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的意义与目的

文献综述的意义与目的文献综述是指对所讨论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归纳和鉴别,并对其所取得的讨论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进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所以文献综述又可叫文献综合评述。
文献综述作为一种元讨论,应揭示讨论文献生发的规律历史生态,呈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讨论文献之间的关联性。
胜利的文献综述是批判性的或解释性的,它不仅具有“述性”,更具有“综性”,即是描述与解释、观赏与批判、继承与进展的有机统一,绝不是简洁的排列和积累。
1、文献综述具有何种学术意义作为一种详细而特别的元讨论,文献综述是学术讨论乃至学术创新的基石,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比巨人看得更远”。
学术首先要学会“述”,即要在自己关怀的问题上,知道前人已经积累的学问,叙述别人已经取得的成果。
也就是说,做学问或学术就是先“照着说”,然后再“接着说”;即使我们最终要达到“六经注我”的境界,但也要从“我注六经”开头。
学术讨论具有历史继承性,整体上是螺旋式向前推动的,是后浪推前浪或前浪带后浪式的,若能踏着前人的脚印向前挺进,或踩着巨人的臂膀向上攀登,不仅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而且可以关心我们攀得更高、看得更远。
与此相反,假如无视或忽视前人的讨论成果,那么原地踏步或绕圈子势所难免,甚或重复前人的讨论,把前人早已取得的成果当作自己的发觉和创新。
对学术讨论而言,重温前人所做的讨论,可以使讨论者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讨论什么、可以讨论什么。
批判性文献综述犹如清晰的讨论地图,它关心讨论者总结以前的讨论信息,指导讨论者以后的讨论路线,推动讨论或学问向更深层次进展。
有了批判性文献综述,讨论者不必自称专家或闻名学者,也会被认为了解所讨论领域的主要观点和争辩相关学科领域的主要理论及其应用以及本课题讨论的进展状貌,还可以证明自己的课题讨论是必要的、理性的和有根基的。
从世界范围看,大凡胜利的学者都特别重视文献综述,也精于文献综述。
为了今日的讨论,也为了将来的讨论,对过去所作的讨论再作一些讨论,是不行或缺的。
文献综述法

文献综述法一、引言文献综述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领域已有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以了解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文献综述法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系统地了解已有研究成果,还可以为新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文献综述法的定义、特点、分类及操作步骤。
二、文献综述法的定义文献综述法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利用获取到的文献材料进行梳理、整理、分析和综合描写,以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全面反映的方法。
文献综述的目的是帮助研究者掌握已有研究成果,发现问题和研究空白,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文献综述方法可以适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
三、文献综述法的特点1.系统性:文献综述法需要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和步骤,确保从获取文献到总结分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全面性:文献综述法要求研究者全面梳理已有文献,不能片面选择性地进行综述,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批判性:文献综述法要求研究者对文献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评价文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价值。
四、文献综述法的分类根据研究目的和方法的不同,文献综述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历史综述:对某一领域的研究历史和发展进行总结和回顾。
2.理论综述:聚焦于某一理论或理论体系的研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探讨。
3.方法综述:对某一研究方法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
4.主题综述:通过对某一主题或问题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五、文献综述法的操作步骤1.确定研究目的和范围:明确文献综述的目的和范围,确定综述的主题和研究领域。
2.文献检索和筛选:使用合适的检索工具和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筛选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
3.文献梳理和整理: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整理,建立文献数据库或档案。
4.文献分析和综合:对梳理好的文献进行分析和综合,归纳出已有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发现。
5.撰写综述报告:根据文献分析结果,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包括综述的背景、目的、方法、结论和展望。
带有文献综述的论文范文(通用4篇)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含义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论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就是针对自己论文选题,全面搜集与所选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与该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简而言之,就是自己选择的课题原来有哪些人做过哪些研究,研究的进展程度及结果如何等。
二、写作文献综述的意义写作文献综述,至少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可进一步掌握专业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还可以弥补以前所学知识的不足。
2.查找文献资料”写好文献综述是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也是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基础的过程。
特别是对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其毕业论文一般均为综述性的形式。
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写作文献综述的步骤写作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最后成文。
1.收集和阅读资料。
论文题目确定后,就要围绕题目搜集有关的文献资料。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
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
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间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
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是什么意思

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是什么意思引言在进行学术研究或者科研项目时,开题报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用于对所要进行的研究或项目的目的、内容以及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而作为开题报告的一部分,文献综述则是对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回顾的过程。
本文将对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进行深入探讨,并解释其意义和作用。
文献综述的定义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是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相关书籍、刊物等文献资料的系统检索、筛选、整理和分析,以获取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
文献综述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基础,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当前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文献综述的意义和作用1.阐明研究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在开题报告中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研究者能够清晰地描述自己的研究在学术领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2.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为研究者提供了有关该领域前沿知识和理论基础的全面了解。
这有助于研究者在设计研究方案和方法时有条不紊,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
3.揭示研究现状和问题: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者可以了解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这有助于研究者在开题报告中准确描述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并确定自己的研究问题与前人研究的关联性和创新点。
