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的判断
磁测法检测桩长的具体方法

磁测法检测桩长的具体方法1. 磁测法简介磁测法听起来可能有点神秘,但其实就是利用磁场的原理来判断桩的长度。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探测器”,就像超级英雄用的仪器,能够在看不见的地方找到信息。
其实,桩长的检测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磁测法的原理2.1 磁场的奥秘磁测法的核心在于磁场的变化。
简单来说,地球有个天然的磁场,而桩埋在地下时,周围的土壤、岩石以及其他材料都会对这个磁场产生影响。
我们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就能“窥探”到桩的真实长度。
听起来是不是很酷?2.2 数据采集首先,咱们得准备一些设备,比如磁力仪,这东西像是一个高科技的“耳朵”,能听到地下的“声音”。
在检测时,我们会在桩的周围移动仪器,记录下磁场的变化。
就像是考古学家挖掘古迹一样,慢慢一点一点来。
每当我们测得一个数据,心里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甜,那是因为又离答案更近了一步。
3. 数据分析3.1 解析结果当所有数据都收集完毕后,接下来就是分析了。
这一步可以说是“解谜时刻”,通过专业软件,我们把数据变成图表和报告,看看桩的长度到底是多少。
这里面需要一些专业知识,但别担心,我们会有经验丰富的专家来帮忙,就像找一个老手教你如何打游戏一样,轻松得很。
3.2 实际应用一旦结果出来,相关人员就能根据这些数据来做进一步的施工计划。
比如,如果桩长不够,那就得重新考虑设计方案,甚至得重打桩。
这时候,大家可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着急,毕竟时间就是金钱嘛。
通过磁测法,咱们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避免了很多“跌跟头”的情况。
4. 总结总的来说,磁测法就像是一种现代化的“寻宝”游戏,不仅能准确地检测桩长,还能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经过这些步骤,桩的长度不再是个谜,大家都能心里有数,安心施工。
而且,用这种方法就像是用高科技手段解决日常问题,效率高,成本低,真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所以说,面对这样的技术,咱们真的可以说,工程建设的未来可期。
桩基检测的9种常规方法

桩基检测的9种常规方法桩基检测,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词,其实在建筑工程中可重要了。
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是桩基出了问题,那后面的楼层可就得跟着遭殃了!今天,就来聊聊桩基检测的9种常规方法,让大家在这个复杂的领域里,轻松了解,别让专业术语把你给吓着了!1. 静载荷试验说到静载荷试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就像给一根棍子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看看它能不能撑得住。
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大重物放在桩顶上,看看桩基到底能承受多大力量。
试验过程中,桩的沉降情况可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以后建筑的安全性哦。
要是沉降太多,那这桩就得“退役”了,赶紧换个新的来!1.1 测量工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用到各种测量工具。
比如水准仪、千分尺等等,听起来就很高级对吧?其实就是为了确保每一步的测量都精准。
毕竟,谁也不想在关键时刻掉链子!1.2 测试结果试验结束后,数据分析可是个大活。
根据沉降量、荷载等数据,专业人士会出具一份报告,告诉你桩基的承载能力和沉降特性。
你要是看到沉降很小,那就可以放心了;要是沉降过大,那可得想办法解决了。
2. 动态试验动态试验听起来很酷,其实就是通过对桩基施加瞬时的动态荷载,看看它的反应。
就像玩弹簧一样,按下去再松开,看看它的回弹能力。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速度快,不需要等很久就能出结果,非常适合时间紧迫的工程项目。
2.1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那些已经打好的桩,毕竟,我们可不能在施工中再把桩给拆了重新测试啊!通过动态试验,我们可以评估桩的质量,以及它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
2.2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也是一门艺术。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我们能够推断桩基的动力特性,帮助工程师做出合理的判断。
试想一下,要是桩基出了问题,咱们的房子可是要“跌跟头”的啊!3. 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可谓是桩基检测中的“黑科技”!它利用超声波在桩内传播的原理,通过检测波的反射情况,来判断桩内是否有裂缝、空洞等问题。
想想看,这就像医生给你做超声波检查,帮你排查内部状况,安全感满满!3.1 检测过程检测的时候,检测人员会在桩的顶部放置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然后慢慢深入桩内。
