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青教师的高考作文阅卷手记(整理精校版)

合集下载

阅卷手记——2023_年高考作文新课标Ⅰ卷

阅卷手记——2023_年高考作文新课标Ⅰ卷

51阅卷直播间道考题的思想指导。

本题题材范围很广,贴近实际生活,考生可以根据材料列举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思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题材进行写作。

二、审题误区首先,有些考生可能界定不清“故事”的外延。

故事应当是某种经历、某段历史亦或是先哲往事,而材料中的力2023年高考作文□湖南省株洲星雅实验学校 王琳阅卷手记——阅卷直播间量也更多指向了丰富精神生活、共筑中国梦想,因此,要谨慎界定故事,有些考生可能肆意扩大外延;其次,本题审题难度不大,但是要谨防考生在动笔时文题混乱跳脱的问题,有些考生可能会陷入文体不明的陷阱;再次,注意论述的重点问题。

一般来说,从故事的内容着眼来判断故事的优劣,是考生比较熟悉的方式,至于故事的讲述方法,是对故事力量的进一步理解,是对故事艺术的进一步认识,自然也是题中之义。

三、立意参考文题只讲了故事的意义,我们在写作时不可仅停留在这一维度,而应进一步探讨: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的故事?如何才能写出好的故事?何为“好的故事”?应当是好的内容加好的形式。

对于内容,我们要积极创造,也要善于挖掘;对于形式,我们要提升讲故事的技巧,讲好中国故事,也要想办法让故事传播得更远……这个话题,各类不同文体均有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的地方。

考生可以记叙自己或他人生活中的故事和感悟;可以对某个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对某个论题加以充分论证;也可以探讨怎么讲故事才能让故事更有力量等问题。

既可以书写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方面和个性感触,也可以思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与中国形象等宏观问题。

参考立意如下:重视故事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挖掘传统文化的故事资源,结合当下价值,以创新的形式呈现给大众;立足实践,挖掘平凡百姓生活中的小事,小故事也有大力量。

故事为楫,满载星辉□湖南省株洲星雅实验学校 张依玲故事是有力量的。

史铁生与地坛的故事激励着很多人奋勇向前,大禹治水的故事让无数人感动。

从古至今,中国不缺故事,五千多年的历史由一段段故事构成,好的故事对我们的人生有重要作用,如一启智之楫,划开清波,满载灿烂星辉。

师说 王涛:高考作文阅卷手记——高考阅卷那些事儿

师说 王涛:高考作文阅卷手记——高考阅卷那些事儿

2017年6月11日晴明天就要去阅卷了,和往年又一样,认真的研读了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教育部明确要求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的导向,“四面”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向。

2017 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的作文题目,秉承一贯的命题立场,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考生深入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关注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命题要求。

为考生发挥自身学习优势提供选择空间。

为了不增加考生选择题目时付出的时间代价,采用了“给题目”的命题方式,以使指向明确、简练清晰,且每道题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有话可说。

2017 年的作文命题思路与前两年有所不同,作文题目不是从大阅读文本中引出的,而是直接命题的。

“说纽带”一题,考生需先明确纽带的内涵,从字典意义来说,指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者事物。

“纽带”一词张力很大,关联很多。

选材广泛,可“说”甚多者。

人际交往、校园生活、社会国家、文化历史、科技经济,皆在可说之列,有利于那些平时重积累、有思想并在议论文写作方面有实力的考生展示其思考与议论的能力。

第二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选择的画面要能“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这就需要对中国梦、中华民族的复兴、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有深度的理性思考,通过想象,把思考用画面呈现出来,对感性表达和描绘能力要求高。

在想象合理的基础上,生动、形象、艺术地描写。

点面结合、有详有略、运用修辞、语言鲜明生动等描写艺术技巧成为区别作文高低的重要指标。

这两个题目,我个人更加欣赏“说纽带”,对于“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题,感觉对学生思维品质关注不够。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什么一定要求“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即使是到了2049 年祖国建设也会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果学生提到了这些,并且表现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样是忧国忧民,同样有家国情怀,是不是也可以的。

