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技术结课论文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论文-冰蓄冷空调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规范及设计手册阅读课后作业论文名称:冰蓄冷空调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年级专业:建环1301学生姓名:王金良学号: 201314910202评阅教师:王军提交时间: 2017-01-10冰蓄冷空调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感想【摘要】随着国家建设节能型社会理念的贯彻落实,在建筑领域各项节能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
其中,冰蓄冷供冷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得到了应用,对于医院,制冷系统是其耗能大户。
本着合理控制工程投资规模、降低运行成本的原则,制冷技术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中国论文网 http:/【关键词】冰蓄冷技术;空调制冷;发展应用;计算,【引言】:经济环境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空调制冷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就给广大的空调设计与安装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止局限于对系统与设备的了解,还要设计出更加稳定、高效的空调制冷系统。
完善的空调制冷技术对机械工程的稳定运行是一大保障。
一、冰蓄冷空调技术1.1 冰蓄冷空调的基本概念空调系统在不需要能量或用能量小的时间内将能量储存起来,在空调系统需求大量的冷量时,就是利用蓄冰设备在这时间内将这部分能量释放出来。
根据使用对象和储存温度的高低,可以分为蓄冷和蓄热。
结合电力系统的分时电价政策,以冰蓄冷系统为例,在夜间用电低谷期,采用电制冷机制冷,将制得冷量以冰(或其它相变材料)的形式储存起来,在白天空调负荷(电价)高峰期将冰融化释放冷量,用以部分或全部满足供冷需求。
每kg水发生1℃的温度变化会向外界吸收或释放1kcal的热量,为显热蓄能;而每kg0℃冰发生相变融化成0℃水需要吸收80kcal的热量,为潜热蓄能。
很明显,同一物质的潜热蓄能量(相变温度)大大高于显热蓄能量(1℃温差),因此采用潜热蓄能方式将大大减少介质的用量和设备的体积。
1.2 冰蓄冷空调的社会背景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两大难题,如何合理的利用能源为人类创造现代生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
在人类共同警视的时期,蓄能空调应运而生。
空调制冷新技术论文2

空调制冷新技术论文2分体空调制冷技术探讨【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空调成为我们生活中必备的家用电器,使我们不再经受酷暑和寒冬。
现在我国大部分家庭使用的空调都是分体式空调。
在南方城市,冬天一般不是特别冷,而北方城市冬天都是有暖气的,在使用空调的时候,基本主要使用制冷功能,因此分体式空调的制冷技术是空调行业的重要发展项目。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调制冷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国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分体空调;制冷技术;原理;危害;改善1 分体式空调制冷技术的原理分体式空调主要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通过管路和电线连接,内机和外机是一对一的。
分体式空调主要有落地式、嵌入式、壁挂式、立柜式、吊顶式。
这种空调的外形比较美观,占地比较小,噪音低,使用灵活,安装检修方便,经济实用,因此,这种空调使用范围比较广泛。
随着科技发展,分体空调水平也在提高,制冷技术也是分体空调发展的重要课题。
分体式空调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空调制冷调制器。
空调制冷调制器是空调的制冷装置,一般采用机械压缩式制冷,它主要有四个元件组成,分别是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这四个元件是相通的,而其中充灌着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
压缩机是空调器中的动力,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在空调器中连续不断的流动,压缩驱动制冷剂实现对房间温度进行调节。
压缩机一般都会装在室外,把制冷剂从低压区压缩后送到高压区冷却凝结,再通过散热片散发热量到空气中。
然后制冷剂再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变成气态。
经过这种周而复始的工作,达到调节气温的作用。
蒸发器是利用制冷剂在低压下易蒸发的特性,将制冷剂转化为蒸汽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达到制冷的效果。
蒸发根据冷却物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冷却液体载冷剂的蒸发器和冷却空气的蒸发器,也可分为卧式蒸发器和立管式蒸发器。
冷凝器是通过自身管内制冷液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总结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总结一、引言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是我对制冷技术领域的一次深入探索和实践。
通过这次设计,我不仅对制冷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锻炼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加强了我在团队中的协作精神。
二、设计内容与过程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主要负责制冷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具体内容包括对制冷系统的原理分析、系统设计、制冷剂选择、制冷循环计算以及系统性能优化等。
在设计过程中,我首先对制冷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原理分析,了解了各种制冷方法的优缺点。
然后,我进行了制冷剂的选择,考虑到环保和性能因素,选择了R407C作为制冷剂。
接下来,我进行了制冷循环的计算,包括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过程。
最后,我对制冷系统进行了性能优化,通过调整系统参数,提高了系统的能效比。
三、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设计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制冷剂选择问题、系统性能优化问题等。
对于制冷剂选择问题,我通过查阅资料和对比分析,选择了R407C作为制冷剂。
对于系统性能优化问题,我通过模拟分析和实验验证,调整了系统参数,提高了系统的能效比。
