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1

合集下载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优秀作文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优秀作文

2015年新课标I卷满分、优秀作文(8篇)(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致小陈的一封信:在行动前多一些思考小陈:女孩子长得好看与否不重要,性情厉害与否也无妨事。

关键是生之为人,需要珍重生命,崇尚原则;仁厚礼信,世事洞明。

然而世事往往纠结,彼此冲突,难求周全.你以珍重生命的名义,举报高速路上打电话又屡劝不止的父亲,且不论高速—电话—劝说—举报是否是唯一合理的逻辑链,至少你让我看见了一个人由蒙昧天然而被社会深刻格式化的过程.我不知道该祝贺你,还是为你悲哀.你需要知道,父亲是你与世界最牢靠的联系。

你是一株花,你的根须一直牵连到他的心土里去.它究竟扎了多深?你看不见。

但是风吹草动,它即使不被连根拔起来,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记得有一次,我叛逆父亲。

在长时间谈话后,我看他拿一把刀子,用力地削一只苹果.他把大片的果肉,赌气似地刀削斧劈下来.我僵化着表情,眼睁睁地目睹他触目惊心地表达爱……随着我们长大,血的热度由烫变温。

多年以后的我们,也会变成他们。

我是想说,父亲、母亲,除了是血脉之源,更是安全、温暖、信任之所在。

世界全是变的,又冷,又荒乱,嗅着血腥味的野兽出没,我们需要互相依存,让心暂时安歇,人们管这笼统叫爱。

这世界什么最恒久?只有血缘是恒久的。

因此不要轻易怠慢爱之根源。

2015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全国卷一

2015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全国卷一

2015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全国卷一
昨天,2013年高考正式结束,全国各省市数十万考生终于如释重负,轻松走出考场,迎来了新的人生。

全国范围内,有几份考试满分作文范文令人印象深刻,令人赞叹不已,这份“2015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全国卷一”,就是其中之一。

这份作文极具特色,文章以“一个小孩的视角,看青春的点点滴滴”这一时下热点为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副精彩的画面,小孩视角下的青春生活,向我们展示了青春的光辉,令人回味无穷。

“青春是一把权杖,拥有它,就拥有无限的可能性;青春是一面镜子,当你站在前面,偶尔会看到一个更美好的自己……”,这段文字令人惊叹,当小孩们在内心充满期盼地备战青春,当社会拥有了更加光明的未来,那种激动的心情,谁又能体会得到?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开始,每一刻都是一种生机,每一个时刻都是一次赐予,每一片瞬间都是一段美丽……”,文章在一曲美妙的旋律中慢慢抒发,每一句话都在用文字绘制着一个崭新的人生状态,洋溢着灿烂的希望和欢乐。

文章结尾,则以“每一次查阅,都是一份特别的体验”结束,强调查阅作文的重要性,认为看作文不仅仅是在进行文字欣赏,更是在感受一种成功的喜悦与勇气,这种心情,也让人在心灵中体会到激励的力量,激发无限潜能。

这份满分作文简单而深刻,它鼓舞着一代代学子,用文字来描述
每个人在青春中所有的憧憬。

这是一份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作文,深受考生和评卷老师的赞赏,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篇满分作文范文,更是一份精神上的鼓舞,它给未知的未来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让我们拥有一份坚强的信心,一颗坚定的信念。

2015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全国卷一,就这样被举起来,成为我们心中的精神寄托,在青春的路上,让我们义无反顾、勇敢前行,写下精彩的人生篇。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点评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点评

2015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及满分点评新课标全国1卷【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

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

以此为内容,写一封信800字的信。

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

(新课标全国一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满分佳作】★一类文上老陈,请听我说◎河南一考生亲爱的老陈:您好!我是明华,看到您的女儿对您的举报,我感慨颇多。

或许,您心中积存着对您女儿的埋怨,埋怨她为何对自己的父亲如此冷漠无情,埋怨她为何让您失去了颜面,埋怨她为何不维护父亲的尊严。

老陈,请不要责怪自己的女儿,因为她的心中是对你满满的爱!亲爱的老陈,你是否想过,当你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接电话时,你的女儿是何等的担忧;当你的家人屡次对你作出指正,而你却不听劝告时,你的女儿是何等的焦急。

