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骨外科学

骨外科学
定义: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
后一名系从orthopaedics 一词翻译而来,原意为直、正、无畸形(o...骨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胳-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并且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以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
常见病种:1、骨折(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脊柱骨折、手部损伤、关节损伤、关节脱位、其他软组织损伤)2、骨病(化脓性感染、骨与关节结核、慢性劳损性疾病、腰腿痛、颈肩痛、先天性疾病、姿势性畸形、骨肿瘤、非化脓性关节炎)3、周围神经损伤(上肢神经损伤、下肢神经损伤、四肢血管损伤)
烧伤整形外科学
定义:整形外科学(plasticsurgery)的治疗范围主要是皮肤、肌肉及骨骼等创伤、疾病、先天性或后天性组织或器官的缺陷与畸形。
治疗包括修复与再造两个内容。
以手术方法进行自体的各种组织移植,也可采用异体、异种组织或组织代用品来修复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损或畸形,以改善或恢复生理功能和外貌。
常见病种:1、烧伤整形:对烧伤后的疤痕、畸形造成的外观或功能障碍近行的治疗和重建。
2、颅颌面外科:脸部外伤、颜面骨折、唇颚裂、其它先天颜面畸形的治疗和重建等。
3、手外科:手部外伤、先天畸形、断肢重接、显微皮瓣移植等。
4、显微外科:是通过手术显微镜或放大镜,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微小血管、神经进行吻合重建功能的过程。
5、美容整形外科:是对具有正常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的人体进行形体的美学修正和再塑造。
外科学笔记 总结:骨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And Pyogenic Arthritis)
骨关节炎定义——以软骨病变为基础,好发于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关节/手足小关节。
【病因】年龄、肥胖、损耗、创伤
【临床表现】
疼痛——运动痛进展到静息痛进展到持续痛
僵硬——关节液粘稠和疼痛导致僵硬,特点是<30min,活动后可减轻
活动受限——正常膝关节活动度0-130度
弹响——骨与骨的摩擦
关节肿胀——浮髌试验阳性
畸形——膝内翻/膝外翻/远指尖关节畸形Heberden结节
【辅助检查】
X线检查——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
【治疗】
基础治疗(患者教育、运动治疗、物理治疗、行动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外用或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NSAIDS、Cox-2抑制剂、营养补充-葡萄糖胺/软骨素)
(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补充粘弹性、类固醇、富血小板血浆)
外科治疗(关节镜——切除半月板、去除游离体、切除滑膜)
(截骨术——改变力线,保留关节)
重建治疗(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化脓性关节炎
【病因】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临床表现】急症!起病急、高热、疼痛、功能障碍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沉、关节液相关检查、血培养|X线
【治疗】早七足量全身性使用抗生素!。
4.1.3.2 西安医学院教学大纲外科学(各论--骨科)八版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麻醉学方向)、临床医学专业(全医学方向)编写单位: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编写时间:2018年2月西安医学院教务处印制一、课程简介二、学时分配表三、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的理论知识及技能,以及了解该领域中的发展动态,为从事临床外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医学学科,特别是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医学学科的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五十八章骨折概论[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骨折移位的机理,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早期、晚期)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2.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专有体征,骨折愈合过程。
熟悉:1.骨折的急救及治疗骨折的原则;2.手法复位的基本要求及固定的操作方法(小夹板、牵引术及石膏绷带)。
了解:1.开放性骨折的处理特点;2.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的防治原则。
[重点]1.骨折移位的机理,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早期、晚期)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2.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专有体征,骨折愈合过程。
