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芜先生作品集

合集下载

艾芜先生及其作品

艾芜先生及其作品

艾芜先生及其作品艾芜说他“因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总想脱去封建社会的束缚,要像鸟儿一样到天空里去飞翔。

”同时,也为了“逃婚”,毅然放下将完成的学业,在1925年夏天从成都出走,以流浪汉身份用双脚踏上昆明、保山、八莫、曼德勒、仰光等滇缅许多地区。

1930年4月经马来亚到新加坡出席共产党会议。

回仰光后,与友人创办《新芽小报》,因报道缅甸达拉瓦底县的农民起义,遭殖民地主英国驱逐出境。

1931年1月遭押上英国人的船经马来西亚、香港、厦门,后到上海(1931年4月)。

西南边睡前后六年的流浪生活,让艾芜饱尝了流浪的苦楚。

饥饿、死亡、忧郁、前路茫然等人生苦汁他都尝尽,但这也让他真切地了解西南边睡下层人民的生活苦况,见识了奇异的环境、奇异的社会、奇异的人、奇特的生存方式和人生哲学。

在流浪过程中,艾芜不是滇缅不幸的下层人民生活的旁观者,他是他们其中的一份子。

因此,他以人民为本位,从正面表现劳动人民的独立自主意识。

他笔下的人物都是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以主体意识鲜明的方式突出人物坚强的生命力,并着力描绘南国人民的艰辛苦楚。

艾芜初到上海因工作与生活没有着落而仿徨,再一次陷入困境。

幸好,遇上老同学沙汀,得到他的鼓励与支持,后来也得到鲁迅的指导,才让他铁下心走文学创作的道路。

1932年,在丁玲的介绍下,艾芜加入了左联,从此和文字、文学创作的关系更为紧密。

在这过程中他不断的自我学习、锻练、积极创作、投稿,虽然日子过得窘迫,但从没有放弃写作的念头。

1933年3月艾芜遭国民党军阀逮捕入狱,6个月的牢狱生活,让他看清楚许多事情。

出狱后,他铁下心,努力朝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并在1933年冬,将他的作品集成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南行记》,共收入八篇小说一《人生哲学的一课》、《山峡中》、《松岭上》、《在茅草地》、《洋官与鸡》、《我诅咒你那么一笑》、《我们的友人》和《我的爱人》。

艾芜一生著述丰富,写有500多万字的作品。

艾芜先生作品集

艾芜先生作品集
《百炼成钢》
长篇小说
1958
《夜归》
短篇小说集
1958
《初春时节》
散文特写集
1959
《艾芜选集》
1959
《欧行记》
散文集
1959
《浪花集》
评论集
1964
《南行记续篇》
短篇小说集
1978
《艾芜短篇小说选》
1981
《艾芜近作》
评论、散文集
1981
年份
作品
备注
1934
《山中牧歌》
短篇小说集
1935
《南国之夜》
短篇小说集
1935
《漂泊杂记》
散文集
1935
《南行记》
短篇小说集
1936
《夜景》
短篇小说集
1937
《春天》
《丰饶的原野》第1部,中篇小说
1937
《芭蕉谷》
短篇小说集
1939
《海岛上》
短篇小说集
1939
《逃荒》
短篇小说集
1939
《萌芽》
短篇小说集
1941
《文学手册》
文艺理论
1941
《杂草集》
散文集
1942
《荒地》
短篇小说集
1942
《黄昏》
短篇小说集
1943
《冬夜》
短篇小说集
1943
《爱》
短篇小说集
1943
《缅甸小景》
散文集
1943
《江上行》
《我的幼年时代》

艾芜生平简介与主要作品

艾芜生平简介与主要作品

艾芜生平简介与主要作品艾芜原名汤道耕,四川新蘩人。

1921年秋考入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25年因不满守旧的学校教育和反抗包办婚姻,弃学远行,在我国西南边境和缅甸,马来亚,新加坡等地漂伯,五六年在底层过着贫困流浪的生活。

