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小儿营养、喂养与儿童保健
儿科护理学小儿保健

儿科护理学小儿保健儿科护理学是关于儿童健康护理的一门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对于儿童的保健问题十分关注。
针对小儿保健方面的一些常见问题,本文将探讨一些儿科护理学的知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
首先,充足的营养对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营养摄入对于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因此,家长们应该给予孩子多样化、均衡的饮食,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同时,注意控制孩子的零食摄入,避免过多的糖分和油脂,以免影响孩子的健康。
其次,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
孩子们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育。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家长们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勤洗手、保持口腔卫生等,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另外,家长们在孩子生病时,也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和治疗。
对于常见的儿童疾病,比如感冒、发热、腹泻等,家长们应该及时就医,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在孩子生病期间,家长们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照顾,鼓励孩子多休息,饮食清淡,促进康复。
此外,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家长们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
在孩子面临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困扰时,家长们应该及时给予孩子支持和理解,引导孩子树立积极的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的来说,儿科护理学涵盖了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家长们在日常护理中应当全面考虑孩子的健康需求,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努力让孩子健康成长。
通过良好的护理和保健措施,可以预防孩子患病,促进其健康成长。
希望本文对于家长们在儿科护理学和小儿保健方面有所帮助。
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科护理学_课程教案_3.儿童营养.pdf

第四章第四章 儿童营养儿童营养儿童营养授课章节 第四章 儿童营养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时间 2011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课授课学时 4 授课对象级 科护理 班授课地点教学目的 与 要 求一、掌握:掌握婴儿喂养的方法,母乳喂养的优点,部分母乳喂养中牛乳与人乳的区别及牛乳量的计算方法,及添加辅食的原则。
二、熟悉: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量 三、了解:小儿营养状况评价(自学)重 点 难 点婴儿喂养的方法,母乳喂养的优点,部分母乳喂养中牛乳与人乳的区别及牛乳量的计算方法,及添加辅食的原则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导入导入::3min 3min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72min 172min 第四章 儿童营养第一节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82 min min )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安排(90 min min ) 1. 婴儿喂养 2. 幼儿膳食(四)营养状况评价 小结小结::2min 2min 课后思考题3min 3min教材与教具 《儿科护理学》范玲主编 高职高专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1月 Powerpoint 幻灯片、教材、教案、讲稿、黑板、粉笔、激光笔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提问法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1] 朱念琼主编《儿科护理学》专科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5月[2] 王慕狄主编《儿科学》 本科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年5月 [3] 沈晓明主编《儿科学》 本科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2月 [4] 崔焱 主编《儿科护理学》本科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5月 [5] 白厚军主编《儿科护理学应试指南》第一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 课后体会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注解 Ⅰ导言导言::(3分钟)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儿童中的小胖子越来越多,许多家长采用“添鸭式”的喂养,有的家长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智力,盲目地给小孩吃各种保健品,例如,市场上有一种赖氨酸奶粉,我们平时吃的谷类食物中缺少赖氨酸,补充它可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而奶粉中并不缺少赖氨酸,补充它不但无益,反而会引起氨基酸不平衡,影响儿童身体健康。
