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元散曲》(三)
13、元散曲三首

13.元散曲三首By wyr背景:此曲作者白朴一生坎坷,在他年幼的时候,便遭受到了战争的祸害。
后来长大成人,对侵略者的残暴行为一直不能释怀,后又遭妻离子散,这都造成了他一生不愿做官的事实。
他虽一直以归隐自居,但无法对残酷现实熟视无睹。
但对于当时的作者而言,归隐田园可以放浪形骸,可以与世无争。
这篇散曲也就是作者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
原文: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
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译文:看看忘忧草,想想含笑花,劝你忘却忧愁,趁早离开官场。
能言善辩的陆贾哪里去了?足智多谋的姜子牙哪里去了?文韬武略的张华哪里去了?千古万代的是非曲直,都成了渔人樵夫们一夜闲话的资料。
赏析:作者劝友人且莫贪恋功名富贵,尽早辞官归隐。
表现出作者本人超脱、放达的思想和潇洒的性格。
白朴借姜子牙、陆贾、张华等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说明元王朝不重人才,英雄无用武之地,不可久恋。
此曲内蕴着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有着对历史的发展与人的命运关系的敏锐观察。
此曲写功名利禄到头来不免一场虚幻,只有渔父樵夫的生活,才是无忧忧虑的逍遥境界,以此劝勉友人出世。
全曲多用典故,增加了劝人辞官的说服力,同时也悠然闲适的人生志趣表现得活灵活现,语淡而味浓,是元代知识分子叹世作品的的代表作。
典故:1、良谋子牙:姜太公姜子牙,曾辅佐周文王,又帮助周武王谋划伐纣灭殷,故称良谋子牙。
2、豪气张华:张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
曾劝谏晋武帝伐吴,灭吴后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虽为文人而有武略,故称豪气张华。
3、能言陆贾(注解)作者简介:乔吉(约1280~约1345)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
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太原人,流寓杭州。
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
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
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原文: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
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涵泳古代诗歌邂逅四季之美——《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情境。
2.联系写作背景,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3.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
【重点难点】1.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2.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情境,学习欣赏古诗。
【任务群】任务一:备查·古诗新知任务二:遇见·四季之美任务三:涵泳·感悟哲思任务四:吟诵·声韵传情【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学校文学社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感受古诗词之美,准备以《古代诗歌四首》为内容,制作一期“涵泳古代诗歌邂逅四季之美”为主题的展板,请你帮助文学社完成展板设计的相关任务。
二、教学新课任务一:备查·古诗新知展板第一展区为“备查·古诗新知”,请你根据下列知识链接、课下注释以及自己查找的资料,帮助完成第一展区的表格填写。
题目出处作者简介体裁《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秋思》【知识链接】古体诗: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四言体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
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
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
)。
元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散曲又分小令和散套(又叫套曲、套数)。
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小令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通常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曲牌表示曲调,小令另有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为什么说“兴,百 姓苦;亡,百姓苦”?
一代王朝兴起,必卷 土重来,建筑宫殿,劳民 伤财,百姓——苦! 一代王朝灭亡,必烽 烟四起,兵荒马乱,民不 聊生,百姓——苦!
