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征
合集下载
第2章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征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旅游的属性
2.旅游是社会政治、文化的必然产物 旅游不是纯粹的经济活动,而是包括政治活动、文化交流、 商业贸易、人们往来、体育比赛、学术讨论等多方面的内容, 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社会活动。 (1)旅游与和平的关系 (2)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3.旅游是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旅游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 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外出参加这种审美和自娱活动的人越 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有些国家已经把旅游列为衣、食、 住之后的一项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第2章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征
第一节旅游的本质 第二节旅游的属性 第三节旅游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第一节旅游的本质
一、旅游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社交活动
1.旅游所具有的交往形式的特点 人的交往途径是多向性的,多渠道的。有工作和学习上的固 定交往,也有友谊和爱慕中的自由交往,有国与国、党与党 之间的政治交往,社团企业之间的业务交往,也有邻居、亲 属的交往。我们日常生活的机关、企业、学校和其他机构, 比较注重有组织有领导的、便于管理的中心化交往模式,其 特点是便千集中和统一,传递信息快捷而准确。但群体成员 之间缺乏直接沟通和横向联系,限制多、功利性强。所以人 们又经常采用全通道化交往模式以弥补前者的不足,自发地 开创交往渠道,主动而自由地与任何人交往,每个人都可以 成为交往的中心人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旅游的本质
4.旅游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人们在追求愉快和美好意识的支配下,产生了旅游的行为、 形式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带有审美、休闲、娱乐目 的性的活动,是旅游主体在审美意识的支配下与旅游客体之 间建立的一种关系,并以审美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5.旅游的属性表面方面 旅游所具有的审美、娱乐和休闲属性主要表现在: (1)旅游的目的 (2)时空调节 (3)活动结构
课件 《旅游概论》第二章 旅游的本质、属性与特征

1、团体旅游 是指一切由一定人数的旅游者组成的团队以有组织
的集体活动方式开展的旅游活动。团体同行旅游人数 一般不少于15人。
团体旅游的开展多由旅行社组织包价旅游。 包价旅游是旅行社以一定价格向市场推销的成批量组 合的旅行路线产品。
内容包括:旅行交通、住宿、早餐和导游服务等。
2、散客旅游
旅游者根据个人兴趣自行设计旅游路线和活动项目, 以个人、家庭以及15人以下的自行结伴而行的旅游方式。
第二章旅游的本质、属性与特征
提问: 旅游的定义是什么? 旅游的内容包括什么?
复习
(一)旅游的定义
1、艾斯特定义 该定义是1942年有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在 《普通旅游学纲要》中提出,到20世纪70年代为 “旅 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简称“AIEST”) 所采用。 埃斯特定义从消遣性旅游的研究角度,较好地把握 了旅游的本质属性,因而在世界各地的旅游学界都有 很大影响。
3、经济现象
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旅游的规模、内容、方式 和范围;旅游的发展又促进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
4、政治现象
稳定的政治环境才会有旅游的发展。国际旅游活动 比喻为“民间外交”,国际旅游者比喻为“民间大 使”。
第二节 旅游的基本属性: 一、旅游的社会属性 旅游主体具有社会的文明性 旅游客体具有社会发展的变化性 旅游价值观具有社会的进步性 二、旅游的文化属性 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三、旅游的经济属性
旅游者角度分析
从旅游活动产生的原因看,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 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现 象。
旅游经营者角度分析
从旅游业兴起的原因看,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旅 游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旅游是 一种经济现象。
的集体活动方式开展的旅游活动。团体同行旅游人数 一般不少于15人。
团体旅游的开展多由旅行社组织包价旅游。 包价旅游是旅行社以一定价格向市场推销的成批量组 合的旅行路线产品。
内容包括:旅行交通、住宿、早餐和导游服务等。
2、散客旅游
旅游者根据个人兴趣自行设计旅游路线和活动项目, 以个人、家庭以及15人以下的自行结伴而行的旅游方式。
第二章旅游的本质、属性与特征
提问: 旅游的定义是什么? 旅游的内容包括什么?
