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名著阅读

合集下载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练习及答案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练习及答案

《城南旧事》名著阅读题一、选择题1.下列不是出自《城南旧事》中的故事是()A.惠安馆B.驴打滚儿C.追寻母亲的足迹D.我们看海去2.下列不是出自《城南旧事》中的人物是()A.英子B.妞儿C.桑桑D.小栓子3.《城南旧事·惠安馆》中秀贞“疯了”的原因是()A.“小桂子”刚生下来就被扔了。

B.思康一去不返。

C.秀贞母亲阻挠秀贞嫁给思康4.下面一段话中的“她”是().“我不是瞎说,我知道你亲妈在哪儿,就在不远。

”我又搂着她的脖子在她的耳边小声说:“我一定要带你去,你亲妈说的,叫我看见你就带你去,就是,不错,脖子后面有块青记的嘛!”A.英子B.妞儿C.小栓子D.方德成5.《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中的陌生人最后一次见英子时送的礼物是()A.小铜佛B.金镯子C.一串象牙佛珠D.玻璃球6.下面一段话描写的人物是()圆圆扁扁的脸,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就很合适地露出来,左嘴巴还有一处酒窝,随着笑声打旋儿。

A.兰姨娘B.宋妈C.英子母亲D.秀贞7.使兰姨娘和德先在一起的人是()A.英子B.宋妈C.英子爸爸D.英子妈妈8.下面不是英子和兰姨娘、德先叔一起时发生的故事是()(A.提西瓜灯逛莲花灯B.去看电影C.到三贝子花园玩D.吃驴打滚儿9.下面一段话中的人物是()“乡下人有你这好命儿他成年价给人看牛哪!”她说着停下了手里的活儿,举起锥子在头发里划几下,自言自语地说:“今年个,可得回家看看了,心里老不顺序。

”她说完愣愣的,不知在想什么。

A.秀贞妈妈B.宋妈C.兰姨娘D.秀贞10.下面不是发生在新帘子胡同时的故事是:()A.我们看海去B.兰姨娘C.驴打滚儿D.惠安馆11.宋妈一双儿女的最终结局是()A.双双走失B.双双送人C.双双溺水而死D.儿子溺水,女儿被送人12.英子小学毕业时参加毕业典礼时衣襟上别的花是()A.夹竹桃B.石榴花C.白缨花D.栀子花^13.下面对《城南旧事》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英子帮助秀贞和妞儿相认之后,为了帮助秀贞,英子还偷偷从家中偷了母亲的金镯子给他们做盘缠,但两人不幸命丧火车轮下。

名著阅读《城南旧事》导读课 教案

名著阅读《城南旧事》导读课 教案

名著阅读《城南旧事》导读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内容。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通过走进故事、走近人物、走进情节等方式回忆情节,交流独特的阅读感受,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文字的精妙,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影音导:一首美丽的歌谣《送别》曾伴随着我童年远去的足音,在一次次离别之际,给过我无限感动。

可我从来不知道这凄美动人的歌声背后还有一段《城南旧事》,不知道有一位名叫林海音的女作家深怀着新旧时代交杂的那份感伤,以童年的记忆写下了20世纪20年代北平城南的人情风物。

而这幅那个年代的北京风俗画,又以清新、淡雅、童稚的笔触,勾画出了普通百姓的命运遭际。

让我们一起走近----林海音……(看课件)二、阅读指导:1、看封面猜测内容2、初读浏览:了解大体内容。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目录、作者序言、摘要介绍、书后评论,从目录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先睹为快……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小结:《城南旧事》中,林海音化身为英子成就了自己半个世纪的怀乡梦。

她以一个孩子纯净得容不下任何尘埃的眼眸,给这个世界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明朗。

成人世界的痛苦与挣扎于是就滤去了浮世悲欢,还原成了生命的本来模样。

疯子也好,贼也罢。

贫穷也好,富庶也罢。

此时也褪去了世俗的烙印,取而代之的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的生命。

让我们走进《城南旧事》……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经过(课件----照片)3、细读品味:阅读方法指导(节选段落课件)A、节选段落示范指导:圈点勾划、写批注勾画出自己感触较深的词句,写下自己的见解----品味精妙、感想体会、不同见解等(课件展示)B、方法练习:同学们,你们读这本书的时候,有哪些片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1)你也可以像老师这样阅读: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5分钟时间,开始吧-----2)把你的感受与大家分享:指名同学在全班分享4、写读书感悟—--收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城南旧事》说:这是作者林海音的传记式小说,写了5个故事。

