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19页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26张PPT)

苏军——开始战略进攻,并掌握了主动权。 德军——元气大伤,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
德国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是欧洲战场的 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
妇
大 林
女 每一座们
格 楼房都也
勒 是一个拿
保 卫 战
碉苏堡军,士起武器
兵顽强保
地打击卫
敌军
城 市
斯大林格勒的工人们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拿
材料一:
探究: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
德国的空军部队 “闪电战”的德国坦克波兰落后的骑兵
材 料 二 : 英法在大战爆发后没有放弃绥靖政策,以为希 特勒会继续东进,因此“宣而不战” 。德波战争期间 , 法军在法德边境消极观战。英国迟至10月间才派远征军 到法国。波兰孤军作战。 材料三:苏联乘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波兰东部的地区。
占所有参战国当时国民总收入的大半。1.给人类社会和 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
材料二:
德国纽伦堡审判
日本东京审判
2.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 野心。
材料三: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在非洲, 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被称为“非洲 独立年”。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到二战结束时,加入同盟(绿色)的共达52个国家
胜 1.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根本原因
利 原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 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 人民的相互支持)
因 3.各国军民英勇奋战。
......
二战的影响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
一战
二战
战争持续时间 四年零三个月
六年多
参战国家
30多个国家
60多个国家
德国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是欧洲战场的 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
妇
大 林
女 每一座们
格 楼房都也
勒 是一个拿
保 卫 战
碉苏堡军,士起武器
兵顽强保
地打击卫
敌军
城 市
斯大林格勒的工人们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拿
材料一:
探究: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
德国的空军部队 “闪电战”的德国坦克波兰落后的骑兵
材 料 二 : 英法在大战爆发后没有放弃绥靖政策,以为希 特勒会继续东进,因此“宣而不战” 。德波战争期间 , 法军在法德边境消极观战。英国迟至10月间才派远征军 到法国。波兰孤军作战。 材料三:苏联乘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波兰东部的地区。
占所有参战国当时国民总收入的大半。1.给人类社会和 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
材料二:
德国纽伦堡审判
日本东京审判
2.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 野心。
材料三: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在非洲, 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被称为“非洲 独立年”。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到二战结束时,加入同盟(绿色)的共达52个国家
胜 1.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根本原因
利 原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 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 人民的相互支持)
因 3.各国军民英勇奋战。
......
二战的影响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
一战
二战
战争持续时间 四年零三个月
六年多
参战国家
30多个国家
60多个国家
九年级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 (共48张PPT)

里尼被游击队抓获暴尸 在米兰广场,得到了应 有的下场。意大利的投 降加速了轴心国的败亡。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
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这是什么意思?
召开目的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参加国 领导人
会议 内容
雅尔塔会议
1945年4月苏军对柏林发动了总攻。苏军攻 克德国国会大厦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直接原因 德、意、日法西斯上台,步步侵略 加速因素 西方大国采取绥靖政策 二战性质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非正义——正义)
(1)东方战场爆发: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 主要战场 (2)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北非、苏德及太平洋 等主要战场
标志着二战“进一步扩大” 也标志着“太平洋战场”开始
也标志着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英国首相)丘吉尔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的第一句话 就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 (法国将军)戴高乐知道此事后高兴地说:“现在,战争肯 定无疑地打赢了。日本人将被碾成粉末。”
(日本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面对络绎不绝前来祝贺的官 兵们,他不无忧虑地重复着他曾说过多次的那句话:“我 们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同盟国与轴心国主要武器生产对比
武器种类
1942年
1943年
同盟国 轴心国 同盟国 轴心国
主要作战舰 种枪支(挺)
270
64300 60000 69100 7488100
298
20200 8100 75500 3036600
361
105200 70100 581700 11518000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标志着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
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这是什么意思?
召开目的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参加国 领导人
会议 内容
雅尔塔会议
1945年4月苏军对柏林发动了总攻。苏军攻 克德国国会大厦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直接原因 德、意、日法西斯上台,步步侵略 加速因素 西方大国采取绥靖政策 二战性质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非正义——正义)
(1)东方战场爆发: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 主要战场 (2)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北非、苏德及太平洋 等主要战场
标志着二战“进一步扩大” 也标志着“太平洋战场”开始
也标志着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英国首相)丘吉尔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的第一句话 就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 (法国将军)戴高乐知道此事后高兴地说:“现在,战争肯 定无疑地打赢了。日本人将被碾成粉末。”
(日本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面对络绎不绝前来祝贺的官 兵们,他不无忧虑地重复着他曾说过多次的那句话:“我 们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同盟国与轴心国主要武器生产对比
武器种类
1942年
1943年
同盟国 轴心国 同盟国 轴心国
主要作战舰 种枪支(挺)
270
64300 60000 69100 7488100
298
20200 8100 75500 3036600
361
105200 70100 581700 11518000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标志着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1张PPT)

