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练习(职一年级语文假期作业)(10.10)

合集下载

《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及答案

《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及答案

《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及答案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这篇课文的知识点,检测课后练习的答案,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及答案,供大家对照练习。

《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一、基础知识(40分)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10分)沁园春( ) 峥嵘( ) 百舸争流( )携( ) 百侣曾游( ) 橘子洲( )挥斥方遒( ) 浪遏飞舟( ) 怅寥廓( )2.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5分)A.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表程度,极)B. 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C.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抨击、褒扬;激浊扬清)D.挥斥方遒(强健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以……为粪土,意动用法)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5分)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4.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5分)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A.强大的反动势力试图阻止革命航船的前进,但它终将螳臂当车,可笑不自量。

B.结尾的定格造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现了革命者决心扭转乾坤的壮志豪情。

C.回顾往昔,以问句收束,即是激励,更是前瞻,气势雄阔而豪迈。

D.虚实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颇有双关之妙。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练习题第1课《沁园春长沙》习题训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练习题第1课《沁园春长沙》习题训练

1 沁园春·长沙湖南炎陵一中1.选出加点字字形和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百舸.(ɡě)携.来(xié)沧.茫(cānɡ)B.湘.江(xiānɡ)漫.江(màn)竟.自由(jìnɡ)C.怅.寥廓(chànɡ)峥.嵘(zhēnɡ)挥斥.(chì)D.方遒.(qiú)万户侯.(hóu)浪.遏飞舟(jié)答案:C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其中押韵的字是( )。

A.秋染透由B.头染透由C.秋头流由D.秋头染流答案:C3.下列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D.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答案:D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

“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

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答案:D5.默写填空。

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6.《沁园春·长沙》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下列分析有错的一项是()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山之多,“遍”字写出红之广。

01《沁园春·长沙》(精选练习)(含答案).doc

01《沁园春·长沙》(精选练习)(含答案).doc

1 沁园春·长沙精选练习基础篇一、积累与运用1.注音。

橘.子洲()百舸.争流()寥.廓()峥.嵘()挥斥方遒.()浪遏.飞舟()岁月稠.()中.流击水()遒劲..()2.下列句子中空缺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登上山脊极目远眺,高纬度的天穹显得格外________高远,湛蓝色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

②真正的________,必然是当朋友的尊严受到侵犯,作为朋友必与他一起挺身而出,而不是躲避在某个角落。

③在种种无奈的迫使下,他还是来到了这块曾经十分向往,而现在却又非常________的地方。

A.辽阔义气彷徨 B.寥廓意气犹豫C.寥廓义气彷徨 D.辽阔意气犹豫3.下列词语中对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满)B. 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C. 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褒扬清明的)D.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作动词用,视……为粪土)4.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D.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A.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热血青年,写出了不少激浊扬清....的好文章。

B.没有中国共产党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解放是不可能的。

C.有些风华正茂....的儿童沉迷在网吧里,浪费了时光,荒废了学业,真让人痛惜。

D.有一些人打着行为艺术的旗号,公然在大街上或袒胸露背,或披头散发,意气风发....,哗众取宠,其行为为世人所不齿。

E.所谓领军人物,不仅需要有“逆水行舟”的冒险精神,也要有挥斥方遒....的王者霸气,更应是一个团队的战略家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诗人毛泽东》一书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毛泽东诗词的巨大成就,使读者全面了解毛泽东思想艺术。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习题及答案《沁园春·长沙》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ě) 橘(jǘ)子洲湘江(xiāng) 遒劲(qiú)B.惆怅(chàng) 寥(liáo)廓苍茫(chāng) 携来(xié)C.漫江(màn) 挥斥(chì) 峥嵘(zēng ) 百侣(lǚ)D.稠(chóu)密辟谣(pì ) 遏(è)制沉浮(ché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已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此地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局势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等。

它始于宋代。

C.本词写于1925年,时值革命浪潮日益高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词人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得抒发感慨,点明自己的革命壮志。

