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
合集下载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

C处的节气是秋分,日期是9月23日前后此时 阳光直射点在赤道
观察下面地球在D位置时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
D处的节气是冬至,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阳 光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自学检测题三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
_分__布___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 为五个带:__热__带___ _北__温__带___ _南__温__带__ __北__寒__带__ 南__寒__带___
这里阳光斜射得厉害,甚至 有一段时间太阳总在地平线 以下,气候终年寒冷.这是哪 一个温度带?_寒__带_____
在很长的一段日子 里,这里正午的太阳 总是照在头顶上, 气候终年炎热.这是 哪一个温度带? _热_带__
这里地面得到的太阳 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 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这是哪一个温度带? _温___带___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
观察下面地球在A位置时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
A处的节气是春分,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此时 阳光直射点在赤道
观察下面地球在B位置时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
B处的节气是夏至,日期是6月22 日前后此时阳 光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观察下面地球在C位置时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
C处的节气是秋分,日期是9月23日前后此时 阳光直射点在赤道
在同一时刻 畅畅和姨妈 互致问候时 为什么会有 时间差异?
因为两地 相距太远 畅畅所在 地中国北 京刚日出 而姨妈所 在地美国 纽约已 经日落
自学检测题二
3.地球的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公转一周 的时间是______.
4.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_______的,而且它的空 间指向保持______.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 同位置,受______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 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与南半球 的______相反.
观察下面地球在D位置时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
D处的节气是冬至,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阳 光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自学检测题三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
_分__布___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 为五个带:__热__带___ _北__温__带___ _南__温__带__ __北__寒__带__ 南__寒__带___
这里阳光斜射得厉害,甚至 有一段时间太阳总在地平线 以下,气候终年寒冷.这是哪 一个温度带?_寒__带_____
在很长的一段日子 里,这里正午的太阳 总是照在头顶上, 气候终年炎热.这是 哪一个温度带? _热_带__
这里地面得到的太阳 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 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这是哪一个温度带? _温___带___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
观察下面地球在A位置时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
A处的节气是春分,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此时 阳光直射点在赤道
观察下面地球在B位置时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
B处的节气是夏至,日期是6月22 日前后此时阳 光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观察下面地球在C位置时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
C处的节气是秋分,日期是9月23日前后此时 阳光直射点在赤道
在同一时刻 畅畅和姨妈 互致问候时 为什么会有 时间差异?
因为两地 相距太远 畅畅所在 地中国北 京刚日出 而姨妈所 在地美国 纽约已 经日落
自学检测题二
3.地球的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公转一周 的时间是______.
4.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_______的,而且它的空 间指向保持______.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 同位置,受______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 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与南半球 的______相反.
地球运动自传转公转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地球
太阳
地球运动基本形式:
自转 公转
北极星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自西向东
地轴
赤道
侧视
北极上空俯视
南极上空俯视
1、方向: 自西向东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 顺时针 方向旋转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 逆时针 方向旋转
●S
●N
自西向东
逆时针
图为南半球俯视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比较A、B、C三地, (1)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2)自转角速度的关系是
若图中的球是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
度最快的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 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自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 自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
公转轨道
恒星日与太阳日
1. 当地球位于E1时,太阳(S)、 某恒星(★)、地心、某地点 (P)位于同一直线。
2. 当地球位于E2时,地球已自
转 _3__6_0_°__ , P 又 位 于 同 一 恒
星和地心的连线上。从E1到E2
为_恒__星___日:2_3_时__5__6_分__4__秒__。
3. 当地球位于E3时,地球已自
1月初
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图
黄道面、赤道面
黄赤交角:23º26′
地轴与黄道: 66º34′
规律 (1)地轴与赤道平面是垂直的。 (2)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1.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即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 度数。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公转 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 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地球
太阳
地球运动基本形式:
自转 公转
北极星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自西向东
地轴
赤道
侧视
北极上空俯视
南极上空俯视
1、方向: 自西向东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 顺时针 方向旋转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 逆时针 方向旋转
●S
●N
自西向东
逆时针
图为南半球俯视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比较A、B、C三地, (1)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2)自转角速度的关系是
若图中的球是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
度最快的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 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自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 自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
公转轨道
恒星日与太阳日
1. 当地球位于E1时,太阳(S)、 某恒星(★)、地心、某地点 (P)位于同一直线。
2. 当地球位于E2时,地球已自
转 _3__6_0_°__ , P 又 位 于 同 一 恒
星和地心的连线上。从E1到E2
为_恒__星___日:2_3_时__5__6_分__4__秒__。
3. 当地球位于E3时,地球已自
1月初
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图
黄道面、赤道面
黄赤交角:23º26′
地轴与黄道: 66º34′
规律 (1)地轴与赤道平面是垂直的。 (2)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1.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即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 度数。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公转 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 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
第三节地球自转意义

-End-
昼夜交替现象主要是地 主要是地球的自转 假设地球只公转。 球的那种运动形式造成 造成的。 的? 假设地球只自转。
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自转,从夜半球跨 第二,晨昏线是一个大圆。晨线是一 如何判断晨昏线?(观察晨昏线 某一地区越过晨昏线时现象有 2。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是什 第一,地球上与太阳光线 越到昼半球的半圆线为晨线.反之,从 个半圆,昏线是另一个半圆。 何不同? 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及形状) 么? 相垂直的线就是晨昏线。 昼半球跨越夜半球的半圆线,为昏线.