四、收获与展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掌握了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也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和优化系统性能。
此外,我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对于未来,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制冷技术,探索更加环保、高效的制冷方法。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五、总结总的来说,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
它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制冷技术,提高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我相信,这次经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空调制冷技术结课论文

2013级暖通空调结课论文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与建筑节能学生姓名:李刚学号:201305104101指导教师:李琼所在学院:建筑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呼和浩特市某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摘要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方式的多样化细节化,对于建筑物内的环境要求也日益增加,舒适和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成为人们追求的趋势,伴随着建筑能耗的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能耗中占有重要比重。
本文通过分析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构成及主要特点,针对当前在节能方面面临的问题,对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暖通空调,环保节能,解决方案HVAC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energy savingAbstract:along with the modern concept of people's live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means of details, to the environment within a building requirements are also increasing, comfortable and high quality living environment become the trend, with the total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s rising year by year, and HVAC system in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occupies the important proport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VAC system energy consumption composi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in the energy saving problems, HVAC control system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the ways and methods.Keywords: HVA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Solution1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最消耗一般占整个建筑耗能的50%以上。
空调制冷技术论文(2)

空调制冷技术论文(2)空调制冷技术论文篇二浅析制冷空调自动控制技术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制冷与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原理,着重从自动控制技术的目的、内容、方式、特点、发展方面分析自动控制在制冷空调技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制冷空调;自动控制技术1 制冷与空调装置自动控制的目的1.1 提高制冷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当负荷及环境温度变化时,可自动调整制冷设备的运行,使其在相应的工况下稳定运转。
最简单的例子如BCD-183W电冰箱,当冷冻室冷点温度达到-24±1.1℃时,温控器检测出这个温度便立即做出反应,断开压缩机供电回路,停止制冷。
当冷冻室温度回升到-18±1.1℃时,压缩机又自动投入到制冷运行状态下,周而复始,于是冷冻室的温度便始终保持在-18℃~-24℃的范围内稳定运行。
制冷系统是一个严密封闭的系统,为了保障制冷设备正常运行,并达到所要求的指标,需要把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湿度等许多热工参数的一些控制电器和调节元件、各种仪表及附属设备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控制系统。
在制冷系统中,调节与控制的最主要参数是蒸发压力与温度、冷凝压力与温度以及压缩机的能量等,因为它们与制冷能力、电能消耗和制冷系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调节制冷系统不仅要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而且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可通过调节来获得廉价的人工制冷。
实现制冷机及其系统的全自动控制是制冷系统发展的方向。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步介入制冷装置的自动化,各种大小型制冷机甚至整个制冷系统都在向全自动化方向发展,对制冷装置有关参数的最佳综合调节、实现压缩机的连续调节和系统的节能等,就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的方向。
制冷系统所以能制冷是由于制冷剂在一个不变容积的蒸发器中,保持一定的蒸发压力P值进行吸收外界热量而实现降温的过程,要获得恒定的压力,除了压缩机不断地吸入压缩蒸汽外,还要有“膨胀阀”,“节流阀”等阀体,来限定制冷剂一定的流量。
有了恒定的蒸发压力,才能获得稳定的蒸发温度。
制冷技术论文

《制冷原理与设备》论文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专业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目录1摘要2吸附制冷技术3磁制冷技术4热电制冷技术5结束语6参考文献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制冷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热量传递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
