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2(精选)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第一关:学生阅读书本冯某养狗的案例提问:
(1)在都市生活的冯某由养狗的权利吗?(有)
(2)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
(3)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
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
得出结论: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
﹡参加选举,体现她享有()权。
复习回顾
回答问题
阅读书本P8关于田甜的材料
学生小组讨论后填写:
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树立公民意识,认识到自己做为一名公民,享有广泛的法定权利。,为课堂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做铺垫
1、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更多的求生知识。
2、落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人人参与教学。”的目标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复习小测
导入新课
合作探讨
(一)
1、判断公民属性的依据是什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人是什
3、公民与人民的关系?
4、我国公民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我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并予以保障的公民权利。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究竟享有哪些权利?应该怎样行使这些权利呢?
3、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合法、有效地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
重
点
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难
点
如何正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使公民权利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导学案

小组讨论
通过交流
合作完成
探究内容
二、展示环节
各个学习小组展示自主学习的答案,并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完成合作探究的内容,得出结论。
相信自己
展示风采
三、评价环节
对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教师点评。
四、检测环节
1、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只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权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2、()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A法律B党中央C国务院D宪法
3、某农民工为要回被拖欠的工资,爬上楼顶以死威胁老板,引起众人围观,后被公安民警解救下来。在有关部门的干预下,他要回了自己的工资,却因扰乱公共秩序被拘留了5天。这一案例说明()
A农民工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B农民工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
3)游行方式是否合法?以怎样的程序和步骤来组织游行才是合法的?
4)得出结论
5、合法行使权利
案例一:1)贴大字报的方式是否合理?
2)老吴应以何种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案例二:1)小辛的父母是否有经营权?
2)获得蔬菜水果的经营权需经过哪些审批程序。
总结两个案例,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法指导:
阅读教材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并在书上作标注
重难点
公行使权利的要求
学
习
活
动
安
排
学
习
活
动
安
排
一、自学环节
(一)自主学习、牢固基础
1、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等各个领域,这些权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2、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有()和()
3、在我国,不仅公民享受权利()极其广泛,而且享受权利的()也极为广泛,公民权利的广泛性是()的重要体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辨析题

八年级下册政治辨析题一、我享有广泛的权利,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行使权利有规则,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2、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在我国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不能超越法律范围,否则就会侵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自己所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
3、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要维护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否则,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4、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并不能所心所欲,必须采取合法的方法,依据法律所规定的程序进行,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5、“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行为,往往损害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在生活中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正确行使权利和自由。
二、公民的法定义务必须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可以不履行。
1、在我国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2、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既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3、生活中,不过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定义务,作为公民都应积极履行,否则就要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三、偷人东西,小偷该打;尊重人权,打人违法。
1、小偷偷东西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属于违法行为,清洁严重的属于犯罪,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的总称,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权利。
在我国,每个公民都享有生命健康权,小偷也不例外。
初中政治(初二下)德育教育校本教材

初中思品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整体框架结构
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中,与别人打交道,不仅要学会交往、掌握交往的品德和艺术,而且必须正确处理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应该承担的义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学习交往的继续,是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平的需要,更是增强法律意识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一定分量。
”因此,我们按照课程标准“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的基本理念,以及“权利义务”等内容标准,围绕权利义务这一大的教育主题,综合构建本册的结构。
八年级(下册)教材的具体结构分为四个单元,围绕正确对待权利义务、维护人身权利、维护文化经济权利、崇尚公平正义四个综合主题展开,设置了十课教学内容:“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我们应尽的义务”“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隐私受保护”“终身受益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消费者的权益”“我们崇尚公平”“我们维护正义”。
二、教材主要内容介绍和分析
本册教材由“权利义务伴我行”“我们的人身权利”“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四个单元组成。
下面对每个单元的内容做具体介绍和分析。
11。
政治思想品德提纲(八下)人教版