潼 关 怀 古
兴,山河表里潼关路上有累累白骨 亡,秦宫汉阙废墟堆里有无数冤魂
帝王战争
帝王宫阙
潼关
西都
作者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了封 建统治阶级和百姓之间的对立: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两句是点题之句,是主旨句。
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王朝兴起之际”,必大兴土木, 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 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连,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
课下作业:
1.背诵默写此曲。
2.课下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的练习题。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自学检测
《全元散曲》 1、《山坡羊 潼关怀古》选自 _______,作者 张养浩 元 代散曲 _____ , ___ ____作家。字希孟,号云庄。其散 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流露 潼关怀古 不满。“ 山坡羊 ”是曲牌名,“ ”是题 目。 2、给加线字注音。 luá n tó ng u 峰峦 (què ) 潼关(chó ) chú 宫阙 ( ) 踌躇( )( ) 3、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 杂剧和散曲,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 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 两种。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独立 单位。《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峰峦如聚,
朗读提示
波涛如怒,
• 速度适中(一般稍 山河表里潼关路。 慢),边读边体味, 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脑 望西都,意踌躇。 中浮现。 伤心秦汉经行处, • 要有节奏,韵脚读出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延长音。 兴,百姓苦; • 恰当停顿、注意重音。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翻译赏析

3/8
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 “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
: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 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 曾向平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 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 岁时辞 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多年的宦海沉 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 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 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 实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 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这是一 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 《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洛阳怀古》中写到“功, 也不长;名,也不长。”《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 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 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 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 百姓苦。” 元代的统治者对读书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 1315 年)才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况且这种制度也是不公平的,这就造成下层读书 人在很大程度上对元统治者失去信心,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所以同时期其他作家 怀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时代地烙印:他们或感伤古王朝之覆,发一通思古之幽情; 或感叹古今之巨变,流露对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于岁月流逝,抒发 个人沉沦不遇之忧情。惟有《潼关怀古》洋溢着沉重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 《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为一份难得的沉重。