相关事实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 部队。“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由部 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 义勇军等组成。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 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牵制 七十六万日军,消灭十八万日伪军,表现了中华 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 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 省人民组织游击队,联合东北抗日义勇军,对抗 日军。1932年春,满洲省委先后派共产党员杨君 武与省委军委书记杨林,到吉林省磐石县发展武 装力量,进行反日游击战争。在那里创建了磐石 工农义勇军,后来又派杨靖宇去领导这支队伍, 发展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德国根科学本技原术因仍:然高帝度国发主展,义其国经家济政潜力治仍经然济巨不大。平衡
——姚丽《二战全史》
材料二:大萧条……(使得)为裁军所做的种种尝试逐渐停止,让位于各
种大规模地重整军备的计划……因为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
还提直供了接就原业因机会:…经…济这大时正危在机积激聚化起来了的法武西器装斯备国迟家早的会得对到外使侵用,略但
问题导入
1945年,在反法西斯联盟的强大 攻势下,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 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 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 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 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三个法西 斯轴心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日本 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 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同 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曾经气焰 嚣张的法西斯是怎么一步步走向 灭亡的呢?从这次正义的反法西 斯战争中,我们又能学到什么呢?
第13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熟知目标
教育目标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ppt课件

图一
图二
图三
1、观察图一、图二中俄两国的革命根据地的分布有何差异?并分
析产图生一 差1异929的年原—因193。2年革命根据地 图二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 2、从图二到图三中国革命根据地的空间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一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3、认真观察上面三幅地图,从中ppt课概件括提炼一个共同的主题,并1简5 单阐述你的理由。
牲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 ppt课件
18
——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会上讲话(1937年7月17日)
【史料实证】
任务二 观察图片——提取信息
1、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成就。下 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第聂伯水电站
田纳西水利工程
A.都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范畴 B.都达到了促进经济恢复和发
《 九 国 公 约
苏 联 成 立
列 宁 逝 世
》
年苏 经 计联 济 划两 危 开个 机 始五 爆
发
任罗希
苏 联
年苏
美斯特 新 计联
国福勒 宪 划两
总就上 统台
法 颁 布
完个 成五
大第 战二 全次 面世 爆界 发
1919 1921 1922 1924 1927 1928 1929 1931 1933 1936 1937 1939
任务一 识读文献——形成认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每个国家都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亦或是民族危机……。每一种解决方案的出现都是考验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影 响着一个国家的命运。
材料一:
材料二:
1921年春内战结束时,全俄经济已陷入极大 困境,饥荒遍及全国,工业总产值在1920年 比战前减少近6/7,农业减少了1/2。严重 的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动乱,农民为反抗战时 统制政策而举行暴动,工人不满和士兵叛乱 等危急情况的出现,几乎使苏维埃政权夭折。 ——列宁选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87.278.
九下历史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优秀PPT课件