[难点]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专有体征,骨折愈合过程。
[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骨折移位的机理知识点;骨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常见并发症知识点知识点。
2.重点讲解:骨折的急救及治疗的原则,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知识点。
3.一般讲解:开放性骨折的处理特点知识点;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防治原则知识点。
第五十九章上肢骨、关节损伤[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桡骨下端骨折的移位特点及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肩关节脱位的诊断和复位方法。
熟悉:1.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移位特点及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肘关节脱位及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诊断和复位方法。
了解:肱骨外科颈骨折、前臂双骨折的移位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考试大纲 外科学

外科学一、神经外科(一)颅内压增高①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脑疝形成机理。
②掌握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与脑疝临床表现。
③熟悉颅内压增高诊断与脑疝诊断。
(二)颅脑损伤①掌握脑损伤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
②掌握颅内血肿(特别是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三)颅内肿瘤、椎管内肿瘤和血管性疾病①熟悉颅内肿瘤临床表现。
②掌握颅内肿瘤诊断(包括定位、定性)和处理原则。
二、胸部损伤①掌握胸部损伤的病理生理和急救处理原则。
②熟悉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的临床表现、诊断、急救和治疗。
三、脓胸熟悉脓胸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
四、肺肿瘤①熟释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原则。
②熟释肺癌早期诊断的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五、食管疾病熟悉食管癌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六、心脏疾病和胸主动脉瘤①熟悉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②熟悉常见后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七、泌尿、男生殖系外科检查和诊断熟悉泌尿外科器械检查和造影检查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八、泌尿系统损伤①掌握肾、膀胱损伤的症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②掌握尿道损伤的病理、诊断及治疗原则。
九、泌尿、男生殖系感染熟悉慢性前列腺炎的综合治疗方法。
十、泌尿、男生殖系结核熟悉肾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十一、泌尿系梗阻①熟悉感染、结石等与梗阻的相互关系。
②熟悉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十二、尿石症掌握泌尿系统各器官结石的主要症状、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
十三、泌尿、男生殖系肿瘤①熟悉肾癌和阴茎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②掌握膀胱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十四、男性节育熟悉输精管结扎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十五、骨折概论①掌握骨折的移位机理、临床表现、常见合并症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②熟悉骨折的急救及治疗骨折的原则;了解开放性骨折的处理特点。
十六、上肢骨折掌握肱骨髁上骨折、前臂双骨折和挠骨下端骨折的移位特点、诊断和治疗。
十七、手外伤熟悉手外伤的治疗原则。
中医外科学第七章-疮疡

第七章疮疡第一节疖疖:发生在肌浅薄表部位、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根据病因、症候不同,分为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头面部〕、疖病〔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
西医名称:疖〔毛囊炎〕、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等。
特点:①好发:暑季,小儿②色红、灼热、根浅突起、多在3厘米。
〔石疖——有一脓头;软疖——无头〕。
③易脓、易溃、易敛,出脓即愈。
病因病机:暑毒或汗出不畅或痱子抓伤染毒治法:以清热解毒为主。
1.治法:轻者无须治。
①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②暑热浸淫证——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③体虚毒恋,阴虚热证——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增液汤④体虚毒恋,脾胃虚弱——健脾化湿,清化湿热——五神汤+参苓白术散2.外治法:初:金黄膏外敷,每日一次中:切开排脓后期:生肌长皮——生肌橡皮膏蝼蛄疖——十字切开,有死骨者取出第二节疔疔:发病急,易于变化而危险性极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