四类桩的判定标准

四类桩的判定标准及相关规范桩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基础设施,它承受着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地下的承载层或岩石中。
桩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桩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需要制定相关的判定标准和规范。
下面将详细介绍四类桩的判定标准及相关规范,包括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效果等。
1. 钢筋混凝土桩1.1 制定标准钢筋混凝土桩的判定标准主要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制定,如《建筑混凝土用压力预应力混凝土及预制构件》(GB 50010)、《地基与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桩规范》(GB 50007)等。
这些标准根据桩的类型、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和验收方法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指导。
1.2 执行标准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桩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确定桩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等,确保施工按照标准进行。
1.2.2 材料检验施工单位应对采购的钢筋、水泥、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全面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对于预应力钢筋,还需要进行张拉试验和计算。
1.2.3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浇筑前的模板安装和调整、钢筋绑扎的质量、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和致密性等。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施工单位应记录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情况,包括材料使用、工艺参数、施工时间等。
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桩的偏差、围桩土方的侧压力、桩身的裂缝和表面平整度等。
1.3 效果评估钢筋混凝土桩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效果评估,判断桩与土的相互作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通过检测和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估桩的荷载传递性能、强度和变形等指标,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2. 预应力混凝土桩2.1 制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桩的判定标准主要有《建筑混凝土用预应力混凝土及预制构件》(GB 50010)、《预应力混凝土桩规范》(GB 50496)等。
桩验收方式

桩验收方式桩验收是工程项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确认施工过程和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一种方式。
桩验收包括对工程桩的质量、尺寸、安装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估,它的目的是保证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桩验收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验收。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桩验收方式。
一、现场实地勘察现场实地勘察是桩验收的基本方式之一,它通过对桩的外观、尺寸、竖向位移等进行观测和测量,判断桩的质量和安装情况。
在现场实地勘察中,验收人员要仔细检查桩的孔洞是否符合要求,桩身的几何形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桩身是否存在压痕、开裂等缺陷。
同时还要观测桩的水平位置和竖向位移,以确定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桩基质量检验桩基质量检验是桩验收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桩基的土质、强度、承载力等进行检验,判断桩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桩基质量检验包括对土质的采样和实验室试验,以确定桩基的土质条件和承载力。
同时,还需要进行桩基的静载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以评估桩的承载力和反应特征。
