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影院线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私人影院、影吧、影咖、影K深度剖析

私人影院、影吧、影咖、影K深度剖析

私人影院影吧影咖影K分析报告一编辑——miniviy一、行业现状(一)传统电影院线存在弊病1.投资巨大,动辄投资上千万;2.运营成本高;3.投资收益慢,三年内很难收回成本;这导致传统院线大部分只能依托商业地产项目,存在的价值就是为地产运营商项目带来人气,沦为人气聚集工具的传统影院投资盈利遥遥无期,难以迅速扩张,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广大群众高速发展的观影需求和文化娱乐需求。

(二)私人影院发展契机做为投资者和经营者,亟待对单一经营模式进行改造升级,去需求旺盛的电影市场分一杯羹。

同处文化娱乐产业的KTV、网吧等娱乐场所,具备极大的优势:1.良好的经营场地和环境;2.客户群体与电影消费群体高度重合;3.设备可实现升级,无须浪费原有设备。

市场需求已经旺盛,发展条件已经成熟。

二、私人影院发展历程1980——2000年,录像厅。

1.起源发展香港电影以录像带的方式传入内地,一时之间,录像厅在各地城市遍地开花,港产武打片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经常光顾。

碟片取代录像带后,录像厅达到辉煌的巅峰,并充斥在高校周边。

片中的周润发、刘德华、周星驰等成为无数年轻人的偶像。

2.出现问题由于录像厅监管不到位,环境差,人员杂,录像厅又被人斥为盗版、媚俗、凶杀、色情的温床,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此外,通宵放映曾衍生出录像厅另一功能——住宿。

在这期间,常有住不起旅店的人来"看"夜场,因为花三五块钱就能在录像厅睡到天亮,虽然吵了点儿,但比住店便宜多了。

3.没落消亡90年代后期,VCD和影碟机逐渐在家庭中普及,录像厅生意日渐惨淡,其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罪状被网吧一一接去,录像厅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2001-2007年,100分影吧。

简介100分影吧系统是由青岛智科影视设备有限公司专门开发,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流媒体服务器、网络播放机和小型电视机组合而成。

单台服务器即可支持200个以上不经过任何处理的6M DVD码流点播,这在当时是在国内外遥遥领先的高新技术,配合自主IP的多款嵌入式数字解码器,完美的解决了传统影视点播不能支持DVD格式视频以及互动性差的问题,使影音娱乐技术发生了新的革命性的进步。

2018年全国年度票房200万以上影院统计数据分析27P

2018年全国年度票房200万以上影院统计数据分析27P

人次(万人次)/ 院线占比
西安
票房(万元)/ 院线占比
人次(万人次)/ 院线占比
更多定制数据分析 请联系我们
开题报告论文答辩
graduation thesis defense report graduation thesis defense report defense report graduation
2018年全国 年度票房200万以上影院 统计数据分析
原始数据来源: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
概览
全国影院数量超2000 全国票房收入101亿
年度票房超200万影院730家 全国36%影院总计票房收入93亿 产出全国92%票房
影院票房细微观察
8000-10000
北京UME华星国际影城
年度票房:9,824万元(冠军)
1.38亿票房 422万人次
四川太平洋 武汉天河影业
浙江时代 北京万达
杭州市场冠军 10家影院 1.86亿票房 518万人次 南京市场冠军 2家影院 西安市场冠军 3家影院
6.96亿票房 194万人次 6.89亿票房 167万人次

前十贡献
前10院线票房收入均超3亿,共计73亿 观影人次千万以上,共计2亿 均占全国份额70%以上
演示完毕感谢观看
graduation thesis defense report graduation thesis defense report defense report graduation
深圳
票房(万元)/ 院线占比
人次(万人次)/ 院线占比
成都
票房(万元)/ 院线占比
人次(万人次)/ 院线占比
武汉
票房(万元)/ 院线占比
人次(万人次)/ 院线占比

电影院线行业分析

电影院线行业分析

电影院线行业分析一、市场情况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消费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前往电影院观看电影。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全国共有超过6万个电影厅、30,000多家影城,约占全球影视市场份额逾20%,成为享誉世界的第二大电影市场。

