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草书口诀及释文

合集下载

王羲之草诀歌译文

王羲之草诀歌译文

王羲之草诀歌译文:1草最圣为难:说的是写草书难,要写好草书更难。

2龙蛇竞笔端:是讲草书的形态,草书在书法艺术中以最具韵味的抽象形式,表现了最生动的意象和境界。

草书犹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惊蛇入草……所有这些都在草书人的笔端强劲地表现出来。

3亳厘虽欲辨:说的是写草书要有法度,即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之差就是二个不同的草字,笔画的长短也可以改变一个草字,但这些都有它的判别方法。

4体势更须完:草书写得好坏在于其体势,体势要圆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势,气势不好就是笔法再好也不是好作品。

5有点方为水:上面有点,下面竖右挑,才是三点水旁;6空挑却是言:竖画右挑,却是言字旁。

7绵头无左畔:宝盖头音绵,写宝盖头时,不必写左边那一点;8辵遶阙东边:辵读音绰,遶同绕,写走之底时,只要在左边竖下右绕即可;9长短分知去:知和去两个字很相似,但其区别在于最后横画的长短,长的是知,短的是去;10微茫视每安:每和安两个字相类似,要注意两个字区别的地方。

11六手宜为禀:这一句说的是“禀”字的写法:上写六,连笔下写手;12七红即是袁:这一句说的是“袁”字的写法:上写七,连笔下写红;13十朱知奉己:这一句说的是“奉”字的写法:上写十,下写朱,十的第二笔和朱的第一笔共用;14三口代言宣:这一句说的是“言”字的写法:上写三,下连笔写口。

15左阜贝丁反:这一句说的是左耳旁和背字旁的写法:只要把丁字反写即成;16右刀寸点弯:这一句说的是右边刀旁和寸字旁的写法:上为一点,下为横折钩;17曾差头不异:“曾”和“差”字的共同点,即上半部的写法相同; 18归浸体同观:“归”和“浸”两个字右半部写法相同;19孤殆通相似:“孤”和“殆”两个字很相似,左旁写法相同右旁一点之差;20矛柔总一般:“矛”和“柔”两字只一点之差;21乡卿随口得:“乡”和“卿”两字随“口”而得;22爱凿与奎联:爱凿奎三字相联系以区别异同;23詹候熙照识:写“侯”字不比“詹”字简单,只是一笔成而已;“熙”和“照”两个字,好好看看,有何不同?不同在上部左边24绳腊达连看:绳腊左傍写法不同;“达”和“连”字中部写法不同. 25称摄将属倚:“称”、“摄”两字,尽管右边相同,左旁还是有差别;26某枣借来旋:“某”和“枣”字借“来”字转变而成;27慰赋真难别:“慰”和“赋”这两个字写法几乎一样,但细看还是有差别的;28朔邦岂易参:“朔”和“邦”字简直是一样写法,能参得透吗?29常收无用直:“常”字的末笔不必用竖画,只要用点就行了;“密”字不需要写宝盖头“宀”;密上不须宀:30.31才畔详牋牒:“牋”和“牒”字的“片”字旁可用提手旁“扌”;32水元看永泉:写“永”和“泉”字,“水”字是根本,两个字都含有“水”字,只是字头不一样而已;33柬同东且异:很显然,一眼就可以看出“柬”和“东”字的差别所在;34府象辱还偏:“府”字虽象“辱”字,但还是有所不同,有所偏差。