但是在消耗功可使低温物体传热量到高温物体,人工制冷就是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的技术。
制冷技术的应用也日益的广泛,现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生产各个领域中,并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此简单介绍制冷技术及应用。
关键词:吸附制冷磁制冷循环系统热电制冷环保节能1 吸附制冷技术吸附式制冷技术非常适用于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余热、废热的回收,这也是其与压缩式制冷技术竞争的主要优势之一。
1. 1 原理吸附式制冷也是由热能驱动的,即利用二元或多元工质对实现制冷循环,这点与蒸气吸收式制冷是相同的。
然而,与吸收式制冷中采用液体吸收剂吸收和释放制冷剂蒸气不同,吸附式制冷是采用固体吸附剂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吸附和解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在不同吸附温度下具有不同吸附能力这一特性,周期性地冷却和加热吸附剂,使之交替产生吸附和脱附过程。
脱附时,释放出制冷剂气体,并使之凝结为液体;吸附时,制冷剂液体蒸发,产生制冷作用。
1.2 间歇型吸附式制冷系统间歇型吸附式制冷时利用太阳能驱动的制冷剂,主要由吸附床、冷凝器和蒸发器组成一个封闭系统。
白天,处于环境温度的吸附床被太阳能加热,吸附剂温度升高后开始解析,制冷剂从中脱附出来,系统内的制冷剂蒸气压力逐渐升高,当达到与环境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时,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凝结,同时放出潜热,冷凝下来的液体进入蒸发器中贮存。
晚上,吸附床被冷却,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提高,于是开始吸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气,造成系统内气体压力降低,此时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便在低温下不断蒸发出来,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
空调与制冷课程设计论文

空调与制冷课程设计论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空调与制冷的基本原理、主要部件和工作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空调与制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范围;(2)掌握空调与制冷的原理及其主要部件的功能;(3)了解空调与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空调与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空调与制冷设备进行选型和安装;(3)能够对空调与制冷系统进行调试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认识;(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调与制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范围;2.空调与制冷的原理及其主要部件的功能;3.空调与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分析;4.空调与制冷设备的选型、安装与调试;5.空调与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空调与制冷的的基本原理、主要部件和系统工作过程;2.讨论法:学生讨论空调与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空调与制冷设备的选型、安装与调试;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空调与制冷设备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空调与制冷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空调与制冷技术书籍,供学生拓展阅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展示空调与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空调与制冷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关于空调技术的论文范本(通用19篇)

空调技术的论文关于空调技术的论文范本(通用19篇)空调即空气调节器,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一起来看看关于空调技术论文范本吧!空调技术的论文篇1摘要:文章主要就通风空调节能减排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力求通过一定的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达到通风空调系统最优化的目的。
关键词:通风空调;节能减排技术;技术通风与空调工程是最重要的工程。
在中国的建筑行业,通风与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娱乐环境。
我国大力提倡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
抓好工程设计、施工质量、设备的质量、操作和管理等方面是节能减排关键。
同时,我们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简单的建筑节能措施。
下面就通风空调节能减排技术浅谈。
一、通风空调节能减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所谓的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减少能源浪费。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不可避免的要选择资源节约型。
是彻底实施的科学概念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唯一方式,以促进中国的调整经济结构,改变增长模式的。
在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的今天,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坚持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实施节能减排。
但在目前,在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将更多的经济利益摆在首位,忽视了对环境的影响,而不考虑环保和节能。
对节能减排我们一定要足够重视。
这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工作,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将浅谈建筑通风空调节能和减排。
