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技能 分类教学叙事
3-教学语言技能体态语

技能训练
训练四:请学生分组对着镜子观察以下目光语的眼神,并 体会其适用的语境。学生相互纠正并请教师作训练指导。 1.正视2.环视3.注视4.点视5.俯视6.盯视7.瞪视 8.逼视9.怒视10.呆视 训练五:请学生观看名师实况教学录像,注意观察教师的 表情及眼神变化。观察训练时,请学生注意抓住关键部位 来分析,如眉的展与蹙、眼角的翘与垂、嘴角的上与下等。 训练六:请全班同学分组进行讲课表演,要求讲课同学能 合理应用目光语和微笑语,其他同学观察并试作评析。
技能训练
训练七
1 有的教师喜欢在上课时手叉着腰或者有的甚至喜欢把 双手背在身后讲课。有人认为这是老师的个性表现,学生 慢慢就习惯了,有的认为这是老师老成持重的表现,有的 认为这是很不雅的体态,你的看法如何? 2 你觉得教师上课有哪些正确的站姿,请向同学表演 展示。
技能训练
训练八:学生自愿组合,5~6人一组。根据以下 情景做出相关手势语,并在教师指导下反复训练: 1.请学生站起2.请学生坐下3.请学生上讲台4.请 学生下讲台5.强调板书内容6.请全班同学站起 7.请大家安静8.夸奖学生9.模拟甜和辣的味道 10.模拟打伞和照相动作 训练九:学生刚上完体育课,情绪兴奋,相互在 教室里嬉闹起来,教室里像开了锅一样的热闹,教师 说话的声音学生根本听不见,假如你是老师,你该运 用何种手势语让大家安静下来?
三 衣饰
1.讲课时对教师衣饰的要求; 2.教师衣饰注意的原则 ; 3.教师衣饰的禁忌。
1.讲课时对教师衣饰的要求是:
从众随和,朴实无华。 整洁大方,色彩和谐。
2.教师衣饰注意的原则
(1)要克服守旧思想, (2)要克服求异心理。
(完整版)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言技能

• 注视部位:通常注视学生的脸部,但教师 注视学生脸部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含 义和效果:如果注视学生两眼与额头中间 所组成的三角区域,表示对学生的严厉; 注视学生两眼与下颌组成的三角区域,表 示对学生的亲密。此外,当学生做小动作 时,教师可以把目光移向学生的手以示警 告。
• ④注视时间:根据教学要求可以长时间地 注视学生,也可以迅速扫视学生,或者给 学生一瞥。研究表明:在交谈时,如果你 对对方的注视时间超过全部谈话时间的三 分之二,表示你对对方的谈话感兴趣,并 且信任对方;如果不到三分之一,表示你 对对方的谈话不感兴趣,或者你紧张、羞 涩、不信任对方。所以,教师的目光应该 坚定,不能飘忽不定,否则容易给学生造 成紧张、不够自信的感觉。
• 贝克,1977年《语言与交际》:
有声:副语言
首语
体态语言
肢体语
动态语言
手势语
目光语
无声
表情语
微笑语
姿势语
静态语言
界域语
• 1.教学体态语言的作用 • (1)辅助口语表达,传递教学信息 • (2)使教学生动形象,调动学生积极性 • (3)突破教学重难点,调控教学进程 • (4)增进师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 4.仪表语言技能设计 • (1)服饰搭配。整洁卫生、美观大方、
朴素典雅。适合自身条件。例如:体形较 胖的教师宜穿颜色深、带竖条纹的服装以 使体型显得匀称,瘦高的教师宜穿颜色浅、 带横条纹的服装可使体形显得壮实;青年 教师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服饰选择应以 活泼明快为主,可与流行色泽款式适当靠 近,年长的教师德高望重,沉稳通达,衣 着上应以端庄为主,适当选择一些既稳重 大方、色泽款式又比较清新的服饰。与环 境协调。
臂势语,表示颂扬、称赞。
• 双臂交叉、后背——防御性手臂势语,表示高傲、冷漠、 权威。
浅析体态语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浅析体态语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也更加注重全面发展。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视。
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体态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体态语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浅析。
一、体态语的定义体态语,即以身体动作和姿态来进行交流的一种语言。
它具有直观、生动、实用的特点,能够通过模仿、比划等方式进行有效的传达。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动作、身体姿态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体育运动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通常对于学习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而且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比较强。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体态语向学生展示运动技能,并鼓励学生模仿、学习。
这种生动直观的展示方式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更快地掌握运动技能。
2. 帮助学生理解运动动作3. 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发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身体协调发展对于他们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体态语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运动动作,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操练,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得到提高,有助于全面发展。