4.引导研究思路和方法选择:文献综述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选择。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比较,研究者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设计和方法,确定自己研究的合适路径和方法。
文献综述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文献综述时,研究者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研究领域和范围:在开始综述前,首先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范围,这有助于筛选和检索相关文献。
2.检索和筛选文献:根据研究目标和关键词,通过图书馆、学术数据库、搜索引擎等途径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
然后根据文献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进行初步筛选,选取与自己研究相关的文献。
(完整版)文献综述的范文

文献综述的范文导读:本文是关于文献综述的范文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篇一:关于企业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一、序言伴随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日益激烈。
相关领域(产业)不同程度、有条件、分步骤地放宽市场准入,大批外资企业涌入我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
竞争力是市场竞争的产物。
我国走市场竞争的道路不过20 来年,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伴随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深入,有关企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愈发重要。
企业竞争力研究对企业良性成长壮大至关重要,也是培育与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迄今为止,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相关组织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颇多,从不同的角度和假设前提出发,在研究对象、评价方法等方面重塑竞争力内涵,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及体系,分析企业的优劣势,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本文浏览、搜集有限的文献资料,通过综合、归纳、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求达到引导论文写作的目的。
二、关于竞争力的不同定义从目前看,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定义)各式各样,众说纷纭。
研究方法、内容及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刘晓斌在《零售企业竞争力定量评价分析》一文里通过综合能力论、生命论、功能论、状态论、机制论、素质论这不同研究角度和假设前提下的六方面得出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初步概念可以简单明了地归纳为:零售企业竞争力是零售企业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包括在服务、品牌和市场营销体现出来的外显竞争力,在经营能力、信息技术体现出来的内在竞争力,以及在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核心竞争力。
贾玉花在《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一文中通过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世界经济论坛(WEF)1985 、1994 年《关于竞争力的报告》和日欧学者的比较研究等对企业竞争力归纳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在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方面所形成的比较能力。
这一概念体现了以下特征:①企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持续生存和发展能力上,即体现在企业的目标上。
文献综述的作用

文献综述的作用
综述是对众多的专题文献进行搜集、分析、归纳和综合,并以高度浓缩的文章形式,向人们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情报信息。
其作用大致有以下4个方面。
1.提供综合信息
综述是在大量的原始文献基础上凝聚成的情报性文献,提供综合信息,指导科学研究。
阅读它,渎者可以花较少的时问获取最新的综合信息,了解学科(专业、课题)新进展、存在问题、努力方向,在把握学科动态的基础上及时指导自己的工作,为确定自己的科研课题提供参照系统。
2.报道专题文献
综述文章一般都列有相关的参考文献目录,报道专题文献,便于回溯检索。
尤其在缺乏专门检索工具的情况下,经常可将综述作为检索工具来使用,从而省时省力地获取所需原始文献的线索。
3.反映现状趋势
不少综述文章是由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所撰写,提供决策依据。
文中既有关于成就、数据、纵横对比的客观叙述,也有专家自己的评论、预测、建议等,这就使得综述成为科研管理部门了解科学发展脉络的重要窗口,能为其决策提供借鉴与参考。
4.培养文献信息研究能力
撰写综述需要查阅大量原始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
这一方面是科研人员获取一手情报信息,把握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研究状况的重要手段。
因而,撰写综述文章通常是选报课题、撰写学位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
而另一方面,在撰写综述的过程,科研人员的文献检索能力、快速阅读能力、分析整理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和写作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文献综述的内容及格式要求标准

文献综述的内容及格式要求标准牛顿说过:如果我能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前人肩上的缘故。
对于创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来说,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献综述的内容及格式要求标准,欢迎参考~一、内容要求:文献综述是在研究选题确定后(或选题虽末最终确定,但至少已确定了比较具体的研究方向),并在大量搜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课题或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综合*介绍,目的是理清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及尚存的研究空间,它既可以给研究者在充分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还可以帮助读者(或论文审阅者)明确本研究的新意所在。
因此,写好文献综述,对于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由下列成份构成:1、标题。
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论文选题的标题后(若选题尚未最终确定,也可以以研究方向为名)加“研究综述”或“文献综述”字样。
4、总结。
对上述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研究趋势及价值进行概括与评价。
此部分应着重点明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已有成果为自己的研究奠定了怎样的基础或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与尚存的研究空间(本课题已有研究中存在的空白或薄弱环节)。
5、参考文献。
要求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少于10种,并按论文中的参考文献的格式将作者名、文献名、文献出处、时间等信息全面标示出来。
二、格式要求:1、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
2、打印格式:纸型—a4;单面打印;字号:标题--宋体三号,加粗。
作者及单位名—宋体四号。
正文--宋体小四号。
参考文献格式按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书写。
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厘米;行间距:1.5倍距离;字符距离:标准。
页码设置:居中。
3、排版格式:(示例)××××××××(选题)文献综述*班级作者指导老师××××××(正文)。
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推荐十八篇)

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推荐十八篇)1.文笔精练有力。
个人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简单地说,就是自已再看或者请他人评阅时,很难删除任何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字。
需要带着强烈的自信心进行写作,逐字逐句地雕琢,尽可能用最朴实的文字描述自己的观点。
说到文笔的力量,这就要有多年的报告撰写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第一部分-->第一段-->第一句就需要花费许多功夫思量。
既要大气,也要切中研究重点。
随便举二个农业方面的例子:“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xxxx,是我国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向。
…………”“发展农业是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xxxx,是我国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农业的重要方向。
……………”然后就顺理成章地根据研究目的有层次地展开。
