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2)
土的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土的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l 、目的和合用范围引用标准JTG E40-2022(T0131 一2022)本试验方法合用于细粒土。
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内径100mm 试筒合用干粒径不大于20mm 的土。
内径152mm 试筒合用干粒径不大于40mm 的土。
当土中最大颗粒粒径大于或者等于40mm.,并且大于或者等40mm 颗粒粒径的质量含最大于5 %时,则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或者按 5.4 条进行最大干密度校正。
大尺寸试筒求其最小尺寸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5 倍以上,并且击实试验的分层厚度应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粒径的 3 倍以上。
单位体积击实功能控制在2677.2~2687.0kJ/m3 时范围内。
当细粒土中的粗粒土总含量大于40%或者粒径大于0.005mm 颗粒的含量大于土总质量的70 % (即d30≤0.005 )时,还应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其结果与重型击实试验结果比较,最大干密度取两种试验结果的最大值。
2 仪器设备2 . 1 标准击实仪(见图示1、图示2)。
击实试验方法和相应设备的主要参数应符合表1 的规定。
图示 1图示 2表 1 击实试验方法种类试类锤锤落试筒尺层每击实最试样尺寸验别底质高寸数层功大2 . 2 烘箱及干燥器。
2 .3 天平:感最 0 . 01g2 . 4 电子天平:称量 lokg ,感量 5g 。
2 . 5 圆孔筛:孔径 40 m 、20 mm ,和 5mm 各 1 个。
2 . 6 拌和工具: 400m m×600mm 、深 70mm 的金属盘, 土铲。
2 . 7 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量筒、推土器、铝 盒、修土刀、平直尺等。
内 高 径 (cm (cm ))1012. 715. 17 21012. 715. 17 2(kJ/m 3)598.2598.22687.0 2687. 0击 数3 2759 3 52798 3Ⅰ 轻 -1 型 Ⅱ-2 Ⅰ 重 -1 型 Ⅱ-2 体 积 (cm )997217 7997217 7量 (kg)2.52.52.52.5 高 度 (cm )12. 71212. 712(cm )30304545粒 径 (mm )20402040直 径 (c m)5555方 法3 试样3 . 1 本试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试样。
土工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备注
按下式计算试样干密度 (精确至0.01g/cm3):
=
4、在直角坐标毫米纸上绘制,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峰值点相应的纵坐标为击实的最大干密度为 ,相应的横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佳含水率。当关系曲线不能绘出峰点值时,应进行补点,土样不宜重复使用。
5、轻型击实试验中,当P5小于或等于试样总质量的30%时,应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进行校正:
准备工作
1、用四分法取代表性土样(轻型15kg重型30kg)。然后充分碾碎、过筛(轻型击实时采用筛孔直径为5mm的标准筛、重型击实采用筛孔直径为40mm的标准筛)。型击实过筛时应记录筛余重,计算大于5mm的土样占试样总质量的比例当大于30%时试样作废另取。
2、重型击实时应筛去40mm以上的土样。筛后土样拌匀。
2、卸下护筒,用直刮刀修平击实筒顶部试样,拆除底板,试样底部若超出筒外,
也应修平,擦净筒外壁,称筒与试样的总质量 (精确至1g),按下式计算试样湿密度 :
= (精确至0.01g/cm3)
3、用推土器将试样从击实筒中取出,每个击实试样取2个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精确至0.1%),以2个土样的含水率平均值表示该击实试样的含水量,2个含水率的差值应不大于1%。
3、取过筛拌匀后的土样2kg,然后放入烘箱,烘一昼夜,称烘干后重G(g),测定其风干含水率 (精确至0.1%):
=
4、称取过筛后的土样(精确至1g)5~6份,每份重为 (轻型2kg,重型5kg),放到塘瓷盘中待用。
5、预估最佳含水率 (粘性土约为15%~20%,砂性土根据来样颗粒粗细程度凭经验在8%~15%内取)。
6、按预估最佳含水率配制5个击实试样
7、将土样平铺于搪瓷盘内,按顺序将应加水量均匀喷洒于每个士样上,并充分拌匀后装入塑料袋润湿一昼夜(砂性土的润湿时间可酌减)。
土的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土的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勺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
当土中最大颗粒粒径大于或等于40mm并且大于或等于40mn颗粒粒径的质量含量大于5%时,则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或按5.4条进行最大干密度校正。
大尺寸试筒要求其最小尺寸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5倍以上,并且击实试验的分层厚度应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3倍以上。
单位体积击实功能控制在 2.677.2〜2687.0KJ/m3 范围内。
当细粒土中的粗粒土总含量大于40%或粒径大于0.005mm颗粒的含量大于土总质量的70%(即d30< 0.005mm时,还应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其结果与重型击实试验结果比较,最大干密度取两中试验结果的最大值。
2仪器设备2.1标准击实仪(图T 0131 —1和图T 0131 —2)。
击实试验方法和相应设备的主要参数应符合表T0131-1的规定。
图T0131 —1击实筒(单位:mr)a) 小击实筒;b) 大击实筒;1 —套筒;2 —击实筒;3 —底板;4 —垫块表T 0131-1 击实试验方法种类锤锤质量(kg) 试筒尺寸试验方法类别底直径(c m落高(cm内径(cm高(cm)高度(cm)容积(cm3 )层数每层击数击实功(kj/ m3最大粒径(mm轻I5 2.530101212997327598.225型-15 2.53015..7.72177359598.23821712I-2II2687.101212重-15 4.54599752702515..7.7型I5 4.54521773982677.3821712-222.2烘箱及干燥器。
2.3天平:感量O.OIg。
2.4台秤:称量10kg,感量5g。
2.5圆孔筛:孔径40mm、20mn和5mm各1个。
