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望海潮 赏析

望海潮 赏析

《望海潮》赏析(大全)一、【《望海潮》原文全文】《望海潮》(宋代)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二、【《望海潮》原文注释】望海潮:词牌名,为柳永所创,是柳永将观潮时的感受谱入乐曲而创制的新声。

三吴:即吴兴、吴郡、会稽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钱塘:古时候吴国的一个郡,即今浙江杭州。

参差:大约,一说是形容楼阁高下不齐的样子。

霜雪:这里用来形容浪花。

本句与苏轼“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异曲同工。

天堑:天然形成的大沟。

形容长江的地势险要。

无涯:无边。

市:集市。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户:本义是单扇的门,在这里指人家。

盈:充满,盈余。

罗绮:泛指精美的织品。

竞:竞争。

豪奢:豪华奢靡。

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巘:大山上的小山。

清嘉:清秀俊美。

羌管: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

菱歌:指采莲时唱的歌曲。

叟:老人。

高牙:高耸的牙旗。

牙旗,是将军的旌旗,长竿上有象牙雕饰。

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

后多用此指朝廷。

三、【《望海潮》原文翻译】杭州作为东南地区的名胜与三吴的都会,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这里有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中间大约住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结成阵列,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好像是在比较谁更奢华尊贵一样。

再看那清秀美丽的里外两湖与重叠的山岭,在秋天桂花飘香,到夏季则有十里荷花。

晴天有羌笛的吹奏,夜晚有采菱的歌声,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无不喜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他在微醉中伴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赋来歌咏这繁华之景。

高中语文文言文柳永《望海潮》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柳永《望海潮》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柳永《望海潮》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赏析【赏析一】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即杭州。

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参差”为大约之义。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望海潮》原文及翻译

《望海潮》原文及翻译

《望海潮》原文及翻译《望海潮》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望海潮》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海潮》原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译文: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

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望海潮》注释:⑴望海潮:词牌名。

双调一百七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六平韵。

⑵东南形胜:杭州在北宋为两浙路治所,当东南要冲。

⑶三吴:即吴兴、吴郡、会稽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⑷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⑸参差(cēncī):高下不齐貌。

⑹云树:形容树木高耸入云。

⑺天堑(qiàn):天然壕沟,多指长江。

此处指钱塘江。

⑻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⑼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巘(yǎn):一作“”,意为大山上之小山。

中考文言文《望海潮》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望海潮》全文详细翻译

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考文言文《望海潮》全文详细翻译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望海潮》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望海潮
作者:柳永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柳永《望海潮》原文和翻译译文

柳永《望海潮》原文和翻译译文

柳永《望海潮》原文和翻译译文《柳永《望海潮》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柳永《望海潮》原文和翻译译文柳永《望海潮》原文和翻译原文: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2、《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译文《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后汉书班昭续《汉书》原文: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日“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译文:扶风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字惠班.班昭学识广博,才华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会的要求。

她的哥哥班固撰写《汉书》,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还没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编纂《汉书》。

皇帝还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称她为‚大家‛。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全文作者翻译赏析[译文]雾气笼罩着的柳树,如画的彩桥,挡风的帘子,绿色的帷幕,房屋高低不齐,有十万人家。

[出典]柳永《望海潮》注: 1、《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注释】⑴行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方。

⑵三吴-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和东部一带。

这里古代是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都曾经属于吴国。

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唐宋时已经是一座着名的大城市。

⑷烟柳-雾气罩着的柳树。

这句写美丽的景色。

⑸风帘-挡风的帘子。

幕-帐幕。

这句写富贵人家的陈设。

⑹参差(cēncī)-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

(形容房屋的外形)。

⑺云树-树木茂密如云。

⑻怒涛-每年阴历八月钱塘江有特大的潮汛。

这句说;又急又高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⑼天堑(欠qiàn)-险要的江河。

这里指的是钱塘江。

涯(牙yá)-边际。

⑽玑(机jī)-珠子。

这句说:市场上陈列的商品尽是珍珠宝货。

⑾绮(起qǐ)-彩色的丝绸。

这句说-大户人家穿的都是绫罗绸缎。

⑿竞豪奢-比赛豪华,赌阔气。

⒀重(虫chóng)湖-西湖分里湖和外湖两区。

叠巘(演yǎn)-层层叠叠的山峰。

⒁三秋-阴历九月。

桂子-桂花⒂。

羌(枪qiāng)管-笛子。

相传笛子是羌(我国古代西北方的一个民族)地出产的。

弄-吹奏。

这句说景色晴和的时候处处演奏着音乐。

⒃泛-漂浮。

这句说: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⒄。

嬉嬉-游玩得很快乐的样子。

钓叟-钓鱼的老翁。

莲娃-采莲的姑娘。

⒅千骑(计jì)-大批的马队。

《望海潮》翻译赏析

《望海潮》翻译赏析

《望海潮》翻译赏析《望海潮》翻译赏析《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望海潮》翻译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望海潮》翻译赏析篇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译文] 雾气笼罩着的柳树,如画的彩桥,挡风的帘子,绿色的帷幕,房屋高低不齐,有十万人家。

