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课堂教学技能讲解26页PPT
合集下载
补充课堂教学技能ppt课件

导入技能 提问技能 板书技能
有位教师在上第二册《乌鸦喝水》时,用演示 导入:
上课时,教师先出示自制的教具“乌鸦”与 装着半瓶水的小口瓶,依照课文内容一边演示, 一边讲述:“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突然,它看见了一个装着半瓶水的小口瓶,连 忙跑过去想喝水,但瓶口太小了,乌鸦喝不着 水,怎么办呢?后来乌鸦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办法吗?我们一起来学习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导入技能 提问技能 板书技能
课堂教学的技能
导入技能 提问技能 板书技能
是教师运用黑板以简练的文字、符 号、线条、图形、表格等传递教学 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导入技能 提问技能 板书技能
课堂教学的技能
讲述/授技能 演示技能 多媒体教学技能 变化技能 反馈和强化技能 结束技能 ……
一位老师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时: 师:我国古代有许多吟咏春的佳句,特别是王安石脍炙人口的— 生(异口同声):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说来也巧,王安石的这句诗,正巧包括了一位现代著名作家所写的两
导入技能 提问技能 板书技能
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导入的内容要精选
导入的内容要同所讲的内容密切相 关,而不要离题万里、生拉硬扯 例子
导入的时间要控制
导入所占的时间要短:最多不能超 过5分钟;5分钟左右;3到7分钟
导入技能 提问技能 板书技能
师:同学们,谁是最可爱的人? 生:父母 生:老师 生:同学 师:同学们说得不对,志愿军才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的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们才是最 可爱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魏巍写的通 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提问的过程
介入阶段
在学生不能回答时才引入此阶段
评价阶段
第二章 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技能PPT课件

1.诗中,诗人为我们描绘了牛郎织女一种怎样的 新生活?(了解型。起总领作用不必详细回答)
2.第一诗节中诗人抒情时借助了什么景物?(理
解型,目的是了解学习“联想”手法,领会诗的意 境)
3.第二诗节中,诗人又描写了什么景物?用什么 手法开拓诗的意境?(理解型,目的是了解学 习“想像”手法,领会诗的意境)
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请作 者为向导,带我们去攀登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
12
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是为了画出国人的 魂灵,揭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他笔下 的“阿Q精神”是一种丑陋的精神,《阿Q正 传》一发表,震惊了炎黄子孙,令有识之士 汗颜。
这阿Q精神,是庸人的自我解脱,是懦 夫的自我辩护,是奴才的自我麻醉。它,使 人失掉自尊,甘为奴才;它,使人浑噩麻木, 不求进取。
20
三、课堂提问的类型
1.记忆型提问: 要求以所记忆知识照样回答,不需
更深入的思考。主要检查记忆状况,为 新问题的提出作铺垫。 2.了解型提问:
要求对所记忆的知识进行转换和重 新合组,再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主要培 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能力,为深入 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1
三、课堂提问的类型
3.理解型提问: 要求通过分析、综合、想象、联想
17
一、课堂提问
1. 定义: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有目的
地设疑,引起学生积极的定向思考,以促 进学生思维的课堂教学行为方式。
提问可贯穿课堂始终,是语文课堂中 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2. 作用:
启思激疑、集中注意; 评价反馈,组织教学; 养成积极思考、敢说、善说的习惯。
18
二、课堂提问设计的要求
28
讲读课《变色龙》提问设计
1.题目中“变色龙”指的是什么?(了解型,作为首问以 辩清“本义”和“引申义”,为下面分析标明思路)
2.第一诗节中诗人抒情时借助了什么景物?(理
解型,目的是了解学习“联想”手法,领会诗的意 境)