2.6 拌和工具:400mr H 600mm、深70mm的金属盘、土铲。
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一)概述土作为筑路材料时,需要在模拟现场施工条件下,获得路基土压实的最大干密度和相应的最佳含水量。
击实试验就是为了这种目的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具,试验土的密度和相应的含水量的关系,所以击实试验是控制路基压实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试验项目。
用击实试验模拟现场土的压实,这是一种半经验方法,由于土的现场填筑碾压和室内击实试验具有不同的工作条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求得的,但要求室内试验的击实功应相当于现场施工的压实功,因此很多国家以及一个国家的不同部门就可能有其自用的击实试验方法和仪器。
(二)试验方法的类型击实试验分轻型和重型两类。
(三)试验方法1、试样制备试样制备分子法和湿法两种,对一般土,干法制样和湿法制样所得击实结果有一定差异,对于具体试验应根据工程性质选择制备方法。
(1)干法制样:将代表性土样风干或在低于50℃温度下烘干,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过筛(筛号视粒径大小而定)拌匀备用。
测定土样风干含水量w。
,按土的塑限估计最佳含水量,并依次按相差约2%的含水量制备一组试样(不少于5个),其中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佳含水量。
按确定含水量制备试样。
将称好的啊质量的土平铺于不吸水的平板上,用喷水设备往土样上均匀喷洒预定m w的水量,静置一段时间后,装入塑料袋内静置备用。
静置时间对高液限粘土不得少于24h对低液限粘土不得少于12h。
(2)湿法制样:对天然含水量的土样过筛(筛孔视粒径大小而定),并分别风干到所需的几组不同含水量备用。
2、试样击实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按所选击实方法分3或5次倒入筒内,每层按规定的击实次数进行击实)要求击完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5mm。
用修土刀齐筒顶削平试样,称筒和击实样土重后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测定击实试样的含水量和测算击实后土样的湿密度,依次重复上述过程将所备不同预定含水量的上样击完。
3、.结果整理计算击实后各点的干密度p d。
电动击实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榆林市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指导书编制:批准:电动击实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电动击市仪的校准,参照《土工击实仪检定规程》[JJG(交通)058-2004]编制。
二技术要求2.1仪器应带有铭牌(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等)、合格证、使用说明。
2.2击实锤质量:轻型(2500±5)g,重型(4500±5)g。
2.3击实锤落高:轻型(300±2)mm,重型(450±2)mm,击实过程中落高应保持不变。
2.4击实锤锤头直径:(50±0.5)mm。
2.5击实锤体的侧母线与击实筒内壁的间隙:2~2.5mm。
2.6击实筒规格要求如表所示。
击实筒规格要求三校准项目3.1外观检查。
3.2击实锤质量。
3.3击实锤落高。
3.4击实锤锤头直径。
3.5击实锤体的侧母线与击实筒内壁的间隙。
3.6击实筒几何尺寸。
四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4.1校准环境:环境温度(25±10)℃,先对湿度不大于85%,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
4.2校准器具4.2.1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5000g,感量为1g。
4.2.2钢直尺:量程不小于500mm,分度值为1mm。
4.2.3游标卡尺:最大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为0.02mm。
4.2.4赛驰:0.02~2mm。
五校准方法5.1外观检查:按本方法2.1条要求对仪器的外观进行检查。
5.2击实锤质量校准:取下击实锤及导向杆放置在记数电子天平上准确称量,调整其配重,使锤质量准确至要求范围。
5.3击实锤落高校准:将击实锤提升至起始高度位置处,用钢直尺测量处击锤底部至落点处的垂直高度即击实锤落高,重复3次,取平均值。
5.4击实锤锤头直径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击实锤锤头直径,每120°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每次测量结果均应符合技术要求。
5.5击实锤体的侧母线与击实筒内的间隙校准:将击实仪的定位销调整到使用大型击实筒处,安装好大型击实筒,将击实锤体手动调整到击市过程下端位置,然后手动转动击实筒,每转动120°用塞尺测量击实锤体的侧母线与击实筒内壁的间隙,共测量3次,其间隙均应在2~2.5mm范围内:小型击实筒校准采用相同的方法。
标准击实仪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标准击实仪操作规程范文1. 引言标准击实仪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标准击实仪的正常使用,提高施工效率和工作质量,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标准击实仪进行道路施工的工作人员。
在操作击实仪之前,操作人员需要熟悉并遵守本规程。
2. 设备准备2.1 操作人员需要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安全鞋、防护眼镜和手套。
2.2 检查标准击实仪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电源充足,仪器表面干净无污垢,确保仪器连接良好。
2.3 对击实仪的控制手柄进行调整,确保手柄位置合适、灵活,以方便操作。
3. 操作步骤3.1 确保施工区域内没有其他工具、设备或人员,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2 检查施工区域的地面情况,如果有明显的障碍物或坑洞,需要提前进行修复。
3.3 将标准击实仪放置在施工区域,并调整击实仪的位置和角度,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击实效果。
3.4 按照施工要求选择击实仪的工作模式,并调整击实仪的击打频率和力度,以适应不同道路材料和密度要求。
3.5 按下击实仪的启动按钮,开始进行击实作业。
击实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姿势,确保操作的稳定性。
3.6 在击实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道路材料的变化和细节情况,及时调整击实仪的工作模式和参数。
