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太乙(玉清)明目功” 周壮

合集下载

南宗武当太乙功的抗寒能力

南宗武当太乙功的抗寒能力

南宗武当太乙功的抗寒能力太乙气功乃全真派南宗武当太乙门修炼之术,有着千年历史,为道家正宗内丹派传统养生内功。

不畏风寒,这是太乙功很明显的特点之一。

一般气功都主张避风,而太乙功连霜雪都不怕,何况风乎!《太乙金华宗旨》在“回光证验章”第六篇指出:“静中绵绵无间,神情悦豫,如醉如浴。

此为遍体阳和,金华乍吐也。

既而万类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

此为心体开明,金华正放也。

既而遍体充实。

不畏风霜。

”事实上,正宗道家气功,炼到一定阶段,都可达到单衣过冬。

丹经中这段话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去验证。

“静中绵绵无间,神情悦豫,如醉如浴。

”这是修炼金丹大道的第一层次,标准是“遍体阳和”。

“既而万类俱寂,皓月中天。

”这是修炼金丹大道的第二个层次,其标准是“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

”“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

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

”这是修炼金丹大道的第三个层次。

标准是“遍体充实,不畏风霜。

”即周身内气充盈,元气充足,不畏寒冷,甚至身着单衣也可过冬。

太乙功在命功阶段主要是炼气。

命功以培养元气为本。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钟吕传道集》曰:“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病。

”育丹功中的三眼内视法,对于培养元气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功法是:站无极桩。

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柔弱婴儿。

整个姿势以舒适自然为度。

排除杂念。

运用三眼之神光内视丹田。

也就是将意念止于丹田,止中有观,观中有止。

培养元气,只炼人体自身内气是不够的。

还必须外气内收,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

天地人三才之正气合而为一。

外气内收,功法甚多,现介绍如下几种主要功法:其一、采气法。

是外气内收的主要功法。

如丹田采气法。

其功法是:站无极桩。

第一步炼丹田开合法,为丹田采气打下基础。

丹田开合时,呼吸、意念和手的动作要配合一致。

全身要柔和,意念不可重。

慢慢做到丹田自然地随着呼吸一开一合。

第二步炼丹田采气。

初炼时要配合鼻的呼吸,慢慢忘掉鼻呼吸,好像是丹田在呼吸。

随着呼吸,外气源源而来,进入丹田。

武当·太乙内丹功

武当·太乙内丹功

武当·太乙内丹功以武学打开世界第一部分育丹功第一节预备功姿势:两脚平行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膝微曲。