复习
(一)旅游的定义
1、艾斯特定义 该定义是1942年有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在 《普通旅游学纲要》中提出,到20世纪70年代为 “旅 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简称“AIEST”) 所采用。 埃斯特定义从消遣性旅游的研究角度,较好地把握 了旅游的本质属性,因而在世界各地的旅游学界都有 很大影响。
3、经济现象
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旅游的规模、内容、方式 和范围;旅游的发展又促进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
4、政治现象
稳定的政治环境才会有旅游的发展。国际旅游活动 比喻为“民间外交”,国际旅游者比喻为“民间大 使”。
第二节 旅游的基本属性: 一、旅游的社会属性 旅游主体具有社会的文明性 旅游客体具有社会发展的变化性 旅游价值观具有社会的进步性 二、旅游的文化属性 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三、旅游的经济属性
旅游者角度分析
从旅游活动产生的原因看,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 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现 象。
旅游经营者角度分析
从旅游业兴起的原因看,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旅 游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旅游是 一种经济现象。
第二章 旅游的本质、属性民特征

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服务 美融为一体,审美需求、审美情趣、 审美感受贯穿于旅游活动全过程。 欣赏名山大川、岣岭奇石、小桥 流水、大汉孤烟、黄昏夕照、松柏竹 梅、戏剧绘画、音乐舞蹈、园林建筑。 品尝菜肴、色美、味美、形美、 技术美、意趣美,餐厅气氛等。
2、暂时性
离开自己的住所和居留地到异地他乡 做短暂的停留,按计划时间外出,又按计 划时间返回。是一种不同于正常的生活时 间。
为什么旅游能使人们人身自由和精神上的解 放及特定需要得到满足? 1、旅游拓展了人们的生活领域,产生了与日 常生活的疏离 回避长期的周而复始生活,寻求异地生活, 广结人缘。原居住地所缺少的新鲜感、自由感和 解放感都会随着旅游的产生而产生,从而使得自 身情绪放松、心情格外愉快。
2、旅游的综合功能丰富了旅游者愉悦身 心的内容和形式。 “游”为主的集“吃、住、行、游、 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根据自身个 体所缺少的需求决定去什么样的旅游目的 地,以实现其完美的旅游愿望。
旅游者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到旅游的 行程远近和停留时间、交通工具、住宿条 件、餐饮水平,分为豪华旅游与大众旅游 (工薪)
(四)其他形式的划分
1)团体旅游与散客旅游(接待形式) 2)自费、公费、奖励(按旅游费用来 源) 3)青年、老年(按年龄) 4)近距离、远距离(按路程) 5)汽车、游船、自行车、热气球、徒 步(按交通工具)
吃的形式,吃的内容。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三、旅游本质的规定
获得人身的自由感、精神上 的解放感和特定需要的满足感, 以这些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 历。
第二节: 旅游的基本属性——消 费、文化、、社会、经济属性
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自然它必定具备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 特点。 1、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采集、狩猎——经商(剩余劳动物资)—— 托马斯·库克——现代的旅游大众化 2、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寻求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新的感受、扩大 视野、提高文化素质与修养、培养高尚情操,体 现出强烈的文化需求。旅游资源亦集历史、宗教、 艺术、科学、民俗风情等为一体的社会文化因素。
【大学课件】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PPT-PPT课件

docin/sundae_meng
旅游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就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 旅游者外出旅游会不可避免接 表现为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之 触到东道社会的文化;同时也会影 间的人员交往。 旅游者在食、住、行、游、 响东道社会的文化和居民。 一、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购、娱等方面与旅游企业产生的 需求与供给关系,使旅游活动染 1、社会现象 旅游活动可以增进国际间相 上了经济活动的色彩。 互了解,缓和紧张局势,有助
三、地理集中性
四、季节性
docin/sundae_meng
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表现为:
1、大众旅游
2、奖励旅游
3、社会旅游
docin/sundae_meng
在全世界的国际旅游活动总人次中,在 欧洲地区旅游的人次最多,其次是美洲,
再次是东亚及太平洋地区。
为什么亚太地区的旅游业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活动 的界定以及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 活动的性质,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 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熟悉衡量旅游活 动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统计方法。
docin/sundae_meng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
一、旅游定义的类型
受到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青睐?