《天净沙秋思》原文及赏析

《天净沙秋思》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天净沙秋思》原文及赏析《天净沙·秋思》原文及赏析(3篇)《天净沙·秋思》原文及赏析1一、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_《【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赏析2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赏析原文社长排门告示[二],但有的差使无推故[三],这差使不寻俗[四]。
一壁厢纳草也根[五],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六]。
又是言车驾,都说是銮舆[七],今日还乡故。
王乡老执定瓦台盘[八],赵忙郎抱着酒胡芦[九]。
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十],畅好是妆么大户[十一]。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妇[十二],胡踢蹬吹笛擂鼓[十三]。
见一颩人马到庄门[四],匹头里几面旗舒[十五]。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十六],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十七]。
一面旗鸡学舞[十八],一面旗狗生双翅[十九],一面旗蛇缠葫芦[二十]。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二一],甜瓜苦瓜黄金镀[二二],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二三],白雪雪鹅毛扇上铺[二四]。
这些个乔人物[二五],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
[四煞]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罗伞柄天生曲[二六],车前八个天曹判[二七],车后若干递送夫。
更几个多娇女[二八],一般穿着,一样妆梳。
[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
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二九]。
猛可里抬头觑[三十],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二煞]你身须姓刘[三一],三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三二]: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三三],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
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三四]。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
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三五],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处[三六]。
明标着册历[三七],见放着文书[三八]。
[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三九],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四十]。
只通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四一],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四二]。
译文:(听说有个大人物要还乡了,)社长挨家挨户地通知每个差使:“你们不能以任何借口来请假。
”这些差使真不寻常,在缴纳草料时他们必须把草根除掉,又要差夫,还要应付公差,这事儿得认真对待。
《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

《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一、根据提示填空。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着力渲染大海苍茫动荡气势的语句是,。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山岛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以衬托大海的勃发生机的语句是,。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风大浪中的大海令人惊心动魄的景象的语句是,。
