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例分析 8
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

(一)惠州市辖下龙门县化工厂未经批准擅自向本县一河流内设置排污口,排放大量工业废水,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县环保局责令化工厂迅速纠正违法行为,并报经市环保局批准,对该化工厂处以9万元的罚款;县化工厂认为,省政府颁布的《防治水污染条例》规定:“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决定的罚款以不超过1万元为限;超过1万元的,应当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而县环保局却对化工厂处以9万元的处罚,明显违法,欲申请行政复议。
问题:龙门县化工厂可以向哪些机关申请复议?1.本案的行政复议机关是龙门县人民政府或县环保局的上一级部门机关即惠州市环保局;2.根据《行政复议法》第12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选择向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别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二)A县发生旱灾,从外地运到一批救灾物资,该县B乡民政所委托各村发放救灾物资,C村在发放救灾物资时把李某遗漏,李某不服想提起行政诉讼。
问题:李某应以谁为被告?为什么?1.李某应以乡政府为被告,因乡政府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实际实施者,C村只是被委托的组织;2.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被委托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以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三)青年朱某在街上行走时,被警察王某截住带至公安派出所,原因系王某随行的卖淫女田某指认朱某为嫖客;其间该警察多次殴打朱某,致使其被迫承认自己有嫖娼行为;警察王某及该派出所未作任何调查取证;遂将朱某行政拘留;后在有关督促、调查下,证明朱某确系无辜。
1.警察王某的行为是否违反了行政程序?答:是;因其对朱某进行非法殴打,且在未作任何取证的情况下,将朱某行政拘留,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哪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可以设定行政拘留处罚?其直接法律依据是什么?答:法律;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可以设定行政拘留处罚;3.朱某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答:朱某可以提出行政赔偿要求,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四)在2003年10月15日,A县政府根据《发展A县经济的实施规划》,以红头文件形式作出了一项《关于对A县几家工业企业进行调整的措施》的决定,其中决定将属于集体所有制的A县机床附件厂与属于国有企业的A县机械厂合并为A县机械总厂;A县机床附件厂不服县政府的这一决定,认为合并决定实现未征得他们的同意,侵犯了企业的自营自主权,遂向A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县政府有关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告诉县法院,这一合并决定是为了改革和发展A县经济、解决县机械厂的经济困难作出的,县机床附件厂应当顾全大局,服从县政府的决定,同时,县政府要求县法院应与县政府态度一致,维持县政府的改革措施,对县机床附件厂的起诉不予以受理。
行政法学经典案例分析

1.郝某经所在区工商局批准开办了一家文化用品商店,一日郝某所在地工商所人员康某来到郝某的店里,要拿几本书回去看,郝某不让.康某说:”有人举报你的店里卖淫秽书籍, 要对你罚款,你现在交罚款。
"郝某说:"我的店从来没有卖过那种东西,不信你可以查." 康某说:"我不用查,你如果不交罚款,我就封你的店."郝某无奈当即交了1000 元罚款(注:康某的罚款行为,不是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以工商所名义作出的)。
郝某对此向有关机关申请复议,康某又与复议人员赵某串通捏造郝某卖淫秽书籍事实,复议机关维持原来的罚款决定,又作出吊销郝某营业执照的决定。
郝某到处无人帮助解决,两个月后,复议机关认为此案证据不足,经调查确认处罚决定是错误的,随即作出撤销吊销营业执照决定和罚款决定,并对赵某与康某给予了行政处分。
郝某对此先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赔偿,但郝某对赔偿义务机关决定给予赔偿的数额不服,遂向本区人民法院作出申请国家赔偿决定。
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
在审理中,经人民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如下协议:①由赔偿义务机关报赔偿返还 1000 元罚款;②赔偿吊销营业执照期间租房、水电等必要的开支2500 元;③按正常营业收入的30%赔偿因吊销营业执照期间不能经营所造成的损失1500 元。
