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要点(带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卷II文言文材料详细注释及译文-历年高考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卷II文言文材料详细注释及译文-历年高考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卷II文言文材料详细注释及译文-历年高考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季布者,楚人也。

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

项籍使将兵②,数窘汉王③。

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④。

季布匿濮阳周氏。

衣褐衣⑤,之鲁朱家所卖之⑥。

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⑦。

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⑧。

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⑨,何示天下之不广也⑩!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⑾,乃许曰:“诺。

”待间⑿,果言如朱家指⒀。

上乃赦季布。

上拜为郎中⒁。

注解①为气任侠:好逞意气而以侠义自任。

气,意气。

②将:率领。

③数:屡次。

窘:困迫。

汉王:指刘邦。

④购求:悬赏征求。

⑤褐衣:粗布衣服。

⑥“之鲁”之“之”:到……。

朱家:汉初著名游侠。

•⑦汝阴侯:即夏侯婴。

以其曾任滕县令,故称滕公。

楚人称县令为公。

⑧职:指职分内的事。

⑨独:只,仅。

⑩不广:指气度狭隘。

⑾意:猜测,预料。

⑿待间(jiàn,见):等待机会。

⒀指:通“旨”,意旨。

⒁拜:授给官职。

译文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

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

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

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

穿上粗布衣服,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出卖给鲁地的朱家。

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到洛阳去了,拜见了汝阴侯滕公。

朱家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

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汝阴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

”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

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

皇上任命他做了郎中。

原文孝惠时①,为中郎将。

上海2019年秋季高考文言文翻译+文中重点词汇解释

上海2019年秋季高考文言文翻译+文中重点词汇解释

【2019秋】文言文(一)项经传①公讳经,字诚之,号怡庵,襄毅公长子。

成化丁未成进士,明年,授南京福建道御史,奉命简阅内库。

内库向为豪贵人掌,公既至,循故实,稽录羨余①,无敢冒利者。

比又视南城,南城肃然。

为御史者七年,倔强有父风。

②升太平府知府。

至则叹曰:“嗟乎!太平,建康南屏也,实国家股肱郡,然民贫矣,不宽不可。

”于是身抚循之,流亡来归者万计。

③移治临江。

临江与袁、筠诸郡接壤也,土寇剽逸,出没其间,民无休居。

公至,悯然曰:“夫临江与太平异也,寇勿击,民勿宁。

”乃立捕诸豪贼百八十人置之法,一郡大治。

④逾年,临江饥,有司方请赈,公曰:“民饥甚矣,必请而赈,是坐以待毙也;赈而勿请,罪在太守。

宁以一身活数万人。

”于是发府库金五千有奇,建和籴之法,民赖以存治。

而监司督赋方急,公入争曰:“化理以民命为重,民惫矣,以杖驱之,是束羊加石而沉之渊,直速死耳。

民尽死,赋从何出?”继而岁大稔,民感德报称,赋入为诸郡先。

⑤时中官刘瑾用事,权擅天下,天下吏多赂瑾者。

其有司以上赂各有等,公勿赂,瑾怒。

或以告公。

公曰:“人各有志,彼乌怒?即怒,吾命耳。

”卒弗赂也。

居无何瑾诛诸赂者皆(节选自《檇李往哲列传》)【注】①羡余:赋税的盈余。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循.故实(2)比又视.南城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稽.录羡余()A.登记B.仔细 C核查 D.延迟(2)无敢冒.利者()A.侵犯B.贪占C.冒充D.盗窃17.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民饥甚矣,必请而赈,是坐以待毙也;赈而勿请,罪在太守。

宁以一身活数万人。

18.用“/”为第⑤段画线部分断句。

(3分)19.第②③段分别写项经治理太平府和临江府,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请分析其原因。

(3分)20.第④段写到“监司督赋方急”,项经与他论理,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

(4分)参考答案15.(2分)(1)遵循(2)督查16.(2分)(1)C(2)B17.(5分)答案示例:百姓已经非常饥饿了,一定要请示后才能赈济,这就像坐着等死;赈济百姓却不请示,罪责就在太守。

2019年全国一卷文言文阅读解析译文

2019年全国一卷文言文阅读解析译文

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书闻于郡⑤中/吴廷尉爱(喜爱)。

①名:【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②(名是古代男子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后起的。

古代男子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⑤郡:为行政单位。

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中(贾谊《过亲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共为四十郡。