2.研究重点明确。
这一条做得好,表明研究思路已清比较清楚了,让评委感觉申请基金是可行的。
研究重点一般会在六个方面出现,一是研究意义的最后一段(一般是在提出意义之前的总结);二是在文献综述的最后一段(综述完文献后你要做什么,如何做);三是研究目标部分;四是研究内容的第一段(一般是总结性陈述);五是拟解决关键问题部分;六是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部分。
研究重点在上述六个部分出现的时候往往是相互补充、互为依托的。
这六个部分内容的撰写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标书的研究重点在第一处,应该是用一二句话对本研究要做什么进行点评,关键在于提出想法。
例子如下:“本课题基于以上背景,结合xx理论和国际先进经验,从xx创新的视角出发,针对xx模式对xx的xx与xx进行数理推导与仿真分析,并量化xx等诸多因素对xxx的影响,最终提出适合我国的xxxx。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有利于xx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有利于提升整xx的绩效和竞争力。
同时,本课题的研究也将为其它xx建构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罗舟. 土木工程制图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 中国建设教育, 2006本文从理论角度阐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指导思想,介绍了一些土木工程制图教学的方式方法,从实践角度说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重要性。
工程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工程技术部门交流技术经验的重要资料。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是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基本能力的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制图原理和绘制工程图方法,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的基本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依据学生的实际,运用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看成是人生打基础的一个主要时期,土木工程制图在大学开设,大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尊性强,胆大又自信,因此在教学中选择演示教学,电化教学习观法等直观教学,将使其教学效果显著。
[2] 杨建林.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施工图学法初探[J]. 中国建设教育, 2008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是职业类院校土木工程系列专业学生识图的重点与难点,课改实践中,笔者通过心理减压、"规则"牵引和识图过程中的"求真务实"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房屋建筑施工图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水电暖设备施工图。
这三大类施工图中,结构施工图常常被许多学习者列为首要难题。
事实上,结构施工图关系到房屋的结构安全,地位重要,从业者不敢掉以轻心,某种程度上使学习者产生畏惧心理;同时结构施工图的绘图规则多、详图多、抗震构造要求多,这又使得不少学习者觉得结构施工图内容太多,节点太乱,有些无所适从。
开始接触一幢房屋的施工图,应优先通过建筑施工图建立该房屋的轮廓;房屋纵向柱距(开间);横向柱距(跨度、深度);层数;各层层高;楼梯数量及位置;屋顶形式;主次出入口的位置等方面着手。
[3] 赵军霞. 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其剖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7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是目前基本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土建施工图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列举,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并对土建施工图设计应遵循、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了阐述,供结构人员设计人员及管理借鉴、参考。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如:危及人的生命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的安全等级直接影响到承载力表达式中结构重要性系数γ的取值,所以必须在设计书中加以说明。
概念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手段。
它对建筑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规则性连续性要求;构筑多道结构抗震防线的要求,即要求结构具有良好的吸能、耗能能力,避免竖向承载力与刚度突变的要求,即避免地震时因塑性变形集中薄弱环节破坏而引起建筑整体倒塌;结构构件尽可能为延性构件的要求等等。
[4] 张科. 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的问题分析与处理[J]. 科技资讯, 2008多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是结构设计中较为基础的设计,也是建筑结构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形式。
在设计时,如何处理各种不同的问题值得结构设计人员不断探讨和研究。
实际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相关规范作科学合理的设计,文章就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时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解决措施。
主要包括基础系梁的设置问题、框架结构薄弱层的判定与处理、楼板开大洞结构计算注意问题、框架梁柱偏心问题、短柱、部分计算参数的合理选用、应用平法图集须注意的问题、非结构构件设计等问题的概述和解决措施。
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人应首先判断结构方案的可行性,对可能碰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并对所有计算结构认真分析、判断,准确无误后方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5] 欧泽霖. 浅谈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 科技信息, 2009在我国,制图、设计有关方面的设计规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就是要么照着规范去设计,要么就不符合不符合标准而不为大众所接受,这种现象就从根本上限制了设计人员创新立异的积极性。
在多数发达国家就完全相反,而只是将一些所谓的规范作为一定的指导、参考,如果个人参考对了属于正常现象,假如不幸错了、出问题还是需要自己承担的。
仅仅从这些方面,设计人员的设计心思就完全不一样,因为设计的东西无论好坏自己都要负全部责任,这样对个人责任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以以往的最小配筋率为例,国外规范中是0.8-1%,这个数值作为指导值是比较适宜的,而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取用更低的配筋率。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出了分析。
如结构规范设计避免浪费、独立基础设计荷载取值问题、结构计算中几个重要参数的合理选取等问题进行分析。
[6]吕晓寅,吴萱. 混凝土结构设计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 2004混凝土结构设计系列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 ,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等特点。
为保证人才的教育质量 ,近年来 ,我们就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改革 ,现已初见成效。
本文即是对各项实践经验的总结 ,以期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房屋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多高层房屋和单层厂房的结构设计思想、各种结构形式的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等, 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房屋结构设计、施工、管理等技术工作所必备的专业基础。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混凝土结构加固与补强是混凝土房屋结构设计课程的拓展及补充。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可方便地将实际工程图纸搬进课堂( 在大屏幕上显示) , 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讲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7] 梁兴文、史庆轩编著. 混凝土结构设计.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本文主要从概论、楼盖和楼梯、单层工业厂房及框架结构设计等四方面展开阐述,课程内容侧重于五个方面:1、结构方案和结构体系的选择;2、确定计算简图;3、选择合适的结构分析方法;4、计算效应和作用效应等;5、构件截面积设计及构件间的连接构造设计。
建筑结构是房屋建筑的空间受力骨架体系,由竖向承重结构、水平承重结构和下部结构三部分组成。
混凝土结构是指以普通混凝土为主制作的结构,是土木建筑中应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