作为女儿,她没有办法像一个大人一样严肃地指责批评你,因为担忧,因为焦急,因为害怕失去你,所以她选择了一种或许不太尊重你的方式,但希望你能够体谅一个女儿对父亲的关爱。

曾经,我处于和你女儿一样的境地。

父亲因为工作之事忙于应酬,因为工作压力,他又养成了吸烟的嗜好,烟酒一天天侵蚀着他本虚脱的身躯。

我尝试过多种办法,也劝告过他多次,然而烟酒的吸引力远远超过我的关爱,当我看到他低头沉思手中握着燃烧的香烟时,我的内心一阵阵疼痛;当我看到他在酒场上难受中挤出笑脸时,我的眼泪总是顺流而下。

那是一辈子辛辛苦苦,为我而奋斗的父亲,我不想让他的健康受损,我不想让他的生命被那些“恶魔”侵蚀,因为我爱我的父亲。

老陈,相信你的女儿必定同我所想。

是你,给予了她生命;是你,将她抚养成人;是你,让她拥有幸福的人生。

而她面对渐渐苍老的你,心中唯一的念想就是给予你同样多的幸福,让你的生命不受外界的威胁。

老陈,这或许兵不仅仅是是一个法律、规则的问题,这是一位女儿对父亲的深沉的爱。

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新课标Ⅰ卷

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新课标Ⅰ卷

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新课标Ⅰ卷作者:暂无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第25期【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60 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考题解析】关注时代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是课标Ⅰ卷命题的主要方向。

具体写作时,可以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认识。

试题明确要求以给小陈、老陈或相关方写一封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样,在文体要求上,与以前考试便有了变化。

具体构思,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1.尊重生命,珍爱家人老陈的做法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对家人及路上行人生命的不珍惜。

可以列举一些因不良习惯造成的交通事故,如顺手往窗外扔垃圾,会给后面的车带来危险;开车时与车上其他人说笑,便不能应对突发事件;夜晚开车时一直开远光灯,会让对方看不清道路;不愿意系安全带,加重事故伤害。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对老陈提出忠告,希望他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

2.赞美责任感,突出亲情可贵小陈的做法,是对父亲的爱,是对社会的负责。

具体写作时,可以先对其行为进行肯定,选择一些典型的素材,如网上曾报道一个孩子举报其父亲酒驾,父亲认识到错误。

透过这些事件,可以表现一种社会的责任感。

3.对警方的提醒表示肯定和支持如果认为警方做的正确,可以提醒公众,就可以从辩证的角度,选择恰当的素材表达对其行为的认识,对警方严格执法,警示公众的行为进行肯定,然后选取社会上其他类似现象进行思维上的拓展,突出其普遍性。

这类素材很多,如警方在微博上登出的被拐儿童的信息,一些网友在网上晒出一些虐待小动物的图片等。

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上海卷

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上海卷

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上海卷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考题解析阅读材料,不难发现,“坚硬”与“柔软”这两个对立的词语是材料的关键词,也是写作时应该重点关注的地方。

“坚硬”、“柔软”指的是什么,二者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如何“造就和谐的自我”,就此类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写作思路自然就打开了。

写作时,考生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自我、他人等诸多方面,展开联想,将“坚硬”与“柔软”细化、具体化。

“坚硬”与“柔软”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坚硬”可以是诸如道德、法律、底线、人性等社会层面的东西,理想、信念、目标、方向的坚守,原则的坚持等人生层面的东西,或者积极向上、不屈不挠、不怕困难等自我层面的东西,也可以是刻薄冷硬的性格、见义不为的冷漠、顽固固执的处世方式等负面的东西。

“柔软”可以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亲朋好友的关切、胸怀天下的博爱等社会层面的东西,自然情怀、文化情怀、诗意理想等人生层面的东西,或者善良的心地、变通的思想、亲和的个性等自我层面的东西,也可以是脆弱的人性、妥协退让的行事原则等负面的东西。

一味的“坚硬”容易让人望而生畏,纯粹的“柔软”又容易被漠视乃至打压,合理地对待二者,方能“造就和谐的自我”,而二者的统一则与考生平时接触的“刚柔并济”“能屈能伸”“方圆人生”“上善若水”等相关话题是相通的。