与此同时,在国内影市迅速崛起的同时,外部电影巨头不断涌进我国市场,中国本土电影市场面临的竞争已非常激烈。

因此,各家影院企业需要加强品牌营销,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和内容质量,抢占市场,以保持并扩大自身的优势地位。

随着近期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多地电影院陆续恢复营业。

全国影院营业率在一度跌破40%后,近期开始显著回升。

猫眼、灯塔平台数据显示, 12月4日,全国实现电影票房2833万元,当天全国共有营业影院5822家,影院营业率已逐步回升至约47%。

今年影院行业的惨淡也可从行业数据反映出来。

从观影人次来看,2022上半年,全国院线总观影人次约3.97亿,较2021年同期的6.81亿减少2.84亿,同比跌幅近42%。

从影院票房收入来看,2022上半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约172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276亿元同比下跌近38%,是自20XX年以来,近八年最差的成绩。

从停业闭店的情况来看,2022上半年,至少有22家影院宣布闭店停业,涵盖大地影院、百老汇、中瑞大地、万象影城等13个影院品牌。

尽管大多影城在闭店公告中未直接表明原因,但疫情频发、影院上座率低是不争的事实。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因为疫情反复,没有一个省市的影院营业率达到100%。

随着电影院基础设施的建设,影院建设已经逐步下沉到县城甚至乡镇,与之而来的是三四线城市的电影票房收入逐步扩大,这也为中国电影行业添加了新驱动力。

中国电影产业链主要分为三部分,即上游制片,中游宣发,下游院线影院,互联网产业发展后衍生出线上票务平台作为产业终端。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电影投资制作公司有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光线传媒、万达影业、华谊兄弟、博纳影业等;中游宣发有传统发行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华策影视、阿里巴巴影业集团等,网络发行有优酷、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下游院线影院有万达电影、金逸影视、中影南方、大地数字影院、横店影视等,并衍生了互联网线上票务平台淘票票、猫眼电影等。

电影院线经营中的竞争研究

电影院线经营中的竞争研究

电影院线经营中的竞争研究一、行业概况电影产业近年来飞速发展,进入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实现总票房超过600亿,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电影作为文化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深地吸引了商业投资者的目光。

电影院线作为电影产业中的重要运营平台,它的经营状况被广泛讨论。

二、竞争格局电影院线市场的竞争格局在不断变化着。

从传统意义上看,电影院线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电影片源、话语权、渠道掌握等方面。

不过随着电影产业不断扩大和触角不断延伸,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竞争对手不断增加随着电影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电影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人人影视、菲娱等库存式公司和阿里影业,万达电影等竞争对手的政策支持优势,已经快速成长起来,一定程度上冲击传统的电影院线,影响其业绩和利润。

内容压力持续加大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影片产出的数量在逐年增加。

然而,优质内容并不是多的就是好的,好的内容仍是市场竞争的关键。

民营电影公司的兴起,影片产业链的不断扩张,使得电影节目品牌质量需求逐渐提高。

客户需求变化随着观影群体的逐渐多样化,年轻人在影片选择上也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趋势,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

三、竞争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电影院线经营者需要不断提高策略的适应性和创新性,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立足定位,提升品质品质传输是电影院线的核心竞争力。

院线建设应以顾客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年龄和收入层次的顾客群体,提供从观影环境到服务质量等一系列定制服务,具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和吸引力,留住观影者,增强竞争力。

多元化经营,发掘新业务多元化经营可以帮助电影院线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发现与电影相关的新业务。

例如:推销等。

跨领域合作,提升综合竞争力不仅仅要在电影板块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更要寻找和电影业相关性强的行业进行跨界合作,如电商平台、金融、旅游等。

这种方式可以为电影院线带来更多的资源,显著提高综合竞争力。

电影院线行业分析报告

电影院线行业分析报告

电影院线行业分析报告电影院线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电影院线行业是指管理和运营多个电影院的企业网络,是电影产业中的重要板块。