docin/sundae_meng
季节性:
1、在其出国旅游者的社会经济构成中,来 自社会上层的旅游者数量如果占绝对统治 比例,则该国国民出国旅游的季节性很小 或者根本不会有季节性表现。
2、在其出国旅游者中,如果外出公务、商 务或者出席会议为目的的差旅型旅游者占 绝大比例,则该国国民出国旅游的季节性 很小甚至不会出现季节性表现。
3、按外出旅游的目的归属划分:如消遣旅 游、事务旅游、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
第二章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1)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 旅 游 现 象 的 历 史 考 察
A、交通工具的改进是近代旅游特 征的标志 B、产业革命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 旅游人数大增。 C、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
(2)托马斯•库克和贝德克儿 对旅游的贡献
托马斯•库克(1808—1892)
贝德克儿(不详)
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国际定义
第 三 节 旅 游 的 概 念
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 年 夫对旅游的定义: 夫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非定居 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 现象及关系的总和。 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因 而永久居留, 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 的活动。 的活动。” 由于这个定义于70年代为 由于这个定义于70年代为“旅游科 70年代为“ 学专家国际联合会(AIEST)” 所 学专家国际联合会( ) 采用, 艾斯特( 采用,因此称为 “艾斯特(AIEST)
5、中国近代旅游业 陈光甫于是1923年在上海设立“旅游 部”,专门经营旅游业务,成为中国人 创立的第一家旅行社,1927年改组为 “中国旅行社” 6、当代中国的旅游业 (1)建国初期至1977年为政治接待时期 (2)1978年至今为全面发展时候
旅 游 现 象 的 历 史 考 察
二、旅游的产生 1、自由时间的历史分布与结构 特征
第 三 节 旅 游 的 概 念
生活方式定义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 年对旅游的定义为: 5年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 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 性的特殊生活方式, 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 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 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 性和享受性。 性和享受性。”
(2)西方旅行家
旅 游 现 象 的 历 史 考 察
2、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旅游概述
目录
01 旅游活动的界定
02 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03 旅游的类型
04 旅游新名词
03
02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从旅游的发展历史进程来看,旅游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每个时代的旅 行、旅游都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带有时代特征的旅游的形式和内容。但又不 难看出旅游的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是延续不变的。这就是旅游的本质属性 和基本特征。
➢ 客源国出游市场季节性特点的经验总结:
• 商务、事务性旅游不受季节的影响; • 探亲访友性旅游对旅游季节性影响不大; • 消遣休闲为目的的外出旅游对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影响较大。 • 带薪休假的时间集中则季节性强,反之,则弱。 • 如果以消遣型为主,并来自社会下层的人占据多数,季节性强烈。反 之,则弱。
亲临其境、身体力行的不可替代性 。 只 有 不 断 开 发 那些更富有活力、更具情趣和鲜明个性特征的旅游 项目、旅游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旅游者的主观 能动性,使旅游活动生活更具自主性、随意性、趣 味性、刺激性,以满足日益个性化的旅游需求。
自然条件、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呈现淡季、平季 、旺季。旺季:一段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游客量 明显较多的时期;反之,为淡季。
旅游的暂时性特征,是指旅游是人们在某 一个特殊时期所进行的短暂的生活方式 。 旅游 活动结束后,旅游者还会回到常住地继续自己 的日常生活。世界旅游组织规定 : 旅游者在旅 游目的地短暂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一年。旅游只 是人们的暂时性行为。
旅游活动包罗万象,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包括观赏自然风 光、鉴赏人文景观、品味民族风情、体验各种娱乐 活动。其内容涵盖政治交往、文化合作、商务活动 、学术考察、体育比赛、宗教朝圣等,体现出旅游 活动的综合属性。
目录
01 旅游活动的界定
02 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03 旅游的类型
04 旅游新名词
03
02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从旅游的发展历史进程来看,旅游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每个时代的旅 行、旅游都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带有时代特征的旅游的形式和内容。但又不 难看出旅游的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是延续不变的。这就是旅游的本质属性 和基本特征。
➢ 客源国出游市场季节性特点的经验总结:
• 商务、事务性旅游不受季节的影响; • 探亲访友性旅游对旅游季节性影响不大; • 消遣休闲为目的的外出旅游对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影响较大。 • 带薪休假的时间集中则季节性强,反之,则弱。 • 如果以消遣型为主,并来自社会下层的人占据多数,季节性强烈。反 之,则弱。
亲临其境、身体力行的不可替代性 。 只 有 不 断 开 发 那些更富有活力、更具情趣和鲜明个性特征的旅游 项目、旅游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旅游者的主观 能动性,使旅游活动生活更具自主性、随意性、趣 味性、刺激性,以满足日益个性化的旅游需求。
自然条件、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呈现淡季、平季 、旺季。旺季:一段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游客量 明显较多的时期;反之,为淡季。
旅游的暂时性特征,是指旅游是人们在某 一个特殊时期所进行的短暂的生活方式 。 旅游 活动结束后,旅游者还会回到常住地继续自己 的日常生活。世界旅游组织规定 : 旅游者在旅 游目的地短暂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一年。旅游只 是人们的暂时性行为。
旅游活动包罗万象,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包括观赏自然风 光、鉴赏人文景观、品味民族风情、体验各种娱乐 活动。其内容涵盖政治交往、文化合作、商务活动 、学术考察、体育比赛、宗教朝圣等,体现出旅游 活动的综合属性。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ppt课件

根据停留时间:过夜的国际旅游和不过夜的国际一 日游 根据游客的流向: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港澳台来大陆地区旅游为入境旅游? 大陆地区前往港澳台旅游为出境旅游?
