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罗马诊断标准讲学课件

合集下载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 (2)症状在排便后不能缓解,或症状发作与排便频率或粪便 性状的改变无关(即除外肠易激综征);
• (3)无炎症性、解剖学、代谢性或肿瘤性疾病的证据可以解 释患儿的症状。
(四)鉴别诊断
• 1.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亚型与其鉴别 困难,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具有典型或不典型反流症状,内 镜证实有不同程度的食管炎症改变,24小时食管PH监测 有酸反应,无内镜下食管炎表现的患者属于反流样消化不 良或食管反流性疾病不易确定,但两者在治疗上是相同的 。 • 2.具有溃疡样症状的器质性消化不良 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炎,幽门管溃疡,幽门前区溃疡,糜烂性胃窦 炎。
H2a. 功能性消化不良
H2b. 肠易激综合征 H2c. 腹型偏头痛 H2d. 儿童功能性腹痛 H2d1.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H3. 便秘和失禁
H3a. 功能性便秘 H3b. 非潴留性粪便失禁
定义
•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以 反复发作的餐后饱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 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或反酸为主要表现而经各项检查排除 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的一组常见临床症候群。
胃肠道 动力
胃肠运动
神经递质、胃肠激素
神经调控
中枢神经
肌肉效应
Cajal 细胞
自主神经
肌间神经
(六)内脏感觉异常-高敏机制
• FGID患者内脏高敏表现为对生理刺激出现的不适 感,对伤害性刺激呈现强烈的反应 • 胃肠道壁内在性初级感觉神经元接受来自于腔内 各种刺激,通过外在性初级感觉神经元将刺激上 传中枢神经系统;伤害性刺激传入至中枢,经过 整合传出神经冲动,引起异常的动力活动 • 脊髓后角是内脏和躯体感觉产生的关键部位,致 敏后可激活已静止的伤害性神经元 • 临床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感知阈明显 低于正常人,表明患者感觉过敏。 40%FD患者对 胃球囊扩张存在高敏性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与罗马III标准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与罗马III标准
• G5 功能性腹泻
• G6 婴儿排便困难
• G7 功能性便秘
10
儿童和青少年FGID(1)
• H1 呕吐和吞气症
H1a 青少年反刍综合征 H1b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H1c 吞气症
11
儿童和青少年FGID(2)
• H2 腹痛相关的功能性胃肠病 H2a 功能性消化不良 H2b 肠易激综合征 H2c 腹型偏头痛 H2d 儿童功能性腹痛 H2d1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小儿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和 罗马Ⅲ标准
2007.4
1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FGID)
是以食欲不振、早饱、腹痛、恶心、呕
吐、腹胀、腹泻、便秘及排便困难等症状
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排除器质性病变的
一类胃肠道综合征
2
背 景
• 传统医学对疾病的诊断,要依据患者的症 状、体征,检测到解剖和生理异常而作出 • 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断,未能观察到解剖、 病理生理缺陷,只能通过患者主诉判断 • 胃肠病专家和基层医师遇到胃肠病50%以上 为FGID • 必须面对这种目前科学依据无法解释的疾 病,并用其他方法来识别
6
FGID的病理生理学(2)
• 菌群(IBS患者肠道细菌过生长)
• 脑-肠轴双向作用(将胃肠功能和中枢情 感、认知中心的信息双向传递)
• 应激和感染后FGID(肠道对应激或神经 化学递质的生理反应增加) • 脑显像(PET和FMRI可观察大脑对内脏 刺激反应) • 脑肠肽(整合胃肠功能和行为)
7
FGID的社会心理问题(1)
• 多学科委员会的共识:心理应激,儿童期创 伤及环境压力与某些FGID之间存在相关性 • 社会心理因素是健康,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 求医行为的决定因素 • 心理治疗及抗抑郁剂有助于减少FGID症状

