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设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和提升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设计,不仅要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设计中,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设计,包括绿化植被的选择、景观规划、灯光设计、智能化管理等多个方面。
一、绿化植被的选择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设计中,绿化植被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绿化植被对城市环境和市民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在选择绿化植被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应该考虑植被的适应性和生长特性,选择适合城市环境的植物品种,能够适应城市气候和土壤条件,同时能够提供良好的景观效果。
应该考虑植被的功能性,比如可以选择一些有益健康的植物,如具有净化空气、吸收噪音、调节温度等功能的植物,在改造提升设计中引入这些植物,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还要考虑植被的文化意义和艺术性,选择一些有着美丽花纹、丰富文化内涵的植物品种,通过绿化植被的设计,为城市道路增加一份韵味和文化氛围。
二、景观规划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设计需要进行细致的景观规划,为城市道路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景观规划中,可以通过设置景观节点、景观雕塑、水景等多种元素来丰富城市道路的景观效果,提升城市的视觉享受。
还可以通过景观绿化带的设置和道路边坡的设计,打造宜人的行人环境,为市民提供休憩和娱乐的场所。
还可以进行景观色彩设计,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使城市道路的景观更加丰富多彩,营造出积极向上、和谐统一的城市形象。
三、灯光设计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设计中,灯光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良好的灯光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夜间的景观效果,还可以增加城市的安全感和文化氛围。
在灯光设计中,可以运用多种灯光技术和灯光元素,如泛光灯、射灯、景观灯等,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布局,打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为城市道路增添一份迷人的夜色。
浅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

浅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绿化景观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增加居民休闲娱乐的空间。
对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改造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意义1.美化城市环境。
良好的绿化景观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2.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3.调节气温。
城市中大量的水泥和钢筋建筑会导致城市热岛效应,而绿化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的热量,有效调节城市的气温,降低城市的气温。
4.增加居民休闲娱乐的空间。
良好的绿化景观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增加城市的人文气息。
二、存在的问题1.绿化种植单一。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单一,缺乏变化,缺乏层次感和景观效果。
2.绿化维护不到位。
由于管理部门的疏于管理,导致绿化景观的维护不到位,给市民出行和居住带来不便。
3.绿化配套不足。
有些城市道路绿化虽然种植了大量的植物,但缺乏合理的照明和配套设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提升改造措施1.多样化种植。
在道路绿化中,应该注重多样化的植物种植,从树木、花卉到草本植物的多样性,增加城市道路绿化的层次感和景观效果。
2.科学施肥。
合理的施肥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绿化效果,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3.加强绿化维护。
加强对城市道路绿化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及时修剪和修整,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4.合理规划照明设施。
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合理规划照明设施,增加夜间绿化景观的观赏性,提升城市夜间的美观度。
5.加强宣传普及。
通过举办绿化知识讲座、开展环保宣传等形式,增强市民参与绿化维护的意识,共同打造美丽的城市环境。
浅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

浅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发布时间:2021-06-16T11:39:51.773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5月下作者:赵建康[导读] 市政道路绿化一直是政府部门改善城市面貌的重点,是市政园林设计的一部分,体现的是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民众精神生活。
本文以江田东路(松卫路-锦昔路)沿线的绿化景观提升项目为例,阐述市政道路绿化改造过程中注意事项与提升改造方案。
上海茸缘景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赵建康摘要:市政道路绿化一直是政府部门改善城市面貌的重点,是市政园林设计的一部分,体现的是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民众精神生活。
本文以江田东路(松卫路-锦昔路)沿线的绿化景观提升项目为例,阐述市政道路绿化改造过程中注意事项与提升改造方案。
关键词: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苗木养护引言城市的绿化水平一方面体现在园林建设上,另一个就是道路绿化。
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城市居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温饱,他们更关注生活环境,设计者要有与时俱进的思维,还需考虑道路绿化人性化设计思想。
市政绿化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对城市防尘、降噪、保湿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市政道路景观绿化要结合视觉特性进行合理设计,使道路绿化更加优美,富有绿色,成为城市向外界展示自身的名片。
本文对江田东路的绿化工作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即以创建绿色道路城市为契机,推进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升级改造工作,以提升市政道路绿化面积,促进上海生态宜居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1市政绿化项目介绍此次承接市政道路绿化提升改造项目,受到当地百姓的广泛关注。
项目位于上海市江田东路(松卫路-锦昔路)沿线,占地面积:20000M2,包含景观小品、铺装、电气与绿化工程。