城南旧事阅读题和答案解析

城南旧事阅读题和答案解析

《城南旧事》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1.《城南旧事》这本书是由(林海音)写的,原名林含音,小名(英子)。

2.这本书主要写了她()时候的故事。

3.在“惠安馆”一章当中妈妈叫“惠安馆”是(灰娃馆);宋妈叫“惠安馆”是(惠难馆);爸爸叫“惠安馆”是(飞安馆)。

4.主人公小英子最喜欢吃(八珍梅)。

5.秀贞的“小桂子”背上有一块(青记)。

6.“我们去看海”中的把皮球踢掉的是(刘平)。

7.《惠安馆》这个故事中,“我”送给秀贞(手表)和(金手镯)。

8.秀贞的女儿叫(小桂子)。

9.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作者和三年级的大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叫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作者和三年级的大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叫(麻雀和小女孩)。

10.《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11.《城南旧事》创作于一九六0年十月,它是由(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五个即独立,又有连贯的短篇组成,以其童年时候的北平生活为背景所写的成年人的故事联系起来,成功地将二十年代的北京风俗和平民生活展现出来。

这一曲深婉的人生骊歌,平实而深远,让人留恋。

12.填写骊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此歌为李叔同所作)。

13.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作者和三年级的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叫(鸟雀与小孩),作者演的是(一只鸟)。

二.选择1.在杂草堆里的那个人是(A).A. 坏人 B. 好人2.秀贞口中的“小桂子”是(B)A. 小英子 B. 妞儿3.德先叔是(C)。

A.国民党 B.贼 C. 大学生4.《城南旧事》的体裁是(A)。

A.儿童小说 B.散文 C. 诗歌5.主人公家有( A )。

A.宋妈 B.牛妈 C. 刘妈6.《城南旧事》谨此献给( A )。

A.先母林黄爱珍女士B.林海音的父亲C. 宋妈7.“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 B )。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练习及答案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练习及答案

《城南旧事》名著阅读题一、选择题1.下列不是出自《城南旧事》中的故事是()A.惠安馆B.驴打滚儿C.追寻母亲的足迹D.我们看海去2.下列不是出自《城南旧事》中的人物是()A.英子B.妞儿C.桑桑D.小栓子3.《城南旧事·惠安馆》中秀贞“疯了”的原因是()A.“小桂子”刚生下来就被扔了。

B.思康一去不返。

C.秀贞母亲阻挠秀贞嫁给思康4.下面一段话中的“她”是().“我不是瞎说,我知道你亲妈在哪儿,就在不远。

”我又搂着她的脖子在她的耳边小声说:“我一定要带你去,你亲妈说的,叫我看见你就带你去,就是,不错,脖子后面有块青记的嘛!”A.英子B.妞儿C.小栓子D.方德成5.《城南旧事·我们看海去中的陌生人最后一次见英子时送的礼物是()A.小铜佛B.金镯子C.一串象牙佛珠D.玻璃球6.下面一段话描写的人物是()圆圆扁扁的脸,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就很合适地露出来,左嘴巴还有一处酒窝,随着笑声打旋儿。

A.兰姨娘B.宋妈C.英子母亲D.秀贞7.使兰姨娘和德先在一起的人是()A.英子B.宋妈C.英子爸爸D.英子妈妈8.下面不是英子和兰姨娘、德先叔一起时发生的故事是()(A.提西瓜灯逛莲花灯B.去看电影C.到三贝子花园玩D.吃驴打滚儿9.下面一段话中的人物是()“乡下人有你这好命儿他成年价给人看牛哪!”她说着停下了手里的活儿,举起锥子在头发里划几下,自言自语地说:“今年个,可得回家看看了,心里老不顺序。

