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学科双向细目表
2016年全国卷三双向考核细目表

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中
29(近代中国政治)
清末新政
4
获取和解读信息,阐释历史事实。
原文引用
其根本目的在于
中
30(近代中国经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4
获取和解读信息,阐释历史事实。
图片
当时中国
易
31(现代中国经济)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4
调用所学知识,对比分析,认识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
史实陈述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史实陈述
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中偏难
(2)西方福利制度的发展
7
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41(中国近代政治)
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的特点、原因等
12
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论证阐述观点。
材料引述与图片
论证阐述观点
难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8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结论
2016年全国文综 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题型
题号及范围
考点或试题要点
分值
考试能力要求
材料呈现方式
引导语或设问
难度
备注
选择题
24(中国古代文化)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
4
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
史实陈述
战国时农业收益的增加
中
25(中国古代政治)
汉承秦制
4
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事实。
原文引用
中
32(世界古代思想)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别历史解释。原文Biblioteka 用这反映当时雅典人中
【锦州中考科目及分值】2016锦州中考总分及各科目分值

【锦州中考科目及分值】2016锦州中考总分及各科目分值
中考网为大家提供2016锦州中考总分及各科目分值,更多锦州中考信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锦州中考总分及各科目分值
考试(考查)科目设置及考试方式
1.考试科目:
(1)2016届: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综合、思想品德和历史综合、体育与健康。
(2)2017届:生物和地理综合。
2.考查科目:理化生实验操作、英语口语及听力(具体要求见考查工作通知)。
3.考试方式: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综合均实行书面闭卷考试;思想品德和历史综合、生物和地理综合实行书面开卷考试,只允许学生带教科书进考场;体育与健康实行开卷考试。
学科试卷分数及各科考试时间
语文、数学满分为120分,英语满分为100分。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数学、英语各为120分钟;理化综合满分为140分(其中物理80 分、化学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以上各科分值设定依据《锦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3年局直初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锦教办〔2013〕47号文件) ;思想品德和历史综合满分为60分(思想品德、历史各3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生物和地理综合满分60分(生物、地理各30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体育与健康满分为60分(含平时成绩20分)。
所有考试科目均计入中考总分。
体育与健康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2015年6月30日以后转入市直、松山新区、古塔区学校的学生及回锦考生,中考时必须参加当年八年级生物与地理综合考试,分数计入中考成绩。
2014年6月30日以后休学的市直、松山新区、古塔区学校的学生,生物与地理综合考试成绩使用原成绩,不需要重新考试。
认真做好双向细目表 科学公正出好考试题

认真做好双向细目表科学公正出好考试题一、为什么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平时我们承担期末考试出题任务时,有时觉得自己出题很简单,可是成绩出来后学生成绩很不理想;有时觉得自己题出得有点难了,但是成绩出来后发现学生成绩还真的不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出的题只是从目测或者感觉上来判断,缺乏科学的依据,导致成绩和自己预期的有差别。
作为一名教学能手,出好一份试卷是我们能力范围内的事,必须让我们的试卷做到公正、合理的评价一名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
那么我们出试卷前第一件事就是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1.双向细目表是指为了科学地安排考试内容,对即将命制的试卷进行科学规划的命制试题规划表。
最常用的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内容和考查目标之间的关联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材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水平。
2.双向细目表的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二者之间的比例。
三、命题“双向细目表”的作用1.是命题的依据。
命题双向细目表主要是用于指导命题的,命题者依据该表中对各项目的具体要求来命题,2.是核检内容效度的依据内容效度是指在考试内容上考到了要考的那些东西的程度,具体指平日里我们所说的试题是否具有代表性,覆盖面是否全面。
3.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由于命题双向细目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的“质”(指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和“量”(指相应的比例),即教学内容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可以利用该表来实施教学质量评价。
四、制定双向细目表的注意事项(一)四个重要指标双向细目表既然是制定试卷的依据,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了解衡量考试质量的四个重要的指标:即考试的效度、信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①效度。
只说内容效度,是测试内容的代表性和试题的覆盖面。
一般要体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要求。
内容比较全面,难度适中,试题比较科学,题型使用合理,评分标准合理。
②信度。
考试的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也就是考试内容是否达到衡量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
初中历史学科双向细目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中国史
63%
非选择 题
古丝路与“一带一路” 的关系 中国史 孙中山的思想变化及领 导人的主要革命活动 孙中山的革命信念和精 神品质 海峡两岸共同纪念孙中 山的现实意义 文艺复兴、欧美资产阶 级革命、工业革命 人文主义 世界史 英美法革命中颁布的重 要文献及其共同影响 工业革命的作用 概括“竞争”的要素
√ √ √ √ √ √ √ √ √
2 7 4 2 3 2 5 2 3 37% 40 63%
0.27 2.3 1.5 0.57 1.21
1.24 2.34 0.64 0.37
√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初中历史学科双向细目表
试卷题 型 试卷范 围 考试目标(能力) 考试内容(要点)
识 记 理 解 运 用
分值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6 4
所占比 例
分值 合计
平均分
易
难易程度
中 难
选择题
河姆渡遗址 隋朝大运河 曹雪芹的《红楼梦》 《马关条约》与维新变 法 新文化运动 中国史 遵义会议 海南史 淮海战役 抗美援朝和志愿军战士 大跃进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 黄道婆(海南史) 海南岛解放(海南史)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共产党宣言》 日本明治维新 《凡尔赛和约》 世界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利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 化 微信(网络技术的发 展) 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
1%
2012-2016中考英语试题“双向细目表”