分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烂疔、疫疔特点:①好发:手足、颜面。
②疮形如粟,根深而硬,肿痛并见,寒热并现。
③如处理不当,颜面部的疔疮易走黄而有生命危险;手足部的疔疮易损筋伤骨而影响其功能1.颜面部疔疮西医名称:颜面部疖、痈病因病机:因火毒之热为患治法: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炽热炽盛证宜凉血清热解毒。
①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②炽热炽盛证——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外治:①初起——箍脓消肿——金黄散、玉露散②脓成——提脓去腐——九一丹、八二丹③溃后——提脓去腐,生肌收口——生肌散、白玉膏2手足部疔疮西医名称: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等病因病机:因脏腑火毒炽盛,外因手足部外伤染毒临床表现:①蛇眼疔:甲边肿痛,2~3天即可成脓,局部可形成甲下成脓②蛇头疔:发于手指末节,肿如蛇头状,7天可成脓,多伴恶寒、发热等③托盘疔:发于手掌部,肿胀高突,疼痛剧烈,约2周成脓,常伴全身病症,易损筋伤骨肚脐疔、足底疔……治法:以清热解毒为主,如发于下肢者应注重清热利湿。
中医外科学名词解释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蚀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
走黄----疔之毒邪迅速走散,入子营血,内攻脏腑而引起的急性危重证候。
乳痈:是热毒侵入乳房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
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因其皮损厚而且坚,状如牛领之皮。
气瘿-----气瘿指瘿病肿块对称而漫肿柔软,随喜怒而消长者。
相当于西医的单纯性地方性甲状腺肿。
疖----疖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其特点是局部色红灼热疼痛肿胀局势范围小出脓便愈。
脱疽:是以肢端缺血性坏死,趾(指)节脱落为特征的慢性周围血管疾病。
流注----流注是一种发于肌肉深部的多发性急性化脓性疾病。
蛇串疮----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内痔----内痔:本病是指发生在齿状线以上痔上静脉丛曲张、扩大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以其隐突于直肠腔内,故名内痔。
外痈:是指生长于体表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一般范围3-9cm。
内痈:是指生长于脏腑内的脓肿,如肝痈、肺痈、肠痈。
有头疽----有头疽是一种发于肌肉之内的急性化脓性疾患。
初起即有粟粒状脓头,溃破状若蜂窝的急性化脓性疾患。
发:是一种生于皮肉之间疏松部位的急性化脓性疾患,病变范围较痈为大。
丹毒:是皮肤突然发红,色如涂丹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内陷----因疽毒或除疔以外的其他疮疡引起的一种证候。
瘰疬:瘰疬是发生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化脓性疾病。
流痰----流痰是发生于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
溃后流脓淸稀或夹有败絮样物质。
不易愈合,每多损伤筋骨而造成残疾。
臁疮:发生于小腿下部内外侧的慢性溃疡。
疳:凡粘膜发生浅表溃疡,呈凹形有腐肉而脓液不多。
疮:皮肤浅表起丘疹、疱疹,破后糜烂的疾病。
统称为疮。
1。
化脓性关节炎护理查房

2023-11-12
CATALOGUE
目 录
• 病史介绍 • 病情分析 • 护理方案 • 实施计划与步骤 • 健康教育 • 其他注意事项
01
CATALOGUE
病史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年龄:32岁 籍贯:中国
病情概述
患者于两周前出现发 热、关节疼痛及肿胀 ,疑似为化脓性关节 炎。
指导家属如何协助患者进行康 复训练和日常活动
强调家属在患者治疗期间的作 用和责任
出院指导与随访
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饮食 、用药、锻炼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随访计划 ,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提供相关咨询电话和线上资源, 方便患者和家属随时获取帮助
06
CATALOGUE
其他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需求调整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满 意度和舒适度。
05
CATALOGUE
健康教育
患者教育
介绍化脓性关节炎的病因、症状 及治疗方法
强调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如合理 饮食、休息与活动等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减轻焦 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家属教育
介绍化脓性关节炎的相关知识 ,以便家属更好地照顾患者
鼓励患者进行主动的关节活动,以保持关 节活动度。
被动关节活动
运动强度和时间
在患者不能主动运动时,可采取被动关节 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 过度疲劳和再次损伤。
药物治疗与观察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 抗生素进行治疗。
