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合集下载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并计算公式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并计算公式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ICU曹权血气分析(Blood Gas Analysis)是对血液中气体等进行定量测定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有助于判断机体的通气与氧合状态、有无呼吸衰竭及呼吸衰竭的类型、有无酸碱失衡及酸碱失衡的类型(尤其是复合型酸碱失衡)、酸碱失衡有无代偿及代偿的程度等。

(一)酸碱平衡的调节和代偿⒈体液缓冲系统⒉细胞内外液电解质交换⒊肺、肾的生理调节。

体液缓冲系统:⑴碳酸氢盐缓冲系NaHCO3/H2CO3⑵磷酸盐缓冲系Na2HPO4/NaH2PO4⑶血浆蛋白缓冲系N—Pr/H-Pr(主要是白蛋白)⑷血红蛋白缓冲系KHb/HHb或KHbO2/HHbO2 最重要的是碳酸氢盐缓冲系NaHCO3/H2CO3,其占全血缓冲总量的50%以上。

Hb缓冲系占缓冲总量的35%。

2.肺的调节正常机体每分钟产生CO2200ml,每日产生的CO2全部转化为碳酸,约有15000mmol经肺排出。

肺排出CO2量与肺泡通气量密切相关。

代谢性酸碱中毒时,通过增加或减少呼吸排出CO2的方式进行调节,重建正常HCO3—/H2CO3比值,此过程需数分钟至数小时.3.肾脏的调节体内的固定酸和过多的碱性物质须从肾脏排出,正常每日经肾排出的固定酸约120~160mmol。

肾的调节比肺慢,一般要在6~18小时后开始,需5~7天才能达到最大代偿反应.4.细胞内外电解质交换酸中毒时血浆增多的H+与细胞内K+进行交换,使血浆中H+下降,同时也使血浆K+增加,肾排K+作用增强.呼吸性酸中毒时与此同时尚进行另一种交换:红细胞内生成的H2CO3解离出HCO3-移向细胞外,特别是肾代偿调节回吸收HCO3—,使血浆HCO3-增加,Cl-从血浆移向红细胞内,使血Cl—降低。

碱中毒时则相反改变。

(二)酸碱失衡的类型HCO3-/H2CO3=20/1,pH=7。

4HCO3-或(和)H2CO3改变构成酸碱失衡的四种基本类型,不同组合则构成混合型酸碱失衡(包括三重酸碱失衡).1.代谢性酸中毒(MA)主要原因有:①固定酸生成过多:缺氧至组织糖氧化不全,引起乳酸增加,如低氧血症、微循环功能障碍等;脂肪分解增加致酮体产生过多,如糖尿病酮症和饥饿酮症等。

酸碱平衡判断血气分析六步法

酸碱平衡判断血气分析六步法

评估手术风险
对于手术患者,通过血气 分析六步法可以评估手术 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率。
在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预测生存期
血气分析六步法的结果可 以预测患者的生存期,如 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与血气 分析结果密切相关。
评估复发风险
对于某些肿瘤患者,通过 血气分析六步法可以评估 其复发风险。
指导康复治疗
对于康复期的患者,通过 血气分析六步法可以评估 其康复程度及制定相应的 康复计划。
酸碱平衡对机体的影响
酸碱平衡失调会对机体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如影响细胞代谢、神经肌肉兴奋性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04
临床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
患者多有过度通气,呼气时pCO₂降低,pH升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 缺氧、CO₂潴留,pH降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由于长期通气不足,CO₂潴留,pH降低;合并感染后,由于过度通气,pH可能 升高。
2023
酸碱平衡判断血气分析六 步法
目 录
• 引言 • 血气分析六步法 •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 • 临床应用 • 血气分析六步法的实际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血气分析是用于判断机体酸碱平衡状态、呼吸功能和血液中 氢离子浓度的方法,对于危重病人的抢救、手术和药物治疗 具有重要意义。
血气分析的六步法是一种常用的判断方法,其通过六个步骤 的连续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快速地判断病人的酸碱平衡状 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7.45。
PH值计算公式
PH=(-lg[H+])+24。
PH值解读
PH正常表示酸碱平衡,PH降低 表示酸中毒,PH升高表示碱中
毒。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
急性呼碱必须符合预计 HCO-3=24+0.2×Δ PaCO2±2.5 围 慢性呼碱必须符合预计 HCO-3=24+0.5×Δ PaCO2±2.5 围 的范 的范
患者男性,既往有哮喘病史。突然发生气急1 天。pH 7.50,PCO2 29 mmHg,HCO3-23 mmol/L 血气诊断? HCO3-=24+0.2×△PCO2±2.5 =24+0.2(40-29)±2.5 =21.8±2.5 =19.3~24.3 mmol/L 实测HCO3- 23 mmol/L落在此范围内
(例如,血浆白蛋白 2.0 g/dL 患者约为 7 mmol/L)
例:患者朱某,男,80岁,COPD病史10年, 糖尿病史2年。血气分析(吸氧2L/分): PH 7.4,PO2 85mmHg,PaCO2 40 mmHg,HCO3- 23.1 mmol/L,CL98mmol/L ,Na+ 141.9 mmol/L,K 3.3mmol/L。
结论:代碱
呼吸性酸中毒
(1)PaCO2原发性升高45 mmHg (2)HCO3-代偿性升高,
急性呼酸必须符合预计 HCO3-=24+0.07×ΔPaCO2±1.5 的范围, 慢性呼酸必须符合预计 HCO3-=24+0.4×ΔPaCO2±3 的范围
(3)pH下降
男性患者,咳嗽、喘息1天。pH7.30,PaCO2 50mmHg,HCO3- 25.5mmo1/L。 分析: HCO3-=24+0.07×(50-40)±1.5 =24+0. 7± 1.5 =23.2~26.2 实测HCO3- 25.5mmol/L,落在范围内 结论:急性呼酸
答案:代酸合并代碱
例:PH 7.4,PaCO2 40 mmHg,HCO3- 23.1 mmol/L, Cl- 98 mmol/L ,Na+ 141.9 mmol/L ,K 3.3mmol/L。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血液气体和酸碱平衡保持正常是体液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机体的氧合和酸碱状态进行监测,不仅对疾病的诊断、了解病情有助,而且对指导治疗,尤其是对危重症患者采取适当救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动脉血气分析可用予测定和评价患者的氧合、通气和酸碱状态。

