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合集下载

软组织扩张术

软组织扩张术

二、软组织扩张器的适应症
• 组织扩张技术几乎没有绝对的禁忌症,严 格地讲,只要适量的、健康的供区便可进 行组织扩张手术。 • 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为: 1、头皮扩张治疗头皮肿瘤、黑痣、斑秃等缺损
2、四肢瘢痕挛缩后扩张皮瓣覆盖创面、松解畸形 3、器官再造时利用扩张皮瓣做器官外被 4、游离植皮时,弥补由于创面过大而引起的皮源 不足问题
2、软组织扩张器的分类
• 机体组织在受到外力牵张时,都有一定限 度的适应能力。即被延伸而不至于引起明 显的功能性损害,这一适应能力的大小除 与组织本身关系密切外,主要与被作用力 的强度和作用时间有关。 • 软组织扩张器自八十年代以来,已经广泛 临床应用于整形、重建外科。大致可分为 膨胀性扩张器和延伸性扩张器。
注水过程中出 现皮瓣苍白
谢谢聆听
软组织扩张术
一、软组织扩张术概论
1、历史发展 组织扩张尤其是软组织扩张现象,无 论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是在医学领域 中,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女性乳房的 发育使得局部皮肤延长,巨大囊肿、妊娠、 肥胖等均可使皮肤不同程度扩张。这些现 象提示我们临床医生:身体不同部位、不 同结构可因局部力量而引起组织延伸。
(1)非洲埃塞阿比亚和乍得的某些部落妇 女自幼将木盘嵌于唇中不断增大,以拉长 唇部满足本部落的审美习俗。
(2)缅甸土族部落民众以长颈为美,自幼 将金属圈套在颈部。
(3)1956年,美国医生 Doctor.Neumann首次设计并应用于临床, 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条件,没有得到认同。 直到1976年,美国整形外科医生 Radovan和生物医学工程师Schulte合作 研制了第一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并应用 临床,1982年Radovan首先在美国整形 外科杂志发表文章。 1985年张涤生教授 在我国首先报道了国产皮肤软组织扩张 器的临床应用情况。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防治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防治

伤、 肿瘤等临床修复 中的诸 多难题 , 高 了治疗 效果 … 。皮肤 提
软组织扩 张术 自诞 生 以来 即存 在 2个 主要 缺 点 : 1 疗 程较 () 长, 少则也需 2次 手术 ; 2 并发 症发 生率较 高 J () 。如何 有效
地 预 防和 治 疗 并 发 症 是 提 高 皮 肤 软 组 织 扩 张 术 治 疗 效 果 的 关
皮瓣皮肤血运 障碍 , 局部干性坏死 , 从而使扩 张器外露 ; 术中囊
腔剥离较小 , 水囊 未展 平而 折叠 成角 , 角不 断刺 激 、 损皮 尖 磨 瓣, 顶破皮肤 , 致使扩 张器外露 。预 防 : 次注水 后观察 皮瓣 , 每
3 讨 论
3 4 扩张器外露 .
扩张器外露是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 中
最 为严 重的一种 , 处理不 当可导致整个扩 张过程 的失败 。其主 血肿是术后 早期最常见 的并发症 , 主要 原 因是 其 要原 因为切 口缘 瘢痕分 离过多 , 创缘愈合不 良, 注水过程 中 在 造成伤 口裂 开或瘢痕皮肤 坏死 致扩 张器 外露 ; 中囊腔皮瓣剥 术 离厚薄不均 , 损伤供应皮瓣主要血管 , 张皮瓣皮肤 张力较 大 , 扩
扩张术治疗 4 例患者 的临床 资料 , 1 分析并发症发生原 因, 探讨
其防治措施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患者 4 l例 , 埋 共
降, 扩张皮瓣 附近组织感染 。预 防 : 在做术区备皮时 , 毛发 区彻 底清洁消毒 , 彻底 清除瘢痕 内的污垢 ; 手术埋置扩 张器应严格 遵 守无菌操作 原则 ; 注水时严格遵 守无菌操 作原则 , 每次注水 前严 格消毒 , 拔针后无 菌棉签按压 保护针孔 处 , 防止 细菌 由注 射 针眼进入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 染 ; 扩张区及切 口附近有皮 肤溃疡 、 疖肿和 毛囊炎 等潜在感染 时 , 应进行术前治疗 ; 一旦发现感染 , 应暂缓 注水或抽 出部分生理盐水 , 向腔隙内插入细导管用抗生素液体 冲洗并 进行有效负 压引流 , 全身应用 敏感抗生素进 行治疗 , 如 感染不能控制 , 则需手术切 开取 出扩 张器 , 待感染治愈 3~ 6个