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心得

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心得

看看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的心得作文阅卷老师亲身经历:别人给0分我给了38分“你判的这份卷子需要仲裁,因为你给了38分,别的老师给了0分。

”我是南方某省的语文老师。

今年,我第一次被学校派去参加高考阅卷。

我特地带上两支红笔,结果发现自己忒“土”了——计算机时代,谁还用红笔?我发现其他试题组的阅卷者大部分都是师大的研究生,而作文组竟没有一个年轻人,不禁有些奇怪,后来得知研究生只能判基础题和阅读题,不能判作文题。

联想到当初单位推荐我时要求提交详细个人简历,方知对老师挑选的严格。

开始阅卷,电脑房里数百台计算机同时工作。

每个人都被电脑重重包围,虽然开着空调,但气温还是比外面高多了,一阵阵热气向周身袭来,辐射应该是相当大的。

输入统一网址,每人按照独立的登录名和密码进入自己的工作页面,先试评,试评5份之后,停下来,听组长讲注意事项,然后转入正评卷。

起始阶段速度很慢,我看一份作文花了将近两分钟。

我左边是一位大学老师,50多岁,年年参加高考阅卷,效率非常高,一开始就达到48秒/份,后来提高到34秒/份,她一边阅读一边还能把好笑的文字读出来,供大家乐和一下。

我也正襟危坐,集中注意力,认真阅卷,很快,我的速度也达到了50多秒/份,第三天时41秒/份,后来基本保持这个速度。

第一天,组长找了几位老师谈话,有的给分太宽,有的又扣得太严,我庆幸自己没这个问题,但组长也向我招手一次。

我起身过去,他调出我改过的一份卷子,说:“你判的这份卷子需要仲裁,因为你给了38分,别的老师给了0分。

”他按住鼠标下拉试卷,说:“考生都删掉了,我们也挽救不了,你怎么给38分?”当卷子被拉到第二页的时候,他吃惊地发现该考生是从第二页写起,密密麻麻的文字达到600多字……组长说:“多亏你细心,救了这个考生。

”然后,他不断提醒大家一定要把鼠标多往下拉一拉。

第一天结束时,我判了380份,算是中等。

第二天熟悉了,就加快了速度,判了1004份,依然是中等,但有一些老师晚上加班了,所以,到第三天,我判的份数就落到平均线之下了。

高考作文阅卷手记

高考作文阅卷手记

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作者:江雪松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文》2012年第04期(一)写字能值多少分“这个字太好了,就像字帖一般!”经常有阅卷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一般而言,这类作文的整体分数不会太差。

卷面的整洁与书法般的写作,带来的不仅是心情的舒爽,更是阅卷速度的加快,其间的关联性非常微妙。

也许有人指责说,怎么不看写作内容的,说这番话的人完全是外行,在快速的阅卷中其实我们是很少关注字的好与坏,当你关注到的时候,无非呈现两个极端。

说字好,谢天谢地,你的作文在看不见的所在给加了分,我们所看到的满分作文,不仅内容出色,而且在书写上几乎无可挑剔,只是后者由于各种原因,整个社会的人都看不到罢了。

而且更多的情形是,这个孩子的写作平平,但是字非常好,我们许多老师都会不由自主地抬高切入分。

每年都有人指责某篇满分作文不值,认为这个内容许多人都可以写出,但是真正的试卷他没有见到,如果见到就不会这样下断语。

“这个字怎么这样差,简直让人看不懂。

”同样的,这样的话也随处随时可闻。

我阅过一篇文章,从头至尾能看懂的不足十字,要知道,高考阅卷的作文已是经过图片处理而放大了的,但还是费了我好大的劲,试想这样的作文会拿高分吗?把阅卷老师的心情搞得糟透了,怎么会有好结果?虽有例外,但一般而言,对文字、对书写如此不尊重的人,人文素养相对也是欠缺的,语言表达也不会有多好。

