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T 356-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HJT353--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HJ/T353-2007)1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中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安装技术要求,监测站房建设的技术要求,仪器设备的调试和试运行技术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安装于水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温度计、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数据采集传输仪的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试运行和监测站房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HBC 6-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HJ/T 15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HJ/T 70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HJ/T 96-2003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3-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91-2005 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HJ/T 21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JB/T 9248 电磁流量计ZBY 120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作条件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Cr )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HJT353--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HJT353--2007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中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安装技术要求,以及监测站房建设的技术要求和仪器设备的调试、试运行技术要求。
此标准适用于安装于水污染源的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TOC水质自动分析仪、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温度计、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数据采集传输仪的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试运行和监测站房的建设。
本标准引用了多个规范性文件,如GB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术语和定义中,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仪器,包括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TOC水质自动分析仪、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由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站房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组成,而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则是其中的一种。
该设备用于测量明渠出流及不充满管道的各类污水流量。
它采用超声波发射波和反射波的时间差测量标准化计量堰(槽)内的水位,并通过变送器用ISO流量标准计算法换算成流量。
电磁流量计是一种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制成的测量导电液体体积流量的仪表。
水质自动采样器是一种污水取样装置,具有智能控制器、采样泵、采样瓶和分样转臂,可以设定程序按照时间、流量或外部触发命令采集单独或混合样品。
数据采集传输仪是一种工控机、嵌入式计算机、嵌入式可编程自动控制器(PAC)或可编程控制器等,用于采集各种类型监控仪器仪表的数据,并完成数据存储及与上位机数据通讯传输功能。
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指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在校验期间的总运行时间(h)与发生故障次数(次)的比值,单位为h/次。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HJT353--200758600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HJ/T353-2007)1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中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安装技术要求,监测站房建设的技术要求,仪器设备的调试和试运行技术要求。
1。
2本标准适用于安装于水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温度计、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数据采集传输仪的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试运行和监测站房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HBC 6—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HJ/T 15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HJ/T 70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HJ/T 96—2003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3-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91-2005 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HJ/T 21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JB/T 9248 电磁流量计ZBY 120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作条件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Cr )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
HJT 356-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排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磷(TP)、pH 值、温度和流量等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数据有效性判别方法和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
1.2 本标准适用于水污染源排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磷(TP)、pH 值、温度和流量等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判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920 水质 pH 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 7479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 7481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 11893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13195 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HBC 6-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HJ/T 70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HJ/T 96-2003 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3-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91-2005 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HJ/T 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数据有效性指从在线监测系统中所获得的数据经审核符合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在质量上能与标准方法可比。
3.2自动分析仪指化学需氧量(CODCr)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等自动分析仪器。
4 数据质量要求4.1 与标准方法可比除流量外,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1 次自动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比对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详解

C d in1 CiQi in1 Qi
Ci——第 i 个有效监测数据,mg/L;
Qi——Ci对应时段的累积流量,m3。
9
四、有效均值的计算
有效月均值
➢ 有效月均值是对应于以每月为一个监测周期内获得的某个污染物(CODCr、NH3-N、TP
、 TN)的所有有效日均值的算术平均值,参与统计的有效日均值数量应不少于当月应获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 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一
适用范围
目录
二 有效数据定义及判别流程
三 数据有效性判别指标及方法
四
有效均值的计算
五
无效数据的处理
六
案例
1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获取的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 总磷(TP)、 总氮(TN)、pH 值、温度和流量等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判别流程、 数据有效性判 别指标、数据有效性判别 方法、有效均值的计算以及无效数据的处理。