松胯,腹微收。

身直,头正。

微收下腭。

上下齿轻轻扣拢,口微含,眼微闭。

松肩,两手自然下垂。

整个姿势要以舒适自然为度。

此为无极桩。

呼吸:自然。

功法: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排除杂念,静站三分钟。

第二节放松法(一)三面放松法:所谓三面即身体的前面、背面和侧面(两侧包括手在内)。

炼功时,先放松前面,意想从头顶百会松,面部松、胸部松、两脚前面松、一直松到脚心涌泉,同时默念“松”字。

最后放松两侧,还是放头顶松到脚心,同时默念“松”字。

按前面、后面、侧面的顺序,三面各放松一次为一遍,共做八遍。

(二)整体放松法:炼功时,意想整个身体从头松到脚,同时默念“松”字。

反复做八遍。

第三节洗髓法炼功时,意想一股清泉从头顶往下淋洗,一直洗到脚心,淋洗时,是从外到内逐层淋洗;1洗皮肤,2洗肌肉,3洗血液,4洗内脏,5洗骨髓。

淋洗时,意想将身体从外到内的浊气、病气、废气等洗干净,有病处应多洗,从外到内逐层洗完为一遍共洗三遍,初练时不管呼吸。

待功法熟练后,再配合呼吸:即呼气时意想清泉从头往下洗,还是洗三遍,不宜多洗,因此法为泻。

少洗有益,多洗有害。

第四节毛孔采气法吸气时,意想全身毛孔张开,将新鲜空气从毛孔吸入;呼气时,意想周身毛孔闭拢,将外气收于体内。

忘掉口鼻呼吸,用毛孔呼吸代替口鼻呼吸。

共呼吸八次,此法为补,多采也可。

第五节丹田聚气法吸气时,意想毛孔及体内各个细胞均在吸气;呼气时,意想将周身之气聚于丹田(脐下一掌处)。

越聚越拢,逐渐在丹田部位形成一热气团(不可追求,意想成一热气团就可以了)。

呼吸八次。

第六节丹田运气法先将丹田看成是一点,再意想丹田的热气团围绕丹田这个点运转,先按顺时针方向运转三十二圈,再反时针方向运转三十二圈。

运转时,意念不要过重。

一顺一反各运转三十二圈为一遍,共八遍。

第七节丹田内视法内视时,要用三眼内视,人只有两眼,第三眼为额部正中有小窝处的天目。

武当松溪派铁松门静功手印及桩功

武当松溪派铁松门静功手印及桩功

武当松溪派铁松门静功手印及桩功/xqld/printpage.asp?boardid=16&ID=217静功(太素练形法)一、元明执印姿式:自然盘坐,单、双盘、散盘均可,坐椅、凳、沙发亦可。

两手重叠,掌心向上,两手大拇指相对。

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

置于下丹田(大腿根部、小腹处)。

意念:不做任何观想,无有意念。

注释:元明,即指体内的元阴元阳。

此功则是以先天肾水为元阳动力,运化于全身。

此式中两大拇指相对,调动手太阴肺经,肺主平衡,起于寅时,合于身中气机交注的十二时之运化;调动自身的元气,使真元之气的阴阳两大脉得到充实。

因手印的姿势作用启动了肺金。

祖国医学中子水来顾金田,气功的传统用语为水撞金轮。

其作用即是传统功中的脉轮修持,使法轮常转。

溶于内景,调节了气肺交注过程中的动中八触,演示了脏象。

二、坎离印姿式:自然盘、单盘、双盘均可。

两手掌分别扶在两脚掌心处。

意念:无需意守。

注释:此式为心肾相交内气循行法。

劳宫与涌泉相合,调节自身气机合顺,使体内“离火为心”的气机下注,“坎水为肾”的气机上腾,阴阳二气交注周宫行于自身。

故名坎离印。

三、日月合机印姿式:自然盘坐。

单、双盘,散坐皆可。

两手仰放于腿上,掌心向上,五指自然屈伸,大拇指和中指相扣;腕部放于膝盖弯曲处。

意念:意守虚无,不做任何观想。

注释:日月代表阴阳,日月合机喻为阴阳两大气脉,在行功调节时,运化交注平衡,故名日月合机。

此姿式手的大指与中指扣合,是传统气功中的金乘火相产真形的内景行功。

掌心向上以启动气机,调动大拇指行太阴经脉,合于中指心火,调节全身气脉,以顺阴阳之道,用来启动内景与内气循行相合,达到修真的某个层次。

四、子午结印坐式姿式:自然盘坐。

单、双盘,散坐皆可。

坐椅、凳、沙发亦可,最好是双盘入坐。

两手环扣,左手大拇指扣在左手的中指指尖处。

右手大指插入左手虎口,扣在左手无名指指根纹处,右手中指扣在左手无名指根节处。

其他余指合扣蜷起。

意念:意想丹田处有一个如蛋黄大小、形状的颗粒,久观而后,发出太阳般的光。

武当太乙内丹功

武当太乙内丹功

武当太乙(纯阳)内丹术(站桩)育丹功第一节预备功姿势:两脚平行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宽,两膝微曲。

腹微收。

身直,头正。

微收下腭。

上下齿轻轻扣拢,口微合,眼微闭。

松肩,两手臂自然下垂。

整个姿势要以舒适自然为度。

此为无极桩。

呼吸:自然呼吸。

功法: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排除杂念,意守两手心劳宫穴,静站三分钟。

【说明】:意守劳宫有定心安神之作用, 比意守其他穴位更易于入静。

乃太乙门秘法。

第二节放松法(一)三面放松法:所谓三面即身体的前面、背面和侧面(两侧,包括手在内)。

炼功时,先放松前面,意想从头顶百会松,面部松、胸腹部松、两脚前面松、一直松到脚心涌泉,同时默念“松”字。

再松背面,由头顶百会经脑的后面、背、脚的后面,一直松到脚心涌泉。

同时默念“松”字。

最后放松两侧,还是从头顶松到脚心,同时默念“松”字。

按前面、后面、侧面的顺序,三面各放松一次为一遍,共八遍。

(二)整体放松法:炼功时,意想整个身体从头松到脚,同时默念“松”字。

反复做八遍。

【说明】:一、以上两种功法,初炼时不管呼吸。

待功法熟练后,再配合呼吸,即呼气时,意想放松,并默念“松”字。

二、功法熟练后,可直接炼整体放松法。

炼功时,要求全身柔和,一点不用劲。

三面放松,主要炼肌肉的放松。

整体放松,不仅炼肌肉的放松,更重要的是炼身体内部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各系统的放松。

