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英语翻译(六)讲课教案
生物专业英语Lesson Six

Lesson Six(2学时)The Origin and Diversity of LifeA Home for Life: Formation of the Solar System and Planet EarthThe story of life's origins begins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th. The sequence of events that gave rise to our planet began, in turn, with the cosmic explosion physicists call the Big Bang. The sun at the center of our solar system condensed from a cloud of primordial matter roughly 5 billion years ago; the planets, including the earth, condensed about 4.6 billion years ago. The earth i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layers: a solid crust, a semisolid mantle, and a largely molten (liquid) core that has a solid center. Basic physical features of Earth that may have made the emergence of life possible include the planet's size, temperature, composition, and distance from the sun. The major current hypothesis holds that life arose spontaneously on the early earth by means of chemical evolution from nonliving substances.生命起源于地球的形成。
《生物专业英语》教学案

《生物专业英语》教学案教学案:生物专业英语课程名称:生物专业英语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时长:36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生物学领域常用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2. 熟悉生物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论文和研究报告的阅读和写作;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为将来从事生物学研究或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1. 生物学领域的基础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2. 生物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论文和研究报告的阅读和写作;3. 生物学领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训练。
教学方法:1. 组织课堂讲授,介绍生物学领域的基础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2. 组织学生进行文献、论文和研究报告的阅读和写作练习;3. 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训练,包括听力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考核。
教学安排:第一周:介绍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生物学领域的基础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的讲解。
第二周: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学领域文献、论文和研究报告的阅读练习,要求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第三周:进行生物学领域听力训练,包括听取生物学相关讲座、演讲和讨论,并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第四周: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学领域的写作练习,包括摘要、实验报告和论文等的写作。
第五周:进行生物学领域的阅读理解练习,包括阅读和理解生物学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
第六周:进行生物学领域的综合能力训练,包括听说读写的综合练习和模拟考试。
第七周:进行期末考试,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考核。
第八周:总结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
教学资源:1. 生物学领域的教材和参考书籍;2. 生物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论文和研究报告;3. 生物学领域的讲座、演讲和讨论录音或视频资料;4. 生物学领域的写作指南和范例;5. 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练习题目和模拟试卷。