D.这首词的词眼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4.“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5.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们早已看熟了的历史,带着观众们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B.恰同学少年,我们需要树立远大志向,在风华正茂时,勤学苦练,修学储能,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C.他们敢闯新路、敢为人先,始终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中流击水、乘风破浪,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1《沁园春长沙》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音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携(xié)遏(è)制C.漫江(满)寥(liáo)廓挥斥(斥责)D.惆怅(chàng)稠(chóu)密辟谣(pìyáo)2.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二、小阅读-课内3.上阕“独立寒秋"一句中的“独立”一词有何妙处?4.古人非常讲究炼字,往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有哪些字锤炼得十分精彩,请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整理成表格。

5.回顾初中学过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上阕写景部分,比较一下两首词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异同。

6.《沁园春·长沙》上阕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阕是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的吗?这些意象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的?7.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句中,“击”和“翔"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语句的含意进行简要分析。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8.怎样理解最后三句的意思?若把这三句改为“担大任,主宰沉浮,惟我战友!”效果会怎样?9.诗歌讲究“炼字",好的字眼往往能让诗歌意象更加凝练生动、耐人寻味。

请简要赏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二字。

沁园春长沙练习(职一年级语文假期作业)(10.10)

沁园春长沙练习(职一年级语文假期作业)(10.10)

沁园春·长沙基础训练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词注音并解释。

(1)百舸.争流(注音:释词:)(2)怅.寥廓(注音:释词:)(3)峥嵘..岁月稠(注音:释词:)(4)挥斥方遒.(注音:释词:)(5)浪遏.飞舟(注音:释词:)2.思考答问(1)找出贯穿全词线索的动词,理清这首词的思路。

答:(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独立”提到前面,有什么作用?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形象?)答:②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诗与前面的秋景有什么关系?由赞美秋景到提出问题,其中内在的联系是什么?)答:③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曾”和“忆”在表达时间上有什么作用?)答: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峥嵘..(zhēng rïng)百舸.争流(kě)百侣.(lǚ)B.寥廓..(cāng máng)沁.园春(qìn)..(liáo kuî)苍茫C.挥斥方遒.(qiú)携.手(xí)怅.寥廓(chàng)D.橘.子洲(jú)浪遏.飞舟(yâ)万户侯.(hóu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1)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批评恶浊的,表扬善良的)(2)粪土..当年万户侯(意动用法,视……如粪土)(3)挥斥..方遒(挥手呵斥)(4)谁主沉浮..(上升和沉没)(5)鹰击.长空(搏击,飞得矫健有力)(6)指点江山..(大好河山)A.(1)(3)(4) B.(2)(5)(6) C.(1)(2)(5) D.(2)(4)(6)3.下列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表达的感情是高度赞美革命青年们投身革命,急流勇进,要打破旧世界的英雄气概。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习题及答案《沁园春·长沙》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ě) 橘(jǘ)子洲湘江(xiāng) 遒劲(qiú)B.惆怅(chàng) 寥(liáo)廓苍茫(chāng) 携来(xié)C.漫江(màn) 挥斥(chì) 峥嵘(zēng ) 百侣(lǚ)D.稠(chóu)密辟谣(pì ) 遏(è)制沉浮(ché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已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此地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局势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等。

它始于宋代。

C.本词写于1925年,时值革命浪潮日益高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词人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得抒发感慨,点明自己的革命壮志。

D.这首词的词眼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4.“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5.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们早已看熟了的历史,带着观众们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B.恰同学少年,我们需要树立远大志向,在风华正茂时,勤学苦练,修学储能,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在《沁园春·长沙》里,词人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却惨遭反动派蹂躏的事实, 不禁满腔悲愤:“ ① ?”祖国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呢?对于这个问题, 词人虽然没有正面作答,但读者可以体会,祖国大地应该由那些“ ② ” 的“同学少年”,也就是无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无产阶级代表人物来主宰。 这个问题的提出,像 ③ ,唤起了人民的觉醒。
答案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解析 ①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 过去,指虚度光阴。根据“谁主沉浮”语境,应选“峥嵘岁月”。②水深火 热:比喻百姓生活异常艰难痛苦。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于极 端困苦的境地。生灵,指百姓、人民。前文语境中有“人民”,故用“水深 火热”。③字里行间: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通过全篇或全 段文字透露出来。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没有明说 的意思。根据介词“在”可知,应选“字里行间”。④淋漓尽致:形容文章、 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 舒适;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 语境体现了内容表达“透彻、充分”,应用“淋漓尽致”。
答案
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5.参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一首歌颂毛泽东同志的短诗。要求:必须用 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 50 字。
示例: 你, 就是那只, 主宰沉浮的雄鹰。 此刻, 翱翔于橘子洲头的上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血性青年”逻辑顺序不当,排除 A;“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血性青年”缺少谓语动词“成为”。故选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长沙
基础训练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词注音并解释。