建筑结构设计是在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平衡,房屋建筑工程可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有线弹性分析、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塑性极限分析方法、非线性分析方法和试验分析方法,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和使用要求、结构体系的特点、荷载(作用)状况、要求的计算精度等合理选择。
[8] 廖乐娟. 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常见问题研究[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6当前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存在不少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是指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施工图计文件审查机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涉及结构安全公众利益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内容进行审查。
由于目前工程项目日趋复杂且设计周期又普遍偏短,造成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注册人员签字签章不全,施工图设计深度达不到建设部规定的要求,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其中有些问题甚至可能造成重大工程质量隐患。
通过图审机构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可以使一些重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在工程设计阶段得到消除,从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并可通过图审机构出具的整改意见促进设计水平的提高。
[9]/ Civil engineering introduction papersThe civil engineering is a huge discipline, but the main one is building, building whether in China or abroad, has a long history, long-term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world is changing every day, but the building also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development.Civil engineering is built various projects collectively. It was meant to be and "military project" corresponding. In English the history of Civil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belong to Engineering, because they all have civil use. Later, as the project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chanical, electrical, chemical has gradually formed independent scientific, to Engineering became Civil Engineering of specialized nouns. So far, in English, to Engineering includ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ort engineering, while in our countr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portprojects also become very close and civil engineering relatively independent branch.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object, both refers to that built on the ground, underground water engineering facilities, also refers to applied materials equipment and conduct of the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repair and other professional technology.Civil engineering with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and development, yet has evolved into large-scale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it has out many branch, such a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he railway engineering, road engineering, bridge engineering, special engineering structure, water and wastewater engineering, port engineering, hydraulic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disciplines.Civil engineering as an important basic disciplines, and has its important attributes of: integrated, sociality, practicality, unity. Civil engineer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provides an important material and technical basis, for many industrial invigoration played a role in promot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the formation of a fixed asset basic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fore,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become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economic powerhouses.[10]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ProceduresAs mentioned befor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procedure is performed by contractors. While they would like to satisfy the owner and the building designers, contractors have the main objective of making a profit. Hence, their initial task is to prepare a bid price based on an accurate estimate of construction costs. This requires development of a concept for performance of the work and a construction time schedule. After a contract has been awarded, contractors must furnish and pay for all materials, equipment, power, labor, and supervision required for construction. The owner compensates the contractors for construction costs and services.A general contractor assumes overall responsibility for construction of a building. The contractor engages subcontractors wh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work of the various trades required for construction. For example, a plumbing contractor installs the plumbing, an electrical contractor installs the electrical system, and an elevator contractor installs elevators. Their contracts are with the general contractor, and they are paid by the general contractor.Sometimes, in addition to a general contractor, the owner contracts separately with specialty contractors, such as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contractors, who perform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the work require for a building. Such contractors are called prime contractors. Their work isscheduled and coordinated by the general contractor, but they are paid directly by the owner.Sometimes also, the owner may use the design-build method and award a contract to an organization for both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building. Such organizations are called design-build contractors. One variation of this type of contract is employed by developers