作文作文,毕竟是人在阅卷啊。

有一个有趣的情形,每年阅卷中都有老师对某些不合格的样卷提出疑问,认为分数打低了。

殊不知,这些试卷变成铅字后,卷面所有的一切不利因素都消除了,比如错字没法打出,某些别字被输入的老师不由自主地改了过来,某些杂糅已不复存在,等等,剩下的唯有我们对铅字的崇拜,而这必然导致对试卷的评判有所出入。

于是,我们也看到了作文阅卷的复杂性。

不由想到了中小学的写字教学,在这样一个速度追杀一切的时代,谁还有心思去练字?一次,我去接儿子,班上同学都在做作业,一个家长使劲催促:“快点快点!”我说:“让孩子慢慢写,从小要培养好习惯,字要漂亮,写要工整,作业要整洁。

阅卷组评2019高考高分作文之审题精准篇

阅卷组评2019高考高分作文之审题精准篇

阅卷组评2019高考高分作文之审题精准篇2019-11-07 09:11:04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2019年9期项香女陆云鹏今年浙江卷作文题一面世,给人直接的感觉是“好写”。

但细品题目的材料及写作任务,又发现不是可以简单地写成作家如何对待读者,或者自我如何对待他人的。

因为“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这一要求,意味着“自我”是必须入文的。

然而许多同学在写作时,要么只写作家与作品,要么只写现实生活,少有两者兼顾,更少有兼顾且以第一人称“我”来写作的。

因此,从试评到阅卷标准讨论、拟定,阅卷大组显得非常慎重。

精准的审题是整体观照三个句子,从文学创作层面的作家如何对待读者,引申到“我”作为创造生活“作品”的“作家”,如何对待生活中相关“读者”的生活层面。

只关注其中一个,都不算完整而精准的审题,但也不算偏题或离题,最高仍然可以得到55分。

当然,优秀的同学还是能全面精准审题的。

比如《俯身倾听,创有我之作》《莫听穿林打叶声》《书写意人生,品“读者”之言》这三篇高分作文,审题都能完整明确涵盖“作家”和“读者”、“我”和“他人”两个层面,充分体现出“我”作为“生活”的“作者”,如何对待他人的真实思考。

在审题精准的基础上,三篇文章的立意又有所不同。

在《俯身倾听,创有我之作》中,“倾听读者”和“坚持自我”并不矛盾,观点兼顾两方面,体现辩证性,并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分清了主次。

《莫听穿林打叶声》提出“坚持自我”而“不为观者羁绊”,以“自我的完成”作为文章论述的基础,立意点抓得准确而有力。

《书写意人生,品“读者”之言》侧重于“品‘读者之言”,先肯定“坚持自我”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善于倾听读者的声音,而又能为我所用”,用逻辑思考带动写作的推进,使立意不断深刻。

特级教师项香女支招(1)学会准确把握材料的关键词、重点句以及材料间的关系。

(2)能够抓住材料中的所有关键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思考,明确写作任务。

一阅诗卷欲断肠——2015高考阅卷手记之二(整理精校版)

一阅诗卷欲断肠——2015高考阅卷手记之二(整理精校版)

一阅诗卷欲断肠——2015高考模拟高考阅卷手记之二教学相长0626 22:18::鄙人尽管草根教师一个,但对今年新课标高考的诗歌鉴赏试题真不敢恭维,几乎与鉴赏不沾边,分明就是两道文言文翻译试题嘛,而且比文言文翻译题更要简单,盖因文言翻译还有给分点,踩不到点上还没有分,而这种鉴赏题连给分点也没有,只要“意思答对即可”,甚至“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真个是遥想公瑾当年,新课标出师之际,马作的卢飞快,弓似霹雳弦惊,信心满满来势汹汹欲一箭定天山,然而,飞矢没窜几米就给人强弩之末的感觉。

当然,也理解出题者难言之尴尬。

我们一起看看2015届高考模拟新课标的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州烟雨。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州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试题参考答案: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呢?陆游这首词其实是一首以率直赋体写成的诗,徒有词的形式,缺少词的质素;通俗地说,这首词写得太直白了。