项目土方大部分为适宜植被种植的熟土,建筑垃圾相对较少,土壤物理性状良好,适合植物生长。
施工区域周边市政道路保持通畅,车辆完全可进入施工现场,为绿化植被和机械进出场地提供了有利的施工条件。
由于整个施工期限跨度较大,要做好夏季抗旱排涝、冬季防寒保温的工作,如遇台风和雨季还要有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尽量保证苗木适期栽植,确保绿化后的苗木成活率,保证施工效果。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设计【摘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设计是城市美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本文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指出了改造设计的重要性及目的。
然后分析了现状,提出了改造设计方案,并详细阐述了实施步骤和效果评估。
通过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重要性和改造设计方案的介绍,展示了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将会更加受到重视。
该设计不仅能提升城市形象,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设计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改造提升设计、引言、背景介绍、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正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重要性、现状分析、改造设计方案、实施步骤、效果评估、结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设计的重要性、未来展望、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设计背景介绍: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经济繁荣的地方,道路绿化景观在城市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和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随处可见的灰暗的水泥路面、缺乏绿色植被的道路两旁、缺乏景观设计的城市道路等问题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的一大短板。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加城市绿色空间,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和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品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宜居、宜行的城市环境。
1.2 研究意义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城市美化和环境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设计,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浅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

浅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也能够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氛围,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向城市聚集。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现状当前,我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绿化种植不合理,缺乏多样性。
许多城市道路的绿化植物种类单一,造成了绿化景观的单调和缺乏层次感。
二是绿化保养不到位,绿化景观缺乏整体协调性。
由于城市绿化管理的滞后和不到位,导致了绿化景观的养护和管理不足,使得绿化景观失去了原有的美感和功能。
三是绿化设施老化,需要更换更新。
部分城市的绿化设施老化严重,需要进行更换和更新,以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需要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增加绿化种类,丰富绿化景观的层次感和多样性,提升城市绿化景观的美观度和吸引力。
二是加强绿化保养,建立健全的绿化管理体系,保证绿化景观的整体协调性。
三是更新绿化设施,改善城市绿化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氛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绿化景观,提升城市道路的整体美观度和功能性。
二是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
在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绿化植物,增加绿化景观的层次感和美观度。
三是加强养护管理。
建立健全的绿化管理体系,加强对绿化景观的养护和管理,确保绿化景观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四是更新绿化设施。
对于老化严重的绿化设施,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和更新,以提升绿化景观的品质和功能。
通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效果。
一是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优美的道路绿化景观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带来心情愉悦的感受,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浅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

浅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市政道路绿化景观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提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质量,成为了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课题,浅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
一、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还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首先是品种单一、树龄老化导致的景观单调。
许多城市道路的绿化植物品种过于单一,缺乏景观的层次感。
一些绿地树龄过大,缺乏更新换代,导致景观质量下降。
一些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缺乏科学性和规划性,导致了绿化带宽度狭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对于一些特殊的道路环境,如高架桥、地下通道等,绿化景观的设计和改造难度较大,目前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这些问题对于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提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质量成为了当前城市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提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途径针对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升其质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系统推进。