现问:(1)郝某对1000 元的罚款不服申请复议的机关是哪个机关? (2)设郝某突然死亡,可由谁来申请行政复议?(3)复议机关向郝霜收取复议费用200 元,有无法律依据?为什么?(4)本安中郝某所受到的损害,应以谁为赔偿义务机关?(5) 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处理方式与结果是否正确? (6) 康某与赵某对郝的损害应承担什么责任?答案:(1)市工商局为复议机关. (2)郝某的近亲属可提起复议申请。
(3) 于法无据。
因为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不得向复议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4)应以区工商局与市工商局为赔偿义务机关。
(5) 处理方式正确,但处理结果的第三项内容存有错误。
行政法案例分析

行政法案例分析某街道办干部胡女士下班时,从摊贩刘某那里一栏水果,之后发现有几个是烂的立即返回市场找到刘某要求换。
刘某以不是自己的水果为由不给换。
胡女士向刘某表明自己是街道办干部,如果不给换,以后走着瞧,刘某对胡女士的话不买账。
胡女士恼怒,上前与刘某撕打起来。
刘某用拳猛击胡女士的头部致使胡女士嘴角流血。
此事件被报警赶来的公安人员制止。
事后经医院诊断,胡女士属轻微脑震荡。
区公安局认为,刘某属于妨碍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9条的规定,作出拘留10天的处罚决定,并责令刘某赔偿胡女士的全部医药费。
刘某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经查认为,刘某的行为性质属于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根据《治案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的规定,仍然处以刘某10天的拘留,赔偿胡女士医药费。
刘某仍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是一个典型的行政法案例,案情涉及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已经行政诉讼法等多部法律内容,现结合有关法律条文以及有关法理,进行如下分析:一,区公安局的行政处罚是否适当?1,对于该纠纷性质的认定,区公安局认为,刘某属于妨碍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
笔者认为对刘某的行为认定为妨碍执行公务的行为这种定性是错误的,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执行公务的行为有以下标准:(1)该行为实施者必须是公务员或者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正式工作人员,或者是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执行公务的人员;(2)该行为实施者必须出于执行公务的动机和目的;(3)该行为必须在行政职权范围内进行,不得超越职权。
单纯以公务人员的行为是否在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内进行判断是不恰当、不全面的。
在本案中,胡女士是街道办干部系国家公务人员,但他的买水果的行为并不属于执行公务的行为。
该纠纷是个典型的民事纠纷。
2.从案情得知,对于胡女士和刘某的民事纠纷,区公安局直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9条的规定,作出拘留10天的处罚决定,并责令刘某赔偿胡女士的全部医药费。
笔者认为这种行为虽不失合法性,因为调解毕竟不是处罚的必经程序,但从常理上来说,该纠纷属于民事纠纷,根据民法中的自愿协商原则,先对于他们俩的纠纷进行调解处理更为恰当。
行政法案例分析

争议焦点
序行 政 赔 偿 的 自 行 解 决 程
•
碍行 的黄 界住 诊 公 公政 关碟 限宅 所 权 务抵 系以 安 性 力 之抗 及 全 质 与 间权 淫 权 的 隐 的的 秽 的 界 私 界行 物 保 定 的 限使 品 障 界 之 以 和 限 间 及 妨
•
•
• • •
法理分析
一、公权力与私权利
8月19日,在缴纳了1000元暂扣款之后,张秋林 被放回家中。10月21日,张秋林突然又被宝塔公 安分局治安大队带走,随即以“涉嫌妨害公务” 被刑事拘留。10月28日,宝塔公安分局向宝塔区 人民检察院提交材料,报请检察院批准逮捕张秋 林。11月4日,宝塔区人民检察院以“事实不清, 证据不足”为由作出不予批捕张秋林的决定,发 回公安分局补充侦查。11月5日,被刑拘16天之 后的张秋林被宝塔公安分局以取保候审的形式释 放回家。12月5日,宝塔公安分局以“案件撤消” 为由,解除了对张秋林的取保候审,1000元暂扣 款同时返还当事人。
• 私权利通常是指以满足个人需要为目的 的个人权利。 • 公权利则是指以维护公益为目的的公团体 及其责任人在职务上的权利。后一种权利 也叫权力
首先,我国法律非常重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 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 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 《人民警察法》对警察出警以及搜查等行为的程序 进行了规定,比如警察出警必须要穿制服,还要出示证 件,表明合法身份等 •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 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 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 行搜查,但是这种搜查也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夫妻“诊所”观看黄碟案
