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合集下载

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铁生锈了》教案

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铁生锈了》教案

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铁生锈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铁生锈了》,涉及教材的第三章《金属的腐蚀与保护》,具体内容为:铁生锈的原理、条件和影响,以及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铁生锈的原理和条件,掌握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铁生锈的原理、条件和防止方法。

难点:铁生锈的化学反应原理,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铁钉、试管、铁片、盐水、植物油、砂纸等。

2. 学具:放大镜、镊子、实验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锈的铁器和崭新的铁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为什么铁器会生锈?如何防止铁器生锈?2. 新课导入:讲解铁生锈的原理、条件和影响。

3. 例题讲解:(1)铁生锈的化学反应原理。

(2)如何根据铁生锈的条件,采取措施防止铁器生锈。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铁生锈的原因。

(2)讨论并设计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5. 实验探究:(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铁钉生锈的速度。

(2)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铁生锈了》2. 内容:(1)铁生锈的原理(2)铁生锈的条件(3)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铁生锈的原理。

(2)列举三个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 答案:(1)铁生锈的原理: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发生化学反应,氧化铁。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涂油、刷漆、镀锌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铁生锈的原理和防止方法,但实验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现象观察不仔细、实验记录不规范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教科版科学六下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案一. 教材分析《控制铁生锈的速度》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铁生锈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控制变量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铁生锈的基本知识,对于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铁生锈的条件,掌握控制变量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铁生锈的条件,控制变量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难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铁生锈的条件和控制变量法。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铁钉、玻璃杯、水、空气、植物油、砂纸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铁生锈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呈现(5分钟)展示铁钉生锈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铁生锈的条件。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铁钉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锈情况。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以探究铁生锈的其他条件。

6.小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控制变量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其他条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要点归纳练习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知识要点归纳练习附参考答案

知识要点归纳练习附参考答案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的物质变化(很快),有的物质变化比较(缓慢),甚至不容易被我们(察觉)。

3、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4、像压扁易拉罐、水结冰、给水加热、弯折铁丝、纸折玩具等,都只是物质发生了(形态)、(大小)的变化;而像火柴燃烧、蜡烛燃烧、铁生锈等,结果都有(新物质)产生。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

也就说发生物理变化时,是(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发生化学变化时,就(有)新物质产生。

3、有的物质在发生变化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如在给白糖加热的过程中,先是白糖(熔化)—发生物理变化;再是(炭化)—发生化学变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1、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2、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3、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4、淀粉和到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

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1、小苏打是白色的细小的(晶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在热空气中,它能慢慢(分解),释放初一部分(二氧化碳);加热至2700C时会全部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

科学《铁生锈了》教案(三篇)

科学《铁生锈了》教案(三篇)

铁生锈了教案一【教材分析】《铁生锈了》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五课。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而铁生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本课首先介绍生活中的铁生锈现象,学生们非常熟悉,但可能没有考虑过铁锈是否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这需要学生收集足够的证据,而探索活动将成为学生收集证据的过程。

观察铁生锈的过程也是很有意义的活动,最后学生将自己设计对比实验的研究计划,并在课外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这个过程把课内和课外的学习有机地融合了起来,为后续的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不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寻找证据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的实验来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提供给学生铁片、铁粉,铁锈块、铁锈粉、磁铁、电路检测器等。

【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入分别出示铁片和铁锈片,问:这两块铁片,如果老师准备送给你一块,同学们想要那一块呢?为什么?揭题:铁生锈了。

【最初的想法是用图片进行导入,出示生活中的铁生锈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找出共同点。

但是,在做课件时发现图片效果有限,对学生的吸引也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最重要的就是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所以改用实物铁片,一块是新的,另一块已经生锈,学生自然会选择新的,然后请他们说出选择理由,效果确实更好了。