他的第一篇小说《人生哲学的第一课》和当时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南行记》中的作品就以这几年的见闻感受为题材,描写“现在时代大潮流冲击圈外的下层人物,在生活重压下强烈求生的欲望和朦胧反抗的行动”,呈现了西南边地风光,充满异域情调,富于传奇色彩。

1931年回国后定居上海,开始创作生活。

除了《南行记》还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和散文。

抗战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会桂林分会理事。

1944年由桂林逃难到重庆,写完著名长篇小说《故乡》,编辑抗敌协会重庆分会会刊《半月文艺》(附在重庆《大公报》上) 计60期。

1946年到陶行知担任校长的社会大学任教。

1947年夏,国民党在重庆大捕民主人士,逃到上海。

这个时期作品更加丰富,多以抗战生活为题材,着重描写农民的苦难和反抗,揭露黑暗统治。

文学风格由浪漫主义转向深沉的现实主义。

长篇小说《山野》是这个阶段创作成就的主要标志。

抗战期间,他还根据自己的创作体验写成通浴理论读物《文学手册》,至今仍受到初学写作者欢迎。

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

1957年创作了以解放初期我国工人阶级建设社会主义的沸腾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百炼成钢》和不少工业题材的短篇。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到云南旧地重游,完成了《南行记短篇》。

