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部编语文下册关联词讲解大全
三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

三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表达方式,是文化的瑰宝和语言的精髓。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本文将重点介绍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成语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是学习成语的基础。
成语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字组成,有着特定的意义和用法。
学生在学习成语时,要注重掌握其中的寓意和蕴义。
比如,“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意思是指通过一次惊人的表现而引起大家的惊艳和赞叹。
通过理解成语背后的寓意,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成语,并在写作中展示自己的语言风采。
二、掌握常见成语的用法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常见成语的用法。
成语在语言表达和写作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能够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学生应该了解成语的概念和意义,能够正确地将成语运用到句子中,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例如,“金玉满堂”这个成语,意思是指财富充裕、环境豪华。
在写作中,学生可以运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个地方富丽堂皇、气派非凡。
三、培养成语运用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
一方面,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成语造句和成语接龙的活动,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名著和经典故事,积累更多的成语,并学会合适地运用它们。
同时,学生也应该注重使用成语进行写作训练,通过不断地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拓展成语的应用场景成语不仅仅限于语文课堂中的学习,在实际生活和社交场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学生应该了解成语在不同场景中的运用方式,并能够使用成语与他人进行交流。
比如,“一诺千金”这个成语可以形容一个人讲信用、言而有信。
学生在与他人约定事情时,如果能够正确运用这个成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也表达了一个人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五、将成语融入写作中成语的运用能够给写作增色不少,学生要学会将成语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2020新教材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关联词练习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关联词练习一、判断下列句子的关联词使用是否正确。
(在括号里打“√”或“×”)(5分)1、即使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也都黄了。
()2、因为靠近寒冷的西伯利亚,所以北国的冬天来得总要早一些。
()3、我们尽管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还是必须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4、不管天气很冷,广场上参加早锻炼的人总是很多。
()5、虽然来了,你就安心地住下吧。
()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28分)1、不但……而且……只要……就……宁可……也不……只有……才……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孔繁森同志是领导干部的楷模。
()他牢记自己是共产党的干部,()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
()发现谁有困难,他()想方设法去帮助。
()自己苦点、累点,()他心里很踏实。
2、虽然……但是……不但……而且……与其……不如……无论……都……一……就……因为……所以(1)我们()走到哪里,()不能忘记人民的嘱托。
(2)()坐在那里说空话,()实实在在地去干。
(3)张老师()没有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却关心着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
他()有空儿,()到我们班问这问那。
3、并列关系:一边……一边……又……又……既……又……不是……而是……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既然……就……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总…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可是…………却……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假如……那么……⑴()这几天不停地下雨,全班同学()准时到校。
⑵()美好的情感是珍贵的,()请你加倍地珍惜我们的情感。
⑶杨柳()能生长在温暖的南方,()能扎根在寒冷的北方。
⑷()老师只说了一句简短的话,()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⑸()没有改革开发的好政策,我们家()不可能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
⑹()做什么事情,我们()应当一丝不苟。
⑺()你付出辛勤的劳动,()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023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含答案、解析)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一、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 ,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二、寓言的结构:故事+教训三、寓言考点:1、添加标题2、概括内容3、揭示预意4、表达感悟5、写作训练四、阅读方法:1、把握寓言中的“故事”首先要把寓言当成故事去读,弄清楚寓言故事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有时是采用拟人手法写的植物、动物等),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它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2、领会寓言的寓意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含义。