诗贵含蓄,故而诗词是用意象来说话的,意象成分越充分,诗的成分就越丰富,有没有意象,是诗与非诗的一个重要区别。

诗的创作,就是诗人捕捉意象,然后加以有序化组合的过程,陆游将宋代诗词爱讲道理喜发议论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典型的以文为词。

高考模拟考试作文阅卷手记

高考模拟考试作文阅卷手记

2019年12月高考模拟作文阅卷手记一、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一直存在争议。

有人说,学生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学习和集体生活质量,还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

也有人说,手机可以作为学习工具,辅助教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是学校职责之一,不能一禁了之。

还有人认为,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应该区别对待。

对此,文德中学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出台相关规定。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作文分析1.作文材料更贴近生活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

2.有具体的文体要求——发言稿,文体考查越来越具有实用性。

3.有具体的身份限定——学生、教师、家长代表三者必须择一。

4.材料中提供三种观点——禁止进校园、可以进校园、在一定条件下进校园,三者择一。

5.发言稿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阐述观点与思考,必须摆出明确的观点。

三种观点都符合题意,无优劣之分。

(2)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有具体的、可行的建议。

(出题人用的句式是“有人说”“也有人说”“还有人认为”,其实出题人已经有所倾向。

再加上当今形势,我们山东已经出台政策,严禁电子产品进入校园。

外国方面法国已经立法,禁止校园内学生使用手机。

所以实际操作起来,第一种观点得分最高。

)三、作文等级评分标准——2个等级、4个档次最新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将考生的作文分为了两个等级:基础等级、发展等级(一)基础等级: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

具体分为内容项和表达项两个部分。

1. 内容项(20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分一、二、三、四档。

一档(20-16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二档(15-11分),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三档(10-6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四档(5-0分),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2.表达项(20分)的重点是作文的文体、结构、语言、卷面等,分一、二、三、四档。

苏盛葵阅卷手记

苏盛葵阅卷手记

苏盛葵阅卷我在评卷现场提要求和做总结时一再用到一个词:正本清源。

核心概念则是:打击套作,爱护真作文。

多少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功利化倾向越来越盛,一切围绕考试转,特别是作文教学,老师、考生为了得高分,大肆进行批量的标准化作文生产,使模式化的套作非常猖獗。

我们年年在高考阅卷场,看到的大批大批的作文是材料模式化,人物论据清一色是屈原、嵇康、李白、陶渊明,内容全是磨难、成功、自信、志趣等等,而且偏爱雕章琢句,全是排偶句,句子整齐得不得了,还用着大量的生造词,玄妙空蒙,无病呻吟,根本不是高中生的所思所想所言。

许多文章完全是考前背诵好了,进场改换个标题默写出来而已。

而这种文章每年高考阅卷时多少都给个42分左右,使相当多的考前投机辅导十分成功,为相当多的师生喜欢,甚至是偏爱,市场十分火爆。

这种趋势直接危害语文教学,背离学科规律和课程价值,深层次的危害是桎梏学生思维,限制其创造性,诱使学生说假话套话,培养投机心理和不健全人格。

这种现象的根本源头在高考阅卷。

如阅卷场严控了这种作文,市场失去了,这些作文就会减少。

因此今年我们在试评时,给全体阅卷老师给定的三条基本原则是:一定要把握好区分度。

好作文一定要得高分,不好的作文不能打保险分,更不允许有同情心或海南省的面子观念,将较差的作文打个基准分(如42分);一定要爱护真作文。

对那些有真情实感、内容实在,文风自然平实清新,象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的,要大胆给高分;对确定的套作的文章,最高不超过40分,而且离题的套作文章,最高不超过20分;一定要重在审题与立意。

凡离题的文章,必须要按全国统一标准,内容项只能在四等(5分)内给分,表达再华美,文辞再动人,总分不能超过25分(内容等级为四等上限5分,表达三等最高上限10分,发展等级三等最高上限10分),不允许打照顾分。

