3)代替说明。

当我们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常常用皱眉头而不是直接说出来来暗示我们并不理解并期待重复或者进一步的说明。

(4)强调所述。

人们开会或演讲的时候常提高嗓音来强调内容;我们说“这是我的错”时会把自己的头低下。

我们不能忽略交际活动中非语言交流的作用。

日常交流中,我们也会发现人们并不仅仅只依靠语言来进行良好的交流。

当然,某种非语言交流也应和语言的交流结合来提供正确的信息,两者是紧密结合的。

二、身势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1、曾经有过一个实验:给出八张不同的图片,包含了失望、害怕、快乐、忧伤、生气、担心、吃惊、轻视的脸部表情,让十位中国人和十位美国人去辨别。

结果显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人识别出这些表情,有极少几率的错误,但很大程度上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身势语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尽管文化不相同,我们很容易找到部分跨文化交际中相似的身势语。

例如:点头意味着同意;摇头意味着否定;鼓掌意味着赞同;皱眉意味着不解;微笑意味着快乐;挥手意味着再见;拍他人背部意味着鼓励和欣赏;拉长脸意味着不悦;甚至是英汉词语里也有相同的词来表达一致的含义。

例如“pulling a long face—拉长脸”就表达了不高兴的意识。

当今,东西方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经济文化的不断交融。

不同文化背景下身势语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

如在英语文化中,“V”的手势表达了成功,“耸肩”表达了怀疑和否定,“ok”的手势表达了同意。

这些已广泛被中国人所接受并运用。

文化的交融不断地加强着身势语的相似性。

2、身势语虽然有着相似性,但了解不同文化下的身势语的不同含义却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如何理解身势语依赖于特殊的场景,文化,与他人的关系甚至性别。

换句话说,世界范围内没有一种单一的非语言信号表达着完全相同的意识。

如果不注意身势语的差异性,交流中便会陷入尴尬境地。

下面主要针对眼神、手势、脸部表情、身体接触进行中外对比。

(1)眼神。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能猜出出人的真正意图,眼神交流表达着复杂的情感,也是判断说话人关系亲密度的重要方法。

当熟悉的人依次为进行谈话时,美国人要求必须要有眼神交流。

这一规则适用于说话者和倾听者。

如果一方没有看到另一方的话,可能就意味着害怕,轻视,不安,负罪感,漠视等。

在美国甚至是公共志所的发言中都要求大量的眼神交流。

如果说话人埋头于讲稿而不看着听众说话,就会被认为是不尊重,但在中国看着稿子发言却很常见。

(2)手势。

手势是通过手部的运动传达信息的方式。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做手势,但通过手势传达的信息却因文化的不同而有着完全不同的意思。

例如,美国人常按着他们的太阳穴来表达某人很聪明,但在中国,这种行为意思是某人思维出了错误或某人很笨。

中国人会很吃惊地看到美国人把手往脖子上一横表达吃饱了,因为在中国人看来那就像是一种自杀行为的表现,中国人表达吃饱了是轻拍自己的胃部。

中国人竖起拇指表示“好”,伸出小指表示“差”或“坏”,这反映了一种“尊卑有等”“长幼有序”的文化心态;美国将拇指朝上表示要求搭便车,将拇指朝下则表示坏;日本人伸出小指表示情人。

”在英语文化前景下,人们不断地转动戒指来表达紧张和不安,但在中国大陆这会被视为炫富的表现。

(3)脸部表情。

我们通过脸部表情来了解他人意图。

一般来说脸是最重要的情感表达器。

但相同的脸部表情在不同的文化下却表达着不同的意思。

例如,当一个美国人在餐馆打碎了一个盘子感觉到尴尬时,尽管在场的中国人可能朝他微笑来表达没关系,但这会让他生气地认为中国人很虚伪。

再如,由于自己的言行不适合而感到尴尬,不好意思时,中国人常常伸舌头,伴之以脖子一缩,此动作多见于小孩和年轻姑娘。

英美人难为情时绝不伸舌头,他们认为那是一种粗鲁的表现,这种动作带有一定的贬斥、戏谑色彩。

(4)身体接触。

中国人见面招呼往往仅限于点头、举手问候、握手等方式,好友重逢也不过是拉拉手或轻轻打几拳。

在英语国家,同性和异性间的人们都有互相拥抱和亲吻的习惯,这两个动作中国人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在中国一般只有情人或夫妻之间在私下才会这样做的。

另外,中国人同性好友经常勾肩搭背、手拉手之类的亲密动作,对英美人而言就觉得非常别扭,因为在他们那边通常是“同性恋”所为。

还有在英美国家,如果确实因为拥挤或不小心发生意外碰触,大多数则立即表示道歉,而在中国却很少,因为他们对于公共场合的拥挤早已习惯了,比如,公交车上“贴身紧逼”是经常的事。

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背景下身势语的含义不同。

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异同,也就决定了身势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很多不同含义。

这里不能举出所有例子,但足以证明不同语言中的身势语的差异。

因为在人际交往中,这些身势语常常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不了解身势所代表的的意义和文化而异,不了解身势语的多义性,我们在跨文化交往时势必会犯错误。

可见了解和掌握中西身势语的对比是何等的重要。

可以帮助我们在以后的交往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三、学习身势语的原则1、身势语和文化不可分的。

身势语如同口头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身势语的具体意思源于具体的文化背景,如果对不同的文化有良好的掌握的话,人们在交际中便能显得轻松自如。

相同的身势可能在不同文化里有着不同的意思。

在大多情形下,一个人点头意味着“赞同”,这是被多种文化所接受的。

但即便是点头这样的动作在不同的文化里都有着完全不同的意思。

对于尼泊尔人、斯里兰卡人及一些印度人和爱斯基摩人来说,点头就不是赞同而是否定的意思。

这便是源于不同文化的身势语有着不同的意思。

因此,在学习身势语时人们必须了解它所处的文化背景。

人们能通过学习身势语来了解文化价值并排除狭隘的文化的优越感,同时也可以通过了解文化来猜测此文化背景下的身势语。

学习身势语的最难且最有意义的部分就是解决文化冲突。

人们总是更关注其它文化下与自身的差异,但错误的身势语比文化本身所带的的文化冲突要更严重。

如果说话者说着外语却用着不恰当的身势语,这就意味着更为严重的错误,因为身势语就代表着肢体的表达。

所有非语言的交流必须在特定的背景下来做相应解释。

2、学习身势语的具体原则。

(1)平等交流,相互尊重。

这一原则在任何前景下的交际活动中都显得最为重要,是交际活动进行下去的前提(2)人们应该记住在交流的时候是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一同作用的结果,应该注重两者结合。

(3)积极参与跨文化的交流,主动去理解对方的文化特性。

人们无法记住所有的身势语,但如果他们能主动去了解部分身势语并能正确区分与自身文化下身势语的区别便会让交流简单得多。

(4)懂得“入乡随俗”。

我们应在加深对自身文化理解的同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排除文化优越感及文化偏见,正确对待其它国家的风俗文化,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多重文化能力、善于开展跨文化交际的现代人。

四、结束语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身势语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

我们必须了解身势语的方式和含义,了解中西身势语之间的差异,从而在以后的日常交际中进行更好的、有效的沟通,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参考文献:[1]毕继万.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M].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9).[2]黄红霞.身势语中的文化差异[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13(2).[3]喻硕丰.浅谈身势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