正常情况下 , 机体能够自动调节这些参数 , 维持其正常水平。

但是当罹患严重呼吸或肾脏疾病时,患者的酸碱平衡调节受到损害 ,这时就需要医疗上采取调节措施。

而后,我们还要了解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正确恰当 ,是否足以纠正氧合和酸碱异常 ,动脉血气分析可提供这种生理学反馈信息 ,虽然 ,有些患者可应用经皮氧和经皮测定C02,这一无创性技术进行监测,机械通气患者可监测其呼气潮气末C02浓度,然而这些监测至今都不能完全替代和提供像动脉血气分析这样准确全面的有关氧合通气和酸碱平衡的资料。

血气分析已成为临床各科十分常用的检测指标。

动脉血之所以最常用来作气体分析,是因为它直接来自心脏 ,可正确代表肺的气体交换和反映全身酸碱状况,周围静脉血的气体分析则误差很大,因为它只是采血肢体代谢状况的反映,并不能反映身体其它部位的酸碱状况,对肺排出C02的功能也只能猜测,因为不能确定血中高C02水平是由采血部位的组织产生的,还是肺通气功能的衰竭。

曾有研究证明,从热敷后的耳垂或手指采用(所谓经过动脉化的毛细血管血),测得的数值与动脉血气较接近,但如果患者的末梢循环状况不佳 ,尤其是在休克、心衰等病情危重情况下,两者测得的血气值会有较大差别,且耳垂或指毛细血管血测定血气的影响因素较多,误差较大,故目前很多医院已弃用,如果继续应用耳垂血,那么在遇病情危重,对测定结果有怀疑时,必须抽动脉血重新测定。

血气和酸碱测定已是临床上十分常用的测定项目,其测定结果可为心、肺疾病和各种危重病病人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通常是血气分析结果而不是床旁的物理检查发现了氧合、通气和酸碱紊乱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六步法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六步法