此后历代都有郡,但是区域变小。

直到隋代才取消了郡。

】⑥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

掌刑狱。

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

】⑦河南守:又称“郡守”,西汉景帝时改郡守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掌民政、司法、军事、财赋等事务,历代延置不改】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

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

(《陈情表》:“后刺史臣举臣秀才”)孝文①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②,故③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④,乃征⑤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⑥之书。

文帝召以为⑦博士⑧。

①孝文:即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谥号为“孝文”,庙号太宗。

②立(登基继位)•治平:政治清明,社会安定)1、治国平天下。

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

③故:过去,旧时④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⑤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⑥诸子百家: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⑦以为:以之为,把……作为,任命……作为⑧博士:秦汉时博士掌通古今、备顾问。

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并设置博士弟子学习经术。

汉代博士是太常的属官,所以有太常博士之称。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①议(商议)下②,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③为之对,人人各如④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却)以为(认为)能不及也。

2019届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要点(带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要点(带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要点(带解析)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预热专题七文言翻译要点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检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

文言翻译集中考查了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了考生文言文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从阅卷实际来看,首先要采准3大赋分点(关键实词、关键虚词和文言句式),以获取要点分;再运用文言文翻译的6字诀,确保翻译句子更规范,从而取得满分。

文言文翻译应从三处着眼着眼点一:关键实词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着眼点二:关键虚词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1)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2)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关键虚词的翻译,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着眼点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考生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

考生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典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提示:在翻译句子之前,请先找出“关键实词”“关键虚词”“文言句式”并加以解释。

)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

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

贞幼聪敏,有至性。

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

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

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碧幽逊�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卷II文言文材料详细注释及译文-历年高考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卷II文言文材料详细注释及译文-历年高考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卷II文言文材料详细注释及译文-历年高考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季布者,楚人也。

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

项籍使将兵②,数窘汉王③。

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④。

季布匿濮阳周氏。

衣褐衣⑤,之鲁朱家所卖之⑥。

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⑦。

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⑧。

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⑨,何示天下之不广也⑩!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⑾,乃许曰:“诺。

”待间⑿,果言如朱家指⒀。

上乃赦季布。

上拜为郎中⒁。

注解①为气任侠:好逞意气而以侠义自任。

气,意气。

②将:率领。

③数:屡次。

窘:困迫。

汉王:指刘邦。

④购求:悬赏征求。

⑤褐衣:粗布衣服。

⑥“之鲁”之“之”:到……。

朱家:汉初著名游侠。

•⑦汝阴侯:即夏侯婴。

以其曾任滕县令,故称滕公。

楚人称县令为公。

⑧职:指职分内的事。

⑨独:只,仅。

⑩不广:指气度狭隘。

⑾意:猜测,预料。

⑿待间(jiàn,见):等待机会。

⒀指:通“旨”,意旨。

⒁拜:授给官职。

译文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

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

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

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

穿上粗布衣服,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出卖给鲁地的朱家。

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到洛阳去了,拜见了汝阴侯滕公。

朱家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

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汝阴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

”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

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

皇上任命他做了郎中。

原文孝惠时①,为中郎将。

2019语文全国三卷文言文翻译

2019语文全国三卷文言文翻译

2019语文全国三卷文言文翻译1. 文言文翻译鲍子难客【原文】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翻译】齐国贵族田氏,一次在庭院里祭祀路神.祭礼完毕,应邀参加宴饮的宾客有上千人.席间,有人献上鱼雁,他看了就感慨地说:“天帝对人类的恩德多么深厚啊!繁殖了五谷,生育了鱼鸟,供我们享用.”他刚说完,赴宴的众宾客随声附和,一致赞同.这时,在座的一个姓鲍的十二岁小孩,走上前来说:“事情并非如您所说啊!天地之间的万物,和我们共同生存在自然界,都是物类.物类本身,并无贵贱之分,而仅仅凭借智慧大小,力量强弱,相互制约,得以生存,并非谁为谁而生.人类获取能吃的东西食用,哪里是上天专门为人降生的呢?比如,蚊、蚋吸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能说上天生出人类是为蚊蚋和虎狼制造食品吗?”【注释】齐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食:宴饮.祖于庭:在庭院里设宴祭路神.祖:古人出远门先设宴祭路神叫“祖”.殖:种植,使……繁衍生长.以:用来 .为:给.迭:更迭.交替地,轮流地.预于次:参与在末座.预,参与.次,中间.祖:古代祭祀的名称.原指出行时祭祀路神,在这里只是祭祀(天地鬼神)之义.和:应和.表示同意.亦:也.坐:通“座”,坐席,座位.响:回声.徒:只.类:种类;物类.蚊蚋(ruì)囋(zǎn)肤:蚊蚋咬人的皮肤.蚋,一种吸血昆虫.囋:叮咬.食客:投靠在贵族门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并:一起.智力:智慧和力量.本:本来,原本.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