4. 塑造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5. 加强师生沟通和互动三、注意事项在使用体态语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身体语言要清晰明了,能够准确传达自己的意图。
教师需要通过清晰的动作示范和身体姿态来引导学生学习,避免造成学生的误解。
3. 身体语言要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形成“听说结合、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将身体语言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技能。
浅议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

浅议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体态语,是指通过身体的姿势、动作、表情等方式来传达信息、情感和意图的一种非语言交流方式。
在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体态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技巧,它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引导学生、传达知识、增强互动、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将就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进行一些浅议。
体态语在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身体语言的运用,可以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
老师可以利用手势来解释一些抽象概念,通过动作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体态语还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学生,例如适时的眼神交流、站姿的调整、手势的运用等,都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提高课堂纪律。
体态语在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魅力和个人魅力。
一个有魅力的老师,除了对知识的掌握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舞台表现力,而体态语就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方式。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表情、动作、声音等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和对教学的热情,从而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一些体态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要注意体态语的准确性,要做到言行一致,避免出现矛盾和误导学生的情况。
要注意体态语的灵活性,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不同的体态语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要注意体态语的自然性,避免过度夸张或做作,以免给学生留下不真实或不自然的印象,导致反效果。
要注意体态语的节制性,要适度运用体态语,不要过度依赖体态语,要让言语更多地成为主要的传达方式,避免过度肢体化、失控等情况。
体态语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体态语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体态语是一种非文字语言的交际手段”,包括人的身体动作、姿势、眼色、表情、神态、手势等。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常会使用一些不当的体态语,具体表现为: 与学生缺乏目光交流。
面无表情。
用食指指着学生,咄咄逼人。
更有甚者,手里拿着烟,脚放在凳子上,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完全没有了一个教师起码的端庄的仪表和姿势。
语言学家研究表明,人们之间的交际效果20%取决于有声语言,而80%取决于无声语言。
巧妙运用体态语,会使课堂充满活力。
运用丰富的表情语在讲课过程中,学生总是要“察颜观色”,十分注意教师的面部表情的变化,以增强接受教师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的信息,教师应注重利用面部表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沟通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并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使讲课产生极强的感染力。
表情语中作用最大的是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感受、感情、语气、节奏,起承转合、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回环往复,对象交流、自如传达、共享共鸣等都要通过眼神的凝聚、明暗、转换、闪动,给人以心灵的活跃、沟通、专注、回味。
