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湟源陈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9年第87号--关于批准对阜宁大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9年第87号--关于批准对阜宁大糕、狼山鸡、福州茉莉花茶、红安苕、湟源陈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法规类别】产品质量监督地理标志【发文字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9年第87号【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日期】2009.09.21【实施日期】2009.09.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9年第87号)关于批准对阜宁大糕、狼山鸡、福州茉莉花茶、红安苕、湟源陈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阜宁大糕、狼山鸡、福州茉莉花茶、红安苕、湟源陈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
经审查合格,现批准自即日起对阜宁大糕、狼山鸡、福州茉莉花茶、红安苕、湟源陈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一、阜宁大糕(一)保护范围。
阜宁大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江苏省阜宁县益林镇、阜城镇、沟墩镇、施庄镇、三灶镇、郭墅镇、硕集镇、新沟镇、羊寨镇、芦蒲镇、东沟镇、古河镇、罗桥镇、杨集镇、公兴镇、板湖镇等1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阜宁大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江苏省阜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阜宁大糕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1)。
二、狼山鸡(一)保护范围。
狼山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江苏省如东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狼山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苏省如东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狼山鸡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见附件2)。
三、福州茉莉花茶(一)保护范围。
福州茉莉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连江县、闽清县、罗源县、永泰县等10个县区市现辖行政区域。
我的家乡湟源丹葛尔作文

我的家乡湟源丹葛尔作文说起我的家乡湟源丹葛尔,那可真是个特别的地方呀!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跟着大人去逛丹葛尔古城。
那古城的街道可真热闹啊!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店铺,有卖各种稀奇玩意儿的。
我就像只小猴子似的,这儿瞅瞅那儿看看,兴奋得不行。
走着走着,看到一家卖湟源陈醋的店,那股子酸溜溜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
我好奇地跑过去,踮起脚尖往店里瞧。
店老板特别热情,看我好奇,就舀了一小勺醋让我尝尝。
哎呀呀,那味道,酸得我直咧嘴,可把周围的大人们都给逗笑了。
从那以后,每次想到丹葛尔古城,我就会想起那股子陈醋的味道。
湟源丹葛尔呀,它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
那古老的城墙,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那狭窄而热闹的街道,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在这里,人们的生活慢悠悠的,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古城里还有很多传统的小吃,什么甜醅呀、酿皮呀,每一样都让人垂涎欲滴。
我最喜欢的就是坐在街边的小凳子上,吃一碗甜醅,那香甜的味道能让人开心一整天。
还有那些传统的手工艺品,精美的湟源排灯,那可都是匠人们用心制作出来的呀。
如今,我虽然已经长大离开了家乡,但湟源丹葛尔始终在我心里有着特殊的位置。
它就像是我心中的一片宁静港湾,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一想起它,心里就会暖暖的。
我知道,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我的回忆和眷恋。
我会常常想起在古城里玩耍的日子,想起那股子陈醋的味道,想起那些慢悠悠的时光。
湟源丹葛尔,我的故乡,我永远爱你!希望它能一直保持着那份独特的魅力,让更多的人去感受它的美好。
不管什么时候,我都要再回去好好逛一逛,再去尝尝那让人难忘的味道,再去感受感受那温暖的家乡气息。
西宁特产有哪些

西宁特产有哪些
青海很多人都去过,在青海下面也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比如西宁。
青海西宁非常适合旅游,还有许多外伤和其他民族的人民会到青海西宁去选购特产。
每一个地方都有当地的特产。
青海西宁的特产也是多种多样的,人们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便携的特产。
那么西宁特产有哪些?