4、《观沧海》一诗中借丰富奇特的想象,表达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襟的语句是,。
,。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交代作者行踪的两句是,。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长江景色的两联是,。
,。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生动勾勒北固山下壮阔图景的两句是,。
8、《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海上日出,江上春早,气象融浑,构思新颖的名句是,。
9、《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名句是,。
10、《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作者急迫的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1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写情趣盎然的早春图景,并借助疑问句式传神地表达诗人陶醉之情的两句是,。
1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色彩,形状等方面描写初春的迷人景色,表达诗人沉醉之情的两句是,。
1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抒写诗人游兴未尽,对西湖美景恋恋不舍之情的两句是,。
14、马致远《天沙净·秋思》一曲中,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达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的语句是,,。
1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具有对比反衬意味的两句是,。
1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语句是,。
1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描写苍凉萧瑟的秋景的两句是,。
1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抒写游子思乡之情的语句是,。
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元代散曲

第八章元代散曲第一节散曲的兴起和体制一、散曲的兴起1、散曲:散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在金元时期兴起于我国北方的一种可入乐的新诗体。
散曲的名称,是相对于剧曲(即杂剧曲词)而言的。
元代多称“乐府”、“街市小令”等,“散曲”之名最早见于明初朱有燉的《诚斋乐府》,但专指小令。
直到20世纪初,散曲才作为包含小令和套数的完整的文体概念最终被确定下来。
(明中叶后散曲已包含有小令和套数,20世纪初吴梅、任讷等曲学家的一系列著作最终确定)杂剧有曲词、有宾白、有科介,是专在舞台演出的艺术;而散曲则没有宾白科介,是用以清唱的。
早期散曲与杂剧中的曲词一样,都是配乐的歌词,但是不具有表演内容,因此属诗歌范畴。
散曲在当时称为乐府,如杨朝英所著《大平乐府》、无名氏所著《乐府新声》、《乐府群玉》等,都是散曲集子。
到明初朱有燉的《诚斋乐府》,方有散曲之称,但单指小令,跟我们今天用来兼指小今和套数又不尽相同。
2、散曲的兴起词的衰微:散曲和词一样,都是来自民间的合乐歌唱的长短句。
词发展到南宋时期,在文人手里变得典雅化,文辞韵律华美而内容空虚,逐渐走向衰落。
而民间的“俗谣俚曲”,却因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结合而得到发展。
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宋金对立时期,北方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乐曲与汉族北方地区慷慨粗犷的民间歌曲相结合,产生了散曲这种新的诗歌形式。
开始在民间流传,以后又传到知识分子中间,特别受到为瓦肆勾栏艺人写作的书会才人的重视和热爱。
可以说,散曲是我国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文学形式推陈出新的结果。
二、散曲的体制散曲的主要形式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
1、小令也叫“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
其名称源于唐代的酒令。
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除了单片只曲的基本形式外,还有一种联章体,也叫重头小令。
重头小令是由同题同调、内容相联的数支小令组成,与带过曲不同,重头小令的支数不限,最多可达百支。
每支各押一韵,且各支相对独立,故仍属小令的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元散曲》(三)展开全文写旧游,换新愁,玉箫寒酒醒江上楼。
