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难点5设一法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In places deeper than night, there must be darker eyes than night.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就在下面,欢迎大家一起学习高中化学解题技巧、高中化学题解题技巧、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哦!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一.守恒法:化学上,常用的守恒方法有以下几种:电荷守恒、电子守恒、原子守恒、质量守恒1、某露置的苛性钠经分析含水:9%(质量分数,下同)、Na2CO3:53%、NaOH :38%。

取此样品 10.00 g放入 100.00 mL 2.00 molL-1 的 HCl(aq) 中,过量的 HCl 可用 1.00mol/L NaOH(aq)中和至中性,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_______克。

2、Fe、Cu合金42g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无色气体为13.44L,将此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充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最后得混和氧化物,求氧化物的总重量。

二.估算法:1、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X、Y 两种元素,甲、乙中 X 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为 30.4% 和 25.9%。

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2,则乙的分子式只可能是( )A.XYB.X2YC.X2Y3D.X2Y52、有一种不纯的铁,已知它含有铜、铝、钙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将5.6克样品跟足量稀H 2SO4完全反应生成0.2克氢气,则此样品中一定含有(A)Cu(B)Al(C)Ca (D)Mg三.差量法:遇到反应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物质的量、体积发生变化时,可尝试用“差量法”解题:总压强为 3.0107 Pa 时,N2、H2 混合气体(体积之比为 1∶3)通入合成塔中,反应达平衡时,压强降为2.5107 Pa,则平衡时混合气体中 NH3 的体积分数为( )A.35%B.30%C.D.四.和量法:与差量法相反,为解决问题方便,有时需要将多个反应物(或生成物)合在一起进行计算。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方法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方法(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①科学性的原则。

所设计的实验应该符合科学道理,不能凭空捏造②对照性的原则。

必须设计一个对照性的实验,必须想要这个实验更能表明问题,一定必须存有两极两个方面的实验。

③等量性的原则。

所设计的实验中的平衡反应,试剂的取用应该是等量的④单因子变量原则。

对某个实验的影响,可以存有很多的因素,实验正是必须人为掌控条件,并使众多变量中,就可以存有一个因素就是变量,其余几个就是一样的。

(二)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1)明晰目的原理:首先必须深入细致审题,明晰实验的目的建议,弄清楚题目存有哪些代莱信息,综合已研习过的科学知识,通过投影、搬迁、分析,从而明晰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橡皮、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等,从而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采用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出来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当具有辨识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当完备而又通俗易懂。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测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排序、图表、推理小说,得出结论恰当的结论。

(三)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规律和方法(1)思考问题的顺序:①围绕主要问题思考。

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②思索有关物质的制取、净化、稀释和放置等有关问题。

比如:制备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mg3n2等)及极易变色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直奔一个潮湿装置,以避免空气中水蒸气步入。

③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课本实验比较、联系。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大全精编版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大全精编版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大全目录难点1 守恒法 ........................................ 难点2 估算法 ........................................ 难点3 差量法 ........................................ 难点4 和量法 ........................................ 难点5 ...................................... 难点6 .................................... 难点7 关系式法 ...................................... 难点8 虚拟法 ........................................ 难点9 .......................... 难点10 等质混和等体混 ................................ 难点11 浓度不同产物异 ................................ 难点12 顺序不同现象异 ................................ 难点13 较难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 难点14 结晶水合物的析出 .............................. 难点15 多离子盐溶液的结晶 ............................ 难点16 水的电离 ...................................... 难点17 溶液的pH ...................................... 难点18 溶液的蒸干与浓缩 .............................. 难点19 平衡结果求取值 ................................难点20 等效平衡解题模式 .............................. 难点21 切割法 ........................................ 难点22 均摊法 ........................................ 难点23 燃料电池 ...................................... 难点24 电解原理 ...................................... 难点25 较难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 难点26 一类氧化还原反应的妙解 ........................ 难点27 一类无机推断题 ................................ 难点28 最低系列原则 .................................. 难点29 商余法 ........................................ 难点30 有机分子空间构型 .............................. 难点31 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 难点32 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 难点33 列方程法求结构单元 ............................ 难点34 先定后动法 .................................... 难点35 残基法 ........................................ 难点36 构造法 ........................................ 难点37 数据推断题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难点1 .守恒法守恒法是高考中常考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

化学知识点难点总结

化学知识点难点总结

化学知识点难点总结化学知识点难点大全总结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化学学科的知识点的难度增加,且化学知识中大部分是化学反应式,很多学生表示没有办法完全记忆。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化学知识点难点总结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1、几元含氧酸,傻傻分不清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

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

构成羟基的O和H 只有两个。

因此H3PO3是二元酸。

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

2、酸式盐溶液呈酸性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

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

如果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了大量的H+,而且阴离子不水解,所以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