3.第二诗节中,诗人又描写了什么景物?用什么 手法开拓诗的意境?(理解型,目的是了解学 习“想像”手法,领会诗的意境)
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请作 者为向导,带我们去攀登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
12
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是为了画出国人的 魂灵,揭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他笔下 的“阿Q精神”是一种丑陋的精神,《阿Q正 传》一发表,震惊了炎黄子孙,令有识之士 汗颜。
这阿Q精神,是庸人的自我解脱,是懦 夫的自我辩护,是奴才的自我麻醉。它,使 人失掉自尊,甘为奴才;它,使人浑噩麻木, 不求进取。
20
三、课堂提问的类型
1.记忆型提问: 要求以所记忆知识照样回答,不需
更深入的思考。主要检查记忆状况,为 新问题的提出作铺垫。 2.了解型提问:
要求对所记忆的知识进行转换和重 新合组,再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主要培 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能力,为深入 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1
三、课堂提问的类型
3.理解型提问: 要求通过分析、综合、想象、联想
17
一、课堂提问
1. 定义: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有目的
地设疑,引起学生积极的定向思考,以促 进学生思维的课堂教学行为方式。
提问可贯穿课堂始终,是语文课堂中 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2. 作用:
启思激疑、集中注意; 评价反馈,组织教学; 养成积极思考、敢说、善说的习惯。
18
二、课堂提问设计的要求
28
讲读课《变色龙》提问设计
1.题目中“变色龙”指的是什么?(了解型,作为首问以 辩清“本义”和“引申义”,为下面分析标明思路)
课堂教学技能 PPT

老师说:“很好,那么大家知道这些东西为什么带洋 字吗?”学生说都是从外国传入得。
老师说: 对,洋芋和西红柿都原产于古代美洲,明朝 中后期从菲律宾传入我国南方,丰富了我们得经济生活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明朝中后期经济”。
3、故事趣闻
以名人轶事、典故、趣闻等故事叙述方式 导入,会起到发人深思,引人入胜得效果。但要 注意如下要求:
2、温故知新
含义:是指通过复习、联系旧课或已有知识 导入新课得方法。包括复习导入和经验导入两 种方式。
复习导入:从已知入手导出未知。包括:从 总结旧知识导入;从检查提问旧知识导入;从组 织学生练习入手导入。
经验导入:就是利用学生以后得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发现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得联系。
案例:百分数应用题
3、家猫能够很快吃掉老鼠,它得牙齿和舌头 具有什么特点?
案例:《卖炭翁》导入
有个老师在讲《卖炭翁》时,正赶上雪止天 晴,老师面对笑容,走上讲台说:同学们,纷纷扬扬 ,飞舞一天多得雪停了。今天阳光明媚,天气温 暖,是大家最喜欢得好天气。但是很久很以前, 一个穿得非常单薄得老人,却不喜欢这样得天 气。总是期待着阴风凛冽,大雪纷飞,这个老人 是谁呢?他就是白居易笔下得“卖炭翁”(板书), 他为什么有这样得反常心理呢?下面,我们从 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老师在导入时,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得疑问 ,使学生在惊奇、紧张得心理状态下进入新课。 会产生很好得教学效果。
案例:生物课《食肉目》导入
生物老师在讲《食肉目》时,设计了如下问题 导入:
1、在夜里,人们看不见老鼠,为什么家猫能够 很容易发现老鼠?
2、家猫发现老鼠后,有时要悄悄接近它,老鼠 嗅觉很灵敏,为什么却察觉不到家猫接近它呢?
1、开门见山
直接导入法:即单刀直入,直接呈现要学习得新知 或从事得学习活动。
老师说: 对,洋芋和西红柿都原产于古代美洲,明朝 中后期从菲律宾传入我国南方,丰富了我们得经济生活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明朝中后期经济”。
3、故事趣闻
以名人轶事、典故、趣闻等故事叙述方式 导入,会起到发人深思,引人入胜得效果。但要 注意如下要求:
2、温故知新
含义:是指通过复习、联系旧课或已有知识 导入新课得方法。包括复习导入和经验导入两 种方式。
复习导入:从已知入手导出未知。包括:从 总结旧知识导入;从检查提问旧知识导入;从组 织学生练习入手导入。
经验导入:就是利用学生以后得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发现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得联系。
案例:百分数应用题
3、家猫能够很快吃掉老鼠,它得牙齿和舌头 具有什么特点?