胸三角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护理体会

胸三角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护理体会

胸三角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护理体会胸三角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修复面颈部瘢痕已成为整形外科经常使用的修复方法,随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应用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1]。

扩张器I期并发症指扩张器置入皮下组织内至第二次手术取出前所发生的并发症,常见I期并发症有血肿、感染、外露[2]。

其中又以术后感染尤应引起重视。

本文统计了我科一年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患者对其术后处理及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共行胸三角皮肤软组织扩张术202例,6例发生扩张器感染,所用扩张器容积为300~600ml。

修复面积最小约3cm×5cm,面积最大约28cm×8cm.治疗方法是将扩张器置入正常皮肤组织,通过向扩张囊内注水,增加容量,获得额外皮肤,利用扩张后的皮肤进行皮瓣转移修复面颈部瘢痕。

1.2 感染的临床观察:按以下标准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的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①轻度感染:扩张器局部色红、触之温度高,外置注射壶[3-4]出皮孔处有淡黄色液体流出;临床中常见的血清肿亦属此类;②中度感染:扩张器局部红、肿、热、轻微疼痛,挤压扩张器时导管出孔处有少量粘稠液体流出;③重度感染:扩张器局部红、肿、热、痛,引流物为金黄色、脓性,体温在39℃以上。

临床多为慢性感染,有逐渐加重的特点。

极个别病例表现为急性感染,高热等。

2 护理对策2.1心理护理:患者因扩张器术后感染入院精神压力特别大,往往存在焦虑、紧张、恐惧、高度敏感,害怕孤独等情绪反应[5]。

因此,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患者入院后应尽快与其父母和患者进行交流, 减轻其恐惧感,让患者感觉到受到重视,耐心细致地听取他们的想法, 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现实。

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同时介绍做过同类感染手术的患者, 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和勇气。

鼓励患者听音乐、看电视,消除紧张、戒备心理。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目的:总结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治疗经验,探讨其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方法: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皮肤瘢痕97例,共置入扩张器149个,对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结果:85例134个扩张器置入术后无并发症,效果满意。

12例15个扩张器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10.1%。

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可以有效地预防,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是获得较好效果的关键。

标签: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已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技术,尤其是对头面颈部的皮肤瘢痕的治疗和供皮区匮缺扩大皮源的供应,效果良好。

解决了烧伤、创伤、肿瘤等临床修复中的诸多难题,提高了治疗效果[1]。

但一直存在2个主要缺点[2]:①疗程较长;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

现就我科自1996年以来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9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处理和预防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患者97例,共埋置扩张器149个。

其中男62例,女35例;年龄7~56岁。

手术部位主要位于头、面、颈、和躯干。

1.2 方法:手术分二期进行,Ⅰ期手术按照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手术操作步骤埋置容量适宜的扩张器,术后常规负压持续引流,待伤口愈合后按照常规扩张方法给扩张器注水。

扩张完成后进行Ⅱ期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利用扩张后皮瓣或游离皮片移植修复。

1.3 并发症:Ⅰ期、Ⅱ期术后并发症见表1。

以上所有并发症除1例Ⅱ期术后切口感染裂开皮瓣回缩后经游离皮片移植封闭创面外,其余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后均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2 讨论关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同,大家对并发症概念的理解也有差别。

