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采血技术(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卫生学洗手法1、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

避免病人的感染或交叉感染。

2、注意事项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手部不佩戴戒指等饰品。

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无菌技术1、目的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或传播给他人。

2、注意事项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取用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容器内。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1、目的测量、记录病人体温。

测量体温变化,分析热性伴随症状,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 ?测量、记录病人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测量、记录病人的呼吸频率。

监测呼吸变化情况。

测量、记录病人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情况。

2、注意事项婴幼儿、意识不清、口腔疾病、张口呼吸或不合作的病人禁止测口温;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止测肛温;心肌梗死者慎测直肠温;极度消瘦者不宜测腋温。

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病人身旁。

如有影响测量生命体征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min测量。

发生与病情不符时,应当重新测量。

如病人不慎咬破温度计,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

如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如病人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偏瘫病人测健侧。

不可用拇指诊脉。

诊脉压力适中。

测量脉率的同时,应注意脉率、强弱、动脉壁的弹性。

脉搏短绌的病人,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听心率另一名护士测脉搏,由听心率的护士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

最新版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最新版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常用护理临床技术操作标准一、手卫生1、一般洗手〔一〕操作要点1.洗手指征:(1)直截了当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躯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

2.洗手要点:(1)正确应用六步洗手法或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

(2)流淌水下完全冲洗,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毛巾完全擦干,或者用干枯燥手。

(3)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那么应采纳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二〕注重事项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佩带戒指等饰物。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洁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能够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代替洗手。

外科手消毒〔一〕操作要点1.外科手消毒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

2.操作要点:(1)修剪指甲、锉平甲缘,往除指甲下的污垢。

(2)流淌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3)取适量皂液或者其他清洗剂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擦干。

(4)取适量手消毒剂按六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至消毒剂枯燥。

〔二〕注重事项1.冲洗双手时,防止水溅湿衣裤。

2.维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防止倒流。

3.使用后的海棉、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

4.手部皮肤无破损。

5.手部不佩带戒指、手镯等饰物。

二、无菌技术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一〕操作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

3.翻开无菌钳包,取出无菌持物钳容器罐置于治疗台面上。

4.取放无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马上放回容器内。

动脉血标本采集课件

动脉血标本采集课件
▪ 充分混合血液标本,上下 摇匀5次后搓动针筒5秒, 让血样和针管里的肝素抗 凝剂充分混合
采取动脉血标本后
▪ 填写血气分析申请单时 ,要注明患者体温、吸 氧方法、氧流量。
▪ 送检途中轻轻搓动采血 针,防止凝血。
▪ 采血后应注意
▪ 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应禁止热敷、不要沾水, 当日尽量不洗澡,以免引起局部感染,穿刺 部位同侧肢体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以免 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如果出现肿胀、疼痛 等症状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采血部位选择
常用动脉穿刺部位
桡动脉 股动脉
足背动脉
肱动脉
第三章
采集方法及技巧
桡动脉
▪ 桡动脉自肱动脉分出,与 桡骨平行下降,其下部位 置较浅,表面附以皮肤和 筋膜
▪ 附近无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迷走神经分布少,不易 发生度,手掌向 上,腕背屈40-50 度,下面垫一海绵 小枕,绷紧桡动脉 以利穿刺。进针角 度40-45度。
▪ 2、血气分析中SaO2与病人手指氧饱和度相符 为动脉血;
▪ 3、桡动脉处穿刺抽血多为动脉血。
肱动脉
▪ 定位:上臂内侧下1/3, 肱二头肌肌腱内侧搏动最 明显处,肘部皮肤皱褶向 上二横指为最佳穿刺部位
▪ 前臂伸直并外展
▪ 肱动脉穿刺成功率较桡动 脉低
▪ 如果因其他原因(腕部外 伤、 静脉输液、 桡动脉 搏动弱等)不方便穿刺情 况下,肱动脉是很好的选 择
▪ 加压止血至少在五分钟以 上,避免皮下血肿的产生
▪ 如果抗凝机制不好的病人 ,加压的时间要在十分钟 以上,并观察穿刺部位有 无出血迹象
肱动脉和股动脉的加压时间要顺应延长
采取动脉血标本后
▪ 在密封前查看血样标本有 无气泡存在,如果有,要 立即排出
▪ 排完气泡后,就可以将针 头插入橡皮塞,防止空气 的进入