即使是一瞬即逝的眼神,也能交流的热情、反馈的企盼、延续的感受、诚挚的期待,一股老儿倾斜而出,尽管稍纵即逝,却也能显示眼神的威力和魅力。
专注的眼神,可以直视前方,也可扫视全场,既可近看,又可远视,只是最忌讳飘忽不定、闪烁无着、过度斜视、目光呆滞。
眼神的运用,应该是十分自然的。
谈心时,眼神中流露出理解,批评时,眼神中蕴含着严厉,回答出了问题,给他一个赞美的眼神,考砸了,让他看到你目光中的鼓励,如果打瞌睡了,抬起头来,会遇到你责备的眼神。
我们也许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教师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用眼睛说话,配合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会收到更佳的效果。
除眼神外,教师要摒弃个人情绪,根据上课内容相应调整好面部表情。
如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别忘了把微笑带进课堂;讨论《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时,尽可以“手舞之,足蹈之”,用瞬息万变的面部表情来诠释庄子无端崖的变化;如果是读《杜甫律诗五首》也许需要“独怆然而泣下”,研究鲁迅,一定需要嘻笑怒骂,品读《孔雀东南飞》,有《梁祝》哀怨的背景音乐,有动情的语言,配以哀戚的表情、轻缓的手势,学生定会受到感染,很快进入课文情景。
论教学体态语的特点及在教学中的运用技巧

论教学体态语的特点及在教学中的运用技巧教师的体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教师授课时有意识使用的有声语言伴随物。
本文通过对体态语的类型、特点及其具体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试图指出体态语的存在及其使用体态语辅助课堂教学的意义,使教师认识到恰当运用教学体态语对提高教学将起到积极作用。
标签:体态语;作用;特点;教学;策略人类所构建的神圣的语言殿堂,是由三根坚不可摧的擎天大柱支撑起来的,他们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
而在教育教学领域,一说到教学语言,就多论及诉之于听觉的有声语言,而忽视伴随有声语言的手势、身体、动作姿态等无声语言,这种无声语言即体态语。
“我们把手势、身势和眼色以及沟通者和接受者的空间位置关系等一系列与沟通者和接受者的身体姿势有最直接关系的伴随语言手段,称为体态语”[1]。
有声语言靠声音传递信息,运用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语义表述准确、鲜明、生动,语音优美、和谐的教学语言,既向学生传授了知识,又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强烈的共鸣,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信息。
而体态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在教学中,人们常用它来弥补教学语言的不足,而且体态语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在传达比较细腻的思想感情上,往往能起到口语表达所达不到的效果,把人的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真切、直观而且形象,而仅仅靠口语,却难以充分有效的表达出来。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而语言是维系这一活动顺利进行的纽带,可以说教师的语言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一堂好课,是一首美妙的乐曲,是一杯清甜的甘露,是一支优美的芭蕾,它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这种教学效果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卓越的二度创造。
而在二度创造过程中,教师体态语是直接而有力地影响着教学美感获得的因素之一。
英国心理学家哈佛医院儿童心理咨询的主任罗伯特·布鲁克斯曾说过:“体态语言对于教师帮助学生保持长时注意,以便完成教学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
体态语在教学中的应用

体态语在教学中的应用
体态语是指我们身体的姿势、动作、表情所传达的信息。
在教学中,正确灵活地运用体态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理解力。
首先,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通过适当调整自己的姿态或动作来引起
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站立或者行走的方式进行课程讲解,或者利用手势、眼神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关注。
这样会让学生更
愿意聆听,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其次,体态语也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
在进行
具体实验或者演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来让学生更加直观
地了解课程内容。
同时,在模拟与讨论一些实际情景时,教师可以通
过表情和姿态来起到更好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连续思维能力。
再次,在进行学生之间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们表情
和态度的观察来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学习态度。
例如,一