夜半球上:太阳高度小于0。
太阳高度角
地平面
昼夜交替的周期有多长,有何重要 意义?
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周期为24小时,叫做1太阳日。 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 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 自转,在同纬度地 比较相同纬度地 区,相对位置偏东 区日出早晚。 的地点,要比位置 偏西的地点先看到 日出,这样时刻就 有了早迟之分。 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统称地方时。
昼夜状态如何表达?
昼半球上:太阳高度大于0。 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的简称 .指 思考昼半球、夜半球及晨昏线上昼 讨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另一 任一瞬间,地球各地所处的昼夜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 夜状态如何表达? 天中何时太阳高度最大? 的是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 状态可以用太阳高度来表示。
想一想?
看图示思考,为什么长江北岸与江心沙洲连在一 起形成长江下游三角洲平原?
?
产生偏向的力量
北岸 南岸
江水逐渐偏向南岸,北岸水 流减少,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长江三角洲形成示意图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共33张PPT)

7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地转偏向力
地方时
8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原因
太阳光照射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思考: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会有昼夜交替吗?
昼夜交替的界限叫晨昏线
9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晨昏线定义: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界线—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界线—昏线 越过晨线,白昼开始;越过昏线,黑夜来临
3.地方时和区时
概念: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 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 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二)地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转的地理意义
3.地方时和区时
特点: ① 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 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② 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大。 ③ 经度差15°,地方时差1个小时。经度差 1°,地方时相差4分钟。
4
(一)、地球的自传
思考:
线速度和角速度 随纬度变化的一 般规律?
5
(一)、地球的自传
纬度 线速度(千米\时) 角速度(度\时) 0° 1670 15 30° 1447 15 45° 1181 15 60° 837 15 90° 0 0
归纳:地球的表面除了南北两个极点为0°外,任何
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为15°。而地球自转线速度,则 由于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线速度以赤道为界向南北 纬递减。
注意:极点上没有角速度,没有线速度。
6
(一)、地球的自传
地球的自转周期有两个,一个是以 太阳为参照的太阳日(也就是24小 时),在一个太阳日里,地球自转 了360°59′;一个是以恒星为参照 物,在一个恒星日里,地球只自转 了360,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如 图:图中我标的角度就是地球在太 阳日里多转的59′,实际上就是地 球在一个太阳日公转的角度。。。。 简单点说就是:太阳日就是地球上 固定一点看到太阳的时间,它转了 不是360°,而是大于360°的 360°59′,用时 24小时整 。。。恒星日就是地球自转一圈的 时间(严格的一圈)是360°,用时 是 23小时56分4秒
第三节地球运动

2. 区时
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世界各国按其所在时区,实行分 区计时制度(区时制度)。每一时区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时间, 称为区时或标准时。(1884年国际子午线会议)
时区的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东西经度各7.5°为零时区,零时区 向东向西每15°划分一个时区,共划分24个时区:东1区、 东2区……东12区,西1区、西2区……西12区。
南斯拉夫科学家米兰科维奇(M. Milankovitsch)综 合了三者对气候的影响,很好的解释了第四纪的4 次大冰期及3次间冰期的出现,尤其是很好的解释 了最后一次冰期和5000年前后冰后期最温暖气候。
三、时间与历法
㈠ 时间
1. 地方时
地方时,是指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 同的地方时间。 时差:经度每差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360 °, 地方时相差24小时,即相差1天。
自转速度在变慢的过程中也有变快的阶段
自转变快的原因:地球上比重大物质在重力作 用下不断向地心汇聚。
4.地球自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昼夜更替
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地方时
对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的影响
⑴ 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 夜节奏
气温、湿度、风、蒸发、和降水等气候要素以及生 物生长发育等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都产生昼夜的节 律性变化。 地球适中的自转速度使地表热量分配适中,从而使 得许多过程不朝极端的方向发展。
⑶ 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 同的地方时间
地球自转产生天体的周日视运动,使不同经度上
的人们处于早、午、晚、夜等不同时间感受状态。
⑷ 地球自转运动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的影响
①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对地球气候有重要影响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

(3)中央经线 ①中央经线度数=该地时区号数×15°
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
中央经线均能被15整除 ②时区的范围即将中央经线的度数土7、5°后的范围 3、区时的计算 概念: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 的时刻,称为区时,又称标准时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时区的区时,即东八区的区时, 120ºE的地方时
南半球—左偏
偏转的意义 对气流(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动等 都有一定的影响。
使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
N
1
2
3
1 2 3
S
河口沙坝
汊道间浅滩
三角洲平原
(三)地方时与区时
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地方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转,不同的经度有不同的时刻。
①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 地方时不同. ②地理位置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就早,地方时 的值就大.