桩基质量检验是桩验收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桩基质量的检验,可以确保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强度检测强度检测是桩验收的关键环节之一,它通过对桩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判断桩的质量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强度检测包括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试验,以及对混凝土的孔隙度和致密度的检测。
强度检测的结果可以直接反映桩的质量和工艺水平,通过强度检测可以判断桩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可以确定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质量验收质量验收是桩验收的综合环节,它通过对桩的质量、尺寸、安装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估,判断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质量验收包括对桩身的外观、尺寸、几何形状等进行检查和测量,对桩身的质量、强度、承载力等进行试验和评估。
同时,还要检查桩的安装情况,包括孔洞的清理情况、灌浆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灌浆质量等。
桩基检测的7种方法 总结全了

桩基检测的7种方法总结全了桩基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用于承载结构物的重量和荷载。
为了确保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对其进行检测。
下面将介绍桩基检测的7种常用方法。
1. 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一种通过施加静载荷来测试桩基承载力的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通过测量桩身的沉降和应力变化来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桩基,包括钻孔灌注桩、钢管桩和预制桩等。
2. 动载试验:动载试验是一种通过施加动态荷载来测试桩基的动力特性的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通过测量桩身的振动响应来评估桩基的刚度和阻尼特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桩基,特别是混凝土桩和钢桩。
3. 高应变静载试验:高应变静载试验是一种通过施加高应变荷载来测试桩基的变形特性的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在桩身上安装应变计来测量桩身的应变响应,从而评估桩基的刚度和变形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桩基,特别是长桩和大直径桩。
4. 桩身声波检测:桩身声波检测是一种通过测量桩身中传播的声波来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缺陷的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通过在桩身上安装传感器来接收声波信号,并分析信号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从而判断桩基的质量和存在的缺陷。
5. 电阻率法:电阻率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桩身周围土壤的电阻率来评估桩基的质量和周围土壤的密实程度的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通过在桩身周围埋设电极,并施加电流来测量土壤的电阻率,从而判断桩基的质量和周围土壤的密实程度。
6. 非破坏性检测:非破坏性检测是一种通过使用无损检测技术来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缺陷的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通过使用雷达、超声波、磁力计等设备来扫描和测量桩身的物理特性,从而判断桩基的质量和存在的缺陷。
7.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一种通过采集和分析地下土层的信息来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在勘探过程中,通过进行钻孔、取样和测试等操作来获取土层的物理和力学参数,从而判断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总结:桩基检测的7种方法包括静载试验、动载试验、高应变静载试验、桩身声波检测、电阻率法、非破坏性检测和地质勘探。
桩基础的分界点

桩基础的分界点
桩基础的分界点可以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划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界点:
1.根据施工方法:桩基础可以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
预制桩是在
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作好的桩,而灌注桩则是通过在施工现场钻孔后,将混凝土浇注入孔中形成的桩。