2. 哪个网站上有高一所有文言文的翻译《高中文言文翻译》(Word文档)华师大一附中高一化学期末试题· 2006广东高考语数英试题及答案· 高中必背古诗文名句(PowerPoint文件)· 全国部分学校高一数学期中期末考试试题。

2019年全国一卷文言文阅读解析译文

2019年全国一卷文言文阅读解析译文

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书闻于郡⑤中/吴廷尉爱(喜爱)。

①名:【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②(名是古代男子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后起的。

古代男子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⑤郡:为行政单位。

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中(贾谊《过亲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共为四十郡。

此后历代都有郡,但是区域变小。

直到隋代才取消了郡。

】⑥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

掌刑狱。

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

】⑦河南守:又称“郡守”,西汉景帝时改郡守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掌民政、司法、军事、财赋等事务,历代延置不改】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

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

(《陈情表》:“后刺史臣举臣秀才”)孝文①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②,故③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④,乃征⑤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⑥之书。

文帝召以为⑦博士⑧。

①孝文:即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谥号为“孝文”,庙号太宗。

②立(登基继位)•治平:政治清明,社会安定)1、治国平天下。

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

③故:过去,旧时④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⑤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⑥诸子百家: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⑦以为:以之为,把……作为,任命……作为⑧博士:秦汉时博士掌通古今、备顾问。

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并设置博士弟子学习经术。

汉代博士是太常的属官,所以有太常博士之称。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①议(商议)下②,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③为之对,人人各如④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却)以为(认为)能不及也。

2019届高考调研文言文复习之——翻译

2019届高考调研文言文复习之——翻译
6 关注,防范 6 失误
[翻译“ 6 关注”] 关注一 留
所谓“留”,就是保留 (照录 )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 有名词。包括: (1)人名、地名、朝代、年号、谥号、庙号、爵位名、书名、 官职名、器物名、典章制度和度量衡单位等。如“沛公左司马曹 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可译为“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让人对项羽 说” 。
关注三

所谓“调”,就是把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语 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情况主要有 以下几种: (1)主谓倒装句。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应译为“你不 聪明,到了极点”。 (2)宾语前置句。例如:“大王来何操”可译为“大王来时 带了什么礼物”。
(3)定语后置句。例如:“村中少年好事者”可译为“村中 有个好事的少年”。 (4)状语后置句。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可译 为“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比蓝草颜色更深”。
失误三
该调不调,不合规范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李大亮,京兆泾阳人……贼将张弼异之 ……世皆贤大亮能 报,而多弼不自伐也。 (节选自《新唐书 · 列传第二十四》) [误译 ] 世人都以李大亮知恩图报为贤,并且称赞张弼不自 己夸耀。 [分析 ] “不自伐” ,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 “不伐自”,应翻译为 “不夸耀自己” 。 [改正 ] 世人都以李大亮知恩图报为贤,并且称赞张弼不夸 耀自己。
解析
①句翻译时注意句式的调整:“申之以孝悌之义 ”
为状语后置句,应该调整为“以孝悌之义申之”。谨:形容词 用作动词,认真兴办。申:反复陈述。孝:尽心奉养并顺从父 母。悌:敬爱兄长。颁:通“斑”。②句翻译时注意句式的调 整:“ 未之有也”为宾语前置句,应该调整为“未有之也”。 衣:名词用作动词,穿上。然而:然,这样;而,却。王:名 词用作动词,称王,即统一天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要点(带解析)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预热专题七文言翻译要点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检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

文言翻译集中考查了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了考生文言文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从阅卷实际来看,首先要采准3大赋分点(关键实词、关键虚词和文言句式),以获取要点分;再运用文言文翻译的6字诀,确保翻译句子更规范,从而取得满分。

文言文翻译应从三处着眼着眼点一:关键实词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着眼点二:关键虚词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1)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2)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关键虚词的翻译,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着眼点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考生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

考生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典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提示:在翻译句子之前,请先找出“关键实词”“关键虚词”“文言句式”并加以解释。

)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

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

贞幼聪敏,有至性。

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

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

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碧幽逊�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