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英语翻译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英语翻译Lesson One(4学时)Inside the Living Cell: Structure andFunction of Internal Cell Parts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细胞的组成结构(各种细胞器以及它们在细胞中的位置),Cytoplasm: The Dynamic, Mobile Factory细胞质:动力工厂Most of the properties we associate with life are properties of the cytoplasm. Much of the mass of a cell consists of this semifluid substance, which is bounded on the outside by the plasma membrane. Organelles are suspended within it, supported by the filamentous network of the cytoskeleton. Dissolved in the cytoplasmic fluid are nutrients, ions, soluble proteins, and other materials needed for cell functioning.生命的大部分特征表现在细胞质的特征上。
细胞质大部分由半流体物质组成,并由细胞膜(原生质膜)包被。
细胞器悬浮在其中,并由丝状的细胞骨架支撑。
细胞质中溶解了大量的营养物质,离子,可溶蛋白以及维持细胞生理需求的其它物质。
2The Nucleus: Information Central(细胞核:信息中心)The eukaryotic cell nucleus is the largest organelle and houses the genetic material (DNA) on chromosomes. (In prokaryotes the hereditary material is found in the nucleoid.) The nucleus also contains one or two organelles-the nucleoli-that play a role in cell division. A pore-perforated sac called the nuclear envelope separates the nucleus and its contents from the cytoplasm. Small molecules can pass through the nuclear envelope, but larger molecules such as mRNA and ribosomes must enter and exit via the pores.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最大的细胞器,细胞核对染色体组有保护作用(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中)。
大学生物专业英语lesson six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The
probable
next
step
toward
life
was
the
spontaneous linking of such monomers into polymers such as proteinoids and nuclei acids. 这些单体自发的连接成多聚体,如类蛋白和核酸, 这些单体自发的连接成多聚体,如类蛋白和核酸,使 进入生命状态成为可能。(使进入生命状态成为可能的下 进入生命状态成为可能。 一个步骤) 一个步骤) Current research suggests that likely sites for this polymerization were clay or rock surfaces. 目前的研究认为这些聚合作用可能发生在泥土或岩石 表面。 表面。
2011-9-13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4பைடு நூலகம்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Basic physical features of Earth that may have made the emergence of life possible include the planet’s size, temperature, composition, and distance from the sun. 地球的基本物理特征(使生命起源成为可能 , 地球的基本物理特征 使生命起源成为可能), 使生命起源成为可能 包括行星的大小, 温度, 包括行星的大小 , 温度 , 组成以及离太阳的距离 。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英语翻译

Lesson One(4学时)Inside the Living Cell: Structure andFunction of Internal Cell Parts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细胞的组成结构(各种细胞器以及它们在细胞中的位置),Cytoplasm: The Dynamic, Mobile Factory细胞质:动力工厂Most of the properties we associate with life are properties of the cytoplasm. Much of the mass of a cell consists of this semifluid substance, which is bounded on the outside by the plasma membrane. Organelles are suspended within it, supported by the filamentous network of the cytoskeleton. Dissolved in the cytoplasmic fluid are nutrients, ions, soluble proteins, and other materials needed for cell functioning.生命的大部分特征表现在细胞质的特征上。
细胞质大部分由半流体物质组成,并由细胞膜(原生质膜)包被。
细胞器悬浮在其中,并由丝状的细胞骨架支撑。
细胞质中溶解了大量的营养物质,离子,可溶蛋白以及维持细胞生理需求的其它物质。