3.7 完成击实作业后,按下击实仪的停止按钮,停止击实仪的工作。
4. 施工维护4.1 每次使用标准击实仪后,都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包括清理击实仪表面的污垢和灰尘,检查电源线和连接线是否正常。
4.2 定期对标准击实仪进行保养和检修,包括更换易损件和润滑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3 如发现标准击实仪存在故障或异常,应及时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5. 安全措施5.1 操作人员在使用标准击实仪前,需要接受专业培训,了解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要求。
5.2 操作人员在击实作业过程中,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保持警惕,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了验证人工填土是否达到设计值,在施工现场应进行击实试验(包括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以保证人工填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工程需要。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承接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交通等各项工程领域的人工填土击实试验作业指导。
3 引用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4 作业程序4.1作业准备4.1.1 承接试验委托书,了解工程性质与阶段、试验目的。
4.1.2 核对试验样号、样数、项目及试验要求。
4.2 试样制备4.2.1试样制备(干法)干法制备试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用四分法取代表性土样20kg(重型为50kg),风干碾碎,过5mm(重型过20mm或40mm)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并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第3.1.6条4、5款的步骤制备5个不同含水率的一组试样,相邻2个含水率的差值宜为2%。
注:轻型击实中5个含水率中应有2个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1个接近塑限。
4.2.2试样制备(湿法)湿法制备试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样20kg(重型为50kg),碾碎,过5mm筛(重型过20mm或40mm)筛,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天然含水率。
根据土样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按4.2.1注的原则选择至少5个含水率的土样,分别将天然含水率的土样风干或加水进行制备,应使制备好的土样水分均匀分布。
4.3 击实试验步骤a) 将击实仪平稳置于刚性基础上,击实筒与底座联接好,安装好护筒,在击实筒内壁均匀涂一薄层润滑油。
称取一定量试样,倒入击实筒内,分层击实,轻型击实试样为2~5kg ,分3层,每层25击;重型击实试样为4~10kg ,分5层,每层56击,若分3层,每层94击。
每层试样高度宜相等,两层交界处的土面应刨毛。
击实完成时,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于6mm ;b) 卸下护筒,用直刮刀修平击实筒顶部的试样,拆除底板,试样底部若超出筒外,也应修平,擦净筒外壁,称筒与试样的总质量,准确至1g ,并计算试样的湿密度;c) 用推土器将试样从击实筒中推出,取2个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2个含水率的差值应不大于1%;d) 对不同含水率的试样依次击实。
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2)

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7.3.1试验目的:通过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确定该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7.3.2 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7.3.3 仪器设备标准击实仪烘箱及干燥器天平台秤感量圆孔筛拌和工具金属盘土铲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量筒推土器铝盒修土刀平直尺等。
7.3.4 本试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试样:1、干土法(土重复使用)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或在50℃温度下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圆木棍碾散,然后过不同孔径的筛(视粒径大小而定)。
对于小试筒,按四分法取筛下的土约3kg,对于大试筒,同样按四分法取样约6.5kg。
估计土样风干或天然含水量,如风干含水量低于开始含水量太多时,可将土样铺于一不吸水的盘上,用喷水设备均匀地喷洒适当用量的水,并充分拌和,闷料一夜备用。
2、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份(按2-3%含水量递增),拌匀后闷一夜备用。
3、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量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除大于38mm的粗石子即可。
保持天然含水量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
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量按2-3%递减。
7.3.5 试验步骤:1、根据工程要求,按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
根据土的性质(含易击碎风化石数量多少,含水量高低),按规定选用干土法(土重复或不重复使用)或湿土法。
2、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倒入筒内。
小筒按三层法时,每层约800-9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按五层法时,每次约400-500g (其量应使击实后的土样等于或略高于筒的1/5。
对于大试筒,先将垫块放入筒内底板上,按五层法时,每层需试样约900g (细粒土)-1100g (粗粒土);按三层法时,每层需试样1700g 左右。
