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高二期中语文试题
职高语文高二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B.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C. 气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D. 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的成绩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非常努力。
B. 我昨天看到的那本书,他借去了。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 我对他的帮助感到非常感激。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眼疾手快B. 水滴石穿C. 狐假虎威D. 精益求精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辛勤地工作着。
B. 我喜欢读书,就像鱼儿喜欢水一样。
C. 她的歌声如夜莺般动听。
D. 那座山就像一位老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5.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着”的读音正确的是:A. 着落(zhuó luò)B. 着急(zháo jí)C. 着重(zhuó zhòng)D. 着火(zháo huǒ)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雨滴轻轻地敲打着窗户。
B. 那朵花在阳光下绽放。
C. 树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
D. 那本书像一位智者,充满了智慧。
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刻苦、认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 雨来了,风来了,云来了。
C. 那个城市美丽、宁静、繁华。
D. 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乡。
8.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那本书厚得像字典一样。
C. 她的歌声美妙得像天籁之音。
D. 那座山高得让人望而生畏。
9.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B. 这本书好吗?C. 他为什么会失败?D. 这件事会怎么解决?10.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吗?B. 这样的天气,你难道不觉得冷吗?C. 他这么努力,难道还得不到成功吗?D. 你这么聪明,难道会解不出这道题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离骚》12. 《赤壁赋》的作者是谁?苏轼13. 《背影》是哪位作家的作品?朱自清14. 《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是谁?毛泽东15.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谁?朱自清16.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谁?雨果17. 《阿Q正传》的作者是谁?鲁迅18. 《故乡》的作者是谁?鲁迅19. 《背影》中的主人公是谁?父亲20. 《荷塘月色》中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本人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中职语文高二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精益求精(jīng yìng jīng qìng)B. 谦虚谨慎(qiān xū jǐn shèn)C. 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D. 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因此受到大家的称赞。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学校举办了一次作文比赛。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有很大帮助。
D. 通过这次旅行,我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3. 下列词语中,与“勤奋”意思相近的是:A. 勤恳B. 勤劳C. 勤奋D. 勤俭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智慧。
B. 他工作起来像一头牛,不知疲倦。
C. 这座城市的夜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D. 他的笑声像一阵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
5. 下列成语中,与“水滴石穿”意思相近的是:A. 持之以恒B. 锲而不舍C. 勤能补拙D. 静以修身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好学,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B. 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家乡的绿水青山。
C.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实践使人成熟。
D. 今天的天气真好,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7. 下列词语中,与“繁荣”意思相反的是:A. 兴盛B. 萎缩C. 繁荣D. 萧条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像一位智者,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智慧。
B. 他工作起来像一头牛,不知疲倦。
C. 这座城市的夜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D. 他的笑声像一阵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有很大帮助。
B. 他工作起来像一头牛,不知疲倦。
高二职高期中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毅力悲怆调和B. 混淆恍惚沮丧C. 沉浸悠然自诩D. 拘谨责备欣喜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项改革方案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B.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我们决定举办一场法制讲座。
C. 他的发言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使我深受启发。
D. 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高,这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浪漫主义毅力十足B. 悲欢离合悄悄离去职高生C. 热闹非凡雕虫小技职高生D. 稳扎稳打草菅人命职高生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晨都会去公园跑步,有时候还看书。
B. “你为什么迟到了?”老师问道。
C. 我非常喜欢阅读,尤其是科幻小说。
D. 他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深受学生喜爱。
5.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位歌手的嗓音沙哑,唱功却十分出色。
B. 他的论文选题新颖,研究成果丰硕。
C. 这场比赛紧张激烈,双方队员都拼尽全力。
D. 她的演讲富有感染力,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甲】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然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如何辨别真伪,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日,一则关于“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
报道指出,辨别网络信息真伪,首先要关注信息来源。
一般来说,正规媒体发布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其次,要关注信息内容。
对于一些看似离奇、夸大其词的信息,要保持警惕。
最后,要关注信息传播途径。
一些不实信息往往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迅速传播,我们要学会甄别。
【乙】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辨别网络信息真伪,以下提供一些实用技巧:1. 核实信息来源。
中职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不经心(màn jīnɡ bù jīn)B. 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ɡ)C. 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D. 真知灼见(zhēn zhī zhuó ji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是成绩仍然不理想。
B. 我曾经去过很多地方,最让我难忘的是北京。
