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下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下)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下)第1部分:判断题(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0.01、服务人民是公务员的立身之本。
(2.5分) 得分: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B2、《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规定,全体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0.0工作人员都要接受培训,包括工勤人员。
(2.5分) 得分: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B2.53、干部考核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突出对德的要求。
(2.5分) 得分: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A4、“十二五”时期,将全体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轮训一遍,培训时2.5间不少于8学时。
(2.5分) 得分: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B2.55、“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
”是朱元璋的德才观。
(2.5分) 得分: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A0.06、官德的好坏可以决定整个社会的大方向。
(2.5分) 得分: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A0.07、反腐工作已从末端反腐走向源头治贪。
(2.5分) 得分: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A8、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智慧,重视为官者的道德修养是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
2.5(2.5分) 得分: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A2.59、“授有德者则国安”语出《管子》。
(2.5分) 得分: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A0.010、恪尽职守是公务员的天职。
(2.5分) 得分: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B第2部分:单选题(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0.01、()赴京临行时,作《饯别诗四首》和前来饯行的苏州人民告别。
(2.5分) 得分:A 张伯行B 白居易C 况钟D 柳宗元正确答案:C2.5 2、毛泽东曾说,治国就是治吏。
(),国之四维。
思维不张,国之不国。
(2.5分) 得分:A 礼义廉耻B 忠孝仁爱C 信义和平D 礼智信廉案:A3、“大臣不廉,无以率下,则小臣必污。
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坏。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当代启示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当代启示中国古代的官德修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传统,它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时代价值。
从古代王朝的“礼仪作风”到现代社会的“廉政问责”,都体现了中国优秀的官德传统。
官德是指官员修养和品德的表现,包括了道德观念、职业操守、执政能力以及公正廉洁等多方面的内容。
古代中国强调官德修养,认为只有具备良好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官员才能胜任政治工作,为人民服务。
第一,官德修养与道德观念密切相关。
古代中国强调“君子之道,浸润于民”,对于官员而言,应当以民为重,以公义为天。
只有遵守道德准则,修身立德,才能履行职责,为社会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官德修养与职业操守密不可分。
作为官员,必须以公正、廉洁的方式行使权力,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同时,还应当始终保持谦逊、守信的态度,注重人民利益,以及维护国家的形象和尊严。
第三,官员的执政能力也是官德修养的重要部分。
官员在行使职务时,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与管理技能,以面对各种复杂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权益。
第四,公正廉洁是官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指标。
官员必须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始终保持公正、公平、公开处理各项事务,有效预防和打击腐败行为,展现官员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操守。
以上几个方面的官德修养,在古代中国和现代也一样重要。
在当代,廉政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官员应当注重道德修养和自身职业操守的培养,以及执政能力的提高。
同时,为了推进社会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关注公正、公平、公开的行政决策,防止腐败、权贵主义等社会问题的发生。
最终达到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古代官德修养对今天领导干部的借鉴和启迪

古代官德修养对今天领导干部的借鉴和启迪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对今天的领导干部仍有借鉴和启迪作用——访中央党校哲学部王杰教授王杰先生是中央党校哲学部的教授,同时也是我们《做人做官研究》编委会和中国做人做官研究网的编委。
4月下旬,他在中央党校分别为省部级和司局级共近200名学员讲授了“中国古代官德修养”。
因他所讲授的内容也属于我们课题研究的范围,所以,记者就此约见王杰教授,就中国古代官德修养问题专门听取了他的高见。
王杰教授指出,“我们中华民族一直都是重视礼义道德的民族,很早就确立了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