儿科学-儿童保健

⑶ 排便习惯:
⑷ 卫生习惯:
⒉ 社会适应性的培养: 儿童的社会适应行
为是神经心理发展的综合表现,与经济、教育、 性别、性格、年龄及心理素质等密切相关。
⑴ 独立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独
立能力,鼓励小儿自己进食、控制大小便、独 立睡觉、自己穿衣、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
⑵ 控制情绪: 控制情绪的能力与家庭教育、 思维发展有关,父母及时应答儿童的需要有助 于儿童的正常心理发展。 成人对儿童的要求或 行为应按社会标准予以教育或加以约束,尽量 避免儿童产生消极行为,不要用强制的方法处 理儿童的行为问题,减少对立情绪,有利于儿 童控制能力的发展。
⑶ 意志: 意志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培养,在 生活中经常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培养自觉、坚持、 果断和自制的能力。
⑷ 创造力: 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绘画、表演、 听音乐等发挥儿童的智慧、用提问的方法启发幼儿 的想象力,引导儿童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活 动中开启幼儿的智慧之门。
⑸ 社交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中不断的给予积极 的愉快的感受,如在与孩子说话时表情温和、经常 抚摩和抱着孩子,轻轻摇晃说话或唱歌,当孩子会 独立行走时常与孩子做游戏、讲故事,鼓励与其他 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培养互相关心、团结友爱,遵 守游戏规则,提倡善良的品质,谦让的精神,学习 与人交往的本领和增进语言交往的能力。
年龄
出生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4个月 5个月 6个月 8个月 1.5-2岁 4岁 7岁 12岁
接种疫苗
卡介苗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
脊灰三价疫苗
脊灰三价疫苗 百白破
脊灰三价疫苗 百白破
百白破
乙肝疫苗
麻疹疫苗
百白破复种
脊灰三价疫苗复种
儿科学-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的相关知识点整理

今天为大家带来《儿科学》第一部分——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的相关知识点整理。
这一部分的特点是数据非常多,且零碎、难以记忆,然而又是考试重点,需要反复多次学习。
另外首先说明:基础知识整理的推文中,绝对重点的内容以红色粗体标出,相对重点的内容以黑色粗体标出。
一、儿童年龄分期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
受精后前8周为胚胎发育期。
新生儿期:从脐带结扎至出生28天。
其中,第1周为早期新生儿期。
婴儿期:从生后满28天至1周岁的时期,为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易患消化和营养紊乱疾病、急性传染病。
(注:此为北医第4版对婴儿期的定义,人卫第9版规定婴儿期为出生至1周岁,即新生儿期属于婴儿期,考试时以此为准)幼儿期:1周岁后至满3周岁前的时期,此期智能发育加快。
易发生意外事故,同时也易患消化和营养紊乱疾病、急性传染病。
学龄前期:3岁至6~7岁入学前的时期,为智能发育最快的时期。
传染病明显减少,免疫性疾病、外伤、食物中毒、龋齿、弱视等发生率相对增大。
学龄期:进入小学以后到青春期前的时期,一般是自6~7岁至11~12岁,为学习的重要时期。
(以上“m”代表月,“y”代表岁数,下同)实际上老版本的教材上数据是“3、6、9、12”,但近几年做了修改。
可记住出生时的平均体重(3.25kg),后三个即为 3.25不同时段身高增加速率亦不同:0~6个月:增长2.5cm/m6~12个月:增长1.5cm/m1~2岁:增长1cm/m2~12岁:增长6~7cm/m头围非常生动地诠释了“前3个月生长的指标≈后9个月生长的指标”这一规律。
4. 胸围反映胸廓与肺的发育。
出生时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岁时两者近似相等(46cm)。
胸围≈头围+年龄-1。
5.上臂围可筛选营养不良儿童。
1~5岁儿童上臂围多在12.5~13.5cm,>13.5cm表示营养良好,<12.5cm表示营养不良。
6. 骨骼囟门闭合早,警惕小头畸形;囟门闭合晚,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克汀病等。
儿科保健知识

儿科保健知识一、儿童营养儿童营养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
家长应了解儿童营养的基本原则,确保孩子获得均衡的营养。
以下是一些儿童营养的基本知识:1、饮食多样化:儿童的饮食应包括五大类食物,即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豆类等。
家长应鼓励孩子尝试各种食物,以获得全面的营养。
2、蛋白质来源: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素。
家长应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奶等。
3、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对儿童的骨骼发育至关重要。
家长应让孩子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并鼓励孩子多晒太阳,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4、铁和锌:铁和锌是儿童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
家长应让孩子多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肝脏等,并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锌,以促进食欲和免疫系统的发育。
5、避免过度喂养:过度喂养可能导致肥胖、消化不良等问题。