五脏六腑,经络血管,里里外外,无一不轻松柔和。

越轻松柔和全身气血就越通泰,周身气血畅通,全身细胞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同时还可顺利排除人体内的废物,有利于新陈代谢,增强全身各细胞的生命活力,从而延长人体寿命。

放松法分两层炼:一从体外到体内,无处不放松,不柔和。

使周身气血通泰,利于排除病气,对治疗慢性病,有良好的功效;二从头松到脚。

引导气血下行,对治疗头部和心血疾病,以及消炎去肿毒,有着积极意义。

第三节洗髓法本功从外到内,分五层洗。

炼功时,意想太空中,有一股清泉,从头顶往下淋洗,好像沐浴一样,从头一直洗到脚心。

周壮养生医疗功

周壮养生医疗功

周壮养生医疗功第一节梳头姿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

已学纯阳内丹功者,以站无极桩为好,但不可闭眼。

本功不要求闭眼。

呼吸:自然呼吸。

全套功法都是自然呼吸。

功法:两手十指自然张开,并弯曲。

用十指梳头,从前额发际处,向脑后梳,为一次,重复梳八次。

第二节揉头和拍头接上势。

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

先炼揉头,双掌放在头部前面,从头部前面,轻轻向脑后揉摩,为一次。

重复揉摩八次。

揉头时,双掌要柔和,但要稍微用点力。

再用左手掌放在脑后部,一左一右,来回揉摩,重复八遍。

又换为右手掌放在脑后部,一左一右揉摩八遍。

接着炼拍头。

拍头时,双掌放在头部前面,还是从头部前面,轻轻拍向脑后,为一遍,重复拍八遍。

接着,左手掌轻轻拍脑后部八次,再换为右手掌轻轻拍脑后部八次。

拍头时,只能微微用力,绝不可力重,以免引起头昏。

脑是人的思想意识、知觉、记忆、人格、个性、语言、行为、运动等活动的最高中枢,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梳头”、“揉头”和“拍头”,使头部气血通泰,脑细胞得到充分的营养,以增强脑细胞的活力,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开发智力,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同时,从脑部出来的十二对脑神经,遍布全身,以协调人体各组织、各器官、各系统的机能。

若某一脑神经的机能减弱,就会影响人体相应器官的正常机能。

脑后部入脑内,是小脑和延脑,而脊髓又是延脑的延续,脑与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内各种活动的调节中枢。

揉、拍脑后部,对小脑、延髓是一种积极的锻炼。

值得人们注意的是,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百分之二左右,但它所消耗的氧气,却占全身的百分之二十,那怕短时间的脑部血流中断,也会造成脑细胞因缺氧而受损伤。

血液中的葡萄糖是脑细胞的主要能源,若进入脑部的血液葡萄糖含量过低,严重的会引起精神错乱、意识丧失及痴呆。

常见的老年痴呆证,与脑部血液缺乏葡萄糖,大有关系。

当人们专心工作和学习时,脑所消耗的氧气和血液葡萄糖较多,时间久了,人就有些疲乏。

武当太乙内丹功之第四部周天功

武当太乙内丹功之第四部周天功

武当太乙内丹功之第四部周天功第一节小周天功1、通任脉法本功任脉运行路线,是从祖窍沿胸腹部直达会阴。

站太极桩,自然呼吸。

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祖窍直线下行,经胸腹部直达会阴。

暂不管吸气。

意念不要重。

反复练习八遍。

2、通督脉法本功督脉运行路线,是从会阴沿脊椎经头顶直达祖窍。

吸气时,意想内气从会阴沿脊椎上行,经头顶百会直达祖窍。

暂不管呼气。

意念不要重,反复进行八遍。

3、通小周天法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祖窍沿任脉下行至会阴;吸气时,意想内气从会阴沿督脉上行至祖窍。