及高祖受禅,�被瓜缋铮�供养贞母,将二十年。

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

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

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

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

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

”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

顷之,敕起还府。

贞累启固辞。

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

”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

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

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

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

”是夜卒。

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

”即有敕长给衣粮。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1.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

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解析】关键实词:“度”译为“猜度”;“辄”译为“总是”;“辞”译为“推辞”;“雅”译为“一向,非常”;“重”译为“敬重”;“罪”译为“怪罪”。

关键虚词:“因”副词,译为“就”;两个“之”均为代词,他。

文言句式:“辄辞以疾”为倒装句中的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调整句序为“辄以疾辞”;“弗之罪也”为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调整句序为“弗罪之也”。

【译文】谢贞猜度叔陵会有叛逆之心,就和阮卓自行疏远叔陵,每当有宴饮游乐,总是称病推辞,不曾参与。

叔陵一向(或:非常)钦敬他,不怪罪他。

2.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

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

” 【解析】关键实词:新除”译为“任命”;“让”译为“辞让(官职)”;“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奇特”或“以……为奇”;“宴席”,名词用作动词,译为“举办宴席”;“制”“作”,均译为“写”。

关键虚词:“为”动词,译为“作、撰写”;“而”连词,表顺承,不译;“之”代词,指代“奏章”;“因”副词,译为“趁着”。

文言句式:“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为无标志词的被动句;“请贞为让表”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写成“请求谢贞为他撰写辞让官职的奏章”;“卿表自制邪?”“臣表谢贞所作”均为无标志词的判断句。

【译文】府长史汝南人周确刚被任命为都官尚书,请求谢贞为他撰写辞让官职的奏章。

后主看过后认为奏章写得很不寻常,曾经趁着举办宴席的机会问周确:“你的奏章是自己写的吗?”周确回答说:“我的奏章是谢贞写的。

” 3.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

【解析】关键实词“友善”,形容词用作动词,译为“交好”;“及”译为“到”;“笃”译为“病重”;“省”译为“探望”;“后事”,古今异义词,译为“身后的事”。

关键虚词“之”,代词,指代“谢贞”;“以”,介词,译为“拿”。

文言句式“问以后事”为省略句和倒装句中的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补出省略内容并调整句序:“以后事问(之)”。