2.根据承载性质:桩基础可以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
摩擦桩主要
依靠桩身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来承受荷载,而端承桩则主要依靠桩端持力层来承受荷载。
3.根据挤土情况:桩基础可以分为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
桩。
挤土桩在施工过程中会将土体挤压,使桩周围的土体受到压缩和扰动;部分挤土桩则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土体进行部分挤压,而非挤土桩则不会对土体进行挤压。
4.根据桩径大小:桩基础可以分为小直径桩、中等直径桩和大直
径桩。
小直径桩的直径通常在300mm以下,中等直径桩的直径在300mm-800mm之间,大直径桩的直径则在800mm以上。
5.根据承载力要求:桩基础可以分为高承载力桩和低承载力桩。
高承载力桩主要用于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低承载力桩则主要用于承受较小的荷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界点并不是绝对的,不同地区、不同工程可能有不同的划分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确定。
桩的评估报告

桩的评估报告1. 引言桩是工程中常用的基础构件,用于承担和传递荷载到深层土体。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的桩基础,进行准确的评估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步骤之一。
本报告将对某个具体桩基础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2. 评估方法为了对桩基础的性能进行准确评估,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2.1 桩身探测通过桩身探测技术对桩的质量和完整性进行评估。
我们使用了声波测深仪和超声波检测仪,对桩身进行了非破坏性检测。
通过分析声波和超声波信号的反射情况,可以判断出桩身内部存在的缺陷或损伤情况。
2.2 桩侧摩阻试验通过进行桩侧摩阻试验,可以确定桩在土体中的摩阻力。
我们选择了静力桩侧摩阻试验方法,使用了静力桩脚部位设置的压力细致测量仪,对桩的侧面摩阻力进行测量和分析。
2.3 桩端承载力试验桩的承载力是评估桩基础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进行了桩端承载力试验,在桩顶施加垂直荷载,并通过测量荷载和沉降变化,确定桩的承载力情况。
3. 评估结果根据上述评估方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桩身探测结果显示,桩的内部结构完整,没有明显的缺陷或损伤。
这表明桩的质量良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2. 桩侧摩阻试验结果显示,桩在土体中的摩阻力均匀分布,并且与设计值相符。
这说明桩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良好,具有良好的抗侧向荷载能力。
3. 桩端承载力试验结果显示,桩在垂直荷载下表现出良好的承载能力。
荷载与沉降变化的关系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承载力与设计值相近。
因此,可以认为桩的承载性能良好,可以承受设计荷载。
4. 建议基于以上评估结果,我们针对该桩基础提出以下建议:1. 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保护,避免桩身受到损伤或变形,以保证桩的完整性。
2. 后续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机械施工设备的振动和冲击力,以避免对桩身造成不利影响。
3. 在桩端施工前,应确保桩底土质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以保证桩的垂直承载能力。
4. 对于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应根据本评估报告的结论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确保桩基础的安全可靠性。
常用的桩基检测的主要方法

常用的桩基检测的主要方法桩基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主要分为钻孔灌注桩、预制桩和钢筋混凝土桩。
为了确保桩基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桩基检测。
桩基检测的主要方法包括静载试验、动载试验、声波检测、综合地质勘探和生产检验等。
以下是对这些方法的详细介绍。
1.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桩基检测方法,通过施加静载力来测试桩的受力性能。
这种试验可以评估桩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用于判断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静载试验分为静载荷试验和静载位移试验两种方法。
其中静载荷试验是以桩头为测点,测量桩应力和应变的方法;静载位移试验是以桩顶为测点,测量桩顶位移的方法。
2.动载试验动载试验是一种通过施加动态载荷来评估桩的受力性能的方法。
