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类与对象的其它特性

合集下载

心理学复习稿: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复习稿: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教学要求: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

2.了解感觉、知觉种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正确进行直观教学的措施。

3. 掌握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 知觉的特性;教学重难点:感觉、知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教学过程:导学提示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感觉, 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 通过知觉, 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 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

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一〕、什么是感觉。

1 、感觉的概念。

〔1 〕导入:课堂小实验〔2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研究实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的剥夺感觉的实验。

【心理点评】感觉虽然试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

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通过感觉的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

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二〕感觉的特点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

〔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不是事物的整体〕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三〕感觉的分类: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2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略作解释〕三、知觉的含义及其分类〔一〕什么是知觉,1 、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第04章 知觉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第04章 知觉
知觉不是感觉信息的简单综合
如果感觉能力正常但知觉能力缺失,会怎么样?
知觉使感觉信息变得有意义
人失去感知能力会怎么样?
感觉和知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初级阶段,是其它 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二、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或数据驱动 的加工(data-driven processing):知觉依赖感觉输 入的信息 自上而下的加工(top-down processing)或概念驱动 的加工(concept-driven processing):知觉者的注意、 期待、兴趣、一般的知识经验等会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 结果。
知觉恒常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视觉线索有重要的作用。 视觉线索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它们给人们提供了物体距 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这些信息对维持知觉的恒常性 有重要的意义。 视觉线索的作用说明了人的知识经验对恒常性有重要的影响。 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建立了大小和距离、形状与观察角度、 明度与物体表面反射系数的联系。当观察条件改变时,人们 利用生活中已经建立的这种联系,就能保持对客观世界较稳 定的知觉。 模式识别和语音识别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源于“知觉恒常性” 的缺少。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 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 而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 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 对象。——知觉选择性 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 意的选择性有关。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可以相互转化。
知觉对象的选择,受到主观 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强度大的、对比明显的、色 彩鲜艳的、具有活动性的刺 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知觉对象的选择受到知觉者 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及 刺激物对人的意义是否重要 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UML课后习题答案

UML课后习题答案

UML课后习题答案UML习题答案第⼀章⾯向对象设计与UML1.填空题(1)基本构造块UML规则公共机制(2)名字属性操作(3)封装继承多态(4)继承(5)瀑布模型喷泉模型基于组件的开发模型XP开发模型2. 选择题(1)C(2)A B C D(3)A B C D(4)A B C(5)A3.简答题(1)类是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操作和约束规则的对象组成的集合,⽽对象是某⼀类的具体化实例,每⼀个类都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对象的抽象。

类与对象的关系就如模具和铸件的关系,类的实例化结果就是对象,⽽对⼀类对象的抽象就是类.类描述了⼀组有相同特性和相同⾏为的对象。

(2)1.UML是⼀种语⾔。

2. UML是⽤来建模的。

3.UML是统⼀的标准。

(3)建模能够帮助我们按照实际情况或按我们需要的形式对系统进⾏可视化;提供⼀种详细说明系统的结构或⾏为的⽅法;给出⼀个指导系统构造的模板;对我们所做出的决策进⾏⽂档化。

在建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要创建什么模型对如何动⼿解决问题和如何形成解决⽅案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每⼀种模型可以在不同的精度级别上表⽰;最好的模型是与现实相联系的;单个模型不充分;对每个重要的系统最好⽤⼀组⼏乎独⽴的模型去处理。

(4)UML和⾯向对象软件开发之间有紧密的关系,可以说是⾯向对象软件开发促使了UML 的产⽣。

但是由于在UML标准化的过程中,吸收了业务建模、⼯作流建模和数据库建模等领域的标准规范,形成了适应性很强的标准。

(5)在软件设计过程中,使⽤UML建模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正在开发的系统。

通过UML 建模,可以达到以下⽬的:有助于按照实际情况或按照所需要的样式对系统进⾏可视化;能够规约系统的结构或⾏为;给出了指导构造系统的模板;对做出的决策进⾏⽂档化。

第⼆章UML通⽤知识点综述1.填空题(1)依赖泛化关联实现(2)视图图模型元素(3)实现视图部署视图(4)构造型标记值约束(5)规格说明修饰通⽤划分2. 选择题(2)C(3)A(4)A B(5)D3.简答题(1)在UML中,定义了四种基本的⾯向对象的事物,分别是结构事物、⾏为事物、分组事物和注释事物等。