第二第二次次世世界界大战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 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 和世界霸权。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二:纳粹党巧妙利用德国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 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鼓吹日耳曼人必须以战 争“获取生存空间”,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 土地”《。凡尔赛和约》加深了德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材料三: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法西斯势力 趁势发展壮大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直接原因: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政权上台。
材料四:绥靖政策是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 膨胀。 重要原因:绥靖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二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 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
二战的转折
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北 非战场的转折都在1942年到 1.德来国,法有西什斯在么法必西然斯原国因家呢中?占有重要地位, 来苏2.了德世德国军战界法事场反西是形法斯对势西战德的斯败国转促联法使折盟西法。斯的西的建斯主立集战,团场内迎部瓦解
(1)苏德战场:
标志: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月-1943.2月)(苏军VS德军)
墨索里尼暴尸米兰的广场
法 西 斯 分 子 : 罪 有 应 得 !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 (反攻)
1944年6月6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5个步兵 师、3个空降师在法国诺曼底沿海登陆。为此次登陆 盟军集结兵力达287.6万人,650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 船只,11000架作战飞机及2700架运输机。这是世 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 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 和世界霸权。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二:纳粹党巧妙利用德国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 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鼓吹日耳曼人必须以战 争“获取生存空间”,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 土地”《。凡尔赛和约》加深了德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材料三: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法西斯势力 趁势发展壮大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直接原因: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政权上台。
材料四:绥靖政策是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 膨胀。 重要原因:绥靖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二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 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
二战的转折
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北 非战场的转折都在1942年到 1.德来国,法有西什斯在么法必西然斯原国因家呢中?占有重要地位, 来苏2.了德世德国军战界法事场反西是形法斯对势西战德的斯败国转促联法使折盟西法。斯的西的建斯主立集战,团场内迎部瓦解
(1)苏德战场:
标志: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月-1943.2月)(苏军VS德军)
墨索里尼暴尸米兰的广场
法 西 斯 分 子 : 罪 有 应 得 !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 (反攻)
1944年6月6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5个步兵 师、3个空降师在法国诺曼底沿海登陆。为此次登陆 盟军集结兵力达287.6万人,650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 船只,11000架作战飞机及2700架运输机。这是世 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25张)

得战争最后的胜利 参会国: 美英苏 内容: ①②③
战争的结束
波茨坦会议 时间: 1945年7月 参会国: 美英苏 内容: 会议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
1940年11月被轰炸的伦敦 圣保罗大教堂周围遭轰炸破坏 1940年6月23日,希特勒在埃 菲尔铁塔前为占领巴黎留影 被德军轰炸破坏的铁路车站 消防人员在轰炸后紧急灭火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欧洲西线战场
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
1940年4月,进攻北欧的丹麦/ 挪威
1940年5月,进攻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
贰·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式的转折
标志 内容
转折1:
意义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背景 标志
内容 意义
意义
转折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时间 1942年7月— 1943年2月
背景
转折3: 中途岛战役
1942年,美国的情报人员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预先 做好伏击,轰炸日本的飞机。战斗持续了一天,日军出动了8 艘航空母舰、11艘战死舰、80余艘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及700 余架舰载机,于1942年6月4日发动进攻,结果日军4艘精锐 的航空母舰被击沉,损失了300余架飞机和大量训练有素的飞 行员。而美军仅损失了1艘航空母舰和100余架飞机。日本再 也不能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太平洋战场发生转折。
意义
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 大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珍珠港事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德国法西斯已控制 欧洲大部分地区
日本法西斯已控制 西太平洋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东方战场·中国战场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
战争的结束
波茨坦会议 时间: 1945年7月 参会国: 美英苏 内容: 会议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
1940年11月被轰炸的伦敦 圣保罗大教堂周围遭轰炸破坏 1940年6月23日,希特勒在埃 菲尔铁塔前为占领巴黎留影 被德军轰炸破坏的铁路车站 消防人员在轰炸后紧急灭火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欧洲西线战场
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
1940年4月,进攻北欧的丹麦/ 挪威
1940年5月,进攻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
贰·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式的转折
标志 内容
转折1:
意义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背景 标志
内容 意义
意义
转折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时间 1942年7月— 1943年2月
背景
转折3: 中途岛战役
1942年,美国的情报人员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预先 做好伏击,轰炸日本的飞机。战斗持续了一天,日军出动了8 艘航空母舰、11艘战死舰、80余艘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及700 余架舰载机,于1942年6月4日发动进攻,结果日军4艘精锐 的航空母舰被击沉,损失了300余架飞机和大量训练有素的飞 行员。而美军仅损失了1艘航空母舰和100余架飞机。日本再 也不能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太平洋战场发生转折。
意义
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 大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珍珠港事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德国法西斯已控制 欧洲大部分地区
日本法西斯已控制 西太平洋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东方战场·中国战场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
《两次世界大战》课件