二、分类特点1. 根据经营影院的城市层级,可分为城市级和县级。

2. 根据经营影院的区域覆盖情况,可分为地方性和全国性。

3. 根据经营的影片种类,可分为院线和专线。

三、产业链电影院线行业的产业链主要由电影生产、电影配送、电影营销、电影放映、票务售卖、商品销售等环节组成。

四、发展历程我国电影产业起步较晚,电影院线行业发展历程不足20年。

自2002年首家院线-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成立以来,国内影视市场逐年增长,院线数量持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20年,我国电影院线数量已达1.4万家。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电影产业促进法》:对电影院线行业的经营许可证、宣传、放映及票据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2. 《关于规范影院经营行为加强电影市场管理的通知》:对电影院线行业管理、放映、票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要求,加强了对电影市场的监管。

3. 《中央关于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加强电影产业质量和数量的双重导向、加大文化产业创新驱动力度、提高电影票补贴政策等内容。

六、经济环境1.市场需求旺盛。

人们日益成为文化娱乐消费主力军,对多样化、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的需求越加强烈。

2020年我国票房收入达到475.8亿元,逐年递增。

2.竞争激烈。

电影院线行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并且行业竞争对手多具实力,品牌差异化能力不高。

七、社会环境1. 政策环境优良。

国家多项政策纷纷出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 文化观念转变。

人们文化消费观念逐渐转变,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广泛增加。

八、技术环境1. 数字化、互联网化成为发展趋势。

电影院线行业不断探索新技术,运用数字化、互联网化等技术,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联系。

2. 影院营销推广技术不断升级。

通过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精准拓客、营销推广等效果。

电影行业调研报告

电影行业调研报告

电影行业调研报告一、引言电影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们带来了各种类型的娱乐和艺术享受,还承载着社会教育和价值传递的重任。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电影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创新。

本报告旨在对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业内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电影观众需求的多元化近年来,电影观众的需求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特点。

观众希望能够看到具有情感共鸣和思想深度的作品,同时也对高品质的视听效果和视觉冲击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因此,优质的故事和剧本创作,以及先进的影视技术的应用成为了电影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数字化技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影创作的方式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数字化技术不仅为电影制片提供了更多创意和制作上的自由度,也使得电影的制作周期大大缩短,从而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另外,数字化技术还为电影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渠道,拓宽了电影市场的发展空间。

四、文化差异对电影市场的影响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差异对电影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电影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艺术形式,需要兼顾本地化和全球化的因素,才能真正实现市场的成功。

因此,在电影创作中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并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推广策略,才能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市场的竞争优势。

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电影行业中的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为电影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对观众的数据分析和预测,电影制片能够更准确地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并根据其数据反馈来制作更受欢迎的作品。

另外,人工智能的应用也为电影特效和后期制作带来了更高效和更真实的效果,提升了电影的视觉体验。

六、电影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电影行业在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创造出具有独特性和竞争力的作品、如何有效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成为了电影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随着海外市场的开放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电影行业还有望获得更多的合作和发展机会。

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电影行业分析报告概述电影行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产业链,涵盖了电影的制作、发行、展映等多个环节。

本报告旨在对电影行业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电影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电影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和消费能力提升密切相关。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票房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增长。

-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电影市场潜力巨大,增长空间广阔。

2. 制作环节- 电影的制作环节包括剧本创作、选角、拍摄、后期制作等。

- 制作成本高昂,涉及多方面资源和人力投入。

-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电影制作技术的突破,提高了制作水平和效率。

3. 发行与营销- 发行是电影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确保电影能够进入市场并得到观众的认可。

- 营销手段多样化,包括预告片、宣传海报、网络营销等。

- 发行渠道也在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电影院线,网络平台的兴起也给电影发行带来了新的机遇。

4. 影院市场与观众需求- 中国的影院市场规模庞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电影消费观念的改变使得影院市场持续升温。

- 观众需求多元化,从文艺片到商业大片,从国内电影到国际佳作,观众对电影的选择越来越宽泛。

- 非遗影厅的兴起给观众提供了更为舒适、个性化的观影体验。

5. 影片类型与题材- 影片类型多种多样,包括爱情片、动作片、喜剧片、科幻片等。

- 不同类型的影片在市场表现上有所差异,观众的喜好也在不断变化。

- 影片题材的选择与社会热点、观众趣味密切相关,创新与多样性是影片题材发展的重要方向。

6. 数字化与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电影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电影行业的格局,OTT平台的崛起和视频网站的增多给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