第四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

第四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

第四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美学除了研究美的本质与特性、美的形态、美的范畴外,还要研究美感,即审美心理。

美学作为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审美关系连接着主客两头,前面已经对审美对象(审美客体)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美感研究的是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研究审美意识的本质与特征。

美感属于审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是当代美学研究的主体和中心。

在西方,自从被称为“现代美学之父”的费希纳1876年在其《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应区分“自上而下的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之后,美学研究的重心从注重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转向注重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审美感受。

什么叫“自上而下的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费希纳把对美的哲学探讨,即从一定的哲学体系出发,经过哲学思辨和逻辑论证,用演绎的方法从一般到特殊来探讨美的本质的传统美学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美学”(又称为“哲学美学”)。

费希纳主张美学必须从哲学体系中解放出来,着重研究主体的审美感受,经过不断的归纳去寻求美的法则。

他把采取这种研究方法的美学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美学”(又称为“科学美学”)。

20世纪以来,“自下而上的美学”已经逐步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

这就表明审美心理研究在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李泽厚从60年代起就提出要注重审美心理研究,明确指出审美心理学是美学研究的中心和主体。

尽管是一家之言,但无疑指出了审美心理在现代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他说:“对审美经验、审美感受、审美态度,或总称之为审美意识、审美心境的研究,早已成为近代西方美学的主流……美学作为美的哲学日益让位于作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学;美的哲学的本体论让位于审美经验的现象论;从哲学体系来推演美、规定美、作价值的公理规范让位于从实际经验来描述美感、分析美感、作实证的经验考察。

”(《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1页)李泽厚的弟子滕守尧的博士论文《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版)就是按照李泽厚的美学体系,专论美感心理机制的著作。

公修心理学: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公修心理学: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二、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局部及其相互 关系〔整体〕的综合的反映。 〔识记〕
知觉的特点: 反映的是当前直接影响感觉器官的事物 反映的是事物的各种属性与各局部之间的
相互联系和关系〔整体属性〕 与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
想一想:
感觉的特点:
反映的是当前直接影响感觉器官的事物 反映的是事物某一具体的特性〔个别属性〕 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感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是维持正 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感觉剥夺实验〕
被关半小时就变得焦虑
37岁的喜剧演员亚当·布鲁姆是6名志愿者之一,他同 意承受“单独监禁〞,并同意观察者们使用监视器监视 他的活动并制作成电视纪录片。在整整两天两夜的时间 里,他坐在完全黑暗、绝对安静的屋子中,研究人员使 用夜视摄像机观察他的行为。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么? 人如何感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人如何知道了物体的大小远近? 错觉的产生由哪些原因? ……
乔纳森的故事
乔纳森是一名画家,65岁时由于脑受伤而 丧失颜色知觉,变为色盲。这能看到灰色、 白色和黑色。
后来尝试只用黑白作画。 “尽管桥纳森不能否认他的损失,甚至在
充分利用错觉为人类生活实践效劳; 注意防止和消除错觉的不利影响。 小短片:你的感官欺骗了你
社 会 知 觉 与 行 为
社会知觉
1、概念:1947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提出“社会知觉〞的概念,其含义是知 觉过程受社会因素所制约。
知觉对象: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
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对人和社会 群体的知觉,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深度与距离知觉
深度与距离知觉
实验设计及 距离错觉的 形成的原因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课后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GIS?它具有什么特点?答:地理信息系统(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特点有:○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3具有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所有的地理要素,要按经纬度或者特有的坐标系统进行严格的空间定位。

○4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5地理信息系统从外部来看,它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其内涵确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是一个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统。

信息的流动及信息流动的结果,完全由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和数据的交换来仿真2、GIS与其它信息系统有什么区别答:第一,GIS有别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GIS具有以某种选定的方式对空间数据进行解释和判断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数据管理,这种能力使用户能得到关于数据的知识,因此,GIS是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的DBMS,GIS必须包含DBMS。

第二,GIS有别于MIS(管理信息系统),GIS要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库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GIS的软硬件设备要复杂、系统功能要强;MIS则只有属性数据库的管理,即使存贮了图形,也是以文件形式管理,图形要素不能分解、查询、没有拓扑关系。

管理地图和地理信息的MIS不一定就是GIS,MIS在概念上更接近DBMS。

第三,GIS有别于地图数据库,地图数据库仅仅是将数字地图有组织地存放起来,不注重分析和查询,不可能去综合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提供辅助决策的信息,它只是GIS的一个数据源。