王羲之《草诀歌》手书附释文

王羲之《草诀歌》手书附释文
丈畔微弯使,孙边不绪丝。莫教凡勿作,勿使雍为离。
醉碎方行处,丽琴初起时。栽裁当自记,友发更须知。
忽讶刘如对,从来缶似垂。含贪真不偶,退邑尚参差。
减灭何曾误,党堂未易追。女怀丹是母,叟弃点成皮。
若谓涉同浅,须教贱作师。鼋鼍晁一类,茶菊荣更论。
非作浑如化,功劳总若身。示衣尤可惑,奄宅建相临。
道吴谷难测,竟充克有伦。市於增一点,仓欲可同人。
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王羲之《草诀歌》手书附释文
王羲之《草诀歌》手书释文
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宝盖无左畔,走之阙东边。
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
十朱知奉已,三口代言宣。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
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联。詹侯熙照识,绳蜡达连看。
称摄将属倚,某枣借来旋。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参。
常收无用直,密上不须盖。才畔详牋牒,水元看永泉。
柬同东且异,府象辱还偏。禾手乎年似,廊庙与绿缘。
即脚犹如恐,医初尚类坚。全皇同自异,容客更纷然。
颡向戈牛始,鸡须下子先。撇之非是源自,勾木可成村。萧鼠头先辨,寅宾腹里推。之加心上恶,兆戴免头龟。
尉与才须见,乌同鸟更疑。寿宜圭与可,齿记止加司。
右邑月何异,左方才亦为。举身为乙未,登体用北之。
路左言如借,时边寸莫违。草勾添反庆,乙九贴人飞。
惟末分忧夏,就中识弟夷。里力斯成曼,圭心可是春。
膝滕中委曲,次以两分明。叔芹元仿佛,拒捉自依稀。
顶上哀衾别,胸中器谷分。虑逼都来近,论临勿妄窥。
欲识高齐马,须知兕既儿。虞虚悉迷遣,巢笔树挂枝。

王羲之草书口诀及释文

王羲之草书口诀及释文

王羲之草书口诀及释文(总6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王羲之草书口诀及释文《草诀歌》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