再呼气时,内气又从祖窍到会阴;再吸气时,内气又从会阴到祖窍。

如此反复进行八遍或八的倍数。

第二节大周天功1、通心包经法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祖窍直线下行到膻中。

从膻中分左右两条路线,过乳房经腋下,沿两手内侧经手腕直达中指端。

暂不管吸气,反复进行八遍。

2、通三焦经法吸气时,意想内气从两手无名指端经手背同时上行,沿两手外侧过肘尖到肩端,再上行颈部沿耳后并绕耳半圈,再过眼眶而达祖窍。

暂不管呼气,反复进行八遍。

3、心包经三焦经合练法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祖窍直线下行到膻中,再从膻中分左右两条路线,过乳房经腋下,沿两手内侧经手腕直达中指端。

吸气时,意想内气从两手无名指端,经手背沿两手外侧上行到肩端,过颈部绕耳后半圈,经眼眶下而达祖窍。

如此反复运行八遍。

4、通任脉肾经法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祖窍沿任脉下行直达丹田。

再从丹田分两条线沿两大腿、小腿内侧下行,直达脚心涌泉穴。

暂不管吸气。

如此反复运行八遍。

5、通督脉膀胱经法吸气时,意想内气从两脚心同时经足外踝沿小腿后面,过委中穴,再沿两大腿后面上行至脊椎尾端的长强会合,并沿脊椎上行入脑经头顶百会直达两眼间的祖窍。

暂不管呼气。

反复进行八遍。

6、任脉肾经及督脉膀胱经合练法呼气时,意想内气从祖窍直线下行,沿任脉至丹田;再从丹田分两条路线,沿两腿内侧一直运行到脚心涌泉穴。

吸气时,意想内气从两脚心经足外踝,沿两腿后面上行至尾椎会合,并沿脊椎上行,过百会而达祖窍。

武当太乙门内功秘籍

武当太乙门内功秘籍

武当太乙门内功秘籍此功是于1990年前后从武当太乙铁松别派第十三代掌门李兆生(真阳)先生处学得。

此功并非社会上的流行气功,而是明代武林九脉合真后,融汇了各大名门正派内功精华而成的武功与修真一体的传统内功。

这里记载的只不过是本门功法的九牛一毛,但如习练有成,亦足以惊世骇俗。

静功(太素练形法)一、元明执印姿式:自然盘坐,单、双盘、散盘均可,坐椅、凳、沙发亦可。

两手重叠,掌心向上,两手大拇指相对。

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

置于下丹田(大腿根部、小腹处)。

意念:不做任何观想,无有意念。

注释:元明,即指体内的元阴元阳。

此功则是以先天肾水为元阳动力,运化于全身。

此式中两大拇指相对,调动手太阴肺经,肺主平衡,起于寅时,合于身中气机交注的十二时之运化;调动自身的元气,使真元之气的阴阳两大脉得到充实。

因手印的姿势作用启动了肺金。

祖国医学中子水来顾金田,气功的传统用语为水撞金轮。

其作用即是传统功中的脉轮修持,使**常转。

溶于内景,调节了气肺交注过程中的动中八触,演示了脏象。

二、坎离印姿式:自然盘、单盘、双盘均可。

两手掌分别扶在两脚掌心处。

意念:无需意守。

注释:此式为心肾相交内气循行法。

劳宫与涌泉相合,调节自身气机合顺,使体内“离火为心”的气机下注,“坎水为肾”的气机上腾,阴阳二气交注周宫行于自身。

故名坎离印。

三、日月合机印姿式:自然盘坐。

单、双盘,散坐皆可。

两手仰放于腿上,掌心向上,五指自然屈伸,大拇指和中指相扣;腕部放于膝盖弯曲处。

意念:意守虚无,不做任何观想。

注释:日月代表阴阳,日月合机喻为阴阳两大气脉,在行功调节时,运化交注平衡,故名日月合机。

此姿式手的大指与中指扣合,是传统气功中的金乘火相产真形的内景行功。

掌心向上以启动气机,调动大拇指行太阴经脉,合于中指心火,调节全身气脉,以顺阴阳之道,用来启动内景与内气循行相合,达到修真的某个层次。

四、子午结印坐式姿式:自然盘坐。

单、双盘,散坐皆可。

坐椅、凳、沙发亦可,最好是双盘入坐。

论太极桩功--栖心子(武当太乙桩功)