些学生可能因为彼此之间的误解而沟通不畅,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观
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及时调整语言和方法,帮助学生们更
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最后,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可以通过体态语来将任务信息更加
直观地传达给学生,例如通过手势、举动等方式来简单明了地表达作
业要求和重点。
这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
更主动去完成作业并回答问题。
总之,体态语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体态语的优势
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轻松、更愉快地获
取知识。
(完整版)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言技能

• 4.仪表语言技能设计 • (1)服饰搭配。整洁卫生、美观大方、
朴素典雅。适合自身条件。例如:体形较 胖的教师宜穿颜色深、带竖条纹的服装以 使体型显得匀称,瘦高的教师宜穿颜色浅、 带横条纹的服装可使体形显得壮实;青年 教师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服饰选择应以 活泼明快为主,可与流行色泽款式适当靠 近,年长的教师德高望重,沉稳通达,衣 着上应以端庄为主,适当选择一些既稳重 大方、色泽款式又比较清新的服饰。与环 境协调。
• (4)站姿。基本要求是:稳重自然、落落 大方、优雅得体。对于以讲授为主的课堂 教学,教师最佳站位应该是讲台的中央; 当需要阐述、描述或者分析时,教师应站 在学生中间,让学生听清楚的同时感受到 教师的亲切;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 身体应微微前倾,以示教师的注意力都集 中指向学生。
• (5)走姿。如果教师整节课站在一个地方 一动不动,会让课堂显得单调而沉闷。因 此,教师应适时地在学生面前走动,课堂 就会变得有生气,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的走动 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在讲课时适当地 在讲台周围走动,另一种是在学生做练习、 讨论、实验时,教师在学生中间走动。走 动要有控制,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适 当控制走动的频率、速度,走动是姿势要 自然大方、走动范围要均匀分布等。
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言技能
•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 和身体姿态等称为教学体态语言。
• 马卡连柯:做教师的一定不能没有表情, 不善于表情 人就不能做教师。只有在学会 在脸部、姿态和声调的运用上能用20种风 格韵调的时候,才能成为出色的教师。
• (美)心理学家梅拉宾:人们之间信息交 流的总效果,7%来自语言(文字),38% 来自语调,而55%来自动作表情。
• 贝克,1977年《语言与交际》:有声Fra bibliotek副语言首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态语技能分类:教学叙事
体态语是通过目光、表情、手势、姿态、服饰等方式传递信息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
教师上课好比演员演戏,演戏不但要唱,而且要配以优美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才能吸引观众,教师上课也必须讲、演结合,声情并茂,才能感染学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体态语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补充、强化口语的教学信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渠道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而且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交流,在无声中表达极为丰富、微妙的感情,还能够控制、调节学生的课堂行为,在不影响教学进程的情况下,向学生发出肯定、否定、期待和指导的暗示。
1、体态语技能的构成
体态语技能的构成:手势、表情、姿态、服饰
(1)手势
在课堂教学中,手势是体态语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有极强的、极广泛的表达力。
从手势的功能而言,可以将教学手势分为四类。
象形手势:这类手势主要用来临摹事物或人物的形貌。
《中国石拱桥》一课中“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同样形状的弓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
指示手势:它是用以向学生发指示,提要求或指明口语中所说的具体对象。
(百余老师听课,一女生声音小,教师便做了一个手势,她的音量一下子大了很多。
--------这位教师做了一个扭动电视机音量开关的手势,而这是我们规定的提高音量的暗号。
)情意手势:这种手势主要是用来表达教师的情感的。
(例如,当教师讲到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无恶不作时,教师双手握拳,加上悲愤的语调和表情,表达教师的情感。
)
象征手势:这种手势主要用来象征某种意义,表达对事物的态度。
虽然手势含义比较抽象,但与口语恰当配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般来说,表达理想的、宏大的、张扬的意义时,手势多在肩部以上;表示憎恶、鄙夷、不悦的手势多在腰部以下;表示坦诚、平静、和气等中性意义的手势多在肩腹之间)