”谈到这里,王杰教授数起了指头,“比如儒家所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还有,西汉刘向所说的:道德不厚者,不可使民;东汉张衡所说的: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东汉王符所说的: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唐太宗所说的: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唐张九龄所说的: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孙中山所说的: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这些思想强调的都是修身正己立德的本根作用,也表明,千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就一直流淌着道德良知的血液。
用《大学》、《中庸》的话说就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讲到这儿,王杰教授冲我一笑,说:“由此可知,修身正己立德正是我们中国人做人处事为官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为做官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研究做人做官的现实性和重要性,——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啊!”提到我们的做人做官研究课题和《做人做官》系列丛书,王杰教授特别兴奋,他说:“我敢肯定,这个课题研究会像星星之火一样,早晚都会形成燎原之势的;《做人做官》系列丛书,也会越来越受到领导和读者的喜爱和重视。
中国古代的官德修养

去年下半年,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下发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国公务员将轮训一遍“职业道德”,其中培训内容包括了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
一、古代“官德”的渊源及现实意义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
官德思想在中国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以上溯到尧禹时期。
西周统治者就提出“以德配天”、“明德慎刑”思想,而孔子则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系统的儒家“德治”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极力提倡“为政以德”与“为官以德”的德治学说。
将中国古代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纳入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中来,无疑是期望通过传统“官德”的学习,重振时下滑坡的“官德”。
古代“官德”扎根于历史悠远、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古代有关“官德”修养的思想非常丰富和成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之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中加入古代“官德”修养内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领导干部是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官德”的好坏直接关乎社会民风。
反观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官员违法案件,如“西安宝马彩票案”、云南“躲猫猫”案、洛阳地窖囚禁6女案等,这些违法行径背后透露出的“官德”缺失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二、古代“官德”的内涵及现代启示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重视礼仪道德的民族,很早就确立了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就一直流淌着道德与良知的血液,修身正己立德正是中国人为人处事为官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治国先治吏,治世先治官。
历朝盛世、治世,无不是靠一批批清正廉洁的官员来支持的,唐有狄仁杰以民为忧、体恤百姓,宋有包拯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明有海瑞严于执法、除暴安良;因此古代社会把官员修身立德至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下)(精)

第二讲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下主讲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第二,要慎欲。
人有七情六欲,为官者同样有欲望,但是人不能够把人的唯一追求放在欲望上,人在追求的欲望过程中应该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应不应该追求自己的欲望呢,应不应该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应该,合理的物质利益我们应该去获得,因民所利而利之,鱼和熊掌我都想要,富与贵我都想要,这一点无可厚非,儒家思想也认同这一点。
但是人不能够仅仅的追求物质利益,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要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那么这个适度就是一种中庸的原则。
人不能够纵欲,也就是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人不能够去纵欲。
那么应该怎么办?欲而不贪,见利思意,以意至利,君子爱才,取之有道,这是一种中庸的原则,当然不能够纵欲,也不能够去禁欲,这两者都不应该去提倡。
对物质利益应该有一种恬淡的心情,老子也说或莫大于不知足,就莫大于欲德。
祸患之源,人的祸患之源就在于贪得无厌。
所以如果人太贪婪了,一定会出现问题,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应该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应该恬淡。
第三,要慎微。
就是微小,慎小的意思。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也就是说很多领导干部处问题都是从小节上小事上出的问题,小事觉得无所谓,觉得小事,认为小事不是很重要,但是小事积累多了就成了大问题了。
所以从小事上就应该警慎,把好第一道关,这是我们讲的慎微,也就是慎小。
第四,要慎权。
为官者手中都拥有一定的权力,权力既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那么如何用好手中的权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大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拥有权力的人往往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一个真理。
所以很多官员古今中外都有,手中握一点权力,千里做官只为吃穿,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贪白不贪,这样一种理念一定会毁灭自己。
