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1.2《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课件

(一)平等权——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地 位平等的权利.这是人权一项基本权利.
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 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 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公民依法行使批评、建议 权,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 示威等政治自由权利。
一、公民权 利的广泛性
1、我国公民享有的 权利十分广泛
2、公民基本权利 (宪法规定的) 1、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二、正确 行使权利 (怎样做)
2、不得损害国家的、 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 内行使权利
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错误。公民行使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才能 1、过生日总要请同学庆祝一番,怎么闹都无所 满足自己的权利。 谓,邻居有意见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三)宗教信仰自由——指公民有信仰宗教的 自由,也享有不信宗教的自由;享有信仰此种 宗教的自由,也享有信仰其它宗教的自由;享 有以前不信宗教,现在信仰宗教的自由;也享 有原来信仰宗教,而现在不信仰的自由等。
(四)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 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 非经法定程序的特定国家机关执行,公民不受 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 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 什么法来规定的?
宪法是公民基本 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 书。我国的普通法律 则依据宪法进一步规 定公民的具体权利。
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就可 以随意的行使权利吗?
2、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大 家 来 闯 关
阅读教材12页老吴和小辛父母 的案例,请你充当案例中当事人 的法律顾问。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第一关:学生阅读书本冯某养狗的案例提问:
(1)在都市生活的冯某由养狗的权利吗?(有)
(2)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
(3)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
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
得出结论: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
﹡参加选举,体现她享有()权。
复习回顾
回答问题
阅读书本P8关于田甜的材料
学生小组讨论后填写:
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树立公民意识,认识到自己做为一名公民,享有广泛的法定权利。,为课堂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做铺垫
1、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更多的求生知识。
2、落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人人参与教学。”的目标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复习小测
导入新课
合作探讨
(一)
1、判断公民属性的依据是什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人是什
3、公民与人民的关系?
4、我国公民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我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并予以保障的公民权利。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究竟享有哪些权利?应该怎样行使这些权利呢?
3、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合法、有效地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
重
点
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难
点
如何正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使公民权利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点拨疑难 合作升华
7分
1.(1)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2)诬陷 别人,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从中能得出 什么结论?(3)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P11 2.我国公民可以随意行使游行示威权利吗?P11
课堂作业 强化训练
10分
பைடு நூலகம்
巩固训练 单项选择(每题20分,共100分) 1.某校的午休铃声响过后,八年级(1)班宿舍的其他同学都上床休息 了。小亮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提醒他,他确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 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小亮的言行主要错在 A.没有和同学搞好关系 B.不知道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权利 C.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损害了他人的自由和权利 D.不知道未成年人不能享有一切自由和权利 2.李某将自己的汽车借给孙某,孙某未按时归还。有一天李某看到自己 的汽车停在停车场,就拿自己的车钥匙将车开回家,结果李某因此进了 班房。此事说明了 A.将自己的车开回家是错误的B.李某超越连自己的合法权利的范围 C.李某应该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 D.李某应该把车还给孙某 3.公民不得滥用权利和自由,而应 A.依照个人意愿行使权利 B.依照单位领导的意愿行使权利 C.依照政府官员的指示行使权利 D.依照法律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各项自由
课堂作业 强化训练
10分
4.某校八年级6名女生,为参加校文艺汇演而到一家商场选购化妆品。柜 台负责人傅某怀疑她们偷了一盒化妆品,就强行将6名女生带到治安室 逐个搜身。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搜查、威吓,一无所获后,连一句道歉 的话都没有说就将6名女生赶走了。这6名女生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可以 ①到人民法院起诉这家商场 ②找人把傅某痛打一顿 ③晚上砸商场的玻 璃 ④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商场道歉、赔偿 ⑤通过消费者协 会要求商场道歉、赔偿 ①③ B.②③ C. ①④⑤ D.②④⑤ 5.《物权法(草案)》第八十六条写道:“业主会议和业主委员会,对 任意弃置垃圾、侵占通道、排放大气污染物、施放噪声、违反规定饲养 动物、违章搭建、拒付物业费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按照法 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排除妨害、 赔偿损失。”这样起草的目的是,要求公民行使权利时①必须尊重他人 的权利 ②要承担自己对他人应负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③不得损害他 人的合法权利 ④为了他人的利益放弃自己的合法权利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导学案

小组讨论
通过交流
合作完成
探究内容
二、展示环节
各个学习小组展示自主学习的答案,并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完成合作探究的内容,得出结论。
相信自己
展示风采
三、评价环节
对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教师点评。
四、检测环节
1、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只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权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2、()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A法律B党中央C国务院D宪法
3、某农民工为要回被拖欠的工资,爬上楼顶以死威胁老板,引起众人围观,后被公安民警解救下来。在有关部门的干预下,他要回了自己的工资,却因扰乱公共秩序被拘留了5天。这一案例说明()
A农民工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B农民工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
3)游行方式是否合法?以怎样的程序和步骤来组织游行才是合法的?
