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的效果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与总结在产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择38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均为190例。
两组初产妇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一对一陪伴并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
结果:护理干预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分娩疼痛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而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方面的对比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初产妇的心理压力,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分娩结局。
标签:心理护理干预;初产妇;心理压力;分娩结局孕妇的心理状况对于产妇的分娩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不良的情绪反应会给胎儿及产程带来不利的影响[1]。
在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之下,目前绝大部分孕妇都是初产妇,由于社会因素及缺乏经验,使得孕产妇分娩心理准备不足,不能以良好的情绪去承受分娩带来的痛苦,一定程度上使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增加,并对母婴健康产生重要影响[2]。
研究显示,围产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3],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
为进一步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对我院产科190名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在我院产科分娩的38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190例。
入组条件:①为足月妊娠初产妇;②B型超声检查提示头位、单胎、胎儿、羊水、胎盘正常;③产前检查无骨产道和软产道异常,无头盆不称;④无妊娠并发症和相关合并症;⑤产妇年龄20~35岁,无言语和交流障碍。
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孕周、胎儿大小、宫颈成熟度、文化程度、职业及入院时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初产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
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产在阴道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2h出血量等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初产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同时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产后2h的出血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阴道分娩率;新生儿窒息;出血量;初产妇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对于孕妇却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应激源[1],而且不但是生理上更是心理上的应激。
初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认识和体验,加上受媒体对分娩痛苦的不适当宣传的影响,而过分担忧分娩过程中的产痛,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
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可使体内多种激素水平增高,致使子宫收缩无力,产妇出现难产和产后大出血的状况。
此外,这些不良情绪还能减少胎盘血流量及改变胎心率,导致新生儿窒息,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产妇的消极情绪,有助于自然生产和产后恢复[2]。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初产妇80例,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初产妇,单胎头位,无任何妊娠期合并症,无剖宫产指征,临床检查生理各项指标均正常,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产妇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6.2±3.3)岁,孕周37.4~41.5周,平均孕周(39.6±0.7)周,体重56.7~73.4kg,平均体重(64.7±4.3)kg。
对照组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6.4±3.4)岁,孕周37.7~41.4周,平均孕周(39.3±0.4)周,体重57.7~72.8kg,平均体重(64.2±4.1)kg。
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寻求降低剖宫产率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
方法将宫内孕足月产妇15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
干预组产妇入院后进行产时心理干预直至分娩结束,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护理。
结果自然分娩率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关键词】心理干预;产妇;分娩方式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62-02 妊娠期妇女的心理活动复杂,分娩方式与其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个人性格、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相关,虽然其心理活动相较复杂,但却有章可循,伴随妊娠各阶段生理的改变,孕妇的心理亦会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母子安全,顺利生产的保障,为此本文就心理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选取宾阳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
条件:均为初产妇,年龄22-30岁,平均年龄27岁;文化程度分别为小学及以下36例,初中58例,高中以上56例。
另所有产妇在分娩前均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脐带绕颈、羊小量异常、头盆不称等异常因素,骨盆外测量结果正常,均为宫内第一胎,不排除主观要求剖宫产产妇。
1.2 心理干预的具体办法干预组在产时进行心理安慰、精神鼓励、体力支持、陪伴分娩。
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处理。
医护人员条件:由具备一定心理学知识、熟知孕产妇心理变化且关于交谈,易取孕产妇信任的医护人员进行。
产时心理干预:①环境改善。
创造温馨的待产环境,让孕产妇有家的感觉,即安全温馨,紧张的心情自然放松下来,对医护人员的陌生感变为亲切感,使产妇心悦诚服地配合医务人员;②亲情抚慰。
根据孕产妇心理状态不同,进行相应的干预。
第一产程,可以让其自由活动,产妇之间、同时进行亲人之间以及医务人员之间无拘无束地交谈。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摘要:目的对产前心理护理干预给产妇产后的分娩以及心理状态带来的影响展开探讨。
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产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
对于观察组的产妇,使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而对照组的产妇,则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方法。
