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邓州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之——白蛇吐信组合
南阳回族姬氏家传心意六合拳源流初探(一)

(全文完) (编辑 / 周镠超)
53
天下功夫 争鸣
仍然姓姬。而经过史学家考证,姬水和姜水都位于今天的陕 西省境内的渭河流域一带。姬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关中中 部武功县一带的漆水河,另一说是位于关中北部的沮(jù) 河。姜水位于宝鸡。两河均是渭河的支流。姬姓的起源地当 是陕西省渭河流域一带,咸阳市渭城区费家村东南 500 米就 是周文王、周武王的陵墓,由此可知,姬姓发源于此是有根 据的。姬姓起源与陕西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但姬姓的起源地 不等于是邓州姬氏祖居地,至今找不到陕西咸阳是邓州回族 姬氏的迁出地的确切证据,但也不能认为此说就一定要被否 定。
据淅川姬氏传说,在淅川老城区有姬氏碑文记载,姬氏 源于镐京(今西安西南郊 25 公里的普渡村,即镐京村西南 一带)。另据淅川姬国臣整理的《淅川县姬氏家族根源》一 文载:“淅川县姬氏家族起源于湖广一带,因战乱而移居陕 西咸阳,后移居河南淅川县老城。”到底“源于镐京”,还 是源于“湖广一带”,抑或是源于流传在邓州、镇平、西峡 和内乡姬氏的共同说法,这几种说法尚不一致,还需要进一 步澄清。
三节棍进盾牌刀等。 功夫扇: 功夫扇又叫龙凤扇或铁扇子,它是生活用品演变而成的
武术器械,属暗器类。流行于山东、福建、台湾等地,后传 入澳大利亚,今见到的多为太极功夫扇。
《心意六合拳谱》

《心意六合拳谱》备注:此谱(由浙江上虞启蒙恩师刘雪炎师傅根据其师:李青山,汪百盛师傅的手抄拳谱整理!李青山,汪百盛皆是卢嵩高弟子)(宋玉喜2018年3月根据2010年刘雪炎师傅赠送打印稿谱整理)如有误,请校正!题词心意六合勿乱传,无穷奥妙在其间;若教狂徒无知汉,惹祸招灾保身难。
--岳武穆题精养灵根气养神原武艺从来不轻传,无穷奥妙在其间;果如岳公师有道,真传自会对我言;武艺从来是黄金,师长跟前要殷勤;果如武诚忠目敬,哪怕师长不用心。
--姬隆丰题《心意六合拳》内名《守洞尘技》心意拳中的心是指人的大脑而言,所以说:人根朝上,树根朝下,意就是意识,唯心有所感想,意必至,动则心与意合,二者不能分离。
六合者:即内三合与外三合也;内三合是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是指: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再具体地讲,就是部位相合,左右皆同,气力一致。
例如:左手与右脚合,右手与左脚合;左肘与右膝合,前与后合,六合互相联系,结为一体,以心意支配六合,以六合贯穿心意。
锻炼要则:三练三不练三练:冷冬!三伏天!精神愉悦!三不练:刚吃饱饭!肚子饿!睡眠不足!无论何时锻炼要理解人体之三节,四稍,五藏,六腑,奇经八脉,六经,三焦,营卫气血,脉络和身法。
理解这些项目的意义,功夫才能练好,又能健身治病救人。
分述如下:(一)所谓三节,是指人体各部位关节而言;这三节总的从全身来说分为:稍节,中节,根节。
这三节之中,又分为稍三节,中三节,根三节,三三分为九节。