第四章 面向对象(上)

第四章 面向对象(上)

②构造方法时在产生对象时被Java系统自动调用的,我们不能在程序 中像调用其他方法一样去调用构造方法,但是可以在一个构造方法中调用其 他重载的构造方法,不是用构造方法,而是用this(参数列表)的形式,根 据其中的参数列表,选择相应的构造方法。 public class Person { String name; int ag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 =name;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int age) { this(name); this.age=age; } }
2、类与对象
1)类的定义 类可以将数据和方法封装在一起,其中数据表示类的属性,方法表示类的 行为。定义类就是要定义类的属性与行为(方法)。 例子:TestPerson.java
2)对象的产生与使用
仅有设计图是无法实现汽车的功能的,只有产生了实际的汽车才行,同样 地,要实现类的属性和行为,必须创建具体的对象。要创建新的对象,需要使 用new关键字和想要创建对象的类名,如:Person p1=new Person();等号 左边以类名 Person 作为变量类型定义了一个变量 p1 ,来指向等号右边通过 new关键字创建的一个Person类的实例对象,变量p1就是对象的引用句柄, 对象的引用句柄是在栈中分配的一个变量,对象本身是在堆中分配的。 例子:TestPerson.java
知识点
1.面向对象的概念 2.类与对象 3.方法与方法的重载 4.构造方法 5.This引用句柄 6.垃圾回收 7.Static关键字 8.包 9.继承
1、面向对象的概念
1)面向过程 在早期出现的编程语言中,如C语言,要用来定义一个复杂的数据 类型,譬如 Windows 窗口时,可以用结构体来实现,只要在结构体 中使用那些基本的数据类型来定义窗口的大小、位置、颜色、背景等 属性就可以了。如果要对一个 Windows窗口进行各种操作,如隐藏 窗口、移动窗口、最小化窗口等,就要为每个操作都定义一个函数, 这 些 函 数 与 窗 口 本 身 的 定 义 没 有 任 何 关 系 , 如 HideWindow 、 MoveWindow、MinimizeWindow,这些函数都需要接收一个参数, 即要操作的窗口。这是一种谓语与宾语的关系,“隐藏”、“移动” 等都是谓语,“窗口”是宾语。程序重心集中在函数(即谓语)上。