N a
高AG代谢性酸中毒
A G
HCO3
Cl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六步法
Step 6 - △AG
HA = H+ + A H+ + HCO3- = H2CO3 H2CO3 = H2O + CO2
A-的增加值等于HCO3-的下降值
△AG = △ HCO3-
△AG = 28 – 12 = 16 预计HCO3- = 16 + 6 = 22 单纯性代谢性酸中毒
Step 5 - AG
阴离子间隙( AG ):未测定阴离子( UA )与未测定阳离子( UC )之差
根据电中和定律:阴阳离子电荷总数相等 。
Na++UC=CL- +HCO3- + UA
AG = UA-UC = Na+-(CL-+HCO3-)
正常范围:8-16mmol/l
AG = 132 – 82 – 4 = 46
N a
高AG代谢性酸中毒
A G
HCO3
Cl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六步法
Step 6 - △AG
HA = H+ + A H+ + HCO3- = H2CO3 H2CO3 = H2O + CO2
A-的增加值等于HCO3-的下降值
△AG = △ HCO3-
△AG = 46 – 12 = 34 预计HCO3- = 34 + 4 = 38 代谢性碱中毒
(二)PaCO2下降同时伴 HCO3-升高,可判断为呼 碱合代碱, 如pH7.57, PaCO2 32mmHg,HCO328mmo1/L为例。
(三)PaCO2 和HCO3- 明显异常同时伴pH异常, 应考虑混合性酸碱失衡可能,宜通过单纯性酸 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进一步确诊。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诊断试验简述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诊断试验简述
PaCO2≥6.66 Kpa 3. 指导临床治疗。 4. 判断的类型
单纯性酸碱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代酸) 代谢性碱中毒(代碱) 急或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呼酸) 急或慢性呼吸性碱中毒(呼碱)
精选ppt
酸碱平衡失调
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
混合性酸碱失调 1. 呼吸—代谢紊乱
mmol/L提示代酸。
精选ppt
常用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意义
▪ 碳酸氢盐(Bicarbonate),包括标准碳酸氢盐
(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
▪ 标 准 碳 酸 氢 盐 ( SB), 是 动 脉 血 在 3 8 ℃ ,
PaCO2 5.33Kpa (40mmHg),SaO2 100%条件下,所测得的血浆碳酸氢盐(HCO3-) 的含量。
• 呼酸+代酸 • 呼酸+代碱 • 呼碱+代酸 • 呼碱+代碱
精选ppt
酸碱平衡失调
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 混合性酸碱失调
2. 混合性代谢紊乱
• 代酸+代碱 • AG代酸+高Cl代酸 • 混合性AG代酸 • 混合性高Cl代酸
精选ppt
酸碱平衡失调 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
三重性酸碱紊乱
• 代酸+代碱+呼酸 • 代酸+代碱+呼碱
精选ppt
常用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意义
▪ 缓冲碱(Buffer bass,BB): 是血液中一切
具有缓冲作用的碱(负离子)的总和,包括 HCO3-,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和HPO4-。
▪ 正常值:45~55mmol/L,平均50mmol/L。 ▪ 临床意义:降低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升高提示代
谢性碱中毒。
精选ppt
常用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意义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演示文稿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演示文稿
由于H2CO3的浓度相当于CO2在溶液中的浓度, 因此: PH=6.1+Log(HCO3-)/(CO2)
=6.1+24/2PaCO2 =6.1+24/(0.03×40) PH正常范围7.35-7.45平均7.4异常最低6.8,最高7.8, 静脉血较动脉血低0.03-0.05 PH为H+浓度的负对数,即PH=log1/(H+), PH从7.40每增加0.01,(H+)便升高1nmol/l.
PH↓ PaCO2↑ 体温上升等因素可使氧离曲线右移。可释放更多的 O2确供给组织。
基本概念
BE (碱剩余) 表示全血(血浆)的减储备 +/- 2.5mmol/l.
实际硫酸氢根(AB)和标准硫酸氢根(SB) 正常人SB=AB(22-27) 平均24mmol/l
CO2CP 指HCO3-中CO2含量正常50-71vol/%平均58vol/% CO2CP/2.24=HCO3-浓度.
HCO3-原发↑时,排HCO3-、排K+↑、排H+↓
酸碱平衡的调节
肝的调节 100g蛋白质能产生1mmol多的HCO3-
合成1mmol/l尿素要消耗2mmol/l的HCO3-
骨的调节 全身CO2总是为6mol/l, 5/6在骨 呼吸时骨中HCO3-随PCO2的上升而上升。
代酸时骨中总CO2下降与细胞外液HCO3-的下降成正比。 对H+, Na+, K+, Ca+的交换也重要。
基本概念
氧离曲线
即动脉血氧合血红蛋白量占总血红蛋白量的百分比。 参考值95%以上。
SaO2与PaO2之间的关系称氧离曲线,氧离曲线呈S型 (血红蛋白的氧解曲线)
PaO2>60mmg(8Kpa)后,PaO2的变化引起SaO2变化较小(平坦部 )因此PaO2比 更敏感地反应缺氧程度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护理课件)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护理课件)