头为稍节,胸为中节,腹部丹田为根节,这是身躯的三节,也就是总节的三节;手为稍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这是臂三节,也是稍三节;足为稍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这是腿三节,也就是根三节。
这九节必须合而为一与六合的精神完全一致。
这九节合而为一叫作相合一气,也就是练功时必须气贯全身,各节一贯的精神。
除去三节中的九节之外,还必须理解这九节之窍。
在练功时,运动哪节,以意想窍,既可以使骨节松开,而气涌过九节之窍。
河南心意六合拳实战技四势

河南心意六合拳实战技四势赖庆新 张笃新鸡步盘肘为心意六合拳的重要筑基功法,它有效地锻炼了梢、中、根三节的协调能力,使人体各器官充分地调动起来,达到全身灵变、劲力顺达,“合”字自然显现。
一、熊出洞(起势)1.左侧在前,右侧在后,身向右转,整体下蹲。
左脚向前迈一步,脚跟着地,脚尖微上跷,两肘尖向下,两手相抱至胸前,掌心向下,两腿弯屈,成虚步(图1)。
要义:沉肩坠肘,势如背锅,谷道上提,舌顶上腭,身成六式。
熊有竖颈之力,防御之能,以顾上下冲击,两眼平视前方。
谱曰:“鹰形望地不见地,熊形望天不见天。
”二、鸡步盘肘1.后脚蹬地,左脚向前迈一步。
在左脚着地的同时,以腰带动左臂向左后划弧拉拽,肘尖向后。
左臂向左前方划弧盘肘,肘尖朝前。
两臂于胸前平行,两掌掌心向下,掌指分开,左肘尖与左膝、左脚尖上下相照,两肘尖至肩成一直线。
身腰尽力向左拧转,对称协调,合裆提谷,两眼平视前方(图2)。
2.紧接上动,向前迈右脚,同时蹬左腿,右臂向右后划弧拉拽,肘尖向后,左臂肘由后向前盘肘,全身发劲,两臂于胸前平行,掌指分开,掌心向下,左肘尖与右膝、右脚尖上下相照,两肘尖成一直线,腰尽力向右拧转,目视前方,一左一右直线盘练(图3)。
三、回身式盘到尽头,如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可身体向右后转(如拧紧的弹簧猛然崩开),同时右肘向后猛扫,左肘向右后侧盘肘,变为左肘、右脚在前,然后向前迈左脚、盘右肘,继续一左一右盘练,至收势。
要义:鸡步盘肘要以腰的左右拧转带动两肘、两手、两脚的运动,脚一蹬,手、肘、身、脚、胯一起运动,如离弦之箭,疾速,迅猛,劲整,两肘则如滚动之利刃。
用意:此势意在肘,与敌交战抓住时机,迅疾攻击,手护,脚踏,膝撞,肘击,对准要害瞬间抖发,身整步活,力贯肘尖。
心意六合拳每一式皆是“练为功,用为技”,意在用功、用心,切莫把它当简单的招式。
拳谚云:“手为规,脚为矩,规矩成则百法具备”。
实战技——大劈裹横歌曰:裹横之艺势真急,戒告犯者礼字先;若成宝剑抽出鞘,裹者横击变肘尖。
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

.
_J 胸 前 成 定
撇 蹲 要求 腿必 顶达剑九 卜度 ,不足渭之 “嫩” ,过
i}Ij之 “岂” . 阿 暂 部 是 次 , , 台格 ;竖 身 不 J‘挺 胸 . 卜
蝉 lJj 突臀 双足 踏 两线 ,后跟不 町抬起 . r以 杀
,
地 “糇 疾 ”
般彤 寸支.有特 殊要求 :身法 要缩活 ,两肘要近H』J,手
式 郜练鸩腿 ,皆各有其内涵 .但哪一式是真 lJ 鸡腿?学心 意拳者知之 甚少
三 强 形 式 宗传 IIi 日猴竖蹲 其小形仃猴
形 小 裹 、 小 括 、小 塌 、猴挂 印 、猴 钻等 盘法
谱 云 :猴 捷 蹲 , 身欲 竖 ,屈 尔胯 ,勿 过 股
猴 竖蹲 盘 法 :以