普通心理学 第四章 知觉

普通心理学 第四章 知觉

觉察
分辨
对事 物的 整体 反应
确认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整体反映。如一个苹果、一朵花。 知觉过程:
感觉和知觉关系
区别:
1、感觉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 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是在感觉的 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 心理活动过程。
2、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 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意义的解释。
3. 空间知觉、图形组织的原则、距离知觉的 线索、视觉和听觉方向定位时间
4. 时间知觉的概念和形式、运动知觉的概念 和形式
5. 错觉的含义、错觉的种类、错觉的理论
思考题
1. 什么是知觉? 2. 举例说明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3. 什么叫知觉恒常性? 4. 双眼视差在深度知觉中有什么作用? 5. 似动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6. 人们为什么会有错觉?
一个案研究-大小恒常性(Turnbull,1961)(续) 4、研究结果: (1)看到平原上远处的一群吃草的野牛,肯格问研究者 那些野牛是什么昆虫?肯格看来没有大小恒常性! (2)研究者开车带肯格接近野牛群,肯格看到越来越大 的野牛,认为这一定是“魔法”!等接近野牛时,肯格不
再 惊恐,但他不明白为什么刚才野牛看起来那么小?他猜测 野牛是在他们接近野牛的很短时间内迅速长大的?而且还 是怀疑有人在施魔法? (3)当他们乘车来到平原上的一个叫“爱德华湖”湖边
知觉恒常性能力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养成的? 2、研究假设:
生活经验使人具备了大小恒常性的知觉能力? 3、研究方法: (1)被试:肯格(Kenge),22岁,是现刚果的Ituri森 林中一个俾格米人部落中人,是研究者Turnbull的向导。 (2)研究方法:自然观察法(人类学家最常用的方法) (3)生存环境:肯格生活在茂密的原始雨林,没有见过 开阔地带,这对养成大小恒常性的知觉能力非常不利?现 在肯格受邀跟随研究者去拜访另一个生活在开阔的平原地 带的巴布提(BaMbuti)部落,一些重要发现就此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态数据成员的初始化工作只能在类外 ,并且在对象生成之前进行。
静态数据成员的初始化与一般数据成员初始化不同, 其格式为:
类型 类名::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值;
说明: (1) 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在类体外进行,而且前面不
加static,以免与一般静态变量或对象相混淆。
(2) 初始化时不加该成员的访问权限控制符private ,public等。
太原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学院
学习目标
(1)掌握类的静态成员(静态数据成员和静态 成员函数)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掌握友元函数、友元类的作用、定义和使 用方法
(3)了解类的作用域,理解对象的类型和生存 期
(4)掌握各种常量的特点、定义和使用方法
4.1 类的静态成员
静态成员是为解决同一个类的不同对象之间数据 成员和成员函数的共享问题。
public、protected、private访问规则; (2)静态数据成员属于本类的所有对象共享
,不属于特定的类对象,在没有产生类对象时其 作用域就可见,即在没有产生类的实例时,就可 以操作它。
4.1.3 静态数据成员的初始化
静态数据成员不能在类的构造函数中初 始化。
静态数据成员也不可在类的体内进行赋 初值,因为若在一个对象里给它赋初值。
}
~Date( )
//析构函数
{
n--;
}
void display( )
{
cout<<year<<"-"<<month<<"-
"<<day<<endl;
}
};
int Date::n=0;
int main( ) { Date date1(5,20,2010); cout<<"Date对象的个数为:"<< Date::n <<endl; cout<<"Date对象的个数为:"<<date1.n <<endl; Date date2=date1; cout<<"Date对象的个数为:"<< Date::n <<endl; cout<<"Date对象的个数为:"<<date2.n <<endl; date1.display( ); date2.display( ); return 0; }
public:
static int n;
Date(int m,int d,int y)
//带参数的构造函数
{
month=m;
day=d;
year=y;
n++;
}
Date(const Date& d)
//拷贝构造函数
{
month=ar=d.year;
n++;
}
void Myclass::GetSum()
{
cout<<"Sum="<<Sum<<endl;
}
void main() { Myclass M(3, 7, 10),N(14, 9, 11); M.GetNumber(); N.GetNumber(); M.GetSum(); N.GetSum(); }
C++通过静态数据成员来解决这个问题。 静态数据成员是类的所有对象共享的数据成员, 而不是某个对象的数据成员。 使用静态数据成员的好处在于不但实现了数据共 享,而且可以节省所使用的内存空间。系统给静态数 据成员单独分配了一块存储区域,不论定义了多少个 类的对象,静态数据成员的值对每个对象都是一样。
4.1.2 静态数据成员定义
静态数据成员是一种特殊的数据成员类 型,它的定义以关键字static开头。
静态数据成员定义的格式为:
static 类型名 静态数据成员名;
【例4-1】定义一个学生类Student,其中包含的数据 成员为:学生姓名,学号,成绩,以及学生总人数。
程序代码如下:
class Student
(3) 初始化时使用作用域运算符来标明它所属类,因 此,静态数据成员是类的成员,而不是对象的成员。
【例4-2】类的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举例。 #include "stdafx.h" #include"iostream" #include<math.h>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Myclass { private: int A, B, C; static int Sum; public: Myclass(int a,int b,int c); void GetNumber(); void GetSum(); };
int Myclass::Sum = 0;
//静态数据成员的初始化
Myclass::Myclass(int a, int b, int c)
{
A = a;
B = b;
C = c;
Sum += A+B+C;
}
void Myclass::GetNumber()
{
cout<<"Number="<<A<<","<<B<<","<<C<<endl;
4.1.4 静态数据成员的使用
静态数据成员在类外需要通过类名对它进行访
问。静态数据成员的访问形式为:
类名::静态数据成员;
也可以通过对象名访问,对象名访问形式为:
对象名.静态数据成员;
【例4-3】类的静态数据成员使用举例。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Date { private: int month; int day; int year;
{
Private:
char stu_name[10];
int stu_no;
float score;
static int total; //静态数据成员的定义
public:
Student(char *name, int no, float sco);
void Print( );
};
说明: (1)静态数据成员和普通数据成员一样遵从
4.1.1 静态数据成员
有些情况下,可能希望有某一个或几个数据成员为同 一个类的所有对象共有,也就是实现数据共若是采用类的 普通数据成员的定义,这一目的是无法达到的。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定义一个或几个全局变量来解决,但如 果在一个程序文件中有多个函数,那么在任何一个函数中都可 以改变全局变量的值,这样全局变量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证, 会破坏了类的封装性,也做不到信息隐藏。因此在实际程序编 写中,很少使用全局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