主创:陈光 邓凯 丁宝震
行政诉讼案例分析152题(含答案)

行政诉讼案例分析152题(含答案)[1]案例分析题1?市政府的通告属于何种类型的行政行为某市原有甲、乙、丙、丁四家定点屠宰场,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屠宰许可证等证照齐全。
1997年国务院发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该市政府根据其中确认并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的规定发出通告,确定只给甲发放定点标志牌。
据此,市工商局吊销乙、丙、丁三家屠宰场营业执照。
乙、丙、丁三家屠宰场对此不服,找到市政府,市政府称,通告属于抽象行政行为,需遵守执行。
三家屠宰场提起行政诉讼。
(1)市政府的通告属于何种类型的行政行为理由何在(2)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属于何性质的行为【参考答案】(1)市政府的通告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依照法律,法规针对特定的人特定的事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其行为的内容和结果将直接影响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权益;而抽象行政行为是以不特定的人或事为管理对象,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市政府的通告针对的事特定,即确认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针对的人特定,即甲、乙、丙、丁四家屠宰场。
(2)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的行为是行政确认行为。
即市政府先确认甲屠宰场符合(或具备)从事屠宰业务的各方面的条件,然后赋予甲屠宰场专门从事屠宰的法律资格。
案例分析题2?甲县政府及其工商管理部门的行为性质如何甲县前几年为发展山区农村经济,投巨资扶持农民栽苹果树,几年过去,苹果树开始大量结果,但由于品种以及土壤、气候等原因,该县所产苹果太小、味酸、色泽不好,因此,苹果的销路一向不好。
该县有一个佳美罐头厂,其生产的“佳美”牌苹果罐头和苹果汁销路一直很好,自从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求该罐头厂采购本县苹果作原料以来,销量也急剧下降。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该厂决定从外地采购原料,于是与乙县某地号称“苹果大王”的种植专业户刘金龙签订了购买苹果的协议。
1997年8月,刘金龙向罐头厂交付了第一批苹果,因品质优良,罐头厂非常满意,要求刘金龙继续向该厂提供苹果。
行政案件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某市环保局在例行环境监测中发现,某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严重超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某市环保局对某化工企业进行了调查,并依法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
二、案情分析1. 违法事实某化工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对废气进行处理,导致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标准,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经环保局调查,某化工企业存在以下违法行为:(1)未按照国家规定对废气进行处理,导致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标准;(2)未按照国家规定安装和使用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3)未按照国家规定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监测和记录。
2.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某化工企业的行为构成了环境污染违法行为。
某市环保局依法对某化工企业作出了以下行政处罚:(1)责令某化工企业立即停止违法行为;(2)对某化工企业处以罚款人民币20万元;(3)要求某化工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废气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4)对某化工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要求其作出深刻反省。