(1)百舸.争流(注音:释词:)
(2)怅.寥廓(注音:释词:)
(3)峥嵘
..岁月稠(注音:释词:)
(4)挥斥方遒.(注音:释词:)
(5)浪遏.飞舟(注音:释词:)
2.思考答问
(1)找出贯穿全词线索的动词,理清这首词的思路。

答: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独立”提到前面,有什么作用?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形象?)
答:
②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诗与前面的秋景有什么关系?由赞美秋景到提出问题,其中内在的联系是什么?)
答:
③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曾”和“忆”在表达时间上有什么作用?)
答: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峥嵘
..(zhēng rïng)百舸.争流(kě)百侣.(lǚ)
B.寥廓
..(cāng máng)沁.园春(qìn)..(liáo kuî)苍茫
C.挥斥方遒.(qiú)携.手(xí)怅.寥廓(chàng)
D.橘.子洲(jú)浪遏.飞舟(yâ)万户侯.(hóu )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1)激扬
..文字(激浊扬清,批评恶浊的,表扬善良的)
(2)粪土
..当年万户侯(意动用法,视……如粪土)
(3)挥斥
..方遒(挥手呵斥)
(4)谁主沉浮
..(上升和沉没)
(5)鹰击.长空(搏击,飞得矫健有力)
(6)指点江山
..(大好河山)
A.(1)(3)(4) B.(2)(5)(6) C.(1)(2)(5) D.(2)(4)(6)
3.下列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表达的感情是高度赞美革命青年们投身革命,急流勇进,要打破旧世界的英雄气概。

B.这首词主题可概括为: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战斗生活的回忆,引发了对祖国命运的思考并抒发了改造旧中国的理想。

C.这首词借景抒情,借助丰富的形象,通过丰富的联想来表达词人的豪情。

D.这首词通过记事、写人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5.对“曾记否,到中流出水,浪遏飞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回顾往昔,以问句收束,既是鼓励,更是前瞻,气势雄阔而豪迈。

B.虚实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有双关之妙。

C.强大的反动势力试图阻止革命航船的前进,但终是自不量力。

D.结尾的定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现了革命者决心扭转乾坤的壮志豪情。

6.填空题
(1)词是起源于而盛行于的诗体,又称,要按填写。

(2)《沁园春·长沙》一词中,“沁园春”是,“长沙”是。

(3)《沁园春·长沙》带有哲理性概括的诗句是。

(4)《沁园春·长沙》一词的“词眼”是。

阅读理解
(一)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红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在原文上给这首词划分层次。

2.词中描写的是长沙秋景色,词中有一个字表明了季节,这个字是。

3.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句的意思是,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苍茫大地”,由于看不到“主沉浮”的真正力量而无限惆怅。

B.这三句,通过提出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革命家的深沉思虑。

C.这三句是对上阕的总结,只针对自然界,不涉及社会问题,不能牵强附会,求之过深。

D.这三句,只是单纯写景,不涉及抒情。

4.“赋、比、兴”是诗词写作中的传统手法,对这首词中写景文字采用的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比”,使描写对象生动。

B.使用“赋”铺陈排比有气势,语气连贯而下。

C.使用“兴”,从自然界起兴,联想起人类社会。

D.使用“比”和“兴”,突出诗词中描写的形象。

(二)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 “中流击水”这一情景描绘出一群怎样的青年形象?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这一句和上阕有什么联系?
答:
作文:
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以“XX,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个300字的片断。

要有真情实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