例文坚硬与柔软□上海一考生萨松曾说:“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每个人心中总有一些柔软的东西,也有一些坚硬的东西。

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坚硬与柔软并不是对立的,只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便能造就和谐的自我。

我心有猛虎,但依旧细嗅蔷薇。

软能克硬,柔能克刚。

硬虽可壮威,但软却可致远。

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在管理公司时,就采用了刚柔并济的手段,一方面采用刚性的制度来管理人,管理企业;另一方面,用柔性的情怀来关心员工,关注社会。

2015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全国I卷:最差的处罚

2015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全国I卷:最差的处罚

2015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全国I卷:最差的处罚2015年下考谦分做文齐国I卷:最差的惩罚下速交警:您孬!昨天,您们的民间微专拉送了一个案例:果女亲老是正在下速路上谢车时接德律风,野人屡劝没有改,父年夜教熟小鲜经由过程微专公疑背警圆举报了本人的女亲,警圆核真后,依法对嫩鲜停止了学育战惩罚。

对警圆公然那一案例的作法,尔暗示否决。

嫩鲜谢车时接听德律风,无论是正在下速私路借是郊区路线,皆是不合错误的,果为那种止为会对交通安齐孕育发生没有利影响,十分容难形成交通事故。

小鲜背警圆举报女亲,虽然是果为多次劝告无效,“迫于无法,更没于熟命安齐的思考”,然而不当的。

警圆依法惩罚交通违规止为是对的,但公然那种“子父举报女亲”的止为是谬误的。

岂非举报守法止为另有甚么不当当吗?答复那个答习题前,咱们先说一个故事。

年龄时代,孔子环游各国,逢到叶私。

叶私对孔子说:“尔的野城有一个爽快率直的人,女亲偷了羊,他就来揭发女亲。

”孔子说:“尔的野城爽快率直的人取您所说的差别:女亲为儿子瞒哄,儿子为女亲瞒哄。

爽快率直便正在那外面了。

”“女为子显,子为女显”,那是孔子以为的“曲”。

汉律外,孔子的那一品德评估回升为法令,成为治罪质刑的一条本则,后世不断持续。

为何亲亲相显?很简略,社会是由一个个野庭构成的,野庭是以血统为纽带的,野人之间理当密切无间,若是亲人之间互相检举告发,互相猜疑、防备,社会何去不变?固然,即便今代的亲亲相显,也并不是要瞒哄一切的答习题,谋顺等重功没有囊括正在内。

也便是说,严重本则答习题以外,是激励亲亲相显的。

警圆正在微专那一私共仄台上发布交通违章案例,既是普法也是警示。

但发布“子父举报女亲”终极使女亲被法令逃责,无信是正在激励那种止为,从寡多网友点赞看,的确孕育发生了那种的效因。

几年前,有部门以增强反腐为名,激励中小学熟举报公事员怙恃正在野支礼的流动,正在宽泛量信声外被鸣停。

违反社会伦理、形成亲情疏离的止为,无论挨着如许下尚的旗帜,皆是不该该激励战倡导的。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1-全国卷1-作文分析及范文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1-全国卷1-作文分析及范文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作文命题从内容上讲,突出“敬畏规则,尊重生命”的热点, 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选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性作用,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是一道好题。

◆立意指导:材料启发人们正确理解情与法。

“情”是指人之常情、生活情理;“法”指法律法规。

考生围绕或关联“情”与“法”,对小陈、老陈或其它相关方的行为表明态度、说出看法,均为符合题意。

角度一:小陈对父亲看似不近人情,实则很温暖。

“举报背后亲情在”、“道是无情却有情”、“理性尽孝”等。

角度二:批评老陈漠视生命不听劝告的行为。

“敬畏法律,珍爱生命”。

角度三:对交警严格执法,我们要点赞。

但是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值得商榷,不能侵犯别人的隐私。

既要批评教育,也得尊重隐私,注重人性化地执法。

针对这则材料,考生可以见仁见智。

不论从哪个角度,信写给谁,只要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做到情文并茂,事理交融,就不失为一篇佳作。