设计理念为基础的高效节能建筑通风与空调工程,是决定建筑高效能源的有效节能的指导思想,通风和空调节能可以提高但需依赖于一个精心的设计,由于目前的设计师在建筑通风和空调的设计,很少考虑环境效益,节约能源使。
通风和空调的工程节能并不合理的。
由于时间紧张,加上工程设计,运行能源消耗也是巨大的,国家规定的标准,远远抛在后面。
具体设计实现时,有许多设计师忽略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级暖通空调结课论文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与建筑节能学生姓名:李刚学号:201305104101指导教师:李琼所在学院:建筑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呼和浩特市某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摘要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方式的多样化细节化,对于建筑物内的环境要求也日益增加,舒适和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成为人们追求的趋势,伴随着建筑能耗的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能耗中占有重要比重。
本文通过分析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构成及主要特点,针对当前在节能方面面临的问题,对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暖通空调,环保节能,解决方案HVAC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energy savingAbstract:along with the modern concept of people's live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means of details, to the environment within a building requirements are also increasing, comfortable and high quality living environment become the trend, with the total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s rising year by year, and HVAC system in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occupies the important proport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VAC system energy consumption composi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in the energy saving problems, HVAC control system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the ways and methods.Keywords: HVA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Solution1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最消耗一般占整个建筑耗能的50%以上。
但目前实际情况是,空调系统是按满足用户最大需求而设计,所有的空调系统长时间处在低负荷下运行。
由于能源十分紧张,同时暖通空调的能耗在国民经济总能耗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开发中央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技术,使中央空调系统在不同负荷下、不同工况条件下,都能以最佳效率运行,并且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是非常迫切的并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2 建筑用能概况该建筑是典型的综合商业建筑,建于2004 年,由写字楼和数码商场两部分构成,总建筑面积38067m2 ,其中商场区域建筑面积 16527m2 ,写字楼区域建筑面积 17770m2 。
围护结构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
大楼用能系统主要包括用电系统和采暖用能系统。
2.1暖通空调工作原理暖通空调工作原理就是制冷剂在制冷机组的蒸发器中与冷冻水进行热量的交换而汽化,从而使冷冻水的温度降低,然后,被汽化的制冷剂在压缩机作用下,变成高温高压气体,流经制冷机组的冷凝器时被来自冷却塔的冷却水冷却,又从气体变成了低温低压的液体,同时被降温的冷冻水经冷冻水水泵送到空气处理单元的热交换器中,与混风进行冷热交换形成冷风源,通过送风管道送入被调房间[1]。
如此循环,在夏季,房间的热量就被冷却水所带走,在流经冷却塔时释放到空气中。
本文主要研究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部分,主要涉及供水系统和空气处理单元。
2.2暖通空调供水系统常用的冷冻水(水为载冷剂)系统的冷冻水管道均为循环式系统,根据用户的需求情况的不同,按水压特性划分,可分为闭式系统和开式系统两种:按冷、热水管道的设置方式划分,可分为双管制系统、三管制系统、四管制系统:按各末端设备的水流程划分,可分为同程式和异程式系统:按水量划分,可分为定水量和变水量系统。
变流量系统中的原则足的供、回水温度保持不变,建筑物负荷变化时,通过改变供、回水的流量来适应,该水系统输送的水流量要与建筑物需求相适宜[2]。
随着现代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设备的造价不断的下降,变流量系统可以使系统全年以定温差、变流量的方式运行,尽量节约冷冻水泵的能耗,使得其得以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通常所说的变流量系统是指在水路系统的空调末端使用二通阀的系统,是与水路系统的空调末端使用三通阀的定流量系统相对而言的,所谓变流量与定流量均是指送冷冻水的水路系统的流量,而不是通过末端的流量,通过末端的流量变流量与定流量均是变化的。
变流量系统的目的是要冷源输出的流量所载的冷量与经常变化的末端所需的冷量相匹配,从而节约冷量的输送动力和冷源的运行费用。
由于目前大多数冷水机组的水流量要求恒定,所以变流量系统实际上是供冷(水)量与需冷(水)量相对匹配的。
即供冷(水)量只能随冷水机组的运行台数的不同产生变化。
由于空调系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设计负荷的60%[3]以下运行,且负荷随着时问在不断地变化,为了使冷水所载的冷量与经常变化的负荷相匹配,从而节约冷量输送动力和冷源的运行费用,采用变冷水流量控制便成了理所当然的做法。
3 暖通空调的作用及产生的效果3.1暖通空调的作用安装暖通空调是为室内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其作用主要包括控制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4]等。
在正常的舒适性空调中,以能够使人体保持热平衡而满足舒适感为目标,在恒温恒湿或有清洁要求的工艺性空调室内,主要以满足生产工艺为标准。
3.2暖通空调对人体的影响由于建筑物的密闭性逐渐增加,装修档次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室内污染物的滞留量增加及延长停留时间。