目前临床上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扩张术的并发症依次是扩张器外露、血肿、感染、扩张皮瓣坏死及扩张器扩张不良[2]等。

现就本组软组织扩张术的并发症原因和防治分析如下。

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治疗面颈部瘢痕21例报告

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治疗面颈部瘢痕21例报告

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治疗面颈部瘢痕21例报告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外科领域的一项开拓性研究成果,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将扩张器埋置在预缺损附近浅筋膜的下层,经注液扩张,获得额外的皮肤软组织,修复临近的缺损。

由于相邻部位皮肤的质地、色泽、感觉基本相同,修复缺损后,痕迹小,有一定的美容美体效果,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年龄21-56岁之间,瘢痕位于面颈部、前胸部,面积5cm2-35cm2,男15例,女6例。

损伤原因:烧伤后瘢痕16例,外伤后瘢痕3例,手术后瘢痕2例。

1.2手术方法扩张器的选择:根据修复的部位、范围选用不同型号和不同形状的扩张器,首先通过扩张面积的预算选择扩张器的大小、形状及数量,同时还要根据供瓣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原则是每修复1cm2面部扩张容量为6~8ml,颈部为12~14ml,因扩张所得的“额外”皮肤,既要修复病变区,又要兼顾供区直接缝合。

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成败的关键,而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技巧密切相关,分离平面适当,熟练掌握解剖,可有效地防止损伤重要血管、神经,减少出血,充分保证扩张皮瓣血运,防止扩张器外露。

彻底止血,是预防术后出血及血肿的关键所在,采用多孔硅胶管负压引流,引流管从扩张器腔隙下方另口引出,引流48~72h。

我们应用50ml一次性注射器进行负压引流,引流可靠充分,定量准确,且不影响切口愈合。

术中及时注入10%~20%含有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即时扩张,能对剥离面产生适当压力,对减少出血,预防血肿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扩张皮瓣张力较大时,除进行皮下减张缝合外,并对基底组织进行缝合固定,这对扩张皮瓣的回缩,减少切口瘢痕起到一定的作用。

1.3治疗结果术后发生小面积皮瓣坏死1例,经处理均达到满意疗效。

2 讨论2.1烧伤瘢痕是烧伤伤口愈合的重要产物,它的形成代表伤口的愈合,但超过正常大小的瘢痕,特别是面部和颈部,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器官的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烧伤瘢痕的治疗成为皮肤整形外科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头面颈部的应用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头面颈部的应用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头面颈部的应用目的:探讨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头面颈部组织器官缺损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采用国产硅橡胶扩张器行皮肤扩张术,修复耳鼻和头面颈部软组织缺损。

结果:本组病例除一例因扩张囊外露导致扩张失败外,其余病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术后效果。

结论: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头面颈部皮肤缺损,术后效果明显优于其它方法。

[关键词]皮肤扩张术软组织缺损头面颈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头面颈部,可为修复器官先天或后天缺损提供充分的组织来源,避免皮瓣转移后引起的肤色不一致和供区遗留较大面积瘢痕的缺点。

我科自1986年开始采用国产硅橡胶皮肤扩张器进行该项手术,修复耳鼻缺损及头面颈部的疤痕、黑痣等共32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共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5岁~40岁。

病因:先天性耳廓缺损10例;鼻部分或全部缺损5例;面颈部瘢痕12例;头面颈部良性肿瘤切除后5例。

2扩张方式选择国产硅橡胶扩张器,容量60ml~200ml.早期病例采用常规皮肤扩张术:扩张囊埋入后即刻注入扩张囊容量20%的生理盐水,待伤口拆线后,每周注水一次。