黄鹤矶头,白鹭汀洲,烟水共悠悠。
人何在七国春秋?浪淘尽千古风流。
隋堤犹翠柳,汉土自鸿沟。
休,来往愧沙鸥。
△山中分韵得声字犯帝星,动山灵,怪当年钓鱼严子陵。
尘世逃名,清水濯缨,笑我问长生。
驾青牛自取丹经,换白鹅谁写《黄庭》?烟笼烧药火,月伴看书灯。
听,林外起秋声。
△西湖秋夜九里松,二高峰,破白云一声烟寺钟。
花外嘶骢,柳下吟篷,笑语散西东。
举头夜色??,赏心归兴匆匆。
青山衔好月,丹桂吐香风。
中,人在广寒宫。
△湖上春晚怕酒樽,?诗魂,帕罗轻粉香揉泪痕。
细雨纷纷,绿水粼粼,湖上马蹄尘。
世间有万古青春,花前换几度游人。
醉煞刘伯伦,瘦损沈休文。
红杏村,杜宇怨黄昏。
△鉴湖上寻梅贺监宅,放翁斋,梅花老夫亲自栽。
路近蓬莱,地远尘埃,清事恼幽怀。
雪模糊小树莓苔,月朦胧近水楼台。
竹篱边沽酒去,驴背上载诗来。
猜,昨夜一枝开。
△春晓点落英,掩闲庭,海棠轩半帘红日影。
纤手琼琼,娇语莺莺,睡起对银筝。
柳花笺闲写芳情,荔枝浆微破春醒。
浅斟白玉杯,低唱《紫云亭》。
轻,弹一曲《卖花声》。
△忆鉴湖画鼓鸣,紫箫声,记年年贺家湖上景。
竞渡人争,载酒船行,罗绮越王城。
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
柳擎和泪眼,花坠断肠英。
望海亭,何处越山青?△舟行感兴愁鬓斑,怕春残,锦衣买臣何日还?好梦邯郸,别泪阳关,几度盼征鞍。
为虚名消尽朱颜,掩孤篷羞见青山。
矶头烟树暖,鸥外野云闲。
难,能够钓鱼竿。
△春思二首曲未终,酒方浓,云收楚台十二峰。
洗雨梳风,怨玉啼红,别意恨匆匆。
话相思鹦鹉金笼,载离愁??花骢。
长天秋水远,落日暮山重。
空,帘卷画堂中。
喜又惊,笑相迎,倚湖山露华罗袖冷。
谁惯私行?怕负深盟,偷步锦香亭。
寻寻觅觅风声,潜潜等等芳情。
粉墙边花弄影,朱帘下月笼明。
轻,吹灭短檠灯。
△次韵你见么?我愁他,青门几年不种瓜。
世味嚼蜡,尘事抟沙,聚散树头鸦。
自休官清煞陶家,为调羹俗了梅花。
饮一杯金谷酒,分七碗玉川茶,?茶,不强如坐三日县官衙?△题昭君出塞图辞凤阁,盼滦河,别离此情将奈何?羽盖峨峨,虎皮驮驮,雁远暮云阔。
建旌旗五百沙陀,送琵琶三两宫娥。
翠车前白橐驼,雕笼内锦鹦哥。
他,强似马嵬坡。
△小隐种药田,小壶天,伴陈抟野云闲处眠。
学会神仙,老向林泉,今日是归年。
芦花絮暖胜绒毡,木香亭大似渔船。
曲栏边莺??,小池上鹭婵娟。
先,收拾下买山钱。
△湖上避暑新雨晴,晚凉生,照芙蓉玉壶秋水冷。
?酒余醒,题扇才情,避暑小红亭。
雁云低银甲弹筝,蔗浆寒素手调冰。
鸳鸯情未减,胡蝶梦初醒。
惊,何处棹歌声?△三月三日书所见舣画船,驻丝鞭,问谁家丽人簇管弦?柳媚芳妍,花比婵娟,风韵出天然。
牡丹亭畔秋千,蕊珠宫里神仙。
三月三日曲水边,一步一朵小金莲。
穿,芳径坠花钿。
△春思想故人,暗销魂,阑干旧时无限春。
笑语云云,图画真真,一朵楚台云。
怪桃根翠袖罗裙,伴梅花檀板金樽。
瘦惊腰四指,愁堕泪双痕。
嗔,风雨送黄昏。
△红叶远树重,晓霜浓,染千林夜来何处风?笑我衰翁,酒借春容,暮景叹匆匆。
锦模糊费尽天工,字殷勤流出皇宫。
萧萧秋雨后,片片夕阳中。
空,留得绣芙蓉。
△送别鸾镜单,凤箫闲,褰衣问君何日还?白玉连环,斑竹阑干,回首泪偷弹。
翠模糊十二巫山,玉娉婷一曲《阳关》。
芙蓉城残月落,杨柳岸晓风寒。
<走山>,愁上宝雕鞍。
【双调】殿前欢△秋日湖上倚吟篷,障西风十里锦芙蓉。
照沧浪似入桃源桐,欠个渔翁。
冰泉泻翠筒,玉液浮银瓮,罗袖擎金凤。
团香弄粉,泛绿依红。
△次酸斋韵二首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
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
欠伊周济世才,犯刘阮贪杯戒,还李杜吟诗债。
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唤归来,西湖山上野猿哀。
二十年多少风流怪,花落花开。
望云霄拜将台,袖星斗安邦策,破烟月迷魂寨。
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离思二首夜啼乌,柳枝和月翠扶疏。
绣鞋香染莓苔露,搔首踟蹰。
灯残瘦影孤,花落流年度,春去佳期误。
离鸾有恨,过雁无书。
月笼沙,十年心事付琵琶。
相思懒看帏屏画,人在天涯。
春残豆蔻花,情寄鸳鸯帕,香冷荼コ架。
旧游台榭,晓梦窗纱。
△西湖晚晴总宜船,绿情红意雨余天。
盈盈皓月明如练,棹举冰田。
神仙太乙莲,图画崔徽面,才思班姬扇。
新诗象管,古调冰弦。
△客中二首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
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
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锦缠头,粉筝低按舞《凉州》。
佳人一去春残后,香冷云兜。
晴山翠黛愁,绿水罗裙皱,细柳宫腰瘦。
梨花暮雨,燕子空楼。
【双调】清江引△秋思自从玉关人去也,寂寞银屏夜。
风寒白藕花,露冷青桐叶,雁儿未来书再写。
△幽居红尘是非不到我,茅屋秋风破。
山村小过活,老砚闲工课,疏篱外玉梅三四朵。
△桐柏山中松风小楼香缥缈,一曲寻仙操。
秋风玉兔寒,野树金猿啸,白云半天山月小。
△湖山避暑好山尽将图画写,诗会白云社。
桃笙卷浪花,茶乳翻冰叶,荷香月明人散也。
△春思二首杜鹃几声烟树暖,风雨相撺断。
梨花月未圆,柳絮春将半,夜长可怜归梦短。
绣针懒拈闲素手,倦枕金钗溜。
莺啼绿柳春,燕舞红帘昼,东风院落人病酒。
△九日湖上西风又吹湖上柳,画舫携红袖。
鸥眠野水闲,蝶舞秋花瘦,风流醉翁不在酒。
△山居春枕门前好山云占了,尽日无人到。
松风响翠涛,槲叶烧丹灶,先生醉眠春自老。
△春晚二首黄昏闭门谁笑语,燕子飞不去。
珠帘溅雨花,翠坞埋烟树,酒醒五更闻杜宇。