【译文】吏部尚书姚察和谢贞交好,到谢贞病重的时候,姚察去探望他,拿身后的事问他。

参考译文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是晋朝太傅谢安的九世孙。

他的父亲谢蔺,曾任正员外郎,兼任散骑常侍。

谢贞自幼聪敏,有诚挚淳厚的性情。

他的祖母阮氏生前苦于中风眩晕,每次发病就一两天不能吃东西。

谢贞当时年仅七岁,祖母不吃,他也不吃,亲属同族没有不对此感到惊奇的。

母亲王氏,教谢贞学《论语》《孝经》,谢贞读完就能背诵。

在太清年间的动乱中,亲属离散走失,谢贞在江陵落入敌手,谢�碧幽训椒�禺,谢贞的母亲在宣明寺出家。

等到高祖接受禅让即位,谢�狈祷瓜缋铮�供养谢贞的母亲,将近二十年。

太建五年,谢贞才回朝。

等到始兴王陈叔陵担任扬州刺史,推荐祠部侍郎阮卓做记室,征召谢贞做主簿。

谢贞猜度叔陵会有叛逆之心,就和阮卓自行疏远叔陵,每当有宴饮游乐,总是称病推辞,不曾参与。

叔陵一向(或:非常)钦敬他,不怪罪他。

不久高宗驾崩,叔陵横行不法,叛逆作乱,他府中的属官大多受到牵连而被拘捕,唯独谢贞与阮卓没有受株连而获罪。

陈后主于是下诏让谢贞入宫担任中宫管记,调任做南平王友。

府长史汝南人周确刚被任命为都官尚书,请求谢贞为他撰写辞让官职的奏章。

后主看过后认为奏章写得很不寻常,曾经趁着举办宴席的机会问周确:“你的奏章是自己写的吗?”周确回答说:“我的奏章是谢贞写的。

”后主就下诏给舍人施文庆说:“谢贞在南平王那里,没有俸禄,可以赐给他一百石米。

” 至德三年,谢贞因母亲去世而离职。

不久,朝廷下诏让他回来任原职。

谢贞多次上奏坚决推辞。

朝廷下诏答复说:“虽然知道你内心哀痛,但官府急等用人,(守丧的礼节有理由改变,)你可以随即勉强支撑病体回官府任职。

”谢贞哀伤过度身体瘦弱,最终也没能到官府任职。

当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一同来看望谢贞,见到他瘦骨伶仃,徐祚等人悲伤叹息。

吏部尚书姚察和谢贞交好,到谢贞病重的时候,姚察去探望他,拿身后的事问他。

谢贞说:“我的儿子年幼才刚六岁,感情所牵不能忘怀,冒昧把他托付给您。

”这天夜里谢贞去世。

后主问姚察道:“谢贞有什么亲属?”姚察于是启奏说:“谢贞有一个儿子,今年六岁。

”后主就下诏长期供给他所穿的衣服和所吃的粮食。

典例二:把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段思恭,泽州晋城人。

以门荫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

天福中,父希尧任棣州刺史,思恭解官侍养,奉章入贡,改国子四门博士。

开运初,刘继勋节制同州,辟为掌书记。

(1)继勋入朝,会契丹入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从,乃止。

乾德初,平蜀,通判眉州。

时亡命集众,攻逼州城,刺史赵廷进惧不能敌,将奔嘉州,思恭止之,因率屯兵与贼战彭山。

(2)军人皆观望无斗志,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于是诸军贾勇,大败贼,思恭矫诏以上供钱帛给之。

后度支请按其罪,太祖怜其果干,不许,令知州事。

太宗即位,迁将作监、知泰州。

坐擅借官库银造器,又妄以贡奉为名,贱市狨毛虎皮为马饰,为通判王廷范所发。

淳化三年,卒,年七十三。

(节选自《宋史•段思恭传》,有删改)(1)继勋入朝,会契丹入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从,乃止。

保留词语:继勋、朝、契丹、汴、思恭、帅关键词语:会、谕、祸福、乃关键句式:“思恭谕以祸福”(状语后置句),“(军士) 乃止(喧闹)”(省略句) 【答案】刘继勋入朝拜见皇帝,正赶上契丹入侵汴京,军士喧哗鼓噪,请求拥立段思恭担任同州主帅,段思恭用利害关系晓谕他们,拒绝没有听从,(军士)才停止(喧闹)。

【解析】翻译时,官职、人名、地名不用翻译,同时根据特殊句式翻译的原则,“思恭谕以祸福”为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为“思恭以祸福谕”,“(军士)乃止(喧闹)”为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出省略的成分。

(2)军人皆观望无斗志,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于是诸军贾勇,大败贼,思恭矫诏以上供钱帛给之。

保留词语:斗志、思恭、军士、钱帛关键词语:募、贾勇、矫、供、给关键句式:“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定语后置句) 【答案】士兵们都持观望态度,没有斗志,段思恭就招募冲在前面的士兵并给以丰厚赏赐,于是士兵们勇猛作战,大败贼人,段思恭假托皇帝旨意把向朝廷缴纳的钱帛奖赏给士兵。

【解析】翻译时,现代汉语仍然使用的“斗志”“钱帛”可保留不译;人名不用翻译;“贾勇”译为“勇猛”,“矫”译为“假借、假托”;根据特殊句式翻译的原则,“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为定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为“思恭募先登军士厚赏”。

参考译文段思恭,泽州晋城人。

凭借祖先的功勋被推荐担任镇国军节度使官。

天福年间,他的父亲段希尧担任棣州刺史,段思恭辞去官职(回家)奉养父母,(后)奉表章入朝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

开运初年,刘继勋担任同州节度使,征召段思恭作掌书记。

刘继勋入朝拜见皇帝,正赶上契丹入侵汴京,军士喧哗鼓噪,请求拥立段思恭担任同州主帅,段思恭用利害关系晓谕他们,拒绝没有听从,(军士)才停止(喧闹)。

乾德初年,平定蜀地,担任眉州通判。

当时亡命之徒集结在一起,进攻逼近眉州城,刺史赵廷进因害怕不能抵挡,准备逃往嘉州,段思恭制止了他,于是率领驻兵和贼人在彭山作战。

士兵们都持观望态度,没有斗志,段思恭就招募冲在前面的士兵并给以丰厚赏赐,于是士兵们勇猛作战,大败贼人,段思恭假托皇帝旨意把向朝廷缴纳的钱帛奖赏给士兵。

后来度支请求查究他的罪责,太祖爱惜他(行事)果断干练,没有允许,(反而)让段思恭主管眉州事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