书信的格式的规范写法:①标题可以写“给小陈(老陈﹑交警等)的一封信”。

②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尊敬的”等。

③问候语:如写“你好”等。

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④正文。

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⑤祝颂语。

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

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

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2015山东高考语文阅卷评析及高考作文标准卷满分作文电子版 - 复件(1)

2015山东高考语文阅卷评析及高考作文标准卷满分作文电子版 - 复件(1)

2015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知识题评分细则四、(24分)古诗文13、(10分,每句5分)(1)①“一”表范围,全、都、一切。

不译不给分。

②“不臣”不肯臣服,不尽臣的本分。

“不称臣”也算对。

答“不忠诚”、“叛乱”、“来犯”、“不臣属”意思不对。

不翻译本小句不给分。

③“愿”:不译亦可,“将军”:不是主谓结构。

“帅师”:率领军队。

“应”:讨伐、应付、对付、应对、回应;“处理”“解决”也算对;“讨伐”对,所以“攻击”也算对。

“迎击”“应答”意思不对。

“应”占1分,其余占1分。

★“语句通顺”1分;实际上只要各个分句意思对了,句子也就基本通顺了;如果某个分句错了,那么我们已经在分句里扣分了,就不用再重复扣分了。

总之,“语句不通顺”应该从宽把握,一般不从这里扣分。

如果翻译得错误太多,当然不给这1分。

(2)①“乐”:意动用法,以……为乐,乐意……。

“伤”:指受到伤害。

②“为”因为,表原因。

“寒暑”:代指冷暖。

“审”:清楚、明白。

译为“仔细、详细”也对。

参考译文为了通顺,改变了原句的结构。

只要意思对即可,不用考虑句子结构。

③“而”:连词,表并列或递进。

不翻译亦可。

“见”:了解。

“看见”也对。

“明”:明确,明白、清楚。

参考译文为了通顺而改变了原句的结构。

只要意思对即可,不用考虑句子的结构。

★“语句通顺”1分:同上一句14、(8分,每小题4分)(1)★参考答案中,“湿”“迷”各占2分。

其中,两字都是:①“描写……”,②“突出/烘托……环境/氛围”,③“表现……心情/内心”。

①是“湿”或“迷”在句中的意义,②和③则是作用:②是营造什么样的氛围,③是表达的情感。

为便于把握,①为1分,②③1分。

只答②或③也可给1分。

★“意思对即可”:如“迷惘”,说成“苦闷”亦可。

再如,不一定直接写出“描写”二字,“表现……”也可以。

★“其他答案,酌情给分”:一般的赏析应该包括艺术表现(如表现手法)与思想内容两个方面。

考生如果从修辞或语法角度加以分析并且合理,可以同样给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1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

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

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考题解析】
今年的湖南卷作文命题有如下特质:
成人世界到童话世界的转变。

湖南卷的材料作文,材料中的主人公以前都是人,而且是成人,今年第一次采用充满童话色彩的寓言类材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因为是童话,材料文字美不胜收,材料中的大树可爱至极。

可爱之一:天真无邪,无翅膀、无四足,也要去游览世界;可爱之二:自强、自立,被拒绝了也不灰心丧气,自己想办法,最终实现了目标。

这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励志故事。

有限扩散到无限扩张。

以前湖南卷的材料作文所给的
材料指向性非常明确,立意就是那么有限的几种,但今年立意不拘一格,只要是对材料合乎逻辑的引申,均视为契合题意。

“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在很多树上结果。

”这可能就是命题专家的初衷。

就这则材料看来,可以从多个方面立意。

从温馨激励到严肃警醒。

湖南卷的作文材料一直注入了正能量,考生读起来感觉到很温馨,那是命题专家重在激励考生的结果,命题专家似乎在暗示考生,这个世界很美好。

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强调这个世界的美好,我们还要看到这个世界的丑陋,我们需要对丑恶重拳出击,要让生活在蜜罐里的考生明白,他们将要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的新青年。

命题专家没有待在象牙塔里去命题,而是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湖湘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道义。