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击实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捶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第一层击实完毕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入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层土的击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7.3.1试验目的:通过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确定该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7.3.2 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7.3.3 仪器设备
标准击实仪
烘箱及干燥器
天平台秤感量
圆孔筛
拌和工具
金属盘
土铲
喷水设备
碾土器
盛土盘
量筒
推土器
铝盒
修土刀
平直尺等。
7.3.4 本试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试样:
1、干土法(土重复使用)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或在50℃温度下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圆木棍碾散,然后过不同孔径的筛(视粒径大小而定)。
对于小试筒,按四分法取筛下的土约3kg,对于大试筒,同样按四分法取样约6.5kg。
估计土样风干或天然含水量,如风干含水量低于开始含水量太多时,可将土样铺于一不吸水的盘上,用喷水设备均匀地喷洒适当用量的水,并充分拌和,闷料一夜备用。
2、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
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份(按2-3%含水量递增),拌匀后闷一夜备用。
3、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量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除大于38mm的粗石子即可。
保持天然含水量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
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量按2-3%递减。
7.3.5 试验步骤:
1、根据工程要求,按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
根据土的性质(含易击碎风化石数量多少,含水量高低),按规定选用干土法(土重复或不重复使用)或湿土法。
2、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倒入筒内。
小筒按三层法时,每层约800-9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按五层法
时,每次约400-500g (其量应使击实后的土样等于或略高于筒的1/5。
对于大试筒,先将垫块放入筒内底板上,按五层法时,每层需试样约900g (细粒土)-1100g (粗粒土);按三层法时,每层需试样1700g 左右。
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击实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捶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第一层击实完毕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入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层土的击实。
小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5mm ;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 。
3、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
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量,准确至1g 。
4、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样测
其含 水量,计算至0.1%。
测定含水量用试样的数量按规定取样(取出有代表性土样)。
两个试样含水量的精度应符合规定。
5、对于干土法(土重复使用),将试样搓散,然
后按规定进行洒水、拌和,但下需闷料,每次约增加2%-3%的含水量,其中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佳含水量,所需加水量按下式计算: ()11
01.001.01w w w m m i w -⨯+=
式中: m w ---- 所需的加水量,
m i -----含水量时土样的质量,
w 1----土样原有含水量,
w----要求达到的含水量,
按上述步骤进行其它含水量试样的击实试验。
对于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和湿土法,按第3条所备各个试样,分别按上述步骤进行击实试验。
7.3.6 结果计算:
1、按下式计算击实后各点的干密度: w d 001.01+=ρ
ρ
式中: ρ天 ----- 干密度,ρ----湿密度,w----含水量,
2、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如曲线上不能绘出明显的峰值点,应进行补点或重做。
3、按下式计算空气体积等于零的等值线,并将这根线绘在含水量与干密度的关系图上,以资比较。
100101.01w G V s a
d +-=ρ
式中:ρ天 ---- 试样的干密度,Va----空气体积,
Gs----试样比重,对于粗粒土,则为土中粗细颗
粒的混合比重;
w----试样的含水量,
4、当试样中有大于38mm 颗粒时,应先取出大于38mm 颗粒,并求得其百分率,把小于38mm 部分作击实试验,按下面公式分别对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含水量进行校正(适用地大于38mm 颗粒的含水量小于30%时)。
最大干密度按下式校正:
''01.0)01.01(1
s dm
dm G p p +-=ρρ 式中:ρ’天m--- 校正后的最大干密度,
ρ天m---- 用粒径小于38mm 的土样试验所得
的最大干密度,
G’s ---- 试料中粒径大于38mm 颗粒的毛体
积比重,计算至0.01。
最佳含水量按下式校正:
w’0=w 0(1-0.01P)+0.01pw 2
式中: w’0 ----- 校正后的最佳含水量,
w 0 ----- 用粒径小于38mm 的土样试验所得的最佳含水量,
p-----同前,w 2 -----粒径大于38mm 颗粒的吸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