。_ 、- · ; 传 【l! I=二I燕 子抄 水 许 多 擎练 者把 此式练 绷l l叫爪极拳 “I 势式” , 这 是 末 得 传 的 缘 IIl_{[ 燕子抄手穿树绕林 ,{ 九宫 之 技 ,盘 练 I】lJf. 有阵阵雷声 .为心意 八 人 秘技 之 ·. 使 【 弟子 .也难得其传
呈猴爪 .仃 偏 摇 ,少走人斜 角,满地游走 .此 为猴竖蹲 之 I 而熊 形重在 缩 、1:,身法稳 健 .手 法 以绕 行立
K , Lj 彤 正卡H反 昕 以 许 多 棼家 的 猴 竖 蹲 , 是 熊 洲
的姿协 l 蹲一 蹲 .这佯角翠决 J nq题 , 为.猴竖蹲与熊
文 :李汉铭 黄檗/整理 责任编辑 :柑超
传的心意六 合拳 .又称十大形 l六l盘练方法不 ,又 定形”与 “十大真形”之i兑 tJ火 真形 ”的 修炼 与 “十火 形”的盘炼 完全不
形”是以灵静至极后的真元之气 自动激发道 家二 卜 均运行 .并带动外部的肢体 自发而动 .这个过 程是 }h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六合拳(精)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六合拳(漯河市、淮阳县)(2007-07-31 17:04:11)标签:心意六合拳心意门漯河市淮阳县岳飞分类:魅力河南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六合拳(漯河市、淮阳县)心意六合拳又名心意门,由宋代名将岳飞所创,并著有《心意六合拳经》,当年岳飞训练的岳家军个个都会心意六合拳。
六者,为心意六合之身法。
现广泛流传于河南、安徽、上海、陕西等地。
心意六合拳起源与发展心意拳起源于五禽戏,渐渐演化到宋代,才有传拳记录。
周侗把五禽戏传于卢俊义、林冲、武松等一大批弟子,年老辞官后又在汤阴将五禽戏、翻子拳等传授于岳飞,因岳飞出类拔萃之才,且得名师周侗之嫡传,文武兼擅,其武艺造诣,尤为精邃。
于是集众技之长,撷取五禽戏之精华,参以心得,著为《心意六合拳经》,是为《旧谱》。
因岳飞的“历史问题”,此拳在宋朝禁练,所以元明两代几乎失传。
逮至明末清初,有姬公隆风,讳际可,武艺高超,历访名师,游终南山,得此《旧谱》,悉心揣摩,融合贯通,遂将其精微奥妙,广为流传。
于是由晦而明,始免失传,亦云幸矣。
考《旧谱》所载,其术易简,其象形仅六,曰:鸡腿、龙腰、熊膀、鹰爪、虎抱头、雷声。
六者,为心意六合之身法。
姬隆风约生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卒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享年八十有余。
生前“技勇绝伦”以枪创拳,计十二大势,拳艺历经三百余载传演至今,声名显赫。
其流派分呈,风格迥异。
心意六合拳河南一脉,又名十大形、守洞尘技。
始祖马学礼,约生于1775年,卒于1790年,洛阳马坡村人,其身世不详。
师南山郑氏,艺成后返乡,设官执教,所传仅限回族,外界难窥其门。
传人有马三元、张志诚、马兴等。
马三元,清道光年间繁城县人,精拳技,人称“神拳”。
据传当时远近与之较技者,死伤不下数十人。
因性情暴烈,后患精神病致死。
其技艺四把捶(二十八式),目前在河南中部仍有流传。
张志诚,南阳县人。
得马学礼之传,一生严守门墙,极重体面。
所传学子中,得其真传者仅外甥李政一人。
河南心意门十大真形说

天下功夫心意36河南马氏心意六合拳是以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之意命名的,要求身成“六势”: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强调“内外三合”。