”她说完愣愣的,不知在想什么。

A.秀贞妈妈B.宋妈C.兰姨娘D.秀贞10.下面不是发生在新帘子胡同时的故事是:()A.我们看海去B.兰姨娘C.驴打滚儿D.惠安馆11.宋妈一双儿女的最终结局是()A.双双走失B.双双送人C.双双溺水而死D.儿子溺水,女儿被送人12.英子小学毕业时参加毕业典礼时衣襟上别的花是()A.夹竹桃B.石榴花C.白缨花D.栀子花^13.下面对《城南旧事》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英子帮助秀贞和妞儿相认之后,为了帮助秀贞,英子还偷偷从家中偷了母亲的金镯子给他们做盘缠,但两人不幸命丧火车轮下。

城南旧事--阅读题及答案最新

城南旧事--阅读题及答案最新

《城南旧事》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1.《城南旧事》这本书是由(林海音)写的,原名林含音,小名(英子)。

2.这本书主要写了她()时候的故事。

3.在“惠安馆”一章当中妈妈叫“惠安馆”是(灰娃馆);宋妈叫“惠安馆”是(惠难馆);爸爸叫“惠安馆”是(飞安馆)。

4.主人公小英子最喜欢吃(八珍梅)。

5.秀贞的“小桂子”背上有一块(青记)。

6.“我们去看海”中的把皮球踢掉的是(刘平)。

7.《惠安馆》这个故事中,“我”送给秀贞(手表)和(金手镯)。

8.秀贞的女儿叫(小桂子)。

9.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作者和三年级的大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叫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作者和三年级的大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叫(麻雀和小女孩)。

10.《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11.《城南旧事》创作于一九六0年十月,它是由(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五个即独立,又有连贯的短篇组成,以其童年时候的北平生活为背景所写的成年人的故事联系起来,成功地将二十年代的北京风俗和平民生活展现出来。

这一曲深婉的人生骊歌,平实而深远,让人留恋。

12.填写骊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此歌为李叔同所作)。

13.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作者和三年级的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叫(鸟雀与小孩),作者演的是(一只鸟)。

二.选择1.在杂草堆里的那个人是(A).A. 坏人 B. 好人2.秀贞口中的“小桂子”是(B)A. 小英子 B. 妞儿3.德先叔是(C)。

A.国民党 B.贼 C. 大学生4.《城南旧事》的体裁是(A)。

A.儿童小说 B.散文 C. 诗歌5.主人公家有( A )。

A.宋妈 B.牛妈 C. 刘妈6.《城南旧事》谨此献给( A )。

A.先母林黄爱珍女士B.林海音的父亲C. 宋妈7.“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 B )。

城南旧事--阅读题和答案最新

城南旧事--阅读题和答案最新

《城南旧事》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1.《城南旧事》这本书是由(林海音)写的,原名林含音,小名(英子)。

2.这本书主要写了她()时候的故事。

3.在“惠安馆”一章当中妈妈叫“惠安馆”是(灰娃馆);宋妈叫“惠安馆”是(惠难馆);爸爸叫“惠安馆”是(飞安馆)。

4.主人公小英子最喜欢吃(八珍梅)。

5.秀贞的“小桂子”背上有一块(青记)。

6.“我们去看海”中的把皮球踢掉的是(刘平)。

7.《惠安馆》这个故事中,“我”送给秀贞(手表)和(金手镯)。

8.秀贞的女儿叫(小桂子)。

9.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作者和三年级的大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叫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作者和三年级的大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叫(麻雀和小女孩)。

10.《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11.《城南旧事》创作于一九六0年十月,它是由(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五个即独立,又有连贯的短篇组成,以其童年时候的北平生活为背景所写的成年人的故事联系起来,成功地将二十年代的北京风俗和平民生活展现出来。

这一曲深婉的人生骊歌,平实而深远,让人留恋。

12.填写骊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此歌为李叔同所作)。

13.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作者和三年级的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叫(鸟雀与小孩),作者演的是(一只鸟)。

二.选择1.在杂草堆里的那个人是(A).A.坏人B.好人2.秀贞口中的“小桂子”是(B)A.小英子B.妞儿3.德先叔是(C)。

A.国民党B.贼C.大学生4.《城南旧事》的体裁是(A)。

A.儿童小说B.散文C.诗歌5.主人公家有( A)。

A.宋妈B.牛妈 C.刘妈6.《城南旧事》谨此献给( A)。

A.先母林黄爱珍女士B.林海音的父亲C.宋妈7.“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B)。