内容永远重于形式。

我们集体试评时,打出了套作的样卷,给出了评分标准;对真实自然的好作文也给出了高分。

我们在现场贴出了2008年江苏满分作文卷,完全是自然清新真实之作,一看就知道是学生作文,让阅卷老师细读,并与所评作文比较,从而重视真作文,爱护真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青年教师的高考作文阅卷手记
作文辅导
1025 1419
一位青年教师的高考作文阅卷手记
作为一线教师,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亲自去现场感受一下高考阅卷氛围,2015年,我有幸参加了江苏高考作文阅卷工作,现将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阅卷流程:
1、培训:
6月10号报到,11号开始培训。

首先是介绍今年语文阅卷的基本情况,任务重压力大,全省考生47.4万,阅卷老师三百多人,要求21号前完成;其次是讲要求、讲纪律,要求公正、客观,确保阅卷质量;最后由有关专家对作文题目和评分标准进行分析解读,对15篇专家批改的样卷一一进行点评。

这15篇样卷,从70分的一类卷,到20分的五类六类卷,各种档次的都有,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各种类型,统一标准,尽量做到公正公平。

2、试评:
11号下午,培训结束后开始第一轮试评,试评的十篇作文是由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不同等级的样本作文,大家先参照评分细则根据自己的判断打分,提交后就可以看到专家给出的分数,再由阅卷老师调整自己的评分误差,阅卷组长也会对每一篇作文进行详细点评,这个环节主要是对不同类作文评分的总体感受与把握。

12号上午是第二轮的十篇,这次的试评是考核性质的,不过关的话是有可能会被取消阅卷资格的,所以大家都格外的谨慎,细心揣摩评分细则,力求熟悉掌握每一种作文类型,尽量和专家打分保持一致。

3、正评:
12号下午开始正式阅卷。

作文分为九个组,采取组长负责制,每位老师的阅卷速度、阅卷数量、三评卷、自评卷、平均分等数据在小组长的电脑上一目了然,阅卷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保证数量,任何一方面出状况组长都会及时提醒,必要时还会拉过去“面训”,整个阅卷过程真可谓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二、阅卷体会
那么什么是高考作文的优秀之作呢?或者说什么样的高考作文容易得好分数呢?
尽管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从考场应试和阅卷实际操作的角度看,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审题。

今年高考作文评分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审题和立意。

可以说切题与否、立意的高下决定了
一篇作文的档次,也直接决定了其分数的高低。

“忧与爱”是一个关系型的命题作文,所谓切题,就是要看是否揭示了两者的关系,关系揭示的是否合情合理。

只要内容上能涉及“忧与爱”之关系,哪怕在情理上略显牵强;或在关系中侧重于某一方、另一方也有所关联的,均视为基本切题。

从这个角度看,今年作文的审题难度比往年有所降低,用专家的话来讲,这应该是今后作文命题的一个走向:降低审题难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作文本身而非纠结于题目。

今年作文审题上的另一个注意点就是:“忧与爱”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并列或选择,不应该仅仅限于“因爱生忧,忧因爱烈”之类的理解,而应该看到其更复杂更多重更深刻的关系,比如说“忧患中的爱”就是一种可以成立的关系,只要分析的合情合理,照样可以拿高分。

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审题时不要局限于一面,要善于多角度思考,多方面挖掘。

另外,在今年作文的审题中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现象,就是把“忧与爱”整体打包。

例如有个学生这样写:“生活中的忧与爱是支持我们面对人生的力量”“历史中的忧与爱是激励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社会中的忧与爱是塑造我们灵魂之形的力量”,这类作文一般判分在40左右。

2、关于立意。

立意是最能体现学生的思想见解和认识水平的。

一篇好的作文,立意首先要正确,但要想拿高
分的话,还必须做到深刻和独到。

要能有思想的小火花,有自己的独到感悟,要让阅卷老师觉得眼睛一亮。

有一句话说的好:“只要阅卷老师的眼睛亮了,那么你的作文也就靓了。

”例如同样是写亲情,有个学生在写了母亲对自己远行的忧与爱后,紧接着写到:“而我,又何尝不是为母亲担忧呢?”这既是巧妙地过渡,又暗含了母子间忧、爱同行的丰富感情,于平易中自然表现出独到的“忧与爱”,成了文章的一大亮点,最终被评为一类卷。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往往把重点放在好操作的结构思路上,对于思想内容,总觉得难以下手。