动脉采血

动脉采血
观察,才能得到正确判断。
动脉采血
动脉采血
动脉采血技术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操作
之一,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疾病判定是否缺氧及二
氧化碳潴留等的病情判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临
床上,动脉采血常用的动脉主要是股动脉、肱动
脉、足背动脉、桡动脉。桡动脉是临床上动脉采
血首选部位。
桡动脉穿刺

桡动脉的解剖:桡动脉为肱动脉的终支之一,在 桡骨颈高度分出。于起点不远处发出桡侧返动脉, 经外上髁前面上行,参与肘关节动脉网的组成。 本干先行于肱桡肌深面,后经肱桡肌腱和桡侧腕 屈肌腱之间下行,在该处位置浅表,可以摸到脉 搏,桡动脉的下段在桡骨茎突尖端处斜过拇长展 肌和拇短伸肌腱深面转至腕骨外侧缘,沿舟骨和 大多角骨背面下行至手背。桡动脉在桡腕关节稍 上方发出掌浅支入手掌,与尺动脉末支吻合构成 掌浅弓。
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
桡动脉穿刺争取一针成功,虽然实际工作中难免 多次穿刺,但是每次穿刺也应该有每次的收获, 以求寻找下一次穿刺的最佳方法。具体方法:确
定好穿刺点,穿刺针进入不成功,不要着急退出,
应明确穿刺针和桡动脉的位置关系,目的就是为
下次成功穿刺指明方向。
桡动脉采血的优点

因为手本身是暴露在外面的,桡动脉采血时病人无须穿脱

因有桡神经伴行,疼痛感较明显。
股动脉穿刺
股动脉穿刺点的选择:准确的选择穿刺点是股
动脉采血成功的关键,也是减少外周血管并发
症出现的关键。股动脉穿刺点选择的主要标志
是腹股沟韧带、韧带下皮肤皱褶、股动脉搏动
最强点和耻骨梳,腹股沟韧带位于耻骨梳上方,
多数为股动脉搏动最强点的部位。
可以垂直进针,也可以在腹股沟皮肤皱褶下1cm 左右处45度角进针,进针见回血后固定位置不变, 抽动针栓,抽取0.5~1ml血即可。应尽量保证血管 的穿刺点位于耻骨梳的骨性平台上方,血管穿刺 点过高易引起腹膜后出血,穿刺点过低,针头过 短无法刺入血管,尤其肥胖者位置较深就更不容 易刺入血管。

常用护理操作神外

常用护理操作神外

神外专科护理操作训练项目一、鼻饲技术二、胃肠减压技术三、雾化吸入疗法四、血糖监测五、动脉血气标本的采集技术六、物理降温法七、心电监测技术八、脑室引流护理九、痰标本采集法十、患者约束法十一、压疮的预防及护理十二、轴线位翻身法十三、肌力评分考核标准神外病区一.鼻饲技术:㈠目的: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

㈡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⑴询问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插管经历。

⑵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⑶评估患者鼻腔状况,包括鼻腔粘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弯曲、息肉等,既往有无鼻部疾患。

2.操作要点:⑴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⑵根据医嘱准备鼻饲液。

⑶携物品至患者旁,为患者取适当体位。

⑷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胃管放置长度。

⑸为患者进行插管操作,插入适当深度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⑹选择合适位置固定胃管。

⑺灌注鼻饲液。

3.指导要点:⑴告知患者插胃管和鼻饲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

⑵告知患者鼻饲操作过程中的不适及配合方法⑶指导患者在恶心时做深呼吸或者吞咽动作⑷指导患者在带胃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胃管脱出。

㈢注意事项1.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重插。

2.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时约15cm,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

3.每天检查胃管插入的深度,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毫升时,应当通知医师减量或者暂停鼻饲。

4.鼻饲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鼻饲前后均用20毫升水冲洗导管,防止管道堵塞。

5.鼻饲混合流食,应当简介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6.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