案例:《卖炭翁》导入
有个老师在讲《卖炭翁》时,正赶上雪止天 晴,老师面对笑容,走上讲台说:同学们,纷纷扬扬 ,飞舞一天多得雪停了。今天阳光明媚,天气温 暖,是大家最喜欢得好天气。但是很久很以前, 一个穿得非常单薄得老人,却不喜欢这样得天 气。总是期待着阴风凛冽,大雪纷飞,这个老人 是谁呢?他就是白居易笔下得“卖炭翁”(板书), 他为什么有这样得反常心理呢?下面,我们从 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老师在导入时,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得疑问 ,使学生在惊奇、紧张得心理状态下进入新课。 会产生很好得教学效果。
案例:生物课《食肉目》导入
生物老师在讲《食肉目》时,设计了如下问题 导入:
1、在夜里,人们看不见老鼠,为什么家猫能够 很容易发现老鼠?
2、家猫发现老鼠后,有时要悄悄接近它,老鼠 嗅觉很灵敏,为什么却察觉不到家猫接近它呢?
1、开门见山
直接导入法:即单刀直入,直接呈现要学习得新知 或从事得学习活动。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ppt课件

应的统一。
26
变化技能所遵循的原则
.
1
明确变 化目的 和方式
2
选择恰 当变化 的类型
3
注意变化技 能和其他技 能之间联系
27
.
J.课堂组织技能 教师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组织管理学生、引导 学生学习、建立和谐教学环境的教学行为能力— —课堂组织技能。
28
课堂组织技能的作用
.
维持学 生学习 热情
引发学 生的学 习动机 和兴趣
这里要注意啦
24
.
变化技能的作用:创造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 使学生从无意、大意过渡到有意,从有意过渡到 注意;为不同的学生创造参与教学的机
会;改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学习热情。
注 意 有 意
无意
25
大意
下意识
变化技能的类型:教态的变化,教学媒体的变化, 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
.
教态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包括教师的仪容、风度、神色、
282929维持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信心和进取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学为习惯创造良好课堂氛围便于师情交流3030管理型组织技能指导型组织技能诱导型组织技能指点引导引诱教导为实现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3131课堂组织技能所遵循的原则了解尊重学生重视集体力量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因势利导和灵活善变体现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i
强化技能所遵循的原则
.
目
多
恰
真
的
样
明 确 原
化 原
如 其 分 原
诚 原 则
则
则
则
14
.
G.演示技能: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实物、样品、模型、标本
、图画图表、幻灯、录像的展示,以及实际 的表演和实验的操作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以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 教学行为——演示技能。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专题培训课件ppt

评估内容:学生 学习效果和综合 素质
评估标准:根据 学生的知识掌握、 技能应用、综合 素质等方面进行 综合评价
评估方式:采用 多种评估方式, 包括考试、作品 评定、口头表达 等
评估结果:根据 评估结果,对学 生的学习效果和 综合素质进行全 面分析和评价, 并提出改进意见 和建议。
培训反馈与改进
教师反馈与建议收集
结合方式:小组讨论与互动交流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 果。
优势:小组讨论与互动交流结合的培训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 高其参与度和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实践操作与反思总结结合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教学案例,让学员掌握教学技能 反思总结:引导学员对教学案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结合:将实践操作与反思总结相结合,提高学员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 培训方式:采用实践操作与反思总结结合的方式,让学员更好地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练习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 种练习,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 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 物、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 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 全班或小组讨论来获得新知识或巩 固旧知识的方法。
课堂互动与评估方式
互动方式:提 问、讨论、小
内容优化:优化课程内容,使其更 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生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 生的需求和能力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 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PPT课件

直接受到外部的强化,只要以榜样为媒 介,受到间接强化经验就会做出相应的 反应。
强化的类型
外部强化与内在强化 外部强化是教师施予学生身上的强
化。 内在强化是自我强化,依赖反馈进
行的自我评价与调节,从而控制自己的 行为。
强化的类型
即时强化与延时强化 即时强化指需要的行为一旦发生,
就给予强化。 延时强化指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
给予信息反馈,以提高学生对强化 的认识和理解。 要求: 反馈越及时,强化效果越好。 避免不相关因素的影响
效能性原则。
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强化对 行为积极有效的影响。尽管减少对学 生发展的负面影响。
强化理论运用要点
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强化物 强化物的正确使用。(红领巾奖章) 教师态度要真诚才能起到强化的效果 慎用负强化
行深入思考后再进行强化。
活动3:赏识别人
对你的同伴表达自己的欣赏(我最喜欢 你的地方、我认为你最大的长处是)
认真地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欣赏。 请思考: 1、在刚才的活动中,你感受到什么? 2、你表扬别人时,是否有困难? 3、接受别人的表扬时又是怎样的感觉?