而高考阅卷却告诉我们,构思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作文档次的,却是它的思想性。

有内容、有思想、有个性、有见地的作文,哪怕有点小瑕疵也是可以的;相反,空洞无物的作文,哪怕结构完整、辞藻华丽,也是会被压低分数的。

其实,思维的训练已经体现在我们平时的练习中了,例如随笔、周记等,特别是印发的大量的作文素材,但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的看,那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我们不妨精挑细选一些出来,让学生来写写、来说说,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某一事物某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还能让这些认识和理解真正地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

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今后作文训练中可以尝试的一个新方向。

3、关于选材。

由于命题的关系,今年作文中写历史人物的少了,写亲情的多了。

好像有这样一种说法,今年
写“亲情类”的作文得分比较低,其实并非如此,培训时有一篇满分作文就是截取了高考当天的生活情景、来表达母亲对自己的“忧与爱”的;就整体而言,“亲情类”作文拿高分的也不在少数。

从阅卷情况来看,选材有两大要素:一是正确,二要有生活。

今年作文中,很多考生写到了“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司机”,就属于选材不当,因为他们的行为从根本上说是出于一种职业本能或职业操守,写成“爱”不是很恰当,且“忧”也很牵强,这类选材的作文得分基本在五类以下(即低于41分)。

选材要有生活,就是要求考生能尽可能地联系自己,不要老拿手电筒照人,不要总是请古代名
人代言;反对陈旧话题,作文材料尽可能要鲜活,要有时代和生活气息,不要给人老掉牙的感觉;反对宿构,强调创作,要有强烈的现场感、真实感。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而不是机械地背素材,生般硬套地用素材。

4、关于表达。

“语文素养”是今年作文阅卷重点强调的一个方面,包括书写是否正确、整洁,词汇是否丰富、
恰当,句子是否通顺、生动,逻辑是否清晰、有条理,语言是否有文采、有分寸感……语言有亮点的,可以上浮一个档次;语言低劣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可直接进入六类卷。

这就提醒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一定要从语文的基本功抓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

5、关于文体。

文体一定要分明,是我们作文训练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话题,但依然有学生把作文写得不伦不类:
记叙文不讲构思,东拉西扯,信马由缰,甚至是抄袭、套作;议论文取材空洞,材料堆砌,没有自己的见解和剖析。

叙是简单的低级转述,不能动人;议是随便地泛泛而谈,不能明理;甚至一半叙述,一半议论。

凡是这种作文,一律视为五类卷;语言素养较差的,降格为六类卷。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仍然要将议论文和记叙文作为写作训练的重点。

议论文方面,要引导学生熟悉规范的议论文的写作模式,积累有时代感的材料;记叙文方面,则要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写出真情实感。

关注世界,关注自我,是写作练习的两个大方向。

就近几年的作文阅卷情况看,记叙文拿高分好像更容易些,训练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

6、关于开头。

应试作文不同于文学作品,必须快速、直接切题。

在开头说废话,或设置一个若即若离的开头
都是致命伤,一定要能够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7、关于构思。

今年没有特别强调三段论的问题,但有几种现象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是对标题进行图解的,例如有学生把它写成“小忧与小爱”的故事,这类作文一律是20分;
二是胡编乱造、肆意虚构的,例如有些学生写成穿越剧,尽量往低分打;
三是标新立异、硬贴标签的,如有学生写父母从来就不为自己担忧,或者考试不好时总是挨打上演家庭暴力的,却特别能理解原来这也是一种爱的方式,这类作文一般是五类卷;
四是套作。

今年对于套作的处理显得特别宽松,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除非你有确凿证据,否则正常评分,驾驭的好的还能打到一类卷,这是让我们觉得很困惑的一点;
五是扩写材料。

同样是具体个案具体对待,而不是简单地判为不及格,也是困惑的所在。

附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

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