而弱酸的酸式盐,则要比较它电离出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了。

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大(如NaHCO3),则溶液呈碱性;反过来,如果阴离子电离出H+的能力较强(如NaH2PO4),则溶液呈酸性。

3、H2SO4有强氧化性就这么说就不对,只要在前边加一个“浓”字就对了。

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体现在整体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电子,所以它有强氧化性。

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乎没有(连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

这也体现了低价态非金属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价态的强,和HClO与HClO4的酸性强弱比较一样。

所以说H2SO4有强氧化性时必须严谨,前面加上“浓”字。

4、写离子方程式,不考虑反应物之间的反应从解题速度角度考虑,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时,可以“四看”:一看产物是否正确;二看电荷是否守恒;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看是否符合题目限制的条件。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11种方法及详细讲解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11种方法及详细讲解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11种方法及详细讲解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化学反应研究中重要的一环。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有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最小公倍数法。

具体步骤为:首先找出反应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然后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系数。

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推导并求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直至将方程式配平为止。

最后要验证反应式,确保配平正确。

另一种方法是观察法。

具体步骤为: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对于有机物反应,先看H右下角的数字,而无机物先看O的数字,一般是奇数的配2,假如不够可以翻倍。

对于碳氢化合物的燃烧,先看H、C,再看O,它的生成物一般为水和二氧化碳。

配平的系数如果有公约数要约分为最简数。

在离子方程式中,除了难溶物质、气体、水外,其它的都写成离子形式。

要让方程两端的电荷相等。

观察法可以用于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

最后,需要注意先计算再看是否需要配平,有些方程式不需要配平。

举例来说,Al + O2 → Al2O3,这个方程式已经是配平的,不需要再进行配平。

O的系数为2,然后根据碳原子数和氢原子数配平氧原子数,得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 3O22CO23H2O观察上述化学方程式,可以发现左边的Fe2O3和CO需要配平,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XXX原子数和氧原子数的变化,可以得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 2Fe + 3CO2奇数配偶法是一种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其步骤包括: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从原子数为单数的元素开始入手,根据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对于FeS2O2Fe2O3SO2这个化学方程式,可以按照奇数配偶法的步骤进行配平,最终得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定一法(归一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其步骤包括:找到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最全最详细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5篇

最全最详细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5篇

最全最详细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5篇最全最具体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5篇化学学不好的缘由是学问不系统,学问点不到位,方法不敏捷等,为了避开这些现象,化学要常常复习。

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最全最具体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5篇,盼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关心。

最全最具体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篇1)化学究竟该怎么去学高中化学有肯定难度,所以同学们高中学习化学这科时,是每节课都跟住老师的思路,不要落下,虽然自己去补也能学会,但是需要铺张大量的时间跟精力,很是划不来。

化学学校基础差也没关系,高中一样可以学会,但是要努力了。

化学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化学方程式学会,为什么是学会而不是背会呢?由于化学方程式需要自己会配平,不能只会背方程式,有些考试中要求大家现场配平,因此这种力量很重要,况且高中化学方程式特殊多,同学们根本没有精力完全背会。

配平方程式的过程还需要同学们学会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等,同时还要学一些化学试验以及无机物和有机物等。

化学计算题目是稍难的,但是只要同学们仔细去听课,它会比数学题目要简洁。

化学重在理解与背诵,此外还需要多做题目进行练习。

高中化学怎么能学会高中化学并不难,只要肯花时间去学都能学好。

学化学也需要根据预习、听课、做题、总结等步骤去学习,每一个过程都要仔细去做,听不懂的地方就要反复去思索和琢磨,直至讨论懂了为止。

化学难题没有太多,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千万不能得过且过,否则最终只会害了自己,高三复习做题时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不会题目。

假如在高一高二学习时多花些时间,把每一个学问点都学透了,那么即使慢一点,少做一些题目,心里还是踏实的。

高中化学也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地方,老师也会拿一些模型来讲课,便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假如大家还是不理解,那么也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免费视频来学习,尽量不要让自己在化学学习时留有问题。

最全最具体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篇2)首先要有爱好。

俗话说:“爱好是的老师!”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爱好,只有你感爱好了,你就会自己努力地去学。