政治思想品德提纲八下一、▲独立知识点:1.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的保证书。
(P9)关键词:公民基本权利2.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P15)关键词:法定义务3.广义的义务,既包括法定义务,又包括道德等义务。
(P17)关键词:义务4.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P41)关键词:肖像权5.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P43)关键词:姓名权6.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P61)关键词:义务教育7.①占有权,指的是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②使用权,指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
③收益权,指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④处分全,指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即财产所有人决定其财产命运的权利。
(P70)关键词:财产所有权8.我国的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
(P72)关键词:财产所有权9.我国的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
(P73)关键词:财产所有权10.继承权的获得途径: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的上述范围,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抚养关系确立的。
(P77)关键词:财产继承权11.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P78)关键词:遗嘱继承12.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P79)关键词:遗嘱继承、法定继承13.消费者权利中侵权行为的判断(只供选择题使用)①安全权: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接受的服务不能危害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②知情权:有权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
③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④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我们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课件(8年级思品下第一课第二框)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亲给她起名叫田甜。小田甜 在父母的呵护、抚育下,在空气清新、水清草绿的环境 中健康成长。3岁进幼儿园,6岁开始上小学,12岁步入 中学的校园。 田甜喜欢绘画,勤奋学画,升入中学后她的两幅获 奖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选入《少年儿童美术作品集锦》出 版。田甜品学兼优,经常受到老师、同学的夸奖和学校 的表扬,并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上高中后,她看 到有些工商管理人员在维持秩序时态度粗暴,于是写信 给工商局,建议工作人员文明执法。高中二年级寒假期 间,田甜参加了勤工俭学活动,获得320元收入。2003年 12月,适逢县级人代会换届选举,刚满18岁的田甜对自 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结论一: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 要尊重他人权利。
情境材料二:汽车在继续行驶,张亮四 人仍在谈笑,兴致勃勃的张亮边喝着啤 酒,边拿出记号笔把刚编的打油诗写在 车座背上和车厢上。随行的导游小姐看 见了走过来阻止,张亮蛮横地说:“今 天怎么都和我过不去,我是掏了钱给旅 游公司的,我爱怎么着就怎么着,汽车 又不是你的,你管得着吗? 设问:你认为张亮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五)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 取赔偿权。
(六)社会经济权利——公民在经济生活中 依法享有合法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消 费者的合法权益受保护等权利。
(七)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八)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老 人受国家保护。
(九)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 律保护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 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
(1)法律不允许。 (2)他应该采用合法方式维护自己 的权益,比如可以向有关部门或媒体 反映情况,或到法院起诉,依法解决 问题。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学段义务教育初中年级八年级学科思想品德单元第一单元课题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课型新授课主备学校主备人初审人终审人合作团队八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总时数第2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到我国公民享有权利的广泛性,培养国家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权利观念,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做合格公民。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划清是非界限的能力,分清什么是正确行使权利,什么是非法越权;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指导行为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公民享有广泛而平等的权利,明确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力。
教学重点公民应该正确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1.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2.公民应正确行使权力权利。
导学环节课堂流程时间控制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学法指导当堂反思聚焦时政播报新闻1′聚焦时政,关注时事,特别是与学生自身利益攸关的大事。
新闻播报方式:“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时间)好,下面我为大家播报新闻……”熟练记忆“一个表现”和“一个如何做”:代表安排简明扼要方式得当学习目标展示目标1′1.我国公民权利广泛性的表现(涉及领域、涵盖生活方面、具体概括为“九大权利”);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2.明确认知和掌握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总原则和三个具体原则。
3.比较理解依法行使和非法越权的区别。
整体认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导读发现8′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___书和______书。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_____________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_的利益;要在_______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_____方式行使权利。
3.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
具体说来,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两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_______、______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_______、_______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八年级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精选

八年级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精选八年级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一)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问:我国的国家性质:答: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问: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答: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观:(1)与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进行斗争,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被动摇,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利。
作为国家的公民(被),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利益)。
4.问: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答: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问: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答:人民: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宪法: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关系: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公民=人民被剥削政治权利的人敌对分子]相关链接:国籍指的是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公民资格。
公民的国际一般由一国的国籍法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是确认中国公民资格的法律依据。
6.问:我国法律是如何保障国民权利的?答: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维权的利剑。
问:我国权利保障体制:答: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