达到扩张预计容量后行扩张皮瓣转移修复缺损。

近年采用48小时间隔注水的快速扩张法,达到扩张器容量后维持1~3个月再行第二期手术。

3手术方法本组病例通常采用2~3期手术完成畸形的矫正。

第一期首先在病区周围选择正常皮肤进行皮肤扩张术,扩张完毕维持一段时间再行第二期手术,即转移扩张皮瓣行器官或组织缺损的修复。

第三期则根据情况行皮瓣断蒂修整术或术后畸形的矫正。

3.1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鼻缺损首先在前额埋植容量为100ml的长方形或椭圆形扩张器,进行皮肤扩张,达到扩张容量后维持1个月,然后再行鼻缺损修复。

额部岛状皮瓣的制备以一侧滑车上或眶上血管为蒂,将皮瓣蒂部削去上皮后,经鼻背皮下隧道转移到鼻下端修复缺损,同时需切取自体耳甲软骨进行移植修复缺损的鼻翼软骨。

四周后断蒂并取出鼻背皮下隧道内的皮下蒂矫正鼻背臃肿畸形。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外科修复的应用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外科修复的应用

末端坏死 , 经换药 后创 面 愈合 ; l例 患 者 切 缘 血 运 障 碍 扩 张 器外露后改行 其他 手术 ; l例 因 有 多 个 扩 张 器 同 时 扩 张 , 治
疗效果未受到 明显影 响。( 4 ) 术 后 感 染 3例 。处 理 : 生 理 盐
水、 双 氧水 及 甲硝 唑 等 抗 生 素 冲 洗 、 引流 , 全身 应用抗 生素 ,
维普资讯

2 o o 7 S e p t e m b e r ' v 。 … N 。 5
’ u 4 81
J F u j i a n Me d Un i v … ‘
皮 肤 软 组 织 扩 张 术 在 整 形 外 科 修 复 的 应 用
法 ] 。我 科 于 1 9 9 7 —2 0 0 6年 应 用 皮 肤 软 组 织 扩 张 术 修 复 各
种 原 因造 成 的头 皮 、 面颈部 、 躯 干、 四肢 皮 肤 软 组 织 的缺 损 与
器. 缝合裂 口, 重新 开始 注水 , 治疗 效 果 不影 响; l例 老 年 患 者 行 头 皮扩 张 , 术后 注水扩 张过程 出现切缘 血运 障碍 , 经 多 次 清创 、 回抽 液 体 仍无 法 改 善 , 手术失败 , 改行 植 皮 治 疗 。采 用 垂直小切 口后扩 张器外 露 并 发症 得 到 控制 。( 2 ) 血肿 9 例 。2例 术 后 月经 来 潮 ; l例 不 慎 碰 撞 , 创 面出血 ; 其 余 患 者 由 于止 血 不 彻 底 及 引 流 不 畅 导 致 血 肿 。处 理 : 积极 引流 、 清 除血肿 、 局部止血 , 尽 快 扩 张器 内 注 水 , 治 疗 过 程 未 受 到 明显 影 响。( 3 ) 皮 瓣 血 运 障 碍 6例 。4例 发 生 在 Ⅱ期 术 后 , 皮 瓣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儿童复杂瘢痕治疗中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儿童复杂瘢痕治疗中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严重 的身 心 发育 障 碍。皮 肤 软 组织 扩 张 术 由 Agna】 retL 和 R dvn 于上世纪 8 aoah O年代首先报道 ,它是将皮 肤软组织 扩张器置人正常皮 肤软组 织下 ,通过 向扩张囊 内注射液体 增加额外皮肤 ,利用新 增皮 肤软组 织进 行修 复和器 官再造 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使 得组织 扩张器 提供 的 “ 额外” 皮肤
石卫青 范燕娜
10 7 001 北京解放军 3 7医院手术室 ,北京 0
【 关键词】 :扩张器 ;儿童 ;瘢痕 ;手术配合 ;护理
【 中图分 类号】1 2. 1 61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 57 (00 1 06 0 07 81 21 )O — 16— 2
稳地渡过手术期 ,回到病房接受后期的进一步治疗 。
2 术前 护 理 2 .1 心 理 护 理 2 .1 患 儿 心 理 护 理 .1 手 术 前 一 天 巡 回护 士 做 术 前 访 视 ,
电凝止血 ,扩张皮瓣 修复 缺损 区后备 负压 引流管行 低位 引 流 ,如面部需递 0 5可吸收线 、整形镊 间断缝合皮 下组织 , / 06单丝尼龙线 5×1 / 2三角针缝合切 口 ,覆盖烧伤纱 布、棉
组 织 从 色 泽 、质 地 、厚 度 、毛 发 分 布 及 美 观 程 度 都 与 缺 损
3 2 皮 肤消毒 :d J 由于皮 肤较 嫩 ,为 了防止 损伤 皮肤 , . ,L 禁用 碘酊 消毒 。为 了防止术 后皮瓣 的感 染坏死 ,皮 肤消 毒 范围要够并 注意严 格无 菌操 作。
由于烧伤等原 因造成 的儿童 复杂 瘢痕往 往位 于暴露 部
皮片 、亚甲蓝 、局麻 药、盐酸 肾上腺 素 、1 m 、5 m 注 射 0l 0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于小面积或中等面积瘢痕,大面积瘢痕可根据实际情况放 置。
但是不适用于关节处瘢痕、萎缩性瘢痕、放射性瘢痕。
※垂直微创切口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宋慧锋、柴家科等
手术方法特点:取垂直于扩张区域的切口,长约2cm。
优点: ①垂直于扩张方向,注水时切口张力较小,可于术后早期扩张注
8、扩张器不扩张
9、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