这些小说和《南行记》一样,以手记的形式展现了南疆人民崭新的生活和巨大的变化。

近几年,仍在不卷地创作。

1981年作第三次南行,创作出版了《南行记新篇》。

1985年和1987年各有一部新的长篇小说问世。

现任四川省文联名誊主席。

[著作书目]山中牧歌(短篇小说集)1934,天马南国之夜(短篇小说集)1935,良友漂泊杂记(散文集)1935,生活南行记(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曾订版,1963,作家;再增订版,1980,人文夜景(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春天(《丰饶的原野》第1部,中篇小说)1937,良友芭蕉谷(短篇小说集)1937,商务海岛上(短篇小说集)1939,文生逃荒(短篇小说集)1939,文生萌芽(短篇小说集)1939,文生文学手册(文艺理论)1941,桂林文化供应社;增订版,1981,湖南人民杂草集(散文集)1941,改进荒地(短篇小说集)1942,桂林文化供应社黄昏(短篇小说集)1942文献冬夜(短篇小说集)1943,三户图书社爱(短篇小说集)1943,大地缅甸小景(散文集)1943,文学书店江上行(中篇小说)1943,新群出版社秋收(短篇小说集)1944,读书锻炼(短篇小说集)1945,华美书店童年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45,建国书店我的旅伴(短篇小说集),1946,华夏书店丰饶的原野(长篇小说)1946,自强出版社;1979,四川人民故乡(上下集,长篇小说)1947,,自强出版社艾芜创作集(短篇小说集,原名《冬夜》)1947,新新出版社我的青年时代(中篇小说)1948,开明烟雾(短篇小说集)1948,上海环星书店乡愁(中篇小说)1948,中兴出版社山野(长篇小说)1948,文生;重排本,1954,作家一个女人悲剧(中篇小说)1949,新中国;1950,三联艾芜短篇小说集1953,人文新的家(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幸福的矿工们(报告文学)1955,辽宁人民艾芜中篇小说集1958,天津人民百炼成钢(长篇小说)1958,作家夜归(短篇小说集)1958,作家;1978,四川人民初春时节(散文特写集)1958,百花艾芜选集1959,人文欧行记(散文集)1959,百花浪花集(评论集)1959,北京南行记续编(短篇小说集)1964,作家艾芜短篇小说选1978,人文艾芜近作(评论、散文集)1981,四川人民我的幼年时代(中篇小说)1981,新蕾艾芜小说选1981,湖南人民艾芜文集(1-3卷)1981-1984,四川人民(未出齐)艾芜儿童文学作品选1983,四川少儿南行记新篇(短篇小说集)1983,云南人民谈小说创作(文艺理论)1984,湖南人民春天的雾(长篇小说)1985,人文风波(长篇小说) 1987,上海文艺[翻译书目]翻译小说选1942,文化供应社[研究资料书目]《百炼成钢》评价(作家出版社编部整理) 1958,作家艾芜小传(江少川)1981,长江艾芜(胡德培)1984,香港三联;人文艾芜研究专集(毛文、黄莉如编)1986,四川文艺沙艾芜的小说世界(王晓明)1987,上海文艺(徐建华)《艾芜集》1.《人生哲学的一课》2、《在茅草地》3、《蝎子寨山道中》4、《山峡中》5、《我的爱人》6、《我们的友人》7、《松岭上》8、《左手行礼的兵士》9、《山中送客记》10、《南国之夜》11、《瞎子客店》12、《我诅咒你那么一笑》13、《瘴气的谷》14、《山中牧歌》15、《快活的人》16、《疯婆子》17、《偷马贼》18、《芭蕉谷》19、《七指人》20、《乌鸦之歌》21、《森林中》22、《冬夜》23、《我的旅伴》24、《卡拉巴士第》25、《寸大哥》26、《安全师》27、《流浪人》28、《月夜》29、《洋官与鸡》30、《山官》天地漂泊(散文)1.《想到漂泊》2、《川行回忆》3.《大佛岩》4.《滇东旅迹》5.《滇东小景》6.《在昭通的时候》7.《江底之夜》8.《边地夜记》9.《进了天国》10、《病中记忆》11.《舍资之夜》12、《旅途断片》13.《滇曲掇拾》14.《旅途杂话》15.《潞江坝》16.《走夷方》17.《乡亲》18.《路边小店》19.《克钦山道中》20.《古尔卡》21.《八募那城市》22.《从八募到曼德里》23.《上缅甸车中》24、《缅甸人给我的印象》25.《缅京杂记》26、《旅仰散记》27.《仰光小景》28.《怀大金塔》29.《南国的小屿》30.《过槟榔屿》31.《马来亚旅感》32.《香港之一夜》33.《归来》34.《鼓浪屿》35.《孝陵游感》36.《旧地重游》37.《村居回忆》38.《夏天的旅行》师友忆旧1、《悼鲁迅先生》2、《记我的一段文艺生活——兼记茅盾先生》3、《你放下的笔,我们要勇敢地拿起来》4.《悼邵荃麟同志》5、《回忆周立波同志》6、《夜深我走在北京的街头》7、《回忆茅盾同志》8、《回忆老舍》9、《沈从文的“不敢”》写作回顾1.《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2.《墨水瓶挂在颈子上写作的》。

艾芜先生作品介绍

艾芜先生作品介绍

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南行记》、《山中牧歌》、《夜景》和中篇小说《春天》、《芭蕉谷》以及散文集《漂泊杂记》等。

作品大都反映西南边疆和缅甸等地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自发的反抗斗争.
1944年由桂林逃难到重庆,写完著名长篇小说《故乡》
1947年夏,国民党在重庆大捕民主人士,逃到上海。

这个时期作品有长篇小说《山野》。

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

1957年有长篇小说《百炼成钢》等。

1961年到云南旧地重游,完成了《南行记续篇》
1981年以后,艾芜以耄耋之年,壮心不已,仍深入大小凉山,重返云南边疆,笔耕不辍。

发表《春天的雾》、《南行记新编》等百余万字,。

艾芜散文作品阅读

艾芜散文作品阅读

艾芜散文作品阅读艾芜散文作品阅读艾芜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人。

1921年秋考入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以下是艾芜所著的散文作品3篇,欢迎阅读!怀大金塔【1】在向仰光奔驰的火车上,首先看见高矗于绿荫丛中,远远就对旅人露出一脸微笑的,是你的姿影啊,大金塔!在离仰光驰往印度洋的轮船上,回头来大都市的轮廓已经消失了,却突然望见耸立蓝空,仿佛依依惜别的,也是你的姿影啊,大金塔!这些我都记得,但尤令我永远不会忘掉的。