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河南心意门以模仿十种动物形态演变为拳法,心意门人通称为“十大真形”。
十大真形者:鸡、龙、虎、蛇、燕、鹞、马、猴、鹰、熊。
河南马氏心意六合拳是依据上述十种动物之形态和攻防技能,象其形、取其意而立法为拳。
形象为身之形,而拳技为意之用。
本人师承河南心意门明师李新民先生习练河南马氏心意六合拳,根据师传将心意门之十大真形之要义辑录整理,以供同门参考。
1.“鸡形”说鸡有转侧之精、独立之能、争斗之法。
心意门拳法有很多效仿鸡形演变而成的技艺。
如:鸡形步、鸡步踮腿、摇涮把等技艺,就是效仿鸡形的多种身法、步法、争斗之法,达到提高人的周身灵活性和整体协调性的目的,在本门拳法练习中占有核心地位。
故拳谱称:“步步不离鸡腿,打遍天下老鸡形。
”其劲意善争斗,身法灵活,劲力抖弹整体爆发。
歌曰:将在谋而不在勇,败中取胜称英雄;两鸡争斗细心瞧,方知变化有灵通。
2.“龙形”说龙有束骨之法、升降之形、游空之能、探爪捉拿之精。
心意门拳技中龙形裹横、龙形滚横等技艺,就是效仿龙的身法形态而演变为拳技的。
因此心意门人特别强调身法的束而后展、插而后拔、曲而后直,使身形灵活矫捷、翻转拧插、纵落起伏,成为心意门重要的身法特点,以身法、步法周身紧密协调抢占对方重心,欺梢拔根而取胜。
歌曰:一波未定一波生,河南心意门十大真形说文/谢红旺好似神龙水面行;忽而腾空高处跃,声涛雄猛令人惊。
3.“虎形”说虎有扑食之勇、镇山之威。
心意门拳法中的双把、虎扑把、虎抱头等技艺就是效仿虎形的动作形态,拳势威严,姿态勇猛。
其劲意勇猛,势不可挡。
歌曰:天下功夫心意37撼山河威镇重心,只有提防我者先;猛虎示威扑食勇,形神合一妙其间。
4.“蛇形”说蛇有拨草之能、游身之巧。
《心意六合拳拳谱》

《心意六合拳拳谱》心意六合拳拳谱姬夫子曰:鸡腿,龙身,熊膀,鹰爪,虎抱头,雷声以此作身法,此拳名曰七拳,揝捷括胯挑领,去势虎扑,把把鹰捉。
又曰:但遇人者,手摧搐不止,多出变化,三存者不上,心里所昧,原来是本身不明,四稍上中下,三节分明,四稍具齐,无不取胜。
又曰:头打乐意随身起,去而未去召中央,踏动中门去夺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又曰:肩打意合并阴阳,两手只在动内藏,出动入动紧随身,脚手齐到绝为真。
又曰:脚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稍要和全,气孚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
能教不是莫教停,蛰应未起雷先行,风吹大树百枝摇,心要动,内要提,外要随,起要横,落要顺,站身平,进中间,手起似虎扑,脚起不落空,遇敌方耐战,放胆尽成功。
又曰:六合,五行,四稍,三节,三心,三意,三尖。
六合要合,五行要顺,四稍要齐,三节要明,三弯要对,三心要实,三意要连,三尖要照,原来是本身去处。
又曰:六合:外形,手与足合,肘与腠合,肩与胯合;内形,心与意合,气与力合,乃为六合。
又曰:五行,心动如火焰,肝动如飞剑,肺动阵雷吼,脾动肋加功,肾动快如风,五行顺一气,放胆即成功。
又曰:四稍,舌为肉稍,手指、脚指为筋稍,牙为骨稍,浑身毛孔为血稍,乃四稍分明。
又曰:三节,上节不分明,多出七千十二般神拿,中节不明,浑身是空,下节不明,多出七二盘跌,乃三节也。
诗曰:出手横拳势难招,展开中平前后稍,转身挑领阴阳势,莺捉四平足下抛。