3. 争议焦点本案中,某化工企业对环保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主要争议焦点在于:(1)某化工企业认为,其已按照国家规定安装了废气处理设施,但由于设备故障导致排放超标,不应承担全部责任;(2)某化工企业认为,环保局对其作出的罚款数额过高,请求降低罚款金额。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第二十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污染物进行治理,并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2)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第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题

何种权利
作人员同意,由胡丙利缴纳罚款
150 元,并当场出具罚没收据一份。
案例 7 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不予准许、缺席判决 A 律师事务所为招揽更多的业务,实行按案件标的额为介绍案件的人
( 2)对张某不按规定纳税的违法行为,县人民法院将怎样处理 案例 9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 7)对于人身自由受限制的损失,李某能够最迟在何时提出国家赔 偿请求
( 2)C 公司是否有权就货轮被扣行为提起诉讼,
法院应否受理为什么
种费用共计元,宝丰县技术监督局以胡丙利与韩某打架行为不是在行
为中的哪一个
使职权时发生的,而是在交纳罚款后发生的个人打架行为为由,不同 意承担赔偿责任。
自 1999 年 1 月 10 日赵保卫、张延法申请龙乡区人民检察院进行刑事 赔偿以来,至 1999 年 8 月,龙乡区人民检察院对赵、张的申请一没
B 律师事 人发生经济纠纷而被当地西城区公安分局刑事拘留。
3 月 9 日,西城 1996 年度, 中国 A 公司与国外 B 公司签订粮食买卖合同并支付了全部
的伤情经宝丰县公安局法医门诊部鉴定为轻微伤。胡丙利出院后不服
宝丰县技术监督部门对其作出的罚款
150 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向宝丰
务所的案件揽走, B 律师事务所对 A 律师事务所的这一行为向有关司
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经查认为,汪某的行为性质属于侵犯他
丈夫。次日凌晨 1 时许,邹某,陈某和尤某再次闯入林某家,捣毁林
人人身权利,根据《治案管理处罚条例》第
22 条的规定,仍然处以
某部分家具。之后,该三人又闯到林某的胞妹家,捣毁其部分家具。
汪某 10 天的拘留,赔偿任某 200 元的医药费。汪某仍不服向人民法 院提起诉讼。
行政法案例分析

行政法案例分析案例名称:李某与某市政府之间的行政法纠纷案例概述:李某是某市一家私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企业主要经营建筑材料销售。
在某市政府推动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李某希望能够在城市扩建规划中获得一块用于建设建材市场的土地,从而扩大企业规模,增加经济收入。
然而,在市政府公布的规划图中,并未将该土地列入建材市场的用地范围,李某对此表示不满,并提起了行政诉讼。
案情分析:1. 李某和某市政府之间存在着行政法律关系。
作为私营企业法定代表人,李某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享有相应的权利。
某市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和监管职责,需要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2. 本案中的行为主体为李某和某市政府。
李某在诉讼过程中主张自己有权获得该土地并建设建材市场,而某市政府则认为其在规划图中未将该土地划为建材市场用地,所以不同意李某的要求。
3. 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是:(1) 李某是否享有获得该土地的权利?根据行政管理法的相关规定,李某在获得土地的权利方面应当符合土地使用规划和有关行政管理规定的条件。
(2) 某市政府是否符合程序正当性原则?如果某市政府在审批过程中违反了程序正当性原则,那么其决策是否合法。
(3) 某市政府的规划图是否合法?如果规划图划定的建材市场用地范围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是否合法?理论分析:1. 李某是否享有获得该土地的权利需要结合土地使用管理法进行分析。
根据土地使用管理法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属于国家所有,依法分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
如果李某获得了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并且满足土地使用规划和有关行政管理规定的条件,那么就有权获得该土地。
否则,某市政府的决策是合法的。
2. 程序正当性原则是行政程序中的基本原则之一。
程序正当性包括程序公开、充分听证、事先告知、言而有据、独立公正、决定权垂直分工、保障实体权利等方面。