1.西宁毛
青海藏羊的毛,色白、丝粗、具有很强的回弹性和光泽度。
用这种西宁毛织出的纺织品柔美温暖,大大优于其它地区的毛织品。
因而,自古以来很受各族人民和外商的欢迎。
2.湟源陈醋
青海的名特产之一,至少已有200多年历史。
湟源陈醋,又叫黑醋,酸味纯正,清香甜润,质地浓稠,色香俱佳,多吃能增食欲,助消化健脾胃,防感冒,清心解毒。
湟源陈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青海省湟源县现辖行政区域。
3.西宁既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又是青海首府之地,这里不仅是前往青海省其他地方和进入西藏旅游的常备物品补给地,还汇聚着来自青海省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特产和工艺品等。
西宁土特产品种繁多,主要有牛肉干、冬虫夏草、鹿茸、人参果、西宁大黄等,工艺品更是琳琅满目,包括地毯、毛氆氇、毛毯、酥油花等。
西宁市的购物场所基本集中在城市的东部。
4.堆绣
青海民间刺绣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手法多样,其中以堆绣最为著名。
土族堆绣成品多以服饰和棉、毛、化纤等日用品为绣物;这些刺绣用品,大多是作为礼物和信物馈赠亲友和情人的。
塔尔寺和热贡的堆绣则以佛像挂毯为主。
醋的经典典故

“醋”的来历传说在古代的中兴国,即今山西省运城县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
他儿子黑塔也跟杜康学会了酿酒技术。
后来,黑塔率族移居现江苏省镇江的地方。
在那里,他们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
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
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
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酸水叫“醋”。
据说,直到今天,镇江恒顺酱醋厂酿制一批醋的期限还是二十一天。
醋是中国各大菜系中传统的调味品。
据现有文字记载,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酒作为发酵“醋”剂来发酵酿制食醋,东方醋起源于中国,据有文献记载的酿醋历史至少也在三千年以上。
中国古称“酢”、“醯”、“苦酒”等。
“酉”是“酒”字最早的甲骨文。
同时把“醋”称之为“苦酒”,也同样说明“醋”是起源于“酒”的。
中国著名的醋有“神秘湘西”原香醋、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保宁醋、天津独流老醋、福建永春老醋、广灵登场堡醋、岐山醋、河南老鳖一特醋及红曲米醋。
经常喝醋能够起到消除疲劳等作用,醋还可以治感冒的作用。
古时有一员外为做寿,盛宴招待众宾客。
因是冬天,厨师在客厅里升起四盆大火。
为做“糖醋鱼”,员外令买来了数十条活鱼,特地还购回来一大盆醋。
员外有一儿子才5岁,十分淘气,在院内东跑西跳,嘴里嚷着要这要那。
家中保姆想抱他,哪知这孩子一挣,竟跌进了火盆里,顿时孩子身上的棉裤烧着了。
保姆吓坏了,又没有水,她只见旁边有一盆醋,就什么都不顾了,于是提着孩子就往盆里放,火灭了,孩子哭声也小了。
员外夫人急忙上前,脱下孩子的裤子一看,屁股虽烧了几个泡,但没破,就蘸着醋把水泡擦了擦,真没想到,一会儿泡消了,也不痛了,几天后屁股上竟连一点伤疤都没有。
后来有人笑道:“稀奇稀奇真稀奇,火烧敷醋泥”。
这样醋就成了一味治疗烧伤的良方。
宋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中曾有类似记载:一婢抱儿落炭火上烧灼,以醋泥敷之,旋愈无痕”。
青海特产

青海特产(海东)
• 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循化县种植的 花椒以果实鲜红、颗粒大、肉厚油多、麻 味浓而深受市场青睐,市场价高出外地花 椒近一倍,是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特产。
青海特产(海东)
• 乐都大樱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乐 都县地理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土地肥沃, 是大樱桃栽培的理想区域,近年来,乐都 县的大樱桃种植业已成为其特色产业。
青海特产
• 青海老酸奶在青海民族饮食上有着悠久的 历史,早在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经过青 海湖畔的日月山、倒淌河等地进藏的民间 故事中,就有关于酸奶的记述。在可称之 为古代藏族社会百科全书的史诗《格萨尔》 当中,也有许多关于酸奶的记载。可见酸 奶在青海问世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青海特产