3
二、有效数据定义及判别流程
数据有效性判别流程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别指标及方法
数据有效性判别指标--实际水样比对试验误差 CODCr、NH3-N、TP、TN 水质自动分析仪
➢ 对每个站点安装的 CODCr、TOC、NH3-N、TP、TN 水质自动分析仪进行自动监测方法 与表1中规 定的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比对试验,两者测量结果组成一个测定数据对,至少获得3个测定 数据对。比对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实际水样比对 试验结果应满足 HJ 355-2019 表1的要求。按照下列公式(1)、(2)分别计算实际水样比对 试验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12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规范-国家

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验收技术规范
(HJ/T 354-2007)
内容
1. 适用范围 2.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验收
验收条件 监测站房的验收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的验收 联网验收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验收方 法和验收技术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已安装于水污染源的CODCr在线 自动监测仪、TOC水质自动分析仪、UV吸收水 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 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超声 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水质自动采 样器、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的验收监测。
监测仪,试运行期间应完成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与CODCr转换系数的校准。 数据采集传输仪已经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正确连接, 并开始向上位机发送数据。
编制CODCr、TOC、UV吸收、pH、氨氮和总磷水质自 动分析仪等仪器的零点漂移、量程漂移和重复性的测试 报告;CODCr转换系数的校准报告。
其它各项性能指标应满足 HJ/T 191要求。
仪器设备主要技术指标——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
CODCr值 CODCr<30 mg/L 30 mg/L≤CODCr<60 mg/L 60 mg/L≤CODCr<100 mg/L CODCr≥100 mg/L
相对误差 ±10% ±30% ±20% ±15%
2.测量范围: 0~100℃,精度0.1℃。
3.安装方式: 插入式。
仪器设备主要技术指标——流量计
一般采用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或管 道式电磁流量计。使用其他测量方式的流 量计,其各项性能指标应满足本标准的相 关要求。
仪器设备主要技术指标——流量计
新版HJT356-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pdf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排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磷(TP)、pH 值、温度和流量等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数据有效性判别方法和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
1.2 本标准适用于水污染源排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磷(TP)、pH 值、温度和流量等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判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920 水质pH 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 7479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 7481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 11893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13195 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HBC 6-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HJ/T 70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HJ/T 96-2003 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3-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91-2005 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HJ/T 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数据有效性指从在线监测系统中所获得的数据经审核符合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在质量上能与标准方法可比。
3.2自动分析仪指化学需氧量(CODCr )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 )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等自动分析仪器。
4 数据质量要求4.1 与标准方法可比除流量外,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 1 次自动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比对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在线监测系统是否合格如何判定?请看环境部回复

在线监测系统是否合格如何判定?请看环境部回复关于在线比对中质控样考核结果是否合格如何判定的回复
来信:
《HJ/T 354-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中“5.1.2.2质控样考核”,其中“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大于标准值的±10%”应如何理解,例如购买的有证质控样品浓度为(0.400±0.02)mg/L,在线设备监测浓度为0.371mg/L,数据是否合格,具体如何计算,谢谢,有些在线运维厂家告知他们直接用在线的监测数值与标准值的±10%比较,也就是说0.371mg/L在(0.36~0.44)mg/L范围内,表示合格,但未找到明文规定,那标准中说的“质控样的相对误差”有何意义,而且个人理解相对误差是个百分数,标准值的±10%是一个准确的数值范围,这个是否可以进行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排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磷(TP)、pH 值、温度和流量等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数据有效性判别方法和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
1.2 本标准适用于水污染源排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磷(TP)、pH 值、温度和流量等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判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920 水质 pH 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 7479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 7481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 11893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13195 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HBC 6-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HJ/T 70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HJ/T 96-2003 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1-200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3-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191-2005 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HJ/T 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数据有效性指从在线监测系统中所获得的数据经审核符合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在质量上能与标准方法可比。
3.2自动分析仪指化学需氧量(CODCr )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 )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等自动分析仪器。
4 数据质量要求4.1 与标准方法可比除流量外,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1 次自动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比对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4.1.1 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以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GB 11914 进行现场CODCr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比对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