如果某市政府在审批过程中没有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事先未告知相关决定等,那么其决策程序就存在问题,李某可以主张决策违反了程序正当性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问题就是要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间的距离。
A、罗威(T. Lowi):受问题影响人数多少及其关系 分配性的(distributive)
调节性的(regulative)
再分配性的(redistributive) B、邓恩:问题的特性 结构良好问题(well-structured problem):
主和次要原因
直和间接原因
近因和远因
“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
C、确切表述 对问题症结的“现实”与“理想”及二 者的“差距”作准确的定性\定量概括,对差距 、原因作出准确判断。
2、目标确立
(1)基本原则
针对性 可行性 系统性 规范性 具体性
(2)依据
A.既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和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
B.前一阶段已经界定出的问题 C.当前和将来的主客观条件
(6)权责划分:避免法不责众
(7)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刚性
(8)技术和信息:科学有效、交流畅通
(9) 物质因素:硬件建设 (10)团体意识:决策各个系统互相支撑
七、行政决策体制的类型
伍启元:《公共政策》
八、行政决策的模式与模型
(1)理性主义模型——“理性人”
A、当面对多种选择时,他会做出一个决定 B、他会依据其价值偏好排列出优先次序 C、他的价值偏好会随着时空变化而转移 D、他通常从所有的方案中,择定偏好等级最高者
公共政策 备选 政策 位置 政策 变化 均衡
(5)行为决策模型
九、行政决策者的类型 政治技巧 分析技术 高度 企业型 技术型 高度 低度
低度
政客型
虚伪型
十、行政决策过程
(一)含义:决策过程的逻辑顺序和基本步骤 五阶段: 1.问题界定 2.目标确立
3.方案设计
4.后果预测 5.方案抉择
决策的程序
(2)有限理性模型——(Bounded Rationality) A、决策者只能追求一种 “寻求满意” 结果 B、最佳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完全理性化,而满 意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有限理性化,后者才是现
实的。
(3)精英模型
肇始于意大利学者莫斯卡和帕累托,以及德国学者
米歇尔斯,经由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和美
提出问题,识别机会
明确目标
反馈
拟定方案
方案1 方案2 -------
评估
决策
实施
监督
决策程序示意图
(二)程序
1、问题界定 (1)含义 被行政主体所认知并有必要采取行动加以解决 的公共问题。
(2)问题界定的主要环节
A、症结分析——全面认识问题
问题产生的时间、地点和条件 问题的性质、类型、范围、程度、影响和问 题的内部层次、结构 B、原因分析 主和客观原因
7、合法化
十一、行政决策的基本方法
全体一致原则 多数原则
过半数原则
(一)全体一致原则—unanimity rule(安理会决策) 决策方案的通过需全体决策投票者一致投赞成票, 若有一人投反对票,该决策方案就不能通过。 优点: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即每个投票者均 获得满意,或至少无人受损。 缺点:决策成本过高;决策结果有利于部分人;出 现决策的“搭便车”现象。
政治局常委的决策
(三)过半数原则 至少有二分之一以上的人投票支持的方案才获得通过。 优点:比全体一致原则决策成本低,比多数原则更民主。
不足:当多数人的净收益小于少数人的损失时,社会整体 收益为负;可能出现投票循环;易产生多数人强制现象。
(四)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决策悖论:即决策因陷入“循环”而无法作出) 例:甲、乙、丙三人对方案A、B、C按照过半数原则进行 表决。其中 甲对三个方案的偏好为:A〉B〉C 乙的偏好为: B〉C〉A
二、行政决策类型
长期决策
决策的时间
短期决策 战略决策 战术决策 业务决策 集体决策
决策的重要性
决策的类型
决策主体 决策起点
个人决策 初始决策 跟踪决策 确定型决策
决策涉及的问题
不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
三、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1、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并贯穿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2、行政管理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 3、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 4、正确与否关系到行政管理成败 5、科学性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Hale Waihona Puke E、面对同样的选择他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是否存在缺陷?为什么?