强化的主要功能
通过强化对人的行为予以导向。在强化过程中, 把行为后果反馈给行为主体,从而实现对行为 的规范、修正、限制和改造。
作,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 表现,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情 感。
强化技能的类型
人们可根据反馈的信息,主动适应环境刺激,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强化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进学生的发展
强化理论在教育中的作用
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 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强化 有助于塑造新的行为
运用强化理论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强化的类型
外部强化与内在强化 外部强化是教师施予学生身上的强
化。 内在强化是自我强化,依赖反馈进
行的自我评价与调节,从而控制自己的 行为。
强化的类型
即时强化与延时强化 即时强化指需要的行为一旦发生,
就给予强化。 延时强化指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
给予信息反馈,以提高学生对强化 的认识和理解。 要求: 反馈越及时,强化效果越好。 避免不相关因素的影响
效能性原则。
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强化对 行为积极有效的影响。尽管减少对学 生发展的负面影响。
强化理论运用要点
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强化物 强化物的正确使用。(红领巾奖章) 教师态度要真诚才能起到强化的效果 慎用负强化
行深入思考后再进行强化。
活动3:赏识别人
对你的同伴表达自己的欣赏(我最喜欢 你的地方、我认为你最大的长处是)
认真地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欣赏。 请思考: 1、在刚才的活动中,你感受到什么? 2、你表扬别人时,是否有困难? 3、接受别人的表扬时又是怎样的感觉?
强化的主要功能
通过强化对人的行为予以导向。在强化过程中, 把行为后果反馈给行为主体,从而实现对行为 的规范、修正、限制和改造。
作,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 表现,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情 感。
强化技能的类型
人们可根据反馈的信息,主动适应环境刺激,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强化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进学生的发展
强化理论在教育中的作用
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 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强化 有助于塑造新的行为
运用强化理论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技能导入技能ppt课件

二、导入的目的
❖ 1、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起学习动机。 ❖ 2、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
境。 ❖ 3、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
作鼓动、引子和铺垫。 ❖ 4、明确学习目的。 ❖ 5、激活思维,挖掘潜力。
❖ 数微’26-28;语微’55-59
三、导入的类型
1、知识导入——导之以知,训练技能 2、智力导入——导之以智,开启思维 3、情感、情境导入——导之以情,营造气氛 4、兴趣导入——导之以趣,2 0.1
思考与训练:
❖ 1、什么是导入技能,它有何目的? ❖ 2、设计各种类型的导入,并对其中一种进行
微格教学。 ❖ 3、如何评价导入技能?
参考资料
❖ 1、朱新春《教学工作技能训练》,人民教育 出版社,2001
❖ 2、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 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五、应用原则与要点
❖ 目的性 ❖ 针对性:教材内容、方法、目标;学生的需
要、兴趣。(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意外思考) ❖ 启发性:启发思维:问题、对比、范例、演
示、情景启发。 ❖ 趣味性: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方式新
颖等
导入技能评价指标
❖ 能引起学生兴趣,集中注意 ❖ 导入能自然引入课题,衔接紧密、恰当 ❖ 与新知识联系密切,目的明确 ❖ 确实将学生引入学习情景 ❖ 讲话感情充沛,语言清晰 ❖ 能启迪学生思维 ❖ 导入时间掌握得当,紧凑
杨‘《导入》 新课程导入4‘(数)、32‘(历史)、34‘(语)、38‘(化学)、43‘(物理)、54‘(数)
三、导入的类型
1、知识导入——导之以知,训练技能 温故导入法 谈话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 归纳导入法 作业导入法 摘录导入法 课题导入法
❖ 1、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起学习动机。 ❖ 2、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
境。 ❖ 3、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
作鼓动、引子和铺垫。 ❖ 4、明确学习目的。 ❖ 5、激活思维,挖掘潜力。
❖ 数微’26-28;语微’55-59
三、导入的类型
1、知识导入——导之以知,训练技能 2、智力导入——导之以智,开启思维 3、情感、情境导入——导之以情,营造气氛 4、兴趣导入——导之以趣,2 0.1
思考与训练:
❖ 1、什么是导入技能,它有何目的? ❖ 2、设计各种类型的导入,并对其中一种进行
微格教学。 ❖ 3、如何评价导入技能?