在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之下,对产妇分娩后的分娩情况以及心理状态进行比较。
结果产妇分娩之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45.45%,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74.54%,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帮助产妇顺利分娩,并且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产前心理干预;初产妇;心理状态;分娩影响前言在妇产科临床上,心理问题是产妇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
临床妇产科心理问题多发人群是初产妇,因在此之前初产妇缺少分娩经验,再加上自身在医院这种陌生的环境中,由于出血、害怕疼痛等各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之下,最终会出现产后抑郁的症状。
这种负面情绪的出现会对产妇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新生儿。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产妇生产之后的心理状态,相关研究表明,产前开展心理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的心理状态,并且对产妇分娩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给初产妇产后分娩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110例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4.10±1.35)岁,年龄范围在20~33岁之间;对照组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4.10±1.35)岁,年龄范围在21~32岁之间;所有的产妇都是单胎,并且胎位正常。
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分娩方式和产程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分娩过程中产妇常常会面临疼痛、恐惧等负面情绪。
因此,心理干预逐渐得到医学界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以及产程的影响。
首先,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顺产率的提高。
早期的研究表明,接受心理干预的产妇顺产率明显提高。
一项对7个不同城市的557位产妇的研究发现,接受心理干预组的顺产率为93%,而未接受心理干预组的顺产率为82%。
产妇在分娩前通过心理咨询解决了心理问题,身心得到了放松,自然分娩就更容易顺利进行。
二是剖宫产率的降低。
有研究表明,接受心理干预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未接受心理干预的产妇。
一项对200位呼和浩特地区产妇的研究发现,接受心理干预组的剖宫产率为12.5%,而未接受心理干预组的剖宫产率为35%。
心理干预能让产妇更主动地参与分娩过程,以及减轻产妇的疼痛感,给予人性化的照顾,降低了剖宫产率。
三是医疗费用的减少。
由于剖宫产需要手术室、麻醉师等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所以与顺产相比,剖宫产的医疗费用更高。
心理干预的实施不仅降低了剖宫产率,也降低了医疗费用。
接下来,心理干预对产程的影响也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产程的缩短。
心理干预能够减轻产妇的疼痛、恐惧以及不安等负面情绪,从而减轻产妇的肌肉紧张,让产程更为顺畅。
一项对110位接受心理干预的产妇的研究发现,产程平均缩短了80分钟。
二是产程的疼痛程度的减轻。
心理干预能够帮助产妇控制疼痛感,减轻疼痛程度,这对于产妇的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对300位产妇的研究发现,接受心理干预的产妇疼痛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三是产后抑郁症的预防。
产后抑郁症是相当常见的产后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一项对350位产妇的研究发现,接受心理干预组的产妇产后抑郁症比例为2.6%,而未接受心理干预组的产妇产后抑郁症比例为7.1%。
总之,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以及产程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

析 ,各 项 参 数 以 均 数 ±标 准 差 ( ± S)表 示 ,采 用 f 和x 检
验 ,以P< 0 . 0 5 为差 异有 统 计学意义 。
2 结 果
科 护理 1 作 的基 本 出发点 。重 视对 产妇 心理研 究 ,做好 心 理护理
是 提 高产科 护理质 量 的重要环 节 】 。
质具有 重要 意 义。
【 关键词】 初产 妇 ;心理 干预 ; 自然分娩
随着 医学模式 的转 变 ,精神 心理 因素对 分娩过 程 的影 响逐渐
・
1 . 3 统 计 学 处 理 :使 用 S P S S 1 5 . O 对 各 项 资 料 进 行 统 计 、分
被关 注 】 。尽 管孕 妇 对分 娩有 了一 定 的心 理准 备 ,但 临产 后 的 阵 痛仍会 给产妇 带来 不 同程度 的恐 惧 和焦虑 心理 ,影 响产 程正 常进 展 ,造成 精神 性难 产 。 因此 ,从 生 理和 心理两 方 面护理 产妇 是产
和 内科 并 发 症 ,排 除软 产 道 异 常 、羊 水 过 少 、脐 带 绕 颈 和头 盆 不称 情 况 。分 为 观察 组 与对 照组 ,每组 1 0 0 例 。两 组 孕妇 年龄 、
胎 次 、胎 位 、胎 儿体 重 、学 历 等一 般 资 料 比较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P<0 . 0 5 ),具 有可 比性 。
泮 的患 者要 注意 观察 呼吸情 况 ,观察 患 者有否 呼 吸抑制 和排 痰不 4 小结
总 之 ,要 时 时刻刻认 真查 找威 胁患 者安全 的各 种 因素 ,发 现 工作 中的安全 隐患 ,以确保 精神 科重 症监 护病 室 的护理 安 全。要 时 刻牢记 以患者 为 中心 ,一 切从 患者 的利 益 出发 ,严格 执行 精神
心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发表时间:2014-04-29T09:39:23.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0期供稿作者:穆艳丽高雅娜崔杰张畅达杨媛媛[导读] 对每位产妇来说,产房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分娩又是产妇所担心的过程。
穆艳丽高雅娜崔杰张畅达杨媛媛(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071000)【摘要】本文阐述了影响初产妇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提出了用语言和行为等方式加强对初产妇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有效的心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其增强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分娩,良好的精神因素有利于分娩的结局,提高自然分娩率,对实际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心理干预初产妇自然分娩影响【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277-02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在系统化整体护理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
有研究报道:分娩期不良的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与宫缩乏力、疼痛敏感、产程延长等呈显著相关性。
近年来,精神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其已成为影响产妇分娩发动的第四大原因之一[1]。
初产妇对于分娩没有经验或者缺乏医学知识,更容易引起负面情绪,所以,作为医护人员要在分娩时对产妇进行积极正确的心理护理,使其在临产时能够情绪稳定,精力充沛顺利分娩,对保证母婴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
1.影响初产妇分娩的心理因素初产妇对于分娩这一自然生理过程由于没有经验或缺乏医学认识(特定性的知识缺乏),往往精神紧张、恐惧、焦虑、担心[2],担心分娩时是否顺利,孩子是否如意等。
1.1 缺乏经验和医学知识初产妇无分娩经验,大多数知识是通过电视上的夸张镜头或者是亲朋好友口中得知的,大多是分娩的痛苦和危险,所以心理压力大,更容易产生负面心理,影响正常分娩。