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

宝盖无左畔,走之阙东边。

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

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

十朱知奉已,三口代言宣。

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

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

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联。

詹侯熙照识,绳蜡达连看。

称摄将属倚,某枣借来旋。

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参。

常收无用直,密上不须盖。

才畔详牋牒,水元看永泉。

柬同东且异,府象辱还偏。

禾手乎年似,廊庙与绿缘。

即脚犹如恐,医初尚类坚。

全皇同自异,容客更纷然。

颡向戈牛始,鸡须下子先。

撇之非是乏,勾木可成村。

萧鼠头先辨,寅宾腹里推。

之加心上恶,兆戴免头龟。

尉与才须见,乌同鸟更疑。

寿宜圭与可,齿记止加司。

右邑月何异,左方才亦为。

举身为乙未,登体用北之。

路左言如借,时边寸莫违。

草勾添反庆,乙九贴人飞。

惟末分忧夏,就中识弟夷。

里力斯成曼,圭心可是春。

膝滕中委曲,次以两分明。

叔芹元仿佛,拒捉自依稀。

顶上哀衾别,胸中器谷分。

虑逼都来近,论临勿妄窥。

欲识高齐马,须知兕既儿。

虞虚悉迷遣,巢笔树挂枝。

丈畔微弯使,孙边不绪丝。

莫教凡勿作,勿使雍为离。

醉碎方行处,丽琴初起时。

栽裁当自记,友发更须知。

忽讶刘如对,从来缶似垂。

含贪真不偶,退邑尚参差。

减灭何曾误,党堂未易追。

女怀丹是母,叟弃点成皮。

若谓涉同浅,须教贱作师。

鼋鼍晁一类,茶菊荣更论。

非作浑如化,功劳总若身。

示衣尤可惑,奄宅建相临。

道吴谷难测,竟充克有伦。

市於增一点,仓欲可同人。

数段情可密,曰甘势则匀。

固虽防梦简,自合定浮淳。

添一车牛幸,点三上下心。

余参全不别,巽哄岂曾分。

夺旧元无异,赢嬴自有因。

而由问上点,早得幸头门。

耻死休相犯,貊朝喜共临。

鹿头真戴草,狐足乃疑心。

勿使微成渐,奚容闷作昆。

王羲之草书口诀

王羲之草书口诀

以下是王羲之草书的口诀:
1. “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

” 这句话讲的是草书的特点和笔画,意思是笔画要细,
要有锋芒,不能过于圆滑。

2. “宝盖无左畔,走之阙东边。

绵头无左畔,走之阙东边。

” 这句话讲的是草书的结构,意思是宝盖头没有左边,
走字没有上面的一横,绵字头没有左边。

3. “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

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

” 这句话讲的是草书的笔画和结构,意思是笔画要连贯,结构要紧凑。

4. “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

长的是知,短的是去。

” 这句话讲的是草书的笔画和结构,意思是笔画的长短要适当,结构要平衡。

5. “顶上哀衾别,胸中器谷非。

虑逼都来近,论临勿妄窥。

” 这句话讲的是草书的结构和气势,意思是笔画要有呼
应关系,结构要紧凑有力。

6. “右邑月何异,左方才亦为。

举身为乙未,登体用北之。

” 这句话讲的是草书的结构和气势,意思是笔画要有连
贯性,结构要平衡有力。

7. “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

微茫视每安,长见弗相似。

” 这句话讲的是草书的艺术特点,意思是笔画要流畅自然,结构要平衡有力。

以上是王羲之草书的部分口诀,通过这些口诀可以更好地
掌握草书的笔画、结构和气势等方面的技巧。

王羲之草诀歌译文

王羲之草诀歌译文

王羲之草诀歌译文:1草最圣为难:说的是写草书难,要写好草书更难。

2龙蛇竞笔端:是讲草书的形态,草书在书法艺术中以最具韵味的抽象形式,表现了最生动的意象和境界。

草书犹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惊蛇入草……所有这些都在草书人的笔端强劲地表现出来。

3亳厘虽欲辨:说的是写草书要有法度,即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之差就是二个不同的草字,笔画的长短也可以改变一个草字,但这些都有它的判别方法。

4体势更须完:草书写得好坏在于其体势,体势要圆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势,气势不好就是笔法再好也不是好作品。

5有点方为水:上面有点,下面竖右挑,才是三点水旁;6空挑却是言:竖画右挑,却是言字旁。

7绵头无左畔:宝盖头音绵,写宝盖头时,不必写左边那一点;8辵遶阙东边:辵读音绰,遶同绕,写走之底时,只要在左边竖下右绕即可;9长短分知去:知和去两个字很相似,但其区别在于最后横画的长短,长的是知,短的是去;10微茫视每安:每和安两个字相类似,要注意两个字区别的地方。

11六手宜为禀:这一句说的是“禀”字的写法:上写六,连笔下写手;12七红即是袁:这一句说的是“袁”字的写法:上写七,连笔下写红;13十朱知奉己:这一句说的是“奉”字的写法:上写十,下写朱,十的第二笔和朱的第一笔共用;14三口代言宣:这一句说的是“言”字的写法:上写三,下连笔写口。

15左阜贝丁反:这一句说的是左耳旁和背字旁的写法:只要把丁字反写即成; 16右刀寸点弯:这一句说的是右边刀旁和寸字旁的写法:上为一点,下为横折钩;17曾差头不异:“曾”和“差”字的共同点,即上半部的写法相同;18归浸体同观:“归”和“浸”两个字右半部写法相同;19孤殆通相似:“孤”和“殆”两个字很相似,左旁写法相同右旁一点之差; 20矛柔总一般:“矛”和“柔”两字只一点之差;21乡卿随口得:“乡”和“卿”两字随“口”而得;22爱凿与奎联:爱凿奎三字相联系以区别异同;23詹候熙照识:写“侯”字不比“詹”字简单,只是一笔成而已;“熙”和“照”两个字,好好看看,有何不同?不同在上部左边24绳腊达连看:绳腊左傍写法不同;“达”和“连”字中部写法不同.25称摄将属倚:“称”、“摄”两字,尽管右边相同,左旁还是有差别;26某枣借来旋:“某”和“枣”字借“来”字转变而成;27慰赋真难别:“慰”和“赋”这两个字写法几乎一样,但细看还是有差别的;28朔邦岂易参:“朔”和“邦”字简直是一样写法,能参得透吗?29常收无用直:“常”字的末笔不必用竖画,只要用点就行了;30密上不须宀:“密”字不需要写宝盖头“宀”;31才畔详牋牒:“牋”和“牒”字的“片”字旁可用提手旁“扌”;32水元看永泉:写“永”和“泉”字,“水”字是根本,两个字都含有“水”字,只是字头不一样而已;33柬同东且异:很显然,一眼就可以看出“柬”和“东”字的差别所在;34府象辱还偏:“府”字虽象“辱”字,但还是有所不同,有所偏差。