观察药物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及 时调整用药方案。
外科学教学大纲骨科部分

第六十一章骨折概论目标要求:掌握: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机制;骨折的临床表现、X 线检查和并发症;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骨折的急救与治疗原则;骨折复位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了解:开放性骨折和开放性关节损伤的处理方法;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重点:骨折的分类、移位机制、临床表现、X线检查、常见并发症;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骨折的急救与治疗原则;骨折复位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难点:骨折愈合过程,骨折的固定方法,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1、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
2、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
3、骨折的并发症。
4、骨折愈合过程。
5、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6、骨折的急救。
7、骨折的治疗原则。
8、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9、开放性关节损伤处理原则。
10、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
第六十二章上肢骨、关节损伤目标要求:掌握:肱骨干骨折、前臂双骨折和桡骨下端骨折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肩关节脱位的脱位机制、分类、临床表现、X检查及治疗。
了解: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肘关节脱位、桡骨头半脱位的脱位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教学内容:重点: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干骨折、前臂双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的病因与分类、移位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肩锁关节脱位和肩关节脱位的脱位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难点:上肢骨骨折移位特点和治疗原则。
1、锁骨骨折:解剖概要;病因与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2、肩锁关节脱位:脱位机制;分类;临床表现;X检查;治疗。
3、肩关节脱位:分类;肩关节前脱位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4、肱骨外科颈骨折:解剖概要;病因与分类;无移位骨折、外展型骨折、内收型骨折和粉碎型骨折的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肱骨干骨折:解剖概要;病因与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6、肱骨髁上骨折:解剖概要;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 急性骨髓炎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即转为慢性骨髓炎;低毒性 细菌感染,在发病时即表现为慢性骨髓炎
病理
■ 小的骨松质逐渐被吸收并被新骨替代。 ■ 大的骨块不能被吸收,脱落后形成死骨。
■ 脓液聚集于骨膜下时,骨膜被掀起,形成新骨,将死骨包裹 形成包壳。
■ 有时包壳内有孔道使脓腔与皮肤相连形成窦道。 ■ 上述过程反复形成,迁延不愈。
慢性骨髓炎持续不愈的原因
■ 异物存留:尤其是创伤引起的骨髓炎。手术内固定物 ■ 死骨形成
■ 骨内空腔形成
■ 瘢痕组织防碍愈合:使局部血供减少
X线检查
■ 早期骨破坏与新骨形
成均可同时存在,如 骨质疏松与骨膜反应。 在后期,致密无正常 骨结构的死骨及骨质 变形是主要表现
诊断
■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诊断不难。
性阶段
特有的情况
■ 症状体征分离,以为“装病”
■ 早期容易误诊
临床检查
■ 白细胞计数增高:一般在10000以上,甚至高达2万~4万 ■ 血培养可获致病菌,同时做药敏试验 ■ 分层穿刺:抽出物可作涂片及培养
X-ray
■ 一般在发病后14天内,不显示骨质破坏,高质量的X线片可 显示两侧骨膜不对称,或一侧局限性隆起。 ■ 此后,可见干骺端骨质疏松,并进而出现骨质吸收破坏,骨 膜增厚,其阴影密度增高,呈葱皮样阴影,为骨膜下新生骨, 被其包绕的骨质则出现虫蚀样改变,并与骨髓腔相通
临床检查
■ 同位素扫描:可在发病后24~48小时见到异常,但无法 定性。
■ CT检查:可提前发现骨膜下脓肿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 对于儿童若有下列表现均应考虑骨髓炎的可能: 1)高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2)局部剧痛及明显压痛 3)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4)局部分层穿刺:具诊断价值 5)有条件的医院可行同位素扫描 6)血培养同样具有很大的价值
鉴别诊断
■ 软组织炎症:血源性骨髓炎早期全身中毒症状及局部疼痛剧 烈,而局部红、肿则较轻,骨髓炎常发生于干骺端,其周围 都有压痛;蜂窝织炎较早形成软组织脓肿且大多对青霉素敏 感; ■ 化脓性关节炎:关节肿胀出现早,疼痛在关节部位,关节腔 穿刺有脓液
鉴别诊断
■ 急性风湿热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者多为游走性、多发性关 节炎,后者为累及双侧并可有对称的病变 ■ 骨肉瘤和尤文肉瘤:可有肿瘤性发热,但起病不急骤,表面 有曲张的血管,可摸到肿块