4)得出结论
5、合法行使权利
案例一:1)贴大字报的方式是否合理?
2)老吴应以何种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案例二:1)小辛的父母是否有经营权?
2)获得蔬菜水果的经营权需经过哪些审批程序。
总结两个案例,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法指导:
阅读教材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并在书上作标注
重难点
公行使权利的要求
学
习
活
动
安
排
学
习
活
动
安
排
一、自学环节
(一)自主学习、牢固基础
1、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等各个领域,这些权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2、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有()和()
3、在我国,不仅公民享受权利()极其广泛,而且享受权利的()也极为广泛,公民权利的广泛性是()的重要体现。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教学反思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教学反思
初中学生对自己作为一个公民享有的权利往往只是略知一二,虽然也在行使和享有权利,但权利意识较模糊,特别是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知之甚少,不懂得珍惜自己的权利,也不懂得尊重他人权利,法制观念较淡漠,这也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一个内在因素。
另外,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依法维权的意识也较薄弱。
中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了解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并且做到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社会上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作为弱势群体的初中生,学习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树立权利意识,学会正确用权、维权十分重要和必要。
在讲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的教学中,结合文强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中认识到要正确行使权利。
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是教学重点,我通过设计一个故事式的案例情景,一例贯穿始终,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一步步地随着案例情景的发展进行积极的思考,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为学生搭建一个发表观点明辨是非的舞台,在这一动态的过程中学生对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要求也逐步了然于心了。
八年级思品下册辨析

八年级下册辨析题(基础训练辨析题汇总) 一、甲:我享有广泛的权利,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P5乙:行使权利有要求,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2)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力,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公民要以合法的方法行使权力,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4);‘‘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行为’’往往损害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二、甲:公民的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P10乙:公民的道德义务,可以不履行。
(1)在我国,法定义务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公民必须履行。
(2)道德义务是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的承担的道德责任。
生活中,履行道德义务,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3)生活中,不管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定义务,作为公民,都应积极履行。
否则,会受到道德谴责、法律制裁。
三、甲:谁的生命谁做主,不需我辈来相助。
P20乙:危难时刻见真情,巧搭锁链显智慧。
(1)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能轻言放弃。
公民有生命健康权,人的生命具有社会性,不仅仅属于个人,我们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2)救助他人、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当别人遭遇困难或者险境时,尽自己所能深处援助之时积极救援,是珍爱他人生命、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积极进行援助。
(3)当他人处于危难时积极救援,是珍爱他人生命、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是道德品质高的表现。
(4)对身处险境的人实施救援,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面对险情不可鲁莽行事,要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再救别人。
四、甲:人人享有名誉权,辱骂他人不可取。
P26乙:辱骂他人受惩罚,维护名誉我有责。
(1)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名誉权不受侵犯。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说课稿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说课稿各位评委、同行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下面,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1 单元第一课第二个框题。
八年级下册教材以帮助学生能够主动维护权益,自觉履行义务为教育主题。
本单元本框题主要包括两个知识点——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和正确行使权利,它从宏观上介绍了有关权利的基本知识。
后几个单元教材分别介绍了人身、文化和经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崇尚公平和正义等内容,而维护公平和正义离不开正确的权利观,因此,后几个单元都是以本框题阐述的基本观点为指导的,在八下全册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
”的要求及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框的教学目标为(多媒体显示):(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合法、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学会寻求法律的保护。