4、缓慢进针直至看见鲜血进入针 芯
股动脉穿刺时一定要严格消毒,加压止血,以免并发症的发生。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或不选用深动脉,按压时间延长或加压 包扎
氧分压是维持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氧分压在细胞内把葡萄糖转化成能量和二氧化碳 氧气不足可以导致器官的坏死
大脑如果缺氧: 4-6秒就可以引起脑功能的临时缺失 10-20秒就可以导致患者的昏迷 3-5分钟,就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脑坏死
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AB)
SB全血在标准条件下(PaCo2=4omHg,体温37一38℃,血红蛋白 的氧和度为100%)所测的的血浆HCO3-含量。 正常值:22~27mmol/L,平均值:24。 临床意义:排除了呼吸因素,反映代谢因素 SB<22mmol/L↓:代酸 SB>27mmol/L↑:代碱
BE(剩余碱):
正常值±3mol/L BE>+3mmol/L时为代谢性碱中毒 BE<−3mmol/L时为代谢性酸中毒
BE不受血液呼吸成分的影响,是代谢成分的指标。
酸碱来源及类型
释放H+的 物质
接受H+ 的物质
食物
CO2+H2O

挥发酸
碳酸(h2CO3) 呼吸因素

HCO3-(碳 酸氢盐)、
Hb-、 有机酸盐
碱血症对机体代谢和内脏功能影响更大,有报道外科术后碱中毒与 死亡率 PH7.45-7.56时死亡率45% PH7.57-7.64时死亡率65% PH>7.65时死亡85%
碱中毒时: 神经系统症状:以兴奋为主:烦 躁不安、谵妄、意识障碍 神经肌肉症状:面部、肢体抽动、 手足抽搐、惊厥
PCO2二氧化碳分压
触及,穿刺成功率高周围无重要伴行血 管及神经,不易发生血管神经损伤、不 易误采静脉血下方有韧带固定容易压迫 止血,局血时发生率较低,推荐桡动脉 为首选动脉采血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者同向发展时肯定为混合型酸碱失 衡(叠加)
酸碱失衡诊断步骤图解 血气分析参数
Ph<7.35 酸中毒 PaCO2> 45 HCO3-<22 主为呼酸 主为代酸
单呼呼 纯酸酸 性合合 呼并并 酸代代
酸碱
单代 代
纯酸 代合
酸 合
酸并 并
呼呼
酸碱
Ph>7.45 碱中毒
PaCO2< 35 HCO3->27
临床意义: PaCO2 <35 mmHg,表示通气过度; PaCO2 <25mmHg,可产生严重的低碳酸血症,呼吸性碱
中毒; PaCO2>45mmHg,表示通气不足,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
中毒; PaCO2>50mmHg,为诊断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指标; PaCO2>60mmHg,呼吸中枢转为抑制。
剩余碱(BE):是指在标准条件下血温37℃, PaCO240mmHg、 SpO2100%情况下,将血浆或 全血用酸或碱滴定到pH为7.40时所需的酸或 碱的量(分别用“+”和“-”表示)
临床应用价值
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 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的可靠指标。
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各科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的 诊断、救治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检验项目。
动脉血气分析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判断 其程度的指标。
动脉血气分析也是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 碱平衡状况的指标。
二大规律
HCO3- 、PaCO2 同向代偿性 原发失衡变化>代偿变化
三大推论
HCO3-/PaCO2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超出代偿极限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或HCO3-
/PaCO2明显异常而PH正常,提示混合酸碱失衡 PH由原发改变决定
五、酸碱平衡的综合判断
• 1.PH • 2.PaCO2
AB=SB,两者均 失代偿性代碱 AB=SB,两者均 失代偿性代酸
TCO2:指37-38oC和大气隔绝条件下所测CO2含 量。
正常:24-32(28)mmol/L 血浆乳酸(Lac):正常值为0.4-0.8mmol/L 临床意义:循环功能(尤其是微循环)
组织血流灌注,组织氧代谢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为动脉血中血红蛋白实际含氧量和最大结合 能力之比,反映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间 接反映PaO2 的大小。 参考值:SaO2 > 95% 临床意义: SaO2 < 90%表示呼吸衰竭 SaO2< 80% 表示严重缺氧
四.酸碱失调判断依据
PH、PCO2、 [HCO3—]、BE 二大规律 三个推论 预计代偿公式 结合临床判断
度的指标。 正常值:7.34~7.45,静脉血气比动脉血气0.05。 临床意义: (1)pH<7.35 酸中毒;pH>7.45碱中毒。 (2)体温对pH的影响:
以37℃为基数,体温每升高1℃,pH下降0.0147; 体温每下降1℃,pH升高0.0147。
血氧分压(PO2):血浆中物理溶解的O2产生的
1、血液缓冲作用 2、肺的调节 3、肾的调节 4、组织细胞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呼吸系统、缓冲系统、肾脏
co2
o2 外呼吸 内呼吸
气道
细胞
co2 o2
肺泡
o2 co2
血管
O2+Hb HbO2
co2
o2 co2 +
HbcO Hb
呼吸过程示意图
三、动脉血气分析的参数及临床意义
PH:为氢离子活性的负对数,是表明血液酸碱
血气分析与酸碱失衡概述
学习目标
一、了解血气分析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三、熟悉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四、掌握酸碱平衡的判断方法 五、酸碱失衡的原因及一般处理
A 直接检测项目
PH PCO2 PO2 钠、钾、钙 葡萄糖、乳酸、血球Biblioteka 积GEM 3000 血气分析仪
B 计算项目
HCO3:实际重碳酸盐 HCO3std:标准重碳酸盐 TCO2:二氧化碳总量 BEecf:细胞外液碱剩余 BE(B):全血液碱剩余 SO2c:氧气饱和度 Ca++(7.4):酸碱度为7.4时
临床应用范围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初步判断有缺氧或酸碱平衡 失调者,需查血气分析。
临床各科的急危重症一般都伴有程度不等的缺 氧和/或酸碱失衡,原则上均需查血气分析跟踪 病情变化。
各种诊断不明的疑难杂症,查血气分析可提示 氧供和酸碱平衡状态的信息,从而可拓展思路, 有助于明确诊断。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分压。正常值:80-100mmHg。 临床意义: a.低氧血症:PaO2<60mmHg为缺氧; PaO2<50mmHg为呼吸
衰竭,严重影响生理及代谢功能; PaO2<30mmHg将危及生命。 b.术后低氧血症的可能原因:呼吸机设置不理呼吸机或吸
氧管道工作异常,致使通气量不足或吸入氧浓度过低, 镇静麻醉药物抑制呼吸;
c.肺部并发症:气胸、血胸、血气胸、肺不张、肺水肿、 小气道闭合及肺泡萎陷,致使肺内分流增加;
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血浆中物理溶
解的CO2所产生的分压,PaCO2反映肺的通气情况和血浆 中的H2CO3浓度,是反映呼吸性酸(碱)中毒的重要指
标。正常值为35- 45mmHg,平均40mmHg。
主为呼碱
主为代碱
单呼呼
纯 呼
碱 合
碱 合
碱 并并
代代
酸碱
单代 代
纯碱 代合
碱 合
碱并 并
呼呼
酸碱
代谢性酸碱失衡原因
H+ 排泄受损 (肾损害)
呕吐使H+ 丢失
H+ 产生过多

