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乌药顺气散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乌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乌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乌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乌药的功效与作用乌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性味与功效】味辛,性温。

功效:顺气止痛,散寒温肾。

【传统应用】主治胸闷腹胀,胃痛,寒疝腹痛,以及小便频数、遗尿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四磨汤(《济生方》):乌药、沉香、人参、槟榔,治疗七情郁结,上气喘急;②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乌药、木香、青皮、茴香、高良姜、槟榔、川楝子,治疗小肠疝所,牵引腹痛;③乌药顺气散(《赤水玄珠》):乌药、香附、沉香、砂仁、橘红、半夏,治疗胸满痞塞;④乌药汤(《济阴纲目》):乌药、香附、当归、木香、甘草,治疗经行腹痛,乳房胀痛。

在治疗寒疝的暖肝煎中,在治疗淋证尿频的萆分清饮、缩泉丸中,乌药也是重要的药物。

【主要成分】主要含挥发油和生物碱之去甲乌药碱等成分。

1.挥发油类:含挥发油0.1%~0.2%。

主要为呋喃倍半萜烯类化舍物10多种,a--6药醇、乌药烷、乌药烃、乌药醇酯、乌药酸、异乌药内酯、氧化乌药烯、异氧化---6药烯、新乌药内酯等。

2.尚含月桂木姜碱、去甲乌药碱等。

【药理作用】(一)兴奋胃肠平滑肌有兴奋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最大的药效在用药后1小时,作用可持续2小时。

肠肌蠕动加速,收缩加强。

其机制为乌药挥发油与兴奋迷走神经有关。

乌药的作用温和而持久,与木香同用可增效。

(二)抗炎镇痛能显著对抗致炎剂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能有效对抗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

其水提液能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值,显著抑制酒石酸锑钾刺激引起的扭体反应。

(三)其他1.保肝:其提取物可预防小鼠CC14引起的AlT、AST升高。

2.抗凝:体外试验其水煎剂有抗凝血酶作用。

3.有促进凝血而止血的.作用。

4.其水煎剂试管内对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临床应用】1.治疗肠胀气和手术后肠胀气。

2.治疗尿路综合征和前列腺炎引起的尿频尿急。

3.治疗风湿腰痛。

4.治疗痛经和白带。

【剂量与用法】药典剂量:3~9g。

临床常用剂量:3~9g。

一个妙方,补阳气,顺气机,除百病

一个妙方,补阳气,顺气机,除百病

一个妙方,补阳气,顺气机,除百病一个支点可撬动地球,一个病机,可致多种病症。

若某方能治多病,那一定是擒贼擒了王,在精准打击某病机。

宋代官修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一方,可治包括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眩晕。

甚至瘫痪,说话不顺畅,筋脉拘挛不舒展,步履艰难,脚膝软弱。

或妇人经水逆行又受风,上攻于脑,头目旋闷,满头满面,皆发赤斑。

或受了冷气,引起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鸣等在内的多种病症。

这么多病是被什么病机撬动的?中医说:气不顺则百病生,脏腑经络皆可为病。

由于温能通络,故此病机,是身体阳虚,寒凝导致的气滞。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乌药顺气散,可补全身阳气,理顺全身气机,达到治上述多种病症的目的。

组成:麻黄陈皮乌药各60克白僵蚕川芎枳壳炙甘草白芷桔梗各30克炮姜15克本方药味虽多,但多而不杂,有法有度,层次分明。

1、阳气虚弱不能卫外,易受阴寒攻击。

风是六邪之首,与寒狼狈为奸,阻碍气机运行。

麻黄散寒宣通,升发阳气。

其性辛温,微苦。

入肺经又入膀胱经,在中药界以发汗闻名,这是以其辛温,轻清上浮达于肺,能很好宣发阳气之故。

肺又主皮毛,所以肌表受邪引起的疾病,可用麻黄宣阳,开散疏解。

麻黄之苦燥,可入于膀胱利水消肿,疏通瘀堵,由此一通百通,气机也通。

白芷燥湿升阳,疏风散寒。

湿性以其重,会阻碍阳气的升提。

白芷芳香燥烈,不仅入脾燥湿,还入肺疏风散寒,无论头目、肠胃、肢体、肌肤以至毛窍的风寒湿邪,都可被其祛逐。

加之其质极滑润,能和利血脉而安内外,可谓麻黄升阳的绝佳助手。

2、气行可以导滞。

治气之乌药陈皮桔梗陈皮均上战场,扫清一切邪气,理顺一切正气。

通治邪滞诸气的乌药是首选,它也因此获得冠名权。

乌药气雄性温,疏散宣通,外解表而理肌,内宽中而顺气。

同时还能温肾除寒,助麻黄提升阳气。

故而医书高赞:用它散寒气,则外寒冷气自除。

驱邪气则天行疫瘴消除。

开郁气,中恶腹痛,胸膈胀痛,很快可减。

疏经气,中风四肢不遂,初产血气凝滞,慢慢能通。

乌药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乌药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乌药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乌药,又名巴乌、地乌、鳖子药等,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并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乌药为常绿乔木植物乌药的坚实坍垮,对许多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被誉为“百药之王”。