一、关于切口的选择问题
※瘢痕下组织扩张术--------蔡国斌、刘柳等
他们认为扩张皮瓣设计:
①估计可以形成扩张皮瓣的面积,将尽量多的瘢痕设 计在扩张皮瓣上,我们的经验是当瘢痕和扩张后皮瓣 面积比<1:2时可以安全的将扩张器埋置于全部瘢痕 下。
②当瘢痕面积大时可以埋置两个或者更多邻近的扩张 器,仍使瘢痕大部分位于扩张皮瓣上
他们的特点:在切口错位分层缝合的基础上,术后3天 及开始注水及早期高张力注水。
※皮肤扩张器20年临床应用的回顾----鲁开化等 他们认为:最佳的刺激压力是:5.2-8.3kPa 他们建议: 1、耳部、额部、头皮扩张适宜缓慢施行(每周一次) 2、耳廓再造的话,2~3个月完成注水,并维持一段时
他们认为这样的优点是:
灵活的手术设计和充分地利用扩张的皮肤 ①不规则形状瘢痕的周围局部正常皮肤得以利用。
②扩张皮瓣纵向横向增加的皮肤面积都得以利用。
③适当减少扩张器的数量,可以简化手术切口,减小手术 操作难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④减少了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血运,可以抑制其继续 生长。
适应症:
本方法适用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不规则形瘢痕尤为适用 。
水,不仅降低切口裂开的发生率,且注水扩张周期明显缩短。
②切口小,符合现代外科微创技术发展趋势,患者的痛苦降至 最低,且能为二期扩张皮瓣的形成及移位留下更大余地。