讨论:任何国家的公民都可以来我 国做入境旅游?我国公民可以到世 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做出境旅游?
2.国内旅游
指人们在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一个 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 去进行的旅游活动。
2.1997-1998年间,旅游者的日常消费水平也由 于金融危机而下降。在泰国,旅游者消费下降了22 %,菲律宾下降了12%,澳大利亚下降了6%。
3.在印度尼西亚,1997-1998年的旅游人数从 520万下降到460万;越南的旅游业下降了大约10 %。
4.旅行社为了吸引旅游者采取了降低价格的手段, 酒店收入也相应下降。如在泰国的Phuket,房间价 格由70美元下降到40美元。
(旅游目的地) 社会季节性(旅游客源地)
第五节 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
一、旅游人数 来访人数和出访人数 二、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 银行报告法、估测法、综合法 三、人均停留天数
消费水平 较高
国际旅游
国内旅游 较低
逗留时间 较长
较短
便利程度 手续烦杂(涉及出入证件,手续简单,较少 海关报关验关,货币兑换 语言障碍 等),大多有语言障碍
经济作用 财富在国家之间转移,增 财 富 在 国 家 内 部
加接待国外汇收入
地区间转移,不
能创汇
三、按照活动内容划分的旅游类型
1.观光旅游
基本特点: 知名度高、吸引力大的旅游目的地往往成为旅 游的热点。 旅游者以观赏游览为主,流动性较大,在旅游 地逗留时间不长。 旅游者消费水平一般不高,对价格往往比较敏 感。 受气候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港澳台来大陆地区旅游为入境旅游? 大陆地区前往港澳台旅游为出境旅游?
讨论:任何国家的公民都可以来我 国做入境旅游?我国公民可以到世 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做出境旅游?
2.国内旅游
指人们在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一个 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 去进行的旅游活动。
2.1997-1998年间,旅游者的日常消费水平也由 于金融危机而下降。在泰国,旅游者消费下降了22 %,菲律宾下降了12%,澳大利亚下降了6%。
3.在印度尼西亚,1997-1998年的旅游人数从 520万下降到460万;越南的旅游业下降了大约10 %。
4.旅行社为了吸引旅游者采取了降低价格的手段, 酒店收入也相应下降。如在泰国的Phuket,房间价 格由70美元下降到40美元。
(旅游目的地) 社会季节性(旅游客源地)
第五节 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
一、旅游人数 来访人数和出访人数 二、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 银行报告法、估测法、综合法 三、人均停留天数
消费水平 较高
国际旅游
国内旅游 较低
逗留时间 较长
较短
便利程度 手续烦杂(涉及出入证件,手续简单,较少 海关报关验关,货币兑换 语言障碍 等),大多有语言障碍
经济作用 财富在国家之间转移,增 财 富 在 国 家 内 部
加接待国外汇收入
地区间转移,不
能创汇
三、按照活动内容划分的旅游类型
1.观光旅游
基本特点: 知名度高、吸引力大的旅游目的地往往成为旅 游的热点。 旅游者以观赏游览为主,流动性较大,在旅游 地逗留时间不长。 旅游者消费水平一般不高,对价格往往比较敏 感。 受气候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第二章-旅游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名师优质资料

吉林雾淞只是冬季的美景
宗教活动也只在规定时间进行
广泛性 1.旅游者构成的广泛性。 2.旅游地域的广阔性和活动领域的 多面性。 3.旅游内容的丰富性及其所属性质 的多样性。
综合性
指旅游是集食、住、行、游、购、娱 于一体的社会活动。
参与性
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旅游者在旅游全过程中必须亲临其
避寒避暑、欢度假期、 治疗疾病、参加体育活 动或消遣娱乐活动
(2)会议旅游:二战后新兴并迅速发展的旅游形式 国际会议特点:出席规格高、提前筹备、消费大、时 间长、计划性强等,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传统会议接待国:美国、瑞士、法国、英国、意大利、 德国、奥地利 后起之秀:亚洲的泰国、菲律宾、新加坡、中国香港 (3)奖励旅游:一种公费旅游奖励,购买奖励旅游的 是机关、企事业单位
旅游的高度自由选择性和综合功能为人们的不同 需要的满足提供了条件
旅游拓展了人们的生活领域,产生了与日 常生活的疏离。 旅游的综合功能丰富了旅游者愉悦身心的 内容和形式。
任务二:旅游本质是什么
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人身的自
由感、精神上的解放感和特定需要的 满足感——身心愉悦感受为目的的一
种特殊生活经历。
消费属性
旅游行为是消费行为,而非生产行为。
旅游是一种超出生存需要的高级 消费形式。
第三节 旅游的特征及类型
旅游的特征
审美性
异地性
流动性
季节性
指旅游活动因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 的制约而呈现出淡、旺季的差异性。 自然条件: 自然风光为主旅游目的地,地理位置的制约, 旅游观赏功能发挥具有季节性。 社会文化因素: 1.某些人文旅游资源有一定的时间性,如传统 民俗、民间的节庆活动或某些宗教纪念日。 2.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导致人们出游相对集中。 3.人们的带薪假期和闲暇时间的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旅游的本质
