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
革命诗歌两首

革命诗歌两首一、原文:《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身躯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二、衍生注释:- 《囚歌》中,“活棺材”这里指的是囚禁革命者的牢房等黑暗的统治禁锢,是一种形象的比喻。
- 《就义诗》里“恨不抗日死”表达对不能战死在抗日战场的遗憾,“国破尚如此”中的“国破”指当时国家遭受侵略,山河破碎的状况。
三、赏析:1. 《囚歌》主题是革命者坚守信仰,绝不向敌人屈服。
诗歌充满了大义凛然的情感。
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如“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走的洞”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刻画了革命者对待生存与理想选择的态度。
诗人坚决拒绝敌人的诱惑,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宁死不屈的高尚革命气节。
2. 《就义诗》主题深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不怕牺牲的壮志豪情。
情感上充满了激昂的爱国热情和对日寇侵略者及当时局势的愤恨。
短短几句诗直抒胸臆,没有过多的修饰,简单明了却又力量十足,体现了革命者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
四、作者介绍:1. 《囚歌》的作者是叶挺。
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叶挺在革命斗争中经历诸多艰难险阻,被囚禁时坚守革命节操,展现了坚定的信仰和卓越的革命意志。
2. 《就义诗》的作者是吉鸿昌。
他是抗日英雄,坚决抵抗日寇侵略,在革命斗争中英勇无畏,用自己的热血捍卫祖国尊严,在面对敌人的迫害时坚定从容,用这首诗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五、运用片段:1. 在学校组织的烈士纪念日朗诵比赛上,小明深情朗诵《囚歌》。
当他念到“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时,台下观众仿佛看到了革命者在敌人威逼下的坚定背影,通过诗歌让大家了解到革命先辈在困境中的忠贞不渝。
2.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讲述抗日战争时期英雄事迹,提到吉鸿昌将军时,便引用了《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革命事业的诗集

革命事业的诗集原文:《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一、衍生注释:“囚歌”指被囚禁时所创作的诗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中“人”指坚定的革命者。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中“狗”喻指投降反动派的叛徒。
“地下的烈火”隐喻革命的烈火。
二、赏析:这首诗感情炽烈,气势豪迈。
作者叶挺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诗中通过对比“门”与“洞”,鲜明地展现了革命者的气节。
最后表达愿在烈火和热血中永生,充满了英勇无畏的气概。
三、作者介绍: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伟大的军事家。
他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运用片段:在抗战时期,战士们面临着敌人的重重封锁,就如同叶挺在《囚歌》中所写的那般艰难。
但他们从未有过一丝退缩,坚定地说道:“我们怎能像狗一样从那可耻的洞中爬出?我们要为自由和正义战斗到底!”他们用生命捍卫着革命的尊严,不正是叶挺精神的传承吗?原文:《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一、衍生注释:“主义真”指共产主义真理。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为真理献身的决心。
二、赏析:这首诗语言质朴,却充满力量。
短短二十个字,彰显了夏明翰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必将成功的坚定信念。
三、作者介绍:夏明翰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牺牲。
他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四、运用片段:当面对敌人的威胁,小李毫不畏惧,他想起了夏明翰的《就义诗》,心中呐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我怎能被敌人的恐吓所吓倒?”他挺直了脊梁,继续为革命事业努力着。
原文:《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

《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的朗诵方法。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3.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2.背诵三首诗。
三、教学难点1.学习诗歌的朗诵方法。
2.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四、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革命者写的书信、报告文学、小说,从这些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一颗颗革命者的赤子之心,下面我们学习革命者的诗篇,来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简要了解革命者的事迹:叶挺(1896-1946),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
广东惠阳人。
保定军校毕业。
1921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团营长。
1924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独立团团长。
北伐战争中,率独立团英勇作战,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获得“北伐名将”的声誉,并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
同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工农红军总司令。
起义失败后出国,同党失去联系。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新四军军长,坚持华中敌后抗战。
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被扣押,经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当局严正交涉,1946年3月出狱,并重新入党。
4月8日由重庆去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吉鸿昌(1895-193),河南扶沟人。
早年参加西北军,以英勇善战升为旅、师长。
1928年入北平陆军大学特训班学习。
1929年起任宁夏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第十军军长、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军军长。
1930年所部被蒋介石调驻河南,因反对进攻中国工农红军,被强令出国。
“一二八事变”后回国。
1933年5月联合冯玉祥等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二军军长兼北路前敌总指挥,出师抗日,收复多伦等地,使全国抗日士气大振。
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我的自白书》[大全5篇]
![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我的自白书》[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e22e3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9.png)