二、胃肠减压技术㈠目的1.解除或者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

2.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

3.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盖上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4.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

基础护理:血液标本采集法

基础护理:血液标本采集法

⾎液标本采集法 1.⾎清标本测定⾎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如⾮蛋⽩氮,尿素氮等)。

2.⾎清标本测定⾎清酶、脂类、电解质和肝功能等。

3.⾎培养标本查找⾎液中的病原体(如伤寒杆菌培养等)。

⼀般常规检验⽤⽑细⾎管采⾎法,这种采⾎法由检验⼈员执⾏,⾎清⽣化及细菌培养等检验因需要较多量的⾎液,⼀般由护理⼈员协助采⾎。

⽬前不少⽣化项⽬检验已采⽤微量测定法,故也可采⽤⽑细⾎管采⾎法采标本。

(⼆)静脉采⾎法 1.⽤物同静脉注射法,备⼲燥注射器(5-10ml),7号针头,标本容器(按需要备⼲燥试管、抗凝管或⾎培养瓶),酒精灯,⽕柴等。

2.操作⽅法 (1)备齐⽤物,贴好标签,核对⽆误后按静脉穿刺法采取所需⾎量,⽴即卸下针头,将⾎液沿管壁缓慢注⼊试管内,切勿将泡沫注⼊,避免震荡,以防红细胞破裂⽽造成溶⾎。

因⾎液中细胞的内外成分有很⼤差异,如细胞内钾离⼦浓度是细胞外的20倍,细胞内的某些酶含量也较细胞外⾼,如发⽣溶⾎,则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如需全⾎、⾎浆,可将⾎液如上法注⼊盛有抗凝剂的试管内,⽴即轻轻摇动,使⾎液和抗凝剂混匀,以防⾎液凝固。

如需作⼆氧化碳结合⼒测定时,抽取⾎液后,应⽴即注⼊有⽯蜡油的抗凝试管中,注⼊时针头应插⼊⽯蜡油⾯以下,以隔绝空⽓,⽴即送验。

否则⾎液中⼆氧化碳逸出,使检验结果降低,影响准确性。

(3)采集⾎培养标本时,应防⽌污染。

静脉采⾎后,将⾎液注⼊培养瓶内,⼀般培养标本⽤⾁汤培养瓶,如做伤寒杆菌培养则备胆汁培养瓶。

临床常⽤的培养瓶有两种,⼀种是密封瓶,瓶⼝除橡胶塞外另加铝盖密封。

瓶内盛培养液约50ml,经⾼压灭菌,使⽤时将铝盖剔去,⽤2%碘酒和70%酒精消毒瓶盖,更换针头将抽出的⾎液注⼊瓶内,摇匀后送验。

另⼀种是三⾓烧瓶,瓶⼝以棉花塞⼦及纸严密包封,使⽤时先将封瓶纸松开,取⾎后将棉塞取出迅速在酒精灯⽕焰上消毒瓶⼝,将⾎液注⼊瓶内,轻轻摇匀,再将棉塞经⽕焰消毒后盖好,扎紧封瓶纸送验。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标准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标准

前言为了提高我院护理人员常用护理操作技能水平,规范护理服务行为,以适应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我们组织编印了《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标准》。

本标准共有操作70项,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结合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考核评分标准》、《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要点及临床工作经验,同时参考了安徽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编写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与质量评价》。

本标准把整个操作过程分为操作前准备、操作方法与程序、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同时确定了以操作规程为主的考核评分内容,评分方法具体、明晰,体现了对于关键环节的严格要求,质量评价客观、科学。