要加强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层次感。
在城市绿化规划和设计中,应当合理搭配不同种类、不同季节的植物,丰富绿化景观的层次和变化,打造多样性的城市绿化景观。
对一些老化、病虫害严重的植物要及时进行更新和治理,保持景观的整体质量。
要加强绿化管理,保障绿化品质。
加大对城市绿化的投入,提高养护保洁的力度,及时修剪、修缮道路的绿化设施,确保景观的整洁和美观。
要加强对绿化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要优化绿化景观设计,提高其科学性和艺术性。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充分考虑道路环境的特点,科学设置绿化带宽度,合理布局绿化景观,打造美观、舒适的城市景观环境。
要加强对于特殊道路环境的绿化设计改造,提升其整体品质,满足市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需求。
市政道路维修方案中的绿化和景观规划

市政道路维修方案中的绿化和景观规划市政道路维修工程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道路的平整与修复,绿化和景观规划也是维修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市政道路维修方案中绿化和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具体措施。
一、绿化方案1. 增强城市生态环境市政道路维修工程应充分考虑绿化措施,以增强城市的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绿化设计,可以降低城市的温度,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市民的居住体验。
在绿化方案中应优先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如耐旱植物或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树木,以确保植物的生存率和绿化效果。
2. 提升道路美观度合理的绿化方案可以提升道路的美观度,为市民创造更加宜人的城市环境。
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或道路分隔带,种植花草树木,打造自然、生态的景观;结合地域特色,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如郁金香、向日葵等,使道路成为一个花园般的存在。
3. 增强道路抗震能力合理的绿化方案还可以增强道路的抗震能力。
通过合理选用和布局树木,可有效减缓地震时的冲击力,对城市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绿化方案中应考虑到树木的根系以及成熟树木的高度和分布情况,避免在道路旁种植高大树木以造成安全隐患。
二、景观规划1. 声音和视觉的缓冲带在市政道路维修方案中,景观规划应考虑到道路周边环境的噪音和视觉障碍问题。
合理设置景观绿化带、围墙或隔离带,起到吸音、隔音和缓冲视觉的作用,减少交通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并提供一个宁静的环境。
此外,景观规划还应考虑到道路两侧的建筑物,保证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统一。
2. 强化历史文化特色景观规划还应强化道路沿线的历史文化特色,为城市增添文化底蕴。
通过保留历史建筑物、雕塑或文化艺术品,以及设置相关的信息展板,让市民和游客在道路旁感受到城市的历史魅力与文化渊源。
这种文化景观的定位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3. 突出功能与舒适度景观规划应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与舒适度。
浅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

浅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环境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开始重视城市绿色发展,尤其是对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市政道路;绿化景观;提升改造引言:市政道路绿化景观是指在城市中设置的道路两侧或中间种植树木、草坪、花坛以及其他植物的区域。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绿地资源,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增加市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成为了当前亟待研究的话题之一,这也是本篇文章将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1.生态保护原则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绿化景观设计中,要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元素,如地形、水体、植被等,同时要合理选择植物种类,避免盲目追求视觉效果而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
此外,还要注重生态修复,对于受损的生态系统,要通过绿化景观设计对其进行修复和改善[1]。
2.空间连续性原则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注重空间连续性原则,即在不同路段之间要保持景观的协调性和连续性,避免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断层。
这有助于提高驾驶员和行人的舒适度,增强城市景观的整体性。
3.人文历史延续原则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尊重当地的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尽可能地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设计中。
这样不仅能够体现地方特色,还能够丰富城市景观的内涵。
例如,可以通过选用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小品等元素来表现地方文化特色,传承历史文脉。
4.实用性原则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实际使用需求,满足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需要。
例如,在绿化景观设计中可以设置休息区、照明设施等,提高绿化景观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5.美观性原则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注重美学效果,创造出一个赏心悦目的绿色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
作者:吴春龙
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9年第12期
摘要市政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设计的一部分,与现代化城市相匹配的园林绿化景观,才能够提升城市居住品质、提高城市景观品位、提升城市环境综合价值。
基于此,以福建省厦门市厦禾路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为例,阐述市政道路绿化提升改造的原则、方案。
关键词市政道路;绿化景观;提升改造
中圖分类号:U418.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9.35.031
随着我国城市市政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市政道路绿化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提升城市原有的景观风貌,实现其特有的防尘降噪功能。