(DM,酮

症,缺氧感

染等)
HCO3丢- 失(腹泻 肠瘘)

碱摄入过多


低钾低氯
呼吸性酸碱失衡原因
呼吸道阻塞 支气管肺炎
的钙离子浓度 THbc: 血色素总量
一、了解动脉血气分析
定义: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
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 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及 各种混合气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 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 其中以动脉血气分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COPD






癔症性通气过度 机械性过度通气 颅内压升高
术后低氧血症及或高碳酸血症的呼吸机调节
血气结果 PaCO2 ↑,PaO2→ PaCO2 ↓,PaO2→ PaCO2 →,PaO2↑ PaCO2 →,PaO2↓ PaCO2 ↑,PaO2↓ PaCO2 ↑,PaO2↑
选择调节 VT↑, f↑, PEEP↓, 吸气压力↑ VT↓, f↓, 吸气压力↓ FiO2↓,PEEP↓ FiO2↑,PEEP↑, 吸气时间↑ VT↑, f↑, 吸气压力↑ PEEP↓,f↑, 吸气时间↓
采取动脉血标本后
充分混合血液标本 在手掌中滚动标本 让血样和针管里肝 素抗凝剂充分混合
正常值:正常值:±3mmol/L 意义: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
HCO3-(实际碳酸氢盐,AB):
指血浆中实测HCO3含量,同时受呼吸和代谢双重影响。
St.HCO3(标准碳酸氢盐,SB):
指标准化 所测HCO3(38oC、PaCO240mmHg、Hb完全氧 化),不受呼吸因素影响,是代谢性酸碱失衡的定量 指标。 意义:正常:AB=SB=22-27(24)mmol/L 如:AB>SB 呼酸 AB<SB 呼碱
呼吸因素
• 3.HCO3-
代谢因素
酸中毒
碱中毒
7.35 7.4 7.45
45
40
35 mmHg
22
24
27 mmol/L
酸碱平衡的综合判断
• 判断原发因素(1.PH 2.PaCO2 3.HCO3-,) • A、2、3反向
2、3中与1同方向者为原发因素,反 向者为代偿改变或者混合因素(抵消)。 • B、2、3同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