本标准将对提高全院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护理技术水平起到指导与促进作用,为护理人员在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参考依据。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我们水平有限,书中难免纰缪,为此,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织金县三塘镇中心卫生院2017年12月目录一、中心管道吸氧法及质量评价二、经口/鼻腔中心负压吸痰法及质量评价三、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及质量评价四、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五、静脉输液泵操作法及质量评价六、注射泵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七、静脉注射法及质量评价八、皮下注射法及质量评价九、皮内注射法及质量评价十、肌内注射法及质量评价十一、鼻饲法及质量评价十二、口腔护理法及质量评价十三、有创呼吸机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十四、单人心肺复苏加简易呼吸球囊操作及质量评十五、生命体征测量法及质量评价十六、心电监测技术及质量评价十七、血糖监测操作技术及质量评价十八、电除颤技术及质量评价十九、心电图仪操作技术及质量评价二十、一般洗手法及质量评价二十一、穿、脱隔离衣法及质量评价二十二、铺备用床法及质量评价二十三、铺麻醉床法及质量评价二十四、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及质量评价二十五、床上擦浴法及质量评价二十六、床上洗头法及质量评价二十七、女病人留置导尿术及质量评价二十八、男病人留置导尿术及质量评价二十九、膀胱冲洗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三十、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及质量评价三十一、卧位护理及质量评价三十二、体位转换法及质量评价三十三、制动护理及质量评价三十四、轮椅与平车使用及质量评价三十五、乙醇(温水)擦浴法及质量评价三十六、冷湿敷使用法及质量评价三十七、降温毯使用及质量评价三十八、冰帽、冰枕、冰袋使用方法及质量评价三十九、压疮预防护理及质量评价四十、压疮换药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四十一、药液外渗处理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四十二、大便失禁护理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四十三、有效咳嗽及质量评价四十四、叩击/震颤法及质量评价四十五、气管插管术的配合及质量评价四十六、人工气道湿化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四十七、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及质量评价四十八、气管切开伤口换药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四十九、气管切开套管内套管更换及清洗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估五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估五十一、体位引流术及质量评价五十二、胃肠减压技术及质量评价五十三、更换腹腔引流袋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五十四、“T”管引流护理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五十五、伤口负压引流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五十六、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及质量评价五十七、脑室引流管护理操作及质量评价五十八、中心静脉置管(CVC)换药法及质量评价五十九、入、出院护理及质量评价六十、咽拭子标本采集法及质量评价六十一、痰标本采集法及质量评价六十二、静脉血标本采集法及质量评价六十三、动脉血标本采集法及质量评价六十四、口服给药法及质量评价六十五、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六十六、超声雾化吸入法及质量评价六十七、氧气雾化吸入法及质量评价六十八、静脉输血法及质量评价六十九、无菌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七十、灭火器的使用及质量评价一、中心管道吸氧法及质量评价二、经口/鼻腔中心负压吸痰法及质量评价三、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及质量评价四、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五、静脉输液泵操作法及质量评价六、注射泵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七、静脉注射法及质量评价十一、鼻词法及质量评价十二、口腔护理法及质量评价十三、有创呼吸机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十四、单人心肺复苏加简易呼吸球囊操作及质量评价十五、生命体征测量法及质量评价十六、心电监测技术及质量评价十七、血糖监测操作技术及质量评价十八、电除颤技术及质量评价十九、心电图仪操作技术及质量评价二十、一般洗手法及质量评价二十一、穿、脱隔离衣法及质量评价二十二、铺备用床法及质量评价二十三、铺麻醉床法及质量评价二十四、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及质量评价二十七、女病人留置导尿术及质量评价二十八、男病人留置导尿术及质量评价二十九、膀胱冲洗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三十、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及质量评价三十一、卧位护理及质量评价三十二、体位转换法及质量评价三十三、制动护理及质量评价三十四、轮椅与平车使用及质量评价三十五、乙醇(温水)擦浴法及质量评价三十六、冷湿敷使用法及质量评价三十七、降温趟使用及质量评价三十八、冰帽、冰枕、冰袋使用方法及质量评价。

