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GC-YL-20880槟榔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GC-YL-20880槟榔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黄曲霉毒素照真菌毒素测定法(通则2351)测定。
本品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μg,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毒素B1的总量不得过10μg。
仪器与试剂:光化学衍生器、离心机、荧光检测器检测等
本法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药材、饮片及制剂中的黄曲霉毒素(以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G2总量计),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
【检查】
水分不得过10.0%(通则0832第二法)。
仪器:扁形称量瓶、分析天平、粉碎机、药筛、数显电热恒温干燥箱等。
方法: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定,开启瓶盖在100〜105°C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放冷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放冷,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C对 -------------------------对照品的浓度(mg/ml)。
m-------------------------样品的重量(g)。
f-------------------------稀释体积。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粉末约15g(过二号筛),精密称定,置于均质瓶中,加入氯化钠3g,精密加入70%甲醇溶液75ml,高速搅拌2分钟(搅拌速度大于11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离心速度2500转/分钟),精密量取上清液15ml,置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量取续滤液20.0ml,通过免疫亲合柱,流速每分钟3ml,用水20ml洗脱,洗脱液弃去,使空气进入柱子,将水挤出柱子,再用适量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置2ml量瓶中,并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槟榔 执行标准

槟榔 执行标准

槟榔执行标准
一、槟榔原果的选择
1.应选用成熟度适宜、无病虫害、无腐烂、无裂果、无异味的槟榔原果。

2.槟榔原果应符合相关农药残留标准。

二、槟榔加工前的处理
1.将槟榔原果清洗干净,去除果皮上的杂质和果肉中的果核。

2.将清洗后的槟榔原果进行切割,切割面应平整,以便后续加工。

三、卤水配方和制作
1.卤水的主要成分包括食用盐、食醋、酱油、糖、辣椒等调料。

2.卤水的制作应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各种调料,并加入适量清水。

3.卤水的味道应适中,不得有异味或过咸。

四、烘制工艺
1.将切割好的槟榔原果放入烘制机中进行烘制,以去除多余水分。

2.烘制温度和时间应适当控制,以保证槟榔果肉干燥均匀。

3.烘制后的槟榔应呈棕色或深褐色,有浓郁的香气。

五、槟榔干质量要求
1.槟榔干的感官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形状完整、大小均匀、色泽棕红或深褐色、有光泽、口感松软、气味浓郁。

2.槟榔干的理化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水分含量≤5%,氯化钠含量≤4%,铅含量≤0.5mg/kg,砷含量≤0.5mg/kg。

3.槟榔干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六、检验规则
1.每批槟榔干都应进行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检验。

2.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销售。

七、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1.槟榔干应有清晰的标签,包括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2.槟榔干应采用防潮、防尘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以确保产品质量。

3.槟榔干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挤压和碰撞,保持产品完整性。

4.槟榔干应贮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薄层扫描法测定槟榔中槟榔碱的含量

薄层扫描法测定槟榔中槟榔碱的含量

213蟾酥的鉴别 取本品40片,去掉糖衣,研细,加氯仿10ml,振摇后放置1小时,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近干,加氯仿01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脂蟾毒配基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丙酮(4∶3∶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1→10),加热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绿色斑点。

结果见图3。

31小结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制剂中的人工牛黄、青黛、大黄、蟾酥等组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可在同一块薄层板上对胆酸、靛玉红等多种成分进行有效分离,方法简便,准确,空白无干扰,为牛黄消炎片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了实验依据。

薄层扫描法测定槟榔中槟榔碱的含量山东鲁南制药厂 卢英翠 李逢春 郑青山中药材槟榔为棕榈科植物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强大的驱绦虫作用,为常用驱虫中药,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槟榔碱,常温下呈油状液体。

本文采用乙醚浸提,氯仿提取,薄层扫描的方法,测定槟榔中槟榔碱的含量。

一、仪器、样品及试剂 岛津CS—930型双波长薄层扫描仪,紫外检测器(UV-8型),CAMA G铺板器(瑞士),微量进样器(上海医用激光仪器厂),硅胶GF254(青岛海洋化工厂)。

氢溴酸槟榔碱标准品:上海中药研究所提供。

槟榔样品由本公司化验室鉴定提供。

二、实验条件的选择 薄层条件:取硅胶G加017%CMC-Na溶液,按1∶315混匀,用CAMA G铺板器铺板,110℃活化40min,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氨水(10∶012∶012)。