※扩张器埋置术切口设计与缝合方法的改进-----------程天平
手术方法特点:视扩张器大小在切口与容纳扩张囊的腔穴之间 设计1.0-3.0cm宽的“隔离带”,除切口进人区外,不予剥离 。
第二节 适应症
先天性: 小耳畸形 并指畸形 连体婴儿 外伤性: 颅骨外露 鼻翼缺损 软组织撕脱伤 手术切除后创面: 体表巨大肿瘤切除后 其他:深度烧伤创面 褥疮 贴骨瘢痕等.
第三节 类型与结构
一、扩张器的类型
第四节 基本手术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扩张器植入区域的选择(需要考虑的是….)
头部 面部 颈部 躯干 四肢 全鼻再造 全耳廓再造
4 ml 6~8ml 12~14ml 4~6ml 6~8ml 200~300ml 140~160ml
第五节 并发症及其防治
(一)血肿
原因:1、剥离腔隙 2、止血不彻底。 3、负压引流不通畅。 4、全身有出血倾向。 5、副肾的使用。 6、术后护理。
预防及处理方法
扩张囊埋植的组织腔隙剥离的范围应比扩张囊周边大0.5~1.0cm
五、扩张器植入和切口的关闭
一些注意事项: 1、检查扩张器是否渗漏、成角或折叠。 2、放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完毕需再次检查是否带有负压。
六、 注射扩张
注射液的选择、注射时间(即时扩张 、快速扩张等 )
注射量
鲁开化、郭树忠等在“皮肤扩张器20年临床应用的回 顾”中提到:缺损大小每1.0*1.0cm需要量约为
3、最后将注射壶放置在适当位置,从扩张囊内抽出多余液体, 保留液体5.0~50ml。
他们的结论:
1、术后感染和血肿的发生率低:更加肯定了其原因可能与术 中反复过度注液扩张过程中剥离腔隙内的积血得到排空有关。 2、术中反复注液过度扩张技术使扩张器在埋置时即可预见扩张 器注水结束时的情景。
※缩短皮肤软组织扩张疗程的方法探讨-------孙志刚等
二、切口的选择
1、扩张器植入时切口的选择要根据扩张器埋植的部位 而定。
2、垂直(微创)植入
三、 埋植的深度及腔隙的剥离
头皮 额部 面颊部 耳后 颈部 躯干&四肢
帽状腱膜深面、颅骨骨膜表面 额肌深面 皮下组织深面、SMAS层浅面 耳后筋膜浅面 颈阔肌的浅面或深面 深筋膜的浅面、深筋膜深面肌膜的表面
(二)扩张器外露 扩张器外露多见切口处外露和扩张顶端表面
皮肤破溃 原因:1、切口选择不当。
2、注水过程中一次注水量过多阻断皮肤表面 血循环。(最常见)等
预防和处理方法: 由于扩张部位皮肤破溃,扩张器外露,应尽快行二期
手术。
(三)感染
原因:1、切口附近存在感染灶(包括术前备皮不仔细所致) 2、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 3、已外露的扩张器及血肿。 4、向扩张囊内注液和更换负压引流装置无菌操作不严
二、关于注水的问题
※反复过度注液扩张技术在面颈部整形中的临床应用-------闰秀英、王廷金等
手术特点: 1、扩张器放置后,第一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液体体积为扩 张囊容积的70%,检查扩张器位置是否正确,囊腔剥离的程度 是否满意。
2、注液扩张球囊至皮肤苍白维持5min,可见剥离腔内的积血 被挤压排出,这时抽出扩张器内部分液体至皮肤色泽红润。 3min后,再次向扩张囊内注液,注入量以皮肤苍白为度,维持 5min,抽出部分液体,如此反复3次。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第一节 定义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skin soft tissue expansion),是 指将扩张器( skin soft tissue expander)植入正常皮 肤软组织下,通过增加扩张器容量,使其对表面皮肤 软组织产生压力,获得“额外”的皮肤用来修补邻近皮 肤的缺损或疤痕的修复。
格。 5、全身抵抗力低所致的血源性感染。
预防和处理方法:
1、严格无菌操作。 2、术区及附近或全身存在有感染灶时暂缓手术。 3、可适当加入抗生素注入扩张囊内。 4、积极处理血肿、扩张器外露等并发症。
(五)其他并发症
1、皮瓣坏死。 2、疼痛。 3、神经麻痹。 4、骨质吸收。 5、肢体水肿。 6、脱发。 7、颈部压迫表现。
优点: 1、有利于早期注水扩张。 2、使早期注水张力转移,不直接作用于切口有利愈合。 3、扩张局限而不波及无需扩张的病变组织,扩张功效高。
※扩张器置人术的切口选择------程红林,中立勇
他们的特点: ①顺皮纹作切口; ②根据扩张器的形状寻找张力较小部位; ③术后早期患者体位与切口张力是否有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