• 青海人不叫馒头而称馍馍。“馍馍”只是 一个总称。青海农业区和半农业区各族人 民常吃的馍馍千姿百态,品种繁多,如花 卷、油包、油饼、曲连、油香、炉馍馍、 馒头(祭祖用的大馍馍)、焜锅馍馍等等。 它们是逢年过节,串亲访友经常携带的传 统礼品,也是每饭难离的主食。其中最受 人欢迎也最普遍的,是焜锅馍馍。 。
青海特产(海东)
• 互助白牦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互助 白牦牛肉颜色深红,野味十足,肉鲜香嫩, 血红蛋白极高,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以 及胡萝卜素、钙、磷、锌等微量元素,对 人体保健功效显著。
青海特产(海东)
• 循化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循化县种 植的花椒以果实鲜红、颗粒大、肉厚油多、 麻味浓而深受市场青睐,市场价高出外地 花椒近一倍,是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特产。
青海特产(海东)
• 互助葱花土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互 助葱花土鸡学名海东鸡,是在青海东北部 互助县域内独特的自然条件和饲养条件下, 经长期自然选择和饲养驯化形成的地方品 种。
什么样的醋最好

什么样的醋最好?食醋贴士教你巧吃老醋深褐色液体,略带有些清亮,打开瓶盖时一阵酸味扑鼻,让一些人的腮部开始分泌出唾液,作为夏日里开胃的一味调料,陈醋是不错的选择。
产醋的地方除了最有名的山西,还有青海、四川等地。
而各地的水土资源各不相同,其产出的醋也略有区别,不同产地的醋也有不同的搭配吃法。
山西老陈醋山西老陈醋,中国的四大名醋之一,生产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美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
而山西人爱吃醋与其独特的地理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山西水土较硬,醋的酸性可以起到一定的软化作用,长期饮用醋可以有效预防因饮用水等问题而带来的疾病影响。
除此以外,与山西人的饮食也有一定关系。
山西人好吃面食,面食一般不易消化,而醋能有效的促进肠胃蠕动,达到帮助消化的目的。
久而久之,醋成为了山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人们也戏称山西人为“山西老醯”。
青海湟源陈醋湟源陈醋又名黑醋,酿造历史悠久,约始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区别于山西地区的大麦、高粱等五谷原料,青海就地取材以青稞、麸皮为主要原料,酿造时加入100多种中草药,经过60多道生产工序,酿出的醋质地浓稠、香味浓郁、冬天不冻、夏天不腐。
四川保宁醋保宁醋是四川阆中的传统名产,为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始创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因产于阆中(古称保宁府),故称之为“保宁醋”。
保宁醋以纯粮为料,名贵中药为曲,“松华”井水为体,采用麸醋经典工艺和现代科技,经四十二道工序精酿而成。
具有“色泽红棕、酸味柔和、醇香回甜、久存不腐”等特点。
爱吃醋的四川人醋的吃法也与其他地方略有不同,除了传统的搭配面食做成醋面,还能喝出花样来,“红粉佳人”、“蓝色迷情”、“阆苑三绝”等都是用保健醋勾兑出来的“鸡尾酒”,喝下去醇香甘洌。
平常不“吃醋”的女人看到这些五彩缤纷的“鸡尾醋”,也常顾不上仪态鲸吞几杯。
●食醋贴士陈醋虽好,切勿贪杯。
中国酿醋发展历史

中国酿醋发展历史醋相传是酒神杜康的儿子帝予(外号“黑塔”)发明的,民间有“老子作酒儿作醋”之说,说是帝予学杜康造酒,技术没有学到家,酿酒发酸,二十一日后酿成了醋。
“醋”字由“酉””和“昔”组成“酉”是酿酒作醋的坛子,“昔”拆开为“二十一曰”,说的是酿醋所来要的时间。
这一故事当然是杜撰的,不过,却反映了酿酒与作醋之间的关系,醋正是受酿酒的启发而发明出来的。
后世常有用酸酒或酒糟作醋的,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八《作法第七十一》中,记载有三种“动酒”(酸酒) 转作醋的方法,三种酒糟做醋的方法和三种直接在炊熟的豆类或粮食中直接加酒作醋的方法,“这些都是利用醋酸细菌将酒精氧化成醋酸的生物性变化”( [北魏]贾思勰著,石声汉译注,石定扶、谭光万补注:《齐民要术》卷八《作酢法第七十一》,中华书局 2015 年版,第928页 ) 。
先秦时期,人们称醋为“醯”,《说文解字》卷五释“酶”为:“酸也作醯,以鹜以酒。
从鹫,酒并省。
从皿。
皿,器也。
”意思为“酶,就是醯。
用粥和酒作醯”。
后世人们将爱吃醋的山西人称为“老西”,实则是“老醯”的音转。