《功能性胃肠病罗马》课件

《功能性胃肠病罗马》课件

科学突破
科学家们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和 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和提问解答
问题回顾 总结和展望
我们回顾本次课程中的问题,为大家解答疑惑。
我们总结功能性胃肠病的要点,并展望未来的研究 和治疗.
专家团队介绍
胃肠科专家
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胃肠科专家团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个性化治 疗方案。
心理健康咨询师
除了医疗方面的支持,我们还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情绪困扰。
饮食专家
饮食在功能性胃肠病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的饮食专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 和指导。
疾病类型和诊断准则
1
罗马Ⅲ诊断标准
2
罗马Ⅲ诊断标准是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准则
之一。了解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准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
3
胃炎和食道炎
胃炎和食道炎是功能性胃肠病的常见类型之 一。准确识别疾病类型有助于精准治疗。
血液检查和影像学
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功能性胃肠病 的常用方法。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对疾病有更 全面的了解。
治疗方法和策略
1 药物治疗
2 非药物治疗
3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功能性胃肠 病的常用方法。不同药物可 以缓解症状和改善胃肠道功 能。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 也很重要。例如,饮食调整、 心理治疗和运动可以改善疾 病症状。
对于一些严重症状的患者, 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手 术可以纠正胃肠道的结构和 功能问题。
《功能性胃肠病罗马》 PPT课件
欢迎来到《功能性胃肠病罗马》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探讨功能性胃 肠病的症状、定义以及治疗方法。希望这次分享能为您带来新的启发和理解。

小儿功能性胃肠病症医学PPT课件

小儿功能性胃肠病症医学PPT课件

小儿功能性胃肠病症
根据临床经验和国际上对此类病症的共识, 现将小儿常见和少见功能性病症的诊治介绍 如下。临床医师不应拘泥于这些诊治标准, 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小儿功能性胃肠病症

呕 吐 呕吐(vomiting)是小儿常见的症状,它可 以发生在小儿的任何年龄,是胃肠功能障 碍的一种表现。 分类: 1、婴儿反流 2、婴儿反刍综合征 3、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小儿功能性胃肠病症
1、婴儿反流: 婴儿反流(infant regurgitation)临床并不少见 ,是一种无意识的将吞咽到胃的食物或口腔 的分泌液向上反流。它是由中枢神经、肌肉 、食管、胃肠和膈肌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多 见于餐时或餐后。
小儿功能性胃肠病症
婴儿反流的诊断标准: ①每日反流2次以上,至少持续3周。 ②没有恶心、呕血、窒息、发育停滞和腹 胀。 ③年龄在1-12个月之间,经体检无其他异 常发现。 ④反流症状不能用中枢神经、胃肠系统和 代谢性疾病来解释。
小儿功能性胃肠病症
婴儿反流临床表现: 婴儿反流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临床不易 发现,较重的则表现为呕吐、营养不良、和 发育迟滞,若伴发有食管炎者则出现进食时 哭闹、拒食甚至出现阵发性咳喘。早产、发 育迟缓、和先天性的口、咽、胸肺、中枢神 经和胃肠系统异常者,都被认为是发生反流 的危险因子。
小儿功能性胃肠病症
小儿功能性胃肠病症
有作者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 某地区中小学的正常在校生136名进行了消化系统 症状学和上消化道黏膜病理改变的研究。结果发现 受检儿童几乎都有或曾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而经内镜检查只有52.3%有胃黏膜病理改变。 47.7%的受检者胃黏膜是正常的。这充分证明,确 有一部分小儿患有消化道症状而缺乏病理性改变。 由于检查手段上的困难,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有关发 病率的统计数据。

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IV 标准简介ppt课件

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IV 标准简介ppt课件
22
罗马IV 标准的变化 (三)治疗篇
6. 纤维素添加剂:是一类复杂的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到 达结肠时不分解形成粪块,部分可被微生物分解产气。可加 快结肠传输,改善 pH 值及微生态、通透性及炎症。对其效 果,目前的荟萃分析很难得出一致结论。一般认为可改善便 秘(尤其是可溶性纤维)。主要风险是引起腹胀,在卧床或 严重肠功能障碍者应密切监护,因有嵌顿梗阻的可能
罗马诊断标准 在疾病分类和传播新知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6
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标准演变
IBS诊断
1#FGID 分类1990
1992-1995 Rome 1
1994 Rome 1书
2006 RomeIII
2016 Rome Ⅳ
1999
Rome II Gut增刊
2000 Rome II书
7
FGIDs 罗马Ⅲ分类
ROME Ⅲ 2006 D8DW
罗马IV 标准的变化
目前人们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认识由单一的胃肠动力异常转变为 包括神经胃肠病学和脑-肠互动等多方面的异常。
现在许多人仍认为FGIDs是诊断不太确凿的疾病,患者会因为有这些 症状而倍感羞耻。为消除这种偏见,在即将出版的罗马Ⅳ标准中,功 能性胃肠病又被称之为肠-脑互动异常(disorders of gut-brain interaction)。新的定义强调其症状产生与动力紊乱、内脏高敏感性、 黏膜和免疫功能的改变、肠道菌群的改变以及中枢神经系统(CNS)处 理功能异常有关。
29
罗马IV 标准的变化 (三)治疗篇
13. 肛门直肠生物反馈治疗(BFB):BFB 是一种对不协同 性排便患者的再训练方法。对患者肛门、直肠生理运动进行 监测,再将结果反馈给患者,训练其正确的方式。有研究比 较 BFB 与假 BFB、标准疗法、通便药与安定的疗效,发现在 改善便秘方面 BFB 不同程度优于以上方法。有一项研究表明 BFB 对腹痛效果优于通便药,没有 BFB 对腹胀疗效的研究。