如烟雾、病菌及从家具、墙面、地毯和油性漆中散发出的多种致病化学物质,加上通风换气量的明显不足,空气在室内循环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严重不合格[5]。
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空调房间存在的空气品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通过通风换气向室内提供大量新鲜空气,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
但同时意味着增加新风负荷。
利用增加新风量和排风进行热交换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减少空调的运行耗能。
4 影响暖通空调的不利因素在房屋建筑热工设计时,为了能达到房间内有舒适的微气候,需要恰当地利用房屋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以抵御室外气候的变化。
除此之外,还有规划设计、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等几个方面。
4.1围护结构的作用围护结构包括外围护结构和内围护结构。
外围护结构包括屋面、外墙和窗户等;内围护结构系指室内地面、天棚、内隔墙等。
在北方采暖建筑中,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占总热损失的比例很大,如北京地区,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占全部热损失的77%,在沈阳地区,占65%左右[6]。
由此可见,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对暖通空调节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4.2规划设计的作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指导,规划节能设计需要从地址选择、功能分区、建筑和道路布局走向、建筑物朝向、体形、间距、季节性尤其冬季主导风向、太阳辐射、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等方面进行规划布局。
主要为优化建筑物微气候环境,重点考虑利于节能,充分重视利用太阳能及冬季主导风向、地形地貌的自然优势。
节能规划设计就要分析构成环境小气候的决定因素,即辐射因素、大气环境因素和地理因素的不同影响因素,通过建筑师的规划布置,认真分析,充分论证,利用和改造不利为有利,形成良好的、利于节能的微气候环境。
5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空调节能系统的设计必须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空调运行季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分析,找出一个合适的方案,使空调系统在不同的室外气候参数或室内状况下都可以经济、合理、正常地运行。
5.1采用合理的冷热源对系统设计中的设备进行合理选型是影响空调节能的关键因素,合理配置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对节能和能源合理利用关系重要。
中央空调系统常用的冷热源配置方式有水冷冷水机组加锅炉、热泵型机组和澳化铿吸收式机组[7]。
比如:浪化铿机组的能效比(制冷量/消耗的热量)比较低,省电但并不节能适用于有废热和余热的地方,如热电厂等附近。
5.2采用蓄冷系统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但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电负荷峰谷差较大的实际,在用电高峰时电力供应不足,而在低谷用电时供应过剩的浪费。
在实施电力峰谷电价的地区,就可以采取低电价时段采用冰蓄冷系统将水制成冰来储存冷量,高电价时段再将冷量释放出去,这会对整个电力负荷的移峰补谷工作起到很好的效果,并能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5.3采用变频应用系统变频技术在现在空调系统的使用中成为一种必然性,不仅能有效地改造空调系统的某些不足,还能较大地降低能耗、节省运行费用。
6 解决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有效途径与方法6.1精心设计暖通空调系统使其在高效经济的状况下运行。
暖通空调系统特别是中央空调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系统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使用性能。
可以说空调系统的设计对系统的节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6.2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减少冷热损失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而言,通过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占有很大比例,而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决定围护结构综合传热系数的大小,亦即决定通过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大小。
所以在国家出台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中,首先要求的就是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6.3采用新型节能舒适健康的空调方式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环境参数众多,不同的环境参数组合可以得到相同的热舒适性效果,但不同的热湿环境参数组合空调系统的能耗是不相同的。
例如在冬季,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空调方式,把整个室内的空气加热,通过空气实现人体与环境的热湿交换,就需要较高的空气温度,此时通过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和加热新风的热损失都比较大。
如果我们根据热湿环境的研究成果,改变传统的空调方式,增加辐射热(如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此时所需要的空气温度显著下降,一般可达到12~14℃[8],而传统方式一般在18~20℃,显然后者比前者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在夏季也有类似的结果。
结语通过上述分析,环保节能技术在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正在扩大和普及,而空调的耗能又是巨大的,应从设计、运行方面考虑节能,提高空调系统的节能总体水平。
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大环境下,要采取各种节能措施,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和费用。
只要通过暖通空调专业人士的不懈努力,空调系统的节能降耗终会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