C.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
D. 他的讲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尤其是年轻人。
3. 下列成语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ɡ)B. 胸有成竹(xiōnɡ yǒnɡ chénɡ zhú)C. 按部就班(àn bù jiù bān)D. 走马观花(zǒu mǎ ɡuān huā)4.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 下列词语中,与“雷厉风行”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井井有条B. 轻车熟路C. 奋不顾身D. 气壮山河6.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项是:A. 他走到门口,突然停住了脚步。
B. 夜幕降临,整个城市都沉浸在宁静的夜晚中。
C. 她的笑声清脆悦耳,仿佛是一首美妙的歌曲。
D. 天空中的彩虹绚丽多彩,犹如一座美丽的桥梁。
7.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谦虚——骄傲B. 精神——肉体C. 美丽——丑陋D. 刻苦——懒惰8.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
B. 那本书是他最喜欢的。
中职高二期中语文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càn)瞬息(shùnxī)欣慰(xīnwèi)B. 踟蹰(chíchú)瞻仰(zhānyǎng)摇曳(yáoyè)C. 沉湎(chénmiǎn)纷至沓来(fēnzhìtàlái)欣喜若狂(xīnxǐruòkuáng)D. 漫不经心(mànbùjīnxīn)纷繁复杂(fēnfánfùzá)雅俗共赏(yǎsúgòngshǎ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C. 经过老师耐心讲解,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D. 他在比赛中勇夺金牌,成为了我国体育事业的骄傲。
3.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赏识——称赞B. 沉默——寂静C. 精彩——出色D. 奋进——退缩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座山峰,屹立在那里。
B.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C. 他的眼神坚定,仿佛一把利剑。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
5.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一蹴而就C. 一心一意D. 一言难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名句中,出自《庐山谣》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列名句中,出自《离骚》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下列名句中,出自《论语》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下列名句中,出自《诗经》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职高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毫不犹豫漫不经心恍若未然B. 炽热雕梁画栋脚踏实地C. 惊愕奇峰异石蹉跎岁月D. 振聋发聩鞠躬尽瘁狼烟四起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B.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是青少年读者的良师益友。
D.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仿佛让我们回到了那个美好的年代。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项目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进展非常顺利。
B. 他的言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担忧,让人深感忧虑。
C. 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D. 那位演讲者慷慨激昂,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今天去哪儿?”他问。
B. 这本书是关于历史的,内容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
C. 他的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D. 她的回答简洁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5.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屡次三番地提出建议,但都被领导否决了。
B. 她的演讲慷慨激昂,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
C. 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让我们都感到惊讶。
D. 她的言辞犀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所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是:()()黄河入海流,()白日依山尽。
7. 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8.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9. 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10.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高二职高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B.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C. 畸形发展(jī xíng fā zhǎn)D.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擅长各种体育运动。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D.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3. 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手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声音如同春风拂面。
C. 她的文章如同一幅画卷。
D.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4.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水落石出B. 井井有条C. 风雨同舟D. 轻车熟路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
”他说。
B. “你看过这本书吗?”他问,“我很喜欢它。
”C. “明天考试,你准备好了吗?”我问。
D. “这本书我看了很多遍,但还是觉得很有意思。
”他说。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诗句分别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 下列词语出自哪部古典名著?(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8. 下列成语出自哪位历史人物?(1)画龙点睛()(2)悬梁刺股()(3)精卫填海()9.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败笔(bài bǐ):a. 写得不好的字;b. 失败的笔触;c. 写得不好的文章。
职高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妙不可言(mào)B. 药到病除(cú)C. 举世闻名(wén)D. 风和日丽(r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因此决定请教老师。
B.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能力强。
D. 这本书非常有趣,我已经看了两遍。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把这件事处理得井井有条。
B. 她的讲话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
C. 为了提高成绩,他每天都熬夜学习。
D. 这位老教师退休后,仍然关心着学校的发展。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的运动有篮球、足球、乒乓球。
B.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吗?”他疑惑地问。
C.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
D.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5.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突然)站起来,向大家鞠了一躬。
B. (精心)准备的礼物让她非常感动。
C. (认真)学习,是每个学生应尽的责任。