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我的自白书》[大全5篇]第一篇: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我的自白书》刘万军教学目标1.学习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革命灵魂,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甘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课后题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投影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革命烈士叶挺将军和陈然同志在狱中写的。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忠心耿耿,英勇顽强,坚定机智,最后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在狱中面对死亡,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写下了动人的诗篇。
这两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和誓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
二、学习《囚歌》。
㈠揭题、解题:《囚歌》是叶挺同志1942年11月21日写的。
(出示《囚歌》)“囚”是什么意思?“囚歌”是什么意思?(囚,被囚禁的人。
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叶挺:广东惠阳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
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皖南事变时因负伤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自由。
同年4月8日自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㈢录音范读。
㈣讲读《囚歌》。
1.讲读第1节。
①指名读第1节。
划出一组对比句。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两句用什么和什么对比?(用“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作对比)“门”和“狗”各自比喻什么?“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人进出的门”指革命者所走的道路;“为狗爬出的洞”指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②敌人对待革命者和叛徒各持什么态度?从诗句中哪两个词语中年看出来?(对待革命者是监禁迫害,对待叛徒是给予所谓的自由。
《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29页PPT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收获平台一、比喻使说理浅显易懂,使语言更加形象、凝练。
请找出下面比喻句的喻体,并说说它们各比喻什么?⑴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答:⑵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答:二、本文选了三首革命烈士诗,慷慨壮烈,大义凛然,读之令人感奋。
试体会三首诗歌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
⑴《囚歌》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就义诗》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我的“自白”书》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空间阅读下面两首歌词,回答问题。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义勇军进行曲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起来,敌人用刺刀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杀死了我们,都要把自己的血肉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这是奴隶!”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1.《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和后面的《义勇军进行曲》表达的相同的主题是什么?答:2.二者在写法上又有什么不同?答:答案:⊙收获平台一、1火,比喻革命的烈火,指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的革命力量。
活棺材,比喻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牢狱。
2、“魔鬼的宫殿”比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二、1、表达叶挺同志决不向敌人屈膝投降的决心和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2、表现了吉鸿昌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革命精神。
3、表现了陈然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和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
⊙发展空间1.号召人民起来反抗侵略者,投入战斗。
2.《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在写法上先提一个假设——“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再由这个假设推出一个严重的后果——“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从精神上大肆侮辱,从反面教育人民,号召人民起来战斗。
歌颂革命的的诗

歌颂革命的的诗歌颂革命的的诗:1.《囚歌》现代·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2.《七律·长征》现代·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沁园春·雪》近现代·毛泽东行旅战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沁园春·长沙》近现代·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就义诗》近代·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6.《忆秦娥·娄山关》朝代未收录·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7.《带镣行》近代·刘伯坚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8.《我的“自白”书》现代·陈然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9.《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爱国行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拓展阅读《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PPT共19页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叶挺在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 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 最后被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 中营。在狱中叶挺受尽各种非人的酷刑,仍坚 贞不屈。在国民党的种种利诱面前表现出了一 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在监狱的墙壁上题 写下了这首被后人广泛传诵的千古绝唱。
囚歌
叶挺
第一个“自由”是躯体的自由,是国民党反动派给予的所谓的“自 由”;第二个“自由”是真正的自由,是身心与灵魂的自由。
6.作者要什么样的自由,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真正的自由,是身心与灵魂的自由。表达了叶挺同志为了推翻 国民党反动统治,宁愿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7.叶挺将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想一想:句中的“怎能”可以换成“不能”吗?