昼夜更替意义:
如果地球只有公转而没有自转,那么昼 夜更替的周期不会是一天而是一年。 同时,由于一个太阳日的时间既不是太 长也不是太短,昼夜更替的时间适中,使 得地表的增温和冷却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 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二)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偏转 规律 北半球—右偏 赤道上—不偏 (纬度越大偏转越明显)
线速度
因纬度而异 比较:北京和香港的 角速度和线速度
90°N
30°N
0°
赤道线速度V=1670 千米/小时 V=1670×cosΦ (Φ为地理纬度)
南北纬 60°处 , 为赤道的一半;极点为零
人类把人造天体送向太空必须具有第一宇宙速度才能 克服地球引力,为了节省燃料并使火箭具有最大的推 力,火箭发射应选择的地点与方向为( A D) A、向东发射 D、低纬度 B、向西发射 E、中纬度 C、向南发射 F、高纬度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自转(江静)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昼夜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地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 太阳光照射
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
昼夜现象、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
地 球 本 身 不 发 光 且 不 透 明
产生
昼夜现象
昼夜交替 (周期:24小时, 一个太阳日) 地球运动(自转、公转)
θ
R
θ
任意纬度上某点θ 的 θ 线速度 =(2π cosθ ²R)/24h =1670²cosθ km/h
“坐地日行八万里” 是指哪里的线速度?
R
一、地球的自转
角速度和线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 自转角速度均为 15°/小时
角速度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减小 ;赤 道最大,极点为0
一、地球的自转
例1:比较a、b、c三点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
线速度a<b<c
角速度a=b=c
一、地球的自转
例2: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自转 速度比较?
角速度相同, 线速度不同:同步卫星>地面对应点
例3: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D ) A拜科努尔(46º N) B肯尼迪(28º N) C酒泉(40º N) D库鲁(5º N)
小试牛刀
2、密西西比河下游大体是自北往南流,如果 要在河口自建港口,应该选择( B ) A.东岸 B.西岸 C.南岸 D.北岸
在中国北京刚日出而在美国纽约已经日落,为什么?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产生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差:15°差1小时, 1 °差4分, 1 ′差4秒。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及意义(上)

C● A● N
B●
一、地球的自转的基本特征
1、自转概念: 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 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 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 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自转方向: • 侧视:自西向东 • 北极俯视:逆时针 • 南极俯视:顺时针
一、地球自转运动的概况
1.方向 自西向东(侧视) 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 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
A处的节气是春分,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此时阳光直 射点在赤道
观察下面地球在B位置时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
B处的节气是夏至,日期是6月22 日前后此时 阳光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观察下面地球在C位置时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
C处的节气是秋分,日期是9月23日前后此时 阳光直射点在赤道
观察下面地球在D位置时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
赤道(0°纬线)
向南向北各划分 90°,赤道以北为北 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 大,北极点为90°N;南 纬的度数向南愈大,南 极点为90°S
划分 方法
分布 规律
东经的度数向东愈 大;西经的度数向西 愈大。
2、在经纬网上确定两点的相对位置(方向)
1)地理方向确定的基本原则 ①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它们只有 正南方或正北方的关系。具体而言,距北极 点近者在正北方,距南极点近者在正南方。 例:同一经线上40°N的某地位于30°S某地的 ②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纬线上,它们只有正东 方或正西方的关系。具体比较时,应将两地置 于经度差小于180°的范围(劣弧)内比较东西 方向。 【练习】右图中,A、B、C三点同在一条纬线 上,其相互之间的方位关系各如何? 方向。
二、纬线及纬度
90°N
1、纬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 北两极
度 __递__减__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地球自转的速度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 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 (3)60 °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 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 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 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 (5)在地球表面上,同纬度的地点相比,地势越高, 线速度越大;地势越低,线速度越小。角速度都相同。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3)晨昏线的应用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①根据昏线和晨线确定自转方向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图中晨昏线为晨线,请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晨昏线的应用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②通过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确定日期
23.5°
春分日或秋分日,晨 夏至日或冬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
下列有关地球昼夜的说法,正确