运用手势语表情达意,应当注意以下要求:
简练鲜明、自然适度、和谐协调。
克服不良手势:不良手势会对教学效果起副作用,应及时发现改正。
(例如:习惯性地搓手,两手一动一动的放在讲台上,经常抓耳挠腮等。
一般来说,表扬学生时手势宜稳重,批评学生时最好不用手势,特别不能对学生指指点点。
)(2)表情:面部表情是心灵的屏幕,是最集中表现教师情感的体态语,它是教师通过眼、眉、唇、等器官和面部肌肉的活动变化来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
教师的表情可分为两种:
一、常态基本表情
表现为和蔼可亲,热情开朗,常带微笑。
在课堂中这种表情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态势,创设和谐轻松的交际环境和学习氛围。
二、随机而变的表情
表现为与教学内容同步,随内容的变化而发生的喜、怒、哀、乐的变化;随教学流程的发展而发展,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宁静安详,时而凝神思虑,时而滑稽可笑,时而严肃不苟,时而故作糊涂。
这种表情的变化,使教学生动感人,使课堂充满活力,使知识变得浅显而有趣。
目光眼神:是表情的核心,教学中教师的目光要有神采,富于变化,用丰富精明的眼神
使口语表达更加生动传神。
同时教师要善于环视全班,捕捉到各方面的反馈信息,表达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用眼神进行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
对认真学习的学生用眼神以示肯定;
对思维活跃的学生暗示赞许;
对胆怯不敢发言的学生投以鼓励的目光;
对违纪的学生则以凝视的目光予以制止。
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敢正视学生,视线老盯着天花板或讲台、黑板,这种不良倾向应着力予以克服,长此下去会使学生感到教师不成熟或心不在焉,影响对教师的信任感。
此外,教师的眼神黯淡无光会显出表情冷漠;频繁地变动视角、飘忽不定会显出心神不定,这些都不利于教学,不利于师生交流,应设法改进。
(3)姿态
姿态语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身体的态势和动作来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课堂上教师的姿态主要是指站姿与行姿。
站姿是课堂上的基本姿态。
分为两种:
一种是自然式:两脚基本平行,相距与肩等宽;
二是前进式,两脚一前一后,相距适中。
但无论哪种站姿,都要求端庄自然,不呆板但叠不要太松懈。
以下几种站姿是不可取的:
1、弯腰曲背或略现佝偻状,表现出消沉的倾向,给人以压抑无力之感;
2、身子完全靠在讲台或趴在讲台上,表现出萎靡不振的神态,给人以有气无力,难以支持之感;
3、左右摇晃或两腿不停轮流抖动,表现出散漫不拘的态势,给人以傲慢或轻率之感;
4、脚踩在椅子上或讲台横档上,表现出不拘小节、随心所欲的样子,给人以轻浮不可信之感。
行姿是指教师在课堂走动的姿态。
一是在讲台周围适当的走动,有利于打破沉闷与单调的氛围,同时可使学生看到黑板的各个部分。
二是离开讲台,教师到学生中间走动,有利于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显得更为亲切。
同时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控制学生活动,引起学生注意等。
教师在课堂中走动要注意:
1、要适当控制走动的频率。
教师不能老站在讲台上,也不能过于频繁地走动,频繁的走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乱学生的思维活动和造成学生情绪紧张。
2、要控走动的速度。
避免在课堂上步履匆匆或步伐沉重,尽量做到速度缓慢,不影响教学。
3、走动进应徐步而行,体态自然大方,不做新异突然的动作。
4、走动范围要注意均衡。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喜欢教师接近,并认为是对他的关心。
因此教师走动应给予学生均等的接近机会,以免有的学生产生误解。
(4)服饰
作为人体包装的服装、饰口等与身体姿态是融为一体的,对教学有着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教师不同的外表修饰会给学生不同的信息感受。
教师的服饰仪表要求整洁自然、庄重协调、高雅大方,体现教育工作者的风貌,体现教师职业的特点。
体态语技能运用的注意事项
(1)注意体态语的协调统一
首先体态语是表情、手势、姿态、服饰等的综合运用,只有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其次,教师体态语要与口语协调一致,在教学中以口语以主体辅之体态语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再者,体态语要与交流对象相适应。
例如,低年级的孩子应多采用情感性、形象性的体态语,而对高年级的学生则需要教师生动、自然,及人格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2)注意让学生明确体态语的含义
体态语不像口语那样规范易懂,其含义较模糊,传递的信息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教师在进行体态语时要注意力求动作简练利落,清晰鲜明,目的明确,让学生一目了然。
(3)注意纠正不良的无意识的体态语
口语大都是有意识发出的,而体态语往往在无意识中显露出来的,反映人的真实情感,甚至人们可以从某人的体态语中觉察出他的“言不由衷”的秘密。
因此教师随时随地都可能有无意识的体态语,而有些无意识的体态语是不规范的,甚至是不文明的。
例如,手沾唾液翻书,随地吐痰,习惯性的抹鼻涕,搔头皮,甩头发,卷袖口,紧张时手不停的相互搓弄或摆弄笔,用手擦黑板,用手拍桌打椅等,对于这些无意识的不良体态语应用及时察觉,予以纠正。
摘自:/s/blog_5f2cb3920100gx6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