A.兰姨娘母林黄爱珍女士B.母林黄爱珍女士C.宋妈8.《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时哭号的原因是(B)。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1.“嘿,英子,你说说,这城南的故事咋就那么多呢?”哎呀,就像我生活中的小伙伴们,每天都有好多有趣的事儿呢!比如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胡同里玩,突然听到一声大喊:“谁拿了我的弹弓!”大家都一脸茫然,然后你一言我一语地找起来,那场面可热闹了。

《城南旧事》里不也是这样吗,充满了各种好玩的人和事。

2.“宋妈,你再给我讲讲那些旧事呗!”这多像我缠着奶奶给我讲故事呀!记得有个晚上,我躺在奶奶怀里,非要她给我讲过去的事情,奶奶就慢慢说着,我听得可入迷了。

《城南旧事》里的故事肯定更精彩呢,真让人迫不及待想去了解。

3.“惠安馆的疯子真的那么可怕吗?”就好像我们听到一些传言会好奇一样呢!有次听说隔壁院子有个奇怪的东西,大家都不敢去看,却又特别想知道到底是啥,那种纠结的心情呀。

《城南旧事》里对惠安馆疯子的描写肯定特别吸引人。

4.“妞儿,我们要一直这么好下去呀!”这不就是我和好朋友之间常说的话嘛!我和我的好朋友也会手拉手说要永远在一起,就像英子和妞儿一样。

看《城南旧事》里她们的友情,肯定也很打动人。

5.“爸爸,你以前也有很多故事吧?”我也总是这样好奇地问我爸爸呢!有一回,我问爸爸他小时候的事儿,他就笑着给我讲起来,我听得津津有味。

《城南旧事》里英子的爸爸肯定也有很多值得听的故事。

6.“秀贞,你找到小桂子了吗?”这多像我们关心身边人的样子呀!有次我的小伙伴丢了心爱的东西,大家都帮着一起找,特别着急。

《城南旧事》里秀贞找小桂子的情节一定很让人揪心。

7.“兰姨娘,你的笑声真好听!”就像我听到喜欢的人的笑声会夸赞一样呢!记得有个阿姨,她的笑声特别爽朗,我们都很喜欢和她在一起。

《城南旧事》里的兰姨娘肯定也很有魅力。

8.“小偷,你为什么要偷东西呀?”这就如同我们好奇别人做坏事的原因一样。

有次看到有人偷拿东西,我们就在那讨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城南旧事》里对小偷的刻画肯定很深刻。

9.“那片草地还在吗?”我也常常怀念起和小伙伴玩耍过的地方呀!我们曾经在一片草地疯玩,后来再去时就会想它还和以前一样吗。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

内容简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的一个朋友。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思康暗中相爱,后来思康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

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送到城墙根脚下,不知去向。

英子对她非常同情,于是答应帮秀贞找小桂子。

英子在不经意间发现妞儿的身世与小桂子极其相似,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

但最终在赶火车时母女二人一同丧命于火车下。

英子发着高烧,昏迷了十天,差点丢了性命。

后来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便衣警察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因为失去了一个朋友。

后来,兰姨娘来到英子家,英子发现爸爸对兰姨娘的态度不对,英子想了一个办法,把兰姨娘介绍给德先叔,后来他们俩相爱,最后他们一起乘马车走了。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来到林家。

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被淹死,女儿也被丈夫送给了一对没有儿女的骑三轮的夫妇,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

后来,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了。

最后,英子的爸爸也因肺病去世。

英子因为爸爸的离开,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觉得自己长大了。

创作背景:《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

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

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南旧事》内容简介及主要人物《城南旧事》主要讲述林英子在北平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

具体内容: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

英子对她非常同情。

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

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

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

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

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小英子:主人公小英子人小胆大,头一次邂逅妞儿就替她解围、帮妞儿找到亲妈妈、帮自个儿的妈妈完成婚姻保卫战、听说自己长大后能当女校长非常自豪、爸爸去世也微笑着生活,包括她特别喜欢回嘴、喜欢把鞋上的灰跺干净而不是掸干净这些小细节,都是一个面对生活非常积极主动的角色。