三节分明,手起横拳势,势难招展,展开四平前后稍,望眉攒,加反背,如虎搜山,斩手炮,掉形如风,鹰捉四平,足下存身,进步踩打莫容情,抢了起字立,剪子股势,如擒拿,进不能胜,必有寒势之心,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胆上如风响,起落如践鼠战壕,遇着要取胜,四稍俱要齐,手起脚不起是枉然,脚落手不下扑是狂然,未起是占子,未落是墜子,三心不连,必定学艺浅,拳出莫空回,空回总不奇,兵行论道,抢夺如射箭,兵战杀气,拳上一气,无不取胜,君与臣,将与兵,共合为一气,盖乾坤,并无反意,远近一丈步为捷,两头回转一寸为先,早知回转这条路,尽在眼前一寸中,守住一心行正道,小路虽好事难行。
【心意六合拳“三石”技艺实战三势】中国武术最凶狠的拳种

【心意六合拳“三石”技艺实战三势】中国武术最凶狠的拳种【心意六合拳“三石”技艺实战三势】中国武术最凶狠的拳种河南派马氏心意六合拳以鸡、龙、虎、蛇、燕、鹞、马、熊、猴、鹰十种动物形态演变为拳法,强调“内外三合”,要求身成六势: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
拳把一开,一左一右交替盘练,以单势拳法为主,运动路线多为直线。
盘拳练艺必须侧身,伸缩束展,蹲拧插拔。
以调理三体中节之劲道,七拳击人。
在实战中尤其善用头、肘、膝,俗称“三石击人”。
本拳打法精要在于“贴身如盔”、“脚踩中门夺地位”、“硬打硬冲”、“起手如抽,落手如钩,起如举鼎,落如分砖”,“粘着展,展则翻”(粘、展、翻)。
技艺的精髓不在于一招一式,而为一势数招,势起七拳并用,势落三节相随,形成了起落有势、起打落打、内外结合、一气呵成的独特风格。
头、肘、膝技艺打击性强,凶猛狠毒,身法疾劲,突出内劲打击之穿透性。
轻则致人重创,重则一命亡。
要求周身一体,上下相合。
劲起连肩带背、连膝带足;劲落连捉带拽、连声带气,吐“咦”字。
一头碎碑把一、轻步站(起势):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含胸拔背,身体略左转屈膝下蹲,左脚跟点地,脚尖微上翘,两腿前后弯屈相套,前虚后实,两掌自然下垂,手指张开指尖朝地,左掌置于裆部,掌心朝内,右掌放至臀部,掌心朝后,鼻尖、肩尖、膝尖三尖相照、两眼平视前方(图1)。
1.上右步,左手在前,掌心向内;双掌从胸前向前上方一伸,两掌相合,右掌压置左掌,挺胸拔背,两眼从两臂间平视前方(图2)。
2.右腿一蹬,进左步;左脚触地的同时,双掌翻腕变为掌心向外、向下,猛撕拽至裆部变拳;身随之下蹲,头向前冲点(图3)。
二、回身式:盘到场地尽头,不论左脚或右脚在前,都后转身成左式或右左轻步站,继续盘线,左右式相同,要领同前,连续不断。
盘艺法:盖周身之劲道,起于根节,主于中节,行于梢节,发于脊背。
故长身而起,落如分砖。
统领三体中节之劲道,顺之以梢节而发。
起落如弹簧,刚柔相济,劲力顺达,步法灵便,一动即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jdzhaoban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河南邓州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之——白蛇吐信组合 马雷石 海 涛 心意六合拳是明末清初姬龙凤先生在诸门派繁杂套路和技术的基础上汲取枪法之精创新而演变成的 优秀拳种,三百余年的传承过程当中,历代门人通过不断地锐意创新,使心意拳在拳理拳法上日臻完善。