离愁困人帘未卷,上下飞双燕。
孤云带雨痕,暗水流花片,湖边日长春去远。
△湖上晚望东西往来船斗蚁,拍手胡姬醉。
歌声落照边,塔影孤云际,荷风夜凉天似水。
△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越调】小桃红△寄鉴湖诸友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
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
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赠琵琶妓王氏舞腰回雪脸舒霞,席上人如画。
压柳欺梅旧声价,弄琵琶,风流不似明妃嫁。
金樽翠?,玉纤罗帕,同醉凤城花。
△忆疏斋学士郊行飞梅和雪洒林梢,花落春颠倒。
驴背敲诗暮寒峭,路迢迢,相逢不满疏翁笑。
寒郊瘦岛,尘衣风帽,诗在灞陵桥。
△春思倚阑花影背东风,暗解清宵梦。
舞扇歌衫与谁共?恨忡忡,一春愁压眉山重。
灯花玉虫,罗屏金凤,残月小帘栊。
△鉴湖夜泊鉴湖一曲水云宽,鸳锦秋成段。
醉舞花间影零乱,夜漫漫,小舟只向西林唤。
仙山梦短,长天月满,玉女驾青鸾。
△离情几场秋雨老黄花,不管离人怕。
一曲哀弦泪双下,放琵琶,挑灯羞看围屏画。
声悲玉马,愁新罗帕,恨不到天涯。
△山中一方明月杏花坛,剑气霞光烂。
回首蓬莱自长叹,佩秋兰,黄精已够山中饭。
劳心又懒,干名不惯,归伴野云闲。
△夜宴二首砑金罗扇当花笺,醉草湘妃怨。
曲曲阑干锦屏面,小壶天,花花按舞六幺遍。
寒玉响泉,香风深院,明月十三弦。
翩翩白鹭伴诗癯,船系青山暮。
一曲瑶筝写幽素,夜何如?飞吟亭上神仙路。
琼楼玉宇,白云红树,月冷洞庭湖。
【中吕】朝天子△山中杂书三首罢手,去休,已落在渊明后。
百年心事付沙鸥,更谁是忘机友。
洞口渔舟,桥边村酒,这清闲何处有?树头,锦鸠,花外啼春昼。
夜长,未央,盼杀鸡三唱。
东华听漏满靴霜,却笑渊明强。
月朗禅床,风清鹤帐,梦不到名利场。
草堂,暗香,春已到梅梢上。
醉馀,草书,李愿盘谷序。
青山一片范宽图,怪我来何暮?鹤骨清癯,蜗壳蘧庐,得安闲心自足。
蹇驴,和酒壶,风雪梅花路。
△野景亭瓜田邵平,草堂杜陵,五柳庄彭泽令。
牵牛篱落掩柴荆,犬吠林塘静。
树顶蟾明,水面风生,听渔歌三四声。
小亭,野景,动著我莼鲈兴。
△酸斋席上听胡琴玉鞭,翠钿,记马上昭君面。
一梭银线解冰泉,碎拆骊珠串。
雁舞秋烟,莺啼春院,伤心塞草边。
醉仙,彩笺,写万里关山怨。
△春思见他,问咱,怎忘了当初话?东风残梦小窗纱,月冷秋千架。
自把琵琶,灯前弹罢,春深不到家。
五花,骏马,何处垂杨下。
△梅友元帅席上老夫,病余,尚草《长门赋》。
阿莲娇吻贯骊珠,试听《莺啼序》。
玉露冰壶,香风琼树,醉归来不用扶。
小奴,按舞,看了梅花去。
【中吕】红绣鞋△次韵剑击西风鬼啸,琴弹夜月猿号,半醉渊明可人招。
南来山隐隐,东去浪淘淘,浙江归路杳。
△春日湖上二首百五日清明节假,两三攒绿暗人家,客子飘零尚天涯。
春风轻柳絮,夜雨瘦梨花,绿杨阴谁系马?绿树当门酒肆,红妆映水鬟儿,眼底殷勤座间诗。
尘埃三五字,杨柳万千丝,记年时曾到此。
△春夜燕子来时酒病,牡丹开处诗情,庭院黄昏雨初晴。
镜心闲挂月,筝手碎弹冰,樽前春夜永。
△湖上无是无非心事,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似西施。
控青丝玉面马,歌《金缕》粉团儿,信人生行乐耳。
△圣水寺山亭佛国清凉境界,壶天金碧楼台,照眼西山画屏开。
海云推月上,江水带潮来,醉嫌天地窄。
△越山即事山拥玉皇香案,烟笼翠羽仙鬟,两袖天风倚高寒。
鹤归苍树杪,犬吠白云间,蓬莱迷望眼。
△天台瀑布寺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
血华啼杜字,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
△次归去来韵东舍西邻酒债,春花秋月诗才,两字功名困尘埃。
青山依旧好,黄菊近新栽,没商量归去来。
△洞庭道中二首白鹭荒堤老葑,黄云远水长空,百尺蒲帆饱西风。
酒旗花影里,钓艇树阴中,好山千万重。
逐名利长安日下,望乡关倦客天涯,孤雁南来倍思家。
乱山云掩翠,老树雪生花,冻吟诗骑瘦马。
△天台桐柏山中谈世事渔樵闲问,洗征尘麋鹿相亲,步入蓬莱误寻真。
竹声摇翠雨,山影护苍云,神仙深处隐。
△雪芳亭金错落樽前酒令,玉娉婷乐府新声,夜深花睡嫩寒生。
一围云锦树,四面雪芳亭,月斜时人未醒。
△春晚圆旧梦衾闲锦绣,按新声弦断箜篌,满襟离思倦登楼。
花寒鹦鹉病,春去杜鹃愁,倚栏人困酒。
△岁暮二首金莲步苍苔小径,玉钩垂翠竹闲亭,物换星移暗伤情。
游鱼翻冻影,啼鸟泛春声,落梅香暮景。
竞酒争花公事,吟风弄月神思,好春能有几何时?玲珑心似锦,积渐鬓成丝,落一张闲故纸。
△山中黄叶青烟丹灶,曲阑明月诗巢,绿波亭下小红桥。
老梅盘鹤膝,新柳舞蛮腰,嫩茶舒凤爪。
△鉴湖落叶山容消瘦,题诗人物风流,一片闲云驻行舟。
月寒清镜晓,花淡碧壶秋,谪仙同载酒。
△三衢山中白酒黄柑山郡,短衣瘦马诗人,袖手观棋度青春。
仙桥藏老树,石笋瘗苍云,松花飘瑞粉。
【双调】沉醉东风△钓台貂裘敝谁怜倦客,锦笺寒难写秋怀。
野水边,闲云外,尽教他鸥鹭惊猜。
溪上良田得数顷来,也敢上严陵钓台。
△湖上垂杨柳无人自舞,提葫芦有意相呼。
酒醒时,花深处,插花枝满头归去。
莫惜千金倒玉壶,春已近梨花暮雨。
△元夜明月无心紫箫,夕阳何处蓝桥?蕙帐寒,梅花落,故人稀渐疏谈笑。
看见鹅黄上柳条,等闲放元宵过了。
△幽居二首脚到处青山绿水,兴来时白酒黄鸡。
远是非,绝名利,腹便便午窗酣睡。
鹦鹉杯中昼日迟,到强似麒麟画里。
笑白发犹缠利锁,喜红尘不到渔蓑。
八咏诗,三闾些,收拾下晚春工课。
茅舍疏篱小过活,有情分沙鸥伴我。
【越调】天净沙△书怀二首香奁名满青楼,羽衣人在黄州,罗帕春寒素手。
壮怀依旧,水声淘尽诗愁。
白头多病维摩,青天孤影?娥,相对良宵几何?玉人留坐,莺花十二行窝。