1.2 环境陌生对每位产妇来说,产房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分娩又是产妇所担心的过程。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过程和结局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摘要】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过程和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服务,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护理效果。
结果干预组产妇自然分娩率、纯母乳喂养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自然分娩,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初产妇;分娩分娩是人类繁衍的重要阶段,各种生理、心理变化,可影响产妇的分娩结局、产后康复和新生儿健康[1]。
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因心理因素导致的难产,对保证母婴安全、使产妇愉快地渡过分娩有重要意义。
我科自2011年把心理护理干预程序运用于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2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60例,经产前检查评估可拟阴道分娩。
随机将初产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名, 2组产妇在年龄、文化背景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按照分娩常规处理,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和胎心音变化,给予健康教育、接生及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1名责任助产士对产妇进行“1对1”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产前心理护理干预。
①消除紧张、恐惧,增加安全感。
责任助产士热情接待产妇,了解产妇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介绍自然分娩的生理过程和特点,帮助产妇树立分娩信心;告知其整个产程自己都会陪同协助,如在分娩过程中有困难发生,会立即给予处理,减轻产妇心理负担;尽可能地多用非语言交流,如微笑的表情、与产妇适当近的距离及触摸,减少陌生紧张情绪。
②为产妇提供温馨舒适的分娩环境。
待产室温湿度适宜,根据产妇的喜好播放各种舒缓、轻柔或有力的音乐,使产妇产妇心理安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早期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60例,产科常规护理+早期心理干预)和对照组(60例,产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顺产率、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
结果研究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 <0.05),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分娩期妇女实施早期心理干预可提高顺产率,减少产后出血,改善新生儿状况,值得临床借鉴。
标签:心理干预;产妇;分娩结局;产后出血;顺产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已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10%~15%[1],其中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较高,主要与孕产妇及家属缺乏分娩相关知识、恐惧疼痛等因素有关。
为了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保证母婴健康,本院对住院分娩产妇实施心理干预,以探讨其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2月本院产科120例住院待产产妇,均为足月单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及孕产次具有可比性(P >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
研究组产妇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包括:(1)入院后向产妇介绍主管医生、助产士及责任護士,介绍产房的环境、设备、分娩的整个过程以及分娩过程中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向产妇普及关于分娩的基本知识[2]。
(2)进入产房待产时由产房助产士介绍分娩物品的准备、活动指导、分娩镇痛措施等。
产妇宫口开大2 cm后,由助产护士给予产妇生理、心理、精神等支持和看护[3],包括严密观察产程、定时检查宫口、分娩呼吸指导及抚触按摩等,直至产后2 h。
(3)产后给予产妇子宫收缩剂促进宫缩,预防产后出血;同时向产妇宣教母乳喂养知识,按照早接触、早开奶、勤吸吮、按需哺乳的原则进行母乳喂养。
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 <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 <0.05),产妇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心理因素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影响日趋明显。
多数产妇在分娩前后常会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4],能够增加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导致宫缩乏力[5]。
对产妇实施早期心理干预,可促进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过程的了解,使产妇树立阴道自然分娩的信息,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避免无指征的剖宫产术[6]。
研究报道,正确的心理分析和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减轻临产妇分娩时的痛苦,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7]。
本研究通过对60例产妇于产前、分娩时及产后实施正确、合理的心理干预,结果发现,给予心理干预的产妇顺产率较实施常规护理的产妇显著提高,剖宫产率显著降低(P <0.05),且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者(P <0.05)。
两组新生儿状况均较好,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上述内容提示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基础上,对产妇实施早期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顺产率,并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有利于产妇产后有效恢复。
综上所述,对分娩期妇女实施早期心理干预可提高顺产率,减少产后出血,改善新生儿状况,可为临床产妇分娩期护理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杨建敏.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23-25.
[2] 廖玲,李慧龄. 初产妇分娩期心理干预[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5):107-108.
[3] 雷友金,杨昌媚. 分娩期心理干预对分娩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6):2193-2195.
[4] 曹胜清,周俊辉,龙文平. 心理干预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4):309-311.
[5] 张志红. 孕期情绪焦虑与抑郁的分析及心理干预[J]. 全科护理,2008,6(35):3250.
[6] 陈红波. 孕期健康教育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10,39(7):689-690.
[7] 周婉靖,金红,舒雪梅. 心理护理干预对临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