下面将详细介绍乌药的作用与功效。

1. 回阳乌药具有回阳作用,即可借助乌药恢复和加强体内阳气的功能,改善阳气不足所导致的疾病。

在中医药学中,阳气是指生理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包括身体的温度、新陈代谢、免疫系统等方面的功能。

乌药对于阳气不足引起的脱发、阳痿、早泄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2. 消肿止痛乌药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被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痛、肌肉疼痛等疾病。

乌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炎症的发生和传播,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此外,乌药还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康复。

3. 温经通络乌药具有温经通络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环,通畅经脉,促进全身的气血运行。

乌药可用于治疗寒性疾病,如寒凝不化引起的痛经、痛风、寒疝等。

乌药还可用于治疗中寒型的腰腿冷痛、经闭等问题。

4. 消食化滞乌药有助于消食化滞,可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脘胀满等症状,提高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乌药还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脘腹胀满、纳呆等病症。

5. 改善血液循环乌药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乌药还具有补血和止血作用,可用于治疗贫血、月经不调、崩漏等妇科疾病。

6. 提高免疫力乌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乌药还可生成免疫球蛋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增强免疫功能,抗感染。

7. 其他作用乌药还具有多种其他的药理作用,如降低血脂、降压、抗氧化、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乌药对于肝脏、胆囊、胆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用于治疗肝炎、胆炎、胆结石等疾病。

总之,乌药是一种多功能的中药,具有回阳、消肿止痛、温经通络、消食化滞、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一味中药(乌药)能治一切气,一切冷;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皆可用

一味中药(乌药)能治一切气,一切冷;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皆可用

一味中药(乌药)能治一切气,一切冷;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皆可用大家好,我是中医人方叔,今天跟大家讲一讲中药乌药。