是当黄昏之际,落日挂在你的腰畔,群鸦都从菩提荫中噪起,散在晚红的西空,旋成点点的黑星,飞舞在你的身边,这时呵,遥见你那慵倦的样子,唉,怎样地使人起着兴亡的感慨!或是深夜散步于绿漪湖畔,望着你通身围着灿烂的珠光,湖水里也映着你柔和的金影,那满透出舞女要赴夜会似的神情,又怎样地令人感到高兴!如今你的足下,大理石铺就的道上,那些献花献香的盛况,还是一如当年的么?那些着白衣花裙的善男信女,被我叫做拜金主义者的,还是当着晴美的节日,在你下边且歌且舞,兴趣不减于往昔的么?主张暴力革命绝食死在狱中的憎人巫威塞牙。

在你身边举行火葬的悲壮日子,你还记得么?喊着Slmongoback的行列,通过了繁华的都市,绕到你的足下,散成头颅的海波,作着祈祷和演讲的示威日子,你还记得么?五千印度码头工人的大罢工,弄到整个都市都成了死灭的凄愁景况。

而你那里的香化,’也显出了从来未有的暗淡样子,你还记得么?大金塔啊,这些我都记得的,而且令我很是怀念的。

请你抬头替我望望,那些点缀在金色稻田中的茅屋,是否还在冒出血红的火冠,乌黑的烟柱?那些闪现于绿色森林中的棕黄面影,是否还在把画有神和蛇的白旗,继续地竖了起来?一别三年的大金塔呵,请你提起足尖,为我望一望吧。

伙铺【2】一到有墟的地方,就看见人家壁上,贴有“中伙安宿”一类的纸招。

这类人家,便叫做伙铺。

正午时候,你可以进去单煮午饭,即是路上一般人喊的“打中伙”。

天挨晚边了,你可以进去住宿。

艾芜三部“南行记”述评

艾芜三部“南行记”述评

.
,
以后 他 又 陆续写 作 了 不 少南行 生 活 的作 品 一 九六 三年 六月 作者 将他描 写 解放 前 的 南行 生
,
.
活并 以 第一 人称形 式写 作的 三 十个 短篇 集结起 来 仍 以过 去用 过 的 《南行 记 》为名 出版 这
.
便是 艾芜 的 第一 部南行 记
,
一 九六 一 年 冬天 艾芜 怀 着对 青年 时 代羁 泊 之 地 的 依 念心 情 和 对 当年人 民 今天 如 何生 活
,
便填 成一篇
以创 作丰


富自乐
( 鲁迅 《二 心 集 》 《关 于小说 题 材 的 通信 》 ) 艾芜得 到 鲁迅 先 生 的 热 情 鼓 励 以 后
,
便努力 写 作起 来 一 九 三 二 年 十二 月 他 回 国 以后 写 作的 第一 个 短 篇 小 说《人 生 哲学 的 一 课》
,
.
,

在《文 学月 报》发 表 了 这 是 他 漂 泊到 昆 明 时 的 真实 遭 遇 从 此 他 以 南行 中的 亲 身经 历 以
,
,
第一 篇动 笔到 末一篇完稿 历时半 个世 纪
第 二类是 对黑暗现 实进行 消极反抗 以 求
.
生 存的 人 他们 的行 动 对现存 的社会秩 序有
,
.
所破 坏 客观上有 损于统 治者 但 同时 也损
,害 了Βιβλιοθήκη 众 利益 这 类人物 在艾 芜第一部 南行
反映 了 我 国 不 同 历 史阶 段西 南边疆 地 区各 族