The Nucleus: Information Central(细胞核:信息中心)The eukaryotic cell nucleus is the largest organelle and houses the genetic material (DNA) on chromosomes. (In prokaryotes the hereditary material is found in the nucleoid.) The nucleus also contains one or two organelles-the nucleoli-that play a role in cell division.A pore-perforated sac called the nuclear envelope separates the nucleus and its contents from the cytoplasm. Small molecules can pass through the nuclear envelope, but larger molecules such as mRNA and ribosomes must enter and exit via the pores.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最大的细胞器,细胞核对染色体组有保护作用(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中)。
生物工程_生物技术专业英语课文翻译_

2.3.5 甲烷和甲醇少数(细菌和酵母)被称为甲基营养菌的微生物能够利用甲醇作为唯一的碳源;到目前为止,只发现一小部分细菌具有利用甲烷的能力,称为甲烷营养菌。
极少数微生物能利用甲酸为碳源。
这三种化合物的代谢是相关的,被最终氧化为CO2,它们合成细胞物质的机制与自养CO2固定化作用机制是不同的。
[能够利用CO2作为唯一碳源的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与微生物和很少一部分无机化能营养型细菌,其是利用无机化合物的反应作为能量的来源。
这些生物目前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较少。
若想进一步了解CO2自养固定化的读者可参阅任何一本生物化学课本,但必须注意到,至少有两种不同的代谢途径:卡尔文循环和还原性羧酸循环。
] 甲烷的氧化过程为:(反应式)第一步是通过一种氧合酶与NADH(或NADPH)辅因子来进行,(与上述高级烷烃的氧化相比较)。
氧合酶(3种蛋白质复合物)也可以氧化其它多种化合物,包括多种烷烃甚至甲醇本身。
接下来的第二步反应由甲醇脱氢酶催化,以一种新发现的物质吡咯并喹啉醌为辅因子。
在某些细菌中,甲醛进一步转化为甲酸的过程被同种酶催化;而在另一些细菌中,有一种独立作用的甲酸脱氢酶,NAD 是它的辅因子。
最后一步反应是将甲酸转化为CO2,它是通过甲酸脱氢酶来催化进行的,伴有NAD+的还原过程。
来自甲醇或甲烷中的碳同化为细胞物质甲醛,经过两种独立的代谢途径:一磷酸核酮糖循环和丝氨酸途径,分别如图2.11和2.12所示。
单磷酸核酮糖循环与卡尔文循环相似,都是通过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进行CO2自养固定化而生成以后的C1化合物受体,只多了两种酶:磷酸己糖合成酶和3-磷酸己糖异构酶。
丝氨酸途径中的关键酶是:生成乙酰CoA和甘油的苹果酰CoA以及丝氨酸转甲基酶,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酶,作用于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一种辅因子,可形成必需的活化C1中间产物,N10-甲酰四氢叶酸,而后乙醛酸途径利用乙酰CoA。
所以细胞就可在C2底物上进行生长。
《生物专业英语》教学大纲.doc

《生物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90108\090966英文名称:Specialized English in Biology—、基本信息1.学分与学时学分:2,学时:322.课程类别专姙修俯呈3.适应专业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选修4.课程目的(1)生物专业英语是面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高年级木科生开设的限选课稈,木课稈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普通生物、微生物学、遗传学、分了生物学等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
通过木课程,向学生介绍如何撰写科技论文、投稿等方面的知识;扩大专业英语的词汇最,掌握专业英语书刊的阅读技巧、了解文献检索及写作知识。
(2)木课稈帮助已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提高其阅读、翻译专业英语的能力。
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词汇量和阅读量,力求将英语与专业紧密结合,了解科技论文的文体特点和写作方法,为将来的学术论文的阅读写作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5.建议先修课程大学英语6.教学方法与手段(1)木课程采用自学与讲授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作为主体,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对其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指导。
(宋体五号)(2)同时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可采取小组讨论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7.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木课程为考查课,期末开卷考试。
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20%,形式有: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学生考勤、课堂提问、听课状态(2)结课考试成绩占80%,形式有:笔试8.课外自学要求(1)学生能够按照要求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课后辅导答疑。
(2)勤于浏览屮国知网,杳询学科前沿知识,能够利用所学理论设计实验,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标准。
(3)能够利用数字课稈网站和精品课稈网站进行H主学习和课后复习。