六年级下册科学《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学设计优质课件

六年级下册科学《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学设计优质课件

因生锈而严重破损的石油输送管道。
因生锈而倒塌的高压电铁塔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现象
(1)留有少量水的铁锅,几 天后会看到什么现象? (2)铁制的栏杆表面刷了油 漆后会不会生锈?
提出问题 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作出猜想 1、是在有水的条件下生锈
2、是在有空气的条件下生锈
3、是在同时有水和空气的条件下生锈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上节课中我们已研究了铁生锈的原因,进行了对比实验,现在让我 们来分享研究成果吧!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钉在木板 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实验方法: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 放在水里。
铁制品。此法常用于保护海轮外壳、大型船闸。
3、改善腐蚀环境:降低腐蚀介质的浓度,避 免跟酸性物质接触如酸雨;除去介质中的氧;控 制环境温度、湿度等都可有效的防止生锈。
练习和实践
1、请你比较海南岛和吐鲁蕃的铁制
品哪个更容易被锈蚀?为什么? 2、请你说说如何处理洗过的铁锅和 铁制的菜刀?
3、请你说说自行车的不同构件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防锈的
轻 微 生 锈 轻 微 生 锈 煮 沸 后 的 蒸 馏 水 不 生 锈 植 物 油 轻 微 生 锈 空 气 干 燥 剂 Ⅲ Ⅳ Ⅴ Ⅵ 不 生 锈 生 锈


得 出 结 论
铁在同时有水和空
气的条件下生锈。
猜一猜、想一想 铁生锈,生成的是什么物质? 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等物质相互
作用,发生的一系列的复杂化学反应,生 成的铁锈成分很复杂,主要是氧化铁的结

六下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基础性)

六下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基础性)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基础型教案: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 余丽华【教材分析】本课承接第5课课外实验的结果,在课堂上分析、讨论铁生锈的真正原因,进一步探索铁生锈的速度,从而研究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理解人们在生活中防锈的措施。

共分三个部分:科学讨论会。

这项活动主要是交流实验的结果,分析实验的现象,得出实验的结果。

第二,研究铁生锈的快慢。

这个活动,也可以与第5课探索铁生锈的原因结合起来做,只要增加铁钉在潮湿的餐巾纸上和盐水的对比实验即可,记录表也可以相应的增加。

第三,怎样防止、减缓铁生锈。

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防锈措施了,归纳防锈措施的原理。

【学生分析】六下年级的学生通过近四年的科学学习磨练,自己能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并知道如何控制变量;能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的整理、分析并概括总结,逐步形成科学概念。

但作为高年级的课程难度值增加了综合分析要求,所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动手操作能力和结合实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还是本课训练的重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铁生锈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知道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知道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

过程与方法: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能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会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以便更准确地得出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现象来确认控制铁生锈的原因和速度的条件。

【教学难点】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和利用逻辑推理证明生锈条件和生锈速度【器材准备】教师演示:铁钉、水、棉花、蒸发皿(或一次性杯子)、试管(或一次性杯子)学生分组:生锈的条件实验观察记录、铁钉、水、棉花、蒸发皿(或一次性杯子)、试管(或一次性杯子)【教学过程】教学前,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外实验情况,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布置实验室,营造科学讨论会的氛围。

如:黑板上的标语,发言台,多媒体展示台,主持人等。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铁生锈了》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铁生锈了》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铁生锈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铁生锈了》,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内容,详细讲解铁生锈的原理、过程及防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铁生锈的原理,掌握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生活,养成保护金属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铁生锈的原理及其防治方法。

教学重点:铁生锈的条件,如何防止铁生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铁钉、试管、氧气、水、植物油、酒精灯、实验报告单等。

2. 学具:铁钉、试管、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锈的铁器,引导学生思考铁为什么会生锈,如何防止铁生锈。

2. 新课导入:讲解铁生锈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铁生锈的条件。

3. 例题讲解: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铁生锈的过程,分析铁生锈的原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防止铁生锈,并分享实验结果。

6. 课堂拓展:介绍其他金属生锈的例子,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资源的保护。

六、板书设计1. 铁生锈的原理2. 铁生锈的条件3.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铁生锈的原理和防治方法,但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需要注意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有关金属生锈的资料,了解其他金属的锈蚀原理及防治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1. 铁生锈的原理:铁与氧气在水的存在下发生化学反应,氧化铁,即铁锈。