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人类价值观的转变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 牺牲,促使人们反思战争和和平 的价值,推动了人类价值观的转
变。
国际合作的加强
两次世界大战促使国际社会加强合 作,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和国际交流 与合作的深入发展。
民主化进程的加速
战争期间,许多国家实现了民主化 改革,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的加 速发展。
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军事技术的进步
两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军事 技术的发展,如坦克、飞 机、导弹等武器装备的研 制和应用。
通讯技术的飞跃
战争期间对通讯技术的需 求推动了其快速发展,如 电报、电话、无线电等通 讯手段的普及和应用。
医学技术的突破
战争促使医学技术取得重 大突破,如输血技术、战 地手术、抗生素等医疗手 段的应用。
战争常常伴随着对人类文明和文化遗产的破坏,如历史建筑、艺术品和文化典籍等。
和平的重要性
1 2
和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和平 的重要性,和平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望和追求。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人类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避免战争造成的巨大损失。
3
和平是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途径
04 两次世界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破坏
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数千万人的死亡和无法估量的财产损失,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 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战争不仅对参战人员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对其心理和精神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包括创伤 后应激障碍、抑郁等心理问题。
战争对人类文明和文化遗产的破坏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外交手段、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等途径解决矛 盾和冲突。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47张PPT)

的工厂
“俄国人不是人,而是 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 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
“想想斯大林格勒大 战——80个昼夜的肉搏拼 杀情景吧!街道不是用公 里来计算,而是用尸体作 单位来丈量的。斯大林格 勒不再像座城市,它淹没 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浓烟烈 火之中,简直像一座炉火 映红的巨大熔炉。”
—德国士兵的日记
柏林 诺曼底
斯大林格勒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轴心国开始瓦解
1945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三位国家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内容: ◆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战后分区占领德国 ◆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 ◆苏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丘吉尔 罗斯福 斯大林
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①积极:进一步协调行动,加速了反法西斯的胜利。 ②消极:体现大国强权,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 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 苏争霸的新格局。雅尔塔体系
材料二直:接经原济因危:机19激29化~了19社33会年阶经级济矛大盾危,机法的西打斯击势下力,趁德势国发、展壮 大对内日独本裁走统上治法对西外斯侵道略路扩,张形。成欧洲、亚洲两大战争策源
地。
材料三:历法史国原元因帅:凡福尔煦赛在—听华到盛《顿凡体尔系赛加和深约了》各签国字之的间消的息矛后盾说,: “这不是埋和下平了,战这争是的2祸0年根的。休战”。 材料四重加:要速绥原了靖因 战政: 争策西 的是方 爆法大 发西国 。斯(国英家、得法寸)进实尺行侵绥略靖野政心策日,益膨胀。
克
的精神,并以中莱门、美、英三 国的名义发表了特敦促日本投 降的《波茨坦公理查德告》,公告 重申《开罗宣言艾》的条件必 须实施(日本所德礼窃据的中国 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 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