先秦、秦汉时期,醯和酱均为人们经常食用的调味品,二者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故“醯酱”经常连称,如《礼记·曲礼上》云:“脍炙处外,醯酱处内。
”《史记·货殖列传》载:“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醯酱千瓨。
”赵荣光认为,醋“最初是广义的醢中呈酸味的食品。
并且是敬神的神圣食品之一。
醋的发明者是女性”( 赵荣光:《中国醋的起源与中国醋文化流变考述》,《饮食文化研究》2005年第3期 ) 。
汉代时,人们又称醋为“酢”,酢又可指酒,故后世有“酬酢”一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又称醋为“苦酒”。
唐代以前的“酢”“苦酒”,均反映了古人作醋与酿酒之间的密切联系。
直到今天,日本人仍称醋为“酢”。
南北朝时期,中国酿醋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八《作酢法第七十一》中,共记载了23种醋的酿造方法。
我的家乡湟源丹葛尔作文

我的家乡湟源丹葛尔作文《我的家乡湟源丹葛尔》篇一:《湟源丹葛尔——美食的天堂》湟源丹葛尔这个地方啊,要是就说吃的,那可真是能让人流一地的口水。
咱这儿最有名的就得说日月山牌的湟源陈醋。
这醋啊,酸得那叫一个地道。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家吃饺子,那饺子就得多蘸这湟源陈醋才有味儿。
我爸拿着那小醋碟,咕噜咕噜就倒了好多醋进去,那醋溅起来一小点在桌上,我伸舌头就舔了一下,哇,酸得我直咧嘴,可又忍不住想再多吃点。
这醋香得很,不像那种化学勾兑的劣质醋,光是闻味道就知道是实实在在粮食酿造的,有股子浓郁的粮食香味儿。
还有那狗浇尿,你可别被这名字吓到。
其实就是一种薄饼。
这做狗浇尿可有讲究啦,得把那面擀得薄薄的,然后在锅里倒油,一边倒一边把饼子摊开。
煎的时候那面饼滋滋作响,就像小老鼠在偷吃东西一样。
我在一旁眼巴巴看着,等出锅了,赶紧拿一块,咬一口,酥脆可口,里面还带着一点点葱花的香味儿呢。
我们这儿的酸辣里脊也是一绝啊。
炸得金黄的里脊条,裹着酸酸辣辣的酱汁,吃的时候外酥里嫩,那肉块在嘴里,咬一口酸酸辣辣的汁水就迸出来,真能把人的舌头都鲜掉。
我表叔是个大胖子,有一次吃这酸辣里脊,一下子吃了好多,还说要把盘子都舔干净呢,把我们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篇二:《湟源丹葛尔——古建筑的奇妙世界》咱湟源丹葛尔的老建筑那可是相当有看头的。
那街面上的老房子,一个个古色古香的。
就像我小时候去过的那个丹葛尔古城,古城的大门,高大雄伟得很。
城门上的石头都带着岁月的痕迹,坑坑洼洼的,就像老人脸上的皱纹呢。
走进古城里啊,就感觉像是走进了过去的岁月。
那青石板铺的路,走上去咯吱咯吱响。
两边的店铺有不少是那种老作坊,比如说有一个做皮货的老店。
我进去看过呢,那店里到处都挂着各种皮子。
老板是个老师傅,他坐在那儿专心致志地在一块皮子上鼓捣着什么。
一问才知道,他在给皮子鞣制加工呢。
那皮子摸着滑溜溜的,可舒服了。
还有那些老房子的木雕啊,那雕工可细腻啦。
我在一家老房的门口看见雕着花卉图案的木门,上面的花朵栩栩如生,感觉像是真的要盛开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本介绍
距今有300余年的酿造历史,是丹噶尔古城商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传统生产工艺已被列入青海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产品除销售西藏、兰州等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印度、尼泊尔、俄罗斯、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
如今,经过技术革新,湟源陈醋在产品质量、外部包装、花色品种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的改造和提升,开发生产出了保健醋、饮料醋等多种旅游系列产品。
2历史溯源
青海湟源陈醋酿造历史悠久,约始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清雍正初年平定罗布藏丹津叛乱之后,丹噶尔地(湟源)休养生息,民力复苏,清政府将“茶马贸易”集市移之丹噶尔,于是,湟源地区商贾云集,农牧业、民族商贸业再次蓬勃兴起。
丹噶尔原本就是汉、藏、蒙、回多民族杂居地区,本地居民受牧民影响,喜食肉类,广大牧区民众更是以肉类奶制品为主食,因而醋就成为大家必不可少的作料。
醋的销量大增,自然刺激了酿醋行业的发展。
清末,湟源最有名的醋房有4家,他们是:(陈林甫)陈醋房、(马进福)马醋房、(简有才)简醋房、(林有瑞)林醋房。
3营养分析
1. 醋可以开胃,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吸收,使食欲旺盛,消食化积;
2. 醋有很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能有效预防肠道疾病、流行性感冒和呼吸疾病;