[出自] 柳永《望海潮》《望海潮》北宋.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⑴行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方。

⑵三吴—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和东部一带。

这里古代是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都曾经属于吴国。

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唐宋时已经是一座著名的大城市。

⑷烟柳—雾气罩着的柳树。

这句写美丽的景色。

⑸风帘—挡风的帘子。

幕—帐幕。

这句写富贵人家的陈设。

⑹参差(cēncī)—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

(形容房屋的外形)。

⑺云树—树木茂密如云。

⑻怒涛—每年阴历八月钱塘江有特大的潮汛。

这句说;又急又高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⑼天堑(欠qiàn)—险要的江河。

这里指的是钱塘江。

涯(牙yá)—边际。

⑽玑(机jī)—珠子。

这句说:市场上陈列的商品尽是珍珠宝货。

⑾绮(起qǐ)—彩色的丝绸。

这句说—大户人家穿的都是绫罗绸缎。

⑿竞豪奢—比赛豪华,赌阔气。

⒀重(虫chóng)湖—西湖分里湖和外湖两区。

叠巘(演yǎn)—层层叠叠的山峰。

⒁三秋—阴历九月。

桂子—桂花⒂。

羌(枪qiāng)管—笛子。

相传笛子是羌(我国古代西北方的一个民族)地出产的。

弄—吹奏。

这句说景色晴和的时候处处演奏着音乐。

⒃泛—漂浮。

这句说: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⒄。

嬉嬉—游玩得很快乐的样子。

秦观《望海潮》全文翻译赏析

秦观《望海潮》全文翻译赏析
梅花已经稀疏浅淡,河上的流冰渐渐溶化,又是一度东风,不知不觉中换了 年华。金谷园是当初的游赏胜地,铜驼巷陌曾经多么繁丽!雨后新晴,天朗气清,
我悠闲地漫步,踏着细细的平沙。总记得错跟上别家女眷的香车,留下一段温馨 的佳话。那时正柳絮轻翻,蝴蝶群舞,引起柔曼的情思无涯。明丽春色乱纷纷来 到每户人家,不管在桃边还是柳下。
梅英:梅花。 疏淡:花稀色淡。 冰澌溶泄:冰块融化流动。冰澌:流动的冰快。 金谷:金谷园,晋代石崇在洛阳所建的别墅名,故址在今洛阳市东北。 俊游:游览胜地。 铜驼:铜驼街,故址在今洛阳市。汉代铸铜驼二头,在宫南四会道,故名。 巷陌:街道。 长记:总是记得。误随车:身不由己地尾随陌生少女的车子。 芳思交加:春天引发复杂的情思。桃蹊:桃树下的小路。 西园:指北宋驸马都尉王铣家的花园,泛指园林。 笳:胡笳,乐器名。 飞盖:飞驰的车。 兰苑未空:园林仍未荒芜。 是事:事事。 译文 1:
到夜间纵饮于西园,直饮到楼头吹起胡笳。明亮的灯光使月光显得黯淡,蔽 路的车盖胜过艳丽的鲜花。叹如今虽然园林依旧,游子却已渐渐老去,重行至此, 怎不让人感慨叠加!烟云暗暗,酒旗横斜。登楼远眺,只见到时而归来的几只昏 鸦。思归之心油然而起,这情思像随着河水流向天涯。
译文 3:
梅花稀疏,色彩轻淡,河中的冰块正在消溶。春风吹来,新的一年悄悄来临。 金谷园里,摩肩接踵多才士,铜驼街上,车水马龙尽佳人。天气新晴,郊游更是 温馨,缓步徐走,平沙上留下清晰的印痕。更难忘怀的是误跟了一辆小车,当时 柳絮翻飞,彩蝶起舞,那情景真令人落魄销魂。柳色青青,桃花粉红,似把春色 随意地相送,分到各个人家的院们。
此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其一,结构别具一格,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 承上写昔后再写今,忆昔部分贯通上下两片。其二,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以昔衬 今,极富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海潮》原文及翻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望海潮》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望海潮》原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望海潮》原文翻译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

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1《望海潮》作品赏析《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着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