王羲之草诀歌译文

王羲之草诀歌译文

王羲之草诀歌译文:1草最圣为难:说的是写草书难,要写好草书更难。

2龙蛇竞笔端:是讲草书的形态,草书在书法艺术中以最具韵味的抽象形式,表现了最生动的意象和境界。

草书犹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惊蛇入草,,所有这些都在草书人的笔端强劲地表现出来。

3亳厘虽欲辨:说的是写草书要有法度,即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之差就是二个不同的草字,笔画的长短也可以改变一个草字,但这些都有它的判别方法。

4体势更须完:草书写得好坏在于其体势,体势要圆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势,气势不好就是笔法再好也不是好作品。

5有点方为水:上面有点,下面竖右挑,才是二点水旁;6空挑却是言:竖画右挑,却是言字旁。

7绵头无左畔:宝盖头音绵,写宝盖头时,不必写左边那一点;8辵遶阙东边:辵读音绰,遶同绕,写走之底时,只要在左边竖下右绕即可;9长短分知去:知和去两个字很相似,但其区别在于最后横画的长短,长的是知,短的是去;10微茫视每安:每和安两个字相类似,要注意两个字区别的地方。

11六手宜为禀:这一句说的是“禀”字的写法:上写六,连笔下写手;12七红即是袁:这一句说的是“袁”字的写法:上写七,连笔下写红;13十朱知奉己:这一句说的是“奉”字的写法:上写十,下写朱,十的第二笔和朱的第一笔共用;14三口代言宣:这一句说的是“言”字的写法:上写三,下连笔写口。

15左阜贝丁反:这一句说的是左耳旁和背字旁的写法:只要把丁字反写即 这一句说的是右边刀旁和寸字旁的写法:上为一点,下为 “曾”和“差”字的共同点,即上半部的写法相同;“归”和“浸”两个字右半部写法相同; “孤”和“殆”两个字很相似,左旁写法相同右旁一点之“矛”和“柔”两字只一点之差; “乡”和“卿”两字随“口”而得; 爱凿奎三字相联系以区别异同; 写“侯”字不比“詹”字简单,只是一笔成而已;“熙” ,好好看看,有何不同?不同在上部左边 绳腊左傍写法不同;“达”和“连”字中部写法不同. “称”、“摄”两字,尽管右边相同,左旁还是有差别; “某”和“枣”字借“来”字转变而成; “慰”和“赋”这两个字写法几乎一样,但细看还是有“朔”和“邦”字简直是一样写法,能参得透吗?“常”字的末笔不必用竖画,只要用点就行了; 成;16右刀寸点弯: 横折钩;17曾差头不异:18归浸体同观:19孤殆通相似:差;20矛柔总一般:21乡卿随口得: 22爱凿与奎联: 23詹候熙照识: 和“照”两个字 24绳腊达连看:25称摄将属倚:26某枣借来旋:27慰赋真难别:“密”字不需要写宝盖头“宀”;31才畔详牋牒:“牋”和“牒”字的“片”字旁可用提手旁“扌”;32水元看永泉:写“永”和“泉”字,“水”字是根本,两个字都含有“水”字,只是字头不一样而已;33柬同东且异:很显然,一眼就可以看出“柬”和“东”字的差别所在;34府象辱还偏:府字虽象辱字,但还是有所不同,有所偏差。

王羲之《草诀歌》(完整版、含解释),很有收藏价值,学一学吧!