of groups of one-family homes or low-rise apartment buildings. The homebuilder designs and constructs the dwellings, but the design is substantially completed before owners purchase the homes.Administ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dure often is difficult. Consequently, some owners seek assistance from an expert, called a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manager, with extensiv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who receives a fee. The construction manager negotiates with general contractors and helps select one to construct the building. Managers usually also supervise selection of subcontractors. During construction, they help control costs, expedite equipment and material deliveries, and keep the work on schedule. In some cases, instead, the owner may prefer o engage a construction program manager, to assist in administrating both design and construction.[11]/doi/abs/10.1139/l07-114 /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crete crack of prevention and processingThe crack problem of concrete is a widespread existence but again difficult in solve of engineering actual problem, this text carried on a study analysis to a little bit familiar crack problem in the concrete engineering, and aim at concrete the circumstance put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processing measure.Concrete's ising 1 kind is anticipate by the freestone bone, cement, water and other mixture but formation of the in addition material of quality brittleness not and all material. Because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ransform with oneself, control etc. a series problem, harden model of in the concrete existence numerous tiny hole, spirit cave and tiny crack, is exactly because these beginning start blemish of existence just make the concrete present one some not and all the characteristic of quality. The tiny crack is a kind of harmless crack and accept concrete heavy, defend Sheen and a little bit other use function not a creation to endanger. But after the concrete be subjected to lotus carry,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etc. function, tiny crack would continuously of expand with connect, end formation we can see without the aid of instruments of macro view the crack be also the crack that theconcrete often say in the engineering. Concrete building and Gou piece usually all take sewer to make of, because of crack of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usually make inner part of reinforcing bar etc.Concrete crack creation of the reason be a lot of and have already transformed to cause of crack. Such as temperature variety, constringency, inflation, the asymmetry sink to sink etc. reason cause of crack; Have outside carry the crack that the function cause; Protected environment not appropriate the crack etc. caused with chemical effect. Want differentiation to treat in the actual engineering, work out a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ircumstance.[12] /Reinforced ConcreteThe plastic mix is placed and consolidated in the formwork, then cured to facilitate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chemical hydration reaction lf the cement/water mix, resulting in hardened concrete. The finished product has high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low resistance to tension, such that its tensile strength is approximately one tenth lf its compressive strength. Consequently, tensile and shear reinforcement in the tensile regions of sections has to be provided to compensate for the weak tension regions in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element.It is this deviation in the composition of a reinforces concrete section from the homogeneity of standard wood or steel sections that requires a modified approach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tructural design. The two components of the heterogeneous reinforced concrete section are to be so arranged and proportioned that optimal use is made of the materials involved. This is possible because concrete can easily be given any desired shape by placing and compacting the wet mixture of the constituent ingredients are properly proportioned, the finished product becomes strong, durabl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inforcing bars, adaptable for use as main members of any structural system.The techniques necessary for placing concrete depend on the type of member to be cast: that is, whether it is a column, a bean, a wall, a slab, a foundation. a mass columns, or an extension of previously placed and hardened concrete. For beams, columns, and walls, the forms should be well oiled after cleaning them, and the reinforcement should be cleared of rust and other harmful materials. In foundations, the earth should be compacted and thoroughly moistened to about 6 in. in depth to avoid absorption of the moisture present in the wet concrete. Concrete should always be placed in horizontal layers which are compacted by means of high frequency power-driven vibrators of either the immersion or external type, as the case requires, unless it is placed by pumping. It must be kept in mind,however, that over vibration can be harmful since it could cause segregation of the aggregate and bleeding of the concr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