不能,反问的语气更能表明叶挺将军不向国民党反动派屈服的决心。
4.“地下的烈火”指什么?“活棺材”指什么? “永生”的含义是什 么地?下的烈火------革命的烈火; 活棺材-----监狱; 永生----革命精神永存 5.诗中有两个“自由”,两个“自由”有什么不同?
..
人,/ 不能低下/ 高贵的头, 只有/ 怕死鬼/ 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kǎo)打/ 算得了什么? 死亡/ 也无法/ 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 / 我/ 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 在笑声中/ 动摇; 这/ 就是我 ━━ 一个共产.党.员的/ 自白, 高唱凯(kǎi ) 歌/ 埋葬(zàng) / 蒋家王朝.。.
朗读
合作探究第1节
1、“沉重、带血的刺刀”体现了敌人 的什么特点?这节中 的“任、不需要、
哪怕”体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高尚品质?
敌人的凶残,对陈然是严刑拷打。
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品质
2、理解此节中“自白”的意思。
指出卖同志、交出组织、背叛革命 的投降书
合作探究第2节
1.这里的“人”指谁?“高贵的头”指什么? “怕死鬼”是指哪种人?
我的“自白”书
陈然
走近作者
陈然(1923~1949), 河北人。抗日战争初期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任中共重庆市 委领导的地下刊物《挺 进报》的特支书记, 1948年四月被捕, 1949年10月28日被国 民党反对派杀害。
我的“自白”书
任脚下/ 响着沉重的铁镣,(liào) 任你/ 把皮鞭(.bi.ān/ 举得高-----高, 我/ 不需要/ 什么自白, 哪怕 .胸.口./ 对着带血的刺刀!
1、了解三首诗歌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三首诗的主旨。 3、流利、顺畅的背诵全文。
叶挺
题目解说:
囚,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围住,如 笼中之鸟,失去自由。因而“囚”的意思 是把人关在监狱里,点明了此诗是在狱中 写成的。之所以称“歌”是因为也挺的这 首诗曾经被狱中的难友传唱。
叶挺(1896-1946),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 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 “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 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 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 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 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出 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3月7日经中共 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朗读诗歌,赏析诗意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今日羞”是指作者被捕后没被杀害,被国民党反动 派凌辱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表现了作者为抗日而不惜牺牲生命的 精神。
诗歌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
命精神,袒露了作者不甘受奴役,不愿意当 亡国奴的民族气节,为了没有能够死在抗日 的战场而深感遗憾和对民族前途的无比担忧 以及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牺牲精神。
坚贞不屈 视死如归
吉鸿昌
作者简介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1913年入冯 玉祥部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旅、师长。他为人正 直,不畏权势,人称“吉大胆”。1930年9月接受 蒋介石收编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 “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但不愿替蒋介石打内 战,态度消极。1931年8月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强 令出国“考察”。遂环游欧美,发表抗日演说,寻 求国际声援。1933年5月,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张 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2军军长、 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向察北日伪军进击,将日军 驱出察境。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继续进 行抗日活动。同年11月9日被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刺 伤被捕,24日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就义前他 挥笔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 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人”指革命者 ;
“狗”指背叛革命的人;
“一个声音”指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爬”的含义是让革命者屈膝
2.第投一降 节诗歌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怒,对叛徒的厌恶和痛恨的思想感情
3.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利诱,叶挺将军的选择是 什么呢?(请用诗中的一句话告诉我们)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2.作者拒绝自白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此节中“自由”是什么意思 ?
3.“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这句话从修辞上 看是一个什么句子?表现了陈然的什么品质?
反问句,表现陈然蔑视敌人,为正义事业舍身的浩然正气
合作探究第3节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诗歌第一节中“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中的“人”指什么?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中的“狗”指什么?“一个声音”指谁 的声音?“爬”字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