小儿胃肠功能性疾病课件

小儿胃肠功能性疾病课件
G. Functional disorders: neonates and toddlers
– – – – – – – G1. Infant regurgitation G2. Infant rumination syndrome G3. Cyclic vomiting syndrome G4. Infant colic G5. Functional diarrhea G6. Infant dyschezia G7.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罗马III标准
• 认识到儿童胃肠功能紊乱的重要性。 • 罗马协作委员会于1999年罗马II中增进了一 个儿科工作组。 • 2006年的罗马III中,根据年龄建立了2个儿 科分类(分类G、分类H): G类 ≤4岁; H类 4-18岁。
5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s)
9
婴幼儿FGIDs
G. Functional disorders: neonates and toddlers
– – – – – – – G1. Infant regurgitation G2. Infant rumination syndrome G3. Cyclic vomiting syndrome G4. Infant colic G5. Functional diarrhea G6. Infant dyschezia G7.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7
H2. Abdominal pain–related FGIDs
– – – – – H2a. Functional dyspepsia H2b.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H2c. Abdominal migraine H2d. Childhood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H2d1. Childhood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功能性腹痛与罗马iii诊断标准课件

功能性腹痛与罗马iii诊断标准课件

功 能 性 腹 痛 综 合 征
定义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APS)是一种以腹痛为主 要表现、与胃肠道功能异常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功 能性疾病
在功能性胃肠病中,FAPS对患者日常生活 的影响最为严重。其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慢性 胰腺炎、肿瘤等器质性疾病相似,且无特异性
功能性腹痛与罗马iii诊断标准课件
流行病学
功能性腹痛与罗马iii诊断标准课件
治疗
FAPS患者的治疗尚无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 治疗根本是基于良好医患关系的综合治疗 良好的医患关系包括 ①同情患者
②教育患者 ③确认疾病 ④反复保证 ⑤治疗方案的交流
功能性腹痛与罗马iii诊断标准课件
目前建议在特殊治疗之前先进行一般性治疗
制订治疗目标 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功能障碍程度进行基
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报道其发病率为0.5%-2%, 女性患者多见*
美国的一项研究报道* * ,就诊FAPS患者平均 病假时间为11.8个工作日,平均就诊次数为7.2次, 而其他功能性疾病的平均病假时间和就诊次数分 别仅为4.2个工作日和1.9次
* Koloski NA,Talley NJ, Boyce PM.Epidemiology and health care seeking in the functional GI disordelt: a population-
①发生部位:FAPS腹痛范围弥散而不精 确.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腹痛主要位于上腹 部。肠易激综合征的腹痛则多位于下腹部, 少数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功能性胆道疼痛位 于右上腹和上腹部。
功能性腹痛与罗马iii诊断标准课件
②症状发生频率:FAPS腹痛呈持续性或基本持 续性,而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或功 能性胆道疼痛的症状发生呈间断性。功能性胆 道疼痛持续30 rain或以上。罗马Ⅲ中功能性消 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发生频率要求为 每周≥3次,功能性胆道疼痛的频率为1年中发 生1次或数次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罗马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罗马