及 所 见 所 闻 的一 些 人 和 事 ( ( 南行 记 》后 记 ) 为 内容 的 作 品 接 二 连三 地在 各文 艺 刊物 发

艾芜先生

艾芜先生

祖父设馆教书,父亲是乡村小学教师。家庭贫苦,他小学未毕业。1921年考入免费的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因受《新青年》和创造社一些刊物的影响,对蔡元培《劳工神圣》的思想奉为圭臬,为逃避包办婚姻,于1925年夏天离家南行。以后六年间,他徒步到昆明,做过杂役;他流浪缅甸克钦山中艾芜
艾芜
,当过马店伙计;他漂泊东南亚异国山野,与下层劳动者(赶马人、抬滑竿的、鸦片私贩以至偷马贼)朝夕相处。后来,他到缅甸仰光,病倒街头,为四川省乐至县人万慧法师(书法家谢无量的三弟)收留。以后,他当过报社校对、小学教师、报纸副刊编辑。
中篇小说
1944
《秋收》
短篇小说集
1945
《锻炼》
短篇小说集
1945
《童年的故事》
短篇小说集
1946
《我的旅伴》
短篇小说集
1946
《丰饶的原野》
长篇小说
1947
《故乡》
上下集,长篇小说
1947
《艾芜创作集》
短篇小说集,原名《冬夜》
1948
《我的青年时代》
中篇小说
1948
《烟雾》
短篇小说集
1948
《乡愁》
中篇小说
1948
《山野》
长篇小说
1949
《一个女人的悲剧》
中篇小说
1953
《艾芜短篇小说集》
1958
《新的家》
短篇小说集
1955
《幸福的矿工们》
报告文学
1958
《艾芜中篇小说集》
1958
《百炼成钢》
主要著作
1934

现代文学史的作家们及其作品

现代文学史的作家们及其作品

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

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

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

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郁达夫郁达夫(1896~1945),名文。

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叶绍钧叶绍钧(1894~1988),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

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川集》等。

他还创作了最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

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芜先生作品集年份
作品
备注
1934
《山中牧歌》
短篇小说集 1935
《南国之夜》短篇小说集 1935
《漂泊杂记》散文集
1935
《南行记》短篇小说集 1936
《夜景》短篇小说集 1937
《春天》《丰饶的原野》第1部,中篇小说1937
《芭蕉谷》短篇小说集 1939
《海岛上》短篇小说集 1939
《逃荒》短篇小说集 1939
《萌芽》短篇小说集 1941
《文学手册》文艺理论 1941
《杂草集》散文集
1942
《荒地》短篇小说集
1942
《黄昏》
短篇小说集 1943
《冬夜》
短篇小说集 1943
《爱》
短篇小说集
1943
《缅甸小景》散文集
1943
《江上行》中篇小说
1944
《秋收》
短篇小说集 1945
《锻炼》
短篇小说集 1945
《童年的故事》短篇小说集 1946
《我的旅伴》短篇小说集 1946
《丰饶的原野》长篇小说
1947
《故乡》
上下集,长篇小说 1947
《艾芜创作集》短篇小说集,原名《冬夜》1948
《我的青年时代》中篇小说
1948
《烟雾》
短篇小说集 1948
《乡愁》
中篇小说
1948
《山野》
长篇小说
1949
《一个女人的悲剧》
中篇小说
1953
《艾芜短篇小说集》
1958
《新的家》短篇小说集 1955 《幸福的矿工们》
报告文学
1958
《艾芜中篇小说集》
1958
《百炼成钢》长篇小说
1958
《夜归》
短篇小说集 1958
《初春时节》散文特写集 1959 《艾芜选集》
1959
《欧行记》散文集
1959
《浪花集》评论集
1964
《南行记续篇》
短篇小说集
1978
《艾芜短篇小说选》
1981
《艾芜近作》评论、散文集 1981 《我的幼年时代》中篇小说
1981
《艾芜小说选》
1981一1984 《艾芜文集》 1-2卷1983
《艾芜儿童文学作品选》
1983
《南行记新篇》短篇小说集
1984
《谈小说创作》文艺理论1985
《春天的雾》长篇小说1987
《风波》
长篇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