10
15
15
10
10
10
15
信息归纳
作文
13
14
15
16
12
13
14
15
16
信息归纳
作文
13
14
15
16
12
13
14
15
16
信息归纳
作文
13
14
15
16
12
13
14
15
16
5 5
5
15
20
15
20
15
分析
1、名词到动词的语法项目都在单 选题考,并且习惯换着考点来考, 复习方法:采用《中考宝典》这本 书,按照书上考点逐个梳理(考纲 不作要求的除外),用讲练评的模 式逐个弄懂,然后要背通。 2、根据考纲有一些知识点近几年 已经不考了,有:过去进行时、带 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反义疑问句 、句子成分里面的主谓一致,在系 统复习的时候,我们就没必要浪费 时间讲这些考点。 3、有些考点考纲已做了明显的要 求,如“不定代词”只考some, any,no,所以其他的不定代词就 不讲了。“非谓语动词”只考动词 不定时做宾语、宾语补足语、目的 状语(既只考to do的情况),所 以我们只告诉学生,碰到非谓语动 词就选to do就好了。 在联考的时 候,经常会出现超出考纲的考点, 我们告诉学生不用理会,按照我们 平常学的去背诵就好了。
单项选择
12 13 14
1
1
1
1 1
1
11
1
111 111
111
1
1 111
11
111
1
1
1
1
2016年历史卷细目表

2
中
28
4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必修二
中国古代史
2
2
易
29
4
洋务运动
必修二
中国近代史
2
2
易
30
4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专制政策
必修一
中国近代史
2
2
中
31
4
新中国的外交
必修一
中国现代史
2
2
中
32
4
罗马法的影响
必修一
世界古代史
2
2
难
33
4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必修一
世界近代史
2
2
中
34
4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Nhomakorabea必修二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设设计难度
题型
题号
分值
核心考点
类别
获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
描述阐释事物
论证探讨问题
模块
专题
选择题
48分
24
4
儒学的发展历程
必修三
中国古代史
2
2
难
25
4
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必修二
中国古代史
2
2
中
26
4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特点
必修一
中国古代史
2
2
中
27
4
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必修一
中国古代史
世界现代史
2
2
难
35
4
马歇尔计划
必修二
世界现代史
2
2
中
2011-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格模板

√
√
48
15
光绪帝
人物
中近
√
√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0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20分;
中国史约65分,世界史约20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题型
题号
分值
知识点
类别
获取解读
信息
调动运用
知识
描述阐释
事物
论证探讨
问题
模块
时段
选择题
(48分)
24
4
战国农业(小农经济)
经济
世近现
中古近现
√
√
√
√
41
12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文化
中古
√
√
√
√
√
选做
政治
中近
√
√
选做
45
15
王莽改革
改革
中古
√
√
46
15
国民政府组织
思想
中近
√
√
47
15
德国赔款
战争
世现
√
√
48
15
道光帝
人物
中近
√
√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2分,经济史约24分,文化史约29分;
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题型
题号
分值
知识点
类别
4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政策
经济
中现世现
历史考试目标双向细目表及题纲

世界近代现代史知识线索:世界近代史分类归纳的主要线索如下: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已有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政治上当权,以确保经济上发展。
而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由此而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开始到期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后期,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得到发展,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束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压迫下,资本主义和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随着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为大革命的到来作了舆论准备。
1789年至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在资产阶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下,完成了摧毁封建制度.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羁绊的任务。
1794年至1814年,拿破仑执掌法国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斗争最激烈.影响最广泛的一次。
它不仅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为以后各国的革命树立了榜样,具有世界意义。
③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以17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起,经过一百多年,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北美13个殖民地人民为了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现而联合起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在乔治.华盛顿的领导下,从容不迫1775年至于1783年,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值得注意的是,它即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确立的确良1787年宪法,有重大历史意义。
独立战争解决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外在障碍,而内在障碍即黑人奴隶制,是通过美国内战解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5 6 7 一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16 (3) (4) 二 (5) (1) (2) 17 (3) (4) (5) (1) (2) 18 (3) (4) (1) (2) (3) 19 (4) (5) (6) 合计 试题难度 题 分数 考察范围 主要知识点 型 易 中 难 1 1 中国史 春秋战国 1 1 中国史 鸦片战争 1 1 中国史 新文化运动 1 1 世界史 亚非文明古国 1 1 中国史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 1 世界史 美国独立战争 1 1 世界史 法国大革命 选 1 1 世界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 择 1 1 世界史 抗日战争 1 1 世界史 秦汉文化 1 1 中国史 鸦片战争 1 1 中国史 甲午中日战争 1 1 中国史 血肉筑长城 1 1 中国史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 1 中国史 资本主义自我完善 1 1 中国史 中华文化的勃兴 1 1 中国史 辛亥革命 1 1 中国史 新文化运动 1 1 中国史 伟大的历史转折 1 1 世界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 2 2 中国史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4 4 世界史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3 3 世界史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2 中国史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非 2 1 世界史 丝绸之路、欧洲地理发现、明朝航海壮举 选 1 择 2 2 中国史 洋务运动 题 1 1 中国史 洋务运动 1 1 中国史 洋务运动 4 4 世界史 洋务运动 3 3 世界史 一二三次工业革命 2 2 世界史 第三次科技革命 1 1 世界史 第三次科技革命 1 1 世界史 冷战中的对峙 1 1 世界史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2 2 世界史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50 38 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