王羲之《草诀歌》(完整版、含解释),很有收藏价值,学一学吧!

王羲之《草诀歌》(完整版、含解释),很有收藏价值,学一学吧!古筝-高山流水.mp35:28来自古韵国学打开今日头条,体验完整音频内容草书线条灵活,姿态生动,笔墨酣畅,尤其长于抒情释怀,所以同样能够博得社会广泛欢迎。

今把王羲之《草诀歌》(完整版)奉献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欢。

【注解】解释一1.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

亳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第一句是说写草书难,要写好草书更难。

第二句是讲草书的形态。

草书以最具韵味的抽象形式来体现书法之最生动的意象和最高的境界。

其犹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惊蛇入草”的生动姿态都在草书人的笔端强劲地表现出来。

第三句说的是写草字要有法度,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毫厘之差就成了不同的字,笔划的长短也可以改变一个字,但这些都有它的判别方法。

而更重要的是第四句,即草书写得好坏在于其体势要圆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势,气势不好就是笔法再好也不是好作品。

2.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以有点或无点来区分三点水旁和言字旁,其实也不一定,看本页的须字即可知。

3.绵头无左畔,辵遶阙东边:宝盖头音绵,写时不必写左边那一点;辵音chuò,遶同绕,写走之底时,只要在左边竖下右绕即可;建字底(廴)也同此处理。

解释二1.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知和去两个字很相似,其区别主要在于最后一画的长短;每和安两个字只有微小差别,要注意区分。

2.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步”字是先写牛,至末笔转锋左下撇出即成;而“羞”字很像是羊字下连笔写田字而成。

3.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说是上写“六”,连笔下写“手”就成了“禀”字;上“七”下“红”就成了“袁”字。

4.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奉”字的写法:上写十,下写朱,十的第二笔和朱的第一笔连写;上写三,下连笔写口就成为“言”字,“代言宣”:代替言字宣布自己的存在。

5.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是说左边的耳旁和贝旁好像反写的丁字; 在右边的刀旁和寸旁的写法:上为一点,下为横折钩。