根据福建省厦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有关精神,厦门市绿化工作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即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高效推进市政道路绿化景观提升改造工作,以提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效果,促进城市生态宜居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基于此,以厦禾路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为例,介绍市政道路绿化提升改造工作。
1 项目背景介绍
市政道路绿化提升改造项目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厦禾路沿线,全长5.4 km,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
该改造项目坚持“保留、做强、留白、规整”的提升改造原则,重点突出地方特色的彩化花化效果,特别要彰显火焰木景观特色,同时还要兼顾完善在市政设施提升改造方面的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地为广大市民拓展更多的休闲场所,将厦禾路提升改造成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火焰木景观大道。
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花化、彩化提升,包括花柱、花钵、立体绿化、三角梅组团彩化;绿化提升,包括行道树补强、绿化带规整;小游园提升,包括植物优化、透水砖铺砌、红砖修复、石凳安装;市政提升,包括人行道局部改造、花坛修复、城市家具规整;综合整治提升,包括道路红线内停车整治、道路红线外乱停车疏导、占道经营整治、沿线保洁提升。
2 项目提升改造的原则
2.1 因地制宜原则
从生态化方向考虑,以本地的生态环境实际为改造出发点,科学合理地对提升改造部分进行补植、移植和换植。
应根据原有道路景观绿化植物的实际状况,有选择性地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品种保留,替换生长状况欠佳以及与地方环境不匹配的植物品种,并依据本地区的环境
情况和文化特点选择植物群落进行搭配,统筹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
在提升改造整体设计方面,重点考虑整体基干树种的选择,保证景观绿化与生态环境的要求相统一,以有效实现预期的生态效果[1]。
2.2 与环境相协调原则
与环境相协调是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提升改造的重要原则,在建设过程中既要确保绿化的布局、结构、风格等诸多方面保持一致,也要注重植物品种的合理布置,充分考虑道路当前及以后的功能,特别是人行与车辆交通的安全合理性。
可以将景观的艺术性与道路环境条件要求有机结合,通过整体协调设计来提升改造市政道路绿化,同时保证绿化植物间能先后成长、成景,展示出季节特色,以提升城市形象。
要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对道路沿线可利用的绿化空间进行利用,为居民增加城市公共空间,为道路周边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游憩场所[2]。
2.3 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原则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改造工程在起到绿化美化景观效果的同时,也应充分挖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从城市发展可持续性上来说,在植物选择方面应以本土特色种群为第一选择,能够有效提高植物成活率。
以城市本身建设目标为出发点,确定需要移植的树种,科学合理栽植在需要提升改造的补植地块,可在节约造价成本的同时,最大化最直接地实现现有资源再利用[3]。
2.4 突显城市特色原则
在该工程中,应本着突显城市特色的原则,通过植物的合理搭配来构造出景色怡人的景观效果,在绿化设计方面以规整式和自然式相结合。
1)应依据城市环境和城市特色,统筹植物种群与城市建设要求,促使植物群落在市政道路旁充分发挥景观效果。
2)合理规划,使周边红线外铺装与人行道铺装风格相协调、道路铺装与植物种植形成有机隔离,体现出整洁、大方、凝重的感觉[4]。
3 提升改造的主要内容
3.1 花化、彩化提升
本次的花化、彩花主要包括新提升梧村车站、世贸商城、思北路口、美仁园、袁厝转角、文灶地铁口、金榜公园入口拐角等9处绿地,19组三角梅组团彩化;道路中分带花球、花柱35个;莲富大厦、九龙城等处花钵39个;火车站周边BRT柱立体绿化4根,以渲染彩化氛围,增强景观效果。
本次景观提升不仅注重人行道绿带、中央绿带、路侧绿带的提升改造,同时充分考虑对道路红线范围内外的纵深感和视觉感保护,有效提升道路竖向空间的景观,对绿化整体景观进行细化的养护管理。
3.2 绿化提升
充分挖掘绿地潜力,提高城市绿化量。
1)沿线绿地面积提升4 900 m2;2)道路两侧绿化带移除、补植1 400 m2,同时对补植绿篱进行修剪整形;3)绿地护栏安装1 680 m;4)种植、移植火焰木81株,对沿线316株火焰木进行追肥;5)大花紫薇75株,假槟榔9株,凤凰木4株。
改造后道路沿线的绿量相比改造实施前有了大幅度提高,更加注重景观细节质量的把控,形成了优美的景观大道。
3.3 小游园提升
小游园提升主要针对东方时代广场、汇丰家园、祥滨园、美仁园4个小游园的提升改造,主要提升内容包括补植木500 m2,重新铺砌生态透水砖720 m2,对破旧的红砖进行修复,面积290 m2,小游园内安装石凳140 m,高质量的实现植物优化配置,为民众拓展更多活动空间的同时,实现真正的通达步道,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提升改造后带来的幸福感。
此次改造结合项目细节展开了针对性调整,绿地面积也进行了调整,以营造精品化项目。
3.4 市政提升
此次市政提升主要包括九龙城、莲富大厦、益泰大厦、美新大厦等区域,针对人行道透水砖、花岗岩的破损情况进行重新铺砌和修复,面积3 300 m2;打通了不连续的人行道有84处;破损花坛的修复有129 m2;针对相应片区路沿石破损情况更换和修补240 m;对该片区内的12座道路中分带的出风口重新彩化花化;更换2个不规整指示标牌;对放置不合理的1座治安岗亭进行移位。
本次整治提升改造遵循片区提升结合补短板原则,在提升市容市貌的同时让道路变得更加平整,提升了民众出行的舒适度。
3.5 综合整治提升
对市容市貌问题集中整治,着重整顿路口等重点区域乱停车、电动车逆向行驶等交通乱象,确保道路行驶畅通,切实挤压违停违法空间,维护良好道路交通秩序。
在具体改造过程中,坚持源头治理,针对综合整治的重点、难点问题,由属地街道会同职能部门研究问题源头,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此外,还开展了宣传引导,由属地街道牵头,会同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有针对性地对沿街商户进行入户宣传,规范经营理念,同时借助新媒体进行宣传引导,并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加强日常巡查执法,将专项整顿和日常执法相结合,以提升整治效果。
4 结语
市政道路绿化提升改造是当今城市园林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能更好地完善和提升城市的生态体系。
在市政道路景观绿化的升级改造方面,必
须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现状,结合改造目标,采用因地制宜改造方式,既要利用原有景观资源,也要合理营造植物景观,突显地方特色。
应把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观赏性、生态性、文化性等有机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符合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又能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市政道路景观绿化工程。
参考文献:
[1] 干领.基于场所特征的城市道路景观提质改造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2] 旷浩.环境行为学导向下城市立交桥附属空间活力营造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3] 章丹娜.广州市立体绿化植物调查与评价[J].南方农业,2016,10(6):98-99.
[4] 邱海莲.风景道路侧游憩服务设施规划设计[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