乌药善于通理胸腹气机,如果是寒凝气滞,首选乌药,如果是瘀热气滞,就要用香附。

《日华子本草》中说,乌药能治一切气,一切冷。

它是如何散冷气的呢?《药性赋》说,乌药有治冷气之理。

它治疗寒冷气结,主要是由于有一股雄烈的温性。

《药品化义》中说,乌药气雄性温,故快气宣通,疏散凝滞,胜于香附。

外解表而理肌,内宽中而顺气。

以乌药散寒气,则客寒冷气自除;逐邪气则天行疫瘴即却;开郁气则中恶腹痛、胸膈胀痛顿然可减;疏经气则中风四肢不遂,初产血气凝滞,渐次能通,皆借其气雄之功也。

不研究乌药还不知道,一研究乌药,发现这味药居然如此重要。

难怪古人说,逆邪横胸,乌药用之无处不达,故乌药乃胸腹逆邪要药。

乌药是如何外解表而理肌的呢?《局方》里有个乌药顺气散,用乌药配合麻黄治疗风邪外攻肌表、骨节疼痛。

乌药是如何内宽中而顺气的呢?《集验方》中记载,单用乌药水磨成浓汁一杯,再放橘皮一片、紫苏一叶煎服,可以治疗心腹气痛,中焦不宽,气机上逆。

乌药是如何除掉客寒冷气的呢?《本草纲目》中记载,产妇产后容易着凉受冷,导致头痛,或者抑郁烦闷生气。

这时内有气滞,外有寒冷,应该解表顺气。

李时珍就用乌药配合川芎打粉,用葱和茶煎汤送服两钱药粉,很快气顺寒散,头痛消除。

为什么是葱、茶呢?大家想想,葱可以通中发汗,茶能够清利头目,一升一降,表解里清,头痛自愈。

乌药是如何祛除邪气瘴病的呢?大家知道,大凡芳香之药都善于辟秽浊,所以腹中寒凝秽浊霍乱吐泻,这也属于冷气集结范畴。

《日华子本草》说,乌药除一切霍乱冷气。

它与沉香一起磨粉作汤使用,可以治疗胸腹瘴病冷气。

乌药又如何开郁气,解胸膈胀痛的呢?《济生方》里有个非常出名的四磨汤。

四磨汤治七情伤,人参乌沉与槟榔。

病人抑郁食不下,顺气解郁急煎尝。

就人参、乌药、沉香、槟榔四味药,就可以治疗七情感伤,闷不思食,上气喘逆。

医宗金鉴学习笔记——乌药顺气散

医宗金鉴学习笔记——乌药顺气散

医宗金鉴学习笔记——乌药顺气散乌药顺气散乌药顺气实中络,喎斜顽麻风注疼,麻黄枳桔乌蚕共,白芷干姜陈草芎。

【注】实中络,谓风邪中络之人,形气实者也。

喎斜,口眼歪斜也。

顽麻,肌肤麻木也。

风注疼,风气攻注骨节疼也。

是方麻黄,枳壳,桔梗,乌药,僵蚕,白芷,陈皮,干姜,甘草,川芎也。

这里把本方的使用要点概括为三个症状:口眼歪斜、肌肤麻木、骨节疼痛。

口眼歪斜是因为风邪侵入头面的经络,风邪攻入骨节可引起疼痛,有疼痛说明正气的阵地还没有失守,正邪仍然在战斗。

如果是肌肤麻木则说明正气已经基本撤退了,这一片肌肤失去了正气的充养,神明就和它的联系不密切了,所以感觉顽麻不仁。

治疗当然是鼓动正气把失去的阵地收回来,而方名却叫顺气散,顺气是调内而不是调外的。

这是病人平时体内之气就不顺畅,外邪来袭时想调兵力去抵挡都受羁绊,可见风寒得以入侵络脉,并不是由于正气不足造成的,因此把本证叫做实中络。

方子并没有用补正的药物,而是以理气药和解表药组成。

理气药先在体内把自己的部队理顺,解表药再把它们排到体表去散邪。

干姜这味药似乎和本证无关,其实干姜表明了我们是从中焦派兵的,如果是附子则表明邪气比较强大,需要从大本营下焦发兵,如果是党参或人参,则说明正气需要补充粮草。

既不用附子也不用参,表明不用过度准备,直接就可以开战。

理气药用了乌药和陈皮,为兵力的输送打通道路,桔梗和枳壳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药对,一般认为它们是一升一降,不管是不是真的一升一降,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配合在一起能够通利胸膈。

乌药和和陈皮调理的是无形之气,桔梗和枳壳则可以开破有形的痰积,《医宗必读》中把这两味药叫做枳桔汤,治疗“痞证胸满不痛”。

白芷和川芎配合能够疏气活血,善于祛头目之风,正好针对口眼歪斜。

僵蚕用在这里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虫类药的通络作用,和它在牵正散中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二是僵蚕色白而硬,秉有金性能够散结,就像古代部队中有使锤的将官,遇到障碍直接击破。

麻黄和白芷、川芎都是这个方子中比较迅捷的药物,但麻黄没有挥发性,靠味起作用,后者香气浓烈,是靠气来起作用。

乌药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

乌药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

乌药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1. 乌药的作用与功能乌药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作用和功能。

•活血化瘀作用:乌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流动,有助于消除血液淤积和瘀血,对于痛经、瘀血性疼痛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止痛作用:乌药含有一种叫做乌药素的化合物,具有镇痛作用,能够缓解疼痛症状,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等疼痛性疾病。

•抗菌作用:乌药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健脾解痰作用:乌药具有健脾行气、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咳嗽痰多等症状。

•调经作用:乌药具有调理月经的作用,可以缓解痛经、经期不调等妇科问题。

2. 乌药的主要适应症根据乌药的作用与功能,它主要适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痛经:乌药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缓解因血液淤积引起的痛经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乌药的止痛作用对于缓解关节疼痛有一定的效果。

•神经痛:乌药能够减轻神经痛的疼痛症状。

•外伤性疼痛:乌药可以缓解因外伤引起的疼痛。

•感染性疾病:乌药的抗菌作用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咳嗽痰多:乌药的健脾解痰作用有助于缓解咳嗽痰多的症状。

•妇科问题:乌药的调经作用对于缓解痛经、经期不调等妇科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3. 乌药的用量乌药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的药物制剂和病情来确定,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乌药用量参考:•乌药颗粒:一次5-10克,每日3次。

•乌药胶囊:一次2-4粒,每日3次。

•乌药丸剂:一次6-12克,每日2-3次。

•乌药水剂:一次10-20毫升,每日2-3次。

在使用乌药时,应遵医嘱进行用药,在用药期间注意个人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或过敏等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在使用乌药前应咨询医生,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以上是乌药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乌药的使用方法,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我也有秘方—乌药顺气散

我也有秘方—乌药顺气散

我也有秘方—乌药顺气散我也有秘方—乌药顺气散来源:《万病回春》作者:龚廷贤朝代:明年份:公元1615年乌药顺气散:治男妇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肢体顽麻、手足瘫痪、言语謇涩、筋脉拘挛,宜先服此药疏通气道,然后进以风药。