铁锈的形成过程是铁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

2.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隔绝氧气和水:如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等。

使用防锈材料:如不锈钢、镀锌铁等。

二、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实验前,确保学生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实验探究,铁锈和铁的不同特性。

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表面特征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通过对比实验,寻找证据。

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填表展示。

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三、研讨: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再探索一下铁生锈的秘密呢?仔细的回忆回忆,生活中怎样的环境下铁更容易生锈?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教师引导:看来同学们都想到了,往往潮湿空气中或者有水的环境下,铁更容易生锈。

所以导致铁生锈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空气或者水。

3、引导学生回忆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的诀窍,组织学生制定研究计划。

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以“铁生锈与水有关吗”“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为例,引导学生合理设计实验。

(在小组设计环节,教师可以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实例中的具体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

同时还可以传授人员分工的技巧,根据研究命题来选择实验材料等)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

四、拓展:通过拓展资料,我们可以知道:铁的生锈,还有许多不良危害。

经济层面:全世界每年损失的钢铁,占当年钢铁产量的20%~30%。

健康层面:铁锈里常常藏有破伤风杆菌,人的伤口碰到了铁锈,没有及时清理并注射抗毒素,还有可能会患上破伤风,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防锈方式吗?比如涂抹油漆,擦净表面,加膜覆盖,电镀防锈等。

试着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这些方法为什么能防止铁的生锈?今天的知识,你掌握的怎么样?我们一起通过几道练习题来考考自己吧!同学们做的都很棒呢!快让我们借助评价标准来自我评价一下这节课我们能得到几座奖杯?板书设计布置作业1.完成《知识与能力训练》2.进行家庭实验,研究铁生锈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选做)3.准备下节课的实验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
生活中防止铁生锈,减缓铁生锈的速度呢?
保持干燥
给铁“穿衣服”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在课下结合课程所学内容和生活经验继续思 考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或者阅读课后的学习资料库内容、 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找到其中的答案。
2. 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 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3. 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时间 空盘子 水盘子 菜油盘
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观察到的现象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水变色
生锈
锈多了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第四天 有点生锈 锈更多了 无变化
注意:设计对比实验时要控制变量! 注意: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你的所有发现!
探究铁生锈的快慢
探究铁生锈的快慢
铁钉生锈观察记录表
放置位置 空气中 潮湿处
水中
生锈速度
我们的结论
盐水里和空气中
发现:铁钉在盐水里和空气中生锈最快,盐会加速铁钉生锈
探究铁生锈的快慢

总结
1. 铁在与水和空气隔绝的环境中不生锈。 2. 铁在有水、有空气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3. 铁在有盐、有水和空气的环境中生锈很快。
研讨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铁更容易生锈呢? 你的假设是什么? 通过什么对比实验可以验证你的假设?
【探究活动】 铁生锈的快慢
研讨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铁更容易生锈呢? 你的假设是什么? 通过什么对比实验可以验证你的假设?
探究活动要求
探索影响铁生锈快慢的因素
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假设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果
发现1:铁钉在菜油盘中没有生锈,在空盘和水盘中都可以生锈
发现2:铁钉在水盘中比在空气盘中生锈的速度快,而且生锈的量多
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水的作用
空气的作用
水和空气的 共同作用
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环境中的空气含有水蒸气,水中也溶解有空气,因此放置在空气中 的铁钉和放置在水中的铁钉,都在同时受到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聚焦
与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相比,铁生锈的速度还是比 较比较缓慢的。
聚焦
铁生锈的现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特别大,每年 因为铁生锈所造成的损失却是不可估量的。
研讨
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呢? 你的假设是什么? 你是怎样设计对比实验的?
【科学讨论会】 铁生锈的原因
讨论会分享要求
1. 你认为铁生锈和什么因素有关? 2. 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开展研究的呢? 3. 你是怎样控制实验中的条件呢?这又说明了什么? 4. 你都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5. 根据这些现象,你有什么样的实验结果要和大家分享的吗?
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钉在 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实验方法:1. 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