特殊类型骨髓炎
■ Brodie’ 骨脓肿
细菌毒力低,抵抗力强,无明显全身症状,局 部症状时轻时重。X-ray :长骨干骺端类圆形透 亮骨质破坏,边缘被致密的硬化骨包绕。
■ 硬化性骨髓炎(Garre骨髓炎)
■ 细菌毒力低,抵抗力强,无明显全身症状,局 部症状时轻时重。X-ray :骨干局部广泛骨质增 生硬化,骨密度增高,皮质增厚,髓腔闭塞。
病理及临床
■ 脓肿形成,骨内压力不断增高,脓液穿透骨皮质到骨膜下,压力 降低。脓液将骨膜掀起,形成骨膜下脓肿,再形成软组织脓肿。 ■ 临床上表现为疼痛剧烈后突然减轻。而局部红、肿、热、痛的感
染症状更加明显。
病Hale Waihona Puke 及临床■ 当脓液穿破骨膜后,成为软组织深部脓肿,当脓液穿破皮肤 后,上述症状才会逐渐减轻,体温也逐渐下降,病情进入慢
度,
实验室检查
■ ESR,CRP,血常规 ■ 血培养
■ 关节穿刺:早期可为浆液性,后期为脓性;白细胞计数明显 增多。
X线片表现
■ 早期双侧对比,可发现患侧关节间隙增宽及软组织肿胀,中晚期 可出现骨质疏松,间隙变窄等
诊断
■ 早期进行关节穿刺和关节液检查是确定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的重 要措施
鉴别诊断
治疗
■ 治疗原则是清除死骨,消灭死腔,切除窦道,根治感染。 ■ 手术禁忌症是:1,急性发作期2,大块死骨未完全形成骨壳
具体措施
■ ■ ■ ■ ■ ■ ■ 病灶清除 去除所有的感染组织(包括死骨) 消灭死腔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ORR术,带蒂肌瓣填充术;抗生素骨水泥链珠 伤口闭合 彻底引流 患肢制动和固定 足量,长期,敏感抗生素的使用 截肢术
■
关节结核:最大特点是发病缓慢。
■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对称发病,白细胞计数稍高,类风湿因子阳性
■
风湿性关节炎:为游走性、多关节发病
■
急性滑膜炎:激素治疗效果明显,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有效。出血性滑膜炎理疗效果好
■
痛风:多局限于足部远端关节,血尿酸高
治疗
■ 全身治疗同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局部有穿刺灌注及切开引流 等。
谢 谢
THANKS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
■ 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骨组织炎症现象 ■ 病变包括骨膜、骨皮质骨松质及骨髓组织 ■ “骨髓炎”一词并不准确
细菌侵入骨组织的途径
■ 血源性 ■ 创伤性 ■ 蔓延性 ■ 以血源性最为严重和常见
按时间和疾病性质分类
■ 急性
■ 慢性
一般来讲急性期超过10天即可转为慢性 慢性以死骨形成为标志
一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 最常见于儿童期,约80% 发生于2~10岁之间
■ 男多于女
■ 胫骨和股骨发病率最高,约 占60%
病因
■ 原发病灶:血流中有细菌是造成骨髓炎的先决条件 ■ 局部条件:血流缓慢,细菌容易停留和聚集 ■ 抵抗力:传染病、营养不良、疲劳及受凉等 ■ 细菌:溶血性金葡菌(最为常见);溶血性链球菌(最为严重) ■ 诱因:局部外伤史
扩散途径
■ 向外扩展:
■ 直接进入髓腔:
■ 骨膜下扩散:可形成
骨膜下脓肿
病理改变
■ 死骨形成:骨膜被掀起后,骨干失去来自骨膜的 血液供应,再加上骨的营养血管栓塞,发生广泛 的骨坏死。坏死的松质骨可被吸收,小的皮质骨 可经骨瘘孔排出,大的死骨非经手术摘除不可。 ■ 包壳形成:可以包围部分或整个骨干。内有死骨、 脓液和炎性肉芽组织。通常有许多小孔,称骨瘘 孔
临床表现
■ 血源性骨髓炎过后,仍有持续或间断低热,局部肿痛,或已 有窦道,经久不愈。 ■ 也可以时发时愈。窦道开放时,不断排脓,无全身症状;若 窦道暂时闭合,脓液积聚,则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症状。 ■ 如炎症继续发展,可自原窦道破溃,排出脓液和小块死骨。 有时破口经一定时日也能自行封闭,但常反复发作。
治疗原则
■ 血源性骨髓炎急性期的治疗包括4个方面: ■ 及早正确使用抗生素, ■ 局部脓液引流, ■ 患肢制动 ■ 加强全身抵抗力。
具体措施
1抗生素应用若3天无效,则应及时调整。体温正常,全身症 状消失后可适当减量在继续使用3星期 2早期局部开窗减压:早期可减少毒素吸收,避免血管栓塞 3患肢抬高及固定,可使患肢休息,减轻疼痛,防止病理性骨 折 4全身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
化脓性关节炎的病变过程
分为三期: ■ 1.浆液期:系病变早期,仅有充血、水肿,滲出液中有白 细胞,无骨质破坏 ■ 2.浆液纤维蛋白期:此期特点是滲出液中出现纤维蛋白及 酶类物质,可对关节软骨产生破坏并形成粘连 ■ 3.脓性滲出期:渗出液中有大量脓液,骨质破坏更明显
临床表现
■ 局部症状: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发热, 关节微屈。活动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 全身症状:毒性反应,体温可高达40~41
专 归
■ 骨髓炎过程可分为两期: ■ 死骨未形成前为急性期(约在起病后4周内)。
■ 以后为慢性期,常有数年甚至数十年不愈者。
病理及临床
■ 炎症早期,局部充血,滲出与白细胞浸润,形成脓肿——骨髓腔 内压力增高
■ 临床上表现为患区疼痛,肢体半屈曲状,肌肉痉挛,拒绝主动与
被动活动,红、肿情况不明显 ■ 血源性感染出现寒颤,高热等中毒症状
第二节 化脓性关节炎
■ 由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关节内感染,称为化脓性关节。多见于 儿童,发病部位以大关节多见
感染途径
■ 血源性感染较多见 ■ 外伤性感染 ■ 由邻近组织病变蔓延引起
病因
■ 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前者占70%左右, 后者约占20%,其他菌为10%
病理
■ 炎症时,关节滲出液中含有大量来自血液中的巨噬细胞及非吞噬 性白细胞。前者吞噬细菌,后者分解出蛋白消化酶,分解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