王羲之《草诀歌》

王羲之《草诀歌》

王羲之《草诀歌》草圣最为难:说的是写草书难,要写好草书更难。

龙蛇竞笔端:是讲草书的形态,其犹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惊蛇入草。

亳厘虽欲辨:写草书要有法度,一点之差就是两个不同的字,但这些都有它的辨别方法。

体势更须完:草书写得好坏在于其气势,气势不好就是笔法再好也不是好作品。

有点方为水:上面有点,下面竖右挑,才是三点水旁。

空挑却是言:竖画右挑,却是言字旁。

宝头无左畔:写宝盖头时,不必写左边那一点。

辵遶阙东边:辵读音绰,遶同绕,写走之底时,只要在左边竖下右绕即可。

长短分知去:知和去两个字很相似,但其区别在于最后横画的长短,长的是知,短的是去。

微茫视每安:每和安两个字相类似,要注意两个字区别的地方。

六手宜为禀:这一句说的是“禀”字的写法:上写六,连笔下写手。

七红即是袁:这一句说的是“袁”字的写法:上写七,连笔下写红。

十朱知奉己:“奉”上写十,下写朱,十的第二笔和朱的第一笔共用。

三口代言宣:“言”字的写法:上写三,下连笔写口。

左阜贝丁反:左耳旁和背字旁的写法:只要把丁字反写即成。

右刀寸点弯:右边刀旁和寸字旁的写法:上为一点,下为横折钩。

曾差头不异:“曾”“差”字的共同点,即上半部的写法相同。

归浸体同观:“归”“浸”两个字右半部写法相同。

孤殆通相似:“孤”“殆”两个字很相似,左旁写法相同右旁一点之差。

矛柔总一般:“矛”“柔”两字只一点之差。

乡卿随口得:“乡”“卿”两字随“口”而得。

爱凿与奎联:爱凿奎三字相联系以区别异同。

詹候熙照识:“侯”“詹”,“熙”“照”要区分清楚。

绳腊达连看:“绳”“腊”左傍写法不同;“达”和“连”字中部写法不同。

称摄将属倚:“称”“摄”两字,尽管右边相同,左旁还是有差别。

某枣借来旋:“某”“枣”字借“来”字转变而成。

慰赋真难别:“慰”“赋”这两个字几乎一样,但细看还是有差别的。

朔邦岂易参:“朔”“邦”字简直是一样写法。

常收无用直:“常”字的末笔不必用竖画,只要用点就行了。

密上不须宀:“密”字不需要写宝盖头“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羲之草书口诀及释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王羲之草书口诀及释文
《草诀歌》
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

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

宝盖无左畔,走之阙东边。

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

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

十朱知奉已,三口代言宣。

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

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

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联。

詹侯熙照识,绳蜡达连看。

称摄将属倚,某枣借来旋。

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参。

常收无用直,密上不须盖。

才畔详牋牒,水元看永泉。

柬同东且异,府象辱还偏。

禾手乎年似,廊庙与绿缘。

即脚犹如恐,医初尚类坚。

全皇同自异,容客更纷然。

颡向戈牛始,鸡须下子先。

撇之非是乏,勾木可成村。

萧鼠头先辨,寅宾腹里推。

之加心上恶,兆戴免头龟。

尉与才须见,乌同鸟更疑。

寿宜圭与可,齿记止加司。

右邑月何异,左方才亦为。

举身为乙未,登体用北之。

路左言如借,时边寸莫违。

草勾添反庆,乙九贴人飞。

惟末分忧夏,就中识弟夷。

里力斯成曼,圭心可是春。

膝滕中委曲,次以两分明。

叔芹元仿佛,拒捉自依稀。

顶上哀衾别,胸中器谷分。

虑逼都来近,论临勿妄窥。

欲识高齐马,须知兕既儿。

虞虚悉迷遣,巢笔树挂枝。

丈畔微弯使,孙边不绪丝。

莫教凡勿作,勿使雍为离。

醉碎方行处,丽琴初起时。

栽裁当自记,友发更须知。

忽讶刘如对,从来缶似垂。

含贪真不偶,退邑尚参差。

减灭何曾误,党堂未易追。

女怀丹是母,叟弃点成皮。

若谓涉同浅,须教贱作师。

鼋鼍晁一类,茶菊荣更论。

非作浑如化,功劳总若身。

示衣尤可惑,奄宅建相临。

道吴谷难测,竟充克有伦。

市於增一点,仓欲可同人。

数段情可密,曰甘势则匀。

固虽防梦简,自合定浮淳。

添一车牛幸,点三上下心。

余参全不别,巽哄岂曾分。

夺旧元无异,赢嬴自有因。

而由问上点,早得幸头门。

耻死休相犯,貊朝喜共临。

鹿头真戴草,狐足乃疑心。

勿使微成渐,奚容闷作昆。

作南观两甫,求鼎见棘林。

休助一居下,弃奔七尚尊。

采逢身近取,熊结足下寻。

隶头真似击,帛下即如禽。

沟渫皆从戈,纸笺并用巾。

惧怀容易失,会念等闲并。

近息追微异,乔商橘不群。

款频终别白,所取岂容昏。

戚或威相等,驭敦殷可亲。

台名依召立,敝类逐严分。

邹歇歌难见,成几贼易闻。

傅传相竞点,留辩首从心。

昌曲终如鲁,食良莫若吞。

改头聊近体,曹甚不同根。

止知民倚氏,尝思学似存。

扫诌休得混,彭赴可相侵。

世老偏多少,谢衡正浅深。

合识哉岁似,自别号蹄真。

酒花分水草,技放认支文。

可爱郊邻效,偏宜谌友湛。

意到形须似,体完神亦全。

斯能透肝腑,落笔自通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