“疯子”秀贞:“疯子”秀贞对住在自己院中的大学生思康主动关心、主动接触、主动照顾生病的他,不怕当时社会环境的非议、对爱情表现得非常勇敢,爱就爱了,思康没有回来,也从没有考虑过自己今后怎么嫁人,而是一心要把她给思康生的孩子小桂子找到,她爱得特别纯粹,找到小桂子后,多年寻找与不断积压的感情有了一个总爆发,她收拾行李的速度、拉着(小桂子)妞儿跑向火车站的速度甚至让英子无法适应而烙下了深深的遗憾,尽管最后秀贞和妞儿遇事故去世是个悲剧结局,但秀贞从始至终的付出,一辈子都没有后悔过;“小戏子”妞儿:“小戏子”妞儿很怕他的养父打养母骂,娇弱的身子骨却有着自己独自找亲爹亲妈的决心,并且付出了行动,提前偷偷拿出两件衣裳藏在英子家杂物室,准备自己带着包袱走到小时候被人捡的齐库门去,小小年纪已经打定了主意要一天一天的找,一定要找到。

帮佣宋妈:宋妈不堪丈夫的轻视与虐待,出门自己赚钱养家,踏出这一步就是一个女人自强的努力;英子娘:包括英子的母亲这个传统的中国妇女形象也是个颇有担待的人物,跟着丈夫远离家乡,两度漂洋过海,第一次来到一衣带水的日本时,丈夫曾经为了吃花酒整夜逛了一条街,英子娘除了苦等必定用了女人独有的智慧,将英子爸从东瀛妓院里引领回归家庭;二渡重洋来到北京,又默默的承担丈夫私藏进步青年德先的压力;在兰姨娘事件中尽管对兰姨娘心中诸多醋意,但除对自己的女儿诉诉苦,对外从不说其分毫,德先跟她问起也没说她是“被赶出来的姨太太”而是实事求是告诉德先兰姨娘是“主动走出来的姨太太”,德先和兰姨娘离开之前又设宴送别展现出雍容的大家气度;对宋妈的救助则体现出对弱者的同情。

《城南旧事》相关练习题一、填空。

1、文中主人公小名(),是个()孩。

本文作者是()。

2、英子在草地上看见的人是()。

3、兰姨娘最后跟()走了。

4、英子和秀贞在()门口认识的。

5、秀贞的女儿是()。

二、选择题1、主人公的老师姓。

A、刘B、陈C、韩2、主人公家有。

A、宋妈B、牛妈C、刘妈3、主人公在读书。

A、厂甸附小B、纯阳小学C、如风小学三、判断。

1、秀贞住在灰娃馆。

()2、英子一年级参加表演“麻雀与小孩”中,扮演小麻雀。

()3、英子指的“四眼狗”是德先叔。

()4、《我们看海去》的男孩做贼是为了自己发财。

()四、简答题。

1、宋妈是个怎样的人?结合事例简单评价。

2、小桂子是谁?她有怎样的经历?3、为什么妈妈叫小英子写一本书,写一个坏人怎么做了贼,又怎么落得这么下场,小英子说绝不是像妈妈说的这么写,而是写《我们看海去》。

一、填空1、小英子不喜欢宋妈的丈夫,一口黄板牙,就像他的()。

2、陈家的伯伯说,英子的爸爸喜欢(),所以有一堆儿女。

3、英子爸爸说,无论什么困难事,只要()就闯过去了。

4、在英子的毕业典礼上,()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宋妈在英子家住了()年。

5、宋妈离开我家时最舍不得()。

6、英子的弟弟和()一般大。

7、宋妈跑遍了北京城的(),也没有一点点丫头的英子。

8、英子挨爸爸的打以后,上学再也没()。

9、英子小学共()年。

10、《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我们还学过她的作品《》。

《城南旧事》借一个孩子——()的眼光看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11、这部小说是由()个故事组成,分别是《》、《》、《兰姨娘》、《驴打滚》、《》。

二、照样子,请你补充相应的故事名称或主要人物。

《》——(秀贞)《》——(“小偷”)《兰姨娘》——()《》——(宋妈)《爸爸的花儿落了》——()三、下面的片段描写的是谁?出自哪个故事?1、他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他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他”指的是(),出自《》2、她从矮桌上拿起了一件没做完的衣服,朝我身上左比右比,然后高兴地对走进来的她的妈妈说:“妈,您瞧,我怎么说的,刚合适!那么就开领子吧。

”“她”指的是(),出自《》《城南旧事》一、填空1、《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2、《城南旧事》借一个孩子——()的眼光看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3、《城南旧事》这部小说是由()个故事组成,分别是《》、《》、《兰姨娘》、《驴打滚》、《》。