4.旅游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人们在追求愉快和美好意识的支配下,产生了旅游的行为、 形式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带有审美、休闲、娱乐目 的性的活动,是旅游主体在审美意识的支配下与旅游客体之 间建立的一种关系,并以审美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5.旅游的属性表面方面 旅游所具有的审美、娱乐和休闲属性主要表现在: (1)旅游的目的 (2)时空调节 (3)活动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旅游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3.新型旅游 新型旅游是相对于传统旅游而言的。它既有对传统旅游形式 的深化、延伸和细分,又有新开发的旅游项目。其特点是更 能适应和满足新时代旅游的旅游者对旅游活动内容和形式上 更具个性化和主动参与性的旅游需求。 (1)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从旅游业角度说,是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名牌工收企 让设施设备和工业企业文化资源基础上,赋予旅游内涵为主 题而开发出来的一种让旅游者乐于购回
第一节旅游的本质
3.旅游的高消费特征主要体现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上 其消费结构又可分为旅游中的食、住、行、游、购等的实物 结构和在游览、娱乐中所享有的无形效用的劳务性消费结构 的形式。实物结构固然重要,但精神消费的水平则更能说明 人们在旅游中对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程度,并突出 体现了旅游是人们生活需求层次提高的必然现象,是一种高 级的消费活动。 4.旅游的消费属性是由社会的经济状况所决定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所决定的。近年来,我国参加假 日旅游的人数急剧增加,这主要基于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 平的提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旅游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2)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是常住国内的人们,为了休闲、商务 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的惯常环境,到国内某些地方去以及 在某些地方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3)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的关系世界旅游的发展历史证明, 旅游活动总是呈现出由近及远、渐进发展、国内旅游先于国 际旅游的普遍规律。正是由于国内旅游消费比国际旅游低, 所需的时间较少,同时也不需办理繁杂的手续,因此国内旅 游需求的发展一般先于国际旅游需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旅游的属性
二、旅游的经济属性
1.经济角度的旅游经济属性 2.个人动机角度的旅游经济属性
三、旅游的文化属性
1.旅游主体的文化属性 (1)旅游主体即通常所说的旅游者,是旅游资源的享用者, 是旅游活动的实践者。 (2)旅游产生的动机进行旅游活动的最基本原因是旅游需要。 (3)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就旅游者自身而言,他对旅游的需 求,会受到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 受教育的程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旅游的本质
三、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1.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活动.并正在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 的一种重要需求 2.旅游是一种消费水平较高的社会活动 这是由旅游主体参加旅游的目的性和旅游客体的价值性所决 定的。旅游者为了达到审美和享乐的目的,需要占用非生产 的时间,动用自己的劳动积累,去到异地旅游,购买当地的 旅游产品,这种行为丝毫也不能为其创造可供消费的资料, 而要在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全过程中,支出超过 日常生活所需的钱财。
上一页 返回
第三节旅游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一、旅游的特征
旅游的两个突出特征是异地性和暂时性。
二、旅游的类型
1.按活动内容划分 (1)度假旅游 (2)观光旅游 (3)宗教旅游 (4)文化旅游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旅游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5)生态旅游 (6)购物旅游 (7)商务旅游 (8)专项旅游 2.按地理范围划分 旅游活动按旅行游览的地理范围划分,可分为国际旅游和国 内旅游两个基本类型。 (1)国际旅游国际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 离开他们的常住国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 的活动。国际旅游包括出境旅游和人境旅游。国际旅游可分 为跨国旅游、洲际旅游和环球旅游等具体形式。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旅游的属性
2.旅游是社会政治、文化的必然产物 旅游不是纯粹的经济活动,而是包括政治活动、文化交流、 商业贸易、人们往来、体育比赛、学术讨论等多方面的内容, 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社会活动。 (1)旅游与和平的关系 (2)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3.旅游是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旅游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 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外出参加这种审美和自娱活动的人越 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有些国家已经把旅游列为衣、食、 住之后的一项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第2章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征