的是(D )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①地球产生昼夜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运动 ②如果地球只公转不自转,地球不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③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 ④昼夜交替的分界线叫晨昏线 ⑤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 生存和发展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④⑤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⑤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 源自6.5°~90°,只有 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 ⑥晨昏线自东向西以 15°/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的 方向相反。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太阳 光线
晨昏线的判读
顺着地球 自转的方向
夜半球→昼半球 晨线 昼半球→夜半球 昏线
判断下列晨昏线
3.晨昏线(圈)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1)定义与图示
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
线。它是由晨线、昏线组成的,故又称晨昏圈。 如果把地
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
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 也就是
说,晨昏圈应为一个圆(切面应通过地心),并始终与太阳
由于M 为地球同步卫星,其公转的线速度比 a 点大,而角速 度相同;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一致,为 1个 恒星日。
学以致用
1.读右图,回答问题。 (1)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判断依据是什么?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1)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2)站在C点的某同学于昨天晚上 8:00在天空中观察到
直射点在北半球
直射点所在经线
直射点在南半球
北 昼弧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球
(4)意义:人类起居作息的基本时间单 位;昼夜温差较小,适宜地球上生命有 机体的生存发展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昼夜现象、昼夜交替与晨昏线
1.昼夜现象:如图所示,由于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时刻围 绕太阳运动,则向阳的B面为昼部分,背阳的A面为夜部分,地 球上存在昼夜现象。 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不停地围绕地轴在自转,周期为 24小时, 故A面与B面的夜、昼部分交替呈现,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北极星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A
B
北极星的仰角 =观测者所在地的纬度(北纬)
__自__西__向_东__;在北极上空 方向 看是_逆__时针,在南极上空
看是_顺__时针
周期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太阳日;24小时
角 除南北极外,
速 大约为15°/
速 度 小时 度 线 自赤道向南
南北极点既 无_角_速__度_, 也无线__速__度_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2010年大庆模拟)读“中心点为地球 某一极点的示意图”,M为某一地球同 步通信卫星,箭头表示卫星绕地球转动 的方向。阴影部分为2008年2月28日。 关于该通信卫星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
的是( B)
A.M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比 a B.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1个恒星日 C.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24小时 D.在b 点观察到 M的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
昏圈与经线圈重合
达到最大值23.5°,并与南北极圈相切
2.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 夏至日,日期
为
6月。22日前后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为(23.5°N。,60°E)
侧视图上在赤道与晨昏 线的交点上作一通过白 昼球面且垂直于晨昏线 的入射线,此线与球面 交点即为直射点
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1)形成昼夜和昼夜交替的成因
地球自身不会发光 太阳照射 昼夜现象
昼 夜
地球是个不透明体
地球不停地自转
交 替
(2)周期: 24小时 ,一个太阳日
(3)界线:晨昏线
昼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它由 半
夜
晨线和昏线两段组成。晨线的意义是表示日出 球
半
的时刻;昏线的意义是表示日落的时刻。
光线相垂直。如图所示。
(2)晨昏线主要有六个特点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①晨昏线是平分地球的一个大圆。
②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球球面上的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
为0°。
③晨昏线平分赤道。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④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 0°~23.5°,春分日、秋 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 23.5°。 也可以说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 β)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 (α),如图所示。
某一恒星位于上中天,那么今天晚上该同学再观察到
该恒星位于上中天应几点
A
A .19时56分4秒
B.7时56分4秒
C.20时3分56秒
D.8时3分56秒
(3)A 、B、C、D四点的角速度变化规律是,原因是。
A 点为零, B、C、D三点相同 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零外,其他各地均相同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第3讲 地球运动——自转
一、地球的自转的特点
示意图
地球的自转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运动轴心 轨道为赤道;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 及轨道 __北_极__星___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_6_6_._5_°___夹角
在地球公转、自转过程 中,由于地轴的北端始 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所 以在北半球北极星的仰 角( A )约等于观测者 所在地的纬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