与静载试验相比,动载试验更能真实地反映实际工程条件下的桩行为。
动载试验分为冲击试验和振动试验两种方法。
冲击试验是以冲击负荷为主要加载形式,通过检测冲击载荷和桩的振动响应特性来评估桩的动力特性。
振动试验是以振动负荷为主要加载形式,通过检测振动负荷和桩的振动响应特性来评估桩的动态特性。
3.声波检测声波检测是一种通过声波传播特性来评估桩的质量和完整性的方法。
声波检测需要在桩内部或外部放置传感器,通过对声波信号的传播时间、反射和衰减等特性的测量,来判断桩的质量和缺陷情况。
声波检测方法有反射波法、透射波法和共振频率法等。
4.综合地质勘探综合地质勘探是一种通过对工程现场周围地质情况的详细调查和分析,来评估桩基设计的可行性和适宜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地质勘探技术,包括地质钻探、土层剖面分析、岩土力学试验等,来了解地下土层的结构和性质,以及与桩基相互作用的关系。
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可以提供桩基的设计参数和施工要求,避免桩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
5.生产检验生产检验是一种针对桩基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方法。
生产检验主要包括混凝土试块检验、钢筋检验、钻孔记录和灌注参数记录等。
混凝土试块检验用于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钢筋检验用于评估钢筋的强度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竹占(浙江省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所杭州 310015)摘要:本文综合各类型工程桩低应变反射波的时程曲线解析,并讨论和总结其各类缺陷的应力波的传播特征。
关键词:时程曲线,扩径,缩径,离析,断裂一.前言灌注桩是建筑物的常用基桩形式,它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地基土层或岩层之中。
因此桩基的施工质量以及评价桩身完整性的检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多年来,对桩身完整性的检测,较为快速有效的方法是低应变反射波法。
因此目前几乎所有的动测规范均将此方法列为检测桩身完整性的首选方法。
本文综合了各类工程桩低应变完整性检测的典型曲线加以解析。
二.方法原理反射波法是以应力波在桩身中的传播特征为理论基础,当应力波在假定的一维均质杆件(桩)中传播时,其纵向的振动微分方程为:⑴其中为纵波在杆件中的传播速度,需要说明的是应力波在传波过程中由于桩身截面的非杆性体特性,因而将会引起三维效应和横向惯性效应,给动测资料带来一定的不单一性。
图1所示,在桩顶激振后,由于质点的振动引起应力波往下传播,当遇到阻抗(RA)界面时,将产生反射和透射,根据界面连续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界面上两侧的质点速度,应力均应相等。
⑴当桩底为支承桩,胶结良好,波阻抗近似不变时,则时,由⑷,⑸可知应力波为全透射,无反射信号,一般看不到桩底反射。
但先决条件是激振的能量充分影响到桩底情况下。
⑵当界面上应力波从高阻抗进入低阻抗时(),如磨擦桩的桩底、断裂、离析、缩径等缺陷。
,则,,由⑷式可知与异号,下行的压缩波,上行的拉力波,由⑸式可知与符号一致,反射波与入射波同相。
当桩底存在沉渣或桩身完全断裂情况下,则,此时由⑷,⑸式可得出则桩底处于应力为零,速度加倍。
⑶当界面上应力波从低阻抗进入高阻抗时,如扩径桩或嵌入高阻抗的嵌岩桩,此时由于Z1<Z2则,由⑷,⑸式可知与同号,反射应力同入射的压缩波,而与相反,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
三.曲线解析㈠完整桩一般完整桩在时程曲线上的反应:对于摩擦桩和嵌岩桩表现有三种情况:桩底反射与初始入射波同相;桩底反射不明显,以及桩底反射与初始入射波先反相后同相。
如图所示:图2:该桩为桩径377mm,桩长8m的振动沉管桩,设计砼强度等级C25,设计承载力为600kN,经测试后桩底反射明显,Vp值为3400m/s,经静荷载试验加载1216kN时,桩累计沉降量为7.63mm,卸载后桩顶回弹量为2.74mm,桩的残佘沉降为4.62mm,属完整桩。
图2 完整桩波形图图3:该桩为桩径1000m m,桩长30.3m钻孔桩,桩身完整,波速在3700m/s,砼设计强度C30,在8m以前曲线下降,为粉砂土较好地层反应,桩底反射与入射同相,桩底反射明显.图3 完整桩波形图图4:该桩设计桩径φ1200m, 长53m,C25,进入中风化,二桩桩身完整,桩底反射明显。
0-4号Vp=3598m/s,桩底呈同相反射,有沉渣; 0-7号桩Vp=3549m/s, 桩底呈反相反射,嵌岩较好。
图4 完整桩波形图图5:该桩径1000mm,桩长34m钻孔桩,桩土作用在时域波形中有明显反映,0-13m为粉质黏土,13-31m 为淤质黏土,31-32m含砾黏土,32-33.5m强风化,33.5m以上中风化。
曲线完整,桩底反相,说明嵌岩良好.图5完整桩波形图图6:该桩径1200mm,桩长26m,砼强度C25。
桩尖持力于微风化安山粉岩2m,距桩头10-20m的地层较好,曲线上抬,桩底反射与入射波呈同相,说明有沉渣,波速在3500m/s,其桩身完整。
图6 完整桩波形图㈡缩径桩缩径桩在时程曲线上的反映比较规则,缩径部位的缺陷呈先同相后反相,或仅见到同相反射的信号,视严重程度,可能有多次反射,此类缺陷桩一般可见桩底信号。
如图所示:图7:该桩径为1000mm,桩长56m钻孔桩,地质条件为20m上部为粉砂,下部为淤泥。
从曲线分析4m左右扩径,19.5m左右缩径和地层界面的综合反映。
经取芯岩性在19m处取得岩性一侧夹泥,是缩径所致。
图7 缩径桩波形图图8:该桩径426mm,桩长18m沉管桩。