-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电影行业需要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结论电影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遇。

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虽经风雨,也见彩虹

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虽经风雨,也见彩虹
2018年渐行渐远,这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节点,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崛起,中国电影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迄今已从十六年前微不足道的地位,如今跻身于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电影业中举足轻重,市场份额达到21%。 2018年中国电影虽然波澜兴起,跌宕起伏,依然在开放改革的征程上砥砺前行。据国家电影局公布数据: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609.7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9%。票房折算美元88.6亿左右,稳居全球影业第二。全国年度观影人群17.2亿人次,较2017年增长5.9%。以城镇人口统计,年人均看电影2.15次。 在609亿元票房后面,电影产量和产品也是丰富的,全年生产故事片902部,动画片51部,科教片61部,纪录片57部,特种电影11部,年度电影生产总量1082部。进入院线大银幕发行放映的国产新片400部左右,进口片118部,合计518部。国产片票房378.97亿元,市场份额62.15%,较2017年上升了8.3个百分点。 4部本土电影和一部中美合拍影片进入了全球50强影片榜单(表1),这是全球年度50强影片中仅有的四部非好莱坞电影。2018年是好莱坞电影大年,多部超级大片票房大爆,仅在全球票房超过十亿美元的就有四部影片,都在最快时间引进中国市场发行放映,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国本土电影取得了良好业绩,国产电影的生产和制作都有实质性进步。 当然,受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影响,国内电影业发展速度也放缓了。2018年中国终端市场新增银幕9303张,自此中国市场容量进入六万张银幕时代,与银幕持续递增相悖的是单银幕票房产出没有因市场总量增长而提升,年度单位银幕产出继续递减,年度单银幕票房平均为101.49万元,较2017年下降7.8%。 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机制和法规在加速建设和治理完善中,回望过去一年虽经风雨,也见彩虹。在复盘2018年电影大数据之际,让我们记住2018给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电影院线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正文目录综述:基本面出现边际改善,关注行业优质标的 (5)市场:票房持续回暖,银幕建设保持高速,影投集中度下降 (6)上半年票房表现优秀,观影人次显著增加 (6)国产片表现亮眼,内容质量持续提升 (6)银幕数量快速增长,影投公司仍重点布局三线及以下城市 (7)从票房到人次,三线及以下城市表现突出 (8)院线前十集中度略有提升,影投前十集中度降低 (9)放映业务横向对比:总体上万达、中影、上影较为优秀 (11)毛利率:大多呈下滑态势,银幕扩张较慢的金逸院线近年来缓慢上行 (11)银幕增速:万达院线领先同行,金逸院线相对靠后 (11)票房增速:走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但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 (12)平均票价:万达院线、上海电影和金逸院线处于较高水平 (12)上座率:中国电影领先同行,上海电影2018年H1逆势提升 (13)单银幕产出:中国电影、万达院线领先明显,但均总体呈下滑态势 (14)票房分城市分布:各院线的票房分布差异明显,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战略 (15)放映业务纵向对比:单银幕产出持续下降,2018年上半年票价上升 (17)万达院线:单银幕产出领先,但近年银幕高速扩张,使得产出下滑较快 (17)横店院线:受益于渠道下沉和国产片的优质表现,票房增速近年持续提升 (18)金逸院线:银幕增速显著低于全国,造成近年来票房增速为负 (20)幸福蓝海:银幕扩张稳健,单银幕产出下滑速度慢于全国 (22)中国电影:单银幕产出较高,票房增速自2016年以来持续提升 (23)上海电影:集中于一线城市布局,上座率及平均票价均较高 (24)非票房业务:万达院线一直独秀,其他院线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27)卖品收入:横店院线毛利率持续提升,万达院线单人消费水平业内领先 (27)广告收入:收入占比万达院线领先,横店影视提升较为明显 (28)积极尝试、持续创新,各院线公司努力发展非票房业务 (29)风险提示 (32)图表目录图表1:2010年-2018年H1电影票房收入及增速 (6)图表2:2010年-2018年H1观影人次及增速 (6)图表3:2015年-2018年票房Top15的的国产片评分 (7)图表4:2010年-2018年H1银幕数量及增速一览 (7)图表5:2018年Q1新增银幕分布:三线及以下新增银幕占比达60% (8)图表6:2013-2018H1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票房增速高于一二线城市 (8)图表7:2013-2018H1三线及以下观影人次增速高于一二线城市 (8)图表8:2018年H1三四五线票房合计占比43%,较2012年提升14pct (9)图表9:2018年H1三四五线观影人次合计占比45%,较2012年提升13pct (9)图表10:2014年至2018年H1 Top10院线 (9)图表11:2014年-2018年H1十大影投公司 (10)图表12:2013年至2018年H1各院线公司放映业务毛利率一览 (11)图表13:2013年至2018年H1各院线公司直营银幕增速一览 (12)图表14:2013年至2018年H1各院线公司票房增速一览 (12)图表15:2013年至2018年H1各院线公司平均票价一览 (13)图表16:2012年至2018年H1各院线公司上座率一览 (13)图表17:2017年各院线在各线城市的上座率一览 (14)图表18:2018年H1各院线在各线城市的上座率一览 (14)图表19:2012年至2017年各院线公司单银幕产出一览 (15)图表20:2017年各院线的票房分城市分布 (15)图表21:2018年H1各院线的票房分城市分布 (16)图表22:2012-2018H1年万达院线国内票房与国内银幕数量一览 (17)图表23:万达院线票房增速与全国接近,2018年H1银幕增速低于全国 (17)图表24:万达院线单银幕产出较高,但近年来降幅较快 (18)图表25:万达院线上座率自2015年持续下降,但始终高于全国平均 (18)图表26:万达院线平均票价近年来始终高于全国平均5-6元左右 (18)图表27:2015年至2018年H1国产片和进口片票房的分城市分布:三线及以下城市观众更青睐国产片 (19)图表28:2013-2018H1年横店院线直营票房与银幕数量一览 (19)图表29:2016年来横店院线票房增速与全国平均增速的差距在缩窄 (19)图表30:横店院线2015年以来单银幕产出一直高于全国,近年来其降幅与全国接近20图表31:横店院线上座率自2015年以后有所下滑,向全国平均靠拢 (20)图表32:横店院线平均票价一直低于全国,但自2017年以来差距收窄 (20)图表33:2014-2018H1年金逸院线直营票房与银幕数量一览 (21)图表34:金逸院线2016年-2018H1直营影院票房收入均出现负增长 (21)图表35:2015-2017年金逸院线单银幕产出下降速度与全国较为接近,2018H1单银幕产出降幅明显高于全国 (21)图表36:2018H1,金逸院线上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1)图表37:平均票价方面金逸院线一直高于全国平均 (21)图表38:2012-2018H1年幸福蓝海票房与银幕数量一览 (22)图表39:2017年以来,幸福蓝海票房及银幕增速均明显低于全国 (22)图表40:幸福蓝海2015年以来的单银幕产出始终高于全国平均,下滑速度也要慢于全国 (22)图表41:自2014年以后,幸福蓝海上座率始终高于全国平均 (23)图表42:幸福蓝海平均票价一直低于全国平均,2018年H1差距缩窄 (23)图表43:2012-2018H1中国电影票房及银幕数量一览 (23)图表44:中国电影票房及银幕增速基本上要低于全国平均 (23)图表45:中国电影的单银幕产出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24)图表46:中国电影上座率始终领先全国平均 (24)图表47:中国电影平均票价与全国平均的差距近年来日趋缩小 (24)图表48:2012-2018H1上海电影直营影院票房及银幕数量一览 (25)图表49:2017年银幕增速较快,带动票房增速向全国平均靠拢 (25)图表50:上海电影单银幕产出表现优异,2018年H1实现同比略升 (25)图表51:上海电影上座率始终高于全国平均 (26)图表52:上海电影平均票价始终高于全国平均,但领先幅度近年来收窄 (26)图表53:美国三大院线2017年卖品业务营收占比 (27)图表54:2013年至2018年H1各院线卖品收入占比一览:万达院线持续领先 (27)图表55:2013年至2018年H1各院线卖品收入毛利率一览:横店院线持续上升 (28)图表56:卖品单人消费方面,万达院线一枝独秀,其他差距不大 (28)图表57:万达院线广告收入占比同行业内领先,横店院线近年来提升明显 (29)图表58:2014年至2018年H1各院线广告收入毛利率一览:横店影视和金逸影视较为领先 (29)图表59:万达影城中的COSTA (30)图表60:横店院线纷腾电影生活馆鸡尾酒吧 (30)图表61:横店院线纷腾电影生活馆餐厅 (30)图表62:上海电影的永华影城装饰兼具时尚感和未来感 (31)图表63:上海电影永华影城的彩虹观影厅 (31)图表64:金逸影城中的床厅 (31)综述:基本面出现边际改善,关注行业优质标的本篇报告是基于院线上市公司最新发布的2018年中报,对其直营影院的运营指标等进行深度复盘,一方面做数据的整理和归纳,供各位读者参考和查阅;一方面通过对数据的梳理,去观察行业最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总体上,上半年全国电影市场表现优秀,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票房达到约320.31亿元,同比增长17.82%;观影人次达9.01亿,同比增长15.34%。