国家投资近30亿元建设的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由于 建设规模过度超前,目前旅客量和货邮量只达到设计规模 的1/3左右,航站楼和机场生活区大量闲置,运营5年 累计亏损已达11亿元。2003年1月21日,审计署署长李金 华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损 失严重。仅2002年,审计机关审计查出由于违规担保 、投资和借款等,已给国家造成损失多达72.3亿元。
模型A
工资税收起征点
利益团体A
利益团体B
均衡状态
政治影响 力与声望
压力 要求
压力 要求
政治影响 力与声望
有利于A 的决策
有利于B 的决策
模型B
利益团体A
利益团体B
均衡状态
政治影响 力与声望
压力
压力
政治影响 力与声望
要求
有利于A 的决策
要求
完全不利于B 的决策
外加影响
集团B的影响 集团A的影响
信息的稀缺程度(scarcity): 获取信息的代价(cost):
稀缺与价值 “征信系统”的建立 新闻发言人制度
信息源发布状况(promulgation): 信息的时间性(time):
边际成本
关于信息的传输渠道问题
2、咨询子系统
由掌握各门类知识的专家、学者组成,决策中枢系统 的辅助机构。
(二)行政决策系统构成 行政决策系统 信 息 子 系 统 参 谋 子 系 统 决 断 子 系 统 监 控 子 系 统
1、信息子系统
(1)收集信息,完整地、真实反映客观情况 (2)加工、整理、分析、归纳信息,取精华,剔虚假 (3)传递信息,把加工处理好的信息传递到决策者手中
有关信息特征的问题
四、行政执行的手段 1、行政手段:权威 、强制 、垂直 、具体 2、经济手段:间接 、有偿(利益) 、多样 3、法律手段:权威 、规范 、稳定 4、思想教育手段:长期 、内在稳定 、超前
五、行政沟通与行政信息 (一)行政沟通 行政体系与行政环境之间、行政内部各部门之间、行政 人员之间传达思想、交流情报和信息,以谋取行政体系和谐 有序运行的行为过程
18亿亩土地
18亿亩土 地
三、行政执行的环节
1、制定计划:分解行政决策目标 ,组织 、人力 、物力 、时间 2、实施前准备 (1)思想准备:执行前的思想动员 (2)制度准备:明确行政执行的具体准则和依据 A、目标责任制度 B、检查监督制度 C、奖惩制度 (3)物质技术准备
(4)组织人事准备
3、具体实施阶段
四、行政决策的原则 1、信息准、全:
2、可行 :生产力标准 和利益标准(经济、政治、社会心理)
3、系统 :决策主体系统思维 、把决策对象看成一个完整系统 4、对比择优:
5、预测:
6、动态: 7、民主集中:
8、连续性:
案例讨论:公车改革问题
五、行政决策体制及构成
(一)我国决策体制及构成 纵向: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政权机关 横向: 党的领导决策系统 人大的权力决策系统 政府的行政决策系统
组织形式:
官方的
半官方的 民间的 跨国的
参谋子系统的作用
(1)协助决断子系统界定政策问题,确立目标 (2)为决断子系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 (3)对公共政策的实施进行跟踪反馈、分析
3、决策中枢系统
(1)界定政策问题——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s )
马奇(James G. March)和西蒙(Herbert A. Simon):
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进行民主的改造,逐步地成为重要的 分析途径。
政 策
精英 政治基
权 力
结
果
层结构
一般民众
流
动
A、社会分为有权的少数和无权的多数。 B、统治人的少数不代表被统治者的多数。 C、为了保持稳定避免发生革命,非精英上升到精英地位的过 程必须缓慢而又不间断。
D、精英们在社会制度的基本准则和保持现代社会制度不变等
方面意见一致,分歧很少。 E、国家政策并不反映民众的要求,只反映盛行于精英中的价 值观。国家政策的改变是缓慢的,而不是革命性的。 F、相对说来,行动积极的精英受态度冷漠的民众的直接影响 很少,精英对民众的影响多于民众对精英的影响。
(4)集团模型
政策利害关系人结构图
政策制定者
公共政策
政策牺牲者
政策受益者
4、监控系统:内、外两体系 (1)内部
政党——人大——政府
内设监控机构
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
(2)外部: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新闻舆论
六、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近期、远期;可行性
(2)职能范围:权限约束,不能越权
(3)机构设计:避免交叉、指令应统一 (4)职位设置:统帅的权威性 (5)人员配备:数量、质量
丙的偏好为:
C〉A〉B
若先对A、B进行表决,显然甲、丙 以 2:1选出A,再 将A与C进行表决,则乙、丙以2:1最终选出C。 若先对B、C进行表决,选B;B与A再表决,最终选A。
若先对A、C进行表决,选C;C与B进行再表决,最终
选B。
讨论: 关于“决策公平”的基本方法 (1)朴素法 (2)拍卖法
(二)多数原则——majority rule 投票者支持最多的一种方案获得通过的决策方式。 优点:大大降低了决策成本 缺点:可能造成决策不科学、不民主(相对多数实际上 占全体少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