9.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推荐教材:生物专业英语(第二版)•蒋悟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1]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英语(第一版)•乌1(行彦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⑵科技英语的特点和应用(笫一版).戴炜华、陈文雄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年.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Lesson one Introduce基本内容:一、生物专业英语的概念。
生物专业英语BIOLOGICALENGLISH课件

科学研究交流的语言技巧
科学写作技巧,科学写作中的语法和句法要求,科学语言的准确性,以及展示科研成果的技巧。
科学文献综述
了解科学论文的结构,深入理解和分析科学文献的方法,以及在科学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技巧。
科学演示与学术会议
准备科学演示,有效的传递科学研究成果的交流技巧,以及参加学术会议的注意事项。
生物研究中的道德考量
了解在进行生物研究时的道德考虑因素,生物研究的相关规定和指导方针,以及生物研究中的道德困境 案例。
生物研究中的跨文化交流
了解生物研究中的跨文化交流,有效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以及建立高效全球 合作的方法。
总结与未来展望
总结所涉及的关键概念,探讨生物英语在生物学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生物专业英语 BIOLOGICALENGLISH了解生物学领域的英语表达。 掌握基本科学词汇、科研交流技巧等内容,让你的研究更加精确、清晰和国 际化。
介绍生物英语
生物英语是什么?为什么学习生物英语很重要?生物英语的基本科学词汇。
生物术语的重要性
了解准确使用生物学术语的重要性,常用术语及其含义,以及错误使用术语可能导致的误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英语翻译(六)第六章生物工程中的下游加工(技术)6.1前言“下游加工(技术)”对于从任何工业化生产中回收有用产品所需要的所有步骤来说是一个有用的词语。
对于生物工程特别重要,我们想要的最终形式的产物常常非常远的从最先在生物反应器中获得的状态除去。
例如,一个典型的发酵过程是一个分散的固体(细胞、也许有营养培养基的某些组分等)与稀释水溶液的混合物;所想要的产物也许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的组分存在于细胞中,或者存在于稀释的培养基溶液中,或甚至两者中都有。
任何情况下,这个产品的回收、浓缩和纯化都需要有用并有效的操作,这也受生产经济性的限制。
任何特殊的要求,如需要除去污染物或限制生产微生物(process organism)都只会增加困难。
许多实验室中的标准操作在生产中都是不实用或者不经强度等条件下才能保持。
想着这些限制(bearing in mind),如果要用到所有可用的科学方法以发挥最佳的效果就需要更多的创造性。
也明显的是,没有一种独特的、理想的、普遍适用的操作或者仅是操作顺序可以推荐;对一个特定的问题应当以最适宜的方式把单个单元操作结合起来。
6.2 粒子的分离在发酵终点,多数情况下第一步是将固体(通常是细胞,但也可以是在一个特定支持物上的细胞或者酶,不包括反应培养基固体组分)从几乎一直是水溶液的连续均匀的液体系统中分离出来。
与这个分离相关的一些细胞特性列于表 6.1;注意,细胞的比重不比fermentation broth 大很多。
细胞的大小也给细菌带来了困难,但是比较大的细胞更容易分离,有时候甚至只需要简单的定位于倾析器。
分离的容易性取决于fermentation broth的性质,它的pH、温度等等,在许多情况下,通过添加助滤剂、絮凝剂的等等进行改进(见后面)。
表 6.2给出了分离方法的大体分类。
6.2.1 过滤这个是分离filamentous fungi和fermentation broth中的filamentous bacteria(例如,链霉菌)所使用的最广泛和最典型的方法。
它也可以用于酵母絮凝物的分离。
根据机理,过滤可以采用表面过滤或者深层过滤;或者离心过滤;所有情况下的驱动力都是压力,由超压产生或者由真空产生。
过滤的速率,如在一定时间内收集的滤液的体积,是过滤面积、液体的黏度和通过过滤基质的压力降以及(deposited filter cake)沉积的滤饼的作用。
过滤基质与滤饼filter cake的抗性( resistance) 因此是关键的,决定了它的可压性(compressibility)。
对于不可压的filter cake滤饼,过滤速率与压力无关,但是多数生物材料是可压的,所以滤饼的抗性随着时间而增大而与过滤和滤饼形成过程中增大的总体抗性无关。
错流过滤实现了过滤流的巨大的改进,在错流过滤中,固体不经过过滤器而通过跨膜的湍流保持悬浮状态。
这可以通过安排悬浮物流经膜来实现或者通过在过滤器中固定移动的blades or impellor来实现。
简单的平板过滤广泛用于液体的澄清,也可以用于过滤少量的悬浮物,但是它们的载量是有限的;有时使用filer-press assemblies 尤其对于分批操作。
旋转鼓式真空过滤器大概是从fermentation broth分离微生物最为广泛使用的装置;在这些过滤器中,过滤部分是一个旋转的鼓维持在减少的内压下。
这个鼓转到液体中进行过滤,它的连续转动使滤饼层进行重要的后续操作,如图 6.1所示。
为了避免在过滤器表面形成生物体增加过滤的抗性,这种过滤器常常fitted with a knife discharge,像图中所描绘的;if a mycelium which forms a coherent carpet is being seperated, it can be lifted from the filter by strings.常预先用助滤剂覆盖(precoate)鼓,有助于防止阻塞并且保持一个恒定的压力降。
最主要的优点是以最小的升温、低的动力消耗及将过滤与洗涤和部分去水(dewatering)相结合而有效过滤;但是助滤剂被过滤掉的物质所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缺点。
也可以使用在正压下操作的旋转过滤器。
而带式过滤器(belt filter)是对原理明显的改动,非常适于需要大量洗涤的易过滤的沉淀物。
带式过滤器可以与 a press结合以促进除水。