本文可以有如下思路:
1.自立自强
这分明是人与人的故事,民族与民族的故事,国与国的故事。

以国为例,当初苏联撤了在华专家,中国卫星上天;当今,某大国南海挑起事端,我们的航母便横空出世。

自立自强,国家昌盛,世界为之瞩目。

参考标题:没有你的日子;感谢你的拒绝。

2.智慧与策略
小鸟拒绝了大树,走兽拒绝了大树,大树这个时候如
果不是自己想办法,而是再去找他人帮忙,当然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得到了帮助,旅行了世界,比如得到神话中的神龟的帮助,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得不到帮助。

做事,我们总往最好处去努力,但要往最坏处去想,这样,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自己努力结果,从而实现梦想,正是采用了正确的策略,体现了追梦途中的大智慧。

参考标题:智慧带我看世界;策略策动了世界。

3.拒绝旁观。

小鸟拒绝了大树,可是谁能保证小鸟不折断翅膀?走兽拒绝了大树,可是谁能保证,走兽不跌落陷阱?面对大树的请求,小鸟和走兽岂能袖手旁观?做人,当别人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应该伸出热情的双手,如果自己能力不行,那么,我们联合更多的人伸出热情的双手,须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整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乐园。

如果你袖手旁观,甚至是落井下石,那么,当你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你只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了。

参考标题:拒绝旁观,让冰点变成火焰。

【例文】
走属于自己的路
□湖南一考生
想阅尽天下奇观,并不一定需要一双有力的翅膀,大树结出甜美的果实,让其中的种子随着飞禽鸟兽散布于世界
各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想纵横于浩荡的江海,也不一定需要鳞尾,人类造出了轮船,同样能驰骋于海面。

达到相同目的的路有无数条,我们无需选择最快的捷径,而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我们首先应该找到自己的长处。

没有一个人是身无长处的,我们都应该发现自己的特色才能让自己在芸芸众生中凸现出来,著名歌手李玉刚便是这么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

自从他发现自己有能用女声歌唱这一特长后,便走上了反串这一道路,他甚至能独自表演男女对唱。

他的这一特色让他在星光大道一众歌唱选手中脱颖而出,也成功让他走进了千万中国人的眼中。

也许我们的长处还不足以让我们达到鹤立鸡群的程度,但发现并发展自己的长处绝对能让我们在属于自己的那条路上走得更顺畅也更迅捷。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发展自己的特长,有时也是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的。

大树懂得利用飞禽走兽,人类懂得发明机器,连蚂蚁都懂得借助树叶渡过阻碍自己的水坑。

也许借用工具来帮助自己是普天下众生共有的一个特长吧。

然而相比之下,最“善假于物”的当属我们人类了。

就像模仿蜻蜓发明的飞机能让我们飞上蓝天,潜水艇能助我们遨游于深海,荷叶演变而来的雨伞能为我们遮阳挡雨,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具,就仿佛在走自己的那条路时拥有了一辆
车,即使它只是一辆自行车,也能为我们省时省力,让我们拥有比他们更大的优势。

但同时,让我们反观现在的社会。

孩子们从小便上兴趣班已经成为了定律,而关于上兴趣班的利与弊的争论也一直很激烈。

如果孩子上的兴趣班真是他感兴趣的课程,那么他是可以发展出自己的特长的;如若相反,孩子若是被逼上兴趣班,则是被迫走了一条不属于自己的路,这条路将会是一条歪路,甚至是一条死路,也许孩子将因此难以发现自己向往的那片天空。

顺应天性,才能成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善假于物,才能将自己的那条路走得璀璨而成功。

【评点】
此文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符合题意,内容充实。

文章扣住自己所拟题目“走属于自己的路”,符合题意;从“找到长处”和“善假于物”两方面展开论述,论据既涉及到人类,又涉及到动植物,既有事例论据,又有名言论据,内容充实。

材料丰富,思考独到。

考生所列事实论据,既有个体论据,又有群体论据,材料多达近十个,但又不是材料的简单罗列,对材料分析十分独到。

比如对“孩子们从小便上兴趣班已经成为了定律”的分析,从孩子主动和被动两个方面分析,分析丝丝入扣。

句式流畅,文采飞扬。

文章无论是采用长句还是短句,句式都十分流畅,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文章多处采用排比、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语言摇曳多姿,富有文采。

(编辑:于智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