同时,至2018年6月底,全国银幕达到55,623张,较2017年底增长约9.5%,较2017年6月底增长约23%。

银幕增速继续维持在高位的另一个体现就是影投公司票房集中度持续下降(见图11)。

根据艺恩数据,2014年前十大影投公司票房集中度为49.54%,之后持续下降,至2018年上半年,前十大影投票房集中度为38.97%。

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全国近年来的银幕扩张速度持续维持在高位,各路资金持续涌入市场投资建设银幕,市场较为分散,单家影投公司受制于资金因素,银幕扩张速度难以与全国平均速度相匹配。

所以从上市院线公司的直营影院放映收入来看,其增速也往往低于全国平均(见图13)。

银幕在继续下沉。

由于一线城市影院的相对饱和,新建设银幕多集中在非一线城市,影投公司纷纷瞄准下沉流量。

根据艺恩数据,2018年Q1三线及以下城市新增银幕占比合计为60%,显示出影投公司的主要注意力仍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渠道依然在持续下沉(见图5)。

国产片的质量在持续提升。

我们分别统计了2015年-2017年以及2018年1-6月票房Top15的国产片,统计其豆瓣及猫眼的平均评分,发现自2016年以后评分总体上呈现出上行态势(见图3),显示出国产片质量近年来的稳步提升。

同时,三、四、五线城市观众显示出对国产片的偏好。

我们统计了2015年-2018年6月各时间段中票房排名前10的电影的各线城市票房占比,发现在这四个时间段中,国产片的三线及以下城市票房占比均高于进口片。

我们认为这说明三线及以下城市观众更青睐于国产片(见图27)。

平均票价方面也出现了边际改善,除上海电影外,其他院线的平均票价2018年H1均有上扬,其中幸福蓝海和横店院线的上扬尤为明显(见图15)。

上海电影主要是由于直营银幕新开较多,进行促销活动拉低了平均票价。

我们认为平均票价的提升主要是受益于国产片内容质量的提升,使得观众观影需求相对更为刚性,随着国产片质量提升持续,票价提升趋势或可延续。

非票房收入方面,上市院线公司近年来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包括万达院线与COSTA咖啡的合作、推出爆米花节;横店院线的纷腾电影馆的“影院+餐饮”的模式;上海电影旗下的永华影城推出的可以容纳4人或6人的VIP包厢、座位是由不同颜色组成的“彩虹观影厅”、同声评论厅;金逸院线的床厅、情侣厅、按摩厅、儿童影厅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对标北美市场来看,2017年北美三大院线的卖品收入占比基本维持在30%左右,国内院线卖品收入占比除万达院线为14%,其余院线均在10%以下,国内院线依然有较高的提升空间。

综上,院线行业的基本面已经出现一些边际改善的现象,但影投公司主体依然较多,影投公司的票房集中度仍在持续下降,显示影院去泡沫化过程尚未真正开始,或对行业整体带来压力,其中银幕扩张较为稳健、运营能力较强的院线相对更为优质,建议关注中国电影、上海电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