第一节旅游的本质 第二节旅游的属性 第三节旅游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第一节旅游的本质
一、旅游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社交活动
1.旅游所具有的交往形式的特点 人的交往途径是多向性的,多渠道的。有工作和学习上的固 定交往,也有友谊和爱慕中的自由交往,有国与国、党与党 之间的政治交往,社团企业之间的业务交往,也有邻居、亲 属的交往。我们日常生活的机关、企业、学校和其他机构, 比较注重有组织有领导的、便于管理的中心化交往模式,其 特点是便千集中和统一,传递信息快捷而准确。但群体成员 之间缺乏直接沟通和横向联系,限制多、功利性强。所以人 们又经常采用全通道化交往模式以弥补前者的不足,自发地 开创交往渠道,主动而自由地与任何人交往,每个人都可以 成为交往的中心人物。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旅游的本质
2.旅游体现出的交往 旅游所体现出来的交往,从形式和特点上看,是一种短暂的、 平等的、在异地进行的并以感情沟通和物质交易为主的行为, 并在隔离、浅交、互动、示意、互助和竞争等行为的影响中, 反映出强弱不同的发展程度。所以旅游接待地的人们如何能 在与旅游者短暂的交往中发展同旅游者的友谊,是吸引游客、 拓展旅游市场的关键。一般而言,旅游交往的理想形式是 “旅游者—朋友模式”。要达到这种高级的交往境界,关键 在于旅游者是否能够真正融于旅游地的文化之中,成为当地 文化的受益者。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旅游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2)农业旅游 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也称为农业观光或观光 农业旅游。
上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旅游的本质
二、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实践
1.审美是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追求愉快和美好为目的的审美过 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所以,就构成现代旅游主要组成部分的休闲旅游而言,它在 综合实践的全过程中,可体现出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本 质属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旅游的属性
四、旅游的消费属性
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旅游者要实现各项旅游活动、享受旅游 产品和服务,必须向旅游企业支付一定的货币,即旅游者与 旅游企业之间是一种经济交换关系。旅游活动,在其全过程 中不向社会也不为旅游者个人创造任何外在的可供消费的资 料,相反却“吞噬”着旅游者以往的积蓄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即使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旅游的本质
2.旅游审美活动的内容 旅游审美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秀丽的自然景观, 而且还有文物古迹、园林建筑、戏剧、舞蹈、音乐、雕塑、 绘画、风俗习惯等人文景观。它集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 之大成,融优美、崇高、喜悦、悲壮、秀丽、雄奇于一体, 能够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各种审美需求。 3.旅游者的审美要求 旅游者的审美要求产生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快感需求,从而体 现在旅游中的吃、游、购、娱等六大要素之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旅游的属性
2.旅游客体的文化属性 (1)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是指旅游的吸引物和吸引力因素。 (2)旅游资源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对旅游者产生 吸引力的事物和现象。旅游资源按照基本成因和属性,可以 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3.旅游中介体的文化属性 旅游中介体,又称为旅游媒体,是指帮助旅游主体顺利完成 旅游活动的中介组织,即向旅游主体提供各种服务的旅游部 门和企业。 旅游中介体,不论是旅游服务者的服务资质、服务个性,还 是旅游行政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措施,无不渗透着文化 的内涵,这些内涵同样会使旅游主体得到感受。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旅游的属性
一、旅游的社会属性
旅游的本身体现出审美、娱乐、交往和高级需求等特征,但 脱离了必要的社会条件而论,就显得没有意义。因此进一步 了解旅游的社会属性,对于认识旅游的起因和发展是完全必 要的。 1.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它 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决定了各个时代旅游的规模、内容和方式。在原始社会, 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只为生存而到处奔波,虽然经常从一 地到另一地的迁移,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