论太极桩功--栖心子(武当太乙桩功)

论太极桩功--栖心子(武当太乙桩功)论太极桩功/栖心子千百年来,传统武术在漫长的历史流传过程中,从零星闪烁的远古,到群星光芒的今天,形成了当今的众多的门派。

能够使他们延续、发展到今天的动力是什么呢?内功!内功是传统武术的精华所在,而内功的具体修炼方式是以站桩功的方式来完成的。

站桩功是传统武术内练能力的基础。

习练者在站桩中,通过思维意识的运用,而进入意识相对的静止状态,从中实现人体的阴阳平衡、开通经络、调和气血、补养元气,达到培本固元地目的。

通过在桩功中的锻炼,才能使体内真气的运动自如,通过心法的应用才能进入静定的状态,才能达到天地人三合一的境界。

在众多的桩法中,首当典范的是太极桩,在很多的门派中都有太极桩之名,然而,名虽相同,而实质的内容却各有所别。

武当太乙门密传丹派的太极桩无论在练法还是在功效上均有突出的特点:(1)历史久远,功效稳定(与盘古桩、混元桩共称三大古老桩法)(2)武道同修,内外齐举(改造人体能力极强,软硬轻各项功能齐备)。

(3)简单易学,功夫上身快等优点。

(4)功理、功法明确,遵循太极理法。

现就武当密传丹法的太极桩内涵论述于下:一、浅谈太极理法“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

”阴阳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性。

它既相对,又相融。

相对者,阴极必反,阳极必变者是也。

相融者,阴阳相抱,则万物必昌。

此乃万古不变之理也,也是道的基础。

这就是道家著名的太极理论之精髓。

太极之名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中所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清代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都说出了太极的含义:即太极是由无极演化而生,是阴阳的本性。

在自然界的表象即是天地、白天、黑夜。

所以古人在不断地总结完善这一学说,最终得出:“天下万物皆可分阴分阳”。

并且用它来帮助人们观察和了解、认识事物及其发展,把阴阳对立统一的辨证理论体系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太极理法主要讲的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当太乙(玉清)明目功”周壮
白天(卯时到申时)练习。