(3)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公民享有广泛而平等的权利,明确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
3、说教学重难点从学情上看,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学生两极分化较大,男生较多,他们面对的大部分人法律意识不强,经常能看到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发生,因此,有的学生在享有哪些权利的问题上,总认为中学生除了学习以外,没有多少权利;在如何行使权利问题上,有的学生对来之不易的权利不够珍惜。
也有的学生认为权利是属于我的,因而,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管不着,由此导致侵权事件不断发生;在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利问题上,由于八年级学生是弱势群体,又缺乏法律知识,因而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去保护。
基于以上分析,我准备把“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作为重点,把“公民权利具有广泛性”和“公民应正确行使权利”作为难点(多媒体显示),其关键是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
政治八年级下3、4单元知识总结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第三四单元知识整理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一、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现阶段人民的范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现阶段敌人的范围: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公民的概念、我国公民的含义: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公民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P6我国国籍法规定)(4)公民和人民的区别:(5)公民的权利和基本权利的含义:公民的权利指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6)我国的权利保障体系: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核心——宪法立法保障:将公民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公民权利的广泛性)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内容:(一)平等权(二)政治权利和自由(三)宗教信仰自由(四)人身自由权利(五)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六)社会经济权利(八)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九)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2、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一、公民的义务1、我们的法定义务(1)法定义务:p14,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王川九年制学校张维兴
一、课标内容
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
二、教案理念
依法治国是党和政府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法律素质不断提高。
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
因此,本课着重结合有关案例,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对青少年进行应有的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权利观念,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教案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公民享有广泛而平等的权利,明确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划清是非界限的能力,分清什么是正确行使权利,什么是非法越权。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指导行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培养国家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2)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增强权利观念,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3)指导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
四、教案重点
公民应该正确行使权利。
五、教案难点
(1)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
(2)公民应该正确行使权利。
六、教案方法
活动法、案例法、陶冶法、演示法
七、教案手段多媒体课件。
八、教案过程
附录
第一关:《手机》。
阅览室里,一学生手机响起,如何做:(1)大声接听;(2)小声接听;(3)关机不接;(4)走出阅览室,小声接听。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方式?
第二关:《如此选择》。
“非典”时期,商人杨某用手机散布谣言,并利用旧纱布制成防治“非典”的专用医疗口罩出售,提高有关防治“非典”的医用器械的价格。
你怎么看待杨某的行为?
第三关:《论坛是与非》。
奥运会上,刘翔夺冠,女足失利,小刚等奥运迷在互联网上对女足教练张海涛肆意辱骂,对几位表现欠佳的球员也都恶意侮辱,指名道姓进行人身攻击。
小刚的做法可取吗?
(知识延伸)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悄悄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尽管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通过网络折射出来的人的行为却是真实的。
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关:《误判之后》。
奥运会击剑比赛中,由于前五局裁判的六次误判,中国队和金牌失之交臂。
小刚等一些奥运迷义愤填膺,准备联络班里的同学上街游行,以示抗议。
小刚行使此项权利应该履行哪些程序?假如小刚没有经过任何程序,纠集同学,抗议示威,会造成哪些危害?
学生活动:你评我说。
1.“非典”期间,小强家被“医学观察”,于是,小强通过“空中课堂” 在家学习,从不随意出门。
2.为预防“非典”,我市规定网吧等营业性活动场所停止营业。
但是,个别网吧业主却继续营业。
个别学生也通宵达旦地在网吧上网。
他们都说:“这是我的权利。
”
3.某中学旁边有一所小商店。
该商店经营者经常售卖假烟,还拆散零售给未成年人。
该中学的极少数学生也经常到这家商店购买香烟。
当有关部门查处时,这位经营者说:“现在是市场经济,卖什么是我的自由。
”当买烟学生受到老师批评时,这些学生说:“买烟吸烟是我个人的自由。
”
4.小明骑车闯红灯,被交警同志查扣。
他不理解,认为:“骑车是我的权利,上学时间紧,闯红灯无所谓。
”
5.有一名父亲因为离婚而把怨气发泄到儿子身上,动不动就打骂孩子,有时还不让孩子去学校。
在记者采访他时,他竟然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