动脉采血技术

动脉采血技术
4、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
5、注射器针头斜面刺入橡皮
塞内,隔绝空气。
6、双手来回转动注射器,防
止凝血。
5
10
10
5
5
5
4
8
8
4
4
4
3
6
4
3
3
3
2
4
2
2
2
2
送检
4分
3
1
1、核对、贴好标签。
2、立即送检。
3
1
2
0
1
0
0
0
整理用物
洗手5分
3
2
1、整理床单位。
2、整理用物,洗手。
3
2
2
1
1
0
0
0
整体印象
10分
4
3
3
1、动作轻巧,技术熟练,符
合操作规程。
2、爱心观念强,注意为患者
保暖。
3、与患者沟通到位。
4
3
3
3
2
2
2
1
1
1
0
0
总分
100
动脉采血技术
科室:考核人:考核日期:
项目
标准
分值
质量标准
评分等级
姓名
A
B
C
D
操作准备
10分
3
3
4
1、着装符合要求,洗手、戴
口罩。
2、物品准备齐全,放置合理。3、按要求准备好肝素稀释液。334
2
2
3
1
1
2
0
0
1
解释评估
13分
5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5000u肝素加入到100ml生理盐水中,采血前冲洗注射器后多次反复抽拉针栓,以保证针筒内残留的肝素量达到最少,防止肝素钠对监测结果产生干扰。
(2)评估患者动脉搏动情况、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状况。
(3)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8
未评估扣5分,
一处不规范扣2分。
3.洗手,戴口罩。
3
一处不规范扣1分。
4.用物:治疗盘,消毒液、棉棒、小垫巾、弯盘、含肝素的采血注射器、橡皮塞或专用凝胶针帽、乳胶手套、手消毒液、输液贴、化验单。
6
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一处不规范扣1分。
动脉采血技术(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项目
操作内容
分值
评分标准
操作前准备
20分
1.着装整洁,仪表符合要求。核对医嘱,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及腕带。自我介绍,解释目的及指导配合。
3
仪表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核对缺一项扣2分,每项核对不到位扣1分,未解释扣2分,解释不全扣1分。
2.评估:
(1)评估患者病情、30分钟内无剧烈活动、咳嗽等、体温、呼吸机参数设置和吸氧状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患者需求。
3.消毒
(1)常规消毒穿刺局部皮肤(以动脉搏动最强点为圆心,直径大于5CM)
(2)消毒操作者一手食指、中指前端
10
未消毒扣10分
消毒不规范扣5分
4.采血:
(1)动脉血气分析首选桡动脉或足背动脉,动脉搏动弱时可选股动脉(口述)。嘱患者尽量平静呼吸。
(2)左手食指及中指并拢触摸动脉,用拇指辅助固定,右手持注射器在搏动最强点下0.5~1CM处,穿刺针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5º进针。见注射器乳头内有血后,固定针栓,即抽需血量。(机器需血量为0.15ml,为了使操作方便防止产生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动脉血样本浪费,建议采血量为注射器总容量的1/3到1/2)




65分
1.按要求查对床号、姓名、化验单项目,检查一次性物品的灭菌日期及外包装。
6
查对内容缺一项扣1分,物品检查每缺一项扣1分,未查对扣5分,查对方式错误扣3分。
2.做好解释工作。取体位、选动脉、根据需要垫小枕。
4
解释不全扣1分。体位欠佳/二次选择动脉/未充分暴露消毒部位/按需求垫小枕缺一项各扣1分。
7
未指导病人扣5分,指导不全扣2分,其他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无菌观念强,动作熟练,操作中注意关心体贴病人。
8
污染一处扣2分,一处不符合扣2分。
3.时间:10分钟。
每提前或拖后30秒加、减1分。
抗凝方法:
1..穿刺前先抽吸肝素0.5ml,湿润注射器管腔后弃去余液,以防血液凝固,放无菌托盘内备用。(此种抗凝方法如多个病人采血较浪费肝素)
20
穿刺方法不符合要求扣5分
未固定针栓扣5分
穿刺退针一次扣5分
穿刺退针二次扣10分
退针三次不及格
5.采血毕,迅速拔出针头,立即将针头插入橡皮塞或凝胶针帽,压迫穿刺部位5-10分钟,必要时用沙袋压迫止血。
5
未按压扣5分,按压时间不够扣3分
6.上下颠倒注射器至少5次,在手中搓动注射器,使血与肝素充分混合。
3
未摇匀/方法不正确扣1分
7.再次核对化验单、患者、标本,在验单上写上患者体温及抽血时间、吸氧浓度,情绪状况,及时通知送检。
8
缺一项扣2分
未及时送检扣2分
8.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交代注意事项。
5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9.洗手、记录
4
未洗手记录各扣2分

价15分
1.解释沟通细致有效,告知内容详细易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