高中化学竞赛有机部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高中化学竞赛有机部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高中化学 有机部分
在有机部分的学习中,实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 加深入地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合成方法,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 实验能力。
高中化学 有机部分
总之,高中化学中的有机部分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 重要的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注重实 验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有机部分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 法。例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烃类化合物,以及醇、醛、酮、羧酸、 酯等含氧有机物,这些都是有机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化合物的 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高中化学 有机部分
此外,有机部分还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反应机制,如亲核反应、亲电反应、自 由基反应等。这些反应机制对于理解有机化学中的反应机理和反应过程具有重要 意义。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其中,高中化学竞赛作为一项重要的学术活动,旨在培养高中生的化学素养和科 学思维能力。本次演示将介绍一些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的学习资料,帮助同学们更 好地备战竞赛。
一、教材与参考书籍
一、教材与参考书籍
1、高中化学教材:作为基础学习资料,高中化学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建议同 学们在复习时,以学校指定的教材为主,同时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
一、学习方法
3、错题管理与笔记错题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同学们应该将做错的题目 进行归类和整理,分析错误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同时,要善于利用笔记,将学 习过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公式、反应机理等记录下来,方便随时查阅和复习。
二、答题技巧

高中化学解题思维模型

高中化学解题思维模型

高中化学解题思维模型篇一:高中化学解题思维模型是指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所采用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建立正确的化学解题思维模型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和解题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高中化学解题思维模型:1. 理解概念:在化学解题过程中,理解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解题前,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所涉及的化学概念和公式。

只有理解概念,才能正确应用公式进行推理。

2. 建立方程式:方程式是化学解题的基础。

在建立方程式时,需要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质量、摩尔质量等参数,并且要注意反应条件和反应方程式的稳定性。

3. 分析图像:化学图像是化学解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图像,可以直观地反映问题所涉及的物质和反应过程,有助于理解问题。

在分析图像时,需要注意图像的特征和细节,并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

4. 利用比例和平衡:在化学解题过程中,可以利用比例和平衡来进行推理。

例如,在解决化学平衡问题时,可以通过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例来平衡反应,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 运用假设和推理:在化学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假设和推理来进行推理。

例如,在解决化学反应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假设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关系来进行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 运用类比和联系:在化学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类比和联系来进行推理。

例如,在解决化学平衡问题时,可以通过将平衡反应类比为物理中的质量守恒原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中化学解题思维模型,当然,在化学解题过程中,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和技巧,并注意培养自己的解题思维和技能。

篇二:高中化学解题思维模型是指在化学学习中,通过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型来帮助理解和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化学解题思维模型,以及它们的用途和拓展。

1. 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元素周期表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它描述了原子序数递增的元素,以及它们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
难点5. 设一法
设一法是赋值法的一种,是解决无数值或缺数值计算的常用方法。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现向 1.06 g 含杂质的碳酸钠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氯化氢溶液,得到标准状况下干燥纯净的气体 2.20 L,则该碳酸钠样品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A.碳酸钡和碳酸钾
B.碳酸钾和碳酸氢钠
C.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
D.碳酸钙和碳酸锌
●案例探究
[例题]吗啡和海洛因都是严格查禁的毒品。

(1)吗啡中含碳 0.7158(质量分数,下同)、氢 0.0667、氮 0.0491,其余为氧。

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 300,试求:
①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②吗啡的分子式。

(2)已知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试求:
①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②海洛因的分子式。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根据物质内所含元素质量分数,确定物质化学式的能力。

知识依托: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化学式的关系。

错解分析:不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有效数字取舍不合理,再根据原子个数比列式就会得出错误的结果。

解题思路:(1)由吗啡中各元素的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断定吗啡分子中所含 N 原子数最少,设吗啡分子中含有 1 个 N 原子,则:
M r(吗啡)=14.0/0.0491=285<300
符合题意;若吗啡分子中含有 2 个 N 原子,则:
M r(吗啡)=28.0/0.0491=570>300
不符合题意。

吗啡分子中含有 2 个以上的 N 原子更不可能,可见吗啡分子中只含有一个 N 原子,且吗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5。

吗啡分子中所含 C、H、O 原子个数分别为:
N(C)=285×0.7158÷12.0=17.0
N(H)=285×0.0667÷1.00=19.0
N(O)=285(1.0000-0.7158-0.0667-0.0491)÷16.0=3.00
吗啡的分子式为:C17H19NO3。

(2)生成二乙酸酯的反应可表示为:
−R(OOCCH3)2+2H2O
R(OH)2+2HOOCCH3−→
显然,海洛因分子比吗啡分子多了 2 个 C2H2O 基团,则海洛因的分子式为:
C17H19NO3+2C2H2O====C21H23NO5
海洛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 r(海洛因)=12×21+1×23+14×1+16×5=369。

答案:(1)①285;②C17H19NO3。

(2)①369;②C21H23NO5。

●锦囊妙计
遇到下列情况,可用设一法:
1.c 、w 、ρ 间的相互转化;
2.根据质量分数确定化学式;
3.确定样品中杂质的成分。

●歼灭难点训练
1.(★★★)某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 ·L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w ,试求此
溶液的密度。

2.(★★★)已知某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50 mol ·L -1,密度为 1.08 g ·cm
-3,试求该溶液的质量分数。