3、归纳寓意的常用方法:(1)看寓言的题目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搞清题目的意思,从而弄清寓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归纳寓意的方法。
(2)看寓言的开头和结尾(3)看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训练——【寓言故事】归纳寓意【主题阅读1】吹牛的小蚂蚁①一只小蚂蚁向同伴们讲述他乘坐落叶船历险的故事。
小蚂蚁东东听了,说:“在小溪中旅行算什么?我昨天一个晚上就游遍了整个地球。
什么尼罗河、太平洋,我游起来胜似闲庭信步。
”②同伴们听了,都惊讶不已:东东的本领可真大呀!③一天早晨,下了一场大雨。
雨过天晴,小蚂蚁东东和伙伴们去户外活动筋骨,呼吸新鲜空气。
这时,小蚂蚁们看到一泓(hóng)清水中有一片漂亮的树叶。
如果用它来做书签,那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④可谁去把它捡回来呢?大伙儿自然想到了小蚂蚁东东,想到了这位周游过世界的大英雄。
于是,大家一致推荐东东,相信他一定能取回树叶。
小蚂蚁东东望着这滩清水,犹豫了好一阵子。
最后。
他只得硬着头皮向前爬。
谁知刚跨入水中,东东就被水淹没了。
他在水中拼命挣扎,大呼“救命”。
⑤树上的喜鹊见了,赶忙衔来一根树枝。
抛进水中,小蚂蚁东东费尽力气,颤抖地沿着树枝爬上来。
三年级下学期部编版小学语文期末专题复习内容(四)关联词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语文专题复习内容(四)
句子应用--关联词
老师的话:修辞方法我们说到烂了,大家都懂。
但是关联词老师讲的比较少,那么我们一起来一起学习一下高级版本的关联词是怎么样的。
以前你只知道关联词,不知道表什么,现
在老师不仅教你有什么关联词,还要教你表什么和怎么用!厉害吧!加油!
关联词大全
练习:
(1)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
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2)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
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3)你每天坚持早锻炼。
你的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
(4)()从小学好本领,()能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5)一滴水()很小很小,()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6)这件好事()赖宇轩做的,()唐锦柏做的。
三年级上册语文专题讲解——关联词部编[新教材]
![三年级上册语文专题讲解——关联词部编[新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e078b8c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b.png)
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孟郊,今浙江德清县人,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期隐居嵩山。
1.女娲补天的起因:天塌地裂,山冈上燃烧起熊熊大火,到处是洪水。女娲补天的经过:求雨神下雨灭火,造船救出洪水中的人们,寻找五彩石并炼成液体以补天。女娲补天的结果
:天被补好,天边出现五彩云霞。
2,尽管火灾现场非常危险,可是英勇的消防员们没有退缩
递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不但( 不仅)…… 而且……、不但…… 还……、…… 更(还)……、…… 甚至……
例 句:
1. 海底不但景色奇异, 而且物产丰富
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意思更强烈
2,小明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还很善良。
条件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只要…… 就……、无论( 不管、不论)… …
关联词の 讲解
目录
并列关系 因果关系 假设关系 转折关系 条 件 关系 递 进 关系
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一面…… 一面……、有时…… 有时……、一 边…… 一边…… 、 一会儿… … 一会儿…… 、 既… … 又…
例句:
1. 这衣裳既漂亮, 又大方。
2.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
因果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 … 所以…… 、… … 因而(因 此)……、既然…… 就……、之所以…… 是因为……
例 句:
1. 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表示原因
表示结果
2. 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 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假设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 … 就…… 、即使… … 也… 假如.......就.....
也( 都)… … 、只有… … 才…… 、凡是… … 都……、除非……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关联词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关联词练习
无论......总是......
尽管......但......
不是......而是......
只要......就......
(1)(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又新的发现。
(2)密封(无论)飞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飞回到原处。
(3)我们应该珍视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人的生命。
(4)(尽管)这些小虾不惹人注意,(但)作者观察的非常仔细。
即使......也......
不但......而且......
既......又......
如果......就......
(1)(如果)没有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就)没有举世闻名的赵州桥。
(2)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3)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4)(即使)很大的洪水,(也)不能冲垮赵州桥。
不是......而是......
无论......总是......
尽管......但是......
(1)蜜蜂(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2)密封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3)(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是)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如果......就......
只要......就......