盖治风先理气,气顺则痰消,徐理其风,庶可收效。

理气者,气滞、气郁、肩膊麻痛之类,此七情也,宜服之。

处方:乌药陈皮(各二钱)麻黄(去节)川芎白芷桔梗枳壳(去穣,麸炒。

各一钱)僵蚕(炒去丝)干姜(炮,五分)甘草(炙,三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温服。

加减:中风一身俱麻加人参、白术、当归、川芎、麦门冬;久患左瘫右痪,去麻黄加天麻、防风、羌活、半夏、南星、木香、当归;口眼歪斜加姜炒黄连、羌活、防风、荆芥、竹沥、姜汁;遍身疼痛加当归、官桂、乳香、没药;臂痛加羌活、防风、薄桂、苍术、紫苏;背心痛,合行气香苏散加苍术、半夏、茯苓;脚膝浮肿加牛膝、独活、五加皮;腰痛加牛膝、杜仲、角茴;眼眩加细辛、细茶;四肢冷痹加附子、官桂;瘫痪二、三年不能行者,合和独活寄生汤;妇人血风加防风、薄荷、荆芥;胸隔胀满加枳实、莪术;虚汗,去麻黄加黄;中风面目十指俱麻,乃气虚也,用补中益气汤加木香、附子、羌活、防风、乌药、麦门冬。

风中腑者,多着四肢,手足拘急不仁,面加五色,恶风寒为在表也。

治风中在腑,恶风寒、拘急不仁,先用此解表,后用愈风汤调理而痊。

附愈风汤:当归川芎白茯苓(去皮)陈皮半夏(姜制)乌药香附白芷羌活防风(各八分)细辛桂枝甘草(各三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热服。

风中脏者,多滞九窍,唇缓、失音、耳聋、鼻塞、目瞀、二便闭塞,为在里也。

其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謇涩,或瘫痪不伸,或舌强不语、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关紧急,此皆中脏也;若大便闭结者,先服滋润汤,后服愈风汤调理。

中药乌药的功能主治

中药乌药的功能主治

中药乌药的功能主治1. 乌药概述乌药,又名黑药,属于中药材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成分和药效,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药材之一。

乌药主要产自中国南方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是一种树木的根茎。

乌药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因此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2. 乌药的功能乌药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保健功能。

以下是乌药的主要功能:2.1. 活血化瘀乌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液凝结,防止血栓形成。

它可以舒缓疼痛,减轻肌肉酸痛,并有助于缓解经期痛经、瘀血性疼痛等症状。

2.2. 抗菌消炎乌药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缓解炎症和感染引起的症状。

它对于呼吸道感染、皮肤炎症等问题有着显著的疗效。

2.3. 缓解胃肠不适乌药具有缓解胃肠不适的功效,可以舒缓肠胃平滑肌,缓解胃痛、胃胀、恶心等症状。

它还可以促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改善胃肠道的健康状况。

2.4. 改善血液循环乌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微循环的畅通,增加血液供氧量,提高身体的氧合水平。

这一功能对于缓解疲劳、改善体力、提升免疫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5. 抗肿瘤作用乌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这一特性使得乌药在肿瘤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潜力,并且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使用。

3. 乌药的主治乌药具有多种主治作用,以下是乌药主要适用的疾病和症状:•血瘀导致的疼痛,如痛经、行经不调、瘀血性疼痛等;•疲劳、乏力、气虚血弱引起的身体虚弱;•感冒、咳嗽、鼻塞、喉咙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胃肠道问题;•肿瘤辅助治疗。

乌药通常与其他中药草药配伍使用,以发挥最佳疗效。

4. 乌药的使用方法乌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常见的使用方法有:•煎汤:将乌药切片煎煮,制成药汤饮用;•炒煮:将乌药炒煮后研磨成粉,用于制作中药颗粒或丸剂;•泡水:将乌药切片放入热水中泡制,可以作为草药茶饮用;•外敷:将乌药研磨成粉末,与植物油混合后涂抹在患处,用于外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乌药顺气散的功效与作用
大乌药顺气散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大乌药顺气散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别名】
乌药顺气散
【处方】
当归半两,芍药半两,生地黄半两,川芎半两,乌药半两,陈皮半两,地龙半两,香附子半两,砂仁半两,枳壳半两,黄芩半两,半夏半两,防风半两,紫苏半两,桔梗半两,甘草半两,乳香2钱5分,没药2钱5分,沉香2钱5分(此3味为末,入煎熟药内同服)。

【功能主治】
诸风气,手足瘫痪。

【用法用量】
乌药顺气散(《古今医鉴》卷二)。

【摘录】
《直指》卷三
上文介绍了大乌药顺气散的食用方法,我们可以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采纳后好好利用大乌药顺气散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