4、在《惠安馆》这个故事中,我送给秀贞()和()。

5、在《惠安馆》这个故事中,爸爸教我描红,有一首我们学过的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6、《我们看海去》中,我在学堂考第()名。

7、《我们看海去》中,作者收到了贼的()。

8、在英子的毕业典礼上,()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9、宋妈在作者家当了()年奶妈,和宋妈感情最好的是()。

10、作者()岁时,爸爸去世,因为()急得吐血,导致肺病复发而死。

二、选择题1、《城南旧事》的题材()。

A、儿童小说B、诗歌2、主人公家有()。

A、宋妈B、牛妈C、刘妈3、主人公在()读书。

A、厂甸附小B、纯阳小学C、如风小学4、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A、林黄爱珍B、兰姨娘5、《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的爸爸是个()的人。

(多选)A、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充满爱心。

B、鼓励孩子要坚持,战胜困难。

C、很重感情,为弟弟被日本人害死而吐血。

D、很有爱心,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为花儿浇水。

6、秀贞嘴里的“小桂子”指的是()A、小英子B、妞儿7、德先叔是()A、大学生B、国民党8、《惠安馆》故事中,妈妈叫“惠安馆”是();宋妈叫“惠安馆”是();爸爸叫“惠安馆”是()A、灰娃馆B、惠难馆 C飞安馆9、《冬阳童年骆驼队》描绘了英子童年的哪些场景()多选A、学咀嚼。

B、议驼铃。

C、问行踪。

D、剪驼毛。

10、《我们看海去》中把皮球踢掉的是()A、刘平B、秀贞三、判断题1、惠安馆里的疯女子是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2、英子一年级参加表演“麻雀与小孩”中,扮演小麻雀。

()3、英子指的“四眼狗”是德先叔。

()4、宋妈的儿子小栓子,上小学一年级。

()5、《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6、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

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世纪30年代末的事。

()7、林海音有五个兄妹。

()8、宋妈的丈夫很勤劳,每次来“我”家总会带些家乡特产。

()9、《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10、书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11、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

()12、驴打滚是一种小吃。

()13、兰姨娘不会吸烟。

()14、《城南旧事》写了英子成年后的故事。

()15、我唱了五年的骊歌,骊歌的意思是告别歌。

()16、《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鹰奖。

()17、《城南旧事》的主人公林海音7岁来北京生活。

()18、《兰姨娘》的结局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19、林海音的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很像一把汤匙。

()20、《城南旧事》献给宋妈的。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一、判断题1、《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2、《惠安馆》讲述的疯女是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3、《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4、《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5、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

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世纪30年代末的几个故事。

(√)6、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7、《城南旧事》写童年居住在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她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8、“驴打滚儿”不是一种小吃,是宋妈的丈夫牵来的驴在打滚。

(错)9、《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生病了。

爸爸托我把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10、宋妈在我家当奶妈。

她的一个孩子送人,另一个孩子也不慎掉入河中溺死。

(√)11、《我们看海去》一文中我在空草地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贼,后来被抓。

(√)12、《兰姨娘》的结局就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13、《城南旧事》写了英子成年后的故事。

(错)订正:小时候14、《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鹰奖。

(√)15、兰姨娘不会吸烟。

(错)16、林海音有四个兄妹。

(错)订正:三个。

珠珠燕燕弟弟17、“我”唱了五年的骊歌。

这“骊歌”的意思是告别歌。

(√)18、林海音的新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很像一把汤匙。

(√)19、宋妈的丈夫很勤劳,每次来我家总会带些家乡特产。

(错)订正:好吃懒做20、《城南旧事》中的主人公林海音7岁来到北京生活。

(错)订正:5岁二、选择题1、《城南旧事》谨此献给()A 先母林黄爱珍女士B 林海音的父亲C 宋妈2、“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A 兰姨娘B 母林黄爱珍女士C 宋妈3、《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病情严重,将要离开人世的句子()(多项选择)A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B 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C、爸爸的花儿被驴踩坏了。

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的爸爸是个()的人。

(多项选择)A 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B 鼓励孩子要坚持,战胜困难。

C 很重感情,为弟弟被日本人害死而吐血;D 特别有爱心,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