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心意拳与昔日相比,无论在风格还是内功方面,都包容着博大精深的武学内涵,这 颗灿烂的明珠,应该被世人所重视和发展。
心意六合拳取自然界中(龙、虎、鸡、蛇、熊、鹰、猴、马、鹞、燕)十种动物的特长,故其不仅有 心明意灵,应变无穷之妙用,又有开而便击,裹而不露之神效。
该拳有虎扑羊之猛,蛇拨草之巧,猴纵身 之灵,龙缩骨之法,烈马奔蹄之功,熊守洞之本,鸡好斗之勇,燕子抄水之功,鹞子钻天之技,鹰捉拿之 精,皆取其形而得其意。
身法步法要求六艺(鸡腿、龙 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 ,强调内外三合相合来 盘拳练艺,以心意诚于中,肢体行于外,心意支配行动, 行动贯穿心意,心意指挥六合,六合偶有心意为指导思 想。
以五劲(踩、扑、裹、束、决)练就浑身七星(头、 肩、肘、手、脚、膝、胯)长短之运用,浑身是功,遍 体为拳。
一枝动百枝摇,一动无所不动,上中下三盘一 起进攻,浑身各部都为击敌之武器。
随招势而发,浑身 无所不用,讲手脚齐到,起根拔节之打法,充分体现了 古传贴身靠撞之特点。
与人较技,既有硬打硬进,又有 蛇形之柔化刚发,避虚击实,穿空钻隙,攻中有守;交 手时强调身手动作协调,连贯一致,无论是防守、退闪 都要势势相连,不丢不顶不滞钝,常有追风赶月,排山 倒海之势,用兼顾兼打之法而击敌措手不及。
此拳以它 招式奇绝、简单实用、发力迅猛而著称,是一个内外兼 修,刚柔相济,虚实兼备,看似简单,其意深奥,注重 实用的有价值的内家拳学。
白蛇吐信为心意十大真形的单把之一,此把取意于 蛇分草之能。
分草有如蛇之受惊,分草而去后吐信击人, 即如分拦化敌之击,趁劲赶打之法。
此把在心意门内是 比较凶狠刁钻的一招,重在击敌眼、喉、鼻、肋;此招 劲力变化奇特,心意高手在用此式时,无论防守反击或进攻性手法,均能在瞬间奏奇效。
本脉心意六合拳以单把盘练为主,每一单把可反复来回盘练,又可组成一个小套路,既是散手又是套 路。
现根据河南南阳张志诚一脉心意六合拳谱传七世陈合龙恩师传授及本人二十几年练功浅见,特整理出 本脉的蛇形单把、蛇吐信盘法、劲意及技击,不到之处望同门及方家指正。
一、熊出洞 (1)盘法 熊出洞为心意六合拳之特有姿势,习练时全身放松,侧身而立(心意六合拳习练时必须侧身,因这样 站立受敌面积小) ,左肩领前,左足在前,右足在后,间距一脚左右,前足足尖点地与地面成 15 度(利于 战时变化,取鸡之独立之势) ,两臂下垂,两肘微弯护肋,左手停在左胯里侧护裆,右手贴住胯际里,手 指放松、下垂、微屈,指尖向下,手背向外,头上顶,舌抵下腭,项要竖直,牙齿扣住,两肩松开向下塌 劲,谷道上提,心宁气沉,浑身泰然,目光向前平视,谱云: “熊观天非观天,鹰视地非视地” 。
此式为心意六合拳之临战式, 以便伺机而动, 蓄而待发, 在将动未动之际, 不易摆架势以防暴露真意, 可谓静为本体,动无外形,我形未露,敌则难测,一旦出手,定能出奇制胜。
拳谱云: “若言其静,未露 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形” 。
其次敌未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发动。
这就要求做到先发制人,拳谱 云: “后人发,先人至,迅雷不及掩耳” (如图 1) 。
(2)劲意 此式又名六合式,或称预备式,侵仆式,扑踩式,侵步站。