家长应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判断其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
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家长应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并按照规定为孩子接种疫苗。
以下是一些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1、接种计划:根据国家规定,儿童应在出生后按照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疫苗。
家长应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接种计划。
2、接种时间:每种疫苗的接种时间都有明确规定。
家长应按照规定时间带孩子接种疫苗,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3、接种注意事项:在接种疫苗前,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有发热、腹泻等不适症状,应暂缓接种。
在接种后,家长应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三、儿童保健儿童保健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儿童保健的基本知识:1、定期体检:儿童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了解其生长发育情况。
家长应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带孩子进行体检。
2、口腔保健:儿童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状况,如有龋齿等问题应及时就医。
儿科学小儿营养及喂养PPT课件

积,软化大便,使肠蠕动加速,促进排泄)(改善肝代 谢,防肠萎缩)。
小儿适宜的摄入量为每日20~35 g,一般从新鲜蔬菜 、水果中获取。
编辑版ppt
15
种 类 每日需要量
来源
钾
1~2g
豆类、谷类、鱼类、禽类、肉类、乳类
钠、氯 钙 磷 镁 铁
0.5~3g 约1g
水的需要
水(生命润滑剂)
① 比例: 婴儿占体重 65%‾78%
② 每日需要量: 婴儿150ml/kg 每长3岁减少25ml/kg
③ 主要来源: 食物、饮用水
膳食纤维的需要
膳食纤维
每日需要量: 20‾30g/kg
主要来源: 谷类、水果、新鲜蔬菜
合理膳食
油脂类 多食有害
乳类、豆类 需适量吃
鱼、禽、肉、蛋 是优质蛋白的良好
与进食技能有关的消化道发育
觅食反射 Rooting reflex
出生具有的一种最基本的进食动作
吸吮 Sucking
解剖特点-吸吮 软腭
口腔小
舌
舌短而宽
(舌系带固定)
颊脂肪垫
唇肌发育好
吞咽 (swallow)
吞咽发育 有效吞咽
口腔 食物团块
软腭
挤压反射 Extrusion reflex
新生儿至34月挤压反射(舌体抬高,舌向前吐出)
矿物质的需要
分类
常量元素:钾、钠、氯、钙、磷等 微量元素:铁、铜、锌、碘等
需要量及来源 见表
维生素:脂溶性:A、D、E、K 水溶性:B族 C 容易缺乏的维生素: A、D、C、B2
矿物质: 常量元素:(>100mg/日)钙、磷、钠、钾、氯、镁、硫 参与构成人体组织成分、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等 微量元素: 必需微量元素:碘、锌、硒、铜、钼、铬、钴、铁 是酶、维生素必需的活性因子;参与激素作用、核酸代 谢
《儿科学》第9版—儿童保健

《儿科学》第9版—儿童保健《儿科学》第9版是一本致力于儿童保健的权威教科书。
本书内容
涵盖了儿童健康、疾病预防、早期干预等各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更
全面地了解儿童保健知识,提高对儿童健康的关注和护理水平。
第一章:儿童生长与发育
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儿童的
生长发育是保健工作的基础,了解这一过程对于制定科学的保健计划
至关重要。
第二章:儿童营养与饮食
本章主要介绍了儿童的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
科学合理的营养摄入
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们应该重视孩子的饮食问题,保
证其获得充分的营养。
第三章:儿童常见疾病预防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和识别方法。
提前预防疾病、早期干预有助于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率,保障孩子的
健康成长。
第四章:儿童心理健康
本章重点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心理成长、情绪管理等方面。
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家长和教师需要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第五章:儿童安全与防护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儿童安全及防护知识。
儿童的安全是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要做好儿童的安全防护工作,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通过学习《儿科学》第9版,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儿童的保健知识,提高对儿童健康的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事关个人,也关乎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
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3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案