仪器参数:对槟榔碱斑点作光谱扫描,选择λs= 214nm,Sx=3,狭缝112mm×112mm。

三、标准曲线的测定 取716mg氢溴酸槟榔碱标准品、95%乙醇配成对照溶液,分别吸取1,2,3,4, 5μl点样,展开晾干,在Rf015附近作双波长锯齿扫描,以浓度为横坐标,斑点面积积分体作纵坐标,求得回归方程Y=51914706+231914896X,r=019998。

槟榔胶果团体标准

槟榔胶果团体标准

槟榔胶果团体标准
一、标准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槟榔胶果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槟榔果实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槟榔胶果。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三、术语和定义
槟榔胶果是指以槟榔果实为原料,经剥皮、晾晒、烘干等工艺制成的干品。

四、产品分类
槟榔胶果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两类:传统槟榔胶果和新型槟榔胶果。

五、技术要求
1. 原料要求:槟榔果实应符合相关规定,不得使用腐烂变质的果实。

2. 感官要求:槟榔胶果应呈干态、无杂质,具有特有的槟榔香气。

3.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10%,总糖含量≤40%,槟榔碱含量≤
0.05%。

4. 卫生指标:铅≤0.5mg/kg,汞≤0.01mg/kg,砷≤0.05mg/kg。

六、试验方法
1. 感官检验:将槟榔胶果置于白色瓷盘上,观察其形状、色泽和气味。

用手指轻轻按压,感受其硬度。

品尝一小块,感受其口感和味道。

2. 理化检验: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水分、总糖和槟榔碱含量的测定。

3. 卫生检验: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铅、汞、砷含量的测定。

七、检验规则
1. 产品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

2. 每批产品应进行感官、理化和卫生指标的全项检验。

3.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进行整改并重新检验,直至合格为止。

进口干槟榔的检测报告

进口干槟榔的检测报告

进口干槟榔的检测报告
根据最近的市场状况和需求,我们公司准备进口干槟榔产品。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我们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并获得了以下报告。

1. 外观检测:我们对干槟榔的外观进行了检测。

外观应整齐干燥,没有明显的变色和腐烂迹象。

经过检测,我们的产品完全符合这一标准。

我们可以确保产品外观的良好状态。

2. 尺寸检测:我们对干槟榔的尺寸进行了测量。

正常的干槟榔尺寸应为3-4cm,直径约为1-1.5cm。

经过测量,我们的产品符合这一标准,各项尺寸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3. 含水量检测:我们对干槟榔的含水量进行了检测。

干槟榔的含水量应在12-15%之间。

经过仔细测量,我们得出的结果是干槟榔的含水量为13.2%,这表明我们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4. 农残检测:我们对干槟榔中的农残进行了检测。

农残是指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学物质残留在食品中的情况。

经过严格检测,我们的产品未检测到农残,符合国家有关农残检测标准的要求。

5. 重金属检测:我们对干槟榔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检测。

重金属是指铅、镉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经过检测,我们的产品未检测到有害的重金属成分,符合国家有关重金属检测标准的要求。

总之,我们进口的干槟榔产品经过全面检测,确保了其高质量和安全性。

这些检测报告证明了我们产品的优秀品质,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我们将坚持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干槟榔产品。

药物分析辅导:槟榔四消丸含量测定方法

药物分析辅导:槟榔四消丸含量测定方法

槟榔四消丸(⼤蜜丸)处⽅为:槟榔200g,⼤黄(酒炒)400g,牵⽜⼦(炒)400g,猪⽛皂(炒)50g,⾹附(醋制)200g,五灵脂(醋炒)200g。

2005《中国药典》槟榔四消丸(⼤蜜丸)含量测定项下:⾊谱条件与系统适⽤性试验:以⼗⼋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

理论板数按⼤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取约2g,精密称定,置烧瓶中,精密加⼊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使溶解,置⽔浴上加热回流1⼩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甲醇补⾜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烧瓶中,回收甲醇⾄⼲,残渣加盐酸溶液(1→10)10ml,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50kHz)5分钟,再加三氯甲烷10ml,置⽔浴上加热回流1⼩时,⽴即冷却,移⾄分液漏⽃中,分取三氯甲烷层,酸液再⽤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回收三氯甲烷⾄⼲,残渣⽤⼄酸⼄酯-⽆⽔⼄醇(1:2)混合溶液溶解,转移⾄10ml量瓶中,并稀释⾄刻度,摇匀,即得。