它要求六艺(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与内 外三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 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相合,为心意六合拳之母势, 千变万化,均由此生发而来。
心意六合拳以熊、鹰为本,熊形 防守,进取似鹰,如失此二式,则拳意失真。
由此可见,熊出 洞在心意六合拳里象征着攻守之中的防守,动静之中的静,阴 阳之中的阴,刚柔之中的柔。
此谱道出了熊形之奥妙。
熊有竖颈之力,其心宁静而富含 蓄之劲,两膀健壮有力,而直立之神态尢为强健。
熊膀上提时 不但头颈直竖,威猛异常,而且两肘紧靠两肋,护住要害,以 防敌之袭击。
拳艺中有头顶、颈竖、沉肩、含胸、肘不离肋之说,即指熊形之含劲。
头顶颈竖以护咽喉, 沉肩护胸,裹劲在前,以防敌人从正面袭击,肘不离肋,兼顾两腰被袭击。
此为心意六合拳中的顾法。
(3)技击 前脚虎步站立,利于起脚趟,稍点地即利用卷地风打人,侧身受敌面积小,三尖相照与上步鸡腿相配 合,前脚内扣 15 度,以防对方用脚踢我前膝,内扣护裆,有利于肘相护。
二、蛇拨草 (1)盘法 前脚上一步后脚过前脚,后脚垫一步,屈膝下蹲,脚尖点地或虚提,前手斜向膝往下插,掌心朝里, 肩与膝极力含住劲,后手屈肘斜提,左肩前领,两臂左上右下相裹住,胸腹内含,身子如被绳索扣住一般。
不停,右足继续转向右斜方 90 度挺进一步,转身拧身,膝部微屈,足尖稍向里边,起两足成夹马步,身 体重心蹲在两腿中间,同时右手翻腕,掌心向下外裹劲。
出前脚,后手后肩领前,出时掌心向上,五指叉 开,肘曲,前手在后手肘下,掌心向下,指向前,肘护肋,每上一步都为出左脚出左肩,右手在前,眼视 前方。
有后手推前手之劲意,要塌肩含胸,头顶;要沉肩坠肘,手的外侧要用劲,身体要正,步子要灵, 胯关节要坐;前手的肘肋距离要有一拳,呼吸自然,气沉丹田,下巴内收三尖照;手与脚要合好,肘部的 力要随身体转动发力,后腿蹬地要用力,肘提至肩部时要用顶劲,步要走斜侧身子之蛇形步(如图 2) 。
(2)劲意 此式盘练时前肩在前,极力下塌,且含转拧之意,全身腰尽量向内吸缩,上下对折腕,如弓之内弧, 一手向前挎窜裹,后手抽催,两手交叉靠胸前穿拨。
其势要自然而趁拨劲,不可背劲引拳或致身僵状。
肘 尖紧贴腰肋, 前肩领时三尖照, 前足挺直或似弓非弓, 似直非直, 重心偏坐于前足上, 步法循迹曲折如 “W” 字锯齿之形,故拳之方向朝里外面相隔而去。
盘练时属柔劲一夹,以腰劲为主,尢须注意脚手齐到,如蛇 之受惊,拨草而行,以身带步,闪灵而进,常使对手惊恐失措,为群战时一人战多人之步法。
练时可一边 一步,加垫步,连续数步,再闪到另一侧疾进。
手之前拨裹时要带扣劲,以拇指和小指粘住,扣住敌臂, 但不可死谓法把。
心意拳在实战中各种打法都要求打人如划圈, 即在技击中各种手法都必须循走圆的原则, 在圆内化敌势,若敌劲走偏,我则迅速进击敌人,此为各种打法之基础,只有先顾自,才能更好地击敌。
(3)技击 蛇有拨草之精,拨、拦、裹敌之巧,趁劲赶打之法。
文章有转折之实,而拳艺有转身之术,所以盘练 时左右中三门避实以击虚,拳家谓趋以避中取。
兵法云:以退为进,与此手法之意近。
故善用拳者,臂如 蛇行,击其首尾应侧至其左右,前后相互呼应,在于心应,似影随形一般,蛇体活泼伶俐,柔劲移动,拨 草而行,曲折之巧中翻成团蓄劲,似绳捆,是故其行动灵而疾,其法奸而巧,学者要多体悟该形之精妙。
敌如击我上盘,我可用蛇拨草,上手用拨草,外拨裹敌前击之手,脚下用刮地风,或出手撩敌阴。