(1)(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
(2)(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
三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修改病句 关联词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

第十三讲修改病句、关联词训练一、病句分类(一)成分残缺: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某一个成分,使表达的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
1、下课了,在操场上玩游戏。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游戏。
这句话缺少了“谁”这个主语部分,谁在操场上玩游戏呢?意思不明白。
2、我们学校书法竞赛活动。
我们学校举办书法竞赛活动。
这句话中因“做什么”这个谓语部分不完整,所以意思不完整。
3、老师在认真地为我们批改。
老师在认真地为我们批改作业。
这句话中的后部分“为我们批改”不完整,缺少了与“批改”这个中心词搭配的宾语,使人不明白老师为我们批改什么。
(二)意思重复:意思重复,是指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语,显得多余累赘的一种语病。
1.我们正在观看优美漂亮的舞蹈。
我们正在观看优美的舞蹈。
这个句子中的“优美”和“漂亮”是意思相同的两个词语。
(三)归类不当:归类不当,是指句子里根本不是属同一类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造成归类不恰当的一种语病。
1.妈妈买了冬瓜、茄子、扁豆、猪肉等许多蔬菜。
妈妈买了冬瓜、茄子、扁豆等许多蔬菜。
这个句子把“猪肉”归属到蔬菜类,显然是错误的。
(四)词序颠倒: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五)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使用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二、下列病句分别属于什么病因?选一选。
A. 重复多余B.词序混乱(词语颠倒)C.缺少成分(成分残缺)D.用词不当1.有一天,从缸里捉起几只较大的虾。
( C )2.傍晚黄昏时,紫茉莉苏醒过来。
( A )3.蝴蝶适合(适应)了夜晚传播花粉。
(D )4.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
( B )C AD B二、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三年级下册语文基础专题讲解-关联词运用 全国通用

知识图谱-关联词语的分类及运用选择题填空题第11讲_关联词语的分类及运用错题回顾关联词语的分类及运用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关联词语的分类1.并列句。
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几个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者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这种关系的复句叫并列复句。
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而是……等。
2.承接句。
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等。
3.递进句。
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更进一层,这种关系的复句叫递进复句。
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还……等。
4.选择句。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表示选择其中一件,这种关系的复句叫选择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
5.转折句。
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前一个分句提出一种情况,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这种关系的复句叫转折复句。
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6.因果句。
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一个分句提出原因,一个分句说明结果,这种关系的复句叫因果复句。
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7.假设句。
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
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实现后会有的结果,结果与假设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关联词的种类和用法
(1)因果关系句子中的前一半表示原因(结果),后一半表示结果(原因)。
关联词: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由于……因而……
(2)并列关系句子中几个分句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表示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
关联词:即……又……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不是……而是……
(3)递进关系前后分句意义上有更深入、更进一层。
不但……而且……不仅……还……
(4)假设关系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后面一半部分是产生的结果。
关联词如果……就……只要……就……
即使……也……
(5)转折关系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发生转折,和前一个分句意思相对和相反。
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6)选择关系两个分句两件事情,需要从中选择一件。
关联词是……不是……宁可……也不……
与其……不如……不是……就是……
(2)条件关系无论……都……只有……才……
不管……总……除非……才……
关联词专项训练
1、()明天天气好,我们()会举行升旗仪式。
2、()你成绩再好,你()不能骄傲自满呀!
3、小明()学习成绩好,()经常帮助别人。
4、我()被老师责罚,()愿意说谎。
5、()浪费时间,()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6、()天色已晚,()老师仍然在伏案批改作业。
7、运动员()不断地坚持锻炼,()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8、()风吹雨打,我们()要坚持去学校上课。
9、()这本书写的太精彩了,()大家都喜欢看。
10、他()考得差,()粗心大意。
11、我们下课()跳皮筋,()踢毽子。
12、妹妹()高兴地唱歌,()跳舞。
13、蜜蜂采蜜()为别人,()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14、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