所以权力这个关要过好不容易,这也是一个双刃剑,权力用好了可以对国家,对民族有好处,但是如果权力用的不好,滥用权力,这样就会对国家,对人民造成灾难,同时也会毁灭自己,所以权力的问题对为官者来说应该是慎之又慎,不要滥用权力,要把权力用在为老百姓服务上去,要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第四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官德教育及其当代启示

官德作 为 内化于 官员 心里 的职业 使命 、 价值 追 求 与德行操 守 , 是通过 持之 以恒 的官德 教育 形成 和 维 持 的。在 德治传统深厚 的古 代 中 国 , 官德 教育 具 有 十分完善 的实施 网络 。 ( 一) 通过学 校 系统地 对 普 天之 下 的读 书人 进
关键词 : 官德 教育 ; 内容体 系; 实施 途径 ; 方 法论启示 ; 经验启示
中图分 类号 : D O 文献标志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4 3 5 5 . 2 0 1 5 . 0 4 . 0 1
特殊职业群体 。所谓官 之大德 , 即为官 者 内化 于 心 的 以实现 国家职能为 取 向的职业 使命 和价 值追 求 。 中国古代 官之大德集 中体 现为 : “ 道高 于君 ” , “ 以道 事君 ” , “ 君有道 ” 则“ 臣事君 以忠 ” 。“ 道” 是 儒家 倡
文章编号 : 1 0 0 8— 4 3 5 5 ( 2 0 1 5 ) 0 4一 O O O 4— 0 7
中国古代 的官德教育及其 当代 启示
黄 清 吉
( 西南政法大 学 政治 与公共管理 学院 , 重庆 4 0 1 1 2 0 )
摘 要 : 德 治是 中国古代 延绵 数千年 的 治 国传 统 , 留下 了十 分丰 富的 官德 教 育 资源。 系统分析 中国古代 官德教育的 内容体 系与 实施 途径 , 把握其 内在机理 , 对新 时期干部 的 官 德教 育具有 十分重要且 必要的启示。
本、 儒家 学说为教义 的官 德 教育基 本 理路 。为 官者
中国古代官德建设及其现代借鉴

中国古代官德建设及其现代借鉴作者:岑大利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2年第12期◎文/岑大利中国历代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把官德建设当作治理国家的重要途径,认为“官为国与民之枢纽”。
国家依靠官员进行管理,民众则通过官员解决矛盾和问题。
官员若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民生就会得到改善,社会就会安定和谐,国家就会繁荣强大。
官员若贪污受贿、专横残暴,百姓就要遭殃,社会就要动乱,政权就要败亡。
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将治官置于头等重要的位置,想方设法地提高官员的道德水准和行政才能,以保证他们正确地行使执掌的权力。
在这方面,古人留下了丰富的官德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古代官德的教育机制我国传统的德治思想是希望通过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
孔子说:“为政以德。
”是讲统治者如能以德治国,国家就得到了治理。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历代统治者们不遗余力地开展官德教育,并且建立相应的教育机制保障官德的实行。
(一)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古代的官德教育并不是从官员入仕才开始的,早在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时候就已经在进行。
隋朝建立科举制度以后,为了适应科举考试,学校教育逐渐向其靠拢,直至合流,达到完全一致。
由此,学校成为朝廷官员的培养基地,读书、及第、做官成为读书人的理想和追求。
在科举制产生之前,学校主要进行儒家传统教育,强调道德与学问并重,修身与治世并重,把人伦道德看作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设立学校的目的是达成“仁”与“礼”的结合,“明人伦也”,即明白做人的基本伦理。
这一学说深刻影响后世。
科举制出现之后,教育的目的又注入了新内容:让士子努力获取功名。
相传宋真宗赵恒所写《劝学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鼓励读书做官形成社会风气。
一些文学作品和启蒙读物也用功名利禄引诱儿童发奋读书。
《神通诗》提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成为科举时代的主导思想。
既然科举取士选拔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才,历代统治者理当十分重视科举考试的内容,并据此引领读书人学习的方向。
中国古代官德建设及其当代启示

关键 词 :官员培养 官员选拔 ;官员管理;官德建设;制度 作者 简介 :蔡彩虹,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邮政编码 51 0050) 中图分 类号 :B82-05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72-6359(201 8)02-01 07-04
中 国文 化 是 世 界 上 少 有 的 几 千 年 来 没 有 断 层 过 的 文 化 ,即 使 历 经 朝 代 变 更 或者 经 受 外 族 列 强 入 侵 都 不 曾使 其 断 裂 。中 国 优 秀 的 传统 官 德 思 想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虽然古代没有 一 本 书分 门 别类地 书 写官德 建设 ,但 是有 关于 官德 建设 的思 想却 散落 在一 些思 想家 的语 录和 著作 中 。 张 之洞 在 ((劝学 篇 .守 约 第八 》 中提 到 : “盖官 为 国与民之枢纽 ,官不治则国民交受其害。”u憎 员 在 君 民之 间起 着 上 传 下 达 的 桥 梁 和 枢 纽 作 用 和 国 家 治 理 关 键 在 官 员管 理 的 意 识 得 到 普 遍 认 可 。那 些 传 统 的 文 化 或 以 风 俗 或 以 制 度 的 形 式 烙 印在 中 国人 的 思 维 和 行 为 中 ,影 响 着 中 国社 会 的 发 展 。 古 代 的 官 德 建 设 贯 穿 于 官 员培 养 、 官 员选 拔 、 官 员管 理 中 ,研 究 三 者 能 让 我 们 打 开 探 究 古 代 官德 建 设 的 一 扇 窗 ,对 于 当代 官德 建 设 具 有 重 大 的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下)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
1
、服务人民是公务员的立身之本。
(2.5分)
得分:0.0
A
正确B错
正确答案:B
2、《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规定,全体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都要接受培训,包括工勤人员。
(2.5分) 得分:0.0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3、干部考核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突出对德的要求。
(2.5分) 得分:2.5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4、“十二五”时期,将全体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轮训一遍,培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