三、白蛇吐信 (1)盘法 接上式步同蛇拨草,上右脚鸡步,脚磨胫,同时垫后脚半步,双手向内后下裹拨,拧塌旋转,腰向内 含,右手手心向上,二指为剑指向前,先在胸前,然后向前上方外弹出;只有腰合的好才能产生鞭梢力, 弹得才有力。
同时右脚为虎步或半马步,后手手心向下在前手肘弯处,手也为剑指,目视前方。
盘练时要 塌肩,含胸拔背,头顶项直,沉肩坠肘,身正步灵,下巴内收,胯关节要坐,呼吸自然,气沉丹田,三尖 相照,手与脚要合,肘部的力要随身体转动而发,后腿要蹬,肘提至肩部,要有顶劲(如图 3) 。
(2)劲意 白蛇吐信意如蛇有向内后前下滚、钻、裹出劲,身要拧塌,含胸拔背,旋转向内合得狠,才能产生出 鞭梢力,向前外上方弹出的劲才大。
如毒蛇的信吐出击人之眼、面、鼻、喉及肋之劲意。
此式盘练时前肩 在前极力下塌,且含转拧之意,全身要尽量向内吸缩,上下对折;腕如划内弧,前手向前弹出;肘向前冲 之意,要有整劲,后手前催要有下护肋之意,两手交叉靠胸前弹出,其势要自然趁拨劲不可背劲,或致身 僵硬状。
肘尖紧贴腰肋,前肩领时三尖要相照,前足挺直或似弓非弓,似直非直,重心偏坐于前足上,步 法循迹曲折如“W”锯齿之形,故拳之方向朝前。
盘练时属柔劲一夹,以腰劲为主,尢须注意脚手齐到, 以身带步,闪灵而进,常有使对手惊恐失措之意劲。
(3)技击 蛇有拨草吐信之精,有先拨、拦、裹、钻、滚,后吐信击人之巧,趁劲赶打之法。
敌如用拳击我头面, 我双手内裹拨用柔化劲,化敌之击,同时拧腰后由前上向前弹击敌之头面或喉。
敌如用拳击我中盘,我右 手内裹化敌之击拳,同时脚下用刮地风击敌下盘,上用蛇吐信弹击敌头面,后用盘肘击敌颈或肋。
敌如用 刮地风击我下盘,上用穿掌击我面部,我则走蛇形“之”字步化敌之击,后拧腰侧身用吐信弹击敌头、喉。
四、搓把鹰捉 (1)盘法 承前式,前脚上一小步,后脚过前脚上步提膝,后掌从后向前向上划半圆而裹出,五指向上,掌心向 内,高于眉齐,右肩领前,肩肘垂屈,左手随右手上提;此式又名猫洗脸,为六艺虎抱头式。
虎口护着右 肘弯里侧,垂肘护肋,同时右足随起立,右足足掌抓地站稳,下盘稳固,呼吸自然,气随心运,全身重心 放在左腿上;右腿屈膝上提,以大腿面平行直为度,足尖向下;同时左拳向前下方抓去,掌心向外,五指 叉开,掌指向下,手臂下提半圆,成独立式,必侧身向前,不可前俯、后仰、歪斜,目视前方。
而后转拧 身,前脚落地,双掌从上向下,以手臂助势,用半身之力并力向下提,有如拉线;拉毕,右手落于右胯旁, 屈肘贴肋,左手后抽拉,落于裆际,掌根向下捺劲,两掌张开,指尖前顶;同时左足随着两手下提之势, 向前进一步,屈膝前弓,右足前后延伸,成左弓箭步,心意门为虎步,同时头向上前顶劲,两目上翻,注 视前方,下颌里收,整个身子顺着捉劲向前倾斜,左腰屈劲,从头到右脚须在一条直线上,脊不可陷,胸 不可挺,腹不凸,臀实(如图 4) 。
(2)劲意 掌向上拉时,须连肩带背,以半边身体向前上方拉去;向下坐劲,劲向上提,势如敲鼓,落下时束身 下势,肩臂向下前塌劲。
此式为恨地无环之意,关键是掌领半身,周身内外之动同步。
设若敌用拳偷袭我 时,我以前手领之,疾进以肘挡击,此为进身之法,即打人先进身。
故有“根节打人如走路,中节打人如 亲嘴,梢节打人如拔草” 。
此式三节皆用,又有进步不胜,必有胆寒之心,才能入中门,才能起根拔节, 此为心意门秘技。
此技充分体现了心意门的毒、狠、猛三字,上钻须连肩带背,以半个身子一齐向上用劲 钻,猛攻对方;手击下腭、脚击裆、肘击心,发一式击三盘,上中下皆用,猛烈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