参考资料
❖ 1、朱新春《教学工作技能训练》,人民教育 出版社,2001
❖ 2、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 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五、应用原则与要点
❖ 目的性 ❖ 针对性:教材内容、方法、目标;学生的需
要、兴趣。(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意外思考) ❖ 启发性:启发思维:问题、对比、范例、演
示、情景启发。 ❖ 趣味性: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方式新
颖等
导入技能评价指标
❖ 能引起学生兴趣,集中注意 ❖ 导入能自然引入课题,衔接紧密、恰当 ❖ 与新知识联系密切,目的明确 ❖ 确实将学生引入学习情景 ❖ 讲话感情充沛,语言清晰 ❖ 能启迪学生思维 ❖ 导入时间掌握得当,紧凑
杨‘《导入》 新课程导入4‘(数)、32‘(历史)、34‘(语)、38‘(化学)、43‘(物理)、54‘(数)
三、导入的类型
1、知识导入——导之以知,训练技能 温故导入法 谈话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 归纳导入法 作业导入法 摘录导入法 课题导入法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教学PPT)

2
1
一、课堂教学的导入 二、课堂教学的提问
三、课堂教学的语言
四、课堂教学的板书 五、课堂教学的组织
六、课堂教学的结课
2020/5/1
2
2020/5/1
3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就是“示之道途”, 亦即“引路”之意。入,就是进入学习之门。
故导入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门径的意思。
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一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之前,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因此又叫做导 入新课。通过导入,要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特定的学 习方向上来。
18
注意提问的表述:教师提问表述要力
求准确、简洁、明晰,避免不规范、冗 长、模棱两可的表述。
注意提问后的等待:教师提出问题后,
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与讨论时间,不要 急于叫学生作答。
2020/5/1
19
注意提问时的点名:选择学生答问时要
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风格、思 维水平、成绩状况,甚至座位区域等因素。
2020/5/1
13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好 中差
1、导入方法与新知识联系
2、导入时能自然进入新课题。
3、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兴趣。
4、启发学生思考。
5、面向全体学生。
6、感情充沛、表情丰富、语言清晰。
总分
2020/5/1
14
(1)启发思维、主动学习。 (2)引起注意,启发兴趣。 (3)反馈信息,教学交流。 (4)组织教学,调控课堂。
直接导入法: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
方法。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主
题,节省教学时间。
2020/5/1
8
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是指教师运用满怀激情 的朗读、演讲或通过音乐、动画、录像等创设 有趣的学习情境,感染学生,引起丰富的想像 和联想,使其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 导入方法。
1
一、课堂教学的导入 二、课堂教学的提问
三、课堂教学的语言
四、课堂教学的板书 五、课堂教学的组织
六、课堂教学的结课
2020/5/1
2
2020/5/1
3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就是“示之道途”, 亦即“引路”之意。入,就是进入学习之门。
故导入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门径的意思。
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一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之前,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因此又叫做导 入新课。通过导入,要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特定的学 习方向上来。
18
注意提问的表述:教师提问表述要力
求准确、简洁、明晰,避免不规范、冗 长、模棱两可的表述。
注意提问后的等待:教师提出问题后,
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与讨论时间,不要 急于叫学生作答。
2020/5/1
19
注意提问时的点名:选择学生答问时要
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风格、思 维水平、成绩状况,甚至座位区域等因素。
2020/5/1
13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好 中差
1、导入方法与新知识联系
2、导入时能自然进入新课题。
3、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兴趣。
4、启发学生思考。
5、面向全体学生。
6、感情充沛、表情丰富、语言清晰。
总分
2020/5/1
14
(1)启发思维、主动学习。 (2)引起注意,启发兴趣。 (3)反馈信息,教学交流。 (4)组织教学,调控课堂。
直接导入法: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
方法。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主
题,节省教学时间。
2020/5/1
8
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是指教师运用满怀激情 的朗读、演讲或通过音乐、动画、录像等创设 有趣的学习情境,感染学生,引起丰富的想像 和联想,使其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 导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