(2.5分) 得分:2.5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案:B
5、“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
”是朱元璋的德才观。
(2.5分) 得分:2.5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6、官德的好坏可以决定整个社会的大方向。
(2.5分) 得分:0.0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7、反腐工作已从末端反腐走向源头治贪。
(2.5分) 得分:0.0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8、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智慧,重视为官者的道德修养是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
(2.5分) 得分:2.5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9、“授有德者则国安”语出《管子》。
(2.5分) 得分:2.5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10、恪尽职守是公务员的天职。
(2.5分) 得分:0.0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
第2部分:单选题
(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
1、()赴京临行时,作《饯别诗四首》和前来饯行的苏州人民告别。
(2.5分) 得分:0.0
A
张伯行
B
白居易
C
况钟
D 柳宗元
正确答案:C
2、毛泽东曾说,治国就是治吏。
(),国之四维。
思维不张,国之不国。
(2.5分) 得分:2.5 A
礼义廉耻
B
忠孝仁爱
C
信义和平
D
礼智信廉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正确答案:A
3、“大臣不廉,无以率下,则小臣必污。
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坏。
”出自()。
(2.5分) 得分:0.0
A
《贞观政要》
B
《康熙政要》
C
《仪礼·乡饮酒里》
D《御制人臣儆心录
正确案
4、对干部德的考核,必要时可进行()考核。
(2.5分)得分0
A
综合考核
B
走访考核
C
领导直接评价
D 专项考核
正确答案:D
5、“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出自()。
(2.5分) 得分:0.0
A
《论语》
B
《大学》
C
《中庸》
D 《诗经》
正确答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案:C
6、“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
”语出()。
(2.5分) 得分:0.0 A
南宋文天祥
B
明朝李汰
C
唐代房玄龄
D唐代张九
正确案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语出()。
(2.5分)得分0
A
朱
B
孔
C
孟子
D 庄子
正确答案:B
8、下列选项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2.5分) 得分:2.5
A
陆九渊:不自欺
B
陆九渊:处世当无愧于心
C
曾子:吾日三省自身
D 康熙:暗室不欺
正确答案:B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9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要求重点加强()的教育培训。
(2.5分) 得分:0.0
A
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
B
基层一线公务员
C
窗口部门公务员
D国家机关公务
正确答案:A
10、《训俭示康》的作者是()。
(2.5分)得分0
A
司马
B
老
C
荀子
D 司马光
正确答案:D
第3部分:多选题
(共10题,共50.0分; 默认单题0.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上三个贪腐亡国的案例是()。
(5.0分) 得分:5.0
A
伯嚭受贿亡吴
B
郭开受贿亡赵
C
后胜受贿亡齐
D 郭开受贿亡吴
正确答案:ABC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2
、对干部德的考核,要体现国家公职人员职业特点和所肩负的责任,坚持()要求,加强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考核。
(5.0分)
得分:0.0
A
公正性
B
政治性
C
先进性
D 示范性
正确答案:BCD
3、下列选项中,()是老子经典名言。
(5.0分)得分0
A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B
政者,正也
C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D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正确答案:AD
4、下列选项中,作者与名言对应正确的有()。
(5.0分) 得分:0.0
A
东汉王符: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
B
唐太宗: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
C
唐张九龄: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D 清代郑板桥: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正确答案:ABC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5
、改进和完善干部德的考核方法,把考核干部在()表现作为考核干部德的主要途径。
(5.0分) 得
分:0.0
A
严格要求配偶和子女
B
关键时刻的表现
C
遵守社会公德
D 重要事件中的表现
正确答案:BD
6、下列选项中,体现“德比才更重要”的说法有()。
(5.0分)得分0
A
德者,才之帅者
B
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C
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
D 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正确答案:ACD
7、考核干部的道德品行,主要考核干部的()。
(5.0分) 得分:0.0
A
社会公德
B
职业道德
C
个人品德
D 家庭美德
正确答案:ABCD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8
、君子三戒,是指()。
(5.0分) 得分:0.0 A
戒色
B
戒斗
C
戒毒
D戒
正确答案:ABD
“慎小”的有()。
(5.0分) 得分:
A
“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
B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正确答案:ABC
、
10、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有()。
(5.0分) 得分: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