练时需面对东南方巽位。

一、太虚无极(起势):
1、姿势:自然站立,两脚与肩等宽,双膝微曲,两臂自然下垂,十指自然弯曲,下颌微收,两齿轻闭,双目微合;自然舒适,自由自在。

此为“太虚桩”,是本功的总势。

2、功境:全身的皮肤、肌肉、骨骼、关节、血脉以及每一个毛孔放松,从上往下,由里往外,一层层地放松。

全身犹如浸在温暖的春风中。

大约放松1分钟。

接着意守劳宫穴静站2分钟。

3、呼吸:自然呼吸。

二、巽风初起:
1、姿势:站“太虚桩”,两手从体侧上升至头顶,呈抱球状,(两手相距一尺左右,掌心斜向下45度)略停。

经体前缓缓下落。

2、功境:朗朗晴空,东南方碧气成云,缓缓下降,由头顶百会穴进入体内,经中脉下降至会阴穴。

然后分成两支,由大腿、膝关节、小腿、踝关节的中央位置下降至涌泉穴。

两手下行的速度要与意念的速度一致。

3、回复“太虚桩”。

意想碧气过后全身上下内外全都充满了青碧色的气光。

4、呼吸:自然呼吸。

三、休门传真:
1、姿势:接上式,两手心相对,与肩同宽,正体前缓缓抬起,至与肩平,停置不动。

2、功境:意想自涌泉穴升起一团白光,至足跟并沿着腿的中心上升,速度与两手上升的速度一致,至会阴穴合二为一,成为一团大的白光团。

白光团由会阴穴沿中脉上升至中丹田(膻中穴入内一寸三分)。

当两手上升到与肩同高时,白光团分而为二,沿着手臂中心行至劳宫穴,白光汇聚于两手之中。

意含集中在这团白光上。

渐渐两手也融化于白光之中。

3、呼吸:自然呼吸。

4、保持3分钟左右。

四、两仪开合:
1 、姿势:接上式,两手置于胸前,手心相对,与肩等宽。

两手向中间慢慢地靠拢,当移动至两手相距约5厘米时,两手轻轻拉开,返回原处。

如此一开一合为1次,连续做18次。

2、功境:意想两手间的白光团随着两手的一开一合,互相感应也一开一合。

3、呼吸:两手相合时呼气,两手分开时吸气。

五、扶正驱邪:
1、姿势:接上式,两手合拢时,翻手心向上,在胸前如捧物状,向上移动,使两手心正对双眼,手眼相距约5厘米。

手停在眼前不动,约3分钟。

接着,两手慢慢向外向下斜向拉出约20厘米。

然后,两手上抬至手心与眼同高,再向眼部运动。

恢复至原来的位置。

如此一贯一拉,连续做9次。

2、功境:两手捧气贯目时,意想两手各捧着一团白光,发出灵气,灵光照亮双眼。

两手拉气时,意想手中的灵气、灵光把眼内病气拉出体外,并被灵气、灵光驱散;两手返回时,意想手中灵气、灵光灌入双眼,使双眼明亮闪烁。

3、呼吸:拉气时配合呼气,贯气时配合吸气,两手捧气时自然呼吸。

六、运止转睛:
1、姿势:接上式,两手对准两眼,手眼相距约5厘米,两眼睁开,两手心对准眼珠。

两手向上微微
2、功境:意念眼随着两手灵气、灵光在运转,调整视觉功能。

3、呼吸:自然呼吸。

七、远视近视:
1、姿势:站“太虚桩”。

2、功境:先望任一远物1分钟。

再看自己的手掌半分钟。

一远一近,连续看两遍。

3、呼吸:自然呼吸。

八、点穴按摩:
1、姿势:立“太虚桩”,微闭双眼。

(1)以食指轻轻按住光明穴,顺时针、逆时针各转动按摩9圈。

(2)以中指轻轻按住睛明穴,顺时针、逆时针各转动按摩9圈。

(3)再以拇指点颧骨穴,正、反各9圈。

(4)以中指和食指捏成剑指,轻揉眼眶,正、反各9圈。

(5)以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耳垂,静立1分钟。

(6)以食指轻轻点按太阳穴,静立1分钟。

2、功境:点按到哪一处,就意守哪一处。

静立时,意守要轻,要似守非守。

3、呼吸:自然呼吸。

九、舒肝醒目:
1、姿势:接上式,两臂由体侧抬起,与肩同宽,呈“一”字状,两手捏成“醒肝印”,即:两手食指自然伸直,拇指点在食指第二指节,其余三指握于掌心。

2、功境:吸气于中丹田,吸满气后闭气,到不能忍受时,仰面向天,怒目长啸,将胸中之气尽数吐出体外。

在呼气的同时,发“嘘”音。

3、呼吸:如此吸闭呼,共做3次。

十、玄武养真:
1、姿势:接上式,两手叉腰,四指朝前,拇指在后,点在腰部肾俞穴上。

两手拇指随呼吸起落运行,吸气时向内轻轻推送,呼气时拇指随之还原。

一送一归连续动作18次。

两手翻转,使手心向外,半握拳,指尖不接触掌心,外劳宫贴肾俞穴,静站3分钟。

2、功境:吸气时,意想下按处随之鼓起;呼气时,意想下按处随之鼓起;呼气时,意想下按处随之落下。

静站时细心体会两肾的起落运行、真气充盈鼓荡的妙境。

3、呼吸:自然呼吸。

十一、凝光归圆(收功):
1、姿势:站“太虚桩”。

2、功境:意守丹田,3—5分钟。

3、呼吸:自然呼吸。

注意事项:
1、本功以“松静自然”为总则。

站桩时以舒服自然为度。

2、凡是意守的部分,意念万不能重,要似守而非守。

3、练功时应保持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大喜、大悲、大怒之后切勿练习。

4、过饥、过饱不宜练功。

5、雷雨天不可练功,以免惊功。

若遇惊功,不可惊慌害怕,要保持镇定,找出惊功的原因,并使心情慢慢地平静下来。

且意守丹田数分钟。

6、户外练功时,应选空气好、较安静的地方。

室内练功时,要注意空气的流通。

7、练功时,最好不带眼镜。

平时也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使眼睛过于疲劳。

当视力提高后,原先的眼镜一定不能带。

8、忧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三代内有精神病遗传史者和大出血后及大手术后伤口未愈者万勿练功。

9、本功每次练功时在40分钟左右,稍长亦可,以不疲劳为度。

10、练功前后,都要活动一下身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