⽔丸处⽅为:槟榔200g,⼤黄(酒炒)400g,牵⽜⼦(炒)400g,猪⽛皂(炒)50g,⾹附(醋制)200g,五灵脂(醋炒)200g。

⾊谱条件与系统适⽤性试验:以⼗⼋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

理论板数按⼤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6g,研细,混匀,取约1g,精密称定,置烧瓶中,精密加⼊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甲醇补⾜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烧瓶中,蒸⼲,残渣加盐酸溶液(1→10)10ml,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50kHz)5 分钟,再加三氯甲烷10ml,置⽔浴上加热回流1⼩时,⽴即冷却,移⾄分液漏⽃中,分取三氯甲烷液,酸液再⽤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回收三氯甲烷⾄⼲,残渣⽤⼄酸⼄酯-⽆⽔⼄醇(1:2)混合溶液溶解,转移⾄10ml量瓶中,并稀释⾄刻度,摇匀,即得。

槟榔 执行标准

槟榔 执行标准

槟榔执行标准槟榔,作为一种受到广大亚洲地区人民喜爱的嚼食品,需要制定一套统一的执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本文将介绍针对槟榔的执行标准,并详细讨论其各项要求。

一、槟榔的定义及分类槟榔是指槟榔树果实的种子,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如台湾称为"槟榔",泰国称为"唐人果"。

根据成熟度和处理方式的不同,槟榔可分为生槟榔、青槟榔和熟槟榔三类。

执行标准应明确各类槟榔的特征和区分标准。

二、槟榔的外观要求槟榔的外观应呈长橢圆形,表面平滑整齐,无明显的皱纹或破损。

颜色应为鲜绿或红褐色,并有一定的光泽。

执行标准应明确外观的质量要求,以保证消费者对槟榔的识别和选择。

三、槟榔的口感和风味槟榔应具有一定的口感和特殊风味,以满足消费者对槟榔的喜好。

执行标准应规定槟榔的口感和风味要求,如嚼劲、涩味和香气等方面的要求。

四、槟榔的营养成分槟榔作为一种嚼食品,其营养成分对保持人体的健康起着一定的作用。

执行标准应规定槟榔的营养成分要求,如脂肪含量、维生素含量、矿物质含量等指标。

五、槟榔的加工工艺槟榔的加工工艺直接影响到槟榔的质量和口感。

执行标准应规定槟榔的加工流程和要求,如采摘、晒干、筛选、处理和包装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

六、槟榔的标签和包装槟榔产品的标签和包装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以保证槟榔产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执行标准应规定槟榔标签和包装的要求,如标示内容、标签大小和材料、包装形式等方面的要求。

七、槟榔的质量检测方法为了确保槟榔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执行标准应明确槟榔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感官检测和理化检测。

执行标准应规定相应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如外观检测、水分含量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等。

八、槟榔的储存和运输要求槟榔的储存和运输对保持其质量和口感至关重要。

执行标准应规定槟榔的储存条件和运输要求,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包装方式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槟榔在流通过程中不受到损害。

九、槟榔的卫生要求槟榔作为一种食品,其卫生要求至关重要。

胆汁槟榔标准

胆汁槟榔标准

胆汁槟榔维B1胶囊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吸潮结块。

【鉴别】(1)取内容物约适量,加60%冰醋酸溶解,加入新制备的1%糠醛溶液1ml,冰浴放置2分钟,加入硫酸溶液(1→2)13ml,置70℃水浴中加热10分钟,即显蓝紫色。

(2)取本品内容物适量,加甲醇溶液,过滤,取续滤液,用甲醇制成每1ml 中含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猪去氧胆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V 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版上,以异辛烷-正丁醚-冰醋酸(8∶5∶5)为展开剂,展开后,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于105℃烘干,供试品应与对照品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干燥失重取本品内容物,在105℃干燥4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9.0%(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VIII L)。