比对试验总数应不少于3 对,其中2 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 )应满足HJ/T 355-2007 表1 规定的要求。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 )公式如下:%100B B -X nn n ⨯=A 式中 A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Xn —第n 次测量值;Bn —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测定值;n —比对次数。
4.1.2 总有机碳(TOC )水质自动分析仪若将 TOC 水质自动分析仪的监测值转换为CODCr 时,用CODCr 的实验室标准方法GB 11914 进行实际水样比对试验。
对于排放高氯废水(氯离子浓度在1000~20000mg/L )的水污染源,实验室化学需氧量分析方法采用HJ/T 70。
比对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
比对试验总数应不少于3 对,其中2 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 )应满足HJ/T XX-200X 表1 规定的要求。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 )公式如下:%100B B -X nn n ⨯=A 式中 A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Xn —第n 次测量值;Bn —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测定值;n —比对次数。
4.1.3 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若将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监测值转换为CODCr 时,用CODCr 的实验室标准方法GB 11914 进行实际水样比对试验。
对于排放高氯废水(氯离子浓度在1000~20000mg/L )的水污染源,实验室化学需氧量分析方法采用HJ/T 70。
比对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
比对试验总数应不少于3 对,其中2 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 )应满足HJ/T 355-2007 表1 规定的要求。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 )公式如下:%100B B -X nn n ⨯=A 式中 A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Xn —第n 次测量值;Bn —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测定值;n —比对次数。
4.1.4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分别以氨氮水质自动分析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 GB 7479 或GB 7481 进行实际水样比对试验,比对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
比对试验总数应不少于3 对,其中2 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 )应满足HJ/T 355-2007 表1 规定的要求。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 )公式如下:%100B B -X nn n ⨯=A 式中 A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Xn —第n 次测量值;Bn —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测定值;n —比对次数。
4.1.5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以总磷水质自动分析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 GB 11893 进行实际水样比对试验,比对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
比对试验总数应不少于3 对,其中2 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 )应满足HJ/T XX-200X 表1 规定的要求。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 )公式如下:%100B B -X nn n ⨯=A 式中 A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Xn —第n 次测量值;Bn —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测定值;n —比对次数。
4.1.6 pH 水质自动分析仪pH 水质自动分析方法与标准方法GB 6920 分别测定实际水样的pH 值,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绝对误差控制在±0.5pH 值。
4.1.7 温度进行现场水温比对试验,以在线监测方法与标准方法GB 13195 分别测定温度,变化幅度控制在±0.5℃。
4.2 质控样试验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1 次质控样试验,采用国家认可的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试验,一种为接近实际废水浓度的质控样品,另一种为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的质控样品,每种样品至少测定2 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大于标准值的±10%。
5 校验5.1 日常校验每月除进行4.1、4.2规定的实际水样比对试验和质控样试验外, 每季还应进行现场校验,现场校验可采用自动校准或手工校准。
现场校验内容还包括重复性试验、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试验。
5.1.1 pH 值水质自动分析仪校验方法详见HJ/T 96-2003 第8 章。
5.1.2 化学需氧量(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校验方法详见HBC 6-2001。
5.1.3 总有机碳(TOC )水质自动分析仪校验方法详见HJ/T 104-2003 第9 章。
5.1.4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校验方法详见HJ/T 101-2003 第8 章。
5.1.5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校验方法详见HJ/T 103-2003 第8 章。
5.1.6 紫外(UV )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校验方法详见HJ/T 191-2005 第7 章。
5.1.7 当仪器发生严重故障,经维修后在正常使用和运行之前亦应对仪器进行一次校验。
5.1.8 校验的结果应满足HJ/T 355-2007 表1 技术要求。
5.1.9 在测试期间保持设备相对稳定,作好测试记录和调整、校验、维护记录。
5.1.10 此处未提及的校验内容,参照相关仪器说明书要求执行。
5.2 重复性试验除流量外,运行维护人员每季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1 次重复性检查,结果应满足本标准要求。
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和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的光度法6次量程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控制在±10%。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和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的电极法6 次量程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控制在±5%。
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6 次量程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控制在±4%。
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测定pH =4.00、pH=6.86 和 pH=9.86 标准液6次,仪器所示的pH 值变化幅度控制在±0.1pH 值以内。
6 数据有效性6.1 未通过数据有效性审核的自动监测数据无效,不得作为总量核定、环境管理和监督执法的依据。
6.2 当流量为零时,所得的监测值为无效数据,应予以剔除。
6.3 监测值为负值无任何物理意义,可视为无效数据,予以剔除。
6.4 在自动监测仪校零、校标和质控样试验期间的数据作无效数据处理,不参加统计,但对该时段数据作标记,作为监测仪器检查和校准的依据予以保留。
6.5 自动分析仪、数据采集传输仪及上位机接收到的数据误差大于1%时,上位机接收到的数据为无效数据。
6.6 监测值如出现急剧升高、急剧下降或连续不变时,该数据进行统计时不能随意剔除,需要通过现场检查、质控等手段来识别,再做处理。
6.7 具备自动校准功能的自动监测仪在校零和校标期间,发现仪器零点飘移或量程飘移超出规定范围,应从上次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合格到本次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不合格期间的监测数据作为无效数据处理,按本标准7 缺失数据处理。
6.8 从上次比对试验或校验合格到此次比对试验或校验不合格期间的在线监测数据作为无效数据,按本标准7 缺失数据处理。
6.9 有效日均值有效日均值是对应于以每日为一个监测周期内获得的某个污染物(CODCr、NH3-N、TP)的多个有效监测数据的平均值。
在同时监测污水排放流量的情况下,有效日均值是以流量为权的某个污染物的有效监测数据的加权平均值;在未监测污水排放流量的情况下,有效日均值是某个污染物的有效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有效日均值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n 1i i n 1i i i i Q 日均值QC式中 Ci —某污染物的有效监测数据(mg/L );Qi —Ci 和C i+1 2次有效监测数据中间时段的累积流量(m 3)。
7 缺失数据的处理7.1 缺失水质自动分析仪监测值缺失 CODCr 、NH3-N 、TP 监测值以缺失时间段上推至与缺失时间段相同长度的前一时间段监测值的算术均值替代,缺失pH 值以缺失时间段上推至与缺失时间段相同长度的前一时间段pH 值中位值替代。
如前一时间段有数据缺失,再依次往前类推。
7.2 缺失流量值缺失瞬时流量值以缺失时间段上推至与缺失时间段相同长度的前一时间段瞬时流量值算术均值替代,累计流量值以推算出的算术均值乘以缺失时间段内的排水时间获得。
如前一时间段有数据缺失,再依次往前类推。
缺失时间段的排水量也可通过企业在缺失时间段的用水量乘以排水系数计算获得。
7.3 缺失自动分析仪监测值和流量值同时缺失水质自动分析仪监测值和流量值时,分别以上述二种方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