第3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案1. 引言在小儿生长发育阶段,正确的营养和喂养对于儿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小儿营养和喂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旨在帮助家长和保育人员了解如何为儿童提供均衡营养和安全的喂养环境。
2. 小儿营养需求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身体的发育和器官的功能。
以下是小儿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2.1 婴儿期(0-12个月)•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应尽量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
•如果无法纯母乳喂养,应选择合适的婴儿配方奶粉。
•婴儿期的主要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2 幼儿期(1-3岁)•幼儿期的主要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等。
•应尽量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谷物、奶制品和肉类等。
2.3 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的主要营养需求与幼儿期类似。
•需要特别关注钙的摄入,以支持骨骼生长和发育。
3. 小儿喂养原则为了保证小儿获得均衡的营养,以下是一些小儿喂养的原则:3.1 频率和分量•婴儿期每天应喂养8-12次,每次应提供足够的奶量。
•幼儿期和学龄前期每天应提供3餐和2-3次小食。
•可根据孩子的饥饿程度来控制每次的分量。
3.2 多样化食物•提供多种不同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肉类、奶制品等。
•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食物,并尽量避免只提供某些特定食物。
3.3 饮水•小儿需要充足的水分来满足身体的需要。
•鼓励孩子多喝水,避免饮料和果汁的过度摄入。
3.4 餐桌礼仪•培养孩子良好的餐桌行为习惯,包括坐着进餐、慢咀嚼食物、不挑食、不乱丢食物等。
4. 儿童营养问题与解决方法儿童在营养和喂养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4.1 偏食•偏食是很常见的问题,孩子可能会拒绝吃某些食物。
•尝试提供多样化的食物,以激发孩子的食欲。
•可以将食物制成有趣的形状或色彩,增加孩子的兴趣。
4.2 过食零食•过食零食可能会导致孩子对正餐失去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不同食物TEF不同(占本身产生能量的比例)
蛋白质30%;脂肪4%;碳水化合物6%
3、活动消耗(physical activity)
• 此项与年龄、身体大小、活动强度、 持续时间及类型有关。爱哭小儿,此 项消耗较安静者高3~4倍。
• 婴儿一般为:15~20kcal/Kg/d, 12~13岁为:30kcal/Kg/d
• 基础代谢:在指在清醒、安静、空腹状 态下,于18~25℃环境中,人体各器官 为维持生命进行最基本的生理活动所消 耗的最低能量。
• 基础代谢率:是指在每单位时间每平方 米体表面积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
基础代谢的特点
• 小儿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相对较高 ,比成人高出10~15%;
•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 • 小儿基础代谢所需能量约占在总能
• 来 源:外源水:来自食物和饮用水; 内生水:混合膳食约100kcal能 量产生12ml水
1、 矿物质——微量元素
• 定义:某些元素体内含量少,小于人体 总重量0.01%,需通过食物摄入,有重要 的生理功能。
• 作用:1、酶,维生素的必须活性因子; 2、构成或参与激素的作用; 3、参与核酸代谢; 4、与常量元素共同作用。
2、 维生素
• 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 物质。 *水溶性:每日供给,不易中毒,缺乏 后迅速出现症状; *脂溶性:排泄慢、易中毒,缺乏后 出现症状较迟。
2、脂肪 lipids
• 为第二的供能营养素。是人体组织和细胞 的组成成分,具有防止散热、保护脏器等 作用。
• 脂类包括脂肪、类脂。
• 供能比例: 6个月以下 45-50%,
6个月-2岁 35-40%,
2-7岁
30-35%,
7岁以上 25-30%,
3、 碳水化合物(糖类) carbohydrate
儿科学 小儿营养、喂养和儿童保健
本次内容
1、小儿营养(childhood nutrition) 2、小儿喂养 (feeding)
母乳喂养 混合喂养 人工喂养 辅食添加 3、 儿童保健
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
能量代谢的基本概念:
营养(nutrition ):人体获得和利用食 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营养素(nutrients) :食物中经过消化、 吸收和代谢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平均需要量、推 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 量。
营养素
• 能量: • 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
物 • 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常量元素、微量
元素)、维生素 • 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
(一过氧化食物中的碳水化 合物、脂肪、蛋白质取得。
• 三大营养素:糖类、蛋白质、脂类
• 1克碳水化合物供给能量 4kcal(16.7KJ)
• 1克蛋白质供给能量 4kcal(16.7KJ)
• 1克脂肪供给能量
9kcal(37.66KJ)
1kcal = 4.184KJ
儿童能量需要
小儿能量代谢(摄入与消耗呈正平衡) • 1、基础代谢所需 • 2、食物热力作用 • 3、活动消耗 • 4、生长所需 • 5、排泄消耗
1、基础代谢率 Basal metabolism
量的50~60%。 婴儿: 55kcal/Kg/d. 7 岁: 44kcal/Kg/d. 12岁: 30kcal/Kg/d. 成人: 25~30kcal/Kg/d.