D. (盲目)跟风,往往会导致不良后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8. 《赤壁赋》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9. 《出师表》中“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段话中,诸葛亮主要表达了什么?10.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高高二期中语文试题一、选择题(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惆怅(chóu)贻误(dài )攫取(jué)稗官野史(bài)B.驿站(yì)缔造(dì)戎装(rónɡ)引吭高歌(hánɡ)C.陶冶(yě)拖沓(tà)俨然(yǎn)椎心痛恨(chuí)D.摇曳(yè)轶事(yì)唾弃(tuò)声势赫奕(hè)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哗众取宠等闲视之栩栩如生置之度外B.装腔作势有的放失一丝不苟大显生手C.盛气凌人因地制宜安然无恙心不在焉D.门当户对余音绕梁同病相怜闲情逸致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当春节临近,外出打工的都要衣锦还乡。
B.10月23日以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以至全世界,都被车臣非法武装制造的人质劫持恐怖事件搅得天翻地覆。
C.事物的发展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人们只能顺水推舟,而不可强求。
D.短短几年工夫,这个村子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家家都饱食终日,不再愁吃愁穿了。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的这篇论文,见解深刻,富有创见性,文字运用也很_______。
②.农村能源短缺和不稳定供应,极大的____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那人东张西望,神色慌张,十分可疑,很可能就是那个行迹____而久未抓住的犯罪嫌疑人李某。
A. 精要限制秘密B. 精辟限制隐密C. 精辟局限神秘D. 精当制约诡秘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决定背着妈妈去医院检查身体。
B.学校团委号召广大青年团员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活动。
C.几年前,在国内彩电严重滞销的情况下,长虹机器厂大度率先削价销售。
D.一大早,教室里十分热闹。
预备铃过后,教室里才比较安静下来。
6.根据下列情境,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在招聘会上,招聘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和众多应聘者比较起来,你有何优势?”应聘者答道:“”A.我都写在简历上了,请领导仔细看一看。
B.这种工作我早就接触过,对我来说轻而易举,只要录用我,保证干好。
C.我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技术等级考核,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相信能胜任这份工作。
D.我认为只要听领导的话,搞好与同事的关系,就能干好工作。
7.下列各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①我们班今天又来了一个新同学②我们班今天又新来了一个同学B.①我们来到这一片明朗的金黄色的朝阳之中②我们来到这朝阳的一片明朗的金黄色之中。
C.①这场两点钟开始的比赛将决定谁是冠军。
②这场决定冠军的比赛将在两点钟开始。
D.①他完全没有按照领导的意思去做。
②他没有完全按照领导的意思去做。
8.下列词语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是()A.臆造杜撰谬误武断 B.丰富附会遭遇准确C.结果生动可靠作风 D.孤立伎俩晦涩教诲9.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事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B.说明书的写作形式可分为短文和条文式两种。
C.写作广告词只要主题鲜明,可以不讲究形式美和意境美。
D.演讲词总是针对特定的对象和特定的场合的,写作时应考虑适应对象和现场的问题。
10.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田田的叶子”中的”田田”,是用来形容荷叶圆圆的样子。
B.“贻笑大方”中的”大方”,是指有见识的内行人C.“哗众取宠”是指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搏得好感或拥护。
D.“不了了之”是指用不过问的办法把事情拖过去就算完结。
二、综合题。
(共9分)11、默写:(1)千呼万唤始出来,。
(2)今宵酒醒何处,。
(3),杨柳依依。
《采薇》12、请按照要求对下列句子进行改写。
祥林嫂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
要求:请将此句改写成表达强调祥林嫂步行百户却乞讨无果的句子。
三、现代文阅读题(共19分)(一) ①简牍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书写材料,在考古学理论中称作“含有文辞的遗物”,如在汉代,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凡诏书、文书、簿记、书信等等,皆书于简牍。
②我国简牍帛书自二十世纪以来相继大批出土和公布,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兴趣。
考古学家们把简牍帛书与殷墟甲骨,敦煌文书、清代故宫档案并称为我国最重要的四大古史资料。
③近年出土的长沙简牍,大致包括五类.其一为券书,其二为司法文书,其三为长沙郡民簿,其四为名刺、官刺,其五为帐簿类。
④我国历年出土并公布的简牍总数77538片。
其他各地零星出土的有些还在整理中,如湖南东汉勾栏遗址简牍、上海博物馆自香港购回的楚简等等。
⑤在国外也曾发现了一些“含有文辞的遗物”。
18世纪末,拿破仑帝国远征埃及,其部下在尼罗河流域发现了罗塞塔石碑。
石碑上的文字为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解释_了线索。
再比如,德国人发掘赫梯国的首都哈吐沙时,_了数千片公元前14世纪的泥板文书,捷克人赫罗兹尼释读并_了泥板上的赫梯文字,从而_了赫梯帝国的历史之谜。
13、根据文意,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发现翻译提供揭开B.发现提供揭开翻译C.提供发现翻译揭开D.提供揭开发现翻译14、上文中和下面这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相同的一段是现代书目的种类很多,按著录的范围,内容、方式来说有国家书目、馆藏书目、联合书目、专题文献书目、个人著述书目以及书目的书目等多种形式。
A.第①段 B.第③段C.第④段 D.第⑤段15.下列不属于“含有文辞的遗物”的一项是A.长沙简牍 B.哈吐沙泥板C.罗塞塔石碑D.赫梯文字(二)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16、以上两段文字描写了祝福的情景,寓意很深刻。
下列见解正确的一项是:()A.两段描写,反映出鲁镇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揭示出人们迷信与落后。
B.两段描写,描绘了鲁镇人们迎接福神的热烈景象,表达穷苦人们摆脱命运,渴望光明的心情。
C.两段描写,反映出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当时人们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仍没变革。
D、两段描写,描绘出农村贫富对立的图景,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17、两段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分别是(4分):①段②段18、在②段的横线上,应填入恰当的一项是:A、一扫而光飞舞 B 、一笔勾销游荡C、一下笼罩缭绕 D 、一扫而空蹒跚四、文言文阅读(共12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业,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9. 下面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A.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C.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0. 选出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业,而闻者彰(清楚)B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深水)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辆)D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21.第二段可分几层()A.两层B.三层C.四层D.一层22.节选的这两段论证了什么观点:()A.学习的意义、作用B.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意义C.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D.学习的目标、方法五、作文(30分)34、一僧人在一次辩论中被驳倒,他百思不解,请方丈指出对方的破绽。
方丈笑而不答,随手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让他在不擦的前提下,把线变短,僧人束手无策。
于是方丈又画了一条更长的线,原来的线就显行短了。
方丈说:“只有使自己变得更强,才是真正的取胜之道。
”请以“只有使自己变得更强,才是真正的取胜之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