钢筋笼长6m,设计承载力标准值320kN,经测试:桩身6.5-7m处存在缩径或局部离析,其原因成桩时拔管太快所致,说明钢筋笼底部存在缺陷,但桩底基本可见,属Ⅱ类桩。
图8缩径桩波形图图9:该桩径600mm,桩长19.2m钻孔桩。
桩头有约4m护筒,直径1.0m,在护筒底部有800mm缩径明显,并在5m处扩径,可见2次反射,桩底反射明显,计算Vp=3650m/s判别属于正常完整Ⅰ类桩。
图9缩径桩波形图图10:该桩径1500mm,桩长44.5m钻孔桩。
桩设计混凝土强度C25,测试时发生在2m处同向子波反射幅值高于初至波,并有后继的多次反射,解释人员误认为传感器黏结引起的正常振荡而判为Ⅰ类,经证实在2.2m 左右桩身严重缺陷(夹泥),应属于Ⅲ类,后凿去桩头缺陷上部段,重新接桩。
图10 夹泥桩波形图图11:该桩径800mm,桩长33m钻孔桩。
设计强度C25,通长钢筋笼,初测在60-90公分处有较强同相反射,经开挖在60-80cm处细粉砂夹泥,范围占桩径1/2,开凿后再复测,波形正常,桩完整。
图11 缩径桩波形图㈢扩径桩扩径桩在曲线上反射波形较为规则,扩径处的反射子波呈反相,或先反相后续同相,也可能有多次反射,一般情况看到桩底反射。
如图所示:图12:下图桩径为377mm,桩长8.5m夯扩桩。
设计C25,设计极限承载力900kN,经测试52号桩底曲线无反相显示,表明夯扩无效,经静压承载力为480kN;7号桩桩底反相不相显,表明夯扩欠佳,经静压极限承载力760kN;10号桩底呈反相,说明夯扩较好,静压极限承载力950kN。
图12 扩径桩波形图图13:该桩径1200mm,桩长18.3m,桩强度C25。
在灌注桩成桩过程中由于孔口偏位校正而使桩浅部扩大造成扩径。
实际灌入混凝土33m3。
(设计仅22m3)。
充盈系数为1.5。
从测试波形可见2-5m严重扩径。
并出现多次反射。
取芯验证桩身完整..砼强度滿足设计要求。
图13扩径桩波形图㈣离析桩由于离析部位的混凝土松散,对应力波能量吸收较大,形成的缺陷子波不规则,后续信号杂乱,而且频率较低,波速偏小,一般不易见到桩底反射。
如图所示:图14:该桩径800mm,桩长12m,钢筋φ20×12,在灌注到7m时因缺水泥停灌12h,后经处理重灌至设计标高。
采用二台仪器动测均在3.05ms处(4.8m)有明显同向反射,伴有二次反射,经抽芯5m处离析。
图14 离析桩波形图图15:该桩径1000mm,护筒1.2m,h=2.0m,桩长45m,设计C30,在测试中发现14.8ms处明显呈低频同相反射,属离析反映,经监理反映在该处,由于事故,导管无法拔出拆断,另下导管灌注(停工半天)形成离析面。
桩底无法见得,经钻二孔均存在离析面,后高压注浆处理。
图15离析桩波形图断裂桩由于在断裂处波阻抗的突变,故形成有以下三种情况:上部断裂往往呈高频多次同相反射、反射波幅值较高,衰减较慢;中部断裂反映为多次同相反射,缺陷的反射波幅值较低;而深部断裂波形反映下,类似摩擦桩桩底反射,但算得的波速明显高于正常桩的波速。
如图所示:图16:桩为预制空芯管桩,采用锺击式,桩长10m。
设计承载力350kN,测试后发现1m左右有明显的同向反射,并呈多次,判为断裂(Ⅲ类),经开挖桩身完整,再次了解该桩头 1.2 m深进行灌注实芯混凝土,下部为空芯,子波多次反射属截面积(A)的突变引起波阻抗(ρ.C.A)变化。
应为l类桩,而下图的管桩头部无混凝土灌注,波形呈完整形。
图21 断裂桩波形图图17:该桩径700mm,长54.9m,砼强度C25,由于地下室开挖,造成部分桩断裂,桩头倾斜,经测试曲线呈等距多次同相反射,经开挖在1.6m处裂。
图17 断裂桩波形图图18:码头均采用打入预制桩.该桩为0.5×0.5的预制桩,强度c45,桩头离海底入土距离13m,原测试为完整桩,后被油船碰撞致使桩头偏位1m多,经重复测试在14m处有强同相反射,同时呈多次反射,故判Ⅳ类断桩。
图18 断裂桩波形图图19:该桩径377mm,桩长16m沉管桩。
桩设计C20,钢筋笼长度4.5m,承载力450kN,经测试在1.4ms 处有强的同向多次反射,衰减慢,无桩底反射,判为2.8m处断,后开挖2.85m处断裂。
属机械开挖时受损之故。
图19 断裂桩波形图㈥脱焊虚焊等不良焊接桩预制桩和管桩的焊接质量及成桩时由于受损造成焊接处表现为有同相反射,严重时难以见到下部位较大的缺陷或桩底反射。
如图所示:图20:该桩为PHC管桩,桩径600mm,壁厚10cm,桩长54m(10+10+10+11+12),在5.09ms处有同向反射,判为11m处,说明第一节打裂,焊接点脱焊。
图20 焊接不良桩波形图图21:下图在9.72ms处有明显的同相反射,9.72×4250÷2=21m处,说明第一节完好,第二节由于打桩使焊接点打脱裂,造成同相反射,下部无信号。
图21 脱焊桩波形图㈧桩头疏松桩头疏松或强度偏低的桩,测试结果无法反映桩的完整性,曲线反应为入射波峰较低而且脉冲较缓,而且后续波形呈低频,此类现象均属桩头强度偏低。
如图所示:图22:该桩径800mm,桩长33m钻孔桩。
设计混凝土强度C25,通长钢筋笼.初测时桩头疏松,曲线呈低频型.明显反映为弹性波传播呈慢速,经开凿桩头松散,凿去1-2m后,再进行复测桩身完整,曲线正常,为Ⅰ类桩。
图22 桩头疏松波形图四、结束语:基桩的低应变动力检测及对资料的分析是一门诊断学科,它在分析桩身应力波传播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判断其完整性和质量类别。
其各环节均十分重要。
特别应做到:1、重视工程桩现场检测的每个环节:如桩头的处理、传感器的安置、激发点的位置、激发能量,激发脉冲宽度,以及仪器参数的科学设置等等。
2、重视地层、地质环境,特别是地层界面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以避免不必要的误判。
3、重视施工记录的分析,对施工中的混凝土充盈系数,灌注时间、钢筋笼规格,拔管速度,以及预制桩接头焊接工艺、最终压力值、锤击数等均应仔细的分析。
综上所述:只有取得真实工程桩的应力波传播的特征曲线并结合各种因素来综合判断得出真实的科学结论,才是一个测试工作者应有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