3.(★★★★)称取可能含有 Na 、Mg 、Al 、Fe 的金属混合物 12 g ,放入足量盐酸中,可得到标准状况下 H 2 的体积为11.2 L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四种金属,一定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四种金属,可能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能否确定一定不含有某种金属?
4.(★★★★★)1924 年,我国药物学家从中药麻黄中提出了麻黄素,并证明麻黄素具有平喘作用。

将其予以合成,制作中成药,可解除哮喘病人的痛苦。

取10.0 g 麻黄素完全燃烧可得到 26.67 g CO 2 和 8.18 g H 2O ,并测得麻黄素中含 N :8.48%。

(1)试确定麻黄素的最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2)若确定麻黄素的分子式还缺少一个条件,该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解析:若为 1.06 g 纯净的碳酸钠经题设过程可得到标准状况下干燥纯净的气体 2.24 L ;而题设条件下,1.06 g 含杂质的碳酸钠样品仅得到标准状况下干燥纯净的气体 2.20 L ,可见,等质量的碳酸钠和杂质分别与过量盐酸作用,碳酸钠产生二氧化碳多,杂质产生二氧化碳少;则题设条件下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碳酸钠的质量小,所需杂质质量大。

为方便计算,设生成 1 mol 二氧化碳,则需要题中所列物质的质量分别是:
Na 2CO 3~CO 2 BaCO 3~CO 2
K 2CO 3~CO 2 NaHCO 3~CO 2 106 g 1 mol 197 g 1 mol 138 g 1 mol 84 g 1 mol
KHCO 3~CO 2 CaCO 3~CO 2
ZnCO 3~CO 2 100 g 1 mol 100 g 1 mol 125 g 1 mol
所需碳酸钡和碳酸钾的质量都大于碳酸钠的质量,A 项可选;所需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的质量都小于碳酸钠的质量,C 项不可选;生成 1 mol 二氧化碳所需碳酸钾和碳酸氢钠混合物的质量介于 84 g ~ 138 g 之间,所需碳酸钙和碳酸锌混合物的质量介于 100 g ~ 125 g 之间,都有小于 106 g 的可能,故 B 、D 项都不可选。

答案:A
歼灭难点训练
1.提示:设 H 2SO 4(aq) 的体积为 1 L ,则:
m (硫酸溶液)=c mol ·L -1×1 L ×98 g ·mol -1÷w =98 c /w g
硫酸溶液的密度为:ρ(硫酸溶液)=98 c /w g ÷1000 mL=0.098 c /w g ·cm -3 答案:w
c 098.0g ·cm -3 2.提示:为方便计算,设有硫酸铜溶液 1 L ,则硫酸铜的质量为:
m (硫酸铜)=0.050 mol ·L -1×1 L ×160g ·mol -1=8.0 g
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为:m (硫酸铜溶液)=1.08 g ·cm -3×1000 mL=1.08×10-3 g
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w (硫酸铜)=8.0 g ÷(1.08×103
g)=0.0074(或 0.0073)。

答案:0.0074(或 0.0073)
3.提示:摩尔电子质量法(设一法的一种):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是指金属在反应中失去
单位物质的量的电子的质量,其单位通常用 g ·mol -1 表示。

由题意: n (H 2)=1mol
L 22.4L 11.2-⋅=0.500 mol 反应中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n (e -)=1.00 mol 则:
混合物的平均摩尔电子质量为 12 g ·mol ,则一定含有比其摩尔电子质量小的物质
(Al),也一定含有比其摩尔电子质量大的物质(Na 或Fe ,不能确定),是否含 Mg 也不能确定。

答案:(1)Al (2)Mg 、Fe 、Na (3)不能
4.提示:设麻黄素分子中含有 1 个 N 原子,则:
M (麻黄素)=0848
.0mol g 0.141
-⋅=165 g ·mol -1 由于:n (CO 2)=1mol
g 44.00g 26.67-⋅=0.6061 mol n (H 2O)= 1
mol g 18.0g 8.18-⋅=0.454 mol 则 1 mol 麻黄素中:n (C)=
g 10.0mol 6061.0×165 g=10.0 mol , n (H)= g
10.0mol 4541.0×165 g ×2=15.0 mol 再设麻黄素的分子式为:C 10H 15NO x ,则x =
1
111mol g 16.0mol
1.00mol g 14.0mol 15.0mol g 1.00mol 10.0mol g 1
2.0g 165----⋅⨯⋅-⨯⋅-⨯⋅- =1.000 mol
最简式可得。

借鉴例题可知 (2)答案,但已知麻黄素的式量范围不一定能求出麻黄素的化学式。

答案:(1)C 10H 15NO (2)M (麻黄素)(即麻黄素的式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