2、食物的热力作用(thermic
effect of feeding,TEF)
• 概念:是指由于进餐后几小时内发生的超 过BMR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体内营养素 的代谢。
的;碘、锌、硒等。
• 2、维生素 水溶性和脂溶性
1、矿物质——常量元素
• 定义:人体含量占人体总重量0.01%以上 的各种元素;
• 组成:Ca.Mg.P.K.Na.Cl.S……. • 作用:1、参与构成人体组织成分;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4、参与酶的构成,激活酶的活性 。
(二)宏量营养素
• 1、蛋白质 • 2、脂 肪 • 3、碳水化合物(糖类)
1、 蛋白质 protein
• 小儿蛋白质需要量较成人高 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处于正氮平衡(合成 大于分解) • 优质蛋白(动物蛋白,大豆蛋白)应占 50%以上。 • 供能比例:占总能量的 8-15% • 1岁以内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为1.53.0g/kg/d
Vitamin: A. B. C. D. E. K………..。
(四)其他膳食成分
• 1、膳食纤维 • 2、水
1、膳食纤维
• 为来自植物细胞壁的碳水化合物,不为 人体吸收。无营养作用。可促进排便, 清洁肠道。
“肠道清道夫”
• 构成:
1、纤维素 2、半纤维素
3、树脂
4、果胶
5、木质素
2、 水
• 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素,组 成体液,参与代谢。
4、生长发育所需(growth)
• 此为小儿所特有! • 与小儿生长发育速度成正比:每增
加1g体重约需能量5 kcal(21 KJ); • 婴儿期生长发育所需能量为:
30~40 kcal/Kg/d; • 约占总能量的32~35%。
5、排泄消耗( excreta)
• 食物中部分营养物质不能完全吸收, 随粪便排出体外。
• 为供能的主要营养素,构成组织和细胞 的主要成分。可分为单糖、多糖。
• 主要来源:谷类食物 • 供能比例: 占总能量的55%-65%。
(三)微量营养素
• 1、矿物质:不供能量,但参与体内
各种生理代谢过程,参与构成人体组
织成分。
“生命火花”
1)常量元素:体内含量在0.01%以上
的;钠、钾、钙、磷
2)微量元素:体内含量在0.01%以下
• 正常情况此项损失能量不超过总能量 的10%;
• 当患腹泻或胃肠疾病时可成倍增加。
小儿能量代谢特点-1
❖婴幼儿基础代谢相对较成人高10%- 15%;
❖生长发育所需能量为小儿所特有的; ❖随小儿年龄增长,活动量增大,所需能
量增加; ❖年龄越小,相对总能量需要越大。
小儿能量代谢特点-2
• 1岁以内婴儿每日需要总能量 110kcal/Kg,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 10kcal/Kg,约15岁时为60kcal/Kg,成 人需要量(50~60kcal/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