6.2.2 离心细菌往往由于太小而不能由简单的过滤基质进行分离,但通过离心进行分离也是困难的因为粒子与悬浮液之间密度的微小差异。
经常采用离心分离蛋白质沉淀也有类似的困难。
离心机的效果可以特征表达为:(方程式)在表达式中,Q=体积进料速率、d=粒子直径、Δρ=密度差、g=重力加速度、F=沉淀面积、η=黏度、R=radius、ω=角速度及n=每分钟的转速。
公式∑=FZ在比较不同的离心机的时候是有用的。
因为F随着转子旋转(axial)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而Z随着转子的直径和速度增加而增加,通过采用长转子(F)或者快的、宽转子(Z)可以改进分离效果;可获得的Z值受到结构材料的限制。
图 6.2 列出了一些转子的安排方式,不同安排方式的关键特点总结在表 6.3中。
所有的设计都有单独的缺点,添加上成本(包括维护)、动力消耗及温度升高(除过结合冷冻)这些总体缺点。
6.2.3 絮凝和浮选既然细菌的微小细胞大小使从fermentation broth中对它们进行回收变得非常困难,甚至通过离心的方法,那么可以采用絮凝实现一种改进;粒子的沉淀速率随着粒子直径的增大而增大(Stokes’s 法则)。
絮凝可以是可逆的,如果细胞表面的电荷能够被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也可以是不可逆的,如果带电的多聚分子在细胞之间形成桥。
因此絮凝剂就包括无机盐、矿物水胶体、有机polyelectrolytes.除了取决于絮凝剂的选择,絮凝作用还取决于这样的其他一些因素如细胞的性质(生理年龄)、离子环境、温度及表面shear stress。
如果没有形成一个足够紧密的絮凝物,那么可以采用浮选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小的气泡吸收并进入到微生物中。
这种分离取决于气泡的大小;气体可以鼓泡产生或者(更好的)非常精致的气泡可以由溶解的气体释放过多的压力来产生或者通过电解作用。
不可溶的“收集物质”如长链脂肪酸或者胺可以促使一个稳定的肥皂泡的形成,而且收集在肥皂泡层的粒子能被除去。
在某些情况下,絮凝和浮选的联合使用非常有效地用于回收生物体。
6.3 细胞破碎6.3.1 微生物由于细胞壁的强度和高的内在渗透压,破碎微生物常常是困难的;粒子太小而不能采用简单的机械手段如碾碎而获得必要的强力。
同时,细胞破碎不能破坏所需要的细胞组分,但通常所作的要求是矛盾的。
分解微生物的方法总结于图 6.3中。
它们的作用效果通常以破碎的细胞的悬浮液中回收的细胞酶的活性水平来证实(assessed),与以破坏程度衡量破坏效率相结合。
机械方法机械方法采用的是shear(在球磨机、胶磨机中搅碎)、压力和释放压力(匀浆机)及超声波。
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是采用高压紧接着突然的解压,是由细胞悬浮液流经fine nozzle管口的结果。
其中的一种处理方法如图6.4所示。
这里,破碎是由hydrodynamic shear 和空穴现象导致的。
超声波主要通过空穴现象而作用,但主要用于实验室,因为在大规模中,热量的除去是困难的。
也可以采用加热、化学或者酶方法来破坏细胞。
其中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就是干燥,它引起细胞壁结构的变化而且常常可以用缓冲液或者盐溶液对细胞物质进行后续提取;一个著名的程序就是将细胞导入过量的冷丙酮中以制备“丙酮粉”。
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引起细胞裂解,如盐或者表面活性剂、或者渗透压冲击、或者采用合适的裂解酶,现在可利用的裂解酶的种类非常多而且可以与所要处理的微生物的具体性质相匹配。
采用所有的方法并进行比较,细胞破碎后活性细胞酶的回收效果经酶处理和超声波处理为最好;加热或者渗透方法次之,而机械法破碎通常效果最差。
6.3.2 植物和动物细胞来自动物组织或者植物的细胞通常不稳定且更容易通过机械方法破碎。
如果物质首先经过冷冻,就可采用额外的shear方法,而合适的酶就可以帮助从动物或者植物中进行提取。
在技术上,人们非常关注通过合适的裂解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处理来提高所有植物提取量而不是传统的提取方法。
6.4 提取方法当用于生物产品时,提取同时具有分离和浓缩的作用。
对于回收亲脂性物质尤为有用,不管这些物质最初是胞外的还是通过对细胞的合适处理而释放出来的。
含有目标物的溶液或者甚至是悬浮液与不相溶的溶剂相混合,产物在这个溶剂中是更易溶解的而且更容易进行特异回收。
物质在这两相中的分配由它的特征分配系数K控制:K=A相中物质的浓度/B相中物质的浓度然而,任何实际的提取过程的系数还取决于达平衡时两相…to的相对体积。
由简单的计算可知,当以一定体积的溶剂萃取某一物质时,如果将溶剂分成若干等分,分数次相继进行,则萃取的效率较高;而当欲差别地萃取某一种组分,而非其他组分时,则反萃取必能提高选择性。
这样,液-液萃取可以单步进行(如果分配系数是非常理想的),通过多步顺流萃取或者逆流萃取(最复杂的处理过程但是能够很好的处理混合物)。
在回收抗生素时,溶剂萃取是在除去细胞或者细胞碎片后的早期步骤。
全发酵液的萃取也可采用萃取-倾析器,萃取柱或者用到离心机的混合澄清器。
图 6.5示例了一个从发酵液中回收抗生素的全发酵液提取过程。
全发酵液回收方法明显的减少了回收步骤,这样应该会减少步步损失尽管萃取过程由于细胞的存在会被削弱impaired。
减少了产物滞留于水溶液相中的时间,在水相中产物的降解是非常快的,这也是一个优点。
从细胞或者细胞碎片中分离酶可以采用水溶液多相系统进行萃取。
细胞碎片和酶分配在水溶液的聚乙二醇-葡聚糖混合物中,其形成分离相且因此可以容易的分离开。
这个方法避免了在离心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小粒子尺寸dimension)而且产量高。
6.5 浓缩方法生物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低浓度产物通过初始分离步骤而被浓缩,如在萃取过程(见上),但一般在经济纯化之前必须进一步浓缩。
又由于许多产物的脆弱性,对它们浓缩的方法必须非常温和。
一些适宜的方法包括:萃取(已经考虑到了)蒸发膜处理过程离子交换法吸收法6.5.1 蒸发蒸发常用于溶剂提取所得到的溶液,在这种情况下,小心的处理以回收蒸发的溶剂是必要的;因为蒸发产生高的特殊的热量,当用于水溶液制备物时,需要更为关键的处理。
全发酵液的直接蒸发常用于制备相对低级的产物,…due 通常采用某种喷雾干燥的方法。
非常普遍的是,采用短滞留时间的蒸发器以减少由于热不稳定性而引起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