其他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 E)。

包括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等,应按相应的检验操作规程检验。

【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胆酸对照品适量,加60%冰醋酸溶液制成每1ml中含0.5mg的溶液。

精密量取上述溶液1ml,加新制备的糠醛水溶液(1→100)1.0ml,置冰浴中放置5分钟,加入硫酸溶液〔硫酸-水(50∶60)〕13ml,70℃水浴10分钟,迅速移置冰浴中放置2分钟,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V),在605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测定法取本品内容物适量(约0.3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60%冰醋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各1ml,置甲、乙两支试管中,作为供试品管与空白管,甲管加新制备的1%糠醛溶液1.0ml,乙管加水1.0ml,自“冰浴中放置5分钟”起,依法测定。

【质量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
1、性状
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
本品呈扁球形或圆锥形,高1.5~3.5cm,底部直径1.5~3cm。

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

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气微,味涩、微苦。

2、鉴别
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等。

2.1显微鉴别:
2.1.1 试液配制
2.1.1.1 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
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2.4横切面制备:取供试品欲观察部位,经软化处理后,用徒手切片法切成10~20μm的薄片,选取平整的薄片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后,在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并滴加稀甘油,盖上盖玻片。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本品横切面:种皮组织分内、外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石细胞,内含红棕色物,石细胞形状、大小不一,常有细胞间隙;内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棕红色物,并散有少数维管束。

外胚乳较狭窄,种皮内层与外胚乳常插入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内胚乳细胞白色,多角形,壁厚,纹孔大,含油滴及糊粉粒。

2.2薄层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0ml,再加碳酸盐缓冲液(取碳酸钠1.91 g和碳酸氢钠0.56 g加水使溶解成100 ml 即得)5ml,放置30分钟,时时振摇;加热回流30分钟,分取乙醚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置具塞离心管中,静置1小时,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槟榔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氢溴酸槟榔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浓氨试液(7.5:7.5:0.2)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碘蒸气中熏至斑点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检查
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等。

3.1 水分
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

根据减失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3
供试品中的含水量(%)=──────×100%
W2-W
W 称量瓶重(g)
W2 烘前称量瓶和样品重之和(g)
W3 烘后称量瓶和样品重之和(g)
本品含水量不得过10.0%。

3.2二氧化硫残留量
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第一增补本附录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测定,取本品细粉10g,精密称定,置于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ml—400 ml(应加水至没过氮气导气管的下端),取6mol/L盐酸10ml加入带刻度的分液漏斗中连接分液漏斗,并导入氮气至瓶底,。

锥形瓶内加水125ml和淀粉指示液1 ml作为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

连接回流冷凝管,在冷凝管上部连接导气管,将导气管插入250ml锥形瓶底部,开通氮气,调节氮气流量为0.2L/min,打开带刻度的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盐酸流入烧瓶。

加热圆底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约3分钟后开始用0.01mol/l, 的碘滴定液滴定,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至吸收液显蓝色或蓝紫色,持续30秒不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校正,每1毫升的碘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0.6406mg的二氧化硫。

本品二氧化硫量不得过150mg/kg。

4、含量测定
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D)测定。

4.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强阳离子交换键合硅胶为填充剂(SCX-强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以乙腈-磷酸(2→1000,浓氨试液调pH至3.8)(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nm。

理论板数按槟榔碱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4.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氢溴酸槟榔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 含0.1mg的溶液,即得(槟榔碱重量=氢溴酸槟榔碱重量/1.5214)。

4.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五号筛)约0.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醚50ml,再加碳酸盐缓冲液(取碳酸钠1.91 g和碳酸氢钠0.56 g加水使溶解成100 ml 即得)3ml,放置30分钟,时时振摇;加热回流30分钟,分取乙醚液,加入盛有磷酸溶液(5→1000)1ml的蒸发皿中;残渣加乙醚加热回流提取2次(30ml、20ml),每次15分钟,合并乙醚液置同一蒸发皿中,挥去乙醚,残渣加50%乙腈溶液溶解,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50%乙腈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4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A x×C R×V x
供试品的含量(%)=────────——×100%
A R×G×(1-W)×103
A x 供试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V x 供试品的体积(ml)
C R 对照品的浓度
A R 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G 供试品的重量(g)
W 供试品的含水量(%)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槟榔碱(C8H13NO2)不得少于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