3. 醋可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是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人的一剂良方;
4. 醋对皮肤、头发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中国古代医学就有用醋入药的记载,认为它有生发、美容、降压、减肥的功效;
5. 醋可以消除疲劳,促进睡眠,并能减轻晕车、晕船的不适症状;
6. 醋还能减少胃肠道和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起到醒酒的作用;
7. 醋还有使鸡骨、鱼翅软化,促进钙吸收入的作用。
4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脾胃湿盛、外感初起者忌服;胃溃疡和胃酸过多者不宜食醋。
5食疗作用
醋味酸苦、性温,入肝、胃经;
有散瘀,止血,解毒,杀虫的功效;
主治产后血晕、黄疸、黄汗、吐血、衄血、大便下血、痈疽疮肿,又可解鱼肉毒。
陈醋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可以将酸性体质调整成碱性体质,顺气消账,净化血管及三酸甘油脂并促进消耗体内过多脂肪,加强蛋白质和醣类的代谢。
此外,醋所含酵素能刺激肠胃蠕动,有助于排除体内宿便。
但由于醋味道很酸,可加蔬果一起达成汁味道较佳。
生姜辛辣,可让人身体产生热量,达到瘦身效果。
另外还能增加排尿量及改善手脚冰冷症。
生姜加蔬果,可去除辛辣味,味道较好,并且减重效果好。
6工艺过程
工艺分为五道程序。
第一步是上料。
首先要选用干净的小麦、青稞麸皮与粬料加温开水拌合均匀,置于木匣之内发酵。
第二步是发酵,使温度保持在18至20℃之间。
发酵程度全凭经验,一看颜色、二闻味道,从而决定起醅的时间,早了晚了都不行,要恰到好处。
另外,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适时“倒匣”,翻动醋醅,控制温度,使之均匀发酵。
第三步是淋醋,就是提取醋汁。
就是先将温开水淋到装在醋匣中的醋醅上,适时、适度加压,最后压挤出醋汁。
第四步是泡制。
第五步是曝晒,湟源人叫“晒醋”。
陈醋实际上就是晒制出来的。
醋液被装在大口径酱盆内放置于日光之下,曝晒数月之久,使药物充分溶解分化,起到了二次发酵的作用。
晒醋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却颇费工夫。
每天需有专人看守,每隔一两小时就用木棍(不能用铁器)搅动一次,每到天阴下雨时,要用专用的石板盆盖盖好,绝不能让雨水淋入盆内,否则就会发霉变质。
一直晒到醋液色呈棕红,状如胶水,方告成功。
湟源陈醋之所以色如琥珀(棕红色),味似醇醴,从来不加化学香料和糖浆食色,一靠几十味中药材配料,二靠数月之久的曝晒。
7市场影响
走进西宁各大商店、超市,头顶“天下第一醋”桂冠的“山西老陈醋”,一直在市民的“菜篮子”里占据重要地位,与名闻青海、家喻户晓的“湟源陈醋”成剑拔弩张、鼎立市场的局面。
无可否认,在对垒中,青海老百姓对“湟源陈醋”的感情依然占据上风。
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有超过5成的人首肯“湟源陈醋”。
然而,相对上世纪80年代,车排长龙运陈醋,进货频频“走后门”的火爆场面,“湟源陈醋”,这个青海人的骄傲、青海品牌的佼佼者、餐桌上独领风骚的霸气今天似乎已逊色许多。
300年精心酿造工艺的历史,造就了“湟源陈醋”品牌在青海、西藏家喻户晓。
以青稞、麸皮为主要原料,酿造时加入100多种中草药,经过60多道生产工序,酿出的醋质地浓稠、香味浓郁、冬天不冻、夏天不腐。
80年代前后,来湟源打醋的车辆排着长长的队一等就是两三天,为了能早一点装上醋,司机们还要买上两瓶橘子罐头和两包饼干去厂长家“走后门”。
当时湟源副食厂年产量达两千多吨,年产值达400万元左右,是湟源县财政的支柱。
在当时湟源陈醋是湟源人的骄傲,也是青海民族品牌的佼佼者。
誉满青海的湟源陈醋,有过夺得“七五”全国星火计划博览会金奖,生产企业连续16年荣获“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的美誉;有过全国食品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榜上有名、“全国安全优质食品承诺企业”赞赏有加的信誉……但在国内范围,“湟源陈醋”叫板省外市场为时尚早———几度亮相于“青洽会”的“山西陈醋”企业,有多家获得食品出口资质,并经美国FDA认证,产品除销售国内外,还出口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新建企业山西太谷通宝醋业创立仅4年,便推出建设出口车间生产线的项目,总投资为1100万元,敢于当面向青海的陈醋“老字号”摆谱;两年前,以香港陈世家醋为代表的正宗“山西老陈醋”挥师北上,对接国际资本与民族品牌。
洞开走向国际市场的大门;与此同时,“湟源陈醋”才获市场准入,尚需挺进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