05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治 疗
一般治疗原则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定时定量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 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调整饮食结构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 食物。
消除紧张情绪
减轻孩子的精神压力,避免过度紧张 和焦虑,有助于缓解功能性胃肠病的 症状。
药物治疗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症状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罗马诊断标准在应用于儿童时需要 进行适当的调整。
罗马诊断标准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常见症状,如腹痛、腹泻、便 秘、恶心等,并根据症状进行分型诊断。
通过罗马诊断标准,医生可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如炎症性 肠病、感染性腹泻等,从而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罗马诊断标准的优缺点
优点
罗马诊断标准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可操 作性,能够为医生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 。同时,它还能够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和 合作,推动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和治疗 进展。
VS
缺点
罗马诊断标准主要基于症状和体征进行诊 断,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标志物,因此存在 一定的主观性和误诊率。此外,罗马诊断 标准在应用于不同人群时需要进行适当的 调整,这也增加了其应用的复杂性。
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儿童功能性胃肠病 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预防措施等 方面,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依 据和指导。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地域和种族差异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的儿童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当地的饮食习惯、气候环境、卫生条件等因素 有关。
种族差异
不同种族的儿童在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上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种族遗传、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例 如,一些种族可能对某些食物成分更敏感,从而更容易引发功能性胃肠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1 婴儿反流 G2 婴儿反刍综合征 G3 周期性呕吐 G4 婴儿腹绞痛 出生后G到5 4月功龄能小性儿腹具泻有以下各项 1.发作性易激惹、焦G6躁、婴哭儿闹粪,便突滞然留开始、突然停止; 2.每天发作3小时以G上7 ,功每能周性至便少秘3天;
临床评估
• 绞痛(colic)指的是由于尿路、胆管、肠管阻塞所致的腹痛; • “婴儿腹绞痛(infant colic)”是行为综合征,指小婴儿的长时间的
• 更改了诊断所需要的症状时间,除了周期性呕吐和腹型偏头痛, 症状时间从过去的3月改为2月。
• 在某些病人,功能性胃肠病和器质性胃肠疾病共存,如IBS和 Crohn病,因此强调诊断FGIDs“排除器质性胃肠疾病”
功能性胃肠病:新生儿和婴幼儿
G1 婴儿反流 G2 婴儿反刍综合征 G3 周期性呕吐 G4 婴儿腹绞痛 G5 功能性腹泻 G6 婴儿粪便滞留 G7 功能性便秘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罗马 诊断标准
1984年,国际胃肠病会议专题讨论FGID(六大类21种病) 1994年,FGID 罗马I 标准 ( 25种FGID诊断标准) 1999年,FGID 罗马Ⅱ共识
1997年,儿科专家工作组成立 1999年,罗马Ⅱ 标准包括儿科FGID的诊断 2006年,FGID罗马Ⅲ 标准 儿科工作组有二个
旦发现有人观察,反刍立即停止 • 拥抱、安慰并喂哺孩子可使症状消失 • 帮助母亲认识到婴儿有精神和心理需求并帮助提高应对能力
功能性胃肠病:新生儿和婴幼儿
G1 婴儿反流
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项 G2
1.至少2次以上突然恶心、 G3
不间断地呕吐或干呕、 G4
持续数天或数周
G5
2.发作间歇完全恢复正
常,间歇数周—数月
新生儿/婴幼儿(0—3岁) 青少年儿童(4—18岁)
2002年,胃肠动力性疾病(DGIM)新概念 (2002 曼谷新分类)
• 儿童FGIDs的诊断主要依据儿童和家长的主诉,不根据消化系统器 官进行分类,专家委员会相信以症状为基础的诊断标准可以让医 师更好的应用,尤其对于腹痛相关性FGIDs。
不定 • 典型的病人,发作往往在一天中的同一时间,同一个病人发作持续时
间相同 • 因特定的环境和时间启动发作,如情绪激动、感染、哮喘、劳累
鉴别诊断
• 所有具有相同表现的疾病 – 脑干神经性胶质瘤 – 隐匿性呼吸道感染 – 阻塞性尿路感染 – 类似于周期性呕吐的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 • 幽门梗阻性疾病 • 肠病十二指肠受累 • 复发性胰腺炎、间歇性小肠梗阻 • 慢性假性肠梗阻 • 家族性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的呕吐危象 – 内分泌代谢方面的疾病 (嗜铬细胞病、肾上腺功能不全、糖尿病、鸟氨酸甲酰转氨酶以及其 他尿素循环代谢缺陷,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丙酮酸血症、 异戊酸血症(慢性复发型)以及卟啉病等)
• 缓解症状主要通过加强护理,左侧卧位和俯卧位和稠 厚食物能改善症状
• 不常规用药
功能性胃肠病:新生儿和婴幼儿
G1 婴儿反流
G2 婴儿反刍综合征
必须具有以下所有G3症状周至期少性呕3个吐月 1.腹肌、横膈和舌G4反复婴收儿缩腹运绞动痛; 2.胃内容物反流至G5口腔功、能吐性出腹或泻再咀嚼咽下; 3.有以下至少3条以上:
G6 婴儿粪便滞留 a.3个月—8个月内发病; b.针对GERD的治G7疗手功段能、性胆便碱秘能抑制剂、更换配方奶、 管饲、经胃造瘘喂养等均无效;
c.不伴恶心、无痛苦;
d.睡眠中以及与外界交流是不发生
临床评估
• 婴儿反流是功能性症状,但婴儿反刍综合征却是严重因社会剥夺导致的 精神性疾病
• 婴儿反刍综合征是由于婴儿-看护者关系不良所致 • 吞不下食物可导致进行性衰竭和死亡 • 观察反刍是诊断所必须的,需要时间和耐心,要悄悄进行,因为患儿一
治疗
• 对频繁、严重和发作期间长的患儿,每次以阿米 替林、苯唑替酚、赛庚啶、苯巴比妥或普奈洛尔 可使发作频率减少甚至消失
• 预防:昂丹司琼\长效二氮卓类\劳拉西袢 • 深度睡眠诱导治疗能使缓解症状并遗忘发作情况 • 一旦发作,异丙酚或苯巴比妥持续静脉滴注、苯海
拉明和氯丙嗪分次静滴替代劳拉西袢治疗
功能性胃肠病:新生儿和婴幼儿
临床评估
• 健康小儿 4月内 67%(24%在6个月内就诊) 10-12月 5%
• 当频繁反流且有湿疹或喘鸣发生时,可能为牛奶蛋白过敏; • 早产,发育迟缓和先天性口咽部、胸部、肺、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
胃肠道畸形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 • 生长迟缓、呕血、大便潜血、贫血或拒食以及吞咽困难者须评估有无
胃食管反流病; • 反流相关的早饱、拒食、多哭,可能是疼痛或情绪异常所致; • 反流持续到1岁以上,须排除解剖异常的疾病如肠回转 治疗的目的是增强信心,缓解症状以防并发症 • 增强信心的手段有:
– ⑴针对家长和看护者的担心作出准确明了的回应 – ⑵承诺连续观察和评估患儿
哭吵和难以安慰的行为 • 没有证据说明婴儿腹绞痛的哭闹是由于腹痛或身体其他部位疼痛所致 • 发生无明显原因,突然开始,突然停止,似乎多见于白天,3—4个月
G6
婴儿反刍综合征 周期性呕吐 婴儿腹绞痛 功能性腹泻 婴儿粪便滞留
G7 功能性便秘
临床评估
• 周期性呕吐(CVS)为反复刻板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的剧烈恶心呕吐间歇 性发作,间歇期为数周到数月完全正常,无任何症状
• 周期性呕吐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 发作频率每年1-70次不等,平均12次/年,可以呈有规则的发作,也可
• 婴幼儿FGID与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完善有关
– 婴儿反流是生后头几个月的问题 – 婴幼儿腹泻(toddler’s diarrhea)只见于婴儿和幼儿
• 诊治时注意患儿和家庭两方面 • 既要依靠家长的报告和解释,也要从专业的角度观察
辨别 • 小儿功能性胃肠病往往不严重 ,避免误诊误治造成不
必要的损害
功能性胃肠病:新生儿和婴幼儿
G1 婴儿反流 3-12月完全G健2 康婴婴儿儿反必刍须综符合合征以下所有的2项
G3 周期性呕吐 1.每天至少2次,时间≥3周;
G4 婴儿腹绞痛 2.无干呕、呕血G、5 吸功入能、性呼腹吸泻暂停、生长